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流程说明
地籍测量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地籍测量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测量、记录和维护土地界限,确保土地权益的明确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这一过程并提供相关指导。
一、概述地籍测量是指通过测绘技术和方法,确定土地边界及相应属性的过程。
它包括测量、绘图和登记等环节,旨在建立和维护土地不动产权属状况的准确记录。
二、地籍测量的流程1. 前期准备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测区的调查,明确测量范围和目标。
其次是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土地权属证明、相邻地块信息等。
此外,还需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明确测量方法和步骤。
2. 测量现场地籍测量的关键环节是现场测量。
测量人员需要携带必要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等,并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
此阶段需要仔细测量地块边界线、角点坐标等关键信息,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标注。
3. 数据处理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首先是数据校核,要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数据处理,包括坐标转换、边界线计算等。
最后,还需对处理结果进行校验,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绘图制图数据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绘图工作。
绘图人员根据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绘制出准确的地籍图件。
图件应包含有关地块边界、面积等重要信息,清晰明了,并符合相关规范。
5. 核准登记经过绘图之后,需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核准登记。
核准登记是确认地籍图件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是地籍测量工作的最后一步。
地籍图件经核准登记后,便成为土地不动产权属状况的证明。
三、地籍测量的注意事项1. 执行标准地籍测量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时刻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确保测量工作符合要求。
2. 测量精度地籍测量要求高精度,尤其是关键数据如边界线坐标。
测量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测量经验和技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法律法规合规在地籍测量过程中,务必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土地权益和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地籍测量的流程
地籍测量的流程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进行测量、界址和登记的过程,以确定土地的边界、所有权和权益。
下面将详细描述地籍测量的步骤和流程。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获取相关资料:收集与该土地有关的各种资料,如土地权属证书、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
•确定测量目标:明确需要进行测量的范围和目标,如确定土地边界、划分宗地等。
•组织人员和设备:安排专业人员参与测量工作,并准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2. 测量前勘察在正式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勘察工作,包括:•地形勘察:了解该土地的地形特点、自然条件和周边环境,并记录相关数据。
•界址调查:查看周边土地界址标志物,并与相邻土地所有者协商确认界线位置。
•数据采集:使用现代化测绘仪器对该土地进行实地采集数据,并记录相关信息。
3. 测量操作在测量操作阶段,进行具体的测量工作,包括:•建立控制点:在测量范围内选取一些固定点,用于后续测量的参考。
•边界测量:使用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对土地边界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地物特征测量:对土地上的建筑物、道路、河流等地物特征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信息。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实地测量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校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清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坐标转换: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坐标系统,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边界计算:根据采集到的边界数据,计算土地的面积、周长等参数,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
5. 编制成果图在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后,需要将结果编制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成果图,包括:•绘制界址表: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在图纸上绘制出土地边界线,并标注界址点和界址标志物。
•绘制宗地图:根据测量结果和相关资料,将土地划分为宗地,并标注宗地号和面积等信息。
•绘制附属图件:根据需要,绘制相关附属图件,如地形图、道路图等。
6. 权属登记与公告完成成果图绘制后,需要进行权属登记和公告程序,包括:•申请权属登记:将测量结果和成果图提交给相关部门,申请土地权属的登记。
掌握地籍测绘的基本程序与要点
掌握地籍测绘的基本程序与要点地籍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么,掌握地籍测绘的基本程序与要点对于任何从事土地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介绍地籍测绘的基本程序与要点,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背景知识在介绍地籍测绘的基本程序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地籍测绘是通过对土地进行测量、划分和记录,建立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依据,确保土地交易和利用的合法性。
地籍测绘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过程:测量、划界、绘图和登记。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籍测绘的程序与要点。
二、基本程序1. 测量测量是地籍测绘的第一步。
测量主要是用来获取土地的准确坐标和高程数据,为后续的划界和绘图提供参考。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对于较大的土地区域,通常需要使用GPS进行测量。
2. 划界划界是地籍测绘的核心环节。
划界是指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转化为具体的地界线,在地面上进行实地标示。
这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地籍制度的规定,将测量数据与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和调整,确保划界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3. 绘图绘图是地籍测绘的重要环节。
通过将划界的结果用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土地的界限和位置。
绘图通常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软件和GIS软件等。
绘图时需要注意尺度的选择和标注的准确性,确保绘图结果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4. 登记登记是地籍测绘的最后一步。
通过将测量、划界和绘图的结果进行归档和记录,建立相应的土地档案和权属证书,以证明土地的合法所有权。
登记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确保土地交易和利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三、要点指南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进行地籍测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只有依法进行测量、划界、绘图和登记,我们才能保证地籍测绘的结果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地籍测量流程简介
地籍测量流程简介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用于确定土地的边界和权属情况。
本文将简要介绍地籍测量的流程,帮助读者了解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1. 地籍测量的概述地籍测量是通过测量和记录土地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信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权益,并维护土地权属档案的重要工作。
它是土地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为土地交易、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支持。
2.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量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整理相关地籍档案和资料,包括土地权属证书、地籍图件和权属档案等。
其次是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目的,例如是测量整个土地块还是特定的地块边界。
最后是组织测量团队和准备测量设备,确保能够顺利进行测量工作。
3. 地籍测量的实施过程地籍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布设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布设控制点,用于后续测量的参考和校正。
控制点通常是由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得到的,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边界测量:根据测量范围和目的,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工具进行边界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电子测距仪测量和地面标志物测量等。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土地的边界线和面积等重要参数。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效率。
3.4 地籍图绘制:根据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绘制地籍图件。
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的成果之一,通过图形和文字的方式清楚地表示土地边界和相关信息。
4. 地籍测量的结果与应用地籍测量的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土地交易、土地登记和权证颁发等工作。
地籍测量也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在规划新城区或者规划土地利用时,地籍测量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和基础数据。
总结与展望: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籍测量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和应用结果等方面。
通过地籍测量,可以确保土地权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维护土地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的秩序。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流程详解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流程详解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地进行测量、测绘和管理,为土地使用、规划和交易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籍测量的流程和一些重要的技术。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档案资料的调研,收集相关的地籍和土地档案资料,了解土地使用权人、地界、地类等基本信息。
其次,要进行宗地边界的界定,根据土地界址标志或其他相关资料确定宗地的边界。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正常工作状态。
二、地籍测量流程地籍测量的流程包括地形测量、线形测量和平面测量,下面将对这三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地籍测量的第一步,通过对地表地貌的记录和测量,获取地形高程和地势特征。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三角测量法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高程。
水准测量法通过水准仪测量不同点的高差,从而推算出地点的高程。
全站仪测量法则结合了三角测量和水准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仪器的旋转角度和观测点的距离来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高程。
2. 线形测量线形测量是对地籍边界线的测量,包括宗地边界线和宗地内部关键点的测量。
常用的线形测量方法包括测绘仪器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测绘仪器测量法通过测量仪器的尺寸和观测点的距离,记录下地点的坐标和位置。
全站仪测量法则基于全站仪的观测数据,通过测量仪器的旋转角度和观测点的距离,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位置。
3. 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对地籍图的绘制和制作,将地形、线形测量的数据绘制到地籍图上。
常用的制图方法有手绘和电脑辅助绘图。
手绘地籍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技巧和工具,绘图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线条的精确度和比例的准确性。
电脑辅助绘图则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地籍图,可以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完成。
三、常用的测绘技术地籍测量中常用的测绘技术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激光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等。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规范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地籍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规范,以帮助读者对其有更全面的了解。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个阶段。
首先,进行数据采集。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实地勘测和数据采集两个步骤。
实地勘测是指对测绘区域内的地块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测量地物的边界和建筑物的位置等。
数据采集则是指采用GPS、遥感等仪器设备获取地理位置和地物属性信息。
这一阶段的数据采集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提供可靠的依据供后续数据处理使用。
接下来是数据处理阶段。
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等工作,以获得准确的数据结果。
数据处理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建模和数据验证等。
首先,进行数据清洗,即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去掉冗余或错误的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
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即根据测绘的需求和要求,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等操作,以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测绘数据。
最后对数据进行验证,即通过对不同测绘结果进行对比和检验,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数据输出阶段。
数据输出是指将处理完的数据以可读性较高的形式输出给使用者。
这一阶段通常包括地图输出和报告输出两种形式。
地图输出是指将处理完的地籍测绘数据绘制成地图,以呈现地块边界、地物分布等信息。
地图输出需要确保比例尺、标注等细节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报告输出则是对地籍测绘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解读,提供给使用者参考和决策依据。
报告输出需要简明扼要地表达数据的含义和意义,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
除了操作流程外,地籍测绘技术还有一些规范需要遵守。
首先是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测绘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和确定地块边界、建筑物位置等信息,因此测量精度要求较高。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地籍测绘有不同的测量精度要求,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绘技术地籍测绘操作步骤
测绘技术地籍测绘操作步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地籍测绘是指对土地界址、地块形状和面积等信息进行准确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本文将为您介绍地籍测绘的一般操作步骤。
第一步,勘测前准备在进行地籍测绘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勘测前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核实相关资料,包括地籍调查表、宗地图等,以了解相关土地信息。
其次,需要对测绘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还需要制定测绘计划,确定测绘范围和测点位置。
第二步,实地测量实地测量是地籍测绘中最为关键和复杂的环节之一。
在实地测量中,需要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对界址点、控制点、地块边界等进行测量。
同时,还需要同时记录相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信息,以提供更全面的参考数据。
第三步,测量数据处理在完成实地测量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该步骤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筛选和校验等。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得到更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并为后续的地籍测绘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第四步,制图和成果报告测量数据处理完成后,需要将结果进行制图和呈现。
制图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将测量结果以图形形式展示出来,包括界址图、地块图等。
同时,还需要编写成果报告,详细记录和说明测量过程、结果和相关数据分析。
第五步,成果审核和备案制图和成果报告完成后,需要进行成果的审核和备案。
成果审核是指对制图和报告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测绘标准和要求。
成果备案是指将测绘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登记,以确保测绘结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地籍测绘技术是土地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勘测前准备、实地测量、测量数据处理、制图和成果报告以及成果审核和备案等步骤的有机组合,可以保证地籍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地籍测绘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地籍测绘流程说明
宗地测绘流程及要求1 •资料收集准备(地籍内业)1.1收集的资料包括已有的地形数据和甲方提供的相关文件,包括:①供(征)地图(纸质与电子版);②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③若已竣工提供房产测绘面积成果报告(纸质与电子版)。
注:此步应在接受任务时,向甲方说明并要求其提供,并将电子文档放于1.2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将供(征)地图上的用地红线套入地形图,为外业测绘做准备。
注:向外业组提交①供(征)地图(纸质与电子版);②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③宗地号;④宗地测绘工程编号;⑤由甲方初步填写的地籍调查表;⑥房产测绘面积成果报告(纸质与电子版)。
2 •地形图修测(外业组)2.1按照地籍图测量要求(尽量布设一级图根附合或闭合导线,少用支导线),进行外业数据、地籍要素测量。
采集精度要求如下表: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2.2采集完成后,对地形图进行绘制,形成现势地形图。
2.3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图:将甲方提供的供(征)地线套入新修测的现势地形图,判读地形图,确保用地红线内无其它建筑物,若有其它建筑则需通知甲方,让其出面协调处理。
决定是拆除建筑还是甲方在一定程度上退让其宗地界线(告诉甲方:存在违章建筑的情况下一般是办不出土地证的)。
参考供(征)地线和现势地形图和甲方一起初定其宗地的界址线。
以原供(征)地项目的勘测定界位置作为宗地界址点的,应直接采用原勘测定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
界址点以西北角为 1 号点(起点)顺时针方向沿着界址线重新编号,相邻界址点间距超过 200 米应适当增加界址点数量,遇圆弧、曲线时,应均匀设置奇数个界址点。
界址点为不明显的地物(供地红线)应标出放样坐标。
初定界址线后打印成1:500 图纸,作为调查工作底图。
3.实地调查核实(外业组)3.1 打印外业调查表:打印相应的地籍调查表,作为外业调查记录(共 2 页)。
3.2 外业调查:调查的内容为与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信息内容,包括:土地使用单位、工程项目名称、四至关系、门牌号等,见调查表第二页。
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要求
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要求地籍测量是指通过野外测量和室内处理等技术手段,对某个地区的地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地籍图,并记录地区内各类土地和房屋的所在位置、面积和属性等相关信息。
地籍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规划城市建设、土地使用管理以及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
一、地籍测量的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地籍测量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目的,明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
其次,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操作流程。
2.野外测量野外测量是地籍测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和详图测量两个部分。
地面控制测量是确定地籍测量控制点的过程。
首先,在测量区域内选择适当的控制点,一般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通过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建立起整个测量系统的坐标基准。
然后,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设置其他测量点,以确保测量的相对准确性。
详图测量是根据测量要求进行土地或房屋的详细测量。
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可以采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等,也可以采用现代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
通过实地测量,测量人员可以得到各类土地和建筑物的坐标、面积、周长等相关数据。
3.室内处理室内处理是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它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校正和数据处理等环节。
数据录入是将野外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的过程。
首先,需要将纸质测量记录转化为电子格式,通过键盘、扫描仪等设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分类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校正是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纠正和修改的过程。
通过对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发现和纠正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准确性。
例如,可以对比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或者与已知标准进行对比。
地籍测绘的流程与要点
地籍测绘的流程与要点地籍测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于土地的规划、管理和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籍测绘的流程和要点决定了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重点介绍地籍测绘的流程和要点。
一、前期准备地籍测绘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确定测绘范围、搜集相关地籍信息、获得测绘授权等。
首先,确定测绘范围是基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绘的范围和目标,以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搜集相关地籍信息,包括土地权属、地形地貌、地物分布等,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测绘工作提供依据。
最后,获得测绘授权,确保测绘工作的合法性和效力。
二、实地踏勘地籍测绘需要进行实地踏勘,准确获取现场地理信息。
在实地踏勘时,需要对地形地貌、地物特征、地界线等进行认真观测和记录。
其中,地形地貌的测量包括高程、坡度的测量;地物特征的测量包括树木、建筑物、道路、水系等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的测量;地界线的测量包括田界、地界、河界等的测量。
通过这些实地踏勘,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地籍情况。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地踏勘结束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这一步主要包括对踏勘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处理,进一步完善地籍测绘的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形地貌数据处理,包括高程数据的处理、坡度数据的计算等;第二,地物特征数据处理,包括建筑物形状的绘制、树木数量的统计等;第三,地界线数据处理,包括田界线、地界线的绘制和边界线的标定等。
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出地籍的特征。
四、测图绘图测图绘图是地籍测绘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测绘结果的精确性和可读性。
在测图绘图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和软件,结合测量数据进行绘图。
在绘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选取适当的比例尺和坐标系,确保图纸比例与实际地物尺寸相符;第二,绘制准确的地貌线、建筑物轮廓、田界线等要素,保持绘图的精确性;第三,标注清晰的文字说明,包括地物名称、地界线标识、高程标高等,使绘图结果更加易读。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是土地管理和国土规划的重要环节。
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土地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权属的确权、登记和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本流程、技术手段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
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本流程如下:第一步是资料准备。
在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前,需要充分准备相关物理地籍资料、地图资料和资料整理工作。
这些资料包括土地登记档案、土地使用证和相关的规划图纸等。
第二步是测量地面控制点。
地面控制点是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础,它们的确定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大地测量仪等测量设备完成。
测量得到的控制点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后续的测量和绘图工作。
第三步是测量地界。
地界是土地界线的具体标志,是土地权属认定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测量地界需要经过现场勘测、地面测量和测量数据处理等步骤。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角度和距离的测量精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是测绘地籍图。
通过测量得到的地表数据可以绘制地籍图,地籍图是土地权属界线和土地利用的直观表现形式。
绘制地籍图需要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绘图设备。
绘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图件比例和图件要素,确保图件的清晰度和实用性。
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大地测量仪、无人机影像测量等。
全球定位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测量设备,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和相关测量数据。
大地测量仪是一种可以测量和记录地球表面的测量设备,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测量工作。
无人机影像测量是一种新兴的测量技术,它可以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相机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用于测绘和地形分析。
在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测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操作技巧。
其次是测量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评估,保证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调查方法与操作流程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调查方法与操作流程引言:地籍调查是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地的基本信息收集和整理,为土地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地籍调查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
1. 地籍调查的意义地籍调查是对土地的详细调查和记录,目的是了解土地的基本状况和利用情况。
地籍调查的结果可以用于土地使用权登记、地价评估、土地规划等方面,为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2. 地籍调查的基本内容地籍调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土地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包括土地面积、地形地貌等;- 土地权属信息的调查,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 用地情况的调查,包括土地的利用方式、用途等;- 土地变更情况的记录,包括土地的出让、转让等。
3. 地籍调查的方法地籍调查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田野调查法:即对实地进行调查,通过测量和记录土地的各种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土地面积和地貌等基本信息进行调查。
- 档案调查法:即对已有的档案和资料进行查阅和整理,获取土地的历史信息和权属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土地权属信息的调查。
- 现代技术调查法:即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进行调查,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复杂地区的调查,可以提高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地籍调查的操作流程地籍调查通常包括以下流程:- 确定调查区域:根据需要确定调查的范围和区域,在地图上进行标记。
- 收集基础资料:查阅相关的档案和资料,获取土地的基本信息和历史情况。
- 田野调查:进行实地调查,测量和记录土地的各种信息。
可以采用手持设备记录数据,也可以采用现代技术进行测量和记录。
- 数据处理和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生成地籍调查报告和图件。
- 数据审核和核对: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审核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生成地籍档案:将地籍调查报告和图件整理成档案,用于土地管理和使用。
地籍测绘流程
地籍测绘流程地籍测绘是指对土地进行测量、绘图、资料整理和分析,以确定土地的位置、面积、形状和边界等信息的过程。
地籍测绘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准的技术。
下面将介绍地籍测绘的一般流程。
1. 调查准备阶段。
在进行地籍测绘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
这包括查阅相关地籍资料、了解测绘范围、确定测绘目的和要求等。
同时,需要对测绘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等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实地测量和绘图工作做好准备。
2. 实地测量阶段。
实地测量是地籍测绘的重要环节。
在实地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精准的测量,包括测量地块的边界、角点、地形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貌、植被等特征的记录,以便后续的绘图工作。
3. 数据处理阶段。
在完成实地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这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筛选、整理和计算,以得出准确的地籍测绘数据。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绘图制图阶段。
绘图制图是地籍测绘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实地测量数据,利用专业的绘图软件进行地块的绘制和标注。
绘图过程中需要注意比例尺的选择、符号的规范以及图面的美观性,确保绘制出清晰、准确的地籍测绘图。
5. 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制阶段。
在完成地籍测绘图后,需要对测绘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这包括对测绘图、测量数据、处理结果等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日后的查询和利用。
同时,还需要编制地籍测绘报告,对测绘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说明,为土地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6. 质量控制和验收阶段。
地籍测绘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质量控制和验收。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地籍测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籍测绘成果的验收,确保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总结。
地籍测绘流程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准的技术。
通过调查准备、实地测量、数据处理、绘图制图、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制、质量控制和验收等环节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地籍测绘工作,为土地管理和利用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和信息。
如何进行地籍测绘和土地所有权划分—核心流程详解
如何进行地籍测绘和土地所有权划分—核心流程详解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地籍测绘和土地所有权划分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任务。
地籍测绘是指对土地的位置、范围和边界等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而土地所有权划分则是根据测绘结果将土地划分给不同的所有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籍测绘和土地所有权划分的核心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掌握这一过程。
第一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绘和土地所有权划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准备必要的测绘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地图和绘图工具等。
其次是收集土地信息,包括土地的历史档案、所有权证明和土地利用规划等。
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测绘的范围和目标。
第二步: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地籍测绘的核心环节是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
测量员需要到实地进行测量,测量和记录地块的位置、边界和面积等。
现代测量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等手段,精确测量和获取地块的空间数据。
同时,还需要采集土地使用的相关数据,如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和附近交通设施等。
第三步:数据处理和地籍建档在完成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和验证等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处理后的数据可以用于建立地籍档案,并进行地籍图的绘制。
地籍图是地籍测绘的结果输出,标明了各地块的位置、边界和面积等信息。
地籍图通常以电子形式保存,并上报至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第四步:土地所有权划分和登记土地所有权划分是在地籍测绘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测绘结果,将土地划分给相应的所有者。
土地所有权划分需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同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划分土地所有权时,需要考虑土地的使用目的、合理利用和土地保护等因素,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划分后的土地所有权需要进行登记,登记包括颁发土地证书和更新土地登记簿等步骤。
地籍测量的流程
地籍测量流程地籍测量是通过测量土地边界和结构物位置,用来创建和更新地籍图的过程。
地籍图用于记录土地所有权、土地用途和土地界限等信息,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
本文将详细描述地籍测量的流程和步骤。
步骤一:前期调研与准备工作1.目标确定:根据需要,确定地籍测量的范围和目标。
包括确定测量区域的边界、所需测量的地块数量和种类,以及测量数据的精度要求等。
2.资料收集: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土地所有权证书、土地规划设计文件、地籍图、地形图等。
这些资料将作为测量的参考和依据。
3.测量仪器准备:根据实际需要,准备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如全站仪、GPS接收器、测量尺等。
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度。
步骤二:现场实地测量1.测量控制点标志:在测量区域周边或内部选择一定数量的控制点。
控制点可以采用已知坐标的固定物标、基准点或地理标志物。
使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设备对控制点进行标志和测量。
2.地形测量:利用测量设备进行地面的高程测量,测量地势起伏、沟壑、水系等地形特征。
可以采用三角测量、交会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测量地形。
3.地块测量:根据地籍测量的范围和目标,对每个地块进行详细测量。
可以采用多边形封闭、四至法、环形控制法等测量方法。
使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设备对地块的边界进行测量,并记录坐标和角度数据。
4.建筑物测量:如果测量区域内有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需要对其进行测量。
使用全站仪或测量尺等测量设备,测量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平面图等信息。
5.数据采集:在实地测量过程中,实时记录和采集测量数据。
可以通过电子测量设备自动采集数据,也可以手动记录数据。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步骤三:数据处理和成图1.数据编辑: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编辑和整理。
包括数据格式规范化、数据去噪、数据配准等处理。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数据校正: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使其符合国家测绘标准和精度要求。
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修正数据误差和不一致性。
地籍测绘的操作步骤与要点
地籍测绘的操作步骤与要点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对土地的界定和所有权归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绘的操作步骤与要点,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工作的实施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地籍测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事先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测量尺、固定点等。
其次,要对待测区域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情况、原始地籍档案等信息。
另外,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获得土地权属证明、不动产权状况等相关资料。
二、测量任务布置在进行地籍测绘之前,需要制定测量任务布局。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范围和要求,划定测区,并确定测量的主要内容,如土地边界、地形地貌、地物位置等。
同时,需要根据测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和方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现场测量现场测量是地籍测绘的核心工作,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和地物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主要是通过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控制点的坐标、高程等信息,以确定测区的坐标框架。
地物测量是指对地物的实地测量,包括边界线、建筑物、道路、水域等地物的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遵循测量规范和操作要求,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现场测量后,需要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获得地籍测绘结果。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整理、坐标转换、高程纠正等工作,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是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地籍图件,并通过图件对土地进行界定和划分。
五、质量控制与评定质量控制是地籍测绘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图件的合规性和测绘成果的可靠性等方面的评定。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环节进行抽查和复核,确保测绘工作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和整改,不断提升地籍测绘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六、成果交付与归档完成地籍测绘工作后,需要对测绘成果进行整理和归档。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调查流程简介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调查流程简介地籍调查是测绘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土地管理、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单介绍地籍调查的流程和相关内容。
一、背景介绍地籍调查是指通过测量、观测、记录等方法,对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描述,以获取有关土地界址、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建立土地的综合管理体系,确保土地资源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调查之前,需要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调查人员需要根据调查区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调查方案和计划。
其次,需要收集与该区域土地相关的各类数据和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图、土地权属证明、土地图等。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
三、现场测量和观测地籍调查的核心工作是现场的测量和观测。
调查人员通常会携带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在现场进行测量和观测。
通过测量仪器获取的数据可以用于绘制地籍图和相关图件,以便后续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工作。
四、地籍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调查人员在现场完成测量和观测后,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和筛查,并与已有的土地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确保所获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绘制地籍图和图件地籍调查的最终成果通常是地籍图和相关的图件。
绘制地籍图需要根据测量和观测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绘制和编辑。
地籍图是土地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地块界线、地块编号、权属信息等。
相关的图件还可以包括土地利用图、地形图等。
六、数据更新与管理地籍调查工作并不止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的利用和权属等信息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地籍数据进行定期的更新与管理。
更新工作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对比等方式进行。
七、地籍调查的意义与应用地籍调查的意义在于建立起土地的准确、全面的信息数据库,为各类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它可以用于土地权属的确认、土地使用必要条件的审核、土地信息查询等。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籍测绘的步骤与技巧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籍测绘的步骤与技巧地籍测绘是测绘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国土规划及土地权属确认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籍测绘的步骤与技巧。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绘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测绘范围进行确定,并获取相应的地籍调查数据。
其次,应对测绘设备进行检查与校准,并确保测绘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还需要明确测绘任务的具体要求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测绘方案。
二、现场测量现场测量是地籍测绘的核心环节,需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测量工作。
首先,应进行控制点的布设,通过测量获取准确的控制点坐标,并建立控制网。
接着,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和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测量,如全站仪、GPS 等。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参数的设置,并保持观测精度的稳定。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地籍测绘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数据的录入与整理、数据的处理与计算以及数据的分析与展示。
首先,需要将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录入,并进行必要的校正和纠正。
其次,通过地籍测绘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计算,包括坐标转换、形状测量等。
最后,利用绘图软件对测绘结果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展示,生成测绘图件。
四、成果验收与评定地籍测绘的成果验收与评定是核实测绘结果的环节,对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估与验证。
验收与评定的方式可以是内部验收或外部验收,可以通过野外检查、数据对比、测量误差分析等方式进行。
在验收与评定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测绘规范和要求,并对测绘成果做出评价和报告。
五、质量管理与后期维护质量管理与后期维护是地籍测绘工作的重要补充,对测绘结果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起到保障作用。
在测绘过程中,需要遵循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测绘数据和成果的质量。
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维护机制,及时更新和修订地籍数据,确保地籍测绘工作的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籍测绘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现场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验收与评定以及质量管理与后期维护等环节。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地籍测绘技术是一门重要的测绘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社会建设和土地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
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对于测绘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测绘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方法选择、仪器设备应用,以及测绘成果处理等方面来探讨地籍测绘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绘工作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测绘区域的地形地貌、航空航天影像和现有地籍图等信息,以便把握测量的方向和重点。
其次,根据测绘要求确定测绘的范围和几何要素,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此外,还需要收集研究区域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以便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
二、测量方法选择在地籍测绘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例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全站仪测量以及无人机航测等现代测绘技术;而在农村地区,可以选择传统的链条测量或者经纬仪测量。
不同的测量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精度要求,测量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仪器设备应用地籍测绘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持。
例如,在城市地籍测绘中,全站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它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三维测量和定位;而在农村地区,传统的经纬仪和水准仪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测绘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时,需要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绘成果处理地籍测绘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和土地管理中。
测绘人员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符合测绘要求的成果。
例如,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层,生成矢量图或者影像图;同时,还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测量误差在合理范围内。
然而,在进行测绘成果处理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数据冗余和错误。
地籍测绘操作方案
地籍测绘操作方案一、引言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明确土地权属、保障土地交易安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地籍测绘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操作方案。
二、测绘准备(一)资料收集1、收集测区范围内的已有地籍图、地形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等相关图件。
2、收集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土地登记资料等权属资料。
3、收集测区的控制点成果,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二)仪器设备准备1、准备全站仪、水准仪、GPS 接收机等测量仪器,并确保其性能良好、精度满足要求。
2、配备计算机、绘图仪、打印机等数据处理和输出设备。
(三)人员组织成立地籍测绘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包括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等。
(四)技术设计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和测绘任务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技术设计方案,包括测量方法、精度要求、作业流程等。
三、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测量1、根据测区的地形和已有控制点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如导线测量、GPS 测量等。
2、按照规范要求布设控制点,控制点的密度应满足后续碎部测量的需要。
3、对控制点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计算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二)高程控制测量1、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2、布设高程控制点,确保其均匀分布在测区内。
3、进行高程观测和数据处理,计算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值。
四、界址测量(一)界址点的确定1、依据土地权属资料和实地调查情况,确定界址点的位置。
2、对于明显的界址点,如墙角、拐点等,可直接测量其坐标。
3、对于不明显的界址点,可采用交会法、截距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二)界址点测量1、使用全站仪、GPS 接收机等仪器对界址点进行测量,获取其平面坐标和高程。
2、测量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测量精度。
3、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五、地籍要素测量(一)地物测量1、测量测区内的各类地物,如房屋、道路、桥梁、河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地测绘流程及要求
1.资料收集准备(地籍内业)
1.1 收集的资料包括已有的地形数据和甲方提供的相关文件,包括:①供(征)地图(纸质与电子版);②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③若已竣工提供房产测绘面积成果报告(纸质与电子版)。
注:此步应在接受任务时,向甲方说明并要求其提供,并将电子文档放于\\DJ08\……。
1.2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将供(征)地图上的用地红线套入地形图,为外业测绘做准备。
注:向外业组提交①供(征)地图(纸质与电子版);②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③宗地号;④宗地测绘工程编号;⑤由甲方初步填写的地籍调查表;
⑥房产测绘面积成果报告(纸质与电子版)。
2.地形图修测(外业组)
2.1 按照地籍图测量要求(尽量布设一级图根附合或闭合导线,少用支导
线),进行外业数据、地籍要素测量。
采集精度要求如下表:
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
2.2 采集完成后,对地形图进行绘制,形成现势地形图。
2.3 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图:将甲方提供的供(征)地线套入新修测的现势地形图,判读地形图,确保用地红线内无其它建筑物,若有其它建筑则需通知甲方,让其出面协调处理。
决定是拆除建筑还是甲方在一定程度上退让其宗地界线(告诉甲方:存在违章建筑的情况下一般是办不出土地证的)。
参考供(征)地线和
现势地形图和甲方一起初定其宗地的界址线。
以原供(征)地项目的勘测定界位置作为宗地界址点的,应直接采用原勘测定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
界址点以西北角为1号点(起点)顺时针方向沿着界址线重新编号,相邻界址点间距超过200米应适当增加界址点数量,遇圆弧、曲线时,应均匀设置奇数个界址点。
界址点为不明显的地物(供地红线)应标出放样坐标。
初定界址线后打印成1:500图纸,作为调查工作底图。
3.实地调查核实(外业组)
3.1 打印外业调查表:打印相应的地籍调查表,作为外业调查记录(共2页)。
3.2 外业调查:调查的内容为与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信息内容,包括:土地使用单位、工程项目名称、四至关系、门牌号等,见调查表第二页。
其中,土地使用者名称、项目、土地坐落、宗地四至等内容外业调查时必填;法人代表或户主和代理人选一填写;土地权属性质、批准用途、使用期限等参见土地出让合同等填写;实际用途、共有使用权情况、说明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地籍号由国土局提供。
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地籍勘丈记事由外业人员填写;地籍调查结果审核意见由审核人填写。
3.3实地确定界址线:此工作应与甲方及相邻宗地各方一起参与,参考初定的宗地界址线和甲方及相邻宗地各方一起确定其宗地的界址线。
主要原则:
①当与本宗地相邻的是道路或河流时:有永久性围墙以围墙为准;无永久性围墙并且建筑物没有超出供地红线的情况下,一般以供地红线为宗地界址线。
②当与本宗地相邻的宗地内的部分建筑落在本宗地供地红线范围内或紧贴时,让甲方与邻宗权利人(或使用者)协商,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如内退或者拆除等方法),确定界址线。
在确定界址线时,界址点为明显的固定地物应现场确定界址点,并实测坐标;界址点为不明显的地物(供地红线)应进行界址点放样。
适当丈量主要界址点距周边固定地物的距离。
3.4完成实地确定界址线后,填写权属成果表中的温州市地籍调查界址确认
表的内容。
3.5 绘制宗地草图。
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根据调查表和调查工作图绘制。
宗地草图绘制的主要内容:(详见例图)
a)本宗号和门牌号及面积;
b)本宗地使用者名称;
c)本宗地界址点(包括相邻宗地落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界址
点号及界址线,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使用者名称,本宗和
邻近地物;
d)界址边方位所需的或者其它需要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e)在相应位置注记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
f)指北针、丈量者、丈量日期、比例尺等其它注记。
外业组上交资料
1. 调查工作图
2. 图根导线测量记录、计算
3. 控制点展开图
4. 控制点成表果
5. 三环管理表(二张)
6. 放样计算及实测记录、计算(含电子文本)
7. 地籍调查表(二份)
8. 界址确认表(二份)
9. 宗地草图(二份)
4.面积计算及宗地图生成(地籍内业)
4.1 宗地图生成
4.2 面积校算,生成面积计算书
4.3 制作供地与宗地比较图
4.4 其它内业工作
附:
由宗地调查工作图用南方CASS7.0软件制作宗地草图的步骤:
1. 插入样式图
2. 删除高程、控制点、把所有地形放在地形图层、颜色改为8#色。
3. 以样式图的框确定比例尺,并改变比例尺、(是否自动改变符号大小?
选否)
4. 确定地籍参数设置
5. 以调查确定后的界址线绘制权属线
6. 绘制地籍表格【界址点成果表(excel)】另存为:界址点成果表
7. 以样式图上的样式制作界址线(0.3宽)、界址点、距离、门牌号、标
注、宗地四至名称、宗地名称、宗地号及宗地面积。
界址点放样和坐标实测
1. 使用测图时布设的控制点,特殊情况下可再补点
2. 调查工作图上应放样的界址点条件坐标
3. 放定后及实地确定的界址点坐标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