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书治要》看孝道与修身的关系

合集下载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明辨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明辨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明辨篇】导读《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

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目录第一章、君道一、修身甲、戒贪乙、勤俭丙、惩忿丁、迁善戊、改过二、敦亲三、反身四、尊贤六、杜谗邪七、审断第二章、臣术一、立节二、尽忠三、劝谏四、举贤第三章、贵德一、尚道二、孝悌三、仁义四、诚信五、正己六、度量七、谦虚八、谨慎九、交友十、学问十一、有恒第四章、为政一、务本二、知人三、夫使四、至公五、教化六、礼乐七、爱民八、民生九、法古十一、赏罚十二、法律十三、慎武十四、将兵第五章、敬慎一、微渐二、风俗三、治乱四、鉴戒五、应事六、慎始终七、养生第六章、明辨一、邪正二、人情三、才德四、朋党五、辨物六、因果第六章明辨一、邪正33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卷九论语)【白话】孔子说:「君子能与大众和谐相处,然而对事物的见解各异,不苟且赞却;小人曲从私党,却流合污,然各自争冺,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334.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卷九论语)【白话】孔子说:「君子成全冸人的善举,不促成冸人的恶行。

小人则与此相反,见人做善事便嫉妒,见人做恶事便赞成,乃天理所不容。

」335. 君子揜人之过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

(卷四十八体论)【白话】君子遮掩冸人的过错以长养自己的厚道善心,小人则诋毁他人的美德来标榜自己。

336.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

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卷九论语)【白话】子贡说:「君子对人是否也有所憎恶?」孔子说:「有憎恶。

憎恶宣扬他人坏处的人,憎恶居于下位而毁谤上位的人,憎恶有勇无礼的人,憎恶果敢而不通事理的人。

群书治要360:壹、君道,一,修身

群书治要360:壹、君道,一,修身

群书治要360:壹、君道,一,修身一、修身甲、戒贪1.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卷十九·汉书七)【白话】自成康盛世以来,将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君王很多,然而太平盛世不复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君主舍弃了治国的常理常法,而放任自己个人的私欲行事,导致奢侈横行而仁义废弛。

2.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卷二十六·魏志下)【白话】大凡事物发展过快则衰亡也快,缓慢稳定地发展则容易有圆满的成果。

早晨开花的草,到了傍晚就凋落了;茂盛的松柏,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

所以,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讳速成。

3.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卷十一·史记上)【白话】荣夷公喜好独占财利,而不知道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财利,是天地之间万物所依赖生存的资源。

而有独占的现象,造成资源不均的害处就多了!因为大家都需要用到,怎么可以独占?不平的现象多了,而不知道社会问题已经存在,必招致民怨,不去防备大的灾难,却用这样的思想来教唆君王,王位怎能持久呢?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卷三十四·老子)【白话】缤纷的色彩,容易使人失去判断优劣的能力,有如失明;过度追求声音的刺激,容易使人失去辨别优劣的能力,有如失聪;讲究食物的美味,容易使人失去分辨食物好坏的能力;沉溺于骑马打猎的快意,容易使人心神狂妄暴躁;稀有难得的货品,容易使人贪心增长,而造成行为偏差。

5.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卷二·尚书)【白话】皇祖大禹有这样的话:在内迷恋女色,在外迷恋游猎,纵一情饮酒毫不节制,贪嗜歌舞不知满足,住在豪宅,雕梁画栋,过度装饰。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群书治要》序《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仙编辑。

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宁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

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冸留心于治宁之道,休生养民。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

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孚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决策过失。

仙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付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宁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

上始五帝,下迄晋付,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

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

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

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宁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明,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

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付(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

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

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冸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

二○一○年岁末,净空幸得此书,反复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孜定和宁。

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顸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

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亘古弥新。

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

《曲礼》曰:「毋不敬。

」前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

「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

」程子曰:「敬胜百邪。

」说明修身进德、冺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三成。

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賥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

《品读群书治要》第26集:孝的四个层次

《品读群书治要》第26集:孝的四个层次

《品读群书治要》第26集:孝的四个层次敬请在WiFi下观看《余莉开讲》第二十六集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孝的四个层次。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孝子了。

但是实际上,那是因为我们是按自己的标准来评判,那我们看中国古人,这个孝的内容有哪些呢?又有哪些层次呢?怎么做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呢?我们上次讲到,孝就是善事父母。

那这样此称得上是善事父母呢?用《论语》上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首先我们看:生,事之以礼。

很多人都学过《弟子规》,那么在入则孝部分,有很多关于事之以礼的具体要求。

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也就是说当父母叫你的名字的时候,你不能待搭不理,装没听见。

甚至顶多不耐烦地回答一句说:干嘛了,你没看着我忙着吗?这就是不孝了。

当然这个呼,不仅仅是父母呼出来的声音。

比如他呼喊你的名字,还有一些心意,是父母没有说出来的,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但是我们做儿女的,要善体亲心。

对于他们没有说出来的呼声,我们也要能够认真体会。

那父母希望我们做什么呢?他希望我们做一个善人,做一个圣贤。

希望我们能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总之,是希望我们志向远大,学有所成。

做一个对国家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这全都是父母的呼声。

那我们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尽心尽力地,满足了父母的需要呢?所以,我们能把当下的学业学好,把当下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本分尽到,让父母放心。

这都是在回应父母的心声。

当然中国古人说善事父母,还要从以些具体的小事上来表现出来。

比如说“冬则温,夏泽清,晨则省,昏则定。

”告诉我们冬天的时候,要问问父母,他是不是冷着了,要照顾好父母。

夏天的时候,还要问一问父母是不是太热了。

早晨的时候,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向父母问安。

那么这是告诉我们,要时时关爱父母,心里牵挂着父母。

当然我们知道,父母时时也牵挂着儿女。

那我们去向父母问安,也是希望父母看到我们精神很好,为我们放心。

第四集笔记(从《群书治要》看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

第四集笔记(从《群书治要》看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

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中国古人教育的8个特点1.目标明确“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是提高成绩重要,还是教孩子做人重要。

孩子小时候就被教要爱国,但尚未教育他们孝敬父母,怎么能做到爱国呢?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做到长善救失。

应该从小学习《弟子规》。

学校教育应当承担起教人的智能,不能学生出错了就开除,这不是好的处理方式)“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首孝悌,次见闻。

教育是有规律和顺序的。

学到硕士、博士、博士后没有学过《弟子规》,是好的教育么?西方人自我意识很强。

中国传统文化教导人、引导人是潜移默化的。

)教:长善救失;育:养子使作善也。

学习文言文不能单纯地背诵,不力行而与生活不关联是没有作用的。

教育的态度需要更正。

2.次序合理曾子是个非常孝顺的人。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子侍奉父母,尽心尽力。

有一次,曾子的父亲曾点叫他去瓜地锄草,曾子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

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

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子打昏。

当曾子醒后,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

曾子之师孔子知道此事后教训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如果大杖不走,让父亲在盛怒之下将其打死,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

曾子承认说:“参罪大矣!”其实,深刻理解孔老夫子的教诲,我们才明白,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学习弟子规和传统文化,要学习观察到别人的需要,这才是学问。

“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对父母不恭敬而对领导恭敬,那一定是假的。

群书治要的家教智慧

群书治要的家教智慧

群书治要的家教智慧
1. 修身齐家,以德为先
《论语》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教育子女,首要以德行为先,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应以高尚品德、正直操守为楷模,潜移默化,使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论语》云:"有教无类。

"每个孩子的天资不同,教育方式应当因材施教。

《大学》说:"自诚明,诚则明矣,明则获矣。

"教育要遵循孩子的特点和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帮助孩子发现自身潜能,获得全面发展。

3. 严爱并济,激励勉勤
《论语》云:"爱之,则加勉之,勉则有惩。

"教育应以爱为本,严与爱并重。

适当的鼓励和要求,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上进心。

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得当,避免极端做法。

4. 格物致知,启发思维
《大学》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育应当注重启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

引导孩子观察事物,领会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促进智力发展。

5. 明是非,砥砺品性
《论语》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教育要让孩子明
辨是非,培养正直品性。

通过学习典籍、了解历史、体验生活,让孩子认识善恶美丑、明白做人之道,砥砺高尚品质。

古代智者留下了宝贵的家教智慧,值得现代家长认真学习和领悟,为子女的成长铺平康庄大道。

孝治天下

孝治天下

孝治天下:《群书治要.孝经》学习心得一、父母是在世佛《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是全书的总纲领,「开」示全部孝经的「宗」旨,阐述了孝的三个层次:开始于侍奉父母,扩大到为国家、为民众服务,最终是成圣成贤,回归自性本善。

并且表「明」五种孝道的「义」理,定万世的政教规范,故列为一经的首章。

无际大师是佛教界的一代高僧,他曾谕世人:「凡于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

何名十味?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用宽心锅内炒。

」其中的「孝顺」这一味要用到十分,更是发人深省。

由于无际大师道行高深,名闻遐迩,因此当时便有很多人想前去参访请益。

其中有一位杨黼的读书人,辞别了家中的老母亲,独自前往四川,准备去拜访无际大师。

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僧,问他说:「要到那儿去啊?」杨姓读书人说:「我要去四川拜访无际大师。

」老僧说道:「你去拜访无际大师,还不如去见佛啊!」杨姓读书人就问:「那么佛在哪里呢?」老僧说:「你只要回家,就会看到一位肩上披着黄色衣服,倒穿着木屐的人,那人就是佛!」杨黼听了之后,为了要赶快见佛,就马上赶回家去。

当他回到家时,已经是夜深人静,家门已经关了,他就用力敲着门,在外面等候着。

这时候,他的母亲一听,是离家数日的儿子在外面叫门的声音,就喜出望外,急急忙忙的随手拿了一件黄色的衣服披在肩上;同时,大概是想念儿子太过兴奋,跑出去开门的时候连木屐都穿反了。

杨黼一见到母亲这个样子,就是老僧所讲的佛的样子完全一样,因此突然的惊醒觉悟:父母是在世佛啊!从此以后,就留在家中竭力孝敬母亲,并且还为《孝经》作注解,成为当时有名的孝子。

弥勒菩萨曾有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诚敬得他,何用别求功德。

」由此可知,双亲是在世活佛,因此我们要拜佛、学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先从净业三福中的「孝养父母」做起,才有可能成就道业。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二)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二)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二)175.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卷九孝经)【白话】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能尽孝道,故可将忠诚移于奉事君主;奉事兄长能做到敬顺,故可将顺从移于奉事官长;家居生活治理得当,故可将管理才能移于处理政务。

所以,在家中养成了孝悌的品行,才能在外建功立业,美好的名声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176. 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卷二十二后汉书二)【白话】孔子说:「奉事父母能能尽孝道,故可将忠诚移于奉事君主。

」因此寻找忠臣,一定要从有孝子的家庭中选拔。

177. 夫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者,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者,然后可以使人。

(卷十孔子家语)【白话】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可能做一个好父亲;懂得如何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可能做一个好君主;唯有懂得如何事奉人,然后才懂得如何夫用人。

178.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卷九论语)【白话】曾子说:「对于父母过世时的丧葬能谨慎孚礼,对于已亡故的父母及祖先,都能依礼依时追思怀念,不忘其本,则风俗民情必然趋向淳厚善良。

」179.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庹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桀归之。

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归。

(卷三十九吕氏春秋)【白话】泉水很深,鱼鳖就会聚来生存;树木茂盛,飞鸟就会群集筑巢;草丛茂密,禽兽就会趋附栖息;君主贤明仁德,各方的豪杰自然归顺依附。

所以,圣明的君主不求各方归附,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附的条件。

180. 夫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

(卷四十七刘廙政论)【白话】治理政事,没有比使官即清廉更好的了。

181.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

做人要从孝悌始,恢复良知是仁人丨《群书治要·礼记》

做人要从孝悌始,恢复良知是仁人丨《群书治要·礼记》

做人要从孝悌始,恢复良知是仁人丨《群书治要·礼记》音频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二十集(全文共860字,阅读需4分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明文伯仁仿赵孟頫水村图(平桥远水)(局部)这一句话在《四书蕅益解》上也有一段注解,这一段注解也讲得非常好,他说:“为仁,正是为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

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

”“为仁”这个“为”是动词,就是“求”的意思,君子求仁,君子行仁,而学仁、求仁也都是为了学做人,所以“不仁,便不可为人矣。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便不能称之为人。

这个“仁”在《说文解字》上解释为:“从人、从二”。

是一个会意字——“言己与人相亲爱也”。

这个就是“仁”的含义。

这个“仁”就是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能够这样去对待他人,把他人和我视为一体的,没有了我和他人的区分,这才是真正的“为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在儒家就称为“圣人”。

“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不孝弟,由于甘心为禽兽。

”孝悌是教育的根本,人与禽兽之所以不同,就是人要接受教育,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

孟子也说:“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能够行孝悌,那么人跟禽兽就没有两样了。

“若不肯做衣冠禽兽,必孝悌以为人。

”如果不想做禽兽,那就要学习做人。

而学习做人,就要从孝悌开始学起。

为人则仁、义、礼、智自皆具足。

故孝悌是仁义礼智之本。

仁义礼智是什么?就是人道。

做不到仁义礼智,做人的资格就没有了。

儒家把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在《左传》中也说:“人弃常,则妖兴”,意思是说人把五常大道都不讲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结果就会出现五伦关系的紊乱,社会上各种道德败坏的现象都出现了。

“盖孝弟,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

”“孝悌”是人自性本有的性德,也称为良知良能,王阳明讲的“致良知”就是这个意思。

良知用俗话来说就是良心,比如说人做了坏事,做了恶事,他会感觉到身心不安,感觉到良心的谴责,这说明这个人还有救。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为政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为政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为政篇】导读《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

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第四章为政一、务本160. 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焉,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庹人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庹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齐庄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禀称事,所以来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继绝世,举废邦,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治天下国家有九经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卷十孔子家语)【白话】孔子说:「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重要纲领:修正己身,尊重贤人,亲爱亲族,礼敬大臣,体恤众臣,爱民如子,招徕各行工匠,抚慰远方人民,孜定各地诸侯。

修正己身,则可树立品德,不为外在名冺所动摇;尊重贤人,如此小人自然远离,君王就不受奸臣迷惑而做出错误决策;亲爱亲族,则叔伯、兄弟之间受到恩泽,自然不会有怨言嫌隙;礼敬大臣,如此和合共识、以礼相待,朝政就不会迷乱颠倒;体恤众臣,众臣必深怀感恩而尽心报效;爱民如子,则百姓受到鼓舞而互相劝善;招徕各行工匠,国家才会富裕充足;抚慰远方人民,则四方之人受到恩惠,自然归顺依附;孜定各地诸侯,则天下人民敬畏诚服。

」哀公问:「如何做到这样呢?」孔子说:「内心严肃诚敬,外表齐整端庄,不合礼义的事绝对不干,这是修正己身之法;摒弃谗言,远离女色,轻财物而重道德,这是尊重贤人之法;根据才能授以爵位,增加俸禄,理解其好恶,这是加厚亲族间和睦之法;授予高官、委以重夫,这是礼敬大臣之法;忠诚信实者,给予优厚俸禄,这是劝勉贤士之法;农闲时节才役使人力,并减收赋税,这是爱民如子之法;经常查考工作,并依考绩发给酬劳,这是招徕各行工匠之法;款待来往的各方族群,奖励善行而怜悯弱势,这是抚慰远方人民之法;按时维持外交礼节,进贡虽薄而答礼丰厚,这是孜抚诸侯之法。

教化重根本,祭祀贵诚敬丨《群书治要·礼记》

教化重根本,祭祀贵诚敬丨《群书治要·礼记》

教化重根本,祭祀贵诚敬丨《群书治要·礼记》视频音频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十四集(全文共 1517个字,阅读需6分钟)经句“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

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

祭而不敬,何以为也?’”君子的教化一定是从根本上来教起,根本是什么?就是孝道。

教育是上行下效,身教重于言教,但是我们教育儿女孝道,如果自己的父母已经过世了,怎么能够身教呢?下面就讲到重点了。

“顺之至也,祭其是与。

”也就是说,能够把恭敬之心、孝顺之心,体现到极致的就是祭礼。

因为父母在世的时候孝敬父母,可能是贪图父母的财产,惧怕父母的权威,但是父母过世之后,还能祭祀父母,则纯粹出于孝子思念、感恩父母的诚心。

而且在上的人,能够定时追念他的父母祖先,在下面的人,从他的身上也学到了孝道,所以把孝心体现到极致,就是祭礼的作用。

“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

’”所以说祭礼是教化的根本,我们现在都希望重视道德教育、道德建设,但是有没有抓住根本呢?这里告诉我们祭礼是教化的根本。

“祭而不敬,何以为也?”如果心无恭敬之念,为什么还要去祭祀呢?这就是为我们指出了重点。

也就是说,领导教导下属,老师教导学生,父母教导儿女,都必须自己有恭敬孝顺之心,这个恭敬孝顺之心,不是装出来的,不是为了教育而表现的,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才能够让人受到感化。

在《圣谕像解》上,记载着明仁宗的一个故事。

明仁宗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明成祖到了南京,退了朝之后,就召了东宫官杨士奇,问道:“你辅佐太子已经很长时间了,对太子的德行也是很了解了,太子的为人到底怎么样?”杨士奇回答说:“殿下仁、孝、恭敬,非常人可比。

”意思说太子仁、孝、恭敬之德,不是一般人可比拟的。

明成祖听了之后就问:“能不能给我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杨士奇说:“在每逢祭祀的时候,太子一定会把所有的祭器亲自检查,从不把这件事委托给别人。

比如说去年,按照惯例要举行祭礼的时候,太子正好得了痛风病,医生就告诉他,要服药发汗才可以。

教育为什么从孝道开始?丨《群书治要·礼记》

教育为什么从孝道开始?丨《群书治要·礼记》

教育为什么从孝道开始?丨《群书治要·礼记》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五集(全文共759个字,阅读需3分钟)那么教育从哪里教起呢?就是从孝道来教起,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从哪里教起呢?“百善孝为先”,“诸事不顺因不孝”。

你看一个人现在好像是有权有势,又骄奢淫逸,但是他连父母都不能够孝顺,你就可以推测他这种好景不会长远,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他是以利害、以功利的原则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结果怎么样呢?“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同道合的人就会被你感召到一起,成为朋友。

那么你和这样的人交往,怎么可能事事顺利呢?所以“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彼此是以利益来交往,这个利益没有了,交情就疏远了;“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彼此是以权势来交往,今天我是领导,我可以给你批条子,可以给你升官,逢年过节啊,送礼的人就很多,络绎不绝,但是一旦我从领导位置下来了,就“门前冷落鞍马稀”,所以势力、权势没有了、倾覆了,这个交情也就决裂了;“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男的喜欢女的美色,女的喜欢男的英俊,彼此是以色相来交往,以欲望来交往,那么一天呢,我脸上有皱纹了,年华不见了,他又喜新厌旧去找别人了,这个爱也就终止了。

所以世间人的爱啊,男欢女爱呢,没有真的,都是假的,为什么说是假的呢?因为这个“真”在传统文化中是有定义的,就是恒常不变,这个恒常不变的爱才叫“真爱”,而世间人今天对你海誓山盟,海枯石烂心不变,明天看你和别人在一起了,他马上就对你翻脸,就把你恨之入骨,所以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所以呢,不要太放在心上,因为有这种爱,就要想去获取;因为有获取的心,就想去占有,因为这种心不能够断绝,所以生死也就解决不了。

那么这个呢,就是人生的苦,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苦的根源,就是因为人有这种执著,叫“爱不重不生娑婆”。

所以,中国古人他看问题看得非常的深远,他看一个人现前对父母不孝顺,就知道他以后的结局如何了。

《群书治要》中的家教智慧

《群书治要》中的家教智慧

《群书治要》中的家教智慧《群书治要》是唐太宗命魏徵等大臣编纂的一部治国经典,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家教智慧。

1. 以身作则,教化子女"父子之道,上慈而下孝。

君不慈,则臣不忠。

父不慈,则子不孝。

"父母要以德行示范,为子女树立榜样。

2. 注重礼节,培养修养"事父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亲之。

"子女要尊敬父母,即使意见不合也不得违抗,但要委婉提出建议。

3. 严明家规,遵守纪律"父为长,子为幼,兄弟之道,父子之亲。

"父母要建立家规,约束子女行为,培养他们自律意识。

4. 循循善诱,耐心教导"不耻下问,以明其理。

"父母要耐心解答子女的疑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 赏罚分明,奖惩得当"善则称其善,而不赏其善;过则称其过,而不罚其过。

"父母要根据子女的行为,奖赏优点,惩罚缺点,培养他们善恶分明。

6. 严慈并济,厚养薄罚"严而有慈,慈而有严,蔼然如春风,严然如秋霜。

"父母既要对子女严格要求,又要给予关爱,让他们在爱与纪律中成长。

7. 尊重子女,不溺爱纵容"亲其亲,不爱其亲;仁其仁,不爱其仁。

"父母要对子女心存慈爱,但不能溺爱纵容,让他们学会自强自立。

8. 鼓励学习,增长见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父母要鼓励子女学习,增长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9.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君子之事亲,能择善而从之,故父在,如父在;父没,如父没。

"父母要根据子女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力。

10. 及时反省,纠正错误"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父母要及时反省自己的教子方法,纠正错误,不断完善亲子关系。

群书治要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读后感

群书治要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读后感

群书治要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读后感群书治要,是指通过读书来治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而孝敬父母,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这两者看似毫不相关,但在读完《孝经》和《论语》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首先,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孝敬父母的真正含义。

在《孝经》中,有一句话:“孝者,善继人之志也。

”这意味着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尊重和照顾他们,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他们的志向和品德。

而读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父母的美德。

其次,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做好孝子,首先要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

而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尊重和关爱父母。

同时,读书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让我们更加有能力为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精神支持。

最后,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恩父母。

在《孝经》中,有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这意味着我们要时刻关注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尽可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而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更加感恩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同时,读书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更加努力地为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综上所述,群书治要和孝敬父母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更加感恩和珍惜父母的付出。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阅读经典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孝子而努力奋斗。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敬慎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敬慎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敬慎篇】导读《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

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目录第一章、君道一、修身甲、戒贪乙、勤俭丙、惩忿丁、迁善戊、改过二、敦亲三、反身四、尊贤六、杜谗邪七、审断第二章、臣术一、立节二、尽忠三、劝谏四、举贤第三章、贵德一、尚道二、孝悌三、仁义四、诚信五、正己六、度量七、谦虚八、谨慎九、交友十、学问十一、有恒第四章、为政一、务本二、知人三、夫使四、至公五、教化六、礼乐七、爱民八、民生九、法古十一、赏罚十二、法律十三、慎武十四、将兵第五章、敬慎一、微渐二、风俗三、治乱四、鉴戒五、应事六、慎始终七、养生第六章、明辨一、邪正二、人情三、才德四、朋党五、辨物六、因果第五章敬慎一、微渐282.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卷一周易)【白话】积累善行的人家,必然给后世子孙带来福泽;积累恶行的人家,必然给后世子孙带来祸殃。

283.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

(卷一周易)【白话】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树立名声;恶行不积累,也不足以自灭其身。

小人做事,完全以冺害关系为出发点,以为做出小小的善事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便索性不去做,以为做些小的恶事无伤大体,便不改过,所以日积月累,恶行积累到不可掩盖的程度,罪责大到无法解脱的地步。

284.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如櫱,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

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卷十七汉书五)【白话】十围粗的树,是从小小的嫩芽长起来的,当时用脚一碰就会折断,用手一提就可以拔出来,因为它还没有生长,没有成形。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360》第二集- 君道 修身 1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360》第二集-  君道  修身 1

《群書治要360》講記2集劉餘莉教授主講尊敬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正式进入《群书治要360》的学习,我们看《群书治要360》第一册,第一个纲目君道,这一篇主要是讲怎么样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第一个副标题是修身,在《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要想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首先要从修身来下手,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修身第一个小标题就是戒贪,告诉我们修身从哪里开始?那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后面才谈得上是修身,所以修身要从格物来做起,格物就是格除物欲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在财色名利,各种诱惑面前能够如如不动,把持住自己,做到八风吹不动,这个修身才有一点点的基础,所以修身从戒贪来做起。

第一条,“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十九,汉书七,我们知道《群书治要》的取材是经、史、子,而在史部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称为四史,此外还有《晋书》,史书都是有很多的历史事实,来验证经部和子部的道理,所以经史合参的特点在《群书治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自《史记》到《清史稿》一共二十五部,俗称二十五史,二十五史的核心内容讲的是什么道理?它给我们讲了国家社会兴衰成败的规律,而这个规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因果感应。

在《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在《书经》上也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在《太上感应篇》开篇也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二十四史就是通过历史的史实,给我们验证了这些道理,特别是在历史上有一部书叫《历史感应统记》,这部书都是从二十四史,也就是正史之中的资料给我们验证了我们上面所说的道理,我们看了这一部书才知道因果感应并不是迷信,而是通过历史的史实验证的规律,像我们吃饭能够可以止住饥饿,喝水可以止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可以看得见的显而易见的因果,有一些隐而未宣的因果,这些只有圣人去认真观察了,把它给记载下来,记在经典之中,所以我们学习经典,也就是在学习道,学习因果的事实,这个是告诉我们,史书它核心的内容就是讲因果感应的道理,这句话就是出自《汉书七》,是西汉的谏大夫贡禹劝谏汉元帝的上书中所说的两句话,贡禹看到当时朝政腐败,宫廷奢靡、圣教不行,社会风气日趋日下的现状,于是建议要兴起孔子的教诲来改变世风,在这句话之前贡禹就写道:孔子不过是一个寻常之人,但是因为乐于研求道义,端正自身而从不松懈的缘故,以至于现在四海之内、天下的君主都按着孔子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更何况现在汉朝的地域辽阔,陛下您德行高尚,又居于天子的尊位,相信凭借着上天的帮助,如果想改变社会风气,调和阴阳,陶冶万物,通过教化匡正天下,就像决堤放水,遏制物体坠落一样容易,为什么这么容易?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后面他就说了这句话,告诉我们盛世不复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能够恢复盛世,这句话说:“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成康就是西周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的时候,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结果怎么样?囹圄空虚,监狱里都没有犯人,刑措不用,就是刑罚都放置不用,因为没有犯罪的人。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

《群书治要》修身养德篇第一章孝德(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任之本与?‛(2)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3)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争之。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4)父虽死,孝子之重之不怠;子虽死,慈亲之爱之不懈。

(5)子曰: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候、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市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第二章谦敬(1)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2)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4)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第三章谨言(1)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2)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群书治要 孝经

群书治要 孝经

仲尼居[仲尼。

孔子字]。

曾子侍[曾子。

孔子弟子也]。

子曰。

先王有至德要道[子者。

孔子]。

以顺天下。

民用和睦。

上下无怨[以。

用也。

睦。

亲也。

至德以教之。

要道以化之。

是以民用和睦。

上下无怨也]。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

参不敏。

何足以知之[参。

名也。

参不达]。

子曰。

夫孝。

德之本也[人之行。

莫大于孝。

故曰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教人亲爱。

莫善于孝。

故言教之所由生]。

复坐。

吾语汝。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夫孝。

始于事亲。

终于立身。

大雅。

云。

无念尔祖。

聿修厥德。

大雅。

者。

诗之篇名。

无念。

无忘也。

聿。

述也。

修。

治也。

为孝之道。

无敢忘尔先祖。

当修治其德矣]。

子曰。

爱亲者。

不敢恶于人[爱其亲者。

不敢恶于他人之亲]。

敬亲者。

不敢慢于人[己慢人之亲。

人亦慢己之亲。

故君子不为也]。

爱敬尽于事亲[尽爱于母。

尽敬于父]。

而德教加于百姓[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

故德教加于百姓也]。

形于四海[形。

见也。

卜尸德教流行。

见四海也]。

盖天子之孝也。

吕刑]。

云。

一人有庆。

兆民赖之。

吕刑。

尚书。

篇名。

一人。

谓天子。

天子为善。

「天下皆赖之]。

在上不骄。

高而不危[诸侯在民上。

故言在上。

敬上爱下。

谓之不骄。

故居高位。

而不危殆也]。

制节谨度。

满而不溢[费用约俭。

谓之制节。

奉行天子法度。

谓之谨度。

故能守法。

而不骄逸也]。

高而不危。

所以长守贵也[居高位能不骄。

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

所以长守富也[虽有一国之财。

而不奢泰。

故能长守富]。

富贵不离其身[富能不奢。

贵能不骄。

故云不离其身]。

然后能保其社稷[上能长守富贵。

然后乃能安其社稷]。

而和其民人[薄赋敛。

省徭役。

是以民人和也]。

盖诸侯之孝也。

诗。

云。

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战战。

恐惧。

兢兢。

戒慎。

如临深渊。

恐坠。

如履薄冰。

恐陷]。

非先王之法服。

不敢服。

非先王之法言。

不敢道[不合诗书。

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

不敢行[非礼乐。

则不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诗书。

?治国必从修身始,依靠他人不长久丨《群书治要·礼记》

?治国必从修身始,依靠他人不长久丨《群书治要·礼记》

治国必从修身始,依靠他人不长久丨《群书治要·礼记》群书治要学习平台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十七集在《韩诗外传》上记载着魏文侯与狐卷子的一段对话。

这一段对话,《群书治要》中也有收录。

我们来看一下《韩诗外传》中记录的这段话是什么样的。

清王翚仿古山水册(局部)魏文侯问狐卷子说:“父贤足恃乎?”父亲贤能,那么子女就足以依赖父亲吗?狐卷子回答说:“不足。

”魏文侯又问:“子贤足恃乎?”如果子女贤能,父母能依赖子女吗?狐卷子回答说:“不足。

”魏文侯又问,说:“兄贤足恃乎?”兄长贤能,那么弟弟足以依赖兄长吗?狐卷子回答说:“不足。

”魏文侯又问:“弟贤足恃乎?”弟弟贤能,兄长就足以依赖弟弟吗?狐卷子回答说:“不足。

”魏文侯又问,说:“臣贤足恃乎?”臣子贤能,君主就足以依赖臣子吗?狐卷子还是回答说:“不足。

”这个时候,魏文侯就变了脸色,生气的说,我向您问五件事,您都说不可以。

这是什么意思呢?狐卷子回答说:“身为父亲,贤能没有超过尧帝的。

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流放了。

丹朱是被流放到了河南丹水去治水。

身为儿子,贤能没有人能够超过舜帝的,但是舜帝的父亲瞽瞍却不尊德义。

身为兄长,贤能没有人能够超过舜帝的,但是舜帝的弟弟象却傲慢不逊。

为人弟者,贤能没有人能够超过周公的,但是周公的哥哥管叔却被诛杀了。

这是在三监之乱的时候,管叔被诛杀,蔡叔是被流放。

那么为人臣者,贤能没有超过商汤和武王的,但是他们的君主夏桀和商纣却都遭到了讨伐,因为夏桀和商纣他们都是暴虐伤民.所以说寄希望于他人,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仗恃他人也是不会长久的。

君主希望把国家治理好,应当是从自身开始做起。

别人又怎么可以依赖呢?《诗经》上说要自己去求得福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说:“明明德”是明“自身”的明德,“修身”是修自己的身,没有人可以相助。

从国君开始,要想治理百姓,也是要从修身开始,“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是没有人没有什么人可以去倚仗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群书治要》看孝道与修身的关系作者:苗水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3期摘要:《群书治要》作为一部治国理政宝典,非常重视领导者的个人修养,认为这是关乎国家治乱的关键之所在。

孝道作为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在个人修养中亦占据重要地位。

理清孝道与修身的关系,对于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群书治要;孝道;修身2019年3月,习主席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这里提到的“修炼自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修身功夫。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

广大干部如何通过修身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现结合《群书治要》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治国以修身为本,修身以孝为本《群书治要》成书于唐贞观五年,其编撰目的在于“务乎政数”、“本求治要”,为唐太宗治理国家提供借鉴。

编撰者魏征等人作为治国理政的专家,非常重视为政者的修身功夫,因为他们深知,修身是治国的根本,是关乎国家治乱的关键之所在。

“(修)身者,治之本也。

” “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

”今天的领导干部要更加注重修身,因为当今社会种种的诱惑比以前不知增加了多少倍,堕落也比以前容易了太多。

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面临的诱惑又比平常人增加了很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忘初心,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干部,唯有依靠过硬的修身功夫才能实现。

既然修身如此重要,那么修身应该从哪里开始?《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中说“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孝为修身之本,修身一定从孝亲开始。

(一)孝亲为修身之起点修身的意思是修心养性,立德正身。

正身是为政的首要前提。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领导干部如果不能端正自身,如何去领导别人?而立德正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孝,因为“夫孝,德之本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如果连人世间最自然、最朴素的孝道都做不到的话,这个人还有什么德行可言!北宋著名学者司马光说:“圣人之德莫加于孝,犹江河之有源,草木之有本,源远则流大,本固则叶繁。

”他把孝对于修身立德的重要性比作江河之源、草木之本,没有孝,修身立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成功。

(二)孝德为修身之内容孝为德之本,孝德扩展即为一切德行,因而可以说落实孝德就是修身的全部内容。

《群书治要·礼记》中曾子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

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日常起居不庄重、为国效力不忠诚、担任官职不负责、朋友交往没信用、作战之时不勇敢都是不孝的表现,如果这五点做不到,灾祸很快就会降临并牵连到自己的父母,怎么敢有丝毫不恭敬?曾子还从仁、义、忠、信、礼、行、强、乐等八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孝为德之本,认为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修身的德目虽多,都没有离开孝的范畴。

(三)孝心为修身之动力孝心为一个人的修身提供强大的动力。

一个有孝心的人会时刻不忘父母的教诲,念念想着为父母增光。

《群书治要·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通过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使父母声名显耀,这是孝子的目标。

《群书治要·礼记》也说:“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

意思是孝子考虑到要给父母带来好名声,所以做善事一定会努力完成,绝不半途而废。

《礼记·祭义》说孝子“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孝子时时刻刻记着父母,一言一行都想着给父母带来荣耀。

《群书治要·礼记》还强调孝子要时刻记着先人的志向:“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耆欲不忘乎心,安得不敬乎?”《礼记·中庸》对此举例说明:“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子要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

因此,一个人若能以先人之志为己志,念念不忘为父母增光,自然会有无穷的动力来修正自己的身心。

(四)至孝为修身之终极目标《大学》里面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修身的最终目的是“明明德”、“止于至善”。

《群书治要·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悌达到极致的时候,就可以“通于神明”,意思就是“明明德”,因此可以说修身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至孝”,这时候每个人自性本具的德行完全显露,修身达到圆满的境界。

二、以孝修身的具体要求《礼记·祭义》记载:“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

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曰:吾闻诸曾子,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

故君子跬步弗敢忘孝也。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才算得上是孝。

那什么是“全”?有两层意思,即“不亏其体”、“不辱其身”。

《群书治要·魏志》也说“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

”这里的“宝身全行”指的就是“不亏其体”、“不辱其身”。

孝子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群书治要·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不毁伤身体是孝的开始,因为古人认为这个身体并不是自己的,“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自身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

既然是父母的身体,当然要保护好,不然就是大不孝。

要保护身体,就不能做冒险之事,《礼记》有很多这方面的训诫,诸如“道而弗径、舟而不游”,不要为了贪图捷径而去走危险的小道,过河时一定是乘船而不是游泳;“不登高、不临深、不处险地”,要尽量避开危险,不要拿身体去冒险。

一旦身体受到毁伤,最伤心难过的就是父母了,令父母伤心绝不是孝子所为。

以孝修身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不辱其身”,这是更高层次的尽孝。

“不辱其身”是指一个人在道德品行上不能有污损,不然就会败坏父母的名声,这是极其严重的不孝。

《礼记·祭义》云“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能够不使自己的父母受到羞辱,才可以算是孝。

《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三、以孝修身的利益以孝修身在健康、智慧、事业等方面都会获得莫大的利益。

《中庸》记载,孔老夫子称赞舜王时说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真正有大德行的人,一定会得到与他的德行相称的地位、福禄、名声和寿命。

大舜正是以其至孝的德行最后位居天子,富有四海,高寿而终,为后人做了最好的示范。

(一)孝与健康《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仁者寿。

”仁慈的人大多健康长寿,而孝为仁之本,故而也可以说“孝者寿”。

从古今中外的许多案例来看,孝顺之人健康长寿的比例非常高,这是什么原因?古人认为,人体健康与体内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群书治要·管子》记载:“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

”通过调理血气,以求寿命长久、修养身心、提高德行,这就是修身。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元真”就是“先天之真气”,若五脏的元真之气通达顺畅,那么人就会安和、健康。

《伤寒杂病论》中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中医认为,五行与五常、五脏都是对应的,它们的关系是:木金火水土、仁义礼智信、肝肺心肾脾,肝仁属木,肺义属金,心礼属火,肾智属水,脾信属土。

就是说,五常之德落实的好,可以滋养五脏中和之气:仁养肝,礼养心,信养脾,义养肺,智养肾。

所以,行五常可以养五脏,曾国藩先生深得此法要领。

他在《养身要言》中说:“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仁所以养肝也;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裁之吾心而安,拨之天理而顺,义所以养肺也;内有整齐思虑,外而敬慎威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礼所以养心也;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智所以养肾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事有恒,容止有定,信所以养脾也。

”既然行五常可以养五脏,而五常根本是仁,仁的根本是孝。

所以孝道做得好,五常之德就具备了,五脏自然元真通畅,身体健康就会水到渠成。

(二)孝与智慧孝道可以启发智慧。

《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要获得智慧就要“格物”,就是革除物欲的意思,人减少欲望可以获得智慧,因为欲望少的人内心比较清静,这时候自性本具的智慧就会透露出来。

孝顺之人为了使父母安心,自然而然就会减少很多欲望,放下很多非分之想,无形之中做到了“格物”,因而随着其孝行的进步,其智慧亦必不断提升。

《孝经·感应章》说:“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能尽心尽力孝敬父母的人,必能明了天地万物之理,最终达到无所不通的境界。

这就是孝道启发智慧的证明。

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是一位大孝子。

小时候随父亲去人家做客,临走还不忘给母亲带几个橘子,留下了“陆绩怀橘”的故事。

陆绩长大后博学多识,智慧过人,通晓天文地理,做过浑天图,成为我国早期的大科学家。

这是孝道开启智慧的典范。

(三)孝与事业俗话说“诸事不顺因不孝”,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孝心。

如果一个人连对他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他就纯粹以利害的原则来为人处世。

这件事对我有利益有好处,我就全力以赴;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绝不会去做。

《群书治要·周易》上有一句话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是说和你一样的人,会感召在一起成为朋友。

一个人以功利之心为人处世,他所感召的朋友也是以利害之心和他相交往的。

如果周围全是这样的人,做事怎么可能顺利?这句话反过来也可以说“诸事顺利皆因孝”,孝道可以帮助事业一帆风顺。

因为若一个人孝敬父母,他就懂得知恩报恩,会培养起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那他所结交的朋友也一定是知恩报恩的。

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会有很多人全力相助,何愁事业不会成功?综上可见,《群书治要》非常重视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并认为孝道与修身的关系十分密切,修身离不开孝道。

修身以孝亲为起点,以孝德为内容,以孝心为动力,以至孝为终极目标。

修身的关键是修养道德。

孝是道德之根本,也是落实仁道的根本,在儒家伦理道德架构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根源性的作用,对“仁”、“义”、“礼”、“智”、“信”诸德均有统摄与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