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作中重大题材运用思考
浅谈“随类赋彩”在军事美术中的发展及其运用
一、“随类赋彩”的起源、概念与主要原则(一)起源与概念“随类赋彩”是中国画中独有的一种绘画创作术语,最早由南朝著名画家谢赫在自己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也是对中国画色彩运用方法的高度概括。
其文中提出的六法,是根据人物画创作实践归纳的,后来逐渐成为中国画各画科的品评标准。
关于谢赫六法原文,今人往往引证如下:(1)气韵生动是也;(2)骨法用笔是也;(3)应物象形是也;(4)随类赋彩是也;(5)经营位置是也;(6)传移模写是也。
“随类赋彩”正是六法之一,既可以作为中国画创作的用色原则,也可以作为评价中国画的重要艺术标准。
“赋”不仅有赋予绘画对象色彩的意思,也通“敷”,意思是为绘画对象着色,根据物象原有色彩,对国画中的色彩进行合理搭配。
而“随类”就是要在大绘画过程中明确绘画对象的形态特征和种类。
“随类赋彩”强调在进行国画创作的时候,色彩的搭配和使用一定要忠实地遵从绘画对象本身的特征,色彩搭配要尽量与绘画对象保持相似或者一致。
“随类赋彩”这一创作术语在诞生之初主要针对的是国画中的人物画,在以人物为对象进行国画创作的时候,要注意将色彩的运用与线条轮廓,甚至是线条中的骨法结合在一起。
(二)主要原则——以色彩展现情绪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诗歌领域注重咏物言志、借物传情,在美术创作上也注重意象的表达,意象的表达是贯穿中国画创作的一个创作理念。
“象”即物体的形象、物质的实体;相对的,“意”就是创作者对于物体的看法,赋予物体的情感。
中国传统哲学中讲求的“道”,可以理解为哲学层面的一种超越力量,也就是用直观的描摹难以表述,需要借助意象以传递精神内涵。
所以古时候讲“天人合一”,这种难以言明的境界更多地需要意会,包括佛教的论禅、王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其实都是这种重意轻形观念的体现。
具体到中国画来讲,由于古时候的国画创作主要运用黑色、白色两种色彩,运用墨作画。
张彦远有言:“运墨而五色具。
”古人常运用墨的深浅浓淡表现画面的层次,因此在展现物体形象时为了更好地区分,画家势必投注更多的想象力和灵活性于创作过程中,等到后来色彩类别稍微增加之后,为了用有限的色彩承载无穷的想象,画家赋予色彩以不同的意义,并且将不同的意义与不同的物品和人物对应,从而更好地突出对象特征。
对美术作品特点的看法
对美术作品特点的看法有:
1.色彩:美术作品通常通过色彩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或传递信
息。
色彩的运用是美术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影响观
众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
2.线条:线条是美术作品中基本的元素之一,它可以用来描绘形
象、表现纹理、创造动态等。
线条的粗细、曲直、流畅或顿挫
等变化,都为作品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3.构图:构图是美术作品的骨架,它决定了作品的布局和结构。
好的构图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也能够更
好地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情感。
4.表现力:美术作品的表现力是其最核心的特点之一。
表现力可
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描绘、构图的
安排等。
表现力强的作品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起
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5.主题:美术作品的主题是其内涵和意义所在,它可以是具象的
或抽象的,也可以是情感表达、历史文化、社会现象等方面的
主题。
主题的选择和表现是美术作品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它能
够决定作品的深度和价值。
总的来说,美术作品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古田会议”作为母题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表现手法
图 品案 有的 一重个大共政同治的题母材题邮寸票田。会这议两。件而尤最为早引以人“注古目田的作 会
议”作为美术创作母题的是著名海派画家袁松年,他 的中国画《古田会议原址》创作于1951年,以一个独 特的视觉描绘了古田会议旧址周边环境优美、静谧, 颇具田园风光的韵味。【41此后,艺术家们满怀激情去 表现不同类型形式手法的古田会议。无论是前述何孔 德的《古田会议》,王路的油画《古田光辉染层林》(1972 年),还是罗晓帆的水彩画《古田会议会址》(1957年), 张彦青的国画《古田会议会址》(1959年),郑力为 的漆画《古田会址》(1972年),郑崇尧、郑金胜、林 依润等共六人所作的漆画《古田会议永放光芒》(1974 年),郑洪流油画写生作品《古田会议》(写生作品 上世纪70年代),吴作人的国画《古田会址》(1978年), 周榕清的漆画《古田会议永放光芒》(2009年),薛 国平的油画《圣地情深(胡锦涛同志视察古田会议会 址)》(2008年),杨东平的国画《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2016年),董希源的国画《古田会议放光芒》(2017年), 李仁琚的油画《红色记忆·古田会议旧址》(2017年), 梁明的国画《丰碑》(2018年)等。以及2018年福建 省油画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古田写生基地等单位主 办的“写意红土地·讴歌新时代”全国油画家走进古 田采风写生,2019年中国美协主办的“送欢乐·下基 层”走进福建革命老区等活动,催生出一批有关古田 会议的优秀写生作品。这些作品皆以古田会议为母题, 艺术家们围绕着“古田会议”进行写生或创作,古田 会议也在艺术家们的挖掘之下演绎出感人的艺术魅力。
融汇新思想、拓宽新语境、描绘新时代——当代漆画宏大主题性创作思考
探索研究[摘 要]漆画脱胎于古代漆器,其已完成从器物装饰到绘画的华丽转身,漆画创作不仅要解决工艺技术、内容形式问题,也要在思想挖掘上有所突破,尤其在重大题材创作中更需要深入挖掘,创作代表国家形象的精品力作,这是作为一个成熟画种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通过分析漆画在表现宏大主题性创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具备的优势,为漆画创作与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漆画;宏大主题性;新思想;新语境;新时代[中图分类号]J223.9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10-0023-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雷.融汇新思想、拓宽新语境、描绘新时代:当代漆画宏大主题性创作思考[J].天工,2021(10):23-25.融汇新思想、拓宽新语境、描绘新时代—当代漆画宏大主题性创作思考张 雷 黑龙江大学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课程思政专项(项目编号:2020C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雷(1974.08—),男,满族,黑龙江大庆人,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漆艺材料语言研究。
一、宏大主题性创作是一个画种成熟的标志宏大主题性题材创作是指具有明确思想目标,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的作品创作。
其要求创作者不仅要善于洞察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美的元素,将其转化为视觉语言和艺术形象,还要深入挖掘历史题材、现当代题材,从而创作出具有较高思想水平和精神内涵的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巧妙结合,发扬现实主义传统,彰显国家精神、塑造国家形象。
宏大主题性创作是创作者造型能力和艺术水平的综合体现,要求创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史积淀,具备通过形式要素进行内涵表现的能力。
宏大主题性创作是一个独立的、成熟的画种所应该担负的国家使命,是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漆画作为独立画种被确立时间较晚。
历史与时代的艺术坐标—重大题材美术创作40年
116我们所常说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历史,可以回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当时的新中国美术面临两个重大课题:一是如何以宏大叙事与崇高性审美风格来表达中国共产党乃至近代以来进步力量为构建新型民族国家而奋斗的历史;二是如何通过描绘工农业成就来构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形象。
为适应这两大课题的要求,新中国美术不仅在题材、主题历史与时代的艺术坐标□ 陈 明—重大题材美术创作40年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创造了追求崇高和英雄主义的叙事风格,正因为其崇高性与历史感,我们称之为“重大题材美术创作”。
新中国最早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开始于1950年。
这年1月,南京率先成立了革命历史画创作委员会。
同年5月,中央美院也完成了文化部下达的绘制革命历史画的任务。
其中著名的作品有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王式廓的《井冈山会师》、冯法祀的《越过夹金山》、胡一川的《开镣》等。
这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
1951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画家进行历史画创作,此后陆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历史画和雕塑作品,如吴作人的《过雪山》、李宗津的《飞夺泸定桥》、罗工柳的《地道战》、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朝闻的《刘胡兰》等。
第二次集中画家力量进行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是在6年之后的1957年。
其中,高虹的《毛主席在陕北》、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董希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冯法祀的《刘胡兰》都是美术界所熟知的作品。
除了1951年和1957年的两次革命历史画创作外,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和1961年还由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全国的画家进行了两次重大题材创作,出现了如石鲁的《转战陕北》、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潘鹤的《艰苦岁月》、王盛烈的《八女投江》这样的经典作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涌动新的思潮,也对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在创作手法、风格形态乃至主题选择上都出现了新的动向,而且也形成多元、丰富、繁荣的局面。
在适度的限制中展现画家的自由——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巡回展观感
【 一 生 不 仅 需 要 为 实 现 纯 个Βιβλιοθήκη 人 化 的理 想 追 求 而 自 家
: 也 应 该 为 满 足 当 下 社 会 的 客 观 需 求 做 一 些 画 家 . : 的 事 .国 家 重 大 历 史题 材 美 术 创 作 工 程 足 一 项 及
: 阂 素 的 文 化 任 务 创 作 这 样 重 大 历 史题 材 的作 治 : 数 画家 只 能 依 据 历 史 图 片 或 经 现 代 演绎 的 影 视 多 『 接 体 验 进 行 创 作 , 上政 治 意 图 的无 形 干 预 、 间 加 表 的 限 制 、 性 化 表 现 语 言 的 局 限 , 及 评 审 组 集 体 个 以 『 束 等 等 . 确 实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限 制 了 画 家 的 自 由 约
的 限 制 中展 示 着 画 家 的 自由 和 潜 能 .从 而 引来 一 批 又 一
特 地 拜 读 了 国 家 重 大 历 史 题 材 美 术 创 作 T 程 作 品
( 州 展 )展 览 无 疑 是 成 功 的 。 多 艺术 家 在 把 握 杭 。 许
J 史 场 面 与 表 现 优 雅 的绘 i 历 画语 言 之 间 .在 宏 大 的
勇 军 进 行 曲 》, 昂 的 笔 触 、 辣 的 色 彩 . 弛 有 度 地 谱 写 激 火 张
动 圈子等 等因 素 . 方 面丰 富着 画家的 阅历 . 一 滋 : 家 的 创 作 思 想 .另 一 方 面 又 在 不 知 不 觉 中 制 约 术 : 的 创 作 行 为 因 此 . 家 的 自 由 创 造 并 不 是 绝 对 家 画
『 以 及 个 人 的 家 庭 生 活 、 十会 T 作 、 识 结 构 、 存 , 丰 知 生
编辑与设计的统一: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为例
动的工作方针 ,以使 二者既能并行不悖,又不 符合 书籍的要 求7纸 张的质 量是 否符合书 籍 毫懈怠 。封面通 体单纯 用红色 ,对任何 具象
致偏离方向 , 而形成一种各司其职而又环环 的要求 ?纸张是 否太 重、太轻 ,或者 太薄? 从
中注 重装帧形 式与 书籍 内容 的统一 ,强调 封 果袭 用以作品 图版为 主的框架 ,不仅难 免与 面 、护封、环 衬、扉 页、版 面、字体 等各个 先 前 印制 的 《 国家重 大历史 题材美术创 作工 有所重复 ,而且无法容纳 创作笔 装帧 要素保 持视觉逻 辑的 一致性 。其关注 的 程作品图录 》 问题 ,主要 包括 :设 计方案是 否符合 出 书意 记 、访谈 、大事 记等 丰富多彩 的内容 。经过 图? 书籍的开本 、版心 和 图片尺寸是 否相 互 几 番讨论 ,我们 认为应该 另辟蹊 径 ,采 用 自
众 所 周 知 , 画册 的 开 本 多为 8 与 l 开 , 开 6 评选 中 ,他设 计的 《 兰芳藏 戏 曲史 料图 画 梅 全书奠定 了大 一统的稳 定基调 ,但单一 的色 集 》荣 膺惟一金 奖 ,赢 得 了世 界书籍设 计的 但 《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 品集 》 彩也可 能导致单 调乏味 的视觉 效果。 因此 , 桂冠 。概 言之 ,其设计理 念的核 心在 于 :书 是否也 应采 用常见的 开本? 经反复斟 酌 ,设 还 须于不 变 中求 变 :一 方面 ,选 用纵 向细 纹 籍设计 在本质 上要解决 的是时 间与空 问的关 计师提 出采 用4 开的构想 ,得到有关领导和编 布面 ,以在封面 材料上 求得平 湖起微澜 般的
为一体 ,生动 而真实地 反映 了中国人 民争取 民族解放 和社会 进步 的历史进程 ,具有极 为
当代美术主题性创作的多元化
当代美术主题性创作的多元化摘要:新时代为我国美术繁荣发展、创新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主题性美术创作一直是美术大潮中的主流,被国家政府及文化部门所提倡,在新中国70年美术发展进程中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馆等等都举办了一系列美术作品展,不仅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示大国理念,还传达了哲学观念、美学精神、价值观念等永不褪色的重要价值。
特别是随着国家重大题材创作工程的启动,大型美术展览的举办,人们对主题性创作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但是由于现当代艺术思潮的盛行,当代美术主题性创作也承受着压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也不断涌现,当代美术如何用将内容和新的艺术手段和形式结合起来,在坚守精神内核不变的同时调整主题性美术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关键词:主题性美术创作,多元化,创新,思想性,个性化特征一: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理论界定及阐释“主题性创作”一词首创于20世纪20年代的前苏联,以表现革命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的现实为重点,要求美术创作的内容为人民所喜爱。
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历程中,主题性美术创作为时代谱写了最强音。
以艺术作品为载体,主题性美术创作题材具有主题目的和复杂的内容,且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反映时代的核心思想内涵,符合社会发展并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主题性创作的创作题材具有强烈的主题目的和复杂的内容特质,主旨能够在特定时代语境下反映核心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大部分以写实风格为主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讴歌伟大祖国和人民,并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是弘扬时代正能量、追求美好生活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主题性美术创作要求美术作品创作的内容为人民所喜爱、倾向于表现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记录重大历史题材,具有深远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主题性创作在思想上又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时代语境赋予了美术创作以新的审美要求与题材选择:一方面,从视觉艺术的角度,表现当下的社会主题与时代新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将中国艺术的传统资源与艺术相结合,将艺术审美与日常审美相结合,从而塑造新时代的图像楷范;另一方面,如何将国家、民族意志的维度与艺术家个体艺术思想与表达有机结合,也成为当下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课题。
浅谈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
第19卷第4期2020年12月Vol.19No.4Dec.2020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浅谈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张曦(宁波美术馆,浙江宁波315000)摘要:结构作为绘画创作最基本的问题,是直接作用于观众审美体验的首要条件。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要求艺术家从年代角度审视现实社会及历史,塑造艺术形象,通过艺术作品对话古今,展现艺术家对历史以及时代的认知与理解,表达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
部分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在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手法中逐步突出结构,向艺术本体——形式靠拢。
因氏,艺术家对于主题的思考和把握,对于艺术形象的塑造以及家国意识、时代意识和个人意识的融合对其创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结构;形式美感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565(2020)04-027-03On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Major Historical Themes-----A Case Study of the Hangzhou Bay BridgeZHANG Xi(M昭Gallery,Nin^)o315211,China)Abstract:As the most basic problem of painting,the structure is the first condition that directly affect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audience.Artistic creation of major historical themes requires artists to examine the real society and history and shape artistic images from a chronological perspective,by which the arti就s'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and the times are displayed through the dialogues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m works,and their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expressed.Some of the artistic creation about major historical themes is realism-based and the structure is highlighted,which is conforming to the essence of art,namely the form.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rtists to think and grasp the theme,to shape the artistic image,and to integrate family consciousness,time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consciousness.Key words:artistic creation of major historical themes;structure;formal aesthetic1问题的提出艺术的发展总与社会息息相关,时代的进步与变迁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在艺术作品中。
初中美术_赋予材料以生命——综合材料装饰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赋予材料以生命——综合材料装饰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赋予材料以生命——综合材料装饰画》这节课是以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学习活动,利用废弃材料进行拼贴组合来完成作品,需要合理而巧妙地运用不同特质的材料来满足视觉美感的需求。
作为造型艺术的物质基础,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以材料美感的表现为主要途径的美术创作,更是将材料作为造型要素之一。
所谓赋予材料以生命,就是让原本没有生命的材料通过巧妙地构思、艺术地加工而换发生气,给作品以灵性,使作品因材料的恰当运用而呈现生命的活力,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实物材料的表面质感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还包含着一定生活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传达作者的表现意图。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感受体验、交流、制作尝试等教学活动,将触觉感受与视觉感受进行联系和转换,使学生形成对材质表现的感染力的认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于制作中,同时,形成作品表现的教学活动珍惜物质资源的意识。
今天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富足和舒适的同时,还深切认识到过度使用有限的地球资源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会带来严峻的形势。
《综合材料装饰画》的课题唤起我们的忧患意识,提醒我们担起维护生态环境、珍惜生活资源的重大责任。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学会根据材料的视觉效果进行联想,能够灵活的利用材料的质感、肌理、形状和色彩,了解选材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以及材料蕴含的社会生活信息进行造型表现,并在创作表现活动过程中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
2.通过搜集各种材料,寻找有利用价值的各种东西,有目的地加以选取收集。
课上与同学交流分析材料特性,提出恰当的设计方案,合作完成一件综合材料装饰画。
3.通过材料收集、利用和艺术创造,树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识,养成善于观察周围物象、善于联想并付诸艺术创作实践的特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材料的搜集方法,认识材料的特性,体验材料给人的视觉感受。
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因材施艺”。
油画创作心得体会范文3篇
油画创作心得体会范文3篇油画创作包括许多方面,如创作的来源,立意,题材,画面构成,色彩,工具用法等等。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油画创作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油画创作心得体会一:“艺术的力量能触动心灵,开阔思想。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创作总是以我们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
作为艺术创作,它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情感,而创作主题、情感又来源于生活的积累。
任何艺术家在进行创作之前都是经历了一个深入生活、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并在生活中选取触动自己心灵的素材来进行加工和创造。
脱离了生活基础的作品,缺乏深刻的精神体验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矫情乏味的东西。
绘画语言的构成除了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绘画语言不应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将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
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
而油画作为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在二维空间内,通过色彩、线条和形体来模拟客观事物的形象的。
其中油画创作是每一个从事油画事业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油画创作包括许多方面,如创作的来源,立意,题材,画面构成,色彩,工具用法等等。
但归根结底,我认为其中最根本的要素,就是创作的来源及创作的意义,我们以生活为深厚的创作源泉,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就是要求我们尊重生活的真实,尊重生活的体验,以生活为原本,有感而发;高于生活就是要求我们用个人的艺术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对生活、对艺术的认识,使我们能够在普遍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倔真善美。
艺术创作是人类所涉及的艺术活动的核心部分,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艺术活动从诞生开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了众多的艺术门类。
每门艺术的创作表现方法各异,但它们对人类的意义却是具有共性的。
它们共同来表现了人类的情感和社会实用功能。
艺术即取决于社会和个人,又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浅谈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浅谈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
现实主义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在绘画中技法要求是写实的,是写实主义,与抽象主义相对。
现实主义绘画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又称为现实主义画派,或现实画派。
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雕塑何文学,戏剧中常用的概念,更狭义的讲,属于造型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范畴。
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绘画者总是在描绘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
这样的创作往往统称为写实。
遵循这样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就叫现实主义。
人们借由感官知能接受信息,加以分析组织,以自然为题材(例如自然风景或时事议题)用任何技法将其具体表现出来,但因其生长环境和具体认知不同,产生不一样的经验,这种组织后的观点差距,令同一题材的作品有不同的表现。
这个流派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
事实上,从历史的长河中纵横地考察“现实主义”,不难领会其实质。
在其前为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当时的美术完全以宗教故事为题材,表现手法上呆板、冷漠,今天看来略带一些表现主义因素;在其后的现代艺术,反对对客观形象作客观的再现,把过去对客体的观照转向了对人本身的观照,否定写实,否定模仿,更不用说后现代主义的强调过程、强调行为,艺术不是描述、解释、美化、修正和评价生活,而是艺术本身即生活,表现手法上偏离架上绘画形式。
另外,相对于东方艺术的主客体相融的“天人合一”的写意体系,很容易寻索到“现实主义”是主体对客体的观照,并用写实的手法加以体现。
19世纪法国的库尔贝、杜米埃、米勒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反对古典主义的典型化、理想化,也反对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夸张,排斥神话、宗教和寓言题材,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
深入生活、表现矿难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张自申《第八盏灯》矿工系列油画展有感
深入生活、表现矿难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张自申《第八盏灯》矿工系列油画展有感器人生活,表现批判现实主义力作张白申第八盏灯矿工系列油画展有感—.段时间在圈内听画友说七十四岁的张白申先生门闭门甜客在青浦隐居老头子将要出一件大作品打算搞个展电话打去又云下了蝶矿.写生体骢生去7好像还于惜骨折过四月初的一l^我终于叩响了他在曲亦国旁画室的大门等了含儿f打开麒采画幅甚大挡在门后拇画杷穆开得侧身^内虾家伙.浩大工程顿时在眼前显现凹块布油画组台在一起已鼹出气势一掘种雕般的』,物比瘫人大一倍漏电背景利逆光效果正面迎束对于他的大作张老秘而不宣气定神闻金种贯注仔直用黼色上画布看就知道矿工的妊鹫彤象和典型环境将向人们昭示着什幺幄7月1日在上齑刘幕美术馆张白中的个^丰题屣*第八盏灯'I系列画展和观盘见面,引起轰动我和大家明白和知道7张老的辛苦和功力所在美术界的用友们激动万分,肖峰老先生盛赞好友张自申冉鸟前市场经)的诱巷下各种表现思潮纷呈坚持走自已的现实主义道黯漂^生活画T非常优秀的作品了解他的美术主犏王仲说.毫不怀咤老先生艺术青春枕在是贯率色的再发显现鄙瑞敏表示.上太美院的老领导张自申怍为现实主义画家,坚持走自己的谨踏取得了成功想到非常鼓舞蛳盎们反响强烈倚网友道:袭不会画画儿但喜欢看画,看到张串的第八盖灯.太震撼T心中充满7酸楚悲琼惴怒同情心灵被幅画如此打动.记得R有多年前中立的《父亲我是50年代出生的男』,风风雨雨儿十年.很少流涓我能l祯张自申的矿工感染确实蒋受到7画中的凝重和催人溜下的艺术特染力.尤其是那最年辑的小矿工我期盼我们速十社会能出现更多存良心有爱心的画家'俄罗斯刮宾美术学院梅乖尼科夫画室主任德靳特罗失和曲伯利亚美协主席尼柯尔斯基在张老的画室旱找到T知音他们在俄罗斯选样画画的已多啦_存中国也是所见到的第十在展厅主题幽第八盏灯*的左占布置色鼙}/J稿和矿工速写辜专过来另一太幅油画享受辑光与前面形成反姜.完全不同的'工生活场罱的真实写照光感强烈只见矿工们.先士黑色煤尘朴实的面窨.蛋逸的神恚,暖暖的光酒在他们身上笑窨溃淌在眼角嘴也所有这些作品袭看到触拽到T击选了张老的严认真的艺术创作态度驾驭油艺术的高超技艺和熟悉矿工生活的炽热情感得知展览马上穆,币京地将在中国美术馕展第n壹灯出在上海撤展的第二天张老专程蜘见7我们听他谈创作过程共同分析艺术作品的主题内涵使袭对张老的作品有了豆深的认识我以为.大型的主题性绘画创作永远是美术工作者的十至高无上的彗张老创作的重大题材的巨幅作品曾被国家l粤物馆军事博物馆收毂功成名就的他.并不满足肖像风景应时u髫酬用批判现卖主义的思想来津八主蹿的划画,成为他的一个新的艺术追求嘏五十年的绘画经验和描号三+年矿工生活经历艺术敢感促使他对王丘年来不断发生的^为挑矿工生活揣鼯矿难黑暗他拿起了土义的创作构想构重要特点是鬻刻而真实地反映现实定民主主义社会理想犹如一面革命的的作用如作家巴尔扎克狄更新库尔儿杜米埃加斯健夫在遮流派的代表人物的创作中占有很首先是对社会的判断分析因也;名一功能敌国古代《诗经中的M讽刺的意思风是指J=fj于救化讽的精神.因此说有相通相似之处.都要雷I学枝在开展两纲教育——艺术作品应该成为践这版画中雍所体现新中国传统在倡导社会主义现继礴下来并加发展在受"三突出的殴治极左文革后的伤痕艺术也描写而不是对现今社会生活的批判.后改革开放艺术多样化.像张老这样依然坚持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针贬时弊批判现实是需要毅力能力和勇气的因为批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表现出刘现今的不满越鲜由此产生的对理想的追求就越自然(谢德林)从而能够澈发^们音进的力量批判现实土义的作品揭露黑暗是为T促进社会的发展它同政冶波普艺术确本质的区别是用严肃的创作志廑弘扬催^向上的丰罐律愤怒出诗人聊发少年扛确立了主题以后张,一___-Iz,!曩iEnfovInqCIassic●譬1一蛊it幽l-_老本来设想表现千大场面:由受难的矿工赏怒的家属黑心的矿土府殴的官员活跃的记者以驶医护.公安^员.等等.来直接表现矛盾直接的尘锐冲突大概要有百多^的敏审变响太场同但当他来到矿道口地面看到走矿井的工盘们如雌塑般的形象直觉的冲动改变了韧寝具有一定现代世的构图在画布上静胜张老在往的创作中除T重大的革命史题材外一直喜坎描曾通^这衣将樊雄主义的^物形象的创作手法搬到矿工身上是艺术上的一十尝试这娄作品具有文学性人们在艘赏作品的时候人物的排列M左到右宛如在嘲读一部长篇小说左起第一个』'的性格平霉离敬侃此叫不知所措手措在同伴的肩上第二人伤感得f脆闭上了眼幅无亲的样子第三人手托脸蛭为上有老T有小而犯愁第四人生耿直气愤地噩骂』,打架的样子第五^现时高嗣起来祝为成熟的核心人物班长他在想如伺面对这一切商大的形象凝重的丧惰在思考手旱章着另盖灯第六人是哥们随时能跟上来分担困难第七人是摄年轻的,他没有遮种经历饿着肚子掰开了馒头竟忘了吃脸惊愕第八只有主人公手里拿晷但还明亮的灯物是^非通过矿灯的象征意义表现了人去灯不灭精神永在的思想绐后人以瞽示作品性画性极强.在光线的处理上画家压怄了闪亮的矿灯让人们的视线集中注意到人物的肖像和手部刻画上在同情境中各自细微的变化表现出每十人的十性生格和惰绪在糟准的睾描薅础上的冷紫色彩丰富沉稳,笔触E动粗放群雕般的整体形象表选画l呵充舳悲剧气氟但不直自悲刷.把美好亩勺东西毁灭给人看艺术家取了劫后余生一到舍去7过多细节的赘谜用极为简洁的道具——灯突出了^性的复苏』~戈耦神升华的主题.给观盎田下想象的余地和反思的话题从冥冥的黑暗中走出来汽车在扁速公踣上飞奔眼前的替象明亮光灿让^睁不开眼两商的高楼是国际丈都市经济发展的标志而我的息绪却向近疗的矿山.依然沉浸在黑暗和沉闷之巾——搜曾在张老下去的淮南煤矿工作过,那里的国有大煤矿投资太.指施到位是安全生产做得好的煤矿后来常常见到矿难的报道而感慨万千——^粪在破自然的同时.得到太自然报复的却足那些无辜者.牺牲了牲命固然痛惜但盲目的掠夺式的开采等到能源彻底枯竭将会给人娄带来的灭墒土灾的后果我们想到7 吗?这不是我杞^忧天也不是危言耸听在张老作品的霹撼下我们不禁要问.现今高速发展的经济难道要建立在牺牲能源破坏生老环境的基础上难道墨以牺牲^文精神物欲横流道德沱丧为惨痛的代价兰米家在这里用它特珠的油画的艺术语言揭开7 艺术干预生活批判现察的讨论也用它特殊的油画的艺术语言无意识地揭示了当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源破坏人文缺失的而丈误区要实现持续发展胡锦涛主席及时提出7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比任何刮候都要清醒我们要抑制犯罪再也不噩干错亭和蠢事'艺术家作为先知先觉应该为社会发展,用引起人1tiC,灵震撼的典型的姜术作品米太声癀呼我透过作品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光明和方向箍想作品展出后起了社会的反响引发争论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会反恩的民蘸是有希望的民蘸,知耻者勇在沉默中爆发在新形势如何为社会韵发展经济建设服务要有批艺术家蜓身而出端正自己的创作思想埕掘主题搴皇画的内涵倡导并推动现寅主义芝术的健庸发展作J舟i}c论蛆J2目。
书写目光中的历史风景——油画《高峡平湖——长江三峡工程纪实》创作谈
5收稿日期:2019-09-26作者简介:刘玉龙(1974-),男,安徽霍邱人,博士,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研究。
书写目光中的历史风景——油画《高峡平湖——长江三峡工程纪实》创作谈刘玉龙(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00)摘要:本文基于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项目,选定三峡工程为绘画题材,浅谈大型创作油画《高峡平湖——长江三峡工程纪实》的创作历程与感悟。
画作描绘三峡工程建设现场场景,力图还原三峡大坝之宏伟,展现工程建设的历史性内涵。
画面采取横构图,以三峡泄洪坝段、左岸大坝为中心,辅有建设工具,营造工程建设的繁忙氛围;绘画采用浓郁的色调,抽象堆叠的方式,渗透出历史的厚重感。
通过绘画创作感悟,深入社会生活,捕捉身边平凡的人和事,用作品反映时代的变迁。
关键词:三峡工程;创作感悟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81(2019)05-0005-05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
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
——习近平2017年暑假,听杨参军老师谈起国家即将实施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等单位举办创作研究班。
我马上准备材料报名。
非常幸运,我最终被选中参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进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开始长达两年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和学习。
一国家组织实施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推出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重大项目。
工程不仅将结合中国美术馆等重要的国有美术馆的馆藏状况,弥补现有收藏中缺失的相关题材的作品,完善国家美术收藏,填补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空白,而且将结合主题性创作任务培养中青年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以支持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举办培训班的形式,集中开展创作和辅导,切实加强对中青年创作骨干的引导、培养和扶持,在推出优秀作品的同时,培养一批主题性美术创作青年人才。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摘要:美术鉴赏是人类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相互交融的桥梁,它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巧,更需要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形式、内容、技法、风格和时代背景等五个方面,深入探讨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化的鉴赏思路,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美术鉴赏,形式,内容,技法,风格,时代背景一、形式的解读:从视觉元素到整体结构美术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的视觉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作品的第一印象,也是理解作品内容和情感表达的基础。
对于形式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视觉元素的分析:o线条:线条是构成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线条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流畅的曲线代表优雅与柔和,而粗狂的直线则表达力量和刚劲。
o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直观的视觉元素,它能够传递情绪、营造气氛,并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感受。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激情,蓝色则代表宁静与忧郁。
o明暗:明暗对比是塑造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表达光影变化和情绪氛围的关键因素。
o肌理:肌理是指物体的表面质感,它能够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并传递出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
2.构图的分析:o构图形式:包括均衡式、对称式、不对称式、中心式、放射式等,不同的构图方式能够传达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o画面分割:画面分割是指将画面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此来突出主体、引导观者的视线,并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
o视觉中心:视觉中心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3.空间的分析:o透视关系:透视关系是体现空间深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平行透视、倾斜透视、鸟瞰透视等,不同的透视关系能够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
o虚实关系:虚实关系是通过明暗、色彩、线条等手段来表现空间的远近和层次,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深度。
o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指画面中物体的位置和排列方式,能够体现作者对空间的理解和表达。
二、内容的解读:从主题到寓意美术作品的内容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东方红1945年杨家岭》创作自述
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东方红1945年杨家岭》创作自述文/毕建勋从历史事件到历史题材创作这次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 创作,我阃的主题是“中共七大”。
从 主题内容的表现上看,“中共七大”是 一个会议场面;从创作角度来说,此 主题缺乏阃面感。
我曾经到延安杨家 岭考察了会议召开地周边的地貌环境参观当年毛主席、朱德等领导人住的窑洞;在中央大礼堂,我找了一些群众 模仿当年的情形,反复琢磨构图,仍然没有构思出引发灵感的好画面。
历 史事件如果不能转化为历史题材创作, 就会变成一张说明图。
両面的构思从 哪里打开?如何将具体的历史事件转 化为艺术语言?这成为一直闲扰我的 难题。
在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试 从当时的纪实性文字材料、历史照片 人手,收集、整理延安革命纪念馆文 物史料,以及当年的影像资料,使自己 的创作状态能够进人到当年的历史情 境中去,但长达近半年没有思路。
后来,有一天工作到很晚,天快 亮了,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广播喇叭每 天早晨都会播放的乐曲《东方红》。
40 Chinese nationalExpoPioneer of Art Park <艺苑先锋随后马上查资料,《东方红》的歌词是1944年下半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后经改编成为乐曲。
《东方红》代表了那个年代中国老百姓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和情感寄托。
“中共七大”会议是在1945年春天召开的,和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很接近。
这首歌启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初生的太阳为画面的背景,寓意春意、暖意的汇合,参加“七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会场外聚集,看到冉冉升起的红日,寓意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正如毛主席在“七大”会议报告中指出的:“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不久就要诞生了,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我觉得,从《东方红》的抒情角度来描述“七大”,会使一个事件成为一曲咏叹,画面的意境就这样形成了。
创作的母题从历史性事件上升为融艺术性和精神性的主题,即从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真实人物出发,超越历史事件而探索历史中的精神主题,从大事记式的叙事性表达抽象升华到精神史的抒情层面,这也是作为艺术性历史画创作的使命。
开国大典美术赏析
开国大典美术赏析摘要:一、引言二、开国大典的背景与意义三、美术作品《开国大典》的创作背景与过程四、美术作品《开国大典》的赏析1.构图与布局2.色彩运用3.人物形象刻画4.艺术风格与技法五、美术作品《开国大典》的历史价值与影响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开国大典,即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庆典,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
这一历史事件被无数文艺作品记录和传颂,其中著名画家董希文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将对这幅作品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开国大典的背景与意义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三、美术作品《开国大典》的创作背景与过程《开国大典》是董希文于1952 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了开国大典盛况空前的一幕。
董希文以现实主义手法,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天安门广场。
为了创作这幅作品,董希文多次实地考察,研究历史资料,力求真实地表现出开国大典的气氛。
四、美术作品《开国大典》的赏析1.构图与布局《开国大典》采用横向构图,将天安门广场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面中,天安门城楼居中,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城楼上,面向广场,观众从左到右,层次分明。
画面还描绘了一群少年儿童欢庆的场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充满希望的未来。
2.色彩运用作品色彩鲜明、丰富,以暖色调为主。
阳光下的天安门城楼、广场上的红旗以及领导人的红色衣服,都象征着革命的热情和胜利的喜悦。
画面中蓝天的运用,使画面更加开阔,呈现出新中国成立时朝气蓬勃的气氛。
3.人物形象刻画《开国大典》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董希文通过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们在这一历史时刻的自信与豪迈。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评述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评述摘要:本文旨在评述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对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揭示其对于历史传承、文化传播以及审美价值的贡献,之后论述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的特点,旨在为艺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影响力、文化传播、审美价值。
引言: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忆,是过去与现在的交汇点,承载着无数个体和群体的经历、智慧和情感。
而美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视觉艺术的方式将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历史变得更加真实、感人和具有触动力。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正是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将历史故事和事件转化为视觉形象,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魅力。
一、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性首先,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和再现,更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新解读和审视。
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历史中的英雄人物、重大事件和社会风貌得以永久地留存在人们的视野中,让后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传承历史的记忆。
其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对于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语言,能够跨越时空和文化的界限,传递着艺术家对于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美术作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得以交流和传承,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1]。
最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对于审美价值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往往融合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艺术再现,使得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这种审美价值的提升不仅仅是对艺术家个人创作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
二、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影响力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艺术领域,更是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对于历史研究和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艺术家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研究和创作,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中[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创作中重大题材运用思考作者:鲁文昆李光柱陈雪晗张延谢宇航来源:《理论与创新》2019年第01期【摘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画的创作开始,一直到今天,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跨度。
回顾五六十年代,随着革命博物馆跟军事博物馆的建立,因任务的需要,国家下达了创作任务,产生了一批作品,包括《狼牙山五壮士》《刘少奇与安源煤矿工人》K12月会议》《宁死不屈》《出击之前》等,今天来看,它们仍然具有经典意义,甚至可以说,还没有新的历史画超过这些作品的水平,这是事实。
我们今天的创作规模大、人员多、投入多,但是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却不多。
【关键词】美术创作;重大题材今天在中国讨论重大题材绘画创作是一件尴尬的事。
偌大一个中国真找不出几个堪称重大题材创作的专门画家。
我们到任何一个欧美国家,在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在华盛顿的国家画廊,在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及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都有许许多多历史的宗教的重大题材的创作。
许多伟大的画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宗教题材上都有大手笔大制作,提香、格列柯、鲁本斯、大卫无不如此。
这种情况,与西方美术有主题性创作的悠久传统相关。
西方美术在一两千年的历史中,都是以宗教性主题绘画来创作的,而且往往场面巨大,人物众多,情节性突出。
当然,这种重大主题性创作的传统,除了宗教和国家机构的需要外,还有赖于画家对宗教的信仰、对国家的担当、对历史的感悟,这里显然有画家情感的力量和责任感。
去看看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华盛顿国家画廊里许多名气不大的画家也画了大量反映美国历史的美术作品,从作品中就可以体验到画家们对自己国家和历史的热爱与自豪。
就连美国当代艺术领域的贾斯培·琼斯,在一片匪夷所思的杂乱东西中,也去弄了一面美国的国旗……当你在美国行走,看到从公共场所到私人空间无处不在的国旗时,你或许会感慨于琼斯的国旗与美国人和美国生活的关系!一、我国美术创作重大题材应用现状十多年来,原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组织实施了三项重大美术创作工程。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两项创作工程分别以五年为期,于2009年和2016年完成。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一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又已启动,将分别在2019至2021年举办主题性展览和巡展,并分阶段完成收藏工作。
从这种轰轰烈烈接二连三的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来看,重大题材创作态势似乎看好,但其实未必。
从这几个大型创作工程的实际情况看,创作者或创作作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在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中,真正热心重大题材创作且一直从事此种创作的画家较少。
这少数艺术家因具创作的热情和经验,其作品在其中特别优秀而突出,但此类人才实在太少。
二、一部分曾经是优秀的重要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家,随着文艺风气的变化,已多年不做主题性题材的创作,故重操旧业,手段已是捉襟见肘。
三、不少比例的艺术家则是从未或极少创作大型历史主题性作品,在一些市场应景小品中积累的名声使之进入这些创作工程。
故不少作品有小品放大或小品积攒之痕迹。
四、因名利的原因,许多艺术家希望进入此类创作工程,但或因工作量巨大,或因心态浮躁,尽管五年时间相当充裕,不少著名画家都动用或干脆依赖学生或助手参与创作或制作,形成老师出名学生出力,而不顾艺术创作手工绘制形成鲜明个性风格的创作特征。
亲自动手完成创作的艺术家,往往只是那些从来就钟情于重大题材创作,且珍惜自己艺术名节的人。
从直接策划和组织前两项创作工程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的策划初衷来看,就是出于试图扭转美术界一些消极现象。
他谈道,在本世纪初,“文化艺术处于初步繁荣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西方的文艺创作理念、艺术思潮被大量地介绍到国内。
国内的整个文学艺术,特别是美术,在艺术创作的探索创新方面形成了一种热潮。
但是,很快又出现了一种现象,由于艺术家过于注重个人的艺术创作观念或者技巧、形式等方面,在艺术创作中,出现了忽视生活、淡漠生活、远离主题,甚至于鄙视崇高思想的现象”。
再加上“历史上确实没有,中国也没有这样一个创作历史画的传统。
我们美术院校没有就这一类的绘画作为专门的研究方向,或者作为教学的机制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但是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又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来说,这块是应该做的”。
冯远还谈到艺术市场的兴起、绘画的商业化的影响:“由于市场化的繁荣,使得相当多的艺术家过度关注市场,把整个艺术创作的重心都放在了艺术品的商品化、市场化上,并乐此不疲。
……面对盲目市场化的混乱现象,我们觉得是不是也应该通过组织、策划活动,来进行扭转。
”可见,从策划者的初衷来看,画界忽视生活、热衷市场和缺乏历史主题画的传统,与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流倡导不符,是引出这几次大型主题性创作策划实施的原因。
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呢?第一,当时的国家刚刚成立,非常重视创作,选拔了在这一方面最优秀的画家,并且提供了充裕的条件;另外,参加创作的一批画家将重大题材的创作作为自己的理想,所以全力地投入。
这与完成一个活儿、一个任务在心态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时的油画家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经历过艰苦的血与火的岁月,他们对于新中国充满激情和希望,也把画革命的历史当成自己的历史责任,全力以赴,心无旁鹜。
他们不是把作品作为历史的图解,而是注重创作者对于历史的感受。
对新中国的理解,对于将来国家民族的发展,他们都在认真研究。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人的因素一一当年这些年轻油画家虽都不到30岁,但都具有比较高的精神追求和业务能力。
这保证了这一批革命历史画的质量。
第二,他们在創作中不拘泥于过去的程式。
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是作为一个纪念碑来画的,审查时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或要有与敌人搏斗的场面等,但是他经过思考还是坚持原来思路,最终获得认可。
再如何孔德以简练的手法创作的《出击之前》,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他画了在坑道口准备出击的两位战士,展现了志愿军的英雄气概,让人难忘,跟现在一些“上甘岭战役”这样的题材所表现的全景式战争场景是不一样的。
何孔德到过前线,所以很熟悉战争的细节,也表达出他对战争的理解,以少胜多。
但现在很多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就比较简单,有好几幅攻城的作品惊人的雷同,比较概念化,分不清到底是哪个战役,就因缺少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缺乏特点,一些作品还不如历史照片真实感人。
虽然技术都有较大进步,但缺乏对历史理解的精神深度,包括作者本人的主观感受。
二、美术创作中重大题材运用思考笔者觉得艺术的感染力是历史画创作的重要环节。
所以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要留下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和精神,特别是得以流传的人物形象。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太注重于场景宏大,好像作品是否重要是以幅面的大小、人物的多少来体现的,似乎不这样就不重大,这是目前的一个通病。
我认为这有作者本身的因素,也有组织上的问题。
例如,我们去看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只画了伊凡雷帝和皇子两人,这两人在政治观念上完全相反,是不同思想的冲突,父亲在盛怒中无意砸死了儿子,又出于亲情,惊恐地捂住儿子流血的脑袋。
深刻体现了俄罗斯社会改革的严酷,展现了政治观念的冲突与父子亲情的矛盾相交织,体现了画面情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成为历史画创作的经典作品。
另外,莫伊申科所创作的反映二战的作品《胜利》,这类作品大多是画反映苏军战士冲进国会大厦的场景,我曾看过不止十余幅,而莫伊申科只画了相依的两个战士,一个战士远望胜利场面喜悦时,而战友却牺牲在自己的怀里,画面感人,作者因此获得列宁奖章。
这幅作品深刻揭示了胜利是用牺牲换来的哲理。
中国也有这样的作品,比如潘鹤的《艰难岁月》,同样表现了红军的艰难和乐观主义精神。
反观近些年的作品,却找不出几个鲜明的、有说服力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感人的作品,雷同单一、概念化。
原因很简单,有的画家虽有愿望去画,但却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时间紧,在规定时间内要画规定的超大尺幅;二是未能深入理解这个题材的精神。
换句话,很多创作就是一个活儿。
我的意见是,创作作品尺幅大小、人多少是按照主题、内容与创作的需要展开,因为历史画创作是艺术创作,不是图画解读,是当代人对于历史的理解、思考及心灵体会。
它是表现历史,但是更多的是今天如何认识那段历史。
正因为这样,才能够将历史题材的创作融入当代性,而不是历史的重复。
笔者认为,今天国家组织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体现了国家的文化意志。
我们有50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留下的好作品特别少,和中国辉煌而精彩的历史不相称。
所以说客观上有很大的需要,但要遵照艺术规律来认真计划和安排,不能一拍脑袋就上。
另外,艺术创作有其极大个人属性和才情,我们的工作不能像搞运动一样一哄而上,所有的东西一刀切。
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的积累、一个民族的精神积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需要静心思考。
为此,我认为重大题材创作不是说凡能绘画的画家都能画。
它还包括对于历史的理解,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特别是与个人的历史观有关。
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罗工柳画《整风运动》,是个人选择的主题,然后进行研究,提出计划,然后再讨论。
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指导和创作者合作得非常具体。
钟涵的《延河岸边》本来还有画毛主席和农民迎面走过来的过程,经过研究,最后表现两个人的背影,夕阳西下两个人沿着延河边侃侃而谈,情景交融,艺术效果十分感人。
这是切合实际的指导。
现在对于历史画创作的指导大都等于开大会,一次看一百张画。
画家对题材的深入研究,评委是否都能了解?什么是重要的意见?什么是一般议论?对每个人整理出一两条意见,画家能不能接受?提的意見是不是准确?这等于把艺术创作变成工厂式的生产。
在创作中,本来几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画几十个人,搞人海战术,还看不出主要人物是在哪里,更谈不上动人的形象。
有些画家参与创作的目的就是完成任务,而不是真正要创作有历史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
三、结语现今国家组织的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很多,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单位都在组织美术创作工程,因此有必要把近些年中创作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梳理,也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符合创作规律的引导方式。
要注重创作者的个性,提高创作水平,不要像工业生产那样成批生产。
我们的创作要真正能对社会起到作用,才能够使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真正体现其应有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1]苏刚. 当下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亟须求“真”[N]. 中国美术报,2018-08-13(007).[2]黄宗贤.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建构[J].美术,2018(08):6-10.[3]陈明. 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历史价值[N]. 中国美术报,2018-07-1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