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施工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及其质量控制一、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是指混凝土从原材料的选配到模板的拆卸的整个施工过程。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选配、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浇筑、模板的拆卸等环节。
1. 原材料的选配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子、石子和水。
在选配原材料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是将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其达到均匀的质量。
混凝土的搅拌设备一般有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车等。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方式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3.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主要是指将搅拌好的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过程。
混凝土的运输设备一般有混凝土运输车、泵车等。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泵送距离、泵送高度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4.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将混凝土从运输设备中倒入模板中的过程。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浇筑速度、浇筑厚度、浇筑方式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5. 模板的拆卸模板的拆卸是指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将模板从混凝土中拆除的过程。
在模板拆卸过程中,需要注意拆卸顺序、拆卸方式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措施和方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过程。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选配原材料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同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2. 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前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3. 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积水。
其次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勘察和测量,确定施工范围和混凝土浇筑的位置。
要对模板和支撑架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标准。
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 掺合料的选用和掺合比的确定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掺合料的选用和掺合比的确定至关重要。
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
在确定掺合比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用途和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掺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3. 搅拌和浇筑工艺混凝土的搅拌工艺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料浆的流动性来确定,搅拌时间太长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流动性,搅拌时间太短则无法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对于大体积和重要结构的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在搅拌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水泥浆,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浇筑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和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对于大体积和高度的混凝土浇筑,要采用分层浇筑或者采用插筋加固的方式,以防止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
4. 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后,必须进行充分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喷水养护、覆盖湿布、覆盖塑料膜和施加保温层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
1. 原材料检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水和掺合料等。
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对水泥进行抽样检验。
砂和石子的颗粒大小和含泥量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因此也必须对砂和石子进行抽样检验。
对于掺合料和水也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
在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用途和工程要求,并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等,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并进行实验室试制和现场试验来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
3. 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需要使用到各种设备和机械,如搅拌机、输送泵和振动器等,需要检测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包括浇筑顺序、浇注均匀度和振捣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验收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包括对混凝土强度、外观和坍落度等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步骤与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步骤与质量控制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在各类建筑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进行质量控制。
本文将会介绍混凝土施工的步骤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材料准备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各类材料。
首先是水泥,它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应选择质量稳定、符合标准的水泥。
其次是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应选择质量好、粒度均匀的骨料。
此外,还需要准备适量的水和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
所有这些材料都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区域没有杂物和坑洼;其次是搭建脚手架和支撑结构,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最后是搭建混凝土浇筑板和模板,将其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三、混凝土浇筑与坍落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步骤。
在浇筑之前,应先进行坍落度测试,并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合适范围内。
坍落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液化,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坍落度过低则会增加施工难度,难以使混凝土完全填满模板。
通过调整水灰比和骨料比例,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四、振捣和抹光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振捣处理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保证其密实性和结实度。
振捣可以采用机械振捣器或人工捣实器进行。
振捣结束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光处理,使其光滑、平整。
五、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正常硬化。
养护应在混凝土施工后立即开始,并持续一段时间。
养护措施包括覆盖水膜、喷水湿养、保温等。
覆盖水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喷水湿养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并促进其早期强度的发展;保温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混凝土的养护。
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是对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水泥、骨料、掺合料等。
其次是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混凝土的施工标准与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标准与质量控制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建材,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标准与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施工标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混凝土的施工标准混凝土施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石子、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等性能。
因此,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混凝土施工现场的要求混凝土施工现场应该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包括场地平整,通风良好,水、电、气等设施完善。
同时,施工现场应该进行规范的标志和划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混凝土湿润,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原材料的质量。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符合国家标准。
2、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和检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和检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的强度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强度检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的缺陷检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如裂缝、空鼓等。
这些缺陷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缺陷检验,及时处理缺陷。
四、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混凝土的开裂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验收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展开讨论。
一、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膨胀剂等,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具体做法包括:(1)水泥:检测其标号、凝结时间、含石膏量等指标,确保水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骨料:检测骨料的粒径、石英含量、含泥量等指标,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3)粉煤灰:检测粉煤灰的碳含量、细度等指标,保证粉煤灰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4)膨胀剂:检测膨胀剂的膨胀倍数和含气量,确保膨胀剂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施工工艺控制(1)搅拌: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2)浇筑: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出现渣浆分离、坍落度差等质量问题。
(3)养护: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目的是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度和温度,有利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水养护和温度控制,避免早期干燥和过早脱模。
二、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外观质量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直接反映了施工的质量水平。
验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表面平整度:测量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要求符合规定的坡度和平整度。
(2)裂缝:检测混凝土中表面和内部的裂缝情况,要求无明显裂缝。
(3)色泽:观察混凝土的颜色和色泽,要求均匀一致。
2.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指标。
验收时应进行以下测试:(1)抗压强度:按照规定的养护时间,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混凝土浇捣令制度,浇捣令签发前施工现场应办妥相关技术复核、隐蔽验收手续。
2、施工前一周,将商品混凝土厂提供的配合比提请监理方审查,合格后方能组织生产。
3、及时了解天气动向,浇捣混凝土需连续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大雨、大雪,同时预备好遮盖物品,以便及时遮盖。
4、混凝土浇捣前施工现场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各种设施等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
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木模部位要隔夜浇水湿润。
5、混凝土在浇捣前各部位的钢筋、埋件插筋和预留洞必须由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捣,柱混凝土不能一次下料到底,应分皮分层进行振捣。
6、遇门窗洞口时,应在洞口两侧同时对称进行浇捣施工,以防模板单向位移和扭曲。
7、浇捣混凝土前应由施工员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落实专人负责振捣,有专人负责看铁看模,操作人员的交接班以及吃饭、何处时必须移交施工情况,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交接记录,由负责人签名归档,以免混凝土超振漏振。
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钢筋上所受污染的水泥应予清除,以保证工程质量。
8、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以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并消除混凝土内气泡。
9、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初凝之前,并加强对泵送流态混凝土的振捣。
10、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11、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50cm。
并不准将振动棒随意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钢筋、模板弯曲变形、预埋件脱落。
12、按规定做好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工作,试块应在浇捣地点制作,混凝土试块成型24小时后拆模,放入标养室养护。
混凝土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耐久和美观。
因此,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一、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特点和质量要求混凝土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混凝土浇筑量大,一般要求一次性浇筑完成,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二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三是混凝土的养护条件要求较高,对施工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针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特点,对其质量要求也相应较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要求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寿命内安全、可靠;二是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压、抗折、抗渗等性能;三是混凝土的美观性,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一致、无明显裂缝等。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1. 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水等。
要求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注意检测原材料的含泥量、含水量等指标,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
2.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
3. 施工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
搅拌时间要掌握好,避免混凝土离析;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污染等;浇筑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养护时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避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4. 质量检测与验收: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抗渗等指标。
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施工准备工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材料准备、施工设备的调试以及施工现场的整理等方面。
其中,材料准备是施工质量的关键。
要确保水泥、骨料等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
施工设备的调试包括搅拌机、输送泵等设备的检验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施工现场的整理要保证施工道路畅通,施工区域干净整洁,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二节:施工机械与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还需要关注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
施工机械的选择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需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并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操作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要确保按照标准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第三节:质量检测与验收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质量检测包括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等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砼浇筑、固结、养护等环节进行监测和检验。
验收工作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对施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第四节: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不仅要关注施工质量,还要注重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合理管理废弃物、控制噪音等。
第五节:施工质量验收与整改混凝土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和整改工作。
质量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测试,并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进行评估。
如发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处理。
整改工作要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第六节:施工记录和信息管理混凝土施工现场要进行施工记录和信息管理。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原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选择和控制原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1.水泥的选择与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对水泥的种类进行选择,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要严格控制水泥的含水量、烧成程度和细度,以保证施工时水泥的活性。
2.骨料的选择与控制合理选择骨料种类和粒径分布是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关键。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骨料进行筛分、清洗和质量控制,以保证骨料的规格和质量符合要求。
3.掺合料的添加与控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可适量添加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灰等。
但添加掺合料要注意质量稳定性和掺量控制,避免过量添加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
二、施工配比设计与调整混凝土的配比设计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
合理的配比设计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设计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包括强度等级、工作性能要求、施工条件等。
应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确保混凝土配位达到设计要求。
2.合理调整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这一调整应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以保证施工质量。
1.搅拌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应严格按照搅拌时间、转速等要求进行,以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排除气泡。
2.浇筑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需注意浇筑速度、高度和均匀性等因素。
要避免浇筑时的金属碰撞,以免对混凝土造成单元体破坏。
3.养护过程控制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适当的养护。
养护时间不宜过短,避免干燥快速,也不能过长,以免延长工程周期。
同时,应注意养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四、混凝土强度检测与控制混凝土强度是衡量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进行强度检测与控制。
1.采样与试件制备从混凝土中采样时应遵循一定的取样原则和标准,以保证取得的试样具有代表性。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材料,其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和步骤。
1. 原材料选择和检验混凝土的质量首先依赖于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骨料和掺合料应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检验。
水泥要符合标称强度和化学成分的要求,骨料要满足粒径和均匀性的要求,掺合料要符合使用要求。
2. 配合比设计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混凝土的用途,合理设计配合比非常重要。
配合比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等方面。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要求。
3. 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过程。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1 搅拌:搅拌应采用充分混合的方法,确保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充分混合,并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控制。
3.2 运输: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搅拌不均匀和分层的现象。
运输距离过长时,应采取补充搅拌的措施以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3.3 浇筑: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性和连续性。
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模板内的空隙,防止出现夹渣、空洞等质量问题。
3.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
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4. 质量检验和监控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质量控制:4.1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和掺合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2 配合比检验:对已设计好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4.3 施工过程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浇筑速度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4.4 成品检验: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强度、饱和度和抗渗性等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标准要求。
一、配料比例控制混凝土的配料比例直接影响到其强度和性能。
在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预期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配比。
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准确称量和混合比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1. 水灰比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的选择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水灰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但过高或过低的水灰比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或开裂等问题。
2. 骨料配比控制混凝土中的骨料种类和配比也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在配料过程中,需要根据骨料的粒径、石英含量、质量等指标进行选择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二、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以下几个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1. 梁板模板的安装和调整梁板模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调整和检查。
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尺寸等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尺寸和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保持均匀、连续和稳定,避免出现中途停工、交替浇筑等情况。
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速度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的发挥和耐久性的提升。
养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者过迟硬化。
三、施工质量检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预期要求。
1. 混凝土强度检测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采用取样试验和无损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估。
强度测试的结果可以用于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抗渗性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其耐久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进行抗渗性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从而判断其抗渗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四、预埋件工序质量控制
1、安全监测仪器和电缆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砼 下料时,应避开仪器、电缆50cm以上,在仪器四周均匀下料。 备仓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模板、钢筋及其它杂物压住或砸断、 砸伤电缆,焊接时不得烧伤电缆。
2、混凝土施工中需预埋桥机轨道螺栓等埋件,在埋设前仔细检 查和核定,并做好标记和记录,预埋件埋设时,加固牢靠并 加以保护,并用黄油涂满螺牙,用薄膜或纸包裹。砼浇筑过 程中,注意对埋件进行观察、保护,砼下料和振捣时,应避 开埋件,防止碰撞埋件变形。
2024/1/3
3、在混凝土现场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均应配备通讯工具,设定专 用频道,保证在浇筑过程中联络畅通,加强信息传递与反馈,确 保浇筑施工顺利进行。 4、模板、钢筋、预埋值班工应在浇筑过程中经常巡视,不断进行 维护和校正,切实避免浇筑中跑模、钢筋变形和预埋件损坏等问 题发生。当仓面出现跑模、钢筋变形、预埋件损坏时,应迅速通 知有关值班人员修复或更换,并在修复后报请质检人员确认。 5、仓面负责人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采取书面形式将本班的 生产情况及其他注意事项向下班次交接清楚。
支撑卡具
五、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1、开仓浇筑前,盯仓质检员依据仓面设计进行详细对照检查, 检查内容:人员、材料、手段、机具、备用设施是否到位; 模板、钢筋、缝面、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2、混凝土浇筑严格实行挂牌上岗,每个仓都必须挂仓面设计。 仓面管理人员均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填写好施工记录。
3、在混凝土现场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均应配备通讯工具,设定 专用频道,保证在浇筑过程中联络畅通,加强信息传递与反 馈,确保浇筑施工顺利进行。
2、岩面渗水采取合理引排措施,确保渗水引排至仓外。 3、基岩面或混凝土缝面冲洗必须彻底,油污严重处应用清洗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运输过程控制、储存条件、施工前准备等方面。
二、原材料检验1. 水泥检验:检查水泥的标准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还应抽取样品进行强度检测、凝结时间检测等。
2. 骨料检验:检查骨料的规格、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确保骨料符合设计要求。
还应进行颗粒形状检测、强度检测等。
3.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检查外加剂的类型、用量、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外加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还应进行凝结时间检测、抗渗性能检测等。
三、运输过程控制1. 混凝土搅拌车:检查搅拌车的运输容器是否干净,无明显污染物。
搅拌车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搅拌效果良好。
2. 运输距离控制: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现场的距离,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距离,避免长期的运输过程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
3. 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控制: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搅拌车发生剧烈振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凝结过程。
四、储存条件1. 水泥储存: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湿度较大的地方。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水泥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结块。
2. 骨料储存:骨料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场地,避免受到污染。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骨料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杂质过多。
3. 外加剂储存:外加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外加剂的质量,避免受潮或者变质。
五、施工前准备1. 设备检查:检查搅拌设备、运输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转,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
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3. 现场环境准备: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无杂物,避免对混凝土质量造成污染。
六、总结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一、刖三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路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本文将从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的质量控制(1)检查水泥包装情况,包装完好无损。
(2)检查水泥标志是否清晰、鲜明、正确。
(3)测定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标,如初始和终凝时间、强度等。
(4)对水泥进行分析检测,检测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规定。
2.骨料的质量控制(1)检查骨料的标志是否清晰、鲜明、正确。
(2)检查骨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状态是否符合规定。
(3)根据设计要求测定骨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如相对密度、吸水率等。
(4)对骨料进行分析检测,检测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规定。
3.水的质量控制(1)检查水源的水质是否符合规定。
(2)测定水的PH值、溶解氧、悬浮物等物理性能指标。
(3)进行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检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1)根据道路使用环境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选用合适的骨料和水泥种类,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
(3)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根据道路使用环境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选用合适的骨料和水泥种类,进行试配,确定骨料的最佳配合比例和水泥的最佳掺量。
(3)按照试配结果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
(4)制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批准。
四、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骨料、水泥、水的用量。
(2)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3)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浇注的质量控制(1)控制混凝土浇注的速度和坡度,避免混凝土的流失和堆积。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
需要对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同时要对原材料的运输、存储和保护进行监督,防止受到污染或损坏。
2.配合比的确定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的比例,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控制水灰比、适当增加减水剂的使用量等。
3.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混凝土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控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和卫生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到外界干扰和污染。
4.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确保水泥、砂子和石子的充分混合,避免产生块状或团聚现象。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中途停止,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5.养护和维修: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和维修,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遮阳、防冻等,可以采用喷水、覆盖保护膜等方式进行。
维修措施包括填补混凝土表面的裂缝、修复破损的部分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配合比的调整、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搅拌和浇筑的操作、养护和维修的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所设计的配合比在施工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2. 混凝土搅拌与浇筑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是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符合要求;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隙和缺陷,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避免混凝土龄期过早干燥和开裂。
通常采用喷淋、覆盖膜、湿润等方式进行混凝土养护,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很大,因此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对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通常采用取样试块进行强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3. 施工工艺控制4. 质量验收与评定对于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和评定。
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抽检和评定,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需要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共3篇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共3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1一、前期准备工作1. 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前应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等级等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原材料准备:要求认真选用合格的材料,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对重要材料要进行验收,并对原材料报告进行管理。
3. 模板制作:模板要求质量合格,要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检查表面是否平整、表面无裂纹、结构稳定等。
4. 等级制定: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等级及相应的质量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这些要求开展施工活动。
5. 施工方案制定: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各环节进行分析,并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二、施工现场质量控制1. 材料的存储:施工现场要求按规定,正确摆放和存储钢筋、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并进行严格的防护。
2. 模板施工质量控制:要按照图纸不搭接或错开搭接、保证尺寸准确、松紧适当、使结构稳定等要求地施工。
3. 钢筋质量控制:要求进行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并正确的选择钢筋尺寸、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布置形式须保证钢筋在混凝土内部的粘结力。
4. 混凝土浇注操作质量控制:要求浇注前进行充分的预备工作、熟悉规范要求、保证浇注温度、浇灌时间、浇注要求、振捣振动及养护等。
三、质量检验1. 强度检验:对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加固要求进行检验。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设备及检测环境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2. 标高检验: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浇筑后保养期到达标准期,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标高检验,确保施工技术符合要求。
3. 弯曲度检验:在混凝土收缩后进行弯曲度检验,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厚度检验: 对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检查,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保障混凝土结构安全性。
四、总结与改进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对深入调查原因,及时修改和完善施工流程与各项控制措施,以便于提高工程质量。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具体包括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等。
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混凝土所用的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例。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可施工性等因素。
3.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的编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的编制是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明确各项施工工序和施工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
三、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 模板的检验和调整模板是混凝土浇筑的基础,必须检验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各项指标,确保模板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模板,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的质量检查和放样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起着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作用,必须检查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等质量指标,以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进行放样,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模板内,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稳定。
3. 砼浇筑前试块的制作和试验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制作试块进行试验,以检验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试块的制作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进行,试验应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控制1. 砼的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是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进行,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厚度,确保混凝土在模板内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空洞或夹杂物等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施工目录一、混凝土的组成及外加剂1、水泥组成的特性及技术性能2、骨料3 、拌合用水4、外加剂二、混凝土的性质1、和易性2、强度3、耐久性三、混凝土的施工1、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2、混凝土浇筑与捣实四、混凝土的养护【摘要】混凝土是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无论是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及给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地下工程,国防建设等都广泛的应用。
因此在国家基本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归结是由于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可根据不同要求配制不同性质的混凝土,在凝结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可以浇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建或结构物,他与钢筋有有牢固的粘结力,能制作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经硬化后有抗压强度与耐久性良好的特性。
其组成材料中砂,石等地方材料占80%以上。
符合就地取材和经济原则。
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混凝土也存在着抗拉强度低,受拉时变形能力小容易开裂,自重大的缺点。
所以有必要不断的深入了解混凝土的质量并总结其经验,以减少在施工过程总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安定性浇筑振捣一混凝土的组成及外加剂普通混凝土以下简称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水组成,为改善某些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参合料。
1.1水泥组成的特性及技术性能1.1.1水泥的特性硅酸盐水泥:A 凝结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
B 水化热大。
C 抗冻性好。
D 干缩性小。
E 耐腐性差。
F 耐热性差。
G耐磨性好。
普通水泥:A 凝结硬化速度较快,早期强度较高。
B水热化较大。
D抗冻性较好。
E 干缩性较小。
F 耐腐性较差。
F 耐热性较差。
G 耐腐性较好。
矿渣水泥:A 凝结硬化速度快。
B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速度快。
C 水热化低。
D 耐热性好。
E泌水性大。
F 干缩性大。
G耐腐性好。
H 碱度较低,抗碳化性能差。
火山灰水泥:A 凝结硬化速度慢。
B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C 水化热较低。
D 耐热性好。
E 耐腐性好。
F 干缩性较大。
G 在潮湿或与水接触的环境中,抗渗性好。
H干燥环境中易“起粉”。
I 碱度较低抗碳化性能差。
粉煤灰水泥:A凝结硬化速度慢。
B早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C 水化热较低。
D耐热性较好。
E 耐腐性能好。
F 干缩性较小。
G 抗裂性好。
H 同配合比时和易性好。
I 碱度较低,抗碳化性能较差。
复合水泥: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材料的种类和参量有关,其特性基本与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特性相似。
1.1.2 水泥的技术特性1. 水泥的细度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水泥颗粒愈细,与水起反应的表面积愈大,水化热较快且较完全,因而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但早期放热量和硬化收缩较大且成本较低,储存期较短,因此水泥的细度可用筛析法和表面积法检验。
和筛析法相比比表面积较好地反映水泥粗细颗粒的分布情况,是较为合理的方法,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法检验,要求用透气式比表面积测得的比表面积应大于300㎡/㎏。
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细度用筛析法检验要求8∂M的方孔筛上的筛余百分数不得超过10%。
2. 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是从水泥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和气质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
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初凝前完成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捣及砂浆的粉刷,砌筑等施工工序。
初凝时间不宜过短。
为使混凝土砂浆尽快的硬化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利于下道工序及早的进行终凝时间不宜过短。
3. 体积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如果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即所谓体积安定性不良就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隙。
降低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引起严重的事故。
因此施工中必须使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
国家标准规定,游离氧化钙对水泥安定性的影响用煮沸法检验。
测试方法可采用试饼法或雷氏法,由于游离氧化镁及过量的石膏对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影响不便于检验,故国家标准对水泥中的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分别做了限制。
4.水泥的强度水泥的强度是评价和选用水泥的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划分水泥强度等级的重要依据。
水泥除受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混合料的掺量,石膏的产量,细度,龄期,和养护条件等因素影响外,还与试验的方法有关。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强度,该法是将水泥和标准砂按1:3的混合加入规定数量的水,按规定的方法制成试件并按规定进行养护,分别测出3d和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5.碱含量碱含量是指水泥中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以氧化钠+0.658氧化钾计算值来表示。
水泥中间含量高是如果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
因此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碱水泥时,则水泥中碱含量应小于水泥用量的0.6%。
1.2骨料1.2.1骨料的分类骨料分为砂和石子。
1.2.2骨料的选择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骨料的优劣对混凝土最终强度有直接的影响。
在对粗骨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对其质地、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级配、最大粒径等参数进行重点的检查。
而选择细骨料时,应该重点检查质地、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尤其是要对有害物质含量和含泥量进行检查。
1.颗粒级配与粗细程度骨料的颗粒级配表示其大小颗粒搭配的情况,它决定了骨料的空隙率的大小。
混凝土的骨架密实,填充骨料的空隙的水泥浆则少骨料的粗细程度表示不同粒径的骨料混合后总体的粗细程度。
它决定了骨料的总表面积。
2.骨料中含泥量基尼块含量骨料中砂子与石子含泥量及泥块含量不同。
但是含泥量会影响骨料与水泥石的粘接力,降低和易性,增加用水量,影响混凝土的干缩和抗冻性且对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影响比低强度的混凝土的影响大。
3.有害物质黏土,淤泥,云母妨碍骨料与水泥的粘接。
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存在会腐蚀混凝土,引起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有机物含量多会延迟混凝土的硬化,影响强的增长。
1.3 拌合用水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可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及经适当处理或处置的工业废水等五类。
拌合用水应该尽量采用可饮用的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在拌合之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和抗腐蚀检验。
应该避免采用工业废水、酸性程度较高的水、生活污水来进行拌合。
1.4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入的一般不超过水泥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的一类材料总称。
外加剂虽然用量不多,但对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调节硬化时间,控制强度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等方面起着显著地作用。
混凝土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以下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
2.调节混凝土凝结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早强剂,缓凝剂,速凝剂。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防水剂,引气剂,阻锈剂。
4.改善混凝土其他特殊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着色剂。
二混凝土的性质2.1和易性新拌的混凝土要具有施工所需的和易性,以保证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所有工序顺利进行,而得到的均匀密实的,质量优良的质量,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一个十分综合的性能。
一般认为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及保水性三个方面的涵义。
流动性是指拌合物在自身及外力的作用下具有的流动能力。
黏聚性是指拌合物所表现出来的黏聚力而不至受作用的离析,保水性是拌合物保全拌合水不泌出的能力。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1.材料的品种影响和易性。
各种组成材料用量都相同的两种拌合物采用泌水严重的黏聚性低的水泥,都会显的和易性差。
粒型圆滑的骨料总表面积小的骨料,粗细搭配合理的骨料都会显得和易性好。
2.各项组成材料的比例是影响和易性的重要因素。
当骨料一定是水泥浆的多少和稀稠对和异性影响显著,当水泥浆用量和骨料的总量一定是,改变砂子占骨料的比率和易性会明显改变。
2.2强度1.凝结硬化后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的强度。
结构才能安全可靠。
混凝土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剪强度。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主要用来承受压力,由于它的抗压强度间存在着一定关系,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求抗压强度。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同等水泥用量的拌合物水泥标号高的混凝土强度必然高,骨料组成不好,搭配不密实的,含有泥土的,杂质过多都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组成材料的配合比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
比如减少拌合用水和所用水泥的比例,,适当增多水泥浆的含量都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反之则显著降低。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第一要素,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应该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强度。
在科学部门所配出来的配合比例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施工的现况,当施工现场的运输设备、气温等发生了变化之时,应该根据变化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在施工中混凝土作业各个环节准确称量,适度搅拌和振捣,加强养护都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
3.耐久性在混凝土构筑物投入使用后,具有抵抗环境中多种自然侵蚀因素长期作用而不致破坏的能力称为耐久性,混凝土工程的所处环境不同对耐久性要求方面和要求程度都不同。
多见的耐久性要求有以下几种:抗渗性硬结后的的混凝土内部具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微细孔隙所接触到的水或其他液体尤其是具有压力是极易渗透,其危害不仅是浸透的自身,还能导致腐蚀或冰冻的多种不利作用。
施工中减少水和水泥的比例,适度振捣,加强养护能改善提高抗渗性。
②抗冻性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致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能叫抗冻性。
抗冻性好的混凝土对于抵抗温度变化,干湿变化等风化作用的能力也强。
提高抗冻性的措施,在于减少和排除细微孔道,使混凝土密实。
③混凝土的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泥水化物生成碳酸盐而降低混凝土原有碱度简称碳化。
由于碳化后的碱度降低减弱了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会导致钢筋的锈蚀。
碳化还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而导致表面形成细微裂缝。
碳化对强度的影响因所用水泥的强度而异。
2.4 混凝土的拌制制度混凝土的拌制有助于混凝土的性质趋于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制度有搅拌时间,投料顺序,进料容量及搅拌要求。
1.搅拌时间搅拌时间是从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它与搅拌质量密切相关。
搅拌时间短,混凝土不均匀,强度及和易性下降:搅拌时间过长,不但降低混凝土搅拌的效率,同时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在大容量搅拌机中因脱角,破碎等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对于加气混凝土也会因搅拌时间过长而使所含气泡减少。
2.投料顺序投料顺序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提高搅拌质量,减少叶片、衬板的磨损,减少拌合物与搅拌筒的粘结,减少水泥的飞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节约水泥等方面考虑。
常用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和水泥裹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