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伍尔夫小说世界的构筑方式

合集下载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1. 内心独白:伍尔夫经常使用内心独白来透露角色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技巧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加深了情感共鸣。

2. 流畅的转换:伍尔夫经常使用无缝转换的技巧,使读者难以分辨故事的时间和场景的变化。

这种技巧创造了一种平缓的感觉,增加了小说的综合性。

3. 关注细节:伍尔夫对细节非常关注,她描绘的细节可以揭示出角色的个性和心理特征。

这种技巧也使得场景更加真实动人。

4. 内部独白:伍尔夫常常使用第一人称的内部独白技巧来刻画角色的非凡经历和感受。

这种技巧可以增加读者的同情心和情感投入感。

5. 流畅的叙述:伍尔夫的叙述是流畅优美的,她注重语言的美感,并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修饰文本。

这种技巧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和读者的阅读享受。

6. 意象的使用:伍尔夫经常使用奇特而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这种技巧使得小说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性。

7. 多角度叙述:伍尔夫的小说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故事的不同侧面,这种技巧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和广度。

它还让读者了解到不同角色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文学作品中的结构与风格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结构与风格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结构与风格分析一、引言文学作品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表达,它们以独特的结构和风格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

本文将从结构和风格两个方面探讨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二、结构的重要性结构是文学作品的框架,决定作品的整体效果。

一个合理的结构能够使情节紧凑有序,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例如,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采用了回旋的叙述结构,将主线故事与众多副线故事糅合在一起。

这种结构使得小说兼具情感和动作的悬疑性,引发读者持续的阅读欲望。

三、不同结构的魅力在文学中,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都能给作品带来独特的魅力。

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光之塔》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将故事以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受为线索,以跳跃的叙述方式构建起一个独特的叙事结构。

这种结构使读者感到仿佛亲临故事场景,与人物情感产生更深的共鸣。

四、风格的表现方式风格是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体现了他们对于语言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同样是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的作者金庸选择了平实、简洁的语言风格,以直接有效的方式传递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

这种风格使得作品通俗易懂,读起来流畅自然,引发了广泛的读者共鸣。

五、不同风格的魅力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不同的风格可以被艺术家们运用。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采用了抽象、多音调的写作风格,通过大胆的语言实验和内心独白的运用,展现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这种风格让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一种迷离而深沉的感受,思考和解读作品的多重意义。

六、结构与风格的相互关系结构和风格是文学作品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一个恰当的结构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一个独特的风格也可以丰富作品的结构。

例如,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以其诗意、浓缩的语言风格与来回穿插的时间线结构相得益彰。

这种结构与风格的融合让作品充满了神秘感和寓言性,给予读者强烈的艺术体验。

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谈伍尔夫的小说创作

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谈伍尔夫的小说创作

Fr m a im o M o e n s o Re ls t d r i m
— —

W o l’ v lW rt g o f SNo e i n i
Ll -i U Ajl n
( io iID p r me t, in u g n a h r l g . i n u g n 2 0 6 Ch n ) Ed t ra e a t n L a y n a g Te c e s Co l e L a y n a g 2 2 0 ・ i a e
r aim o sr a o o s iu n s .Alh u h W o l hg l rie d r im 。s e h st ep o el s t te m fc n co s e s t o g o f ih y p as smo e n s h a h r — f u d u d r tn i g o t eiin yi h x e i n a tg . o n n esa dn fisd fce c n t ee p rme tl a e s Ke o d : o l;sr a o o s iu n s ;e l m ; d r im yW r s W o f te m fc n co s e s r ai s mo e ns
Ab t a t W o l i a c u t r ta ii n lmo e n s o e it Bu tfr t s e b c m e mo e p o i sr c : o f S o n e — r d t a d r it n v l . o s t a is h e a r r f — ce ti h ie a y wo l y h rt a ii n l o e i n .H e a l r sb s c l o l we h in n t e lt r r rd b e r d t a v l o n wr i g t re ry wo k a ia l f l y o dt e t a i o a o e d f h 9 h c n u y.i ih t e ewa h b i u r n ii n l a k f o r dt n l v l i n mo eo e 1 t e t r t n wh c h r st eo v o st a sto a r r m m

浅谈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创作艺术

浅谈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创作艺术
现 代 小 说 。 她 注 重 探 索 人 的 心 灵 世 界 , 用 内 心 独 自 、 南联 想 、 运 自 象 征 暗 示 等 手 法 ,来 发 掘 人 的 内
空, 但实 际上 正是叙 写 “ ” 我 的意
识 的流 动 , 斑 点 象 征 战 争 , 现 以 表 “ ” 战 争 的 厌恶 、 恨 , 安 我 对 憎 对 定 、 好 生 活 的 向往 。这 些 意 识 里 美
伍 尔 夫 第 一 篇 意识 流 小 说 《 墙上 的斑 点》 ,通 过描写 主人公
看 到 墙 上 的 一 个 斑 点 而 引 发 无 限 联 想 的 意 识 流 动 过 程 ,来 表 现 作 者 所 认 为 的 人 类 真 正 的 生 活 状
态 。通 篇 的 内 心 独 自 、 无 边 际 的 漫
后 西 方 人 内 心 世 界 的 闲 惑 、焦 虑
小 说 貌 似 漫 无 边 际 、天 马 行
说和弗洛 伊德的“ 精神分 析法” 理
论 的 影 响 ,致 力 于 小 说 的 改 革 与 艺 术 的创 新 ,她 在 对 意识 流 小 说 创 作 进 行 总结 、 鉴 的 基 础 上 , 借 丰 富 、发 展 了 意 识 流 文 学 的 表 现 手 法 ,成 功 地 将 意 识 流 技 巧 运 用 于
和恐 惧 。真 实 地 反 映 了 当 时 处 于
极 度 悲 观 气 氛 中 的 西 方 人 所 表 现 的灵 魂 的 骚 动 和 心 灵 的 呐 喊 。
糅进 了作者渊博 的知 识与文 化底
蕴 , 进 了她 对 世 界 、 人 生 的 领 糅 对 悟 , 当时 社 会 的 观 察 和认 识 、 对 深
尔 夫 用 灯 塔 暗 示 宇 宙 中 永 远 存 在

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以自由流派小说的创新和独立思考,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方式。

她的文学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流畅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而闻名。

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伍尔夫的叙事风格、意识流和异形结构等方面探讨其小说的写作技巧。

一、叙事风格伍尔夫小说的叙事风格独特,她善于塑造复杂的人物形象,把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融合在一起。

她的叙事方式是非线性的,不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而是通过回顾、幻想、内心独白等手法展示人物的思维脉络。

她深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表现情感、洞悉思想以及揭示人性的本质。

比如,在《达洛维夫人》中,通过主角克拉丽莎的回忆,展现了她曾经的爱情和现在的复杂矛盾心理。

在《暴风雨》中,通过多种叙述视角,展现了主角露西的成长和亲情、友情、爱情的复杂关系。

另外,伍尔夫的叙事风格还具有极强的联想性。

她随意跳跃,像思维一样非常流畅,将片段连接在一起,创造出意味深长的小说节奏。

这种风格充满了节奏感和情感张力,使读者更贴近人物的内心,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

二、意识流伍尔夫的小说中充满了对人物内心的探索和展示,这种内省的写作方式就是意识流。

伍尔夫小说的意识流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人物的无意识思想和感受,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真实世界;二是以无序和随机的方式表达人物思维的碎片化和混沌状态。

这种写作方式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内在的世界和情感状态。

可以说,意识流是伍尔夫小说中最具有特色的写作方式。

意识流与她的非线性叙事风格相辅相成。

它可以在故事中交织出许多不同的思考和情感线索,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的人物洞察力。

此外,意识流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伍尔夫的小说获得了强烈的现代感。

正因为如此,伍尔夫的作品一直被视为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一。

三、异形结构伍尔夫小说的异形结构以其不同寻常和美丽的特点而著称。

她的小说不拘泥于传统写作通则,而是依据人物情感的变化和思想的交叉,创造出特殊的结构形式,使故事显得瑰丽而富有韵律感。

论小说的空间叙事

论小说的空间叙事

论小说的空间叙事一、本文概述《论小说的空间叙事》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小说中的空间叙事技巧及其重要性。

空间,作为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忽视或低估,然而它在塑造故事氛围、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小说的空间叙事概念入手,分析空间叙事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并探讨其对于小说整体艺术效果的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空间叙事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小说叙事中的独特地位。

接着,通过具体的小说文本分析,揭示空间叙事在小说中的实际运用,如场景设置、地理空间、心理空间等。

同时,本文还将讨论空间叙事如何与小说的时间叙事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小说的整体结构。

本文还将关注空间叙事对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影响。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空间元素如何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深化主题内涵,进一步论证空间叙事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空间叙事在未来的小说创作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如何在新的文学背景下更好地运用空间叙事技巧,以提升小说的艺术魅力。

二、小说空间叙事的基本理论空间叙事作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的概念、空间与情节的关系、空间与人物塑造的关系以及空间与主题表达的关系等方面。

空间在小说中并不仅仅是背景或场景的设置,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叙事元素。

小说中的空间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是情感、心理和文化的载体。

通过空间的描述和塑造,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心理状态和社会文化背景。

空间与情节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小说中,空间不仅是情节展开的舞台,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空间设置可以引发不同的事件和冲突,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

同时,空间的转换和变迁也反映了情节的变化和推进。

空间对于人物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在特定的空间中成长、发展和变化的。

空间环境可以对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命运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对空间的细致描绘,作者可以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

浅析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圆形时间结构

浅析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圆形时间结构

浅析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圆形时间结构摘要:《到灯塔去》是伍尔夫创作中意识流手法运用得较为纯熟和圆润的一部作品,它较为成功地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文学构想,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为了使作品能够清晰地表现人类的主观情感世界,传达对人类心灵的关注与追问,作家采纳了不同于传统物理时间的心理时间体系来建构作品情节与内容框架,即同心圆式的时间结构。

本文通过分析此时间结构在作品中的体现,从中发掘出作家深植于作品中的主题内涵--对生命岁月的追寻,通过记忆来挽回失去的韶华,贮存生命的真实。

关键词:伍尔夫;《到灯塔去》;时间结构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18-02引言20世纪伊始,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剧以及危机的此起彼伏,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席卷整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取得了这次运动的胜利,雄踞文坛。

现代主义文学由诸多现代性鲜明的派别组成,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较早引起中国文坛注意的英美作家之一,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

不少批评家将《到灯塔去》视为伍尔夫的代表作,也有的批评家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优秀的英语小说之一。

“它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们在严酷的现实中探本究源,寻觅人生的真谛和精神上的寄托的过程,是一部十分罕见的完美的艺术佳作。

”[1]《到灯塔去》将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直接描述和象征暗示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诗的境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一、理论依据根据柏格森的时间理论,钟表仪器记载的时间为客观时间,或称物理时间或测量时间,是按照事件发展顺序:过去——现在——未来的依次延伸来表示数量概念,通常以数量的形式出现在机械学的公式中,只是数字和符号的象征,是冰冷、空洞、客观自在的,是理智的产物。

精确、规律而机械,不能代表复杂而变幻莫测的人的心灵生活。

从三重空间看伍尔夫的秩序

从三重空间看伍尔夫的秩序

从三重空间看伍尔夫的秩序20世纪上半叶正是整个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关键时期,尤其在西方,刚经历了一战、金融危机和政治变革,人们一直固守的价值观顿时瓦解,非理性和无秩序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到精神危机和虚无中,于是,一些敏锐的思想家与作家开始用自己的笔试图在一片混乱中重新建立起新的秩序,找寻遗失已久的“乌托邦”世界。

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就是其中一位,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洞察,在其长篇小说中展现了秩序遗失的虚无与混乱,另一方面,伍尔夫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女性“乌托邦空间”。

伍尔夫的小说着重人物内心意识描写,把笔触探到人物的生存状况,通过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来透视自己与他人,与世界以及与自己内心的关系。

在伍尔夫的一系列长篇小说中,主人公常常陷入到无秩序的生活困境中,他们或者不得不面对整个世界,直面自己内心的虚无,或者逃避于人群中,但那种狂欢化的混乱氛围仍然无法消除人物心中的飘忽感与无方向感。

虚无的“空屋”空间在伍尔夫的作品中,有一类空间意象较为特殊,即“空屋”空间。

“空屋”并不仅仅是空无一人的房间,而是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象征。

它们承载了作者对这个时代的感受,是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们的生存状态的形象展现。

(一)“空屋”—承载“虚空”的空间在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实验之作《雅各的房间》里,作者通过文中与雅各有着各种各样关系的人的回忆来勾勒出主人公这个如影子般存在的人,这些人都因着对雅各的回忆而存在的。

当雅各离世后,其母亲和好友博纳米在清理他的房间时,对“空屋”这样描绘:“空荡荡的房间里,空气也懒洋洋的,刚刚能把窗帘鼓起,敞口瓶里的花儿常换常新。

藤椅上的一根筋在嘎吱作响,尽管上面没有坐人……‘我拿它该怎么办?博纳米先生?’她拎出雅各的一双旧鞋。

”这个房间曾经是雅各思考人类命运以及古老文明的所在地,当思考主体消失后,这个空荡荡的房间就如失落了的文明一样,一切化为废墟。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伍尔夫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以伍尔夫的经典作品为基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手法,描写人物性格、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小说。

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典型的伍尔夫小说写作技巧。

首先,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之一是角色刻画。

伍尔夫小说的人物刻画技巧是伍尔夫小说的核心,他以细致而准确的技巧,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伍尔夫小说的人物刻画技巧包括外貌描写、衣着描写、语言描写、性格描写、动作描写等,以及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来反映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次,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之二是环境描写。

伍尔夫小说的环境描写技巧是伍尔夫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细腻而精确的技巧,把环境描写得栩栩如生。

伍尔夫小说的环境描写技巧包括地理描写、景色描写、气候描写、民俗描写等,以及通过环境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

再次,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之三是情节构造。

伍尔夫小说的情节构造技巧是伍尔夫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简洁而有力的技巧,把情节构造得紧凑而有趣。

伍尔夫小说的情节构造技巧包括情节发展、情节转折、情节结构等,以及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最后,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之四是语言表达。

伍尔夫小说的语言表达技巧是伍尔夫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精炼而准确的技巧,把语言表达得简洁而有力。

伍尔夫小说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以及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总之,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有很多,上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写作技巧还有很多,比如议论技巧、讽刺技巧、悬念技巧等。

只有结合这些技巧,才能把伍尔夫小说写得更加精彩,让读者有更深刻的体验。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伍尔夫小说的写作技巧引言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20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小说家之一,被公认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伍尔夫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伍尔夫小说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分析其对作品的贡献和影响。

1. 内心独白伍尔夫的小说往往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呈现,将读者引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这种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角色的思想、感受和情绪。

使用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伍尔夫能够更好地表达角色的主观意识和个体体验,使读者能够更加密切地与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流畅的叙述技巧伍尔夫的叙述技巧非常独特,她以一种流畅而连贯的方式书写,将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交织在一起。

她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内在意识流,将角色的思想和情感以自由联想的方式展现出来。

这种叙述方式使得伍尔夫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独特的魅力。

3. 对时间的把握伍尔夫善于运用时间的错综复杂来创造小说的层次感。

她在小说中使用了回忆、闪回和跳跃式叙事等手法,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序列,让故事更具有深度和复杂性。

通过对时间的灵活运用,伍尔夫能够更好地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让读者对故事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4. 描写细腻的人物形象伍尔夫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细腻描写。

她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心理和情感。

伍尔夫常常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和内心感受来展现角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种描写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在世界,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和独特性。

5. 多重叙事视角伍尔夫经常运用多重叙事视角来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通过在不同的视角之间切换,她能够展现出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和感受,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这种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使得伍尔夫的小说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发读者对故事的深思和思考。

结论综上所述,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而闻名的作家。

简论伍尔夫小说的形式结构与群体意识呈现

简论伍尔夫小说的形式结构与群体意识呈现
上, 而体 验 到 个 人 与 宇 宙 、 人类 化 为一 体 的 高层 次 莎感到 了生 活 新 奇 的 可 能性 。然 而 , 得 个 性 冲 动 , 与 彼 的审美 意境 ”20 _5。艾伦 ・ 克劳林 认 为 , 尔夫 的小 克拉丽 莎 明 白 自己不能嫁 给 这个过 于 自由的男 人 。 j 麦 伍
第2 8卷
Vo . 8 12
第 3期
No 3 .
兰州教 育学 院 学报
J URNAL OF LA Z U NS I U E O DUC T ON O N H0 I T T T F E A I
21 0 2年 6月
Jn 0 2 u .2 1
简论 伍 尔 夫 小说 的 形 式结 构 与群 体 意 识 呈 现
和 内 尔夫; 伍 形式结构 ; 群体 意识 【 中图分类号 ]I6 . 【 5 14 文献 标志码】A 【 文章编 号]10 -8 3 2 1 ) 300 -3 [ 0 852 (0 2 0 - 60 0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2— 2— 5
篇 评论 中提到 了 当时种 种类 型 的小 说 , 她认 为 在 现 实 生活 , 但大 病初愈 之后 变得 害 怕衰 老 和死 亡 。丈 夫 理 主义 和 自然主 义小说 中有很 多 的写 实 细节 , 如 人 物 查德是 保守 党 的议员 , 例 但克 拉丽 莎却 没 有 什 么政 治 才 的诸 多物 质特 性 、 职业 、 收入 等 , 人物 心 灵 的呈 现 缺 华 , 法参 与丈 夫 的社 会生 活 。 当布 鲁顿 夫 人 只邀 请 使 无 乏空 间 ; 当时 的心理小 说 家 只是 把心 理 描述 局 限于 理查 德 去 吃 午餐 时 , 安 之 中 , 拉 丽 莎 只 能安 慰 自 而 不 克 个人 情感 纠葛 , 没有 上升 到人 类 生 活 的高 度 , 并 因此 , 己 :再也 不要怕 , “ 心灵 在说 。再 也不 要 怕 , 心灵 在 说 , 伍尔 夫 主 张 采 用 非 个人 化 、 般 化 的方 法 , 小 说 充 把沉 重 的 负 担交 给 大 海 吧 , 为众 生悲 哀 叹 息 , 后 一 使 它 然 满诗 歌 的丰 富感情 , 达到 戏剧爆 发性 的情 绪效 应 。 并 又更 新 , 开始 , 聚合 , 任意流 散 ” 。她 不止一 次地 感 瞿 世镜先 生认 为 , 尔夫非 个 人化 处 理 的一 个 方 受 到恐惧 像 鬼 魂 一样 笼罩 着 她 。 克拉 丽 莎 回忆 起 年 伍 面体 现 在人 物上 , 其 目光 不是 局 限 于人 物 个 人 的悲 轻 时的恋 人彼 得 。3 前 , 她 的 家 乡 布尔 顿 , 得 “ 0年 在 彼 欢离 合 , 是关 注整 个 宇 宙 和 人 类 的命 运 , 现 人 类 深深 地 爱 着 她 。彼 得 情 感 充 沛 , 于 想 象 力 。 可 以 而 表 富

伍尔夫小说《奥兰多》的美学特色解读

伍尔夫小说《奥兰多》的美学特色解读

伍尔夫小说《奥兰多》的美学特色解读《奥兰多》是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备受称赞。

本文将从奥兰多的叙事结构、角色塑造、象征主义等方面解读其美学特色。

首先,奥兰多的叙事结构颠覆了传统小说的时间和空间线性结构,采用了历史回溯和时间跳跃的叙事方式。

从而打破了时间的束缚,使文本具有了多重的时间、空间和现实与虚幻的叙事层面。

这一叙事结构的变化使得小说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和更多的文学价值。

伍尔夫通过精巧的技巧将时间线条串联起来,创造出了一个除了它本身,再也没有另一个相同的世界。

这种重构的时间结构是对传统时间序列的颠覆和再造。

其次,奥兰多的主角奥兰多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具有多重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伍尔夫采用了多种技巧对奥兰多进行刻画,比如通过诗歌、心理描写和视觉形象等,展示了奥兰多身上不同的特质和心理变化。

从而使读者产生出奥兰多既有男神又有女妖的印象,突破了传统的性别二元论。

伍尔夫在描绘奥兰多的多重性与复杂性时,不仅采用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技巧,还引入了象征主义的手法,为其形象增添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使读者对其产生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最后,奥兰多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伍尔夫运用多种象征手法,将小说变得更具内涵,读者不仅能从小说中看到个体的命运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能够反思文化、性别和身份等现象。

比如,实体化的时间和历史具有象征作用。

时间不仅代表跨越时空的历程,也具有生命的概念,而历史则是刻在生命上的痕迹。

还有,奥兰多的变性主题和两性性,也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暗示出时代变革、文化多元、性别认同等主题。

综上所述,奥兰多的美学特色体现在其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和象征主义等方面。

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多重性格,构建了一个具有时间、空间和现实和虚幻的叙事结构,同时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为读者揭示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和身份等问题。

该作品在伍尔夫文学创作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也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聂杉杉[短篇小说5月]从伍尔夫作品探讨其意识流的写作手法

聂杉杉[短篇小说5月]从伍尔夫作品探讨其意识流的写作手法

从伍尔夫作品探讨其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聂杉杉摘要: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一,其中心在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坛最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大师之一。

近年来,伍尔夫在探索20世纪人的精神世界、在实验和完善意识流技巧方面的做法,越来越引人注意。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系列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探索和总结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创作中独具一格的意识流技巧。

关键字: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时空处理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

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

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英国小说家、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

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

评弗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

评弗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

评弗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中所运用的意识流技巧。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尤其是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到灯塔去》这部作品中,她巧妙地运用意识流技巧,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维过程以流动、自由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首先概述《到灯塔去》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进而分析伍尔夫如何通过意识流技巧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随后,本文将详细探讨伍尔夫在小说中运用的各种意识流手法,如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间跳跃等,并分析这些手法如何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本文将总结伍尔夫意识流技巧在《到灯塔去》中的成功运用,以及这些技巧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创作风格和意识流技巧在小说中的运用。

二、弗伍尔夫与意识流文学弗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著称。

在弗伍尔夫的创作中,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技巧。

意识流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强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表现,而弗伍尔夫则通过意识流技巧将这种探索推向了极致。

弗伍尔夫的作品中,意识流技巧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和展现上。

她通过对人物内心意识的流动、交织和变换进行深入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种描绘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到灯塔去》这部作品中,弗伍尔夫通过意识流技巧的运用,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20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而闻名。

在她的文学作品和批评作品中,她表达了对性别身份和文学创作方式的深刻思考和质疑。

本文将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并探讨其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双性同体”这一理论的含义。

伍尔夫在她的著作《到灯塔》(To the Lighthouse)中首次提出了“双性同体”概念。

她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男性和女性两个方面组成的,每个人都拥有一种既是男性又是女性的“双性”意识。

这种“双性同体”意识使人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产生更为丰富和复杂的想法。

伍尔夫进一步指出,这种“双性同体”意识在文学创作中尤为重要。

她批评当时的文学作品过于男性化,没有充分反映女性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她主张女性作家应该发展自己的创作语言和风格,来表达属于女性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她也呼吁男性作家去超越传统的男性意识,接受并欣赏女性的视角和文学成就。

在伍尔夫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性同体”意识的运用。

她以内省与交际为主题,通过角色的内心独白和对话的形式,塑造了多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体验。

她的小说《豪婿》(Mrs. Dalloway)中的主人公克拉丽莎就是一个典型的“双性同体”角色,她既有男性意识的理性和冷静,又有女性意识的敏感和感性。

通过这种写作方式,伍尔夫能够更准确地诠释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更真实和立体的形象。

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对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了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应该追求平衡和多样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观点,文学应该包容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和不同立场的声音。

只有这样,文学才能更好地反映人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伍尔夫的理论为女性作家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创作的框架。

她鼓励女性作家勇于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且看伍尔夫斑点如何征服世界——兼谈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且看伍尔夫斑点如何征服世界——兼谈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且看伍尔夫斑点如何征服世界——兼谈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温岭二中孔若秋《优美与疯癫——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中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弗吉尼亚·伍尔夫属于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

因为,很少有人能通读完她的一部长篇,她如入无人之境的意识流小说叙述方法会把读者,尤其是缺乏耐心的读者纷纷吓退”,因为读她的意识流小说,“需要读者具备多方面的功力的,否则难以读懂,至少是读不出它的韵味与深意来。

”“《墙上的斑点》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表作享誉中外文坛。

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随即就以其全新的面貌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

”它能征服读者,征服世界的原因在哪里?难道仅仅因为它的新颖、它对传统的反动?让我们以《墙上的斑点》为例,探究一下意识流小说令人感到“陌生”的特点吧。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一反传统的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描写人的意识流动过程展示其心灵世界为主来塑造人物形象,使读者很难看到“人影”,甚至连主人公的具体形象也很难捉摸。

所以,我们首先必须看看作者在小说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

“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一句,就足以让读者体会到“我”对战争的憎恨。

接下去突然冒出一个似乎无关实则与战争有相似之点的念头:“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

”战争也像蜗牛那么令人憎恶、讨厌。

“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

这是战争带来的充满忧伤、无奈的感叹。

“到底为什么人要投生在这里,而不投生到那里,不会行动、不会说话、无法集中目光,在青草脚下,在巨人的脚趾间摸索呢?至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东西,人们再过五十年也是无法说清楚的。

”这又是多么令人心酸的悲哀。

“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尊卑序列表。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

探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创作理论“双性同体”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她对文学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本身,还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理论上。

她提出的“双性同体”概念对于理解她作品和女性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性同体”(Androgyny)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男女合一。

伍尔夫认为,性别是社会文化的构建,并非生理上的决定。

她主张要打破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追求男女合而为一的精神状态。

她并非认为女性应仿效男性,而是认为男女之间应该有一种相互渗透的精神维度,即“双性同体”。

伍尔夫在《三个房间》一文中提出了“双性同体”的理论。

她说:“真正新的女性恰恰是‘男性化’的女人,而真正新的男人则是‘女性化’的男人。

”她希望文学作品能够超越性别限制,寻求一种在男女之间找到平衡的趋势。

在她看来,女性创作应该摆脱被动性别角色的限制,追求自由和独立;男性创作则需要拓展视野,关注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伍尔夫在她的小说《至灵之波》中充分展现了“双性同体”的概念。

小说中的主人公面临着内在的困惑和性别自我认同的追问。

她通过一种模糊的叙述方式,使人物的性别在文本中不再具有明确的界限,体现了“双性同体”的思想。

伍尔夫在《牡丹之家》中也运用了双性同体的思想,将男性和女性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文学世界。

“双性同体”这一理论对于女性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伍尔夫认为,女性文学应该摒弃传统男性中心主义的视角,找到自身的声音和表达方式。

她主张,女性作家应该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世界和个人的经验,而不是局限于社会的制约和规范。

这种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方法为后来的女性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文学创作理论的贡献不仅局限于她的作品本身,更体现在她提出的“双性同体”概念上。

她的这一理论使我们反思性别的二元对立,追求男女之间的平衡和联结,对于推动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洛卫夫人》叙事手法

《达洛卫夫人》叙事手法

论文内容提要:《达洛卫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风格成熟的标志,是现代叙事艺术的精品。

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多焦组合式的叙事结构。

小说将内聚焦与零聚焦巧妙地进行搭配,使前者的渗透性和后者的整合性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叙事效果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其次,娴熟地采用自由间接式的叙述话语,人物与叙事者的语言、视角能十本分流畅地转换,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完美融合。

第三,在小说的叙事功能上取一种情调模式,使小说弥漫着诗意氛围。

特别是“中心意象”的设计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密码,增加了小说的韵味,拓展了其意义空间。

Abstract:Mrs. Dalloway,a marker of the maurity of Virginia Woolf’s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s, is a treasure of modern narrative art, 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first i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multiple focuses. The ingenious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cus and zero focus enables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former 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the latter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narrative effect. The second is the skilful employment of free indirect di scourse. The smooth alternation between a character’s perspective and that of the narrator makes a perfec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worlds. The third is the poetic atmosphere creat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central image rich in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is atmosphere adds to the aesthetic appeal of the novel and enlarges its meaning.Key words:Virginia Woolf Mrs. Dalloway narrative art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创作了《雅各的房间》以后,1924年在剑桥大学发表了洋洋洒洒的演讲,对自己以前的文学探索作了一次精彩的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伍尔夫小说世界的构筑方式
作者:杨永凤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2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伍尔夫四种构筑方式进行深刻讨论,从而分析经典作品的构筑方法,有利于对伍尔夫小说的理解和阅读,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构筑方式;伍尔夫;小说;双重复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01
引言
20世纪,伍尔夫在小说改革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直达目前为止,对于伍尔夫及其小说的研究经久不衰,由此可以看出伍尔夫小说不论对于当时还是对于现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伍尔夫小说之所影响如此深远,主要是她对当代社会深刻认识,在这个基础对小说做出了全面改革。

在20世纪初,传统价值受到人们质疑,多数人内心混乱,他们认为人不再是上帝完美的创造。

此时需要对人灌输新思想与新的艺术表达形式相结合。

此时伍尔夫作为新艺术性批判形式出现,她对于小说的情节结构框架,大胆采用心灵体验或情绪发展作为小说结构主体,为当时人们的情感表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式。

这种突破不论对当代人的情感表达或艺术表现,还是对后人的小说创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伍尔夫小说创作的结构形式
(1)自然循环
作为伍尔夫小说多部小说的基本框架,它是一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模式。

这种模式由来是根据自然界万物兴衰、季节重复循环的自然流程来著作小说,这样可以体现真实的客观世界。

在伍尔夫的小说写作,一些自然现象如日出日落、月缺月圆或定时响起的钟声等,这些自然现象都可以作为小说结构的线索,这些自然现象将小说人物的复杂的思想意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繁琐的故事情节中有一个严谨的内在联系。

以伍尔夫著名的作品《达罗卫夫人》为例,小说中通过展现女主人翁达罗卫夫人平凡的一天为题材,通过伦敦议院的钟声为线索,生动表达一天的循环变化,并串联起不同人与事,这些人和事情都非常复杂,然后以钟声为线索将整个故事有机结合。

小说写法自然,文章读起来乱而不散,故事虽然没有核心情节,但是文章环环相扣,展现一种的新的艺术手段。

(2)立体辐射
立体辐射作为伍尔夫的独特结构方式,它主要表现在以一个物品或人物为轴心向周围扩展,这个物品或许微不足道,通过轴心引导可以触发人的想象和联想。

比如蜗牛或牵牛花,它们仅仅是客观事物,由此为中心引发的联想才是最终目的。

这种由轴心引发无数射线的方式,书写出多篇优美作品和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伍尔夫立体辐射的代表作之一《墙上的斑点》,从书名中轴心明显体现出来——客观事物“斑点”,主人翁通过斑点联想到很多东西,但是每次联想结束都回到现实中的斑点上,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充分展现主人翁的意识形态,这个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桥段。

人类意识丰富多彩,在立体辐射中人类意识放飞梦想,充分展现人类思想状态。

而传统小说缺乏对人类生活的集中表现,仅仅按照情节平铺直叙。

到后期伍尔夫运用意识流体更加得心应手,轴心设计不再那么直接明了,有时一句话就可以展开写作,由此漫射开来。

意识流写作手法需要作家能够扩展开,同时还能收回来,将散漫的意识有机结合起来。

让作品既能够自由舒展,又能有机统一。

(3)多点聚光
多点聚光也是伍尔夫小说的一种结构形式。

这种形式与立体辐射正好相反,是通过不同心灵的想法集中到同一个目标上,这个目标既是小说实际表现的对象,同时又是多角度反映主人翁的真实想法。

在这种结构形式中,通过不同侧面或角度观察同一事物,表现出当代人复杂的内心思想,但是最终聚焦到一点上,这点也就是人类的真善美的所在。

这种形式还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思想汇集一个完美的思想,从而塑造主人翁的思想意识。

作品《到灯塔去》的女主人翁成为小说中汇聚的焦点,通过作品中不同人物对拉姆齐夫人的意识形态,从而在不同角度展现出她不同形象,通过多次聚焦从而揭露出拉姆齐夫人真正的形象,通过不同人从多个角度立体化展现人物的形象。

这样可以引人入胜,喜欢阅读。

这种结构,相聚点是作品的逐步烘托出来,同时又是文章结构的核心。

多点聚光实现立体化表现艺术作品同时确保完整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双重复式
双重复式也就是表面上看作品中出现两组不同的人物,展现两个不同的氛围,形成相互平行的发展的两个层面,然而两个层面之间又相互联系,彼此照映,通过双重寓意从而表现出人性的多面性,达到作品写作的目的。

在《达罗卫夫人》中双重复式结构表现为两个日常活动对比,而在《到灯塔去》是两个中心事件并列发展,那在《幕间》设计成现实和历史交错并行演出。

作品《幕间》通过精妙设计,实现现实与历史两个舞台交相呼应。

在作品中,最经典场景是乡邻们演出的历史闹剧,而现实生活正在进行,形成典型的双重复式。

具体情况如下,乡亲
们在舞台表演着英国不同时代,粗糙的道具、拙劣的表演从而使辉煌的历史演变成荒诞剧,最后更是由一场突来的大雨终止演出。

而表演时的台下观众同样也是乱糟糟,主人翁夫妇貌合神离,各自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此时一场大雨中断台上台下的不同闹剧。

这样两条线看似平行,其实舞台表演和生活类似,密不可分,总结一句话,荒诞剧以荒诞的方式结束。

由此可以看出双重指的是结构双重,寓意无穷。

2、结语
伍尔夫构筑方式为小说写作提供一种新形式,开创现代小说。

她敢于打破传统的写作形式,以全新的改革方式创作了四类构筑方式,为现代小说提供综合性表达方式,从而完成她对心灵艺术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尹继承.析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性别抗争[J].青年文学家.2014(14)
[2]苟丽梅.解读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思想蕴含[J].社科纵横.2004(04)
[3]张秀华.从《到灯塔去》探析伍尔夫小说叙事技巧[J].芒种. 2014(16)
[4] (英)伍尔夫(Woolf,V.)著,李乃坤选编.伍尔夫作品精粹[M].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