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少年公民责任教育之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朱慧

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朱慧

Vol.9No.62012年6月第9卷第6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un.2012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连续的学校教育,才能产生有效行为能力。

美国是最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其国民有着良好的公民素质,主要得益于成功的公民教育。

与美国相比,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学校公民教育起步较晚。

研究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对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

“公民”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具有政治和法律两种特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具有理性讨论公民公共利益能力的人,才适合成为公民,而只有自由人才具有这种理性的选择能力。

”[1]他的理解是与城邦社会结构相吻合的。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公域”与“私域”的划分,公民成为一个个体相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言的概念,主体性成为公民基本的价值规定,它不仅意味着每个人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而且他们能够通过民主体制共同自主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社会公共事物。

[2]《辞海》给“公民”下定义为“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都是该国公民。

中山大学李萍教授认为,公民是与臣民、私民相对的概念,中国自古以来强调都是臣民、私民的概念,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的概念。

真正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独立人格为宗旨的,以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基本限度。

[3]实质上,公民教育是一种为了使公民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而由政府组织和全社会来实施的一种现代化教育。

可见,公民教育并非是意识形态的简单灌输,而是通过教育手段,唤发主体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政治参与意识,培养出认同和支持各国统治阶级的人,具有阶级属性。

二、中美学校公民教育差异虽然中美两国学校公民教育在培养目的本质上存在共同点,但由于两国在历史、文化传统、现行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的差异,导致公民教育在理解、目标、内容、途径上的不同。

中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差异比较及其启示

中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差异比较及其启示

2003年1月第19卷 第1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 ocial Science)Jan.,2003V ol,19 N o.1中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差异比较及其启示Ξ胡 玲(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江苏南京 210097) [摘 要] 中美教育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两国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教育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在青少年品格教育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也各具特色。

本文从5个方面对此加以对比说明。

尽管美国青少年的品格教育还存在着某些问题,但是其品格教育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关键词] 中美; 品格教育目标; 教育价值观; 个性教育[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696(2003)01-0036-05 中美两国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其教育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施教方式。

中美两国的教育价值观不尽相同,在青少年品格教育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揭示其启示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差异比较1.品格教育目标的实与虚。

自古以来,中国就重视人的品德教育。

在我国,品德教育目标一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素质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德教育目标是学校全部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品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选择。

与此目标相一致,我国还为青少年设置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的思想品德课程,编写了专门的教材。

美国学校从表面上看没有道德或品格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品格教育“虚中有实”、有实无“名”,品格教育目标从来就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一个好的公民、好的家庭成员、好的社区成员,进而成为一个好的世界公民。

浅谈中美青少年价值观的差异

浅谈中美青少年价值观的差异

浅谈中美青少年价值观的差异1. 引言1.1 中美青少年的背景介绍中美青少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面临着不同的教育、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国青少年在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的影响下,注重孝道、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意识,同时受到国家教育体制的指导和家庭教育的培养。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往往比较严格,注重知识和品德的培养。

而美国青少年则处于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在个人主义和自由意识的影响下,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我实现。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追求幸福,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发展个人潜能。

教育体系和社会价值观也更加强调个人发展和竞争意识。

中美青少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对于理解和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分析中美青少年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行为和决策的背后的文化因素,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美青少年的价值观差异,对比两国在家庭观念、教育理念、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媒体和科技等方面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研究中美青少年的价值观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国家,两国的青少年群体承载着未来世界的发展希望。

研究中美青少年的价值观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社会认知,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通过比较中美青少年的价值观差异,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促进跨文化融合和共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教育体系和社会背景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决定了两国青少年形成的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差异。

研究中美青少年的价值观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共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探讨中美青少年的价值观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国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繁荣。

中美青少年法制教育比较与启示

中美青少年法制教育比较与启示

中美青少年法制教育比较与启示一、比较与评析:中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体系范畴辨析美国作为典型的法治国家,法律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美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在法治化进程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制教育体系。

中美两国国情的差异,使得两国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保障机制、教学体系和支撑体系上存在着诸多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制教育保障机制。

法制教育保障机制是指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国家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支持和保障。

1.教育理论基础法制教育与其他许多政治主导的青少年活动一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导向性。

中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理论基础既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法治观和人权观等哲学思想,又深刻地融合着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价值、法治文化和法治体系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理论基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也决定了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即“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1]。

美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在公民教育体系下进行的,旨在培养合格的、能够参与到民主生活中、尽到公民责任、以实现公民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美国公民。

美国青少年法制教育以民主与自由理论、社会契约论和三权分立学说等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为基础,通过带有迷惑性和隐蔽性的“公民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等形式培养青少年的资产阶级法律意识,使其成为具有“美国式民主”的责任公民。

2.法制教育专门机构中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由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组织和领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等指导性文件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同时,教育部还成立了“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国教育系统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要求、任务和保障体系进行领导和统筹规划。

中美对学生发生事故的追责差异

中美对学生发生事故的追责差异

中美对学生发生事故的追责差异第一篇:中美对学生发生事故的追责差异中美对学生发生事故的追责差异一家有事连三舍,谁都不愿意出事。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有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故总是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发生着。

事后总少不了追究责任,对于学生发生事故后的责任追究,中美两国有着明显的不同,而美国人的追责应当说是更为公正。

还是拿几个事例来说说吧!2009年4月7日早晨7时13分,广州培英文武实验学校初二年级15岁的学生周荣猝死在深圳光明新区公明街道甲子塘新区南五巷18号楼门前。

事后,周荣父母表示,儿子长期沉溺于电脑游戏,经常出入网吧,而清明三天(4月4日至6日)假期除了晚上回家睡觉外,全部在网吧度过。

对于儿子的死因,周家父母怀疑与儿子持续多时沉迷网吧游戏有关。

而据周荣的哥哥说,弟弟上网的钱有的是学校同学给的。

看来,一些网吧和周荣所在的学校是”在劫难逃”了。

早前几天亦有一则事故新闻:3月24日中午1时20分左右,湖南省郴州市九中初一183班学生徐远方因为被老师罚写检讨书,并被同学嘲讽,打开了五楼教室的窗户,纵身一跃,鲜活的生命之花顷刻凋零。

徐远方的父母觉得在自己孩子的自杀事件上,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动用各种手段找学校扯皮,据说已经弄得学校不得安宁,有些媒体也参和了进来。

估计郴州九中不“大出血”是无法了难的了。

我的这些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

再前移一年,2007年3月12日上午,重庆市巴南区的清华中学高一学生何某在班主任上课时,拿出小说来看被发现,后又表现恶劣,从而遭罚请家长、写检查,可检查写到一半,何某即逃离学校,并在校外从桥上坠入河中溺水而亡。

出事后,清华中学给了何某家长8万元办理后事。

家长并不满意,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法庭,索赔23万余元。

更早一些时候的2005年5月15下午5时,深圳龙岗区龙岗街道才德学校五年级三班的12岁女生黄君在家中自缢身亡。

事后,家长称,出事前一段时间未见黄君有何异常,她的学习成绩不好,疑是因其在校期间压力过大而选择离世。

中美两国教育孩子的不同之处

中美两国教育孩子的不同之处

中美两国教育孩子的不同之处•相关推荐中美两国教育孩子的不同之处中美两国由于社会体制不同,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为两国在各方面发展得都比较好,所以经常性地被放在一起比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美两国教育孩子的不同之处,欢迎阅读!中国与美国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以下几点意见可供家长们参考:横向激励与纵向发展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

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

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集体精神与发展个体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

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

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

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观因素影响 。 中国公民教育 几乎处 于萌芽复苏阶段 。 学者界对 公 民教育 目标也就存在着较大争议 , 直至改革开放 以来 , 才得 到统一界定 。从 1 1 9 3年经 由译作《 美国公 民学》 首次提到“ 公 民教育” 概念 起 , 历经“ 四” 五 运动短暂 的兴 盛 , 直到改革开放 以来 , 国公 民教育 目标一 直发生着显著变化。 我 从培养传统的
借鉴意义。


公 民教 育 的 内 涵
公 民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 同国家有着不 同的具体 内涵。
“ 民” 公 一词 最 早 源 于古 希 腊 , 有 政 治 和 法律 两 种 特 性 。 里 具 亚 士 多 德认 为 具 有 理性 讨 论 公 民 公 共 利 益能 力 的人 ,才适 合 成
规 定 . 有 权利 和承 担 义 务 的人 ” 享 都是 该 国公 民 。中 山 大学 李
权性导致国家没有统一的公民教育 目标 。 美国公 民教育 目标 ,
从 建 国之 初 到本 世 纪 。经 历 了从 培 养社 会 人 到 具 有批 判 性 思
萍 教 授 认 为 。 民是 与 臣 民 、 民相 对 的概 念 , 国 自古 以来 公 私 中
为 公 民 , 只有 自由 人才 具 有 这 种 理 性 的选 择 能 力 。【 的理 而 ”他 q
本主义社会 的秩序和稳定 。啡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 我们 不 能 简 单地 将 公 民教 育 等 同 于我 国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错 误 地
认 为 公 民教 育 是 一 种 国际 性 的 大教 育 , 具有 普 世 价 值 。 不 能 也 片面 认 为公 民教 育 是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国家 的专 利 。会 改 变 我 国 社 会 主 义性 质 。 中国 现 代 公 民 教育 是 马 克 思 主义 发 展 的最 新 成 果 , 以马 克思 主义 基 本 原 理 作 指 导 , 为 工人 阶 级 和广 大 是 是 劳 动 人 民服 务 , 有 鲜 明 的 中 国特 色 。 具 ( -公 民教 育 目标 不 同 -)

中美两国大学公民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大学公民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大学公民教育比较研究【摘要】美国在短短的几百年中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其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其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教育理念、内容、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对中美两过大学公民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两国大学公民教育的异同,并立足本国的现实,利用美国大学公民教育的有益经验,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方面探索我国进行大学公民教育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公民公民教育教育理念美国是西方民主政治最发达、最成熟的国家,其国民有着良好的公民素质,这主要得益于其成功的大学公民教育。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系统并且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而在中国,大学公民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再加上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阻隔,至尽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成熟的进行公民教育的机制,同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学公民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承认中美两国在大学公民教育问题上存在差异的现实,并不是不能互相学习和借鉴,本文通过中美两国在公民教育的文化基础、教育的意识形态根源、目标、教育方法四个方面的比较研究,试图为中国的大学公民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中美两国大学公民教育的相同点1.内容体系中美两国的教育制度各不相同,但是,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上是基本相同的,概括起来两国公民教育的内容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历史教育。

在中美两国,几乎所有的大学,无论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无一例外地设置了有关国家历史的学科,并把对国家历史的学习,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国家历史的学习,重现先人走国的艰辛历程,增同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意识。

(2)国情教育。

让青年一代了解本国的现实情况,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明白本国的真实需要,及早选好方向,定下努力的目标,中美两国都很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致力于让学生了解本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正确地评估本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美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之比较

中美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之比较

( 一 )公 民道德教育实践 的比较 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实践方面 ,强调大力加强基层公 民的道德 教育 ,着重于家庭 、学校 、机关 、企事业单位 、社会等教育 环境 的选 取 ,深 入 开 展具 有 群 众 基 础 的 公 民 道德 实践 活 动 。 美国政府对地方 的道德教育并不进行直接干预 ,各学校 的校 长有 权确定学校 的课程和教材安排 ,政府则 主要通过立法 、拨款 、舆论 导 向等方式影 响地方教育 l 3 J 。美 国德育 常采取 多种形式 ,诸 如课堂讲 述 、榜样示 范、社会实践 、辩论等。可概括为两类 :一是直接 的学校 道 德 教 育 ,二 是 间接 的 道 德 教 育 。 ・ ( 二 ) 启 示 综 合 中美 两 国 的公 民 道 德 教 育实 践 ,两 国都 非 常 重 视 公 民道 德 教 育 ,尤其是侧重对青少年 的道 德教育 。主要体 现了两个方 面的差异 。 是政府是否干预教育与干预的形式 。我 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更 多 的是以明文 的方式来规定的 , 但 在实施过程 中却容易产生和现实脱 节 的现象;美 国政府则不进行直接干预 ,各学校的校长有权确定学校 的 课 程 和教 材 安 排 。政 府 则 主要 通 过 立 法 、拨 款 、舆论 导 向 等 方 式 影 响 地方教育 。二是将公民道德教育 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中国 的道德教 育理论 以比较到位 ,但 实践 的针对 性与 强度还 远远不 够 ;相 比较而 言 ,在美 国政府 的调控下 ,美 国学校及社会组织对公民道德教育理论 与实践 的结合 比较完善。
一 一
( 二 ) 启 不
公 民道德教育 目标定位 的比较与启示 ( 一 )公 民道德教育 目标定位的比较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 主义的公 民道德 目标 是以集体主义 为

美国公民教育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

美国公民教育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

美国公民教育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美国公民教育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灌输特定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强调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

美国的公民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独立思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鼓励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分析。

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注重灌输知识,学生在教学中更多被动接收教师的观点和思想。

这种教育模式较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美国的公民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社会问题和公共议题,通过深入讨论和思考来理解和参与社会的议程。

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鼓励学生在社会中发声和行动。

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以培养学生的忠诚和遵守政治领导的思想为重点,强调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观念,使学生形成对领导层的信仰和拥护。

美国的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宽容心态。

在美国,学生会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人群,学习和尊重他们的差异。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强调国家利益和国家身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

这种教育模式相对较少关注个体的权益和多元文化的价值。

虽然美国的公民教育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和目标上存在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倾向。

美国的公民教育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两种教育模式应相互学习借鉴,追求更全面的教育目标。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目标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教育体系的异同点。

一、内容比较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它包括对美国历史、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的教授,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与之相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传授党的理论、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的革命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法律和公民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二、形式比较美国公民教育采取了多样化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辩论、社会实践等,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习并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相比之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学生通过课堂听讲和课后作业来接受相关知识的传授。

三、目标比较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能力参与民主政治的公民,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社会参与的能力。

公民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对政府、法律、社会及其作为公民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科学态度的公民。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信仰社会主义的情感和认同,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效果比较美国公民教育的效果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非常突出。

学生在公民教育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程度较高。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接受和信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结语:总的来说,美国公民教育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目标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和价值观。

中美青少年公民素质教育借鉴比较

中美青少年公民素质教育借鉴比较

教育方式不同:中 美两国在教育方式 上存在不同,需要 相互借鉴和学习。
教育效果评价标准 不同:中美两国在 教育效果评价标准 上存在不同,需要 相互借鉴和学习。
Part Five
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方式提 高学生的公民素质。
中国: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集体主义观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传 统文化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
增强青少年国际视野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强调个人自由、民主、平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
原则: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实践教 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 神
目标: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社会责 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公民
影响:中国青少年公民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公民,而美 国青少年公民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公民。
教育理念差异:中 美两国在公民素质 教育的理念上存在 差异,需要相互借 鉴和学习。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中美两国在教育资 源的分配上存在不 均,需要加强教育 资源的均衡分配。
美国:注重多元文化教育, 包括种族、性别、宗教等
中国: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强 调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美国:注重公民权利和责 任教育、民主教育、多元 文化教育等,强调个人自 由和独立精神。
中国:课程设置包括思想政 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等, 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
Hale Waihona Puke 美国:课程设置包括公民课、 社会学课、历史课等,注重 实践和体验式学习。

中美学校公民教育课堂教学比较研究

中美学校公民教育课堂教学比较研究

学与教IAZHANGHUI J 132 May. 2016 May(一)用输出驱动假设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词汇的积累其实对于很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学习难点就是英语词汇的学习和记忆,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由于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这往往使得大学生在记忆词汇的时候会犯糊涂,不知道到底该记忆哪一个意思。

而且英语词汇和汉语文字的学习又不太一样,不仅需要记忆词汇的本意,还要会该词汇的多种用法,这样往往会使得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更加困难。

但是事实证明人们对于具有情节或者画面的故事记忆效果明显好于干煸的记忆词汇,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教学法就是以情景描述和故事再现的表达方式来对英语的各种重难知识点进行再现,并且通过这样的再现方式可以将很多的具有相似意思的词汇,在一个故事中体现出来了。

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将不同的意思的词汇理解并记忆下来了,当学生再次回忆这个故事的时候,随便也就把知识点复习了一遍。

这不仅可以起到让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锻炼学生英语词汇运用能力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英语故事演讲竞赛,要求学生将要学习的词汇穿插进入故事之中,学生在进行故事编撰的过程中肯定会主动的去学习词汇的意思,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更让学生找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实施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对书本知识的整理,然后再将整理后的知识点,转化为输出驱动假设的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简单点来说就是将知识点生活化,口语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这样的教学模式简单、易懂既利于学生学习,又利于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结语输出驱动假设是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词汇记忆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创造性的理解某些疑难知识点。

假定的英语情景可以让学生真正的进入环境英语的学习,并且在不断的参与互动过程中会爱上英语学习。

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之比较

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之比较

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之比较作者:李娓来源:《商业文化》2012年第01期摘要:责任教育历来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青少年重大教育问题,同样也引起中美两国政府与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青少年责任教育概念入手,分析比较了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

关键词: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比较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79-01青少年责任教育是中美两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这里的“青少年”指12-23岁年龄段的在校青少年。

青少年责任教育指培养青少年具有责任感、责任心与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优秀品质与高尚人格的教育。

通过对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的比较分析,必将对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有所启示。

一、青少年责任教育的概念青少年责任教育指教育者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活动载体进行的以“负责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它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同生存生活教育相结合,对青少年进行具体的个人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教育,帮其树立责任意识,提高责任能力,养成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

二、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的不同特点(一)青少年责任教育目标比较。

我国遵循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将青少年责任教育目标定位于“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

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强调从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出发,将国家的需要与社会的责任作为青少年责任教育的根本着眼点。

而美国在《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确立的八项教育目标中把公民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有责任的公民。

美国青少年责任教育强调从个人利益出发,将个人责任教育作为青少年责任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二)青少年责任教育内容比较。

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以道德伦理责任教育为核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青少年责任教育对青少年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浅谈中美青少年价值观的差异

浅谈中美青少年价值观的差异

浅谈中美青少年价值观的差异中美两国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

在青少年群体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

本文就浅谈中美青少年价值观的差异展开讨论。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是以传统的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比如要孩子听话、孝顺、成绩优异等。

而美国是一个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的社会,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相对较小,相比之下,社会和学校更为重要。

在教育观念方面,中美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中国父母和老师往往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追求成功,看重成绩和学历。

而美国教育更注重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社交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这也直接反映在青少年的心理价值观念上,中国青少年更容易接受长辈的观念和期望,更看重功利和成就,而美国青少年更注重自我表达和人际关系。

在对待家庭的态度方面,中美青少年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现。

一般来说,中国青少年更注重家庭的统一和凝聚力,强调孝顺和家庭责任。

而美国青少年更强调独立和自我实现,他们更愿意与家人平等交往,有着自己的独立空间和生活方式。

在社会责任感方面,中美青少年也有着不同的体验和理解。

中国青少年往往被灌输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他们更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做出牺牲和付出。

而美国青少年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他们更愿意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对社会责任感的表现相对较少。

在生活态度和习惯方面,中美青少年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相对来说,中国青少年更注重传统的礼仪和规范,他们更愿意遵守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和指导。

而美国青少年更自由和开放,他们更愿意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更注重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抉择。

可以看出,中美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文化的差异,更是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包容地对待不同价值观念的存在,不要轻易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更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习惯。

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的中美比较

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的中美比较

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的中美比较
中美两国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有一些共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共同之处:
1. 强调国家认同:无论是中美两国的历史教学中,公民教育都强调国家认同,培养学
生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尊重。

2. 培养公民责任:无论是中美两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会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3. 教授国家历史:中美两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会教授国家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
起源、发展和变迁,以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差异之处:
1. 重点内容不同:中美两国的历史教学中,公民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所不同。

在中国,
公民教育常着重于强调国家的光辉历史,尤其是国家的抗战历史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在美国,公民教育常注重人权、民主价值观等方面,在教授历史时也会让学生思考和
评价历史事件的公正性和影响。

2. 教学方法不同:中美两国的历史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历史教学普遍
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并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

而在美国,历史教学更加注
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

3. 政治意识不同:由于中美两国的不同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在一些教学内容和倾向上也有一定差异。

在中国,公民教育常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而在美国,公民教育更强调民主和自由等价值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比较仅限于一般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能会因不同学校、地区和教师的选择而有所不同。

中美公民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公民教育比较研究

百家论点中美公民教育比较研究徐帆(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公民教育作为现代国家培养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手段,与时代发展日益紧密,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他国的经验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美;公民教育1中美公民教育内涵比较1.1中国公民教育的内涵中国的公民教育追溯源头,是始于于五四运动前后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82年宪法颁布,我国才正式开始推行公民教育。

我国学者张耀灿、郑永廷等人认为我国的公民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有打的学者认为我们的公民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及其理论的认同。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公民教育应该是培养政治意识、道德意识等。

1.2美国公民教育的内涵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成果十分丰富。

而美国作为公民教育理论研究最早的国家,也是较早推行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对其国家的公民教育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美国公民教育的内涵是根据1991年颁布的《公民教育大纲》和1994年的《公民学与政府国家标准》,把政府及其职能、政治体制基础、民主在政府中的体现,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作为没够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拉斯的价值澄清理论、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理论,这些理论作为美国公民教育理论内容的来源,一直支撑着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

美国公民教育强调自由主义和人文精神,强调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因此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2中美公民教育途径比较2.1中国公民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我们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中美两国中学公民教育的比较

中美两国中学公民教育的比较
的深度 和广 度 , 可 以把 中学 公 民教 育解 释 为 三 个 方
育课 程 , 缺 少针 对性 的 公 民教 育 课 程 。本 文 主 要 分 析 了公 民教 育 的 内涵 , 对 中美 两 国 中学 公 民教 育 在 目标 、 内容 和途径 方 面进行 了 比较 , 总结 了中美两 国
公 民教 育 的特 点并借 此提 出了对我 国的借 鉴之处 。


公 民教 育 的 内涵
要 对 公 民 教 育进 行 研究 , 首先 就 要 理解 什 么 是
面: 一是“ 有 关公 民的教 育 ” 。它 主要 强 调 的是 对 于 国家 历史 发展 、 政 治体 制 结 构 以及 政 治 生 活过 程 的
育 对很 多 国家 的公 民教育 均产 生 了广 泛 而深 刻 的影
响 。我 国 的公 民教 育 真 正诞 生 于 2 0世 纪 一 二 十 年
教 育是 指在 现代社 会 中培养 人们 有效 参 与 国家 和社
代, 但在 此期 间 并 没有 得 到 长 足 的 发 展 。 即使 在 新
中 国成 立 以后 的较 长 时 间 , 我 国也 只有 思 想 政 治 教
第 3 2卷 第 4期 2 0 1 6年 l 2月
焦 作 师 范 高 等专 科 学校 学 报
J OURNAL OF J l AOZUO T EACHERS COL L EGE
Vo I _ 3 2 . NO . 4 De c . 2 0 l 6
中美 两 国 中学公 民教 育 的 比较
务 以及其 他 各 种 义务 。 ” …《 辞 海》的诠 释 : “ 公 民 通
常 指拥有 一 国 国籍 的人 ( 包 含 未 成 年人 和被 剥夺 了 政 治权 利 的人 ) , 并依 该 国的 宪法 和 法 律 规定 , 享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 , 们 中每 一 个 人 的责 任 ” 3 , 在讲 话 中 你 [ ]他
要求 青 少年应 对 自己所 接受 的教育 承担应 尽 的责 任 , 为一个人 的责 任是 照顾好 自己 , 自己的行 认 对 为 负责 , 然后把 青 少 年对 个 人 的责 任 同对 国家 责 任 连 结 在 一 起 , 升 到 对 国 家 未 来 发 展 负 责 的 上 高度 。 我 国青少 年公 民责 任 教 育提 出的 “ 养 社 会 培 主义 合格 建 设 者 和 可靠 接 班 人 ” 要 求 , 责 任 的 把
教育 的 目标主 要定 位 在 培 养 青少 年 服 务 国家 、 服
圣外 王 ” 在 对个 人 独 善其 身 , 济 天下 的责 任 意 , 兼
当今 世 界经 济全 球化 、 值多元 化 趋势 渐强 , 价 加强 责任 教育 已经成 为社 会发 展 向人类 提 出的 最 基本 要求 , 任教 育 已成 为 中美 两 国教 育 界共 同 责 关注 的重 要课 题 , 为两 国对 青 少 年 进行 公 民教 成 育 的重要 内容 之一 。我 国对 青 少年 公 民实行 责任
教育 , 仅要 继承 和发 扬 我 国责 任 教 育 的优 秀文 不
化 和传统 , 且要 吸 收 和借 鉴 西 方 公 民责任 教 育 而
的先 进理 念 和方法 。本文将 通 过对 中 、 本 内容 、 基
则通 过 向青少 年 传 输权 利 、 责任 、 义务 的统一 性 ,
美 国是个 多 民族 的移 民 国家 , 国至 今 不 过 建 二百 多 年 , 会 中多元 文化 并存 , 社 但是 自由主义 的 社会 思潮 和个 体 主 义 的 哲学 理 念 , 成 为 美 国青 却 少年 公 民责任 教育 的 价值基 础 。 自由主义 和个体 主义 强调 人 的 自由 、 立和 自我 发展 , 独 尊重 公 民个 人 的价值 与追 求 。与美 国 自由市场经 济基 础相适 应 , 国建 立 了相 当完 备 的法律 制度 , 以保护个 美 用 人 和社会 经济 的 自由 , 国青 少年 公 民责 任 教育 美
任教 育过 程 中 , 分 发 挥 青 少 年 的主 观 能 动 性 和 充
( ) 一 中美 责任 教育 价值 理念 差异 分 析
积极创 造性 , 使 责 任 教 育 的 目标 要 求 同主 流社 并
收稿 日期 :0 1 O 2 2 1 一 2— 6
作 者 简介 : 琪 , , 王 女 江苏 金 坛 人 , 都 师 范 大学 政 法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京 青 年政 治 学 院 讲 师 。 ( 京 首 北 北 基金项 目: 文为 2 1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教育参与课题研究成果 。 本 0 0年
家 在未来 迎接 重大 挑战 时 的表 现 ” “ 于 自己的 , 对
我 国具有 悠久 的 文 化 传统 , 责任 意 识 一 直 是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 美德 , 国青 少 年 的责 任 教 育 也 我 由来 已久 。传 统文化 中的责任 意识 有着深 厚 的哲 学基 础 , 国古 代哲学 强 调 “ 中 天人 合 一 ” 追 求 “ , 内
10 8 ) 0 09
91
王 琪 中美 青 少 年 公 民责 任 教 育 之 比较
会价 值 以及 社 会规 则 的要 求 相一 致 , 美 国青 少 使 年公 民 的责任 教 育取 得 比较 好 的效 果 , 当然 同时 也不 可置 疑地在 价值 观 责任 内容 选 择上容 易 出现
厥百
中 美 青 少 年 公 民责 任 教 育 之 比较
王 琪
摘 要 : 文章从 中美青 少年公 民责任教育价值 理念、 目标定位 、 核心 内容、 管理体制 、 方式 方 法等方 面对两 国青少年公 民责任教 育进行 了比较研 究 , 比较研 究 , 出了当前我 国青 通过 提
少年公 民责任教育的三条建议 : 一是 以科学发展观 重要理论 为基础 , 坚持我 国青少年公 民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o a i lNo ma n v ri o r a fC p t r lU ie s y a t
2 1 年 第 3期 01
( oi c n e E io ) S c l i cs dt n aSe i
( 第 20期 ) 总 0
引领 学生 以 “ 人本 位 ” 值 观 , 择个 人 的 自由 个 价 选
管理体 制 、 实施 途 径 的分析 比较 , 我们 开展 青少 为
年公 民责 任教 育提 供参 考 与建议 。
发展 , 而实 现 个 人 欲望 和责 任 目标 。美 国在 以 从 自由主义 和个 体 主义 为价值 基础 的青少 年公 民责
任教育文化传统 ; 二是 以美国责任教育基本 内涵为参照、 富我 国青 少年公 民责任教 育基础 丰
理论 ; 三是以美 国责任教 育实践模式为对照、 优化我 国青 少年责任教 育方式方法。 关键 词 : 青 少年 ; 责任教 育 ; 比较
中 图分类 号 : 6 1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 4— 1 2 2 1 )3— 0 1 0 G3 A 10 9 4 (0 1 0 0 9 — 5
偏差 。
出发 , 极参 与 的以及具 有影 响力 的公 民角色 , 积 公 民个 人 责任教 育成 为美 国青少 年公 民责任 教 育的
出发 点 和归属 点 。正如 2 0 0 9年 9月 , 国总统 奥 美
巴马在弗 吉尼 亚州 韦克 菲尔德 高 中 向全美 青少 年 学生 发 表 的 演讲 中 所 强 调 的 青少 年 责 任 : 今 天 “ 你们 在 学校 中学 习 的 内容 , 会 决 定 我们 整 个 国 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