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校公共外交人才的几点思考
大学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大学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在各个领域都备受青睐。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球竞争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那么,大学应当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呢?首先,大学需要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体系中,应融入更多的国际元素。
例如,开设国际关系、国际经济、跨文化交流等课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国际事务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
同时,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国际前沿的理论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国际学术动态。
外语教学也是培养国际视野的关键环节。
不仅要注重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通过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外交场景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外语沟通能力和文化适应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应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等项目。
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文化氛围,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全球意识。
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前沿的学术知识,还有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互动中,能够受到启发,开拓思维,逐步形成国际视野。
实践教学同样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志愿者活动、国际实习项目等,让他们在真实的国际环境中锻炼自己,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运行机制和文化习俗。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大学还应当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举办国际文化节、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也可以融入各国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国际文化的魅力。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也是影响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的重要因素。
大学应引进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同时鼓励本校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这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国际视野。
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年第3期总第299期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3,2019Serial No.299收稿日期:2019-01-06基金项目:2016年重庆市辅导员择优资助计划“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外语院校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计划———基于四川外国语大学‘两模一季+’的外事外交实验项目平台”(编号:fdyzy2016008)。
作者简介:李洪丽,西南大学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博士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洪丽1,2(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2.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摘要:高校需要解决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供需错配”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外事外交人才的素质结构、提高外事外交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调整课程设置、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应大数据时代对外事外交人才的需求、创新外事外交人才的社会实践培养方式等方面优化外事外交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19)03-0151-0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2]。
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时代背景下,外事外交人才在各类外事调研、外事决策、外事接待、外事谈判等外事外交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就业机遇,也面临素质提升的现实挑战。
针对外事外交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外事外交专业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还有利于外事外交专业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我国的外事外交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积极探索中国公共外交新思路
【编者按】公共外交是当前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国际传播与外交实践的重要着力点。
作为新闻传播学、外交学、文化研究等学科的交叉性话题,相关研究数量大、视角广。
然而,直至目前,公共外交,特别是中国公共外交基本问题性及其相关概念、理论范式等并没有清晰的概括。
本刊特组织“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的专题研究,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对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公共外交特别是中国公共外交的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本栏责编:张毓强】积极探索中国公共外交新思路■黄星原大变革、大调整使国际形势正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
为在后危机时代战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未来国际体制及国际规则确立施加影响并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被日益凸显,成为各国塑造国家形象、争取国际理解、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抓手。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大国争取国际舆论的一个新的“主战场”正在形成。
一、公共外交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是因为它是一种注重效果的新型外交方式,有其明显的特点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共同构成国家总体外交,它与传统政府外交既相互联系补充,又相对区别独立。
归纳起来,公共外交主要有三大特点。
第一,它的行为对象是外国公众,这有别于政府之间的官方外交;它的行为主体是一国政府或政府相关机构,组织设计性和目的效果性很明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纯民间外交。
第二,它的手段方式弹性灵活,不谋求通过强行灌输强调自己政策主张的正确性和不容挑战性,而更多是通过信息交流和对话交往等“软方式”,展示一国政府政策及行为的合理面或不得已面。
公共外交具有间接性、隐蔽性、柔和性和非对抗性等特质,这表明它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的“对外宣传”。
第三,它的行为特点是公开、透明,主张采用国际通行做法,排斥所谓“狭隘与神秘”。
政府主动提供准确信息是前提,借助媒体等力量传播是手段,引导外国公众舆论朝着有利于自己国家利益的实现是着眼点,最终影响他国政府决策是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就公共外交的作用和效果而言,由于其有建设性和破坏性两方面特征,一国可能是公共外交的受益者,也可能是受害者。
浅谈当下大学生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策略
浅谈当下大学生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策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而作为当下大学生,我们在面对日益增多的国际文化交流机会时,如何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就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当下大学生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大学生处于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有着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交、文化活动。
而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则是培养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关键,这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习俗、背景、思想等,还能将这些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能力和行为,培养出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读书 / 观看相关书籍 / 视频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思维读书也是提升自己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习惯、习俗等。
关于如何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阅读经典的国际文化书籍,如《彷徨天堂》、《老人与海》等,2. 看国际电影、综艺等,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习惯。
3. 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文化背景。
通过读书和观看相关的书籍/视频,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的适应国际文化交流环境,扩大自己的国际化思维。
三、学习外语,熟练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外语是培养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关键所在,它是所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阅读和工作中必要的能力之一。
熟练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意味着我们能更好地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理解各国文化背景和心理,并与各国人士建立良好的关系。
浅析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浅析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摘要】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对于提升高校外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外语能力,在跨文化沟通中展现出优秀的能力。
高度的责任心和紧急应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也是关键,以确保外事工作的协调顺利进行。
政治敏锐性和良好的外交手腕也是外事工作人员必备的素质。
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外事工作的成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工作挑战,提升外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外事工作、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责任心、应变能力、团队合作、协调能力、政治敏锐性、外交手腕、效率、水平。
1. 引言1.1 外事工作的重要性外事工作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高校与国际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而高校外事工作则是促进和支持这一趋势实现的关键。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不仅是高校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高校整体发展的动力之一。
高校外事工作旨在促进高校与国际教育机构、学术机构和企业等的交流合作,推动高校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和学习资源。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招收外国留学生、组织国际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高校外事工作为高校提供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促进了高校的改革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高校外事工作在推动高校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高校外事工作,提升外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教育发展趋势,推动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目标。
1.2 高校外事工作的特点高校外事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外事工作与其他行业的外事工作相比,更加注重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质,外事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经济合作或政治交流,更重要的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拓展学校的国际视野,提升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提高对外交往能力的思考
提高对外交往能力的思考对外交往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人们需要更好地与各种背景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因此,提高对外交往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提高对外交往能力的思考,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是增进国际交往的基础。
我们应该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统、价值观、礼仪和沟通方式等,以便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避免偏见和刻板印象,并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互信和友好的关系。
2.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有效交往的关键。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指听取对方的意见,更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我们应该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并学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来深入了解对方。
其次,我们要注意自己的非语言沟通,例如眼神交流、姿势和面部表情等,这些都能传递信息并影响对方的理解和反应。
最后,我们需要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例如避免使用俚语、谨慎使用幽默等,以避免语言上的误解和冲突。
3.发扬开放和灵活的心态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灵活的心态。
开放意味着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文化,愿意接触和认识不同的人群。
灵活意味着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
只有保持开放和灵活的心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外交环境,并取得更好的交往效果。
4.提升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提高对外交往能力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国际事务。
我们可以通过收听国际新闻、阅读相关书籍和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增加对国际事务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可以关注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工作机会,以增加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和经验。
通过对国际事务的关注,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和适应外交环境的变化,并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沟通能力。
5.增强自我学习和提升提高对外交往能力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语言培训班、国际交流项目或者专业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浅析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的问题及对策[5篇模版]
浅析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的问题及对策[5篇模版]第一篇:浅析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的问题及对策浅析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则是公派留学。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公派留学的现状及特点,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服务、管理高校教师公派店铺,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升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高校教师;公派出国;师资队伍;管理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人才流动全球化进程加快,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国际化,而师资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则是公派留学。
做好高校教师公派出国工作,将有效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为高校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力量。
一、当前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的特点1.高校教师公派店铺日趋常态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各高校的鼓励支持下,国内外高校交流与合作愈加频繁,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其中,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地方支持的每年多批次的高校教师公派店铺占有重要地位,日趋常态化。
2.选派店铺教师的学科多样但分布不均。
总体来看,公派出国的理工科教师人数高于文科类教师,此现象在理工类高校更为明显。
一方面,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项目大多要求教师有项目,文科教师手头项目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学校出国项目名额有限,更倾向于选拔亟需重点学科的教师出国。
3.选派店铺教师的层次结构多样但分布不均。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通过多种项目选派不同层次的教师店铺,如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等,鼓励不同层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出国。
但经了解,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较高。
一方面,这是由于部分高校要求评聘教授时需具备一年及以上店铺经历;另一方面是由于青年教师初入学校时各方面任务较多,较难抽出时间出国。
二、公派教师出国存在的问题1.选派计划性欠缺。
公派出国是高校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切实有效。
军事公共外交时代背景下的军队院校外训翻译刍议
军事公共外交时代背景下的军队院校外训翻译刍议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军事公共外交成为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军队院校的外训翻译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就军事公共外交时代背景下的军队院校外训翻译进行探讨,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时代背景军事公共外交是一种通过传播军事信息、宣传国家军事实力、改善国际形象、争取国际支持的手段。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军事公共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
各国军队为了更好地开展军事公共外交工作,纷纷加大对外训翻译的力度,使得外训翻译成为了军队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外训翻译的重要性1. 促进国际军事合作军队院校的外训翻译工作可以促进与其他国家军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友好关系。
通过翻译的工作,可以有效地传递军事信息,促进国际军事合作。
2. 提升国家形象外训翻译也是一种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在军事合作和交流中,翻译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形象。
军队院校需要重视外训翻译工作,提高翻译水平,展示国家的国际形象。
3. 传播国际理念通过外训翻译,可以将国家的军事理念、文化和政策传播到国外,增进国际社会对国家的了解和认知。
这对于推动国际军事合作,维护国家的国际利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外训翻译存在的问题1. 人才缺失由于军事外训翻译所需的领域知识和语言技能比较专业,导致军队院校在外训翻译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现有的翻译人才很难满足军队院校对外训翻译的需求。
2. 翻译质量不高目前,一些军事外训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和专业素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军队院校的外训翻译中,出现了一些专业性问题和翻译错误,这对军事公共外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缺乏标准化管理在军事外训翻译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治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外训翻译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军队院校在军事公共外交中的形象和效果。
当前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不足与应对
现, 最早可追 溯到 1 8 5 6年 《 伦 敦 时 报 》的一 篇 社
论: “ 美 国政治家必须谨 记, 假如他们 想要像其所
设 想 的那样 给 我们 留下 某种 印象 , 他们 也 必须 给他
中, 政府在公共外交活动中 占主导地位 , 公众则是 公共外交活动的主体 , 媒体在公共外交活动中起到
责任 的大 国新形 象; 拉动文化产业发展 , 促进 国家经济繁荣。然而 , 现阶段 的中国公共
外交存 在缺 乏统 筹规 划 、 政 府 角色过 浓、 公 共 外 交 学理 分 析 不 够等 问题 。夯 实战 略 规 划与统 筹协 调 , 淡化政 府 角 色 , 推进 理论 支持 与科 学论证 , 挖掘 公 共 外 交人 才 , 强化 公 共 外 交客体研 究和巧 借 海外 大众传 媒发 音是 推 进 中 国公 共 外 交进 一步 发展 的有 效 选
择。
关 键词 : 中 国; 公共外交; 缺陷; 对 策 中图分 类号 : D 8 2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1 7 5 0 ( 2 0 1 4 ) 0 5— 0 0 1 1— 0 5 公众 。 目标 国公 众 受到 影响后 , 会 产生一 定 的舆论
方 面 的价值 性与必 要 性均 日益 凸显 。
对话沟通、 媒体传播 、 文化交流等互动形式赢得 国
外 公众 认 同与 支持 的外 交活动 。具 体 而言 , 公共 外 交 在运 作过 程 中 , 是 由 一 国政 府 对 本 国公众 、 媒 体
等多机构支持其外交行为, 而行为 目 标则是他国的
第一 , 公 共外 交有 利 于改善 和提 升 中 国负 责任 的大 国新形 象 。随 着 中国综 合 国力 的 E t 益增 强 和 国际地 位 的不 断 提 高 , 少 数 西 方媒 体 “ 妖魔化 ” 中 国的报 道甚 嚣尘 上 , 大 肆 宣扬 “ 中 国威 胁论 ” , 对 中 国的 国家形 象造 成 了极 大 负 面影 响 。 中国通 过 开 展 公共 外交 活动 , 能够 清 晰地 发 出 自己 的“ 声音 ” , 让 更多 西方 人深 刻认 识和 了解 一个真 实 的 中国 , 这 不 仅有 利于 中 国 向世 界 展示 合 作 、 开放 、 负 责 任 的 大 国新 形象 , 而且 在 消 除 “ 中 国威 胁 论 ” 的 负 面 影 响和构 建 “ 和谐世界” 、 促 进 世 界 共 同 繁 荣 发 展 等
军事公共外交时代背景下的军队院校外训翻译刍议
军事公共外交时代背景下的军队院校外训翻译刍议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军队的任务和职责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军事力量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军队对外交和国际事务的参与也越来越重要。
军事公共外交时代的背景下,军队需要培养更多的外交人才,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军队院校外训成为军队高层军官外交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军事公共外交时代背景下,军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任务。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多样化。
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和交往的频繁程度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军队掌握更多的外交技巧和知识,以适应不同的国际环境。
军事力量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限制。
在国际事务中,传统的军事力量并不总是有效的手段。
很多时候,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更加有效和可行。
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军队需要培养更多的外交人才,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军事交流和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之间开展军事交流和合作,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有助于消除误解和意见分歧。
通过军事外训,军队能够派遣军官赴外国军队学习,开展互访交流,从而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和合作。
军队院校外训是培养军队外交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派遣军官赴外国院校学习,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军事外交实践和经验。
与外国军队的学员进行交流,可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
军队院校外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外交知识、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
外交知识包括国际关系、外交策略、多边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外语能力是军官参与外交活动的基础,尤其是英语能力。
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则包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以及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的能力。
军队院校外训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军官们亲身体验外交活动的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还可以邀请外交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为军官们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指导。
为了保证军事公共外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军队院校外训与外交部门的密切合作。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思考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思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需求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就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实施途径以及应对挑战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1. 提升国家形象。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能够向世界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和国民素质,从而塑造国家良好的形象。
例如,中国通过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吸引了全球目光,展示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2.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可以扩大国际市场,提升贸易合作和投资规模。
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合作,各国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提高生产效率,拓宽市场渠道,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3. 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交流。
不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加速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应用,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4. 加强文化交流。
对外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通过文化交流,各国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成就,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实施途径1. 深化政治互信。
建立健全的政治互信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对话与协商,推动多边合作,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
2. 加强人员交流。
通过留学生项目、访问学者项目等方式,加强人员交流,促进学术与文化交流,推动人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3. 拓展科技合作。
建立科技合作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与应用。
4. 加强经济合作。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扩大经贸往来,促进经济共同繁荣。
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1. 语言与文化障碍。
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这给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为了加强交流合作,需要致力于培养多语种人才,加强跨文化交流培训。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外交潜质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外交事业输送新鲜血液。
这一计划是外交部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外交工作需要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外交精英。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的实施对象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通过选拔和培养,使其具备从事外交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重点培养学员的外语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外交技巧和专业知识,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外交素质的外交人才。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交知识、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和外交技能等方面。
学员将接受系统的外交理论和实务培训,参与外交实践活动,了解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的最新动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外交能力。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的实施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外交人才,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这一计划,外交部将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潜力和能力的外交精英,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的实施将有利于我国外交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我国外交事业
的全面发展。
外交部将继续加大对定向培养计划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培训机制,提高培养质量,为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外交队伍做出贡献。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的实施对于我国外交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外交人才,我国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挑战和机遇,推动我国外交事业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外交部定向培养计划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型高校外事工作若干思考与建议
收稿日期:2019-09-27作者简介:沈斯超(1988—),女,江苏苏州人,大学行政。
新型高校外事工作若干思考与建议沈斯超(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 215123)摘要:外事工作在新型大学中的蓬勃开展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大学教学、科研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营造国际化氛围,加快中国本土大学国际化建设步伐,提升整体教学科研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外事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泛:促进通过与海外高校(或研究所)和学者合作产生前沿的科研成果、留学生管理、招揽海外专家打造本校特色的国际化科研团队、促进本国教师走出去,学习进修以及承担日常接待外国访问团等。
但是大多数的外事部门缺乏全方位的执行能力,在实际操作时是需要自上而下、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其中就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那些具备外事战略的新型高校而言,如何革新高校外事理念及模式,从被动转为主动开拓外事局面是真正需要思考与探究的事。
关键词:新型高校;外事工作;国际合作;留学生;外教;海归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24-0164-01 高校外事工作承接着整个学校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纽带,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世界眼光的开路先锋。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高校带来了契机,现阶段高校和海外的联系日渐增多,外事工作的内容和涉及面也日益丰富与复杂。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外事专业化进程,首先要发挥国际交流职能作用,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多部门联动,外事部门需拓宽思路,开拓创新,为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利用行之有效的引智计划,激发优秀人才归国研究创业的热情,并为他们做好全方位政策指导与服务。
还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打造,为国际留学生、学者营造国际化科研氛围也是高校外事工作的一大重点。
同时鼓励人员派出,走出国门开拓视野,提高自身,培养更好的甄别优劣的眼光。
1 高校外事工作的面临的现状1.1 国际项目合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国家科技局的领导下,中方高校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建立国际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提供政策咨询,开展国际培训,推动国际间务实合作。
外事培训工作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外事培训工作。
在此,我代表外事培训部门,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情况,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首先,我想谈谈外事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在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作为外事工作人员,我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
因此,外事培训工作对于提升我国外事工作人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事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在外事培训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1.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外事培训体系。
我们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外事工作人员需求,制定了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2. 优化了培训师资队伍。
我们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籍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3. 创新了培训方式。
我们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4. 提升了培训质量。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逐步提高了培训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水平。
二、外事培训工作面临的挑战尽管我们在外事培训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1. 培训资源不足。
由于外事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需求量大,现有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 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部分培训课程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运用所学知识。
3. 培训效果评估不够科学。
部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过于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员的学习成果。
三、对今后外事培训工作的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外事培训工作水平,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培训资源投入。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增加培训经费,改善培训设施,提高培训质量。
2. 优化培训课程设置。
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及时调整培训内容,确保培训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的外事培训师资。
外交外事调研报告
外交外事调研报告外交外事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外交外事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外交外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调研发现,外交外事工作中存在一些困扰和难题,如人才培养不足、信息沟通不畅、政策制定不符实际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信息传播和完善政策制定等建议。
一、问题分析:1.人才培养不足:外交外事工作需要具备优秀的外语能力、深厚的国际事务知识和较强的谈判能力等一系列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在该方面的培养仍存在不足,导致外交外事工作人才的储备不足。
2.信息沟通不畅: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增多,但在外交外事工作中,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共享度还有待提高,这影响了外交外事活动的顺利进行。
3.政策制定不符实际:当前全球局势变化快速,一些外交政策制定不符合实际需求,导致一些外交外事工作出现困难和挑战。
二、解决方案:1.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外交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培养质量。
除外语及国际事务知识外,应注重提高相应的沟通、谈判、协商、处理矛盾等能力,加强实践性培养。
2.优化信息传播: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提高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效率。
同时,加强对外交外事信息的筛选和适应调整,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3.完善政策制定:加强情报收集和研判能力,及时了解和跟踪国际和地区变化,对外交外事政策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与相关机构加强合作,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三、结论:外交外事工作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国家的利益和形象,我国应加大对外交外事工作的培养和发展。
在人才培养、信息沟通和政策制定等方面,需要加强合作,提高执行力,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变化。
外交外事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利益,因此,我们应持续关注并关心该事务的发展。
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精品5篇)
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精品5篇)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精品5篇)大国外交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大国外交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1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大国外交是指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通常涉及到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在参与大国外交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首先,大国外交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挑战。
同时,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大国外交需要具备卓越的外交能力和语言能力。
在外交场合中,需要能够准确表达国家的立场和利益,并能够与外国领导人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还需要具备卓越的外交能力和语言能力,能够用流利的英语或其他语言与外国领导人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最后,大国外交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需要尊重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能够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和价值观。
同时,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能够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和价值观。
总之,大国外交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在参与大国外交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智慧、外交能力和语言能力、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2大国外交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大国外交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大国之间通过外交手段、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来维护和加强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
外语人才承担起开展人文外交的使命——关于外语院校外交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若干思考
人 文外交得到 了国家领导人 的高度 重视 ,面 临着前所 未有 的发展机 遇。人文外交是 中国外交未来 的新亮 点 , 是中 国实现未来发 展 目标 的重要保 障。
二、 外语人才肩负着 开展人 文外 交的重要使命
人 文外交 的主体 是 中国人 民 ,人 文外 交 的资 源寓 于民众之 中。近年来 , 中国外交的参 与主体逐渐趋 向多
一 — - 一 - —— -
+
- +
一 + 一 +
- +一 +Fra bibliotek一 + - +
* +
一 +
一 +
一 +
・
栽 于《 教学与管理》 2 0 年。 ,0 2
出版社 ,0 7 O 2 0 年l B第2 0 7 O , 0 年l B第1  ̄2 次印刷. 【 杨善 华 , 立 中. 方社 会 学理 论 [ . 京 大 学 出版 社 , 4 ] 谢 西 M】 北
第 一次正式提 出“ 人文外交 ” 概念 。“ 文外交 ” 一种 人 是 凸显人的价值 , 体现 “ 以人为本” 理念 的x # 交流 方式 ,  ̄l - 具 有鲜明 的中国特 色。人文外交是 民间外交和 文化外
使节会议的讲话 中指出 : 要加强公共外 交和人文外交 , 开展各种形式 的对 外文化交 流活动 ,扎实传播 中华优
质的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人 才 , 中国 日 为 益发展 的“ 大外 交”“ 、总体外交” 服务 , 成为摆在外语 院校 面前的重要任
务。
关键词 : 文外交; 人 外语 人 才 ; 论 ; 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 : 4 . G6 2 0
一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码 :6 4 9 2 (0 2 1 — 1 3 0 1 7 — 34 2 1 )0 0 1- 3
高校国际交流总结如何总结国际交流的经验和难题
高校国际交流总结如何总结国际交流的经验和难题高校国际交流总结的经验和难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信息时代,国际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
然而,高校国际交流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总结高校国际交流的经验和难题。
一、经验总结1.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高校应该积极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和交流学者,双方可以共同开展联合科研项目,互派学生和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2. 创造多样化的交流机会:高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国际学术研讨会、讲座、夏令营和短期项目等。
这样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同行交流,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
3. 推动学生流动:学生交流是高校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提供奖学金和资助,以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
同时,高校也可以引进国际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二、困难和挑战1.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高校国际交流的一大挑战。
学生和教师需要适应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惯,才能更好地融入交流项目。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跨文化培训和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适应异国文化。
2. 语言障碍:语言能力的差异是国际交流中的另一个困难。
学生和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交流活动和学术合作。
高校可以开设语言培训课程,提供语言辅导和交流机会,帮助提升语言能力。
3. 师资和设备不足:一些高校在国际交流方面面临师资和设备不足的问题。
缺乏具有国际背景和经验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以及现代化的研究设备和实验室,使得高校无法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合作伙伴。
高校应该加大投入,提升教师队伍和设备水平。
三、未来发展为了更好地总结高校国际交流的经验和解决难题,高校应该继续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拓宽学术交流渠道。
同时,高校也应该关注和解决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师资和设备不足等问题,提升国际交流的水平。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校外事工作正变得愈发重要,它不仅是高校间交流合作的桥梁,更是推动国际化办学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愈发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1.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研究项目、联合办学项目等不断涌现,这为高校外事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校需要提供更加规范的国际化办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加强与国际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
2. 国际学生的增多在中国高校就读的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带来了对外事工作的新挑战。
高校需要更好地为国际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提升国际学生管理水平,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3. 国际交流平台的拓展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需要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化办学资源整合,推动更多的重要学术成果在国际范围内得以传播和推广。
高校还需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展览等活动的组织,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二、高校外事工作的管理1. 加强外事部门建设高校外事工作的管理离不开外事部门的协调与支持。
加强外事部门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外事部门需要具备专业的外事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提升外事工作的效率与规范。
2. 强化国际学生管理国际学生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
高校需要将国际学生管理纳入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完善的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规定,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和管理。
3. 健全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是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任务。
为此,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高校的沟通与联系,推动更多的国际交流项目和合作项目的开展。
4. 提升外事管理水平在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外事管理水平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决策探索2018.10
下
培养高校公共外交人才的几点思考
文/张曦月
开展公共外交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
公共外交人才是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支撑。
加强公共外交,高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那么,如何培养具备扎实的外语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较强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外交人才呢?在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后,笔者认为,要探索高校公共外交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应努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人才需求分析
要做好公共外交人才培养,首先就要科学严谨地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清楚各领域的人才所需的素养。
另外,在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和基本评估时,要依据国内外相关方面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做好人才需求服务。
比如,在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的形势下, 通晓中西方城市文化并且通晓他国语言的“会倾听、能表达、善交流、精沟通”的高端人才依旧匮乏;在跨国经营企业中,
则需要通晓国际法规、全面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善于外交沟通的综合性人才。
这方面的需求数据整理得越全面规范,越有预见性,目标人才培养规划的设置和执行就会越具体,也就更能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进行人才培养工作。
二、明确公共外交人才培养的
目标和规划
要明确和了解我们到底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人才的规格和特点是什么,同
科教论坛
【摘要】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在国家对外交流和战略发展上的作用非同小可。
高校作为高等智库的集合地,在公共外交领域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本文结合现有的调研和分析,在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培养体系、意识能力培养以及实践层面上对如何培养公共外交人才作出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以期探索高校公共外交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公共外交;人才培养候,要对人力资源的引进与管理加以同步思考、同步规划,科学筹划企业的机构设立、岗位设置和人才的引进、培训、考核机制,使人力资源的培养提升成为引导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先导性力量。
(二)积极创建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公司的团队建设与员工的精神风貌,在企业内集聚起友爱互助、公平竞争、从善向善的正能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进一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应该将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认真创设优秀的文化建设载体,树立全员沟通理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沟通体系,增进管理者和员工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感情交流,
让优秀的文化基因注入每一位员工的血脉,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科学制定人力资源的培养提升计划
针对企业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充分挖掘自身的教学培训资源,组织内部行家老手开展以老带新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借力第三方教学培训机构,定期开设学习讲堂、开展实训活动,进一步开拓企业员工视野,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
(四)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机制将日常的考勤纪录与工作表现的考评成果,客观、公正地运用到薪酬调整与职务晋升上来,努力构建一个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的绩效考评体系,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
不正常现象。
同时,针对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五类不同需要,注重薪酬激励和非薪酬激励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情感激励活动,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多主动关心员工的需求,努力建立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形成风清气正、相互信任、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畅通言路,鼓励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参与企业经营的监督管理,邀请员工代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或列席会议,让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计划及发展方向,使员工处处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满意度、忠诚度,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钱江世纪城管理委员会)
49
决策探索
2018.10
下
科教论坛
时还要弄清楚人才的基本规范要求及其数量特点。
在思想意识上,首先,要认识到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培养公共外交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公共外交人才培养不是培养小而精的专业外交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也不都是在国家政府部门、大型跨国企业财团、专门外交部门等地方任职;相反,培养出的公共外交人才应具备普遍性和服务性,无论是在国内外各机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本专业领域和专门学科等方面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传播交流作用,参与到各项公共外交实践中去。
其次,要深入细致地厘清公共外交人才每一方面的培养要求,越细致越好,包括语言、文化、专业素养、分析解决问题、跨文化沟通和交际、国际意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样有利于具体实施操作。
另外,在人才的层次和阶段性培养上要做好需求规划,在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目标制定上要符合现实需求,同时还要根据市场规划随时调整目标需求,以避免重复浪费或做无用功。
三、探索和创立公共外交人才
培养体系
公共外交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和相关领域的各个层面,以及学生的个人特质等。
唯有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才能构建有效的公共外交人才培养体系。
在制定教学大纲、精心打造课程体系后,还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共同开展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隐性课程方面,学校可以设置公共外交相关知识课程或者专门讲座,进行公共外交宣传和推广活动,组织中外学生文化推介和牵手联谊活动等,以此拓展学生的公共外交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加强学生公共外交意识和层次水平。
四、努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公共外交人才培养的理念核心在于文化。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传播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中国重塑文化内涵和外延,恢复文化自信,树立文化强国形象。
从该层面上讲,高校公共外交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文化。
这里的文化不仅指物质文化,还包括艺术、思想、道德、信仰、宗教等方面的精神文化。
要增强跨文化交际和传播课程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增进文化知识,培养其文化敏感性。
可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机穿插讲座,也可以将文化通识课程与国别文化专题研究课程相结合,穿插典型个案分析和相关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同时,要注意解读社会文化的历史渊源或思想文化的根源与根基,并安排一些国际礼仪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加其社会适应性。
五、积极构建公共外交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理论知识始终要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完善。
探索和创建公共外交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 将公共外交活动纳入学校校园文化体系。
在学校校园文化中加入公共外交交流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又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增加了公共外交的实践经验。
这些年来,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多,他们大部分是在各自的生活圈里生活,很少有交集。
针对“学校是否有必要组织本校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我们调研了部分学生,调查结果发现, 绝大部分(78.9%)的被调研学生倾向于“学校非常有必要组织本校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开展交流互动活动”。
学校组织活动让中外学生加大交流,
对于展示中国的热情、让外国留学生更
多地了解中国、帮助大家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等,都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积极创造让校大学生“走出去”的交流机会,积极为在校大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交流活动搭建平台。
例如,在近十年来,孔子学院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也为中国学生成功地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另外,还应鼓励大学生成为汉语教学志愿者,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相应帮助。
第三, 积极与政府和外事部门对接以取得政策支持和相关扶助,为大学生在参观、听讲座、参与涉外活动、实习等方面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
公共外交人才培养体系庞杂、涉及面广,由于篇幅有限,无法就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展开进一步思考, 但我们可以借助与各类高校交流合作的机会展开进一步探讨,同时学习借鉴优秀的学术科研成果,认认真真地思考,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不断提高和完善,为公共外交人才的培养研究作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辞书出版,2007,1.
[2]赵启正.由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J].
外交评论,2009,2.
[3]秦菊波.论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
养[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4]张洪林.礼仪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
的重要环节[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单成现.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中国公共
外交[D].南京师范大学,2011,4.[6]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
其作用[J].外交学院学报,2005,3.【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地方高校公共外交人才的培养研究”(13JY3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