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
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7原则

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7原则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7原则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职场中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而同事关系中的领导关系的处理,显得特别重要。
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7原则文章内容。
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7原则第一.对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第二.苦干要加巧干。
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值得提倡,但必须注意效率,注意工作方法。
第三.敬业也要能干回“道”。
“道”就是让领导知道或感受到你付出的努力,不必要做那种永远的幕后英雄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要知道,领导是没必要也没那个义务,去花时间去仔细探究这些细节的。
第四.要服从第一领导。
下级服从领导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现实是,现在的人过于强调“个性”,遍地是“刺头”。
这不仅体现个人的素质,还体现出自己的敬业精神以及对本单位认可和别人的尊重。
第五.工作要有独立性。
下属工作有独立性才能让领导省心,领导才有可以委以重任。
合适地提出独立的见解、做事能独挡一面、善于把同事和领导忽略的事情承担下来是一个好下属必备的素质。
第六.领导的尊严不容侵犯、面子不容亵渎。
领导理亏时要给他留下台阶;当众纠正领导是最愚蠢的方式;领导的忌讳不要冲撞;消极地给领导保面子不如积极给领导争面子。
一般来讲,领导者的面子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容易受到伤害,必须多加注意:1.能力不强,最怕下属看不起自己。
2.领导至上的“规矩”受到侵犯。
3.有些人对领导不满,在背后乱嘀咕,有意诋毁领导的名誉,揭领导的家底。
4.领导出现失误或漏洞时,害怕马上被下属批评纠正。
第七.还要学会为自己争利益。
在利益面前,不要逆来顺受,也不要过分谦让,应大胆地向领导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
其实很简单,工作的最根本目的,是为获得物质利益,所以在制定允许范围内获得自己的利益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在执行重大任务以前,应该获得利益承诺,最好是书面的或者企业制定里早已明确的;二是要求利益要把握好“度”,见机行事,不能见利就钻,唯利是图,而失去领导的信任。
和老板相处的7大原则

和老板相处的7大原则身在职场,不只是我们普通员工,包括那些有一定职位的管理者,都得要考虑与上司相处的学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的职业前途是由老板决定的。
因为你必须得让他满意,才有机会升职加薪。
如何处理好与老板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和老板相处的7大原则,欢迎借鉴参考。
1、尊重老板是管理者“第一信条”老板最大,是亘古不变的职场法则。
当老板讲话的时候,作为管理者要排除一切使你紧张的意念,专心聆听。
不要死呆呆地埋着头,眼睛注视着老板,必要时作一点记录。
老板讲完以后,你可以稍思片刻,也可问一两个问题,真正弄懂其意图,然后概括一下老板的谈话内容,表示你已明白了他的意见,既显示出你的积极性和水平,也是对老板的尊重。
如果遇到重大的会议,管理者在陈述负责的工作或项目时,不管什么情况下,哪怕是你的见解被老板采纳,你也千万不能到处嚷嚷这些本来是你的想法。
所有的想法最终会成为老板的决定,而且一切多是以他的名义发出的,所以,你的目的实际上已达到了,千万不能因此而愤愤不平,不然,连听你诉苦的人都会对你不屑一顾。
切记,老板不喜欢那种思维迟钝、需要反复叮嘱的人,管理者要对老板表现出恰如其分的尊重,别抢了他的权责与荣誉。
2、认清自己并演好自己的“角色”少说话,多做事,成功才能属于你。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管理者要想职业发展和获得老板更多赏识,必须要这样做。
同时,要让老板充分地信任你,这个充分的信任是建立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你要了解他,同时也要让他充分了解你!管理者个人的价值必须由企业和老板这个平台才得以施展,因而以诚恳的态度与老板相处,不要过于自命不凡,那样只能是抬着来,滚着走。
如果工作中你确实难以胜任时,要尽快向他说明。
虽然他会有暂时的不快,但是比到最后失望时产生的不满要好得多。
所以,一定要判断、看清楚自己的位置,适当的时候要学会妥协,这并不代表你输了。
认清自己的位置不仅能让老板知道你非常用心和虚心,更会对你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态度留下好印象,这样你就是赢家。
职场中与领导相处的原则

职场中与领导相处的原则职场中与领导相处的原则_异性相处礼仪如果你正为与领导相处的问题而烦恼,那么可以了解一下在职场中我们与领导相处的原则,希望这可以让你轻松很多。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职场中与领导相处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职场中与领导相处的原则一、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
从与领导关系的角度讲,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就严重缺乏敬业精神,而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善于表现敬业精神。
我们提倡敬业,但也提倡会敬业,这里有三方面的技巧需要注意。
第一,对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第二,苦干要加巧干。
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值得提倡,但必须注意效率,注意工作方法。
第三,敬业也要能干会“道”。
“道”就是让领导知道或感受到你付出的努力。
二、服从第一古往今来,下级服从上级似乎是天经地义。
但当你将目光的聚焦于现实时,桀骜不驯的“刺头”却不乏其人,甚至每个人都有过刁难、冲撞领导的“惊险一刻”;同样是服从,领导的感受却大相径庭……世事纷芸迷人眼,唯有服从是灵丹!服从第一应该大力提倡,善于服从,巧于服从更不应忽视。
那就请掌握服从的技巧和艺术:第一,对有明显缺陷的领导,积极配合其工作是上策。
第二,有才华且能干的下属更容易引起领导的注意。
第三,当领导交代的任务确实有难度,其它同事畏手畏脚时,要有勇气出来承担,显示你的胆略,勇气及能力。
第四,主动争取领导的领导,很多领导并不希望通过单纯的发号施令来推动下属开展工作。
三、关键地方多请示聪明的下属善于在关键处多向领导请示,征求他的意见和看法,把领导的意志融入正专注的事情。
关键处多请示是下属主动争取领导的好办法,也是下属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何为关键处?即为“关键事情”、“关键地方”、“关键时刻”、“关键原因”、“关键方式”。
四、工作要有独立性,能独挡一面下属工作有独立性才能让领导省心,领导才敢委以重任。
合适底提出独立的见解、做事能独挡一面、善于把同事和领导忽略的事情承担下来是一个好下属必备的素质。
如何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

如何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在职场中,与上司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上下级沟通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工作进程的顺利进行,更能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上司相处呢?以下是七大原则,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听从上司的指示这可能是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许多人在工作中往往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想法,而选择无视上司的指示来付诸实践。
但是,与上司相处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上司的意见,听从上司的指示。
因为他们通常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全面的视角,会考虑到更多的细节和问题,所以他们的指示通常是值得信赖的,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二、及时向上司汇报工作进展与上司相处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
这不仅有利于上司对工作的全面掌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还有利于强化上下级之间的信任与沟通。
及时汇报也可以避免上司在最后关头才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导致紧急处理和延误工作进程。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沟通是上下级之间关系良好的基石。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与上司相处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与上司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就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与上司沟通和交流,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延误。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沟通方式和效果,简洁明了、尊重和修改,这样才能让上司认可和理解我们的工作。
四、给上司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上司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为上司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当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或者有改进的空间时,我们可以通过冷静地分析和建议来提供可行的方案。
这样,上司也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责任心和能力,为工作带来良好的效果。
五、展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工作表现,因此在与上司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展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
不仅要将时间和精力做到极致,更不能因为自己比上司聪明就表现得傲慢自大。
只有通过真正的努力和专业能力,才能给上司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好的评价。
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在职场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与上司相处的时候也是如此。
与上级相处的原则和技巧

与上级相处的原则和技巧在职场中,与上级的相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但是,如何与上级相处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本文将从原则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则1.尊重上级尊重上级是与上级相处的基本原则。
无论上级的职位高低,都应该尊重他们的权威和地位。
在与上级交流时,要注意用语和态度,不要出言不逊或者态度傲慢。
同时,要尊重上级的意见和决策,不要轻易质疑或者反对。
2.诚信待人诚信是职场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与上级相处时,要保持诚实和真诚的态度。
不要说谎或者隐瞒事实,更不要背后议论上级。
如果有问题或者意见,应该直接向上级表达,而不是通过其他渠道传达。
3.合作共赢合作共赢是与上级相处的最终目标。
在工作中,要积极与上级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看法,应该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而不是互相对立。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二、技巧1.沟通技巧沟通是与上级相处的重要技巧。
在与上级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免打扰上级的工作。
(2)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要太啰嗦或者含糊不清。
(3)倾听上级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打断或者中断上级的发言。
(4)在沟通中保持礼貌和尊重,不要出言不逊或者态度傲慢。
2.反馈技巧反馈是与上级相处的另一个重要技巧。
在工作中,上级会对下属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如何接受和处理上级的反馈,是与上级相处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反馈技巧:(1)接受反馈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要情绪化或者抵触。
(2)听取上级的建议和意见,不要轻易反驳或者否定。
(3)在接受反馈的基础上,积极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不要重蹈覆辙。
3.协作技巧协作是与上级相处的最终目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协作技巧:(1)了解上级的工作需求和期望,尽可能满足上级的要求。
(2)在工作中积极与上级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在协作中保持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和难点。
[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原则]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
![[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原则]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58286d86bec0975f565e20b.png)
[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原则]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是否能和领导成功相处,和能否获得领导信任、能否和领导共事等职业前途有关。
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职场礼仪之与上司相处的原则文章内容。
第一.对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第二.苦干要加巧干。
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值得提倡,但必须注意效率,注意工作方法。
第三.敬业也要能干回“道”。
“道”就是让领导知道或感受到你付出的努力,不必要做那种永远的幕后英雄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要知道,领导是没必要也没那个义务,去花时间去仔细探究这些细节的。
第四.要服从第一领导。
下级服从领导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现实是,现在的人过于强调“个性”,遍地是“刺头”。
这不仅体现个人的素质,还体现出自己的敬业精神以及对本单位认可和别人的尊重。
第五.工作要有独立性。
下属工作有独立性才能让领导省心,领导才有可以委以重任。
合适地提出独立的见解、做事能独挡一面、善于把同事和领导忽略的事情承担下来是一个好下属必备的素质。
第六.领导的尊严不容侵犯、面子不容亵渎。
领导理亏时要给他留下台阶;当众纠正领导是最愚蠢的方式;领导的忌讳不要冲撞;消极地给领导保面子不如积极给领导争面子。
一般来讲,领导者的面子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容易受到伤害,必须多加注意:1.能力不强,最怕下属看不起自己。
2.领导至上的“规矩”受到侵犯。
3.有些人对领导不满,在背后乱嘀咕,有意诋毁领导的名誉,揭领导的家底。
4.领导出现失误或漏洞时,害怕马上被下属批评纠正。
第七.还要学会为自己争利益。
在利益面前,不要逆来顺受,也不要过分谦让,应大胆地向领导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
其实很简单,工作的最根本目的,是为获得物质利益,所以在制定允许范围内获得自己的利益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在执行重大任务以前,应该获得利益承诺,最好是书面的或者企业制定里早已明确的;二是要求利益要把握好“度”,见机行事,不能见利就钻,唯利是图,而失去领导的信任。
一、送礼的目的。
给领导送礼,很多人认为有讨好之嫌,但就像逢年过节给朋友送礼一样,为什么就不能给领导送礼呢?除了逢年过节,平日生活中,也可以给领导送送礼,例如浙江出差回来给领导带一套浙江龙泉的陶瓷茶具,同时,在职场过程中,给领导送礼,可以加深领导对自己印象,也有助于自己以后工作的开展。
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

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1.尊重上司尊重上司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尊重上司意味着尊重他们的职位、经验、知识和权威。
不管你同意与否,都要给予上司足够的尊重,并尊重他们的决策和指导。
尊重上司还包括遵守公司政策和规定,尊重他们的时间和边界。
2.提供明确和准确的沟通与上司保持良好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始终保持沟通的透明和准确性,及时向上司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当你需要反馈或建议时,提供明确的沟通,确保你的观点清晰易懂。
同时,要倾听和理解上司的要求和指示,以确保你能完全理解他们的期望。
3.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与上司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是更高效的工作关系的基础。
与上司保持积极合作和互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目标。
通过与上司的合作,建立信任、尊重和合作的氛围,有助于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
4.承担责任和主动性与上司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承担责任并展示主动性。
对自己的工作和任务负责,及时完成任务并确保其质量。
同时,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展示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这不仅会让你得到上司的认可,还有助于提升你的职业发展。
5.处理冲突和问题不同意见和冲突在工作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
当遇到问题或冲突时,需要善于处理,并与上司进行有效的沟通。
保持冷静和成熟,解释自己的观点,并准备接受上司的意见和决策。
在解决冲突时,寻求妥协和共赢的解决方案,确保工作和关系的平稳进行。
6.显示关注和支持与上司相处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工作和职责,还要关注上司的需求和问题。
时不时问候上司,了解他们的进展和工作状况。
向上司提供支持和帮助,展示你的合作和关怀。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你与上司的关系,还有助于树立你的形象,展示你是一个可靠和有价值的团队成员。
7.提供反馈和建议与上司相处的最后一个原则是提供反馈和建议。
尽管上司在职位上比你高,但他们也需要反馈和建议来改善工作和管理方式。
给予恰当且有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上司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确保你的反馈是基于客观的观察和经验,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doc

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一、上司永远是对的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的沃尔玛公司要求自己的员工面对顾客时要遵循两条原则:第一,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假如顾客错了,遵照第一条原则执行。
此原则可以为中层管理者处理与上司的关系提供借鉴:上司永远是对的;假如上司错了,则按照第一条原则执行。
作为中层管理者应该坚定以下信念:上司不会犯错,即使犯错了,也一定是中层管理者自己弄错了;即使没有弄错,也一定是自己让上司犯了错,最后还是中层管理者的错误。
(一)顾及上司颜面讲究面子是中国人自尊心的体现,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好面子,而上司对面子问题更为重视。
【案例一】某企业总经理在一次会议上通知中层管理者:12月5日,某著名管理专家在北京授课,要求所有的中层管理者都去参加。
事实上,讲座时间是12月3日而不是12月5日。
此时作为下级正确的做法是领会通知精神,然后私下对总经理说明正确的讲座时间,而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当即纠正。
【案例二】总经理吃过午饭马上开始做报告,仓促之下忘记了擦掉嘴巴上的一粒米,各部门经理都已在会场中落座,此时作为中层管理者如果直接站出来指出上司的米粒问题就会使上司面红耳赤。
有经验的中层管理者会上来为总经理倒茶,在倒茶的同时用自己的身体把总经理掩护住,悄悄地给总经理示意一下。
(二)合理坚持圆满沟通如果上司确实提出了错误要求或存在错误想法,中层管理者应该合理地坚持,圆满地沟通,避免上司的错误带来严重后果。
【案例三】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乾隆朝代有几位大臣也很优秀,譬如纪晓岚、刘墉等,和绅虽是贪官,但和绅精通四种语言,就能力而言也比较优秀。
有一天,乾隆皇帝当众与刘墉发生争执,乾隆皇帝感觉自己颜面受损,于是下令处死刘墉。
刘墉回家把澡盆里装满热水,穿着衣服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浑身湿漉地面见皇帝。
乾隆见刘墉活着回来,顿时火冒三丈,质问刘墉为什么抗旨不遵。
刘墉说:“报告皇上,我刚才很努力地去死了,但是没有死成,我想要用水把自己淹死,但是在死的途中遇到了屈原,屈原把我大骂一场,说自己当年投江而死,是因为遇到昏君,而刘墉遇到明君不应寻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一、上司永远是对的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的沃尔玛公司要求自己的员工面对顾客时要遵循两条原则:第一,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假如顾客错了,遵照第一条原则执行。
此原则可以为中层管理者处理与上司的关系提供借鉴:上司永远是对的;假如上司错了,则按照第一条原则执行。
作为中层管理者应该坚定以下信念:上司不会犯错,即使犯错了,也一定是中层管理者自己弄错了;即使没有弄错,也一定是自己让上司犯了错,最后还是中层管理者的错误。
(一)顾及上司颜面讲究面子是中国人自尊心的体现,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好面子,而上司对面子问题更为重视。
【案例一】某企业总经理在一次会议上通知中层管理者:12月5日,某著名管理专家在北京授课,要求所有的中层管理者都去参加。
事实上,讲座时间是12月3日而不是12月5日。
此时作为下级正确的做法是领会通知精神,然后私下对总经理说明正确的讲座时间,而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当即纠正。
【案例二】总经理吃过午饭马上开始做报告,仓促之下忘记了擦掉嘴巴上的一粒米,各部门经理都已在会场中落座,此时作为中层管理者如果直接站出来指出上司的米粒问题就会使上司面红耳赤。
有经验的中层管理者会上来为总经理倒茶,在倒茶的同时用自己的身体把总经理掩护住,悄悄地给总经理示意一下。
(二)合理坚持圆满沟通如果上司确实提出了错误要求或存在错误想法,中层管理者应该合理地坚持,圆满地沟通,避免上司的错误带来严重后果。
【案例三】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乾隆朝代有几位大臣也很优秀,譬如纪晓岚、刘墉等,和绅虽是贪官,但和绅精通四种语言,就能力而言也比较优秀。
有一天,乾隆皇帝当众与刘墉发生争执,乾隆皇帝感觉自己颜面受损,于是下令处死刘墉。
刘墉回家把澡盆里装满热水,穿着衣服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浑身湿漉地面见皇帝。
乾隆见刘墉活着回来,顿时火冒三丈,质问刘墉为什么抗旨不遵。
刘墉说:“报告皇上,我刚才很努力地去死了,但是没有死成,我想要用水把自己淹死,但是在死的途中遇到了屈原,屈原把我大骂一场,说自己当年投江而死,是因为遇到昏君,而刘墉遇到明君不应寻死。
”乾隆皇帝心想如果处死刘墉,自己就成了昏君,因此赦免了刘墉,这是合理坚持、圆满沟通的典范。
【案例四】春秋时的齐国国君景公喜欢养鸟,并设置专门管鸟员——族邹。
有一天族邹不小心使景公最心爱的鸟飞掉了,景公很生气,正要处死族邹的时候,一位大臣说:“大王,族邹罪该万死,有三大罪状,容我把他的三大罪状公之于众,再杀他不迟。
族邹第一大罪状是让大王最心爱的鸟飞掉了,罪该万死;第二大罪状是让大王的鸟飞掉,导致大王要杀人,罪该万死;第三大罪状是,导致大王要杀人、重鸟轻士的事情传遍天下,罪该万死。
”景公听了此番话,赦免了族邹。
(三)不能让上司道歉中层管理者要顾及上司的颜面,即使被上司错怪,也不要要求上司向自己道歉,否则将无法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无法与上司继续相处。
1.被上司错怪的两种情况中层管理者被上司错怪通常有两种情况:有意识地错怪①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案例五】某部门张经理要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提醒总经理第二天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
敲门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发现企业一位资历较深的副总也在总经理办公室。
张经理向总经理报告说:“总经理明天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想请您出席,不要忘了。
”总经理非常生气,拍着桌子说:“你这个经理怎么当的?整天管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开会这样的事情要你特地来向我报告吗?这种小事情要你问吗?为什么不抓大事?企业里面那么多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你知道吗?为什么不关心企业的整体效益,为什么不关心企业的利润?像你这样婆婆妈妈的人,迟早有一天会把企业搞垮。
”张经理感到莫名其妙,就默默地走出总经理办公室。
过了一会儿,副总羞愧地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
事实上是副总犯了错误,总经理顾虑到副总资历较深,不便于直接责怪,于是借张经理指桑骂槐。
②代人受过【案例六】总经理与客人约好星期二上午九点钟在某个酒店商谈业务,星期一晚上九点钟,张经理打电话给总经理:“总经理,明天九点钟和客人在希尔顿酒店会谈,我八点钟把车开到你的楼下然后一起去酒店。
”总经理应允。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张经理开车准时到达总经理所住的楼下,然后给总经理发了短信告知总经理。
但是总经理八点半才下楼,于是没有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时间到达酒店。
总经理发现客户面有愠色就开始责怪张经理:“这样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及早安排?回去以后认真检讨。
”表面来看,张经理是在受责怪,事实上是帮总经理承担责任和过错。
无意识错怪【案例七】总经理把某件错事误认为是张经理做的,把张经理教训了一番,而事实上错误是李经理犯的。
但是张经理没有为自己辩解,总经理经调查了解了事实的真相,然后就把张经理叫到办公室,对张经理说:“那天把你骂得很凶,不好意思,但是你为什么不辩解呢?”这时如果张经理承认自己被冤枉了,那么总经理和张经理两不相欠,张经理势必给总经理留下不良印象。
但是张经理很巧妙地回答了总经理:“这件事我也有责任,如果我提醒一下李四,就不会有这件事发生了。
所以你责怪我是对的。
”总经理听了非常感动。
2.总经理错怪下属的纠正办法总经理错怪了下属,经常不会直接道歉,而是以其他的办法来暗示或补偿。
【案例八】总经理约张经理、李经理和王经理某天晚上一起吃饭,吃饭时总经理频频邀张经理干杯,张经理恍然大悟,总经理用喝酒向自己道歉了,此时,张经理不用以任何语言来表达,只要喝酒接受总经理这种道歉的方式即可。
【案例九】总经理在一次会议上当众错怪了张经理,而且言辞比较激烈。
事后,总经理无意发现错怪了张经理。
两个星期后的又一次中层管理者会议上,总经理说:“两星期之前的中层管理者会议上,我把张经理骂得很厉害,为什么要骂张三,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像张三这样年富力强的、年轻有为的经理我怎么肯轻易地骂他呢?我是鞭打快牛,优秀的人骂得多一点,迫使他更有出息。
各位都要向张三学习。
”总经理一旦发现自己错怪了下属,一定能够找到安抚下属的办法,所以中层管理者只需牢记:把伤心的理由留给自己,上司不会犯错误。
二、切忌议论上司的是非1.长幼有序是组织力量的保证中国历来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讲究等级秩序,不倡导对上司品头论足,几千年来君臣父子,长幼有序,高低分明。
中国的中层管理者应当遵循中国的文化传统,尊敬上司。
【案例十】朱元璋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后来在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一起打江山的徐达在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封为卫国公。
一天,徐达的夫人和皇后在一起聊天,徐夫人说:“当年老朱家和老徐家都很穷,一起要饭一起打江山;现在不一样,老朱家已经成为皇族,老徐家也做了大臣。
”当天晚上,朱元璋就派人把徐夫人杀掉了。
徐夫人犯的错误是尊卑不分,把朱家与徐家相提并论了。
有些年轻的中层管理者喜欢以自己的标准对上司的品位、穿着、外貌等进行评价,甚至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层管理者喜欢把自己与上司相比,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事实上,中层管理者与上司没有可比性。
2.上司是自己最大的客户企业里每一位中层管理者都是为上司提供服务的,上司就是中层管理者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客户。
为上司提供优质的服务,令其满意,就能为自己创造各种福利。
3.隐藏私人关系作为中层管理者应该摆正自己与上司的位置,即使该上司若干年前是自己的同学,或者自己与上司交情甚密,也不要把这种私人关系公之于众。
否则,企业上下将对自己存有戒心,对个人的发展十分不利。
【案例十一】总经理与某部门张经理20年前是大学同学,某天总经理请张经理利用教育局的关系网把自己的小孩转入重点中学。
事情办成之后,张经理对同事炫耀了一番,此事传遍企业上下。
自此之后,总经理再也不委托张经理办私人事情,转而委托其他经理。
三、不抢上司的风头尊敬上司体现于具体细微言行中对于上司权威的自觉维护。
比如某些场合中座位的安排、常规礼节等。
【案例十二】中层管理者与上司一起拜访客户,需要注意自己要退后总经理半步,但是即将与客户见面时,应上前一步抢先向对方介绍总经理,然后向总经理介绍客户。
与上司出门坐车(出租车或驾驶企业车辆),需注意首先把后边的座位打开,把总经理请上去,然后自己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上。
一般副驾驶座是下级随从、秘书、保镖坐的位置。
与上司一起上楼梯需注意让领导走在前面;下楼梯时自己走在下面,这是维护上司权威的具体表现。
中层管理者陪客户和总经理一起进入吃饭场所时,中层管理者应站在门口,做请的动作,等上司和客户进入以后自己才能进入场所。
总经理、客人一般坐在对门的座位,而中层管理者坐在靠门的位置,以便点菜、递毛巾、递茶水、付账等。
吃饭时,中层管理者应该懂得察言观色,把总经理喜欢的菜转到其面前。
1.切忌熟不拘礼中层管理者即使与总经理私交很好,遇到外交场合也要注意不可在外人面前表现得与总经理非常亲密,应保持一定距离,注意礼节。
2.回避不该出现的场合中层管理者不该出现的场合应主动回避。
例如新闻发布会总经理作完报告,有一位记者想采访中层管理者,此时中层管理者应当请总经理来接受采访。
【案例十三】江苏红豆集团的总经理有一项严格的规定:下属不可随便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如果接受的话,需把要表达的内容以报告的形式交给总经理批准。
【案例十四】某经理正在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时,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客户,总经理对此客户热情招待,此时该经理应主动离开总经理办公室,等到总经理招待完客户,再进入办公室继续汇报工作。
3.切忌盲目表现中层管理者在某些场合的表现应注意分寸,不可盲目表现自己,喧宾夺主。
【案例十五】总经理请某部门张经理共同出席一次宴会。
宴会上,总经理坐在上位,张经理坐在副陪的位置,未等总经理说话,张经理就开始号召大家举杯。
而且张经理言谈往往偏离总经理的主题,总经理听了很生气,以后再也不带张经理一起参加宴会。
4.不可表现得比上司更聪明【案例十六】总经理带领客户到车间参观,客人看到一台机器的灯一闪一闪,就问总经理,总经理正要回答说:“灯闪证明机器处于正常运营的状态。
”技术部经理抢先答道:“灯闪证明机器已经损坏了。
”总经理回过头来把技术部经理劈头盖脸责骂一番,当场解雇。
5.不与上司抢功劳某些项目即使上司没有参与具体工作,但是事情成功后,中层管理者一定要把功劳让给上司,切忌言必“我的部门如何如何”,应充分强调总经理的英明指挥是成功的前提。
四、独立承担责任1.比上司多想一点中层管理者要把总经理发布的指示很好地贯彻下去。
所谓贯彻就是承上启下,而不仅仅是上传下达。
上司注重的是结果,中层管理者仅仅充当传声筒是远远不够的。
【案例十七】某企业总经理下达命令:“去年邻居工厂失火损失很大,因此我决定,2005年绝不可以失火。
”中层管理者把“不可以失火”的命令传达给基层的员工时变为了“小心不要失火”。
结果2005年该厂发生火灾,损失惨重。
此命令传达过程中,总经理没有错;而作为中层管理者没有把防火工作付诸行动,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