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水的浮力(一)学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年级科学上册1.3⽔的浮⼒教案浙教版(1)1.3 ⽔的浮⼒课题:⽔的浮⼒课型:教学⽬标1.认知⽬标:①确认⽔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浮⼒的作⽤,确认空⽓也有浮⼒。
②理解阿基⽶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法,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德原理。
②能⽤测⼒计测量浮⼒③能⽤阿基⽶德原理计算浮⼒。
教学重点:阿基⽶德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法,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德原理;教学准备:空矿泉⽔瓶、⽔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酒精、⽓体浮⼒存在的实验仪器⼀套教学设计备注第⼀~⼆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情景⼀:泰坦尼克号----------⽔能载⾈,亦能覆⾈。
⽔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情景⼆:死海图⽚-----------死海不死在死海,⼈为什么⼜可以悠然⾃得地躺在⽔⾯上看报呢?(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起来研究这⼀⽅⾯的问题。
(⼆)新课教学(演⽰)静⽌漂浮在⽔中的⽊块(提问)⽇常⽣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浮在⽔⾯上?(学⽣举例回答)(演⽰)托在⼿中静⽌的⽊块,静⽌漂浮在⽔中的⽊块(分析⽊块的受⼒情况,通过类⽐学⽣猜测)静⽌漂浮在⽔中的⽊块(或其他物体)受到⼀个⽔对它施加的向上托的⼒---浮⼒。
(讲述)要想检验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就要设计实验获取⼀些数据来证明。
请每⼀个⼩组在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设计出可⾏的⽅案进⾏研究,并做好记录。
(学⽣设计实验感受或获得数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实验1)图1-40研究⽔的浮⼒(交流、得出结论1)在⽔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
(演⽰)取⼀铁块投⼊⽔中,发现铁块沉⼊⽔底。
(进⼀步追问)在⽔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
那么,在⽔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浮⼒呢?(学⽣猜测)1.有 2.没有(讲述)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先选择出在⽔或者盐⽔中会下沉的物体设计实验来感受或者获取⼀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模型,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的原因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在盐水中会上浮。
(2)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水的密度。
2. 答案:(1)铁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在盐水中上浮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2)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中深入探讨水浮力。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中关于浮力原理介绍,包括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以及物体沉浮条件等。
我们还将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物体沉浮条件,解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运用,物体沉浮条件判断。
教学重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弹簧测力计、量筒、浮力计算公式卡片等。
2. 学具:学习笔记、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浮力实验(如木块浮在水面上),引发学生对浮力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a. 讲解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来源。
b. 探讨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引导学生得出浮力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浮力计算公式运用,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验操作:a. 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存在。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物体沉浮条件。
六、板书设计1. 基米德原理2.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gV排3. 物体沉浮条件4.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
b. 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说明原因。
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浮力相关知识。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水的浮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验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知道气体也能产生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测量浮力,学会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二、教材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定律,主要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浮力的存在,提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猜测,并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具准备空矿泉水瓶,脸盆或水槽、弹簧秤;铁块,烧杯等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实验引入: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将瓶盖旋紧,放入水中,待瓶静止。
请大家思考:静止在水上的空矿泉水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这些力有什么关系?讲述:重力与水对空矿泉水瓶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
有F托=G亲自体验:(可选择几位学生上台)用手把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你能感觉到这个力吗?将瓶释放后,瓶将如何运动,这说明了什么?生:能感觉到手被向上顶的力,将瓶释放后,瓶将竖直向上浮出水面,这说明水产生的这个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归纳:我们把水对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一、浮力的存在师:同学们,你平时有没有感受到过浮力的存在?生:轮船浮在水面上受到浮力,天鹅等动物能浮在水面也是受到浮力的缘故。
思考:除了在水中能浮起来的物体受到浮力之外,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石块、铁块等)它们是否也受到浮力呢?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器材:弹簧秤、铁块、水槽等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F=G铁2.托住悬挂在空气中的铁块,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弹簧秤读数变小 ,因为手对物体有向上托的力3.将铁块浸没在水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拉弹簧秤读数变小,表明水对下沉的铁块也有一个向上托的力即浮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以及浮力计算。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第三节《浮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浮力实验器材,包括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 实践探索:(1)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物体浮沉现象。
3.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2)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讲解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艇、热气球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3水的浮力(1) 学案
甘霖镇中学八年级〔上〕科学“五步三查〞自主开展学典编号: 1311 日期:主备人:裘夏荣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教师评价:课题:1.3水的浮力〔第1课时〕课型:预习+展示+练习稳固学习目标:①感受浮力的存在,确认水及其它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②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得原理计算浮力③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F 1F 2 F 3F 4 主题一:浮力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11-12,答复以下问题〕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为: 。
2、游泳时,将救生圈压入水中,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将手松开后,救生圈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3、液体对 其中的物体有 的托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浮力的方向是 。
4、如右图,将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重为G ,用手托物块,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小,读数为F 1〔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读数为F 〔物块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用这种方法测得浮力的大小为 。
这种方法适用于 情况5、 试根据左图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6、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浸入其中物体也有浮力呢?主题二:阿基米德原理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12-14,完成下面内容〕1、把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2、你认为物体浸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是由物体的体积大小或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的么?交流与分享 A 、两人对子 (3min)相互检查自研成果;互背阿基米德原理及公式 冲刺与挑战B 、四人互助组 组长统计存在的问题,主持疑难问题展开小组交流,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重点讨论:①浮力产生的原因 ②主题二2、3、4 规划与开发C 、全组共同体 (5min) 1、获得任务后迅速分配任务,进展板面规划。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使用浙教版教材。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与计算;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 浮沉条件的探讨;4. 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运用其解释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浮沉条件分析物体沉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浮沉条件的判断。
重点:浮力的概念与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仪、浮沉子、物体(如石头、木块等);2. 学具:直尺、量筒、浮力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有的物体却沉下去?2. 例题讲解(1)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浮沉条件的判断。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浮力计算器,计算不同物体的浮力,并判断其浮沉情况。
4. 知识拓展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与计算;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沉条件;4. 浮力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解释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2. 答案:(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2)如轮船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轮船的体积较大,排开水的体积较大,受到的浮力等于轮船的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浮力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浮力的相关知识,如浮力的应用领域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运用;3. 浮沉条件的判断;4. 作业设计。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
教材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计算等方面展开。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深入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浮力概念,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好奇心,增强对科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
难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及浮力计算公式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公式卡片、例题解析PPT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如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等)、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如木块、铝块在水中浮沉),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概念,让学生理解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力。
(2)阐述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
(3)介绍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浮力,并计算其大小。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基米德原理3. 浮力计算公式4. 例题解析5.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概念,并举例说明。
(2)简述基米德原理,并解释其意义。
①一个质量为200g物体在水中浮力;②一个体积为500cm³木块在水中浮力。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浮力有更深入认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基米德原理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 浙教版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G-F
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得出结论】F浮=G排水【推广】F浮=G排液
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同样,阿基米德定理可以推广到气体上面。(学生描述)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3.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体
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浴缸的水面会上升。)
人为什么会变轻?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
那么,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建立假设】
【实验】P22图1-43,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增大。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确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除了游泳的技巧)
生: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实验】P20,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p21,图1-41,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主题为“水的浮力”。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 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4. 浮沉条件的判断;5. 实际案例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讨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他们探索科学真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以及浮沉条件的判断;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如木块、铁块等)、液体(水、盐水等)、电子秤、量筒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液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情景,如“为什么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会沉入水底?”引发学生对浮力的思考;2. 新课导入:介绍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4. 例题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通过例题解析,让学生掌握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浮力的计算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6. 知识拓展: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热气球等;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沉条件;4. 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5. 实际应用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产生原因;(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3)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判断物体为何能浮在液体表面或沉入液体底部。
2. 答案:(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2)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体 g V排;(3)实际案例解析: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判断物体浮沉。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学案 浙教版(1)
水的浮力【学习任务】1.了解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的作用,了解空气也有浮力。
2.通过弹簧测力计对物体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测量,说明浮力的存在并计算。
【重点】浮力、简单测量浮力【器材】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图1-14,死海: 因为死海中含盐量太大了,因此湖水里除某些细菌之外,其他生物都不能生存,沿岸草木也很稀少,湖泊周围死气沉沉。
大伙儿也就把它叫做“死海”。
在死海中游泳的人平躺在水面上也可不能下沉乃至能够躺在水面上静静地看书。
可不能游泳的人在死海里_________(填“会”或“可不能”)被淹死。
你猜想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
二、依照你的生活体会判定,以下哪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下沉? 哪些物体会受到浮力作用?(软木塞,玻璃珠,铅球,游泳圈,硬币,铁块,石头,色拉油,塑料盒)。
会浮在水面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会下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体_______(填“会”或“可不能”)受到浮力作用。
3.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平稳状态是指:前面学习了哪几种力?二、【合作、探讨、展现】浮力的存在一、请画出静止在桌面的的空矿泉水瓶受的力,并说明这些力间的关系及判定依据二、将此空矿泉水瓶的瓶盖旋紧,然后把它压入水中,如图1-15,你的手有什么感觉?松手后,观看瓶子的运动情形?瓶子静止在水面,请画现在空矿泉水瓶受的力3、以上实验说明在水中上浮物体受到水向上的,漂浮在水面上物体也受到水向上的。
你举出5个相类似例子!4、下沉物体是不是受到浮力作用呢?如图1-16所示,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N再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N弹簧测力计的两次读数发生的转变说明什么?你明白如何计算浸没在水中的该物体所受浮力吗?5、如图热气球静止在空中,请画出它所受的力。
说明气球在空气中也受到向上的六、依照以上咱们总结出:浸在或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力叫做浮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探讨以及浮力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其解释物体浮沉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探讨。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等。
学具:直尺、弹簧测力计、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浮力演示仪,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基本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3. 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并解释物体浮沉现象。
5. 浮力计算:讲解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浮力计算方法。
6.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
2. 阿基米德原理。
3. 物体浮沉条件。
4. 浮力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液体密度。
答案:浮力 = 物体质量× 重力加速度液体密度× 物体体积× 重力加速度2. 作业题目: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已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答案:物体密度≤ 水的密度,物体浮;物体密度 > 水的密度,物体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浮沉条件掌握较好,但在浮力计算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装备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知。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主题为“水的浮力”。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了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物体的沉浮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沉浮条件的理解。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测力计、容器、水、盐、针筒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2. 知识讲解(1)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浮力的计算: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液体中的视重,二者之差即为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物体沉浮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等于重力时,物体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沉入液体。
3.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分析物体沉浮的原因。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并分析其沉浮条件。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浮力定义2. 浮力计算3. 阿基米德原理4. 物体沉浮条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分析题:分析物体沉浮的原因。
2. 答案(1)浮力计算题答案。
(2)物体沉浮原因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等内容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浮力》学案 浙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浮力》学案 浙教版学习目标1、理解浮力的概念、公式和单位,会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对浮力进行计算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沉条件的应用。
2、能用密度、压强、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学习设计[知识要点]1、.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液gV 排液=G 排液(1)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出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无直接关系;(2)计算浮力时ρ液的单位是 千克/米3 ,V 排液的单位是 米3 ;(3)浮力的计算公式也适用于气体。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对浸没在水中的物体:(1)当F 浮>G 物时,物体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 浮=G 物,V 排液<V 物;(2)当F 浮=G 物时,物体悬浮,V 排液=V 物;(3)当F 浮<G 物时,物体下沉,V 排液=V 物。
对于实心物体:(1)漂浮时ρ液>ρ物; (2)悬浮时ρ液=ρ物;(3)下沉时ρ液<ρ物。
3.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根据漂浮原理制成;(2)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沉(浮力不变)。
[典型例题解析][例1] 1.如右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
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 处。
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 处下方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 处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 处之下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 处之上[例2] 将一实心小物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从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N.则物块漂浮时与未放入物块时相比较,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将____________(减小/不变/增大);若用与物块相同材料制成一个1m 3 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为____________kg 。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主题为“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浮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
学具:直尺、量筒、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引入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物体浮沉的条件。
通过实例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知识拓展讨论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探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如密度计的制作原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方法5. 浮力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为什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密度。
举例说明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体积等于船舶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量,与船舶的重量相等,所以船舶能浮在水面上。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水× g × V排,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水的浮力》,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浮力与密度》,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定义、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浮力的定义,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重点: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实验器材(烧杯、木块、石头、针筒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密度的概念,从而引出浮力的定义。
3. 例题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5. 知识拓展: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举例分析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强调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推导物体浮力的计算公式。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例如: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浮力。
(2)浮力F浮= ρ液gV排,其中ρ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
(3)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铁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从而浮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定义和阿基米德原理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和计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一)学案浙教版
学习目标
1.认识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准备]
1.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和小木块的密度应如何测定?
[答] 测小石块的密度可用排液法,具体方法是:先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然后用量筒装适量水,水的体积为V1,再将小石块用细线扎住浸在量筒中的水中,读出水和石块总体积V2,根据密度公式得ρ石=
测小木块的密度应用助沉法,具体方法是:先用天平称出小木块质量m,然后用量筒装适量水,测出水和助沉的石块或铁块的体积V1,再将木块和铁块或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总体积V2,则有ρ木=
2.测小石块和小木块密度的方法为什么不同?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 是由于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有所不同造成的。
石块密度比水大,自己能沉在水中,而木块密度比水小,必须用石块或铁块等来帮助它浸没在水中,所以具体测定方法有所不同。
[科学探究]
一、浮力的存在
1.实验: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会感觉到有一个力将手往上推,将瓶释放后,瓶将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
[结论] 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2.实验: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读数,再将钩码浸入水中,记下弹簧秤的读数,会发现钩码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变小了。
[结论]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3.实验证明:气体也会产生浮力。
二、浮力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的感觉。
[提问] 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当我们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会有一种变轻的感觉,好像有一种力将人托起,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浴缸中的水面比原来升高了。
这说明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并且受到的浮力可能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
(1)提出问题: 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
(2)建立假设: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成正比。
(3)设计实验:
①实验器材:弹簧秤、烧杯、水、量筒、溢杯、物块。
②实验步骤:
a.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b. 将物块悬挂在弹簧秤上,用弹簧秤测出物块的重G;
c. 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
d.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
e.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记录表中: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F浮=G排水=ρ水gV排水(关系式)。
3.上述关系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也适用于其他的液体。
(1)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达: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数字表达式: 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4.对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的几个注意问题:
(1)公式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的V 排液是物体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也不是物体的体积。
当物体完全浸入(即浸没)液体中时,V
排液恰好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 物;当物体只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 排液<V 物。
(3)浮力大小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4)ρ液的单位只能是 千克/米3 ,V 排液的单位只能是 米3 。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将质量是2.34千克的钢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钢块的密度为7.8 ×103千克/米3)
[解析] 由于钢块浸没在水中,故V 排水=V 钢。
因此可以先根据钢块质量,计算出钢块的体积,即算出钢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
V 排水=V 钢===3×10—4米3
F 浮=
G 排水=ρ水gV 排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3.0×10—4米3
=2.94牛 [答] 钢块受到的浮力为2.94牛。
[例2] 一只铁球在空气中重3.12牛,全部浸没在水中重为2.5牛,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ρ铁=7.8×103千克/米3)
[解析] 这类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比较密度。
先计算出铁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再计算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球的体积,从而求出球的密度ρ球,再与铁的密度ρ铁相比较,就可知球是否空心。
F 浮=G —G '=3.12牛—2.5牛=0.62牛
V 排水==千克
牛米千克牛/8.9/100.162.033⨯⨯ =6.3×10—5米3
ρ球==35103.6/8.912.3米
千克牛牛-⨯⨯= 5.05×103千克/米3
因为ρ球<ρ铁,所以此球是空心铁球。
解法二:比较重力。
先由浮力知识求出铁球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求出具有这样体积的铁球的 重力,把这个重力与铁球的实际重力相比,如果大于实际重力则为空心。
F浮=G—G'=ρ水gV排水
V排水==0.63×10—4米3
G=m铁g=ρ铁gV排水=4.82牛>3.12牛
所以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体积。
先根据铁球在空气中的重力和铁的密度,求出有此重力的实心铁球应有的体积V应,然后由浮力求出铁球的实际体积,再比较这两个体积,即能判定铁球是否空心。
V应==0.4×10-4米3
V实=V排水=0.63×10-4米3
因为V实>V应,所以此铁球是空心的。
[答] 此球是空心的。
[课内练习]
1.阿基米德原理可用公式F浮=ρgV表示,式中ρ是液体的密度,V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弹簧秤的下端挂着一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袋本身体积和重力不计),秤的读数为20牛,若将它完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F浮= 20 牛,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0 牛。
3.如图1一23所示为一平底试管,长为l1,横截面积为S,倒扣并漂浮在水面上,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2,进入管内的水柱长为l3,水的密度为ρ,则试管受到的浮力为. ( D )
A.ρgSl1
B.ρgS(l1—l2)
C.ρgSl2
D.ρgS(l1—l2—l3)
4.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后,有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该木块受到的浮力。
[解] V木=10-3米3
V排水=6×10-4米3
F浮=ρ水gV排水=5.88牛
[课时小结]
重点:1.浮力的存在。
2.浮力的概念和公式。
3.有关浮力的简单计算。
难点:1.对浮力测量的探究。
2.对浮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水下6米深处有一条体积为300厘米3的鱼,它受到的浮力为
2.94 牛,这条鱼若再向上游5米,则它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假设鱼本身体积不变)
2.下列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是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
B.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所减轻的重
C.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及常数g的乘积
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如图1—24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装置图,请对实际步骤作出补充说明:
(1)甲步骤:向溢杯中注满水。
(2)乙步骤:在空气中先称出物体重力G,然后将物
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G',两次示数之差(G—G')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3)丙步骤:两次弹簧秤示数之差(F1—F2)测出的是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比较(2)(3)两次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出的液体的重力。
4.质量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ρ铜>ρ铁>ρ铝)分别浸没在水中,三只球受到的浮力( A )
A.铝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B.铁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铜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三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5.有一个边长为L的立方体木块,放入水中时有L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ρ木。
[答] ρ木=0.75×103千克/米3
[深化提高]
6.一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示数为G,浸没在水中(ρ1)时示数为G1,浸没在密度为ρ2的液体中示数为G2,则ρ2的值为 ( A )
A. B. C. D.
7.一体积为0.1分米3的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若将此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弹簧秤示数为6.8牛,求此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和金属块的重力及密度。
(取g=10牛/千克)
[解] V排=V物=0.1分米3=1.0×10-4米3
F浮=ρ水gV排=1.0 ×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4米3=1牛所以G物=6.8牛+1牛=7.8牛
m物===0.78千克
ρ物=== 7.8×103千克/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