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
精品解析: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上)期末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十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运用(共28分)(一)读书1.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用楷体把它正确、美观和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解析】【详解】考查汉字书写。
首先保证书写的正确,然后力求书写的美观。
載——载。
2. 阅读古诗词,可以丰盈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提示,完成语段中的古诗文默写。
人生遇挫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中学习乐观豁达的意志;心浮气躁时从“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中领悟修身治学的教诲;阻滞不前时从“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中汲取勇往直前的力量;人生渺茫时从“星汉灿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吞吐宇宙的气概;想念友人时从“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体悟真诚无私的情谊;时光易逝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中回忆过往岁月的美好;遭人误解时从《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中借鉴对待误会的态度;天地狭小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中找寻开阔旷达的境界。
【答案】①. 晴空一鹤排云上①. 非宁静无以致远①. 河流大野犹嫌束①. 若出其里①. 随君直到夜郎西①. 岐王宅里寻常见①. 人不知而不愠①. 潮平两岸阔【解析】【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致、嫌、岐、愠。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踏上了中国航天的飞xiáng_____之旅,12月17日,它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安全着陆。
23天的历程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甲】(彰显表现)出航天大国的实力。
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⑧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注释:①周,公心 ②比,私心
14.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4.读《西游记》我们知道取经之路也是孙悟空的修心成长之路,请从下面两个回目中,围绕悟空对唐僧态度的变化分析悟空的成长过程。
①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感情色彩。
⑤留下的12枚,他打算分给同住的12位工友。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自己舍不得吃的那12枚野果,正要分给他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⑥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风雪中。他连夜买到火车票,坐上开往家乡的火车。一路上,他的心像刀绞般痛,不敢想那80枚果子会给老母亲带来怎样的灾难……
【读书方法】
(3)进行读书方法展示环节时,小文说:“本学期我们从语文课本上学到了很多读书的方法,比如朗读、默读、速读、翻读和精读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能恰当运用这些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的阅读大有帮助。”请你选择以上两种阅读方法谈谈你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的,有什么收获?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1)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品描写方法)
(2)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品加点字)
9.本文主要写“十一号楼的猫”,第⑦段却写朋友来家做客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10.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常常通过猫表达丰富的情感。本文最后一段说:“人们喂饭它,还喂饱自己的心。”说的是人们在照顾这只流浪猫的时候,自己也得到了很多,联系全文说说作者都得到了什么?
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 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4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伴随我们成长。
班级创办文学刊物,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为班刊命名】班刊向全体同学征集刊名,请你仿照示例,为班刊拟定一个名称并写出寓意。
(要求:富有文学韵味)(3 分)示例:《扬帆》寓意:人生就像渡河,我们用文学的力量,扬青春之帆,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拟定的班刊名称是: .寓意:2.【寻文学之味】下面是班刊的刊首语,请完善其中的字词。
(4分)语文教材是个宝库。
在书中,我们欣赏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感受自然的魅力;我们看到史铁生母亲身患重病却关心瘫huàn的儿子,体会母爱的伟大;我们赞颂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职的精神,铸造高尚的品格;我们知道科学家用怪 dàn 不经的方法做实验,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我们想象皇帝穿新装的情景,评价随声附和的大臣,感悟人生哲理。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 xún héB. xùn hèC. xún huóD. xùn hé.(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瘫 huàn 怪 dàn 不经3.【品诗文之美】依照你的理解,补充完整古诗。
(8分)类别古诗文名句绘景“①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峨眉山月半轮秋,②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抒情李白在“③________,④____”中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________,⑥________”想象与家人相聚后的温馨场面。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bì妥.当tuǒ随声附和.hèB.蜷.伏juǎn琢.磨zhuó拈.轻怕重jiǎnC.晕.眩yùn着.落zháo混.为一谈hùnD.莅.临lì酝酿.niàng咄.咄怪事chū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文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干净,是一个家最好的家风。
当我们看到干净明亮的家时,那些焦的情绪和负能量,仿佛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也就由内而外地感到轻松自在了。
一个家,保持干干净净原来这么重要!家干净了,人才不会被物所困和心;家干净了,生活才能变得简单和美好。
A.燥倾扰频B.躁顷扰烦C.躁倾扰烦D.燥顷忧频二、情景默写3.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2)杜甫有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选取大景象,雄浑开阔;王湾的两句诗表现开阔江面的大景观“________,_______”,二者异曲同工(《次北固山下》)。
(3)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不利,所谓“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诗中有情两心知,传承千年尤感人。
朋友被贬蛮荒之地,李白以明月寄真情,慰藉孤独前行的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归期难料,夜雨绵绵,李商隐以想象与亲人团聚时的温馨场景来转化眼前的凄苦“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三、名著阅读4.阅读《西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 以下是小语拟写的“冬日畅读·非你莫属”活动文案,请你协助她完善文案内容。
《礼记》云:“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
”冬季来临,天气渐冷泡一杯暖茶,躲进图书馆中读书是这个季节里最幸福惬意的雅事。
读书,在静谧.(①)中摒除浮zào(②),沉淀心灵。
阅读没有扭转.(③)时空的超能力,却可以让我们蹚过历史长河回看过去,拥抱未来;阅读无法带着我们piāo(④)洋过海,但书中的文字却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去________(A.遨游 B.闲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阅读没有万能的魔法,但每一个字迹都盛满了一个不朽的文明。
为了消解凛冽的寒气,激发读者阅读的积极性,河南省图书馆特举办“冬日畅读·非你莫属”。
(1)请你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谧.( ) 浮zào( ) 扭转.( ) piāo( )洋过海(2)文中横线处有个词语小语拿不准,请你帮她选择。
(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建议。
2. 小语准备筹划古诗文挑战活动,请你帮她补写正确答案。
3.请你帮她正确排序。
()①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②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④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⑤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⑥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A.⑤①④③②⑥B.⑥⑤①④②③C.⑤⑥①④②③D.⑤①④②⑥③4. 本次活动需要共读《朝花夕拾》,为方便读者快速借阅此书,请你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帮小语写清楚借阅步骤和注意事项。
材料一借阅流程图材料二河南省图书馆(西区)各窗口楼层分布及开放时间5.面三个事物中选出一个鲁迅先生的心爱之物,并结合相关内容说明选择理由。
河南省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2023—1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时长:10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你我驻足在家;一次扬眉“兔”气的春节,将疫情彻底驱散。
这期间,我们有过网课刚开始的新鲜,有过与家人沟通,有过与老师的倾诉,有过欢度节日的欣喜……这些过往,都将成为激励我们成长的因素。
不论生活有怎样的变化,我们都不能动摇对自己梦想的坚持与追求!新的一年,让我们大展宏“兔”!各位旅“兔”,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启追梦之旅吧!【坚定梦想与信仰】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8分)①________?我认为信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仰就是一种人生追求。
信仰不是信(lài)___,更不是遵守,而是一种精神福地的栖居,一种灵魂的皈依。
读书作为信仰,是读书人心灵家园中那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润泽灵魂,喜悦生命。
把阅读作为一种信仰,是一种把读书化为生活一部分的自由状态。
②________,这样的生活少了一份琐屑,多了一份静谧();少了一份狭隘(),多了一份高邈。
在功利主义世界里,阅读让我们拥有一种超越现实,一种向理想进发的热情。
世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读书给予他的信徒最大的恩赐,不是等身的著作,也不是长长的头(xián)___,而是一场独一无二的人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信(lài)___ 头(xián)___ 静谧()狭隘()(2)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3)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
(2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他们小心翼翼地看护他,尽一切力量救治他。
C.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D.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地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2022年-有答案-河南省焦作市某校初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0-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某校初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画线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ì)殉职(xùn)着落(zháo)力不暇供(gōng)B.酝酿(niàng)确凿(záo)搓捻(niǎn)惊慌失措(cuò)C.粗犷(guǎng)脸颊(jiá)澹澹(chán)怪诞不经(yán)D.黄晕(yūn)鉴赏(jiàn)莅临(lì)踉踉跄跄(liàng)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窠巢咄咄逼人个得其所喜出忘外B.静谧拈轻怕重翻来复去人际罕至C.背篓不遗余力安之若素混为一谈D.感溉博学笃志华众取宠甘之如饴二、默写题古诗文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上草木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衬托大海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古代,诗人常常借飞鸟来表情达意。
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雁儿送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刘禹锡《秋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鹤的形象引出豪迈的诗情。
(5)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6)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三、综合读写综合性学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某校七年级某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班里的于阳同学在朗诵冰心的《荷叶·母亲》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1)B (2分)(2)D (2分)2.(8分)①海日生残夜;②乡书何处达;③归雁洛阳边;④何当共剪西窗烛;⑤却话巴山夜雨时;⑥我寄愁心与明月;⑦随君直到夜郎西;⑧断肠人在天涯(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3.(1)示例:①鲁迅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但父亲还是被庸医耽误而死去。
我对鲁迅的遭遇表示同情,对庸医误人的行径感到愤慨。
②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遇到了严谨正直、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学年试验完毕,没有落第。
我为鲁迅遇到良师感到庆幸。
③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看电影,讲堂里刺耳的“万岁”声令他感到悲哀。
我为同胞的麻木不仁而痛心,为鲁迅弃医从文,决定唤醒民众的做法而喝彩。
④鲁迅对《二十四孝图)》中记载的“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惠孝的故事感到反感。
我为敢于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鲁迅点赞。
(一点2分,共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分)(2)示例一:在《西游记》中,唐三藏心志坚定,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诱惑,都不改西行取经的决心,所以面对“招婿”的诱惑,他坚决不从;但他性格懦弱,怕惹麻烦,所以当妇人发怒时,他就依她的意见,想留下一个徒弟,自己好赶快脱身。
示例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本领高强,聪明机智,但又有点儿顽劣。
在这一回,悟空凭借火眼金睛,早已看穿“招婿”是菩萨们设下的局,所以在唐三藏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赶紧以“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推脱掉,并建议让贪婪好色的八戒留下,以考验其意志,真是又机敏又爱捉弄人。
示例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好吃懒惰,贪财好色,喜欢偷奸耍滑,取经意志不够坚定。
选段中,当孙悟空提出让他留下来时,他心里愿意但又不愿直接表明态度,就委婉地说“从长计较”,既不拒绝,也给自己留下余地。
足见他凡心未了,“散伙”的想法在诱惑面前很容易复然。
示例四:在《西游记》中,沙僧老实憨厚、性格耿直、志向坚定。
所以,当师父征求他的意见时,他郑重其事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感谢师父拯救自己摆脱苦海,决心报答师父的恩情,甘心追随师父求得功果,宁死不改变初心,态度恳切真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黄山的重峦叠嶂,奇松怪石,令人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B.奥运会的游泳馆内,裁判的发令枪一响,孙杨首当其冲,纵身跃入泳池。
C.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无比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________。
手中灯笼点亮,________(指引指导)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虛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shì________。
(吴伯箫《灯笼》“阅读提示”)①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内涵________ 权shì________②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③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指引指导)3 . 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在众目睽睽(______)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
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曾经有一天,我偶然走过书店的窗前,窗前刚好摆了几本mù(______)名很久而无缘一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我,不由得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它的价钱。
也许是我太矮小了,不引人注意,竟没有人过来招呼,我就随便翻开一本摆在长桌上的书,慢慢读下去,读了一会儿仍没有人理会,而书中的故事已使我全神guàn zhù(________),舍不得放下了。
直到好大工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______)有其事似的问他价钱,我明知道,任何便宜价钱对于我都是wǎng(______)然的,我绝没有多余的钱去买。
三、现代文阅读(甲)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4 . 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5 .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6 . 文段中号召人们向白求恩学习,但在第③句至第⑦句都写到“不少的人”与白求恩相反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梁衡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
语文学习更是如此。
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
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
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
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
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
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
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
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
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的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
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
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
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
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
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
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
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7 . 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8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第④段以一句名人名言引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
B.文中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比喻,生动地阐明了“只有理解了才便于记忆”的观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C.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中“火种”指“记住的东西”。
D.“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表示鸟飞的意思。
9 . 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30字左右)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陈凌①美学家朱光潜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段时间喜欢作诗填词,兴之所至,常信笔直书,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自觉不错。
后来将习作拿给朋友看,却碰了壁:“你的诗词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
”一语点醒梦中人。
他由此方悟,意境经过洗练,用词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
遣词造句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②“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
回首前尘,历历在目。
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
桥何名欤?曰奋斗。
”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
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
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
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海洋没有风暴,那不是海,是泥潭。
”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
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
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
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
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
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③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不过是座小山丘。
能否迈过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拿出攻坚克难的意志。
《史记》曾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石头误认为是潜伏的老虎,于是弯弓射箭,箭镞居然深陷石头之中。
等知道是石头之后,却始终无法再次以箭穿石。
这里的区别,就在于射箭之时的意志,是否一往无前、绝不退缩。
李白由此感慨道:“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④不可否认,一些困难并非能轻易克服,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
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
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
”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⑤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的。
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
说到底,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
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请梳理并概括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对于挫折和困难,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和现实生活简要作答。
四、句子默写11 . 默写(1)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2)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7)《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王绩《野望》)(8)李白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浮想联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乡之句油然涌上心头。
(李白《渡荆门送别》)五、课内阅读1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2)撒盐空中差可拟(3)温故而知新(4)博学而笃志(5)匹夫不可夺志也(6)应傍战场开六、语言表达13 .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按提示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