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5分钟课时闯关训练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4节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4节升华和凝华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放在衣箱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消失了C.用久了的电灯泡的灯丝变细D.夏天,洒过水的教室地面变干2.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有时会出现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

“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3.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对图3-4-8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4.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5.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6.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窗玻璃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窗玻璃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窗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窗玻璃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7. 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

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成了小雨滴。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8. 如图3-4-9甲所示,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儿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_______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外壁上有__________成霜。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 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2. 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3. 为了测定不沉入水中的蜡的密度,将一蜡块和一铁块用细线系在一起(铁块在下),把它们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实验。

现有如下的测量步骤:A.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2;C.用天平测出蜡块和铁块的总质量m3;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E.读出水面的刻度V1;F.只将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2;G.将铁块和蜡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V3。

(1)请根据实验要求,把上面不必要的测量步骤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

(2)根据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蜡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

4. 晨曦家有一个沉香木工艺品,她将工艺品带到实验室,想测量其密度。

(1)晨曦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6-3-11甲所示,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晨曦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g。

(3)量筒内盛有280 mL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的过程中,系在工艺品上的细线突然脱落,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量筒内壁,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cm3。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5节 物体的颜色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5节  物体的颜色

第5节物体的颜色
1.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五彩缤纷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2.白纸上的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这是因为( )
A.白光照到纸上,黑字反黑光,而白纸不反射光
B.白光照到纸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射光
C.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3.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上的倒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红光和蓝光混合的颜色与红、蓝颜料混合成的颜色.(填“相同”或“不同”) 5.彩色电视机的屏幕是由、、三种色光合成的.
6.夏天,小丽戴着红色的太阳镜,走在路边,她看到路边的红花是什么颜色,绿叶是什么颜色,黄花是什么颜色,白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参考答案
1.D
2.B
3.C
4.不同
5.红绿蓝
6.红花是红色,绿叶是黑色,黄花是黑色,白花是红色.因为红花反射红光,能透过红色太阳镜,而绿叶和黄花反射的绿光和黄光分别被红色太阳镜吸收,没有光进入眼睛而呈黑色,白花反射白光,透过红色太阳镜后非红色的光都被太阳镜吸收,只有红光进人人眼而显红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4节眼睛和眼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4节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1.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 如图5-4-12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3. 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4 人眼的折光系统整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晶状体的调节可改变整个折光系统的焦距。

某同学从看黑板到低头看课本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A.变短B.变长C.不变D.先变长后变短5.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5-4-13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6.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

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

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如图5-4-14所示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

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选填“A区”或“B区”)看远处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7. 用如图5-4-15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的中心和____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________。

(填序号)A.u>2f B.u=2f C.f<u<2f D.u<f(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方。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 下列看起来有光射出的物体中,全部是光源的是()A.耀眼的玻璃幕墙、正在燃烧的火柴、萤火虫B.萤火虫、煤油灯的火焰、光彩夺目的钻石C.篝火、正在发光的灯泡、夜空中的点点繁星D.发光的灯泡、篝火、太阳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径是直的D.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3.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射击瞄准时“三点一线”B.黑板上笔直的粉笔线C.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月食的形成4. 苏轼的《夜游承天寺逢张怀民》一词中写道:“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纵横,盖松柏影也。

”苏轼巧妙地把月下松柏的影子看作水中的藻荇。

松柏的影子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5 如图4-1-16所示,路灯下站着小芳、小刚两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6. 假如你是一名宇航员,来到月球上,你想在月球上观看到日全食,则太阳、地球、月球在空中呈现的位置关系应为图4-1-17中的()7.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4-1-18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8. 许多科学家对太阳系外离地球10.8光年的一颗恒星波江座极感兴趣,盼望有朝一日能对太阳系外的太空进行实地探测。

设想未来,宇宙飞船的速度能达到真空中光速的0.9倍,则宇宙飞船到达这颗星球需要________年的时间。

9. 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既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更是一种创新。

请你用图4-1-19中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3节汽化和液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3节汽化和液化

第3节汽化和液化1. 关于汽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化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现象B.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C.汽化时液体温度要上升D.汽化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2. 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边会看到护城河的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3-3-14所示。

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3. 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3-3-15所示。

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 某品牌空调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

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_______。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热搬至室外。

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5. 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6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3-3-15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减小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7. 室内温度为20 ℃,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3-3-17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8. 如图3-3-18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 ℃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9. 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烧水时,发现水温未达到100 ℃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B.打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10.如图3-3-18甲所示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记录。

初中物理知识闯关游戏教案

初中物理知识闯关游戏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物理知识闯关游戏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效果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作用3. 压强的计算4. 浮力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二、游戏设计(10分钟)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 游戏关卡设置:第一关:力的作用效果(3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如拉力、压力等。

第二关:重力、弹力、摩擦力(3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力的类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第三关:压强的计算(2分钟)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压强,并判断压强的大小。

第四关:浮力的计算(2分钟)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浮力,并判断浮力的大小。

3. 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游戏关卡,教师统计得分。

三、游戏进行(10分钟)1. 各小组按照游戏规则,依次完成四个关卡。

2. 教师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互相鼓励,共同完成游戏。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中的物理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等。

3.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5节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5节光的色散

第5节光的色散1. (多选)下列现象属于色散现象的是()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B.电视机的彩色画面五彩缤纷C.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成七种色光D.雨后,美丽的彩虹遥挂天际2. 下列红外线的应用实例中,不正确的是()A.红外线照在物体上,物体会发热,因而常用红外线烘干物体B.红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用于验钞和防伪C.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一台小的红外线发射器D.红外线穿透本领很强,可用于生命探测3. 人们把红、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叫作色光的三原色,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产生白色光。

4. 如图4 - 5 - 1 1 所示,这个“七彩环”叫作“日晕”。

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________、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____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5. 以下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应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B.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C.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D.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6. (多选)如图4-5-12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光从棱镜射出后,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接收,在白屏上就会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

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发出的白光是单色光B.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各种色光在折射过程中,偏折程度不同D.各种色光在反射过程中,偏折情况不同7 .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8. 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如图4-5-13所示,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________(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发现火源,可用________(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1节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1节质量

第1节质量1. 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 kg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2. 用天平称出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将其捏成小猫形状再放到天平上称。

这块橡皮泥在形状改变前后的质量()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3. 图6-1-9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是()4. 下列称量一张邮票质量的做法中,可行的是()A.称出几十张邮票的质量,除以邮票的张数,可得一张邮票的质量B.将一张邮票和一个小铁块一起称量,再单独称小铁块的质量,两次相减可得邮票的质量C.因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所以可以直接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D.天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5. 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把物体放于天平左盘,在右盘加上砝码,经过调节,指针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1-10所示,则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

6. 夏季,某市部分地区遭受洪魔侵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洪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6-1-11所示。

由图可知,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A.80 g B.82.4 g C.77.6 g D.83 g7. 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8. 李莉是一位动物迷,图6-1-12是她旅游时拍摄的动物的图片,请你帮她完成图片下的部分简介。

(1)一头大象的质量约6________。

(2)一只大熊猫的质量约60________。

(3)一只丹顶鹤的质量约8×103________。

(4)一只藏羚羊的质量约3.5×107________。

9. 如图6-1-13所示是某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码盒,盒内的砝码有100 g一个、50 g一个、20 g两个,剩下的砝码是________和________。

调节好天平后,将物体放在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示数之和为112 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g。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1节 光的传播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1节  光的传播

第1节光的传播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电池B.发电机C.太阳D.月亮2.一个人面向南站在太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这个时候是( ) A.早晨B.中午C.下午D.无法判断3.在开运动会时,请你做终点计时员,你是看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A.看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B.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看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D.看枪冒烟,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4.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5.如图5-9所示,甲、乙分别表示( )A.甲表示月食的成因,乙表示日食的成因B.甲表示日食的成因,乙表示月食的成因C.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D.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因6.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请列举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的三个实例:(1)(2)(3)7.探究题目:小孔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太阳光、多张硬纸板、剪刀、光屏(白纸).探究过程及问题:在硬纸板上分别剪出圆形、三角形、月牙形的小孔,拿出其中一张硬纸板,让太阳光垂直硬纸板照到孔上,观察光屏(白纸)的现象.(1)换用不同形状的小孔重复实验,保持屏和孔的位置不变时,在光屏上都得到形的光斑,说明小孔成像的形状与无关.(2)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同一硬纸板向光屏靠近时,发现光屏上的像变,亮度变.(3)保持硬纸板(孔的位置)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远离孔的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的像变,亮度变.(4)以上三次实验都用到了物理学中常用的的方法.(5)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规律是.参考答案1.C2.C3.C4.D5.B6.(1)在开凿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来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2)古代时,人们利用影子来计时.(3)排队时,看队是否站齐了.7.(1)圆孔的形状(2)小亮(3)大暗(4)控制变量(5)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光源相同,像的大小、亮暗随光屏与孔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屏离孔越远,所成的像越大越暗;屏离孔越近,所成的像越小越亮。

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 声现象 闯关测试

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  声现象  闯关测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声现象闯关测试★基础达标(A卷)测试时间:45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而产生的,并经传入人耳。

2.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有。

4.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发出的.寻声而去,其不变,但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在15℃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

5.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其波形是的.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其波形是的.6.在日常生活、生产噪声来源于、、等. 7.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A1-1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8.人耳能听到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监测与控制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图A1-1地震、台风。

9.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测距、、、、等。

10.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波,人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二、选择题(24分)11.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12.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1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14.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回声 B.两次回声 C.三次回声 D.四次回声15.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16.让钢琴和手风琴都发出C调的“do”,我们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手风琴的声音,这是依据()A.它们声音的高低的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17.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A1-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8.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A.B超成像B.声呐测距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19.下列哪一种动物对次声波最敏感()图A1-2A.海豚B.猫C.人类D.大象20.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响度B.改变音调C.改变音色D.减小声音的分散21.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B.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C.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2.蝙蝠在黑夜能发现要捕食的昆虫,是()A.借助于超声波B.借助于复眼C.借助于红外线D。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 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某学校安装了如图5-2-17所示的监控摄像设备,该设备用来成像的光学元件及它的成像情况是()A.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像B.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像C.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D.凹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2. 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太空授课。

如图5-2-18所示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

以下哪个器材工作时的成像情况与此实验相同()A.平面镜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3. 现在的手机大多带有照相功能,其镜头相当于________镜,拍照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 如图5-2-20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挑战自我5.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5-2-21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6. 如图5-2-22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7. 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8. 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座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9. 如图5-2-22所示,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0. 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其成像原理如图5-2-23所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5分钟检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5分钟检测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检测一§1.1、机械运动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前提是要先选择一个。

2.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的变化,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是的。

3.对于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4.对行驶的列车来说,坐在列车中的乘客是的。

5.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东京104度的赤道上空,是以为参照物。

6、小小竹排江中游,参照物是____,巍巍青山两岸走。

参照物是___.7、坐在行驶车里的乘客相对地面是_______的,相对_____是静止的,这说明运和静止是____________.检测二§1.2、比较运动的快慢1.路程的符号是,国际单位是;2.时间的符号是,国际单位是;3.速度的符号是,国际单位是,1m/s= Km/h;4.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5.汽车以9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则汽车行驶的路程是Km。

6、速度是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检测3§1.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实验室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5.4km= m; 1.5mm= μm;1.2h= min= s; 1d(天)= h3.如下图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为,分度值为。

4.如下图用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A的长度是_____cm, B的长度是______cm。

检测4§1.4、测量平均速度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和。

2.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和 ______。

3.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4.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右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检测5§2.1、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___________也就停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第4节升华和凝华1.以下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露的形成B.霜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水结成冰2.每年1月,松花江畔经常出现雾凇,非常美丽,雾凇在形成时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C.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很容易断,这是因为 ( )A.灯丝凝华的缘故 B.灯丝升华后逐渐变细的缘故C.使用时不细心造成的 D.钨丝用久了熔点降低的缘故4.下列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 )A.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樟脑丸日久变小或消失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5.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从湿衣服到干衣服的整个过程是 ( )A.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蒸发现象C.发生升华现象 D.先凝固,再升华6.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可以被解释为 ( )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B.霜是在地面形成的凝华现象,气温必然在0°C以下,而雪在高空形成,地面温度不一定很低,但雪下过之后,因熔化吸收大量的热而使地面附近温度降低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之前低,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之前高D.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7.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中的沙丘上均匀覆盖着约5~10 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20 min左右积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眼前的这一现象令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积雪为什么不见了?(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8.固态干冰可以灭火,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主要原因是它遇热产生现象,要大量的热量,使燃料的温度低于它的并且隔绝空气,使火熄灭.9.厦门是一座海上花园,夏天早晨的海边时常可以看到一片大雾弥漫;寒冷的冬天,清晨草地上有时铺满洁白晶莹的霜.大自然如此绚丽多彩,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上面雾的形成是现象,霜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0.冬天,孩子们堆的雪人,过了几天会变得小一些,如果没有熔化现象出现,那么这是由于.11.冬天人们常说:“屋顶上下了一层霜.”这种说法正确吗?参考答案1.B2.B3.B4.B5.D6.B7.(1)积雪升华了. (2)雪不见了,可能是升华或熔化了,但当时的气温以及沙地的情况不满足熔化的条件,因此只能是升华了.8.升华吸收着火点9.液化凝华10.升华11.这种说法不正确,霜不是从天而降,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直接凝华成了固态附着在屋顶上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讲,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优美的钢琴声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采取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课时声音要小一些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3.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应控制声音不超过________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________dB。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茂密的森林有吸声的作用,这是在________控制噪声。

5.音叉发出的声音圆润悠扬,小刀刮玻璃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如图2-4-5所示是通过示波器显示出的这两种声音的波形,请你判断:图________显示的是音叉发出的声音,图________显示的是小刀刮玻璃发出的声音。

6. 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

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7.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

究其原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噪声有很好的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小8.关于噪声与乐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体健康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D.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出乐音的物体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发出噪声的物体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9. 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2-4-6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2节熔化和凝固1.在使用酒精灯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点燃另一支酒精灯B.用完酒精灯后用嘴吹灭C.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刻用湿布扑盖2.下列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有 ( )A.玻璃 B.沥青 C.海波 D.蜂蜜3.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4.晶体熔化时的叫熔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5.在0°C的环境中,把20 g,0°C的冰放入1000 g,0°C的水中,混合后温度为,混合后冰的质量是.6.如图4-26所示是某种固体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此图可知:(1)这种物质是体,熔点是℃.(2)这种物质的固态名称为,该图像为图像.(3)在AB段上,该物质是态,此过程热量.(4)BC段是此物质的过程,持续了 min,第5 min时,它处于态,(5)第7 min后处于态,温度在以上.7.2000多年前,秦王建了一座宫殿,宫殿支承屋顶的铜柱是空心的,夏季时,人们把收藏在冰窖里的天然冰装在铜柱里,冰通过铜柱从四周,使整个宫殿里的温度.8.冬天,某地气温为-12°C,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冰.经测量,冰层上表面的温度为,冰层下表面与水接触的温度为.9.在研究晶体凝固的物态变化时,关于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是放热还是吸热,佳佳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佳佳认为:前面已经学过,晶体熔化需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而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所以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应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1)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2)佳佳的猜想是:.(3)为验证猜想,佳佳做了一个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C 20 15 10 5 0 0 0 -5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这种晶体的凝固点是,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变成固体所用的时间是,该晶体在凝固过程会热,但温度.参考答案1.D2.C3.熔化凝固4.温度 0℃5.0℃ 20 g6.(1)晶 0 (2)冰熔化 (3)固吸收 (4)熔化 5 固、液共存 (5)液 0℃7.熔化吸热降低8.-12℃ 0℃9.(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2)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所以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应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3)0℃ 4 min 放保持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A.实心球成绩为40 mB.立定跳远成绩为10 mC.跳绳1 s跳100次D.1000 m跑步用时4 min2.图1-1-16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错误的是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3. 如图1-1-17所示,图甲中机械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_s;图乙中电子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_min。

4. 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1-1-18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使其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体的直径D的数据如下表:则该球体的直径应取______cm。

5. 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选用哪种最合适()A.量程0~15 cm,分度值0.5 mmB.量程0~10 m,分度值1 dmC.量程0~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0~3 m,分度值1 mm6.初中生小明身高165 cm,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他的食指宽度约为1 cmB.他的正常步幅(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约为2 cmC.他的“1拃”约为40 cmD.他的“1庹”(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间的距离)约为1 m7.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方向放置B.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C.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偏大D.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8. (多选)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 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的B.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测量的C.该结果中的“3”是估读的D.该结果中不存在误差9. 在测量某硬币的直径时,几位同学的测量情形如图1-1-19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0. 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1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闯关】第1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第1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对于1.5×103mm左右的尺寸,下列哪一物体比较符合 ( )A.鸡蛋的直径 B.三层楼房的高度C.某学生的身高 D.一支铅笔的长度2.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10 cm B.20 cmC.30 cm D.40 cm3.李明明是体育委员,一次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60 m跑道的长度,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选择哪种呢 ( )A.长度30 cm,分度值为0.5 mm的钢尺B.长度20 m,分度值为1 cm的皮卷尺C.长度2 m,分度值为1 mm的钢卷尺D.长度50 m,分度值为1 m的皮卷尺4.如图所示是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圆锥体的高,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 )5.小明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但粗心的他忘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合适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壹角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 .6.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7.(实验题)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规则地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还缺少的步骤是F:.(2)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8.某同学对一个作业本的长度进行测量,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8.82 cm,18.83 cm,17.28cm,18.80 cm,18.81 cm,则这个作业本的长度是多少?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木块长度时的情形,你认为这样测量有什么错误?10.小亮家要给窗户安装玻璃,爸爸交给他的任务是测出需要安装的玻璃尺寸,他应选择最小刻度(分度值)为多少的刻度尺呢?说出理由.11.(信息题)观察如图8所示的钟表,说出:(1)分针走一大圈和时针走一大圈代表多长时间?(2)此时所示时间为多少?12.(实际应用题)推着一个半径为20 cm的轮子绕操场跑道一周,从起点到终点共转过了168圈,求:操场跑道的长度是多少米?参考答案1.C2.D例如中指长度约为10 cm.故正确答案为B.3.B裁缝师傅用非常精确的刻度尺(如能精确到0.1 mm)来量身,那么即使量好了,这衣服也做不成,因为画线的笔画出的线就比1 mm还要宽,剪刀往什么地方剪呢?缝衣针直径、线的粗细都大于0.1 mm,也不能用针来缝!做衣服只要精确到毫米就能够符合人们的要求;(2)认为测量越省事(即操作越简便)越好,因此选量程最大的刻度尺(选D),这也不对,因为要考虑分度值,如D的分度值为1 m,误差太大了.本题是测量跑道的长,准确到l cm已足够了,60m的跑道用量程为20 m的皮卷尺就可以了.4.B 5.(1)cm (2)mm (3)dm (4)mm6.B 2.43~2.47均可7.(1)A C 用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2)DEBF 8.解:去除错误的17.28 cm ,其他四次求平均值,即作业本长为:l =1.82cm 18.83cm 18.80cm 18.81cm 4+++=18.815cm ≈18.82cm. 9.错误有两处:(1)刻度尺没有放正(即尺没有沿着所测直线);(2)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10.应选择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因为要安装的玻璃尺寸大小应与窗框的尺寸差别控制在毫米以内,否则 会装不上去或装上去缝过大,不符合要求,因此应选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尺.11.(1)l 小时 12小时 (2)10:0812.解:轮子的周长l =2πr =2×3.14×0.2 m =1.256 m ,跑道的长度s =nl =168×1.256 m ≈211 m .。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2节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满分闯关训练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2节熔化和凝固1. 下列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夏天,雪糕化了B.冬天,湖面结冰C.铜水浇铸成铜像D.滴水成冰2. 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3.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4. 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

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

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________后_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5. 如图3-2-14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

所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6. 如图3-2-15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_______是晶体,其熔点为_______℃,在第6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态,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 min。

7. 在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装有1500 g、0 ℃的水,然后放进5 g、-1 ℃的冰,盖好瓶塞,则()A.有少量水会结冰B.有少量冰化成水C.冰、水质量比不变D.冰、水温度无变化8. 图3-2-16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石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石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D.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石蜡是晶体9. 小亮利用如图3-2-16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 2 )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______℃。

( 3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 min末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态,该物质为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5分钟课时闯关训练(人教版)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 (填“快”或“慢”).2.(汕头中考题)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3.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太用力了 C.手使铃停止了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A.用光将鱼吸引到渔网中 B.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走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岩石发出的轰鸣声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 D.真空不能传声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们听到自己的说话声( )A.首先是人耳将声波传给听觉神经的 B.首先是骨将声波传给听觉神经的C.是骨传导和空气传导同时将声波传给听觉神经的 D.是骨传导在先,空气传导在后,但几乎是同时的2.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正确的是( )A.声音→鼓膜→听觉神经→听小骨→大脑 B.声音→听小骨→鼓膜→听觉神经→大脑C.声音→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D.声音→听小骨→听觉神经→鼓膜→大脑3.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跳 B.同学们在教室里听到老师的讲话声C.捂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又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到的声音 D.小明听到小华骨关节运动时发出的声音4.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下列部分出现故障不会使人失去听觉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听觉神经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判断是小刚在喊他.2.乐音有三个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很大;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主要是根据来判断的.3.看过伴Vl技的手影节目的人们都知道,演员可以用双手和口技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人们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听到的声音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4.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较高.5.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6.如右图用纸片划过梳齿,结果是( )A.划得越快音调越高 B.划得越快音调越低 C.划得快慢与音调没有关系 D.以上说法都不对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体健康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D.从物理学角度讲,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2.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如果衣服没有摆好,如一边多、一边少,就会引起洗衣机发出噪声,这时应该采取的最好办法是( ).A.从声源处想办法,在洗衣机中将衣物尽量摆放均衡,不让洗衣机做无规则振动B.关上房门,让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戴上耳罩,让噪声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是好办法3.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4.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l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扬州火车站在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减弱噪声.5.王为同学在修理桌子时有敲击声,为了使邻居王寅少受干扰,王为根据物理中所学的知识想出了三种办法:第一,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一块抹布;第二,把自家的门窗关得很严;第三,嘱咐王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王为的办法中,第一种是在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减弱噪声.第五节声的利用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2.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3.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的一种救援装备.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4.蝙蝠在飞行中发出,根据反射回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用来探测鱼群、探知海洋深度.5.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检查病人,其中“闻”是的意思,它利用的是声波传递.6.如图1.5—1,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房屋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孑L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3.在下列的一些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特点的是( ).A.在树荫下“躲太阳” B.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 C.对着平面镜梳妆 D.站在岸边观赏水中的游鱼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现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立竿见影 B.小孔成像 C.日食、月食 D.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6.(莆田中考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中一人是“影”,它是由造成的.第二节光的反射1.夜晚我们看到灯光下的人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白天我们看到不发光的课桌,是由于课桌的光射入了眼睛.2.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50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入射角是.3.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反射的缘故.我们能看清楚物理课本是因为光在课本上发生了反射.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4.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一叶障目 D.立竿见影5.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镜面反射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漫反射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无沦什么情况下,漫反射都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反射规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200,则反射角也增加200 B.入射角为0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C.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0角D.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苏州中考题)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A.花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2.一同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l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1m B.2m C.0m D.0.5m3.(宜昌中考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常选用一块作为平面镜,将其竖立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选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后进行观察.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如图所示,S′是蜡烛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4.凸面镜对光有作用,能增大视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都遵循定律.5.如图所示,作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画图说明)6.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第四节光的折射1.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2.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的物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光的传播方向有时不发生改变C.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3.如图所示的各光路图中能正确反映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是( ).4.小东站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他看到的( ).A.鱼是实像,云是虚像 B.鱼是实像,云是实像C.鱼是虚像,云是虚像 D.鱼是虚像,云是实像5.如图所示,MN为两种介质的界面,光线AO为光线,光线OB 光线,光线OC为光线.从图中可知入射角为,反射角为,折射为.6.画出如图所示中光在空气与水中传播的光路图.7.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顽皮的孩子不时地眨着眼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五节光的色散1.彩虹常常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现象.2.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为色,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为色.3.“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光的( )A.色散 B.直线传播 C.漫反射 D.镜面反射4.电影、幻灯机的银幕都是用色的布做的,其原因是它能各种色光.而且银幕都比较,是因为光照在它上面发生.5.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6.光的色散是一种( )A.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折射现象 D.平面镜成像现象第六节看不见的光1.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 )A.红外线 B.紫外线 C.χ射线 D.γ射线2.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3.下列利用紫外线的是( ).A.医院透视用“B超”机 B.电视遥控器 C.医院消毒灯 D.开凿大山4.把非常灵敏的温度计放在被棱镜色散而成的光谱上,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也会上升,说明这里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见,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做.5.冬天,在家里用来取暖的红外线取暖器,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这种取暖器根本就没有发出红外线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的D.取暖器温度较高,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红光,红外线本身是不可见的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 B.来自凸透镜焦点的发散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可逆,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中不可逆2.当一束平行光射到凸透镜上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点是,光心为,焦距为,主轴为.当把一个小灯泡放在F点时,发出的光经过该凸透镜折射将会射出.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它对太阳光有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4.凸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作用的强弱,焦距越短的这种作用越.5.如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简要写出判断方法.答:6.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右图的光路图.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某同学把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成的像作了比较后,他认为这三种仪器所成的像具有如下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和物体分别居于透镜两侧 B.虚像都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C.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D.虚像都是放大的,实像都是缩小的2.电影放映机是利用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原理与一样,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图片,而是连续的电影胶片.3.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 lO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当摄影师给全班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名同学的距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放映幻灯片时,要使荧幕上所成的像再稍大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 )A.减小荧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B.增大荧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C.将荧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D.将荧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6.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A.小明向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小明向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小明向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D.小明向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的像是 (填“虚”或“实”)像.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能成、、像.4.照相机、投影仪成像时,在像的位置,有光在那里,如果将底片或屏幕放在此处,可显示出像,这样的像叫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将蜡烛从远处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 (填“大”或“小”).6.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1)在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点上.(2)当光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点上.(3)当光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点上.(4)若把蜡烛放在a点上,能成倒立、的实像,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倒立、的实像.第四节眼睛和眼镜1.如图所示为光线经过人眼的示意图.仔细观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人患的是近视眼 B.此人患的是远视眼C.此人应配凹透镜进行矫正 D.这是正常人的眼睛2.关于眼睛的近点和明视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0cm,近点在大约l5cm处B.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近点在大约l0cm处C.远视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0cm,近点在小于l5 cm处D.近视眼睛的明视距离大于25 ClTl,近点在大于20 cm处3.有关晶状体的调焦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状体变薄时,焦距变大 B.晶状体变厚时,焦距变大C.晶状体变薄时,焦距变小 D.晶状体变厚时,焦距不变4.报纸上放有小红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的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则奶奶的眼镜是上图中的( )5.老花镜的镜片是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单位)的倒数乘100.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可以来回移动,纸上得到的一个最小的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小明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是度.6.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眼球后部的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目镜成的虚像.(填“放大”或“缩小”).2.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是凸透镜 D.以上说法都不对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1.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C.0℃的冰与0℃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D.无法比较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的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3.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拭5.将示数为37℃的体温汁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的结果是( )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了35℃ 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了35℃以下,无法读数 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6.零下35摄氏度还可以读作,可以写作,比0摄氏度高l5摄氏度的温度,读作,记作.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固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海波,石英,玻璃,铜,沥青中,属于晶体的有,它们在熔化时温度.2.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3.北方的冬天,人们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A.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里温度升高B.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里温度降低C.当气温降低时,冰会熔化,吸收热量,使菜窖里温度升高D.当气温降低时,水会凝固,放出热量,使菜窖里温度不至于降到过低4.(大连中考题)某同学在做实验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5.人们通常用钨这种金属制造电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高,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这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6.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挑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答: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在未加盖的烧杯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用猛火给水加热,这时水的温度会( )A.慢慢升高 B.不变 C.迅速升高 D.无法判定2.下列现象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打开暖瓶塞看到的“白气” B.树叶小草上的露水 C.天空中的云 D.湿衣服放在室外变干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B.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C.蒸发是放热过程,而沸腾是吸热过程 D.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4.为确定风向,将手指上蘸些酒或水,竖立在空中,手指感到凉的一侧是( ).A.迎风一面 B.背风一面 C.侧风一面 D.无法判断5.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冬天早晨出来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现象.(2)冰雪化成水,是现象.(3)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现象.(4)钢水变成钢锭,是现象.(5)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现象.(6)掀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现象.(7)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往往会出现水珠,这是现象.6.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l个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沸点l00℃.(填“>”或“<”)7.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加快了,由于从而降低体表温度,而没有改变窒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