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主讲:林文采博士

合集下载

心理营养实践版: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心理营养实践版: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读书笔记
本书通过一个个案例,阐释了林文采博士心理营养这本书的落地实践。 这本书对于解决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很有帮助。 整本书娓娓道来,通过不同的案例,带我们不断去探索和思考,仔细研读,还需要身体力行的做到。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想培养一个自由的思想。
目录分析
01
导读:心理 营养的主要 内容
02
用心理营养 改变被溺爱 的孩子
03
孤独症孩子 的治疗案例
04
青春叛逆期
06
胆怯孩子的 成长
05
七年,用心 理营养养育 自己和孩子
1
有趣的心理营 养宝宝
2
育儿先育己
3
产后抑郁的妈 妈
4
培养独立自主 的孩子
5
单亲爸爸如何 养育孩子
我们并不是完美的父 母
心理营养可治百病
从问题儿童到好学生 的逆袭之路
心理营养实践版:林文采博士的亲子 教育课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心理
养育
博士
家长
气质
案例
过程
林文采
营养
孩子 孩子
水水

营养
儿童
心理
问题
妈妈

内容摘要
本书是林文采博士心理营养理念(无条件接纳,肯定、赞美、认同,生命至重、安全感、模范)的深化,书 中的27个案例,是数十万学习了心理营养理论的家长抚育孩子的实践精华,这些家庭原本存在种种问题,如夫妻 不和、父母暴躁、父母离异、孩子之间不和、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在学校受到凌霸、孩子语言存在障碍、 孩子胆小、敏感、自卑、叛逆等。林文采老师将案例分类整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述总结,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 领会心理营养理论的精髓,解决父母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转载林文采--心理营养没被满足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求关注

转载林文采--心理营养没被满足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求关注

林文采: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的孩子一生都在寻觅关注林文采: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的孩子一生都在寻觅关注启明按:所有师范类的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前,都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只是很多人往往真正从事教师职业后会忘掉这些曾经学过的知识。

说到心理学,启明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同事,她叫郑会英,她是我们这里最贵的一对一语文老师,上她的课需要一千元一小时,同时还需要提前排队预约,上次听说她今年2月份春节期间的课早在去年12月就预约完了。

有的家长甚至从内蒙把孩子送来给郑老师辅导。

她除了在教学这块功底扎实(印象最深的是她给学生讲作文的时候能随随便便背出一整篇的文章来,并逐段逐句分析其手法及好处)之外,在心理学方面也很专业,去年,她考取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从业资格证,有一次和她聊天的时候她提到,其实很多学生成绩不好或者过于叛逆,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而这其中父母给孩子的教育及对孩子的关注又是一个重要原因,并非物质上的吃不饱、穿不暖,而是精神上,心灵上这些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得太少。

今天启明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马来西亚籍华人林文采博士,她是著名的萨提亚亲子婚恋专家,同时也是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

文中提到了父母在养育孩子时的一些细节,这里丝毫没有提到物质相关的东西,但正是这些非物质方面的因素和孩子青春期及成年后的行为有很大关系,文章比较长,但愿您看完之后能记得:0-3个月是无条件接纳,4个月开始到3岁最需要的安全感,同时注意2-3岁时的第一反抗期要平稳度过,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6-7岁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学习的模范,至于吃饱穿暖那些物质上的事情其实以目前国民的经济水平我想问题都不大。

全文如下: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要什么。

那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16岁了还需要听吗?那如果这个孩子在0-6岁时他这个部分没有被填满的话,他一生寻寻觅觅的时候,他会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

第二课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需的心灵养分

第二课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需的心灵养分

第二课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需的心灵养分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

我们今天晚上要上的课程就开始了,今天晚上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他是我们学院唯一一趟人本心理学的课程。

昨天已经告诉了大家人本心理学的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重点讲解关键的几个心灵养分。

这些养分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

他们把孩子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领导三岁三到六岁六到十二岁。

十二岁到十八岁。

这四个阶段,就像输了,四个部分树根树干树枝树叶。

十八岁以后却是树的果实。

如果错过了领导三岁的心理养分孩子的问题必然在三到六岁显现出来。

不过还有机会还有三年的时间来弥补。

如果再错过了三到六岁的心理养分,孩子必然在六到十二岁出现严重的问题,庆幸的是。

有些可能还能弥补。

如果连六到十二岁的教育仍然错过了,很遗憾,孩子的一生基本上就被你错过了。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有保鲜吃的。

0-3岁 3-6岁 6-12岁12-18岁一、0-3岁我们先讲讲最重要的领导三岁这个阶段就是种下种子到发芽在内化成树根的过程,树根树成长好坏的最关键的因素。

那么对于领导三岁的孩子,我们家长必须重点机遇的两大养分,一个拥有安全感。

小孩出生到一岁半的婴儿叫安全感,建立吃什么概念呢,还要还钱衣服在妈妈身上。

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妈妈。

接妈妈稍微离开他就会有点害怕,他就会觉得妈妈是不是不要我啦,妈妈是不是要一次我啦,所以。

她在这个阶段要还全靠在妈妈的身边。

竭力地开他,他就会哭,他就会粘着你。

他要你抱。

比如说你要去一趟厕所,她就用眼睛瞪着你看,哎哟,妈妈要去哪里啦,他就会紧张,他就会哭。

安全感建立期安全感建立吃他需要妈妈陪在她的身边。

如果你没有陪在他的身边,那么孩子就会出现安全感不足。

这个阶段安全感,如果没有建立好的话,他就没有能力就到下一个阶段。

安全感,可以说是一辈子当中最重要的基础,所有的人格和心理健康。

都是从安全感当中发展出来的。

一个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他未来就会自卑。

经常制度别人会很在乎别人的眼光。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读书笔记5000字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读书笔记5000字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读书笔记5000字作者:林文采伍娜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

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读书笔记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林文采伍娜林文采博士,马来西亚籍华人。

著名萨提亚亲子婚恋专家。

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美国临床辅导学博士;著名的萨提亚临床督导及课程导师;马来西亚萨提亚中心首席导师;中国NLP学院首席萨提亚导师;由著名萨提亚大师约翰·贝曼John Banmen博士强力推荐萨提亚导师。

从事辅导二十五年,担任广播电台心理辅导节目主持人十五年。

中国等地进行教学、辅导工作。

因其以美国心理学博士的功底学习萨提亚模式,是不错的理论架构与个案治疗并重的萨提亚导师。

代表作品《萨提亚亲子关系:孩子行为矫正版》、《心理营养》◆第1章推荐序一:只有她能让我相信,养孩子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每个孩子本身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需要足够的营养才能长大。

给第一种营养:“父母总是会以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第二种营养: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就是合适的。

第三种营养:“世上没有一种叫作‘非如此不可’的事……不管妈妈最终做出的选择是什么,没有人可以批评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

”第四种营养:“养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若你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第4章五大心理营养,“喂”出健康孩子!>>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想要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 首先,妈妈要情绪稳定。

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她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情绪容易失控。

心理营养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各有所需(下)

心理营养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各有所需(下)

-4岁~5岁-有了“我”的记忆,人一般有四岁以后的记忆,真正的人类出现,新我:我是谁?我有价值吗?我可爱吗?此时的孩子需要从爸爸身上获取这些心理营养,所以变得跟爸爸亲近,喜欢爸爸。

现在的妈妈就很落寞,感觉自己的孩子很陌生,曾经粘成一个人似的,现在陌生了,有的妈妈就骂自己的孩子没良心,可能在心里上不适应很寂寞。

此时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鼓励、认同。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有底气,遇到挫折时有力量去面对,是孩子心理上是守护神!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1)人生价值观,(2)自我概念,(3)性别认同。

前两项妈妈也可以代替爸爸做,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同时需要一致性表达。

性别认同只有爸爸可以做。

要对女儿表达:我很高兴你是我的女儿(女性认同)女儿16岁之前称呼女儿为女儿;要对儿子表达:你是我的好儿子,你真像我啊(男性认同)。

同性恋的出现固然有社会因素,但我们的家庭似乎有更大的责任啊。

爸爸对孩子的承诺是:(1)孩子,需要我时,我就在你的身边,不要怕。

(2)孩子,我允许你犯错!情绪在孩子内心深处难于消化,积累了很多情绪,也可能导致晚上睡眠不好,失眠梦多。

中国的爸爸是爱孩子的,但不一定和孩子亲近。

没有时间交流沟通,但一见面就教导!此时关系比教导更加的重要!孩子如果和爸爸的关系差的话,导致孩子的自我感不强!如果处理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的学习力、记忆力、注意力会提升20%。

孩子出了问题,也是家庭关系出了问题:也许是夫妻关系疏远,也许是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出了问题,也许都有!如果孩子出了问题,什么是最好的药?——个人时间,父母要有时间去给孩子心理营养。

-5岁~6岁-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相处,起到家庭模范作用,具体包括:如何处理生活上的难题,方法及态度。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处理情绪。

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

孩子的心理营养

孩子的心理营养

孩子的心理营养Randy Pausch不同阶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孩子最重要的心理营养都是在7岁以前获得的,假如一个孩子7岁前各个阶段最重要的心理都能充分获得,今后的成长就会非常健康,完全不需要父母的操心。

正如一个孩子只要获得了充足的食物营养,他就会按照成长规律在相应阶段翻身、坐起、站立和走路一样,一切的成长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别人的示范教导和帮助。

0-3个月:对于刚出生(dui4 yu2 gang1 chu1 sheng1)的婴儿而言,TA最重要的心理营养有两(zui zhong yao de xin li ying yang you liang)个,首先是母亲对TA“无条件的接纳”,其次是TA能感受到对母亲而言“I’m the No.1 in your life”。

孩子出生后,母亲的体内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激素,本体胺的分泌使母亲对新生的婴儿布满了感情,所以才会毫无怨言、没日没夜地照顾呵护小生命。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母亲的体内没有及时分泌本体胺,就轻易产生烦躁失控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责任就更加重要了。

4个月-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安全感很重要的一部分来源于父母稳固的关系,因此孩子3岁前父母最好不要离婚,否则今后这个孩子会一直缺乏安全感。

对三岁前的孩子而言,TA还没完全意识到TA 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会认为自己和妈妈还是一个整体,是共生的,因此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也会时不时跑回父母尤其是母亲身边,等心理上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后再跑开。

对父母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等孩子来找你。

有一天当孩子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头都不回地跑开去玩了,说明从那时开始他终于从心理意义上真正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

如果这段时间父母没在身边,孩子会从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中选择一个作为他的“重要他人”,并对这个“重要他人”产生强烈的依靠以获取安全感。

4-5岁:这个阶段对孩子最重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

《心理营养 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心理营养 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心理营养 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 课》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01 献言
目录
推荐序一 只有她能让
02 我相信:养孩子不是 什...
03
推荐序二 一本书,一 次成长
04
自序:“心理营养” 的由来
05 上篇:基本理念
06
下篇:问题与解决方 法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 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献言
推荐序一 只有她能让我相信: 养孩子不是什...
推荐序二 一本书,一次成长
自序:“心理营养”的由来
上篇:基本理念
2.先天气质: 认识孩子,因材
施教
1.五大心理营 养,“喂”出健
康孩子!
3.生命的五朵 金花
下篇:问题0 2
2.情绪 管理
0 3
3.性格 难题
0 4
4.行为 偏差
0 6
6.夫妻 关系
0 5
5.社交 与社会化
0 1
7.妈妈 的自我成 长和支持
0 2
8.父亲 养育
0 3
9.隔代 养育
0 4
10.性 教育
0 5
11.疑 难表现
0 6
12.其 他生活琐 事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有文采的博士写的感谢信

有文采的博士写的感谢信

有文采的博士写的感谢信第一篇:非常有文采的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信古有十年寒窗而扬天下,今已二十余载苦读,将是如何?虽无大功大喜而标,一路走来,时至今日,除心存感激之余,夫复何求?首先谨以最诚挚的敬意感谢我的导师欧阳自远院士,是他以大家的气度、深邃的思维、广阔的视野造就了我能纵享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强强之间的资源。

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上官文峰教授,研究从选题立题、实验设计到具体实验、结果分析直至文章撰写和论文的修改都凝结了导师的心血和智慧结晶。

上官文峰教授是一位良师益友,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高尚的人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使我受益终身。

感谢中科院地化所王世杰研究员给予到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论文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地化所教育处王宁研究员、帅世文副处长、夏红梅老师、张肖华老师给予的协助、关心和支持;感谢贵州大学化生学院的领导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我硕士导师曾祥钦教授、陶文亮副教授给予的一贯关切和关怀。

感谢上海交通大学燃烧与环境技术中心的袁坚副教授在论文工作中给予的大量帮助和有益讨论。

感谢施建伟高级工程师,陈铭夏老师。

感谢课题组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是:胡海博士生、肖文浚博士生、许士洪博士生、刘恢博士生、王仲鹏博士生、蒋丽博士生、曹玲霖博士生、张海蓉博士生、张志翔博士生,马晓东博士生、李东红硕士生、林彦硕士生、冯清鹏硕士生、凌基薇硕士生,祝福他们科研有果,早日完成学业。

感谢我的室友齐守良博士生,三年同室的和谐和友好!感谢在上海工作的东哥(杨东),肥哥(杨露海)给以我兄长般的关爱和照顾。

感谢所有关注我、关心我的朋友。

感谢我的奶奶、父亲、继母、姐姐、弟,是亲情给予了我最大的感情支撑,感谢关心我,关怀我的所有亲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诚惶诚恐之际,聊以自编此联自勉!相关的论文致谢样本·毕业论文致谢如何写·课程设计论文致谢词·博士生论文致谢范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感谢信·本科毕业论文致谢·大专毕业论文致谢词书香门第承祖训连科及第中硕攻博勇摘学位之冠,布农寒子为前途离村走镇转京赴沪敢创天下之路。

林文采:正视孩子的情绪问题

林文采:正视孩子的情绪问题

林文采:正视孩子的情绪问题作者:梅芝来源:《现代家长》2017年第12期【林文采简介】马来西亚籍华人,著名萨提亚亲子婚恋专家,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

从事专业辅导25年,担任广播电台心理輔导节目主持人15年。

目前,在马来西亚、中国等地进行教学、辅导工作,著有《爱无止境》《少年心事》《我心深处》等专著。

中国儿童中心发布一份题为《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的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最近十年,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中,居首位的是学生,占29.18%,且年龄已突破传统认为的“12岁危险年龄”,最小的咨询者只有8岁。

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正视孩子的情绪问题,迫在眉睫。

为此,我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亲子专家、家庭心理治疗师林文采。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情绪问题记者(以下简称记):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成绩好得不得了,但依然存在严重的情绪问题。

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忽视其情绪问题,但是被忽视不等于不存在,这些情绪问题潜滋暗长,终有一天会浮出水面,并造成难以想象和无法挽回的结果。

此时,家长看到冰山一角,才有所醒悟,但为时已晚。

林文采(以下简称林):情绪问题是导致很多青少年自暴自弃或出现不良行为的根源,如果孩子到了十八九岁,情绪问题依然处理不好,那么他的精神就很容易崩溃,这对其往后的人生影响会非常大。

所以,家长越早看到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早进行干预越好。

记:有些父母对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感到疑惑,他们迫切想知道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林:研究发现,孩子出现种种情绪问题,无外乎四个原因:一、因受伤而报复,二、渴望注意,三、渴望权力,四、达不到期望。

我们先说第一个原因:孩子要报复,因为很受伤。

校园血腥暴力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严重问题。

经研究,我们发现那些在校园持枪行凶的学生虽然种族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但是他们都曾经在学校被老师或同学嘲笑。

父亲,您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护神

父亲,您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护神

父亲,您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护神孩子从0-3周岁期间,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无条件的接纳,成为妈妈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以及安全感;这个期间,父亲的作用是间接的。

由于孩子这个时期内和母亲是“共生”状态,没有自己独立的意识。

所以,这个阶段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妈妈!但父亲的作用却不小,父亲需要做些事情,从经济和情感上对母亲给予无条件的支持和关爱。

让妈妈的情绪稳定,让妈妈有良好的心情和安全感。

这些心理营养直接决定孩子今后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安全感和责任感。

从4岁到6 周岁,父亲正式开始走向前台。

孩子的心理营养重在获得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

开始大量模仿父母亲!在本阶段,父亲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母亲,作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爸爸妈妈同样的一句肯定,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的50倍。

此时爸爸的赞美、肯定和认同,不管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孩子会非常肯定、非常快地吸收进去。

心理学研究发现:爸爸的爱是可以争取得到的,只要孩子做爸爸认同的事情,就能赢得爸爸的爱。

相反,妈妈的爱却不可以争取得到,妈妈偏爱谁,往往是毫无理由,被爱者即使什么都不做,妈妈一样爱他。

换句话说,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妈妈的爱是不需要争取就可以得到的。

这样,孩子天生就会做些事情来取悦父亲,赢得爸爸的爱!所以,爸爸就会轻而易举地:1、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系统。

如果孩子做到了爸爸价值观认同的事情,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高;否则,即使一个孩子多么成功多么富有,只要不是符合爸爸的价值观的,他从心底里还是认为自己不够好。

这也说明了有很多有钱人,看起来很成功,但内心并不快乐。

所以,父亲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的思想价值观,这个时候是您植入良好价值感的黄金时期,如果您爱孩子,就给他一套健康的价值观吧。

2、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

有没有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啥都没有,却十分自信;有些人多才多艺非常出色,却自信不起来?!自信是一个人的底气!这种底气就是孩子在遇到人生中困境后的心理底线,面对强大压力,他可能会一直往下掉,但掉到这个“底线”时,就开始全面反弹,再也不会往下走了。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人格==天生气质+后天培养(尤其是人生前18年的家庭教养)。

我们可以把孩子比喻成是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已经具有其本身的生命力以及与其生长的所有的资源,但是它只有具备生理营养才能生根发芽,具有心理营养才能有更好的长势长得粗壮茂盛。

生理营养,我相信各位家长应该没有问题,但你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心理营养吗?是如何需要的?什么时间需要?所有的孩子的营养一样的?我们如何给?我们自己具有这种营养吗?如果没有怎么办?。

如果心理营养不充分,孩子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三种:1、情绪不稳定。

2、人际关系不良。

3、行为偏差。

在中国13—15岁孩子的自杀和自残率偏高。

如果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去滋养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绽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力量去追随自己的梦想!生物本性就是向上向善,努力展现自我的过程,更何况人!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1、0—3个月此阶段的孩子,更多是用感官感觉来生活的。

我饿了,就需要吃到奶水;我渴了,就需要喝到水;我拉了尿了,不舒服了,其他人就需要帮我整理;我冷了热了,就需要帮我加减衣服和被子。

呵呵,我才不管其他人怎么样,他们要以我的需要为己任,全面呵护我的需要。

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营养是:(1)无条件接纳。

(2)NO.1 in life(生命中至重)。

此阶段的心理营养更多是妈妈给予的。

在生养孩子后,妈妈体内就分泌两种物质,一种是荷尔蒙,在奶水中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另一种是本体荌,会让妈妈有满足感: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最美最伟大的,这种物质三个月后就会消失,这样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因为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分泌这两种物质,如果孩子得不到,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也许一生未果,也许很幸运能找到。

有更多的人会利用良好的婚姻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要:碰见一个爱自己接纳自己宽容自己的人,婚姻除了满足性和生命延续的过程,更多也在寻找自己一直缺失的感觉。

心理营养读后感

心理营养读后感

心理营养读后感
《心理营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让我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林文采博士运用“心理营养”这个核心理念,为父母提供了高效实用的方法,以解决孩子成长中的万千难题。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0-7岁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以帮助他们的生命得以最充分的生长与绽放。

这些心理营养包括无条件的爱、赞美、认可,以及安全感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感受到被爱、被关注、被认可。

当他们感受到这些时,他们会更有自信,更愿意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同时,如果孩子能够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关注,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会更有勇气和信心。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安全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一个拥有安全感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一个自信、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因此,父母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一些解决孩子成长中难题的方法。

例如,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等。

这些方法都基于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非常实用和有效。

总的来说,《心理营养》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让我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和支持。

同时,书中提供的方法也让我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时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它们。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其他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主讲林文彩博士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主讲林文彩博士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主讲:林文采博士人格==天生气质+后天培养(尤其是人生前18年的家庭教养)。

我们可以把孩子比喻成是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已经具有其本身的生命力以及与其生长的所有的资源,但是它只有具备生理营养才能生根发芽,具有心理营养才能有更好的长势长得粗壮茂盛。

生理营养,我相信各位家长应该没有问题,但你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心理营养吗?是如何需要的?什么时间需要?所有的孩子的营养一样的?我们如何给?我们自己具有这种营养吗?如果没有怎么办?。

如果心理营养不充分,孩子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三种:1、情绪不稳定。

2、人际关系不良。

3、行为偏差。

在中国13—15岁孩子的自杀和自残率偏高。

如果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去滋养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绽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力量去追随自己的梦想!生物本性就是向上向善,努力展现自我的过程,更何况人!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1、0—3个月此阶段的孩子,更多是用感官感觉来生活的。

我饿了,就需要吃到奶水;我渴了,就需要喝到水;我拉了尿了,不舒服了,其他人就需要帮我整理;我冷了热了,就需要帮我加减衣服和被子。

呵呵,我才不管其他人怎么样,他们要以我的需要为己任,全面呵护我的需要。

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营养是:(1)无条件接纳。

(2)NO.1 in life(生命中至重)。

此阶段的心理营养更多是妈妈给予的。

在生养孩子后,妈妈体内就分泌两种物质,一种是荷尔蒙,在奶水中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另一种是本体荌,会让妈妈有满足感: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最美最伟大的,这种物质三个月后就会消失,这样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因为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分泌这两种物质,如果孩子得不到,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也许一生未果,也许很幸运能找到。

有更多的人会利用良好的婚姻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要:碰见一个爱自己接纳自己宽容自己的人,婚姻除了满足性和生命延续的过程,更多也在寻找自己一直缺失的感觉。

林文采博士谈如何满足心理营养

林文采博士谈如何满足心理营养

林文采博士谈如何满足心理营养,塑造孩子健康人格—1(2010-04-01 14:24:01) 分类:开始上个月去听了马来西亚萨提亚中心首席导师、著名的萨提亚临床督导及课程导师林文采博士的讲课,非常受益。

下面是整理的一部分讲课内容,和有需要的妈妈分享。

**************************** 0-3个月***********************************0-3个月的孩子最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

刚出生的婴儿非常脆弱,不能自己寻找食物,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生活的一切细节都需要父母亲的帮助。

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但有很多需要,他们只会以哭声来表达。

所以,宝宝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虽然,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也看不出来我到底漂不漂亮,也不知道我乖不乖。

但是,你要没有任何条件地爱我,即使你对我的未来一无所知!”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也就是:I’m NO.1 in your life。

宝宝需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他最重要。

即使你很忙很累,身体不好,可是当宝宝饿了,不舒服了,生病了,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满足他的要求。

这样,宝宝就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他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没有那么艰难那么累,因为妈妈生宝宝之后,身体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

有了本体胺,母亲会立刻出于本能,发自内心地为孩子提供一切,比如妈妈听到宝宝的哭声,立刻就会分泌乳汁。

而爸爸因为没有经历过生宝宝的过程,他的身体并没有向他发出“你已经是个爸爸”的本能信号,所以这个时期,爸爸是用大脑的活动,而非身体内部的本能来照顾孩子的。

妈妈从身体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

在妈妈的眼里,自己的宝宝是最完美的,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他。

在妈妈心里,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如果在宝宝出生的最初3个月,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如产后忧郁症),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她照顾孩子会感到非常吃力非常疲惫,这时父亲就应当承担起看护孩子,照顾护妻子的责任。

林文采经典语录(120条)

林文采经典语录(120条)

林文采经典语录(120条)林文采博士,马来西亚籍华人。

著名萨提亚亲子婚恋专家。

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美国临床辅导学博士;著名的萨提亚临床督导及课程导师;马来西亚萨提亚中心首席导师;中国NLP学院首席萨提亚导师;由著名萨提亚大师约翰·贝曼John Banmen博士强力推荐萨提亚导师。

从事辅导二十五年,担任广播电台心理辅导节目主持人十五年。

中国等地进行教学、辅导工作。

因其以美国心理学博士的功底学习萨提亚模式,是不错的理论架构与个案治疗并重的萨提亚导师。

林文采经典语录120句节选于课堂1、最看中孩子的生命力,有生命力的孩子即便现在成绩中等,但内在是丰满的,快乐的,自信的,他有能力应对未来的人生,对自己负责……身为父母,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这样的价值观一定会影响孩子,慢慢地,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便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林文采2、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自身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他的父亲。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你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林文采3、应对孩子的偏差行为:①、忽略;②、鼓励强化正向行为。

——林文采4、有位妈妈的问题是,孩子总是反复问妈妈是否爱她。

妈妈每次都回答:“我爱你,你这么乖,这么懂事,又爱学习,我怎么会不爱你呢?”孩子还是反复的问。

林老师说:“你只要说‘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就行了。

”——林文采5、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

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

也就是说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

你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会不会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

——林文采6、人际关系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如果你不愿意改进与人相处的方法,身边的人发现真相之后都会离开的。

林文采老师亲子笔记

林文采老师亲子笔记

林文采老师爱的智慧—如何满足孩子心理营养、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笔记一、沟通的层次打招呼—说事实—说观念/想法—感受—敞开(不是所以的都开可以讲自己所想讲的)(安全感)人之初:敞开大一点:说事实大了后:观念和想法关系不好:打招呼二、成长的过程需要生理营养,同时也需要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充足-成长快乐有自信父母如何提供心理营养:(1)0~3个月a)无条件的接纳如果不够或没有,孩子一生都在寻找无条件的接纳b)No 1 in life(生命中的至重):在这个期间妈妈会分泌本体胺觉得孩子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这个时期爸爸要全力支持妈妈在心理和生理方面,让妈妈充分的分泌本体胺,给到孩子生命最初的心理营养(2)4个月~3周岁安全感的建立(他的生存是有意义的,得到安全是为了分离)孩子能够活必需成为他自己—剪断脐带,而他内在是非常有力量推动分离的,三岁以前以为和妈妈是一个人本身没有安全感的妈妈做不到分离,没有营养的人很难给孩子足够的营养。

得到安全感最重要的条件:①父母的关系好②妈妈的情绪控制—没有安全感自信:自动自发,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有安全感妈妈的态度:温和坚持(3)4岁~5周岁需要的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作用:孩子可以自信独立负责任爸爸的功能:A .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帮助他有自信心和独立.生存的意义.自觉有价值B .如何做呢.欣赏孩子的成就.告诉孩子他有价值,有趣,可爱.接纳孩子.看重内在的特质,以使他不足,也不用外表来取胜心态语言:我相信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处理问题,如果你需要帮助,我就在这里,不过是由你来决定是否需要我的帮助,我不会介入趣拯救你,你将有自己的成就,我也允许你做错,这样你才能从错误中学习的更好—支持到孩子,也让孩子为他自己的行为付责任爸爸的一句的肯定=妈妈的一百句(4)5岁~6周岁需要的营养是在:认同学习模范模范—孩子不会做你讲的,会做你做的(身教胜于言传)学习:a)人际关系b)情绪管理c)应对生活的态度会引发偏差行为的父母:①完美主义⑥依情绪处置孩子②过度高压⑦忽略③过度屈从⑧拒绝④过度溺爱⑨性刺激⑤疑病症完美主义:不快乐精益求精:快乐教孩子学会接受失落,失败,拒绝,不要怕让孩子承受后果,越小学习到越好(后果不会严重到哪去)真正的爱: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父母的爱要让孩子知道,成为孩子的心理营养最后问答:3岁以前的孩子最好不要上幼儿园怎么样让孩子和别人沟通(不要逼他)如果让老人带孩子,要尊重老人家;但要做孩子的第一重要他人和孩子的关系很重要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比如新的学校踏入社会的时候等,告诉他要去尝试,怕还是要做,一面怕一面做,坚持由他自己做补充心理营养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父母永远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只是年龄越大需要时候越长,起码超过三个月以上,成年后可能需要超过三年如果父亲不在,母亲也可以给予,只是要做得多些,母亲要坚定有力25岁后我们可以自己做自己温和坚定的父母,走向自我成长之路如果15岁下的行为有偏差,是父母出了问题,应对父母的态度孩子拖拉:①父母在旁边陪伴,不懂可以问(父母可以在旁边做自己的事情)②告诉孩子在某一时间内做完,他可以做他任何可以做的事情(一定信守承诺)孩子出了问题:药只有一个,父母的时间孩子爱告状,说明他觉得他输了:让孩子看到自己多方面的资源,肯定他如何让孩子关注:①对一个事情有兴趣②让孩子情绪好,教孩子处理情绪如果孩子有情绪时:①接纳孩子的情绪②问可以如何做,或教他如何做③情绪是能量,引导在正确的方向就能变成正向的力量:如果在负面的方向就变成负面的④如果孩子的情绪很多,就会使内在的力量消弱。

五大心理营养喂出健康孩子---林文采

五大心理营养喂出健康孩子---林文采

五大心理营养喂出健康孩子---林文采(导语)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养得健健康康的。

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就像孩子需要身体营养一样,他在不同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

如果年幼的孩子没有得到心理营养,那么他的一生都会寻寻觅觅,状态百出,直到寻满那些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

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

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

其实即使是小宝宝也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有需要时只会用哭来表达。

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

“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

但是,你就是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第二个心理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孩子需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 1。

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舒服,可是我很饿,我生病了,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

这样,我就会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

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

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

在妈妈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美、最完美的。

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发生变化,身体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爸爸就要承担起这个任务: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孩子本来是跟妈妈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时经历的是身体上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经历在心理上与妈妈、爸爸“剪断脐带”的过程。

孩子想要分离,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却又不能真正做到,因此他很挣扎,而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安全感。

获得安全感,其实是在为分离做准备。

怎样才利于安全感的获得呢?一方面,爸爸妈妈的关系要融洽、稳定、安全。

林文采博士精彩人生语录

林文采博士精彩人生语录

林文采博士精彩人生语录展开全文1.最美的画面是各司其责。

我并不需要为别人负责,让自己显得有能力,让自己显得可爱,让自己显得重要。

保持界限的关键是“相信有限性”。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

2.拒绝是具有治疗性。

拒绝会刺痛内心。

拒绝别人,或者体验别人的拒绝,都会带来成长。

3.孩子六岁后,会寻找模范榜样,如果父母能成为孩子的模范,孩子较少去追星。

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习的重要的三件事:a.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b.如何处理情绪;c.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4.生命开始于分离。

第一次分离是生理的分离,从脐带剪断开始。

第二次分离是心理分离,孩子三岁前吸收了足够的安全感,就可以以健康的心理分离。

妈妈情绪稳定,夫妻关系良好,孩子安全感就会足够。

“安”,造这个字的人,真是天才!5.人天生的五大心理追求:独立自主需要,连结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安全感,价值感。

6.如何增强自己的安全感?答案是:做自己的重要他人。

不管我是怎样的,不管我外貌美丑,家庭如何,也无论我的事业是否成功能否成功,只是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我就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7.很多人的注意力都在外在,在别人身上,在追求物质,很容易被别人的行为勾起内在的感受,很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

其实如果你的焦点关注自己,你越往内走,越是身心合一,你的内在越丰满,你越沉稳,越有魅力。

当你自己修炼好了,就会有越多人愿意靠近你。

8.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会影响到他的整个人际关系。

例如:孩子和父亲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就会影响到他今后如何与权威相处,如果他和父亲处理不好关系,自然以后跟权威也无法相处。

9."孩子并没有叛逆期,只是之前与父母的沟通不好而已",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多听他们讲话,"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

10.当你感受一个女人,你感受到的是她的光,那么你就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女人,而不是情绪、抱怨、控制。

11.心理治疗到了最后都是宽恕与爱。

所以放自己一马,放别人一马,两只马放出去,就治疗了自己,治疗了别人。

《心理营养》读后感

《心理营养》读后感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让孩子生命得以最充分的生长与绽放。

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这是看完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最大的一点体会。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有好多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解决的妈妈。

时常会焦虑的我也需要营养来指引。

很庆幸,我读到了这本书。

全书分为理论和问答两部分。

理论上主要是学龄前各个阶段的需要的营养,以及每个孩子特有的天生气质。

文章大部分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这也是面对育儿困惑的妈妈们更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操作性强,问题能直指痛点。

下面就来说说我的几点体会。

首先,亲子关系先于教育我们很容易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南辕北辙,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这一点。

从孩子呱呱坠地,他的哭啼声是要喝奶,还是睡觉,又或者是需要抱抱。

这一切父母都将无条件接纳。

孩子和父母构成的第一关系,是亲子关系。

大多数父母更喜欢直奔主题:教育。

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人见人爱、善良勇敢、学业有成。

所以,几乎是从孩子刚出生,我们就在计划教育方针、教育路线。

我们在用大人的思维在包办着孩子的一切。

当他们不愿意分享时,当他们哭闹时,当他们不听我们的教导时,我们对孩子们辅之以教育。

我们言之凿凿、理所当然,因为我们在教育。

然而有效吗?很多时候,事与愿违。

因为父母忽视了,只有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越友好,教育才越有效。

我们需要做的是,平静地和孩子在一起,给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其次,温和而坚持妈妈首先要对自己做到温和而坚持,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接纳自己。

每个妈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养育孩子,所以不必活在内疚里。

对自己需要继续努力的事想要放弃时,告诉自己要坚持。

对于孩子的犯错,不大声指责,不讽刺,不带个人情绪,父母要用温和而有引导性的话语和孩子交流。

同时,相比孩子有情绪的表象,妈妈们更应该关注出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否是心理营养的缺失而导致。

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分享,是不是自身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比如孩子遇到不称心的事就哭闹,是不是在家里他的哭闹总是能让家人妥协。

很多小孩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主讲:林文采博士人格==天生气质+后天培养(尤其是人生前18年的家庭教养)。

我们可以把孩子比喻成是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已经具有其本身的生命力以及与其生长的所有的资源,但是它只有具备生理营养才能生根发芽,具有心理营养才能有更好的长势长得粗壮茂盛。

生理营养,我相信各位家长应该没有问题,但你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心理营养吗?是如何需要的?什么时间需要?所有的孩子的营养一样的?我们如何给?我们自己具有这种营养吗?如果没有怎么办?。

如果心理营养不充分,孩子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三种:1、情绪不稳定。

2、人际关系不良。

3、行为偏差。

在中国13—15岁孩子的自杀和自残率偏高。

如果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去滋养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绽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力量去追随自己的梦想!生物本性就是向上向善,努力展现自我的过程,更何况人!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1、0—3个月此阶段的孩子,更多是用感官感觉来生活的。

我饿了,就需要吃到奶水;我渴了,就需要喝到水;我拉了尿了,不舒服了,其他人就需要帮我整理;我冷了热了,就需要帮我加减衣服和被子。

呵呵,我才不管其他人怎么样,他们要以我的需要为己任,全面呵护我的需要。

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营养是:(1)无条件接纳。

(2)NO.1 in life(生命中至重)。

此阶段的心理营养更多是妈妈给予的。

在生养孩子后,妈妈体内就分泌两种物质,一种是荷尔蒙,在奶水中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另一种是本体荌,会让妈妈有满足感: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最美最伟大的,这种物质三个月后就会消失,这样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因为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分泌这两种物质,如果孩子得不到,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也许一生未果,也许很幸运能找到。

有更多的人会利用良好的婚姻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要:碰见一个爱自己接纳自己宽容自己的人,婚姻除了满足性和生命延续的过程,更多也在寻找自己一直缺失的感觉。

您可以想想我们当初恋爱时的感觉就可以,那一定是这个人就是无条件的满足我的人。

如果满足不了,可能会出现离婚或婚外情,呵呵。

我们都在寻觅一种感觉。

2、4个月—10个月在生理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慢慢要学会爬行。

爬出去爬回来---主动选择离开,需要安全时自己就会爬回来。

此时心理营养是妈妈要允许他爬出去爬回来,很自然的离开,很自然的回来。

如果妈妈自己没有安全感,她在此时期最恐惧。

如果这个阶段的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就会导致孩子有分离焦虑,例如进入幼儿园或者新环境,有异常表现;谈恋爱失恋,情绪反应大甚至自杀。

3、10个月—16个月孩子在生理上开始会走,父母要支持他去冒险,如果此时得到妈妈支持和照顾,孩子就会获得实际安全感和心理安全感。

孩子将来不会怕陌生人,并且愿意去探险、胆子大,但不是不要命的那种!因为他知道哪里安全哪里危险。

4、16个月—2岁“可怕的两岁”,这个年龄阶段最难教养:一面是非常的依赖,一面又非常的独立,经常说不要。

这是锻炼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时候,不要的时候要为自己的决定去承担后果。

例如不吃饭,好,就饿你一顿,呵呵,孩子可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我们该怎么做?心疼孩子就放弃自己当时的决定,这就是溺爱,我们的做法是:温柔的坚持!这个需要力量和决心,所以这个阶段的妈妈会觉得自己特别的累,这就需要爸爸的支持!5、2岁—3岁稳定自我的建立。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形成这种认识:我有时看不到妈妈在,但我知道妈妈的爱在。

玩的游戏是:捉迷藏。

这个时期需要一个过渡性的重要他人出现,要求是温暖的,安全的,有毛的,柔软的,比如毛绒玩具、抱枕、小被子、衣服都可以。

这是健康心理的表现。

如果一直依赖妈妈,不分床才可怕,孩子永远在心理上长不大!0岁—3岁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获得了被充分接纳,学会安全,懂得该分开就分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有稳定自我形象的心理营养,他们就很快适应新环境,社会化速度快!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妈妈的照顾支持和帮助。

如果缺乏心理营养,一遇到给他心理营养(也许有意也许无意)的人,他会立即被吸引,比如早恋。

这和如果三天没喝水,见到水不管脏不脏就喝;如果七天没喝水,见到水不管有毒没毒就喝一样的道理。

安全感的来源:(1)爸爸妈妈夫妻关系稳定。

即便有争吵,有冲突,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自己有能力去解决的。

(2)妈妈的情绪稳定,越稳定越安全。

妈妈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有的妈妈会认为孩子是惹你有情绪的人,其实这不是真相,也许是其他原因(夫妻等问题),孩子没有能力和责任帮助妈妈解决情绪问题!其实人有情绪时一定是找安全的人发的,孩子在承受着社会最底层的情绪垃圾,爸爸在单位,妈妈在单位,甚至夫妻关系问题产生的情绪,如不及时疏导处理,孩子是最终的出气筒!尤其是妈妈的情绪,孩子吸收更多,不忍心不吸收啊。

也许妈妈的焦虑成为孩子的焦虑。

6、4岁—5岁有了“我”的记忆,人一般有四岁以后的记忆,真正的人类出现,新我:我是谁?我有价值吗?我可爱吗?此时的孩子需要从爸爸身上获取这些心理营养,所以变得跟爸爸亲近,喜欢爸爸。

现在的妈妈就很落寞,感觉自己的孩子很陌生,曾经粘成一个人似的,现在陌生了,有的妈妈就骂自己的孩子没良心,可能在心里上不适应很寂寞。

此时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鼓励、认同。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有底气,遇到挫折时有力量去面对,是孩子心理上是守护神!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1)人生价值观,(2)自我概念,(3)性别认同。

前两项妈妈也可以代替爸爸做,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同时需要一致性表达。

性别认同只有爸爸可以做。

要对女儿表达:我很高兴你是我的女儿(女性认同)女儿16岁之前称呼女儿为女儿;要对儿子表达:你是我的好儿子,你真像我啊(男性认同)。

同性恋的出现固然有社会因素,但我们的家庭似乎有更大的责任啊。

爸爸对孩子的承诺是:(1)孩子,需要我时,我就在你的身边,不要怕。

(2)孩子,我允许你犯错!最伤害人的两个场所: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家庭。

让孩子成为一个人,安全感的来源,妈妈很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价值感自信心的来源,爸爸很重要!孩子如果容易发火、行为偏差,原因大部分来源于夫妻关系恶劣,亲子关系问题包括母子、父子关系!情绪在孩子内心深处难于消化,积累了很多情绪,也可能导致晚上睡眠不好,失眠梦多。

中国的爸爸是爱孩子的,但不一定和孩子亲近。

没有时间交流沟通,但一见面就教导!此时关系比教导更加的重要!孩子如果和爸爸的关系差的话,导致孩子的自我感不强!如果处理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的学习力、记忆力、注意力会提升20%。

孩子出了问题,也是家庭关系出了问题:也许是夫妻关系疏远,也许是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出了问题,也许都有!如果孩子出了问题,什么是最好的药?-----个人时间,父母要有时间去给孩子心理营养。

7、5岁---6岁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相处,起到家庭模范作用,具体包括:①如何处理生活上的难题,方法及态度。

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③如何处理情绪。

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8、7岁以后7岁以后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尊重、信任、自由选择。

9、13—15岁这个阶段是父母给孩子最后一次补充心理营养的黄金年。

因为孩子在12岁之前缺失的心理营养在13—15岁时爆发年,渴求最强烈。

父母的做法是:(1)接纳他;(2)重视他:花时间和他在一起;(3)模范:让他有时间去模仿父母。

这样几个月,孩子就会有变化。

10、16岁以上孩子如果超了16岁,调整需要用年来计算。

因为现在孩子不信任你,即便你想试图改变,他也会去试探你,有怀疑。

如果可以有肢体接触:拥抱是接纳最好的肢体动作,遭到拒绝也要坚持!11、25岁以后这时需要自己给自己补充心理营养,为自己的生命去负责。

做自己的优秀父母,滋养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自己更重要,照顾好自己,肯定赞美自己!心理营养的发展路程:首先一个孩子需要人无条件地接纳自己,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

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

如果有足够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

如果没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

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

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

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这个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

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

然后给他称赞,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

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

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

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

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

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

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

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相关文章孩子0到7岁的心理营养需求特点1、0至3个月心理营养需求:1)无条件的接纳;2) No.1 in the life(我是最重要的)。

以上两个需求,谁能够完全做到呢?答案一定是妈妈。

(爸爸如果在过程中参与的多,也可以做到)。

孩子出生后,妈妈的身体会自然分泌乳汁,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会根据孩子的营养需求自动调节成分(但母乳最多喂到3岁,3岁后就没什么营养了)。

同时,妈妈的身体会自然分泌出一种叫苯体荌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会促使妈妈做出可以满足孩子此时全部需要的行为,充分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需要。

但如发生产后抑郁症,或是有重大突发事件干扰(如婚变),或其他情绪问题,这些情况的出现就会阻碍妈妈分泌出这种荷尔蒙。

男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也会分泌这种荷尔蒙,就是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孩子在这个时期为了满足需求,会挑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他人”,通常这个人,可以是妈妈或爸爸,但也可以不是,这视孩子自身情况所定。

有的孩子非常地敏感,非妈妈不可,一定要妈妈,其他人都无法成为“重要他人”,有的孩子没那么敏感,可能从小交由爷爷奶奶带,就选了爷爷或奶奶作为“重要他人”。

儿童在这个时期的这两个心理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终其一生都会寻寻觅觅,他必须要完成这个过程的弥补,其行为可能表现为早恋,持续时间可能需要三个月。

孩子为什么会早恋?现在的孩子早恋越来越早,越来越多,一方面说明孩子在婴儿期的需求未满足,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忙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