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籍测量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地形地籍测量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

地形地籍测量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

地形地籍测量检查容及检查方法****************二O O五年二月九日地形地籍测量检查容及检查方法一、首级控制(平面、高程控制)测量1.1.仪器设备检查情况1.1.1 仪器检定项目是否齐全,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检验资料是否齐全。

1.1.2 水准仪i角有无检查记录,精度是否符合限差规定。

1.1.3 用于等级水准测量的水准标尺,有无检查标尺零点差及有关的真长改正值。

1.2. 控制网布设1.2.1 所布设的首级控制点是否满足测区要求,特别是测区边缘能否控制,是否能满足下一级控制发展的需要。

1.2.2 所布设的控制点是否逐级发展,有无先布设低等级控制,再布设高等级控制现象,无特殊情况,不能先布低等级控制后布设高等级控制;如有先布设低等级控制,再布设高等级控制时,低等级的控制网与高等级控制网的联测方法及平差方法是否正确;闭合导线的联测及检查是否正确,能否保证控制点点位的精度。

1.2.3 点位布设是否均匀合理,是否便于下一级控制的发展,是否便于设站,视野是否良好,能否满足二个以上通视方向的要求,能否满足测图需要,是否按原设计方案布点,改变部分是否报总工室审批,是否符合规和设计书的要求。

1.2.4 埋石:a、控制点能否便于较长时间保存。

B、埋石点的标石规格和中心标志是否符合设计书的要求,标石是否规整光滑,字体是否字模压印或锯刻,字体朝向是否符合要求。

C、凿(锯)石点的框边深度、中心钉、字体、朝向是否符合规和设计书的要求。

D、点之记(Ⅳ等点从上等级)或点位说明(5秒点)是否符合要求,点位略图、交通线路说明是否清楚,点位说明是否清楚。

1.2.5 起算数据:起算点等级、精度、坐标系统及投影面和投影带是否符合本测区的要求,高程系统是否正确,平面坐标和高程数据的来源是否可靠,高程导线起闭点是否经相应等级水准联测。

1.2.6 联测略图:a、联测的方法、方向是否正确,与观测记录是否一致。

b 、平面、高程的联测是否标明,起始方向点有无标注。

地籍调查方法

地籍调查方法

地籍调查方法(08年)江北区农村数字地籍调查相关问题的规范第一部分前期准备作业单位必须在完成调查区地形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籍调查,调查区的土地登记资料、街坊划分资料、农转用数据、企业用地规划红线资料由国土部门提供。

第二部分农村居民点地籍调查一、调查路线1.组成调查组。

以调查区测绘的地形图为底图分街坊进行调查,作业单位按街坊布置调查组,每个调查组设一名组长,负责联系调查街坊所在村,要求每个调查组有一名当地村民陪同。

2.现场调查。

调查人员对调查区内的每一宗地都要实地调查,严禁不进行调查自行划界。

首先确认土地权利人身份,委托办理的要求提供委托书;其次确认该宗地是否进行过土地登记,并要求权利人出示土地证;再次权利人和邻界人共同指界确认宗地范围及宗地四至,并按照规范填写地籍调查界址确认表等相关表格,相关指界人签字确认;最后,对地形测量时未测量边长的要进行补测,同时记好预编号,各街坊以流水号作业。

3.调查内业资料整理。

调查结束后,对当天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核对每张表格,对填写不全的进行补充,对照检查预编号和权利人是否有误。

并根据调查成果及时绘制宗地图。

4.调查资料检查。

首先调查人进行自检,在边长反填阶段检查设立界址点与表格是否一致,四址关系是否与界址点线矛盾,界址确认表内、中、外与宗地图是否矛盾,超占是否计算有误等问题,仔细检查表格每一项内容。

其次在完成一个街坊后提交组长检查,组长要作100%检查。

最后提交项目负责人检查,负责人要作100%检查。

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二、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严格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浙江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宁波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地籍调查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

结合江北区实际特别形成以下几点规范:1.街坊线修改:调查区的街坊划分情况由国土部门提供,作业单位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街坊线,并记录在案,至调查结束后,将修改后的街坊划分图提交给国土部门。

2.地号编法:按街坊编制宗地号,每一街坊内宗地编号为三位,从001开始由上至下,按“弓”字型编制,做到不重不漏,如每一街坊宗地数超过一千宗,预先及时通知,再作处理。

地籍调查检查办法

地籍调查检查办法

地籍调查检查办法地籍调查检查办法是指对地籍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地籍调查是指对土地及其利用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的工作,是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地籍调查检查办法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保证地籍调查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靠性,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管理的科学决策。

一、调查人员的资质要求地籍调查检查办法要求调查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资质:1. 具备土地管理或者测绘相关专业背景知识;2. 具备良好的调查和记录能力;3. 具备熟练操作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能力;4. 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二、调查工作的程序和要求1.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调查范围和目标,制定调查计划;(2)采集相关地籍资料和现场调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3)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现场调查工作(1)根据调查计划,组织调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2)对土地边界、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3)使用测量仪器对地块边界进行测量和标定;(4)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调查结果的整理和报告(1)将调查数据整理成报告,包括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等内容;(2)报告应具备清晰、准确、完整的特点,以便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查阅和使用;(3)报告中应包含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调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三、地籍调查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地籍调查检查办法要求对地籍调查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监督,包括以下内容:1. 调查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 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地块边界的测量和标定是否符合规范;4. 地籍图件和地籍档案的编制和管理是否规范;5. 地籍调查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的解决方法;6. 调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四、地籍调查检查结果的处理和反馈地籍调查检查办法要求对检查结果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包括以下措施:1. 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和改进;2.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调查质量和效率;3. 对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其继续提高工作水平;4. 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供其参考和使用。

(整理)地籍调查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整理)地籍调查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地籍调查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目录摘要 (3)1、检查验收制度 (4)1.1、作业单位的自检和全检 (4)1.2、作业单位的专检 (4)1.3、验收 (5)2、检查验收依据、步骤及前提条件 (5)2.1检查验收依据 (5)2.2检查验收步骤 (7)2.3检查验收前提条件 (8)2.3.1、数字化地形测量前提条件 (8)2.3.2、数字化地籍测量前提条件 (8)3、分区和抽样方法 (8)3.1分区、分类检查验收 (8)3.2样品抽样方法 (9)4、检查项目和质量评定 (9)4.1数字化地形测量检查项目 (9)4.2数字化地籍调查测量检查项目 (9)4.3质量评定 (10)5、检查比例和内容 (10)5.1、文字部分 (10)5.2、控制测量部分 (11)5.3、地形要素测量部分 (11)5.4、权属调查部分 (12)5.5、地籍图部分 (12)5.6、电脑资料 (13)5.6.1电脑资料是否齐全有序 (13)5.6.2电脑资料的一致性 (13)5.6.3资料的正确性 (13)6、地籍测量成果资料整理要求 (14)7、存在问题的处理 (14)8、验收结论 (15)9、计分方法 (16)9.1重要因子的计分办法 (16)9.1.1、地形地物点的点位误差 (16)9.1.2、地物点的间距精度、地形地物点的高程精度 (17)9.1.3、界址点实地认定 (17)9.2普通因子的计分办法 (17)摘要地籍调查测量是获取和表述宗地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用途等基本情况,提供满足土地登记需要的基础资料的一系列工作总称。

工作内容包括地籍调查、地籍测量. 规范地籍调查测量,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国家测绘局《地籍测绘规范》、原广东省国土厅《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数字化地形地籍调查测量成果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制度.作业单位对成果进行自检、全检、专检的工作结束后,由市国土资源局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验收申请,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或委托市国土资源局组织验收,委托验收结果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地籍调查检查内容及工作体会

地籍调查检查内容及工作体会

21 0 2年 0 6月第 1 6期
科 技 视 界
理论争鸣
标测量的方法很难实现 ,为此可以采用 内插方法根据 J 、3 2 J
点坐标和 J 9的距离计算 J 3J 9的坐标 , 可采 取事 后界址点 也 坐标平差处理 的方式以保证 J 9位于界址线 JJ :其次是 23上 正确处理 围成宗地 的界址点顺序号 . 一宗地的界址点应该包 含该 宗地边界线上 的全部界址 点 . 例如 . 围成第 A宗的界址 点为 J , ,9J , 4 J , ,1 围成 B宗其界址点为 J ,7 1J J ,3 J , J J 、 2 5 6 2J, J ,9 J。 8J , 这样 即使误 差的存在也可以保证不会 出现重叠( 2 交 叉) 和裂隙现象 。 原则上 J , ,3 2J J 是一条直线 , 9 所以连界址线
精度检查 ; 主要地物点测量精 度检查等 。( ) 3地籍 图的实地巡
查。
JJ 23的右侧 , 出现 了界址线交叉 : J 在界址线 JJ 则 若 9 23的左
侧 ,则会 出现既不属于宗地 A也不属于宗地 B的裂隙 区域 。 处理这类 问题 的办法是 , 首先在获取界址 点坐标 时保证 J 严 9 格在界址线 JJ 23上 , 因为测 量误差 的存 在 . 如果 直接采用 坐
点测量及 面积计算 ; 是已发证 的宗 地 , 二 此类宗 地主要是 进
行宗地重新 编号 , 按街坊 整理 出每个 宗地 的档 案资料 . 立 建 新老资料 的对照表 , 每个 宗地进行 核实 . 对 对地形 没有变化
的宗地 在数字化地形 底图上根 据宗地 的档案资 料绘 出界 址
点( 不需要 到实地指界但必须 实地 进行界址点标记及丈量边 长 )原有勘丈边长资料作为检核 ; 地形有变化 的宗地需要 , 对 重新 进行权属调查及实地界址点标记 。 界址 线在 符合 宗地图的基础上 , 保持跟地形 图的一致 要

地籍测量(地籍调查)-PPT

地籍测量(地籍调查)-PPT
物质方面准备
权属界外业调查 权属界认定
权属界外业调查 权属界认定
权属界外业调查 设置界址标志
权属界外业调查 填写地籍调查表
权属界外业调查 填写地籍调查表
权属界外业调查 填写地籍调查表
权属界外业调查
签字认可 绘制宗地草图
地籍调查表的填写内容及要求
本宗地籍号及所在图幅号;土地座 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土地使 用者名称;单位所有制性质及主管 部门;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身份 证明号码、电话号码;委托代理人 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 批准用途、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 界址调查记录;宗地草图;权属调 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地籍勘丈记 事;地籍调查结果审核。
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 权、土地抵押权等多项权利。它是国家经济
结构和社会安定的基础。
2.2 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所有权 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土
地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物的占 有、支配、使用的权利。是所有制在法 律上的表现。
按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 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 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 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 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使用单位使用,又难 以划清权属界线的, 称为共用宗。
万家寨水利枢纽
破宗 同一街道、街 坊内的宗地被两幅以上 基本地籍图分割,称为 破宗。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位置图
宗地
定义
特征
地块是指一个连续的区域,并 (1)地块是一个“最小的土地空间区域”,

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的土 地空间区域。(例如:宗地或
界址点的选取原则:一是实地点位明显,便于寻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

三、界址点测量
• •
地籍调查
(一) 界址点测量方法
解析法和图解法。

1. 解析法。是指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 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 方法。 2. 图解法。是指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 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 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 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 的方法。
五、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
序号 1 2 界址点 测量 地籍图 测绘 面积 量算 坐标法 坐标法 适用 范围 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
地籍调查
特点 费用高,技术单一 费用高,一图多用 ,技术复杂 费用适中,一图多 用,技术复杂 费用低,技术单一 费用低,技术复杂


三、界址点测量
(五)界址点误差的检验 偶然误差特性
有界性 单峰性 对称性
地籍调查
抵偿性:
[] 0 lim n n
三、界址点测量

地籍调查
一宅基地有四条界址边长,两次用钢尺丈量,其较差 分别为 -8cm 、 10cm 、 -9cm 、 6cm ,问:这种丈量结果符合要 求吗? • 对调查区,检测 100 条界址边长,其误差绝对值全部小 于 10cm ,但误差绝对值小于 5cm 的边长有 40 条,调查区的界 址边长的丈量精度能够达到要求吗? • 如果有80条边长的误差符号为“+”,成果合格吗? • • 同精度检验: m 用于解析界址点检验
n i 1 2 i
2n
2n
n
• •
高精度检验:
m

注册测绘师考试 地籍测量思维导图-高清脑图分享

注册测绘师考试 地籍测量思维导图-高清脑图分享

地籍测绘地籍测绘概述地籍管理权属调查和土地登记时土地管理主要内容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时基础工作地籍调查地籍调查内容土地权属调查主要调查权利人、现有权力内容、权力来源和土地用途等,是地籍定性工作地籍测绘以权属调查成果,对界址点、界址线、位置、形状、面积等进行现场测绘,是定量工作地籍调查分类地籍总调查起到了地籍管理基础建设的作用日常地籍调查对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地籍要素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地籍调查地籍测绘概述土地权属调查地籍调查单元地籍调查的单元和划分区用地单元宗地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空间图斑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现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不动产单元权属界线固定封闭,且具有独立使用价值的空间地籍调查区域地籍区在县级行政区内,以乡镇、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社区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其他共有宗共用宗有争议的、公用、空闲土地等宗地编号宗地编号代码:5层19位代码行政区代码6位+地籍区代码3位+地籍子区代码3位+权属类型代码2位+宗地顺序号5位权属类型代码第一位为土地所有权类型:G国有、J集体、Z争议权属类型代码第二位位宗地特征码A集体土地所有权B建设用地使用权(地表)S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上)X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C宅基地使用权D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林地)F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草地)H海域使用权宗海G使用权无居民海岛W争议或未确定Y使用权土地(海域)不动产权编号:一共28位宗地或宗海代码19位+定着物1位+定着物序号8位定着物编码F房屋L林木Q其他类型定着物W无定着物宗地编号方法从西到动、从北到南,同一预编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内容P371权属调查项目土地权属性质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农业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包括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其他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你,集体农用地使用去,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权利主体和权源调查主体调查主要内容有权利人名称、单位性质、行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土地权源调查以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文件为基础土地获得方式调查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作价出资(国家入股)租赁授权经营集体土地使用权荒地拍卖拨用宅基地拨用企业用地入股(联营)土地用途调查地类分为三大类农用地(农村道路、水库水面、沟渠、沼泽草地等)建设用地(盐田等)未利用地(河流湖泊水面、滩涂、沼泽地、盐碱地等)12个一级类耕、园、林、草、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73个二级类土地位置包括土地权属的四至、坐落、所在图幅等其他要素调查共用权情况、土地权利限制等调查工作地图制作1.工作底图比例尺和坐标系旋转应与地籍图成图比例尺一致2.已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地形图、DOM等可作为调查工作底图3.无图件地区可以在地籍子区内绘制所有宗地的位置关系图形成调查工作底图4.工作底图应标绘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界线5.采用DOM套合各级境界图和土地权属界线,并附以村级以上必要地名地籍界址调查指界一般规定权属界线清楚的可直接利用已有资料填写地籍调查表,源资料作为附件权属界线不清楚的现场指界无土地权属界线的根据双方协商、实际利用状况级地方习惯现场指界指界方式通知指界公告指界指界人身份资格指界过程现场指界在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上签字盖章指界确认附图制作可以由正射影像、地籍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白纸等制作界址线和界址点调查界址线类别界址线实际依附的地物地貌在相应表格打√界址线性质分为已定界和未定界,未定界又分为工作界和争议界界址线位置根据界标物位置关系分别注明外、中、内界址点设定原则1.界址线走向变化处及两个以上宗地界址线交叉处2.应反映界址线具体走向3.在一条界址线上存在多个界址类型式,变化处应设点4.土地权属界线依附于线状地物的交叉点应设置界址点标志设置土地管理部门或权力人有要求和易发生争议的地段,应设置界标界址点编号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编制,并保证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地籍测量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二O O五年二月九日地形地籍测量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一、首级控制(平面、高程控制)测量1.1.仪器设备检查情况1、1、1 仪器检定项目就是否齐全,检验结果就是否符合要求,检验资料就是否齐全。

1、1、2 水准仪i角有无检查记录,精度就是否符合限差规定。

1、1、3 用于等级水准测量得水准标尺,有无检查标尺零点差及有关得真长改正值。

1、2、控制网布设1、2、1 所布设得首级控制点就是否满足测区要求,特别就是测区边缘能否控制,就是否能满足下一级控制发展得需要。

1、2、2 所布设得控制点就是否逐级发展,有无先布设低等级控制,再布设高等级控制现象,无特殊情况,不能先布低等级控制后布设高等级控制;如有先布设低等级控制,再布设高等级控制时,低等级得控制网与高等级控制网得联测方法及平差方法就是否正确;闭合导线得联测及检查就是否正确,能否保证控制点点位得精度。

1、2、3 点位布设就是否均匀合理,,就是否便于设站,视野就是否良好,,能否满足测图需要,就是否按原设计方案布点,,就是否符合规范与设计书得要求。

1、2、4 埋石:a、控制点能否便于较长时间保存。

B、埋石点得标石规格与中心标志就是否符合设计书得要求,标石就是否规整光滑,字体就是否字模压印或锯刻,字体朝向就是否符合要求。

C、凿(锯)石点得框边深度、中心钉、字体、朝向就是否符合规范与设计书得要求。

D、点之记(Ⅳ等点从上等级)或点位说明(5秒点)就是否符合要求,点位略图、交通线路说明就是否清楚,点位说明就是否清楚。

1、2、5 起算数据:起算点等级、精度、坐标系统及投影面与投影带就是否符合本测区得要求,高程系统就是否正确,平面坐标与高程数据得来源就是否可靠,高程导线起闭点就是否经相应等级水准联测。

1、2、6 联测略图:a、联测得方法、方向就是否正确,与观测记录就是否一致。

b 、平面、高程得联测就是否标明,起始方向点有无标注。

C、图例就是否齐全,就是否与计算机上得文件内容一致。

1、2、7 观测记录手簿:(1) 普通记录手簿得封面、封底就是否按规定填写:等级、测区、统一编号、日期、测量单位。

(2) 电子记录手簿有无按照封面,检查记录,目录,说明(包括记录软件得基本功能及符号得含义、仪器型号、加常数、乘常数、观测记录员等),记录软件在作业前有无进行检验。

注意有无用手工记录,然后输入计算机打印成观测记录手簿等转抄现象。

(3) 观测者、记录者、日期、仪器、气象等记录就是否齐全合理。

(4) 第一、第二检查者有无检查与签名。

(5) 归零差、2C变化(互差) 、半测回差、测回互差、指标差有无超限,测回数、度盘配置就是否正确,测边测回数就是否正确。

(6) 秒数读数、仪器高、觇标高有无改动,零方向不能改。

(7) 记录格式就是否正确,字体就是否正确,有无连环划改或擦改。

(8) 划改有无注明划改原因,划改方法就是否符合要求。

须重测、补测得成果有无注明补在那一本那一页;电子记录手簿中,不能将补测成果替补在原不符得观测成果栏,将不符合要求得观测记录删除后再打印,应保留原观测数据,用斜线划去注明原因及补测得相关页码。

(9) 重测、补测成果就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注意有无伪造成果现象。

(10) 分组观测就是否符合要求,7个以上方向才需要分组观测,7个以下方向不能分组观测,有无同一组观测拆成若个观测站记录数据,4个以上方向要归零。

(11) 水准仪观测前有无检查i角,误差就是否符合技术规定,水准观测得误差就是否符合限差规定,就是否能三丝读数。

1、2、8 计算手簿:(1) 手簿得装钉就是否按规定:封面、计算说明、检查者记录、目录、略图、起算点数据成果表、平差计算顺序装钉,填写就是否清楚,检查者有无签名。

(2) 计算使用得软件在使用前应进行验算,使用得计算软件就是否说明。

(3) 测边成果有无做加常数、乘常数、气象、改平、测区高程投影、高斯投影等改正,8″、图根点不必投影改正。

(4) 各项误差就是否符合相应等级限差规定;导线总长、平均边长、边数、测角中误差、点位中误差、各项闭合差、往返测高差得较差等就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5) 起算点数据输入、观测数据输入、总点数、点号或点名输入就是否正确,先验值输入就是否合理,各项限差值输入就是否符合相应等级要求。

(6) 取位就是否符合要求(四舍五进原则:小于五时舍去,大于五时进位,正好为五时则偶进奇不进,即进位后为双数则进,否则不进。

(7) 使用得计量单位就是否正确。

1、3、导线测量相关精度要求1、4、1 在首级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基础上发展图根控制,点位布设就是否均匀合理,就是否便于设站,视野就是否良好,能否满足二个以上通视方向得要求,能否满足测图需要。

1、4、2 支站点一般不能作为图根点,在支点上摆脚架,有观测记录与有计算资料得可作为图根点,但不能再发展。

1、4、3 支导线不能大于三条边,角度观测要观测左、右角,即对后视方向为零方向测左角,再对准前视方向为零方向测右角,左、右角相加应为360度,误差要进行配赋,闭合差允许为±40″;边长应往、返测取平均值。

1、4、4 埋、凿石点得规格、点位密度、点位精度就是否符合规范与设计书得要求。

2、1 野外地形地物数据采集2、1、1 采集地表面得所有地物点,如房屋、电力线路、通讯线路、地下电缆桩、检修井(特别就是通讯检修井,表面盖就是方形或长方形防得为手孔,表面盖就是园形得为人孔)、雨水井、污水井、水蓖、桥梁、涵洞等采集就是否齐全,位置、形状就是否正确,有无变形。

2、1、2 地形地貌采集就是否正确,地形特征点:山顶、鞍部、山谷、山脊、凹地、陡坎顶、坎底、斜坡顶及坡脚等有无采集高程,高程点密度就是否符合要求(一般地形每10cm×10cm方格内测注高程点不能少于9个,坎上坎下与坡顶坡脚均应测注高程), 双线道路中间,图上相隔约10厘米应测注一个高程点,变坡得高低处也应测注相应得高程点。

2、1、3 道路、水域数据采集就是否正确。

道路应根据相应比例尺测定单线路还就是双线道路,就是大车路还就是等级公路,应测注路面高程与铺装材料,有名称得应标注名称;街道有渠边石(即路边与人行道之间高出约15cm得砌石)得应测定街边线,否则不必表示街边线;村庄内不必绘大车路符号,非等级得水泥路,应测水泥路面宽度,加注“水泥”二字即可,不必绘大车路符号。

河流测注相应得水涯线与高程,河滩应测注高程点;双线沟两边陡坎较宽时,应用斜坡表示;沟宽应以常有水域范围表示,并应测注沟底高程,注意流向得观察与表示;鱼塘有斜坡时应测注水涯线,水库边沿应测注水涯线,各种水涯线得属性不能混淆。

2.1.4植被范围数据采集就是否正确。

植被范围较大时,应注意测定地类界线与植被得种类,另星植被应测注在相应位置,花圃应实测范围,工厂内或门前等地人工种植得草地,如配种有相应得花丛时,可用花圃符号表示,无花丛时配草地符号加注“草坪”字样,不能用改良草地符号;果树不成果园时不注果树品种名称。

2.1.5外业数据采集前及结束工作时,应注意测站点得检查,以免造成错误与不必要得返工、补测。

2、2、图面室内检查2、2、1 图廓外注记就是否按规定注记,有无错漏,图名在图内有无此单位名称注记,该图名就是否合理,一个单位占几幅图时,应以占图幅面积较大得部分起图名,测量日期就是否按实际作业时间注记,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有关内容注记就是否正确。

2、2、2 平板测图时,图廓点、坐标格网就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机绘图时,应检查其绘出得坐标格网就是否符合要求,所绘得格网有无变形超限。

2、2、3平板测图时控制点展点精度就是否符合要求,该图幅控制点密度就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满足测图需要,每幅图应不少于8个图根控制点(包括等级控制点)。

2、2、4 埋石点数就是否符合规定(居民区一般为4个以上,非居民区一般为3个以上,分布就是否合理,能否相互通视。

2、2、5 地形图检查:图式符号表示就是否正确、清晰,注记就是否正确,相关有无矛盾,房屋结构,层次有无错、漏,地物名称就是否注记齐全。

高程数量就是否满足每格不少于9—10个高程点注记;地形特征点、堤、路中等高程点注记数量就是否满足要求,即就是变坡得最低处、最高处、鞍部有无高程点注记;街道交叉处、街道中心有无高程,道路中心、道路交叉中心、堤交叉中心、堤顶有无高程,空旷地有无高程,坎上、坎下有无高程或比高。

高程比例尺就是否正确,线型表示就是否正确,等高线就是否圆滑,间距就是否合理,点线有无矛盾。

铺装路面有无注记路面材料,流向有无标注符号,流向就是否正确等。

2、2、6 地理名称注记就是否齐全,机关、学校、道路名称、街巷、山谷、厂矿等单位及地理名称。

河流名称注记字体、方向就是否符合要求。

各类地形地物属性就是否正确,。

2、2、7 修、补测图应检查旧图中所表示得符号、线型、注记就是否己修改完善,有无错、漏;新修测图与旧图接合有无矛盾。

2、3 、野外地形图得检查野外检查要做到四到:即走到、想到、瞧到、量到。

2、3、1 野外巡视检查:野外巡视检查最重要得一条就是能够站得住,主要就是检查所测得地形图得图面与实地地形地物进行对照,瞧有无差、错、漏,表示就是否齐全、合理。

如房屋结构注记就是否正确,房屋相互关系及与周围得地形地物得关系就是否正确,有无移位变形,飘楼、阳台有无分开表示,大、小就是否与实地相符;注记得高程点高程与实地相关地形地貌比较有无变形,就是否正确;地类、植被表示就是否正确,道路、水系就是否表示齐全,地理名称就是否正确,图式符号表示与实地相关地物就是否一致等所有规范与设计书规定得应该表示得内容就是否正确、齐全,要特别注意所绘制得山得形状,就是否与实地相符,内业检查等高线走向有怀疑得地方,应重点检查。

2、3、2 修、补测地形图时应注意:新修测得或新补测得地形地物与旧图接合处得地形地物有无矛盾,新测地物与旧图所测得地物关系有无明显矛盾,新测地物与旧图地物得相关误差就是否符合有关得限差要求,接边处就是否修改完善。

2、3、3 设站检查:检查地形地物平面、高程精度。

每幅设5个站左右,应注意多方面得检查,即房屋密集与不密集、其她地物点、高程点等均应有相应得检查量,全面反映测图精度情况,注意薄弱地方检查。

2、3、4 量边检查:全幅内各处量取50条边以上,注意薄弱地方。

2、3、5 检查比例:小组、队级100%检查,院质检科抽查10%以上,(一个测区原则上每个作业组都应抽查)。

5%,大于5%为不合格。

中误差计算公式:高精度检查得计算公式为:中误差计算m0=±√[ΔΔ]/ n同等精度检查得计算公式:中误差计算m0=±√[ΔΔ]/ 2n2、4、地籍测量2、4、1 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所采集得要素基本相同,目前地籍调查测量分两种方法进行:一种就是先进行地籍调查,即有现势性较好得大比例尺地形图得城镇,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地籍调查得工作底图,在地籍调查过程中除调查权属来源、权属性质、土地使用者、土地位置、土地利用类别、批准使用面积等,同时在实地得每宗地得界址点位置上标有该宗地得界址点符号、宗地编号与界址点编号,在调查工作底图上用红色标注界址点与界址线以及门牌号、宗地编号、权利人姓名、界址点编号等,测量数据采集时,除采集地形地物点外,同时测定界址点位置,输入宗地编号与界址点编号;另一种方法就是没有现势性较好得大比例尺地形图得城镇,先进行地形图测量,利用新测地形图作为地籍调查得工作底图,再进行地籍调查,调查内容相同,宗地位置及相关内容均标注在地形图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