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 副本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课件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75af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d.png)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2
结果展示
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包括花粉发育 情况、雌蕊的受精情况等。可以使用图片和图表 等形式展示结果。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 的差异,并使用表格和图表等形式呈现数据。
3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双受精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 素,并探讨其对被子植物繁殖的意义。
胚乳提供营养
极核与精核结合形成的胚乳,为胚胎 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03 精子与卵细胞的特点
精子的特点
精子体积较小,通常 只有卵细胞的1/20, 但数量众多。
精子头部含有细胞核 ,携带一半的遗传物 质。
精子具有鞭毛,能够 自由游动,寻找合适 的卵细胞。
卵细胞的特点
卵细胞是单倍体细胞,体积较 大,是精子体积的几十倍。
。
对植物多样性的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增加植物种类多样性
双受精作用使得被子植物在遗传、生理和形态等方面产生了多样 性,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生态平衡, 确保生物圈的正常运转。
提供生态服务
植物多样性在提供食物、栖息地、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 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双受精作用概述 • 双受精过程 • 精子与卵细胞的特点 • 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 双受精作用的实验研究
01 双受精作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双受精作用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 子(花粉中的精子)与雌配子( 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融合形 成合子的过程。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2b61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a.png)
双受精作用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遗传物质的重 组和变异,推动了植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发展。
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
双受精作用产生的胚乳富含营养物质,为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早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有利于植物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性生长。
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和种群增长
精细胞在花粉管内的运动
精细胞在花粉管内通过鞭毛运动向卵细胞移动。
识别与结合
精细胞识别雌性生殖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
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减数分裂
雄性生殖细胞经历减数分裂,产生四 个精细胞。
细胞壁的形成
精细胞形成细胞壁,准备进入花粉管 。
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卵细胞的形成
雌性生殖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卵细胞。
特点
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 中特有的现象,其结果是形成受精卵 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
受精过程的重要性
遗传物质的传递
双受精作用实现了遗传物质的横向传递,使后代具有父母本的遗 传特性,从而保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植物体的发育
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为植物体的发育提供了必 要的物质基础,保证了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被子植物的基因组通常由多个染色体组成,这些染色体携带 了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遗传信息。
染色体
染色体是基因组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们以特定 的方式排列和组织,以确保遗传信息的正确传递。
基因重组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重组
在双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通过融合形成合子,导致基因重组的发生。基因重组有助于增加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促进植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共33页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共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9eddf7eb0066f5335a8121cc.png)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精)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精)](https://img.taocdn.com/s3/m/5c66965f227916888586d703.png)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花粉管经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然后穿过珠孔,进而伸向胚囊。
在珠心组织较薄的胚珠里,花粉管可以立即进入胚囊,但在珠心较厚的胚珠里,花粉管需先通过厚实的珠心组织,才能进入胚囊。
花粉管进入胚囊的途径在不同植物是不一样的,但都与助细胞有一定关系。
有从卵和助细胞之间进入胚囊的,如荞麦;有穿入 1个助细胞中,然后进入胚囊的,如棉;或是破坏1个助细胞作为进入胚囊的通路的,如天竺葵;或是从解体的助细胞进入的,如玉米。
花粉管进入胚囊后,管的末端即行破裂,将精子及其他内容物注入胚囊。
破裂原因,有认为是由于胚囊内的低氧膨胀所致,而助细胞被推测为对花粉管破裂起着直接的作用,当花粉管与助细胞的细胞质接触时,由于压力的突然改变,导致管的末端破裂;也有认为花粉管管壁的溶解,如番茄、胡麻,也是原因之一。
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后,接着发生精子和卵细胞以及精子和2极核的融合。
2精子中的1个和卵融合,形成受精卵(或称合子),将来发育为胚。
另1个精子和2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以后发育为胚乳。
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称为双受精(见图)。
进入胚囊的2个精子是否在结构、生化特性等方面完全相同?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研究证明,2精子间是有可察觉的差异存在的。
RUSSell(1980—1983)等人在电子显微镜下研究白花丹花粉时,观察到2个精子中的1个以突起附着在营养细胞的核上,另1个则通过胞间连丝与第一精子相连;此外,附着在营养核上的那个精子含较多数量的线粒体,而另1个精子则含较多的质体,因此,可以认为两个精子可能是二形的。
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在进入卵细胞与卵核接近时,精核的染色体贴附在卵核的核膜上,然后断裂分散,同时出现1个小的核仁,后来精核和卵核的染色质相互混杂在一起,雄核的核仁也和雌核的核仁融合在一起,结束这一受精过程。
另1个精子和极核的融合过程与上述两配子的融合是基本相似的,精子初时也呈卷曲的带状,以后松开与极核表面接触,2组染色质和2核仁合并,完成整个过程。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经典必考问答题1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经典必考问答题1](https://img.taocdn.com/s3/m/e5d15bd8be23482fb4da4c8e.png)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简答题1.试述植物体内5种激素的作用。
答案要点:(1)生长素IAA促进幼苗中细胞的伸长。
IAA主要是在植物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然后由顶端向下运输,使细胞伸长从而促进茎的生长。
(2)细胞分裂素(CK)是促进细胞分裂的激素。
生长活跃的组织,特别是根、胚和果实,都产生细胞分裂素。
根中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会随木质部汁液液上运至茎中。
(3)赤霉素促使茎伸长,赤霉素还可以打破种子休眠。
植物体内合成赤霉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4)脱落酸(ABA)抑制植物体内许多过程,包括叶片脱落等生理现象。
(5)乙烯引发果实的成熟和其他衰老过程.2.试述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有何生物学意义?答案要点:花粉粒由于风或昆虫等的作用落到柱头上萌发,营养细胞从花粉壁的薄弱区域(萌发孔)突出形成花粉管并穿入柱头。
花粉管在花柱中延伸到达子房。
同时生殖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子。
当花粉管到达胚珠时,它从珠孔进人胚囊,将两个精子都释放出来。
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精子则与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形成三倍(3n)的细胞。
即胚乳母细胞。
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作用。
3.试述人体对付病原体的侵袭有三道防线。
答案要点: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
4.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主要区别在哪里?了解幼苗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答题要点;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主要区别在上下胚轴的生长速度不同。
下胚轴生长速度快,子叶出土幼苗类型;上胚轴生长速度快,子叶留土幼苗类型。
了解幼苗类型对农业生产中播种很有意义。
对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宜浅播;而对于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可稍深播,但深度应适当。
5.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在演化上比裸子植物更高级?答题要点: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
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
被子植物花粉管生长及双受精作用的分子机理
![被子植物花粉管生长及双受精作用的分子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4c97e155270722182ef745.png)
生物学教学2019年(第44卷)第11期・5・被子植物花粉管生长及双受精作用的分子机理黄紫筠(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8)摘要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分别与花粉管中释放出来的两个精子融合的过程%从花粉落到柱头被识别开始,到花粉管萌发并极性生长至珠孔,再到精子释放并分别与胚囊中的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这一系列精巧、有序、复杂的过程需要众多细胞的相互识别和作用%本文概述双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体相互作用的机理#为读者准确理解双受精作用提供资料%关键词双受精雌雄配子体花粉管助细胞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区别于裸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双受精现象是由俄国植物学家纳瓦兴于1898年发现。
他以头巾百合和细弱贝母为材料,观察到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分别与花粉管中释放出来的两个精子融合的过程,由此发现了被子植物的两个精子都参与受精。
作为植物胚胎学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双受精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被子植物双受精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为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花粉与柱头识别双受精作用的第一步是传粉,即雄蕊中花粉借助风力或昆虫的作用落到同一朵花或另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花粉落在柱头表面后,随即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形态变化和生理生化过程的发生,包括花粉黏附、花粉水合、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在花柱中极性生长并最终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
雄蕊花粉与雌蕊柱头的黏附能力决定着受精作用能否顺利发生,而不同物种由于其柱头形态和生理特征的不同又会影响黏附能否成功。
湿柱头黏性大,干柱头则借由乳突细胞粘附花粉,花粉黏附后释放外壁蛋白与柱头表面的蛋白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呈现“认可”的亲和识别反应[1]o研究发现芸苔属植物油菜和甘蓝中先后发现的S位点相关蛋白SLR1和SLG通过与花粉包被的A类蛋白PCP-A结合从而影响花粉的黏附作用[2,3]。
说明双受精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并说明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
![说明双受精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并说明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f0b741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9.png)
说明双受精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并说明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
双受精作用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
花粉管进入胚囊后,先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
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二倍体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和双受精
![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和双受精](https://img.taocdn.com/s3/m/f0e9456b2e3f5727a4e96203.png)
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和双受精被子植物花粉粒的形成被子植物的花粉粒是由花粉囊里的小孢子母细胞(也叫做花粉母细胞)发育而成的。
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叫做小孢子。
每个小孢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比小孢子母细胞的减少一半。
初始形成的4个小孢子排列在一起,以后相互分离,形成4个单核的花粉粒。
单枝花粉粒形成不久,便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另一个是生殖细胞。
营养细胞一般比生殖细胞大,而且里面贮存有营养物质。
有些植物的生殖细胞接着又进行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这样,成熟的花粉粒中就有3个细胞。
有些植物的生殖细胞的分裂,是在花粉管中进行的,因此,成熟的花粉粒中只有两个细胞。
被子植物胚囊的形成被子植物的胚囊是由胚珠内的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成的。
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都叫做大孢子,每个大孢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比大孢子母细胞的减少一半。
这4个细胞排成一纵行,其中靠近珠孔的3个细胞退化,里面的1个细胞发育成为早期的胚囊。
早期的胚囊不断地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养料,体积增大,细胞核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但是每次核分裂以后,并不接着就进行细胞质分裂,因此,就形成了具有8个细胞核的胚囊。
开始时,这8个细胞核分别位于胚囊的两端,每端各4个。
接着,每端各有1个细胞核移到胚囊的中央,这就是极核。
靠近珠孔端的3个细胞核发育成3个细胞,也就是1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
另一端的3个细胞核也发育成3个细胞,叫做反足细胞。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不同于裸子植物。
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然后穿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到达胚囊。
花粉管进入胚囊一旦接触助细胞,其末端就破裂,管内的内含物,包括营养核和两个精子一起进入胚囊,接着营养核解体,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
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这是被子植物新特有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胚芽 子叶
胚根
种皮
菜豆种子的结构
果皮和种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玉米籽粒图
柱 头
雌 蕊
花 柱
子 房 花 的 主 要 结 构
花药 雄 花丝 蕊 花瓣
花萼 花托
柱头
花柱 珠孔 卵细胞(1个) 极核(2个)
胚 子 珠 胚囊 房 子房壁
珠被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子房壁 珠被 胚 胚囊 珠 极核(2个) 卵细胞(1个)
种
受精极核 3N
练一练
(06年广西高考)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 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发育成胚。 B、胚珠发育成种子。 C、胚和胚乳都在胚珠中发育。 D、一个极核与两个精子结合后发育成胚乳。
一个西瓜有40粒种子,在受 精过程中需要多少花粉粒?多少 精子?我们吃的西瓜瓤是哪部分 发育来的?瓜子是那部分发育来 的?
胚乳
胚
雄蕊(花药)
(花粉粒)
花
雌蕊
柱头 花柱
(精子2个)卵细胞(1个)1个精子
胚珠 极核(2个)1个精子 子房 珠被 子房壁
(萌发)
受精卵 胚 受精极核 胚乳 种子 种皮 果实 果皮
根、茎、叶
合点 反足细胞 珠心 中央细胞 卵细胞 助细胞 珠被 蛛孔 珠柄 胎座
胚珠与胚囊发育过程
胚珠结构模式图
大孢子
三个退化消失
八核胚囊 有丝分裂形成
卵细胞
极 核
卵细胞 极 核
重复
返回
花粉粒
花粉粒萌发
花 粉 管
花 粉 管
精子
(2)
受 精 卵
受 精 卵 受精极核
重复
返回
子 房
子 房 壁 2N 珠 被 2N
果 皮 2N 种皮 2N 果
实 胚 珠 胚 囊 2个极核+1精子 2N + N N + N 1个卵细胞 +1个精子 子叶 受 胚芽 子 精 胚 胚轴 卵 2N 2N 胚根 胚乳 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