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1认识扇形统计图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1认识扇形统计图课件

随堂小练
4. 右边是萌萌摆出的一个干果拼盘。 已知花生米大约占果盘的20% ,你 能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大约各占百分 之几吗?(教材P5练习一第2题)
可以通过比较扇形的大小来估计 其他几种干果各占百分之几 红枣大约占果盘的40%,葡萄干大约占果盘 的10%, 开心果大约占果盘的30%。
当堂检测
1. 我国四大海域的总面积大约有484万平方千米。根 据图中数据,用计算器算出我国各海域的面积大约是 多少万平方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填入表中。 (教材P5 练习一 第3题)
3.下面是六(2)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统计图。
(1)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 占全班人数的( 40 )%。 (2)如果有24名同学参加美术小组 的,那么全班共有( 60 )名同学? (3)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0 )%。
1-25%-30%-5%=40%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大小 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扇形统计图的作用: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 之间的关系。
总量×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各部分数量 各部分数量÷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总量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我国陆地总面积×每种地形的面积 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填入下表。
地形
山 地丘 陵平 原盆 地高 原
面积/万平方千米 319.68 95.04 115.2 180.48 249.6
随堂小练
1.我国耕地有 12786.19 公顷,观察下面的耕地分类统计
图,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教材P2练一练)

1.1认识扇形统计图(课件)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1.1认识扇形统计图(课件)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012 年 份
(可1以)从巩20扇固12检形年测统李计大图伯里家观的察哪收项入收的入百最分多比,。哪项收入 最少?各占年收入的百分之几?
粮食收入最多,占 34.4%,其他收入最 少,占 17.8%。 (可2)以2从01条2年形李统大计伯图家里的观各察项收收入入的分多别少是。多少万元?
粮食收入 3.1 万元,养殖收入 2.5 万元,水 果收入 1.8 万元,其他收入 1.6 万元。
数量/人 20
条形统201计2 年图3月
18
表示各部18 分数量是多少。
16
14
12
10
8
8 7
9
6
4
3
2
0
2小时
2~4
以下
小时
4~6 小时
6~8 小时
8小时 时间 以上
讲授新课
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第 ① 幅图
第 ② 幅图
第 ③ 幅图
表示六年级一班同学喜欢阅读各类课外书的人数 表占示全六班年总级人一数班的同百学分平比均。每星期课外阅读时间的 人◎数表情示况六。年级一班同学下半年(7月~12月)每月 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及变化情况。
数量/人
最20 多,哪一段的人数最少?
2012 年 3月
18 16
18
可以从条形统计图里观察人数。
14
12
六108 年级一班同学7平均每星8 期阅读课外书9 的时间
在 6~468 小时3的人数最多,2 小时以下的人数最少。
2
0
2小时
2~4
以下
小时
4~6 小时
6~8 小时
8小时 时间 以上
你讲还授能新从课 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结合各统计表所表示的内容及特点进行总结。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了解和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实例来进行讲解和演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图形式。

2.让学生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自己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

3.让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扇形统计图的实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扇形统计图吗?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扇形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扇形统计图可以展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来解释和演示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整个单元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整个单元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整个单元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并能通过这些图表获取信息。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他们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学生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扇形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扇形统计图模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扇形统计图模板、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表,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让学生回顾这些图表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扇形统计图吗?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人数统计,展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了什么?2.每个扇形代表什么?3.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扇形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一个表示自己小组成员兴趣爱好扇形统计图。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优质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优质课教案

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PPT课件扇形统计图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

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教学新课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2)扇形代表();(3)扇形的大小反映();(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地形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面积/万平方千米3、比一比。

(练一练)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三、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扇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扇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扇形统计图的构成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概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3.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扇形统计图的相关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工具,如纸张、剪刀、彩笔等。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从而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扇形统计图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尝试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一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案苏教版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一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案苏教版
(2)多媒体教育资源: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扇形统计图的教育视频,如国家地理频道制作的统计图科普视频、教育网站上的扇形统计图教程等,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知识。
(3)数学故事:为学生讲述一些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数学故事,如数学家们如何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等,激发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兴趣。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几何直观和数学语言等方面的素养。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以及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学生层次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提高层和优秀层。
1.基础层学生:对于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方面较为薄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2.提高层学生:具备一定的扇形统计图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思路和策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扇形统计图》的优秀教案,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扇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作用,能够读懂扇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并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于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扇形统计图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让学生能够读懂扇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并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扇形统计图的案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扇形统计图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扇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绘制扇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让学生举例说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
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资源:PPT课件扇形统计图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

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2)扇形代表();(3)扇形的大小反映();(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3、比一比。

(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
行国情教育。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