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中国文学史分期一中国文学史分期:1、中国古典文学史:(先秦至1840)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东汉建安年代至隋统一)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1644至1840)2、中国近、现代文学史(1840至1949)3、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至今)二、各阶段的主要文学成就和现象(一)先秦文学1、总体特点:从萌芽到初步发展阶段①、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②从本质上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①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开创诗歌创作的艺术传统。

②历史散文:以记事记言为主,主要有《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等③诸子散文: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庄子》的文学性最强。

④楚辞:其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楚文化的独特风采,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屈原运用楚辞体创作了《九歌》、《九章》,其代表作《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与《诗经》并称“风骚”。

(二)秦汉文学1、总体特点: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1)出现完全以文学的感染力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赋(2)文学创作的兴盛(3)出现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4)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辞赋: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几个发展阶段。

(2)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为乐府诗。

乐府诗长于叙事,五言、杂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基础。

(3)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与乐府诗长于叙事不同,五言诗长于抒情。

评价“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4)《史记》:代表两汉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史记》。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 知识梳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 知识梳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220 年,曹丕建立魏国。

221 年,刘备建立蜀国。

229年,孙权建立吴国。

(2)西晋短暂统一:263年,司马昭灭蜀。

266 年,司马炎建立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西晋灭亡:316 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4)民族关系①民族迁徙:匈奴、羯、氐、羌、鲜卑内迁。

②南北对峙:出现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2.东晋与南朝(1)政权更替①东晋建立:317 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②南朝更替:420 年,刘裕夺取皇位,国号宋。

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士族形成:三国、西晋以来,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3)江南开发①原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②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的影响(1)江南经济的逐渐开发,使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2)南方的开发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向东、向南移动。

(3)南方社会的开发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南方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北方人口的进一步南迁。

3.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①建立:东晋时北方先后出现了割据政权,合称“十六国”。

②前秦短暂统一北方:4 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后被东晋击败。

(2)北朝①北魏建立和统一:4世纪末建立,439年统一北方。

时间5世纪后期内容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籍贯:迁至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服饰与语言: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门第: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影响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③北方政权更替: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灭掉北齐,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中国古代之---魏晋至隋唐

中国古代之---魏晋至隋唐

-武则天 始创武举、殿试 材料 1:607年丁卯,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 ①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 ②在考生来源、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唐朝更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以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材料2:杨纂……大业中进士举。 ——《旧唐·杨纂传》 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 内容以诗赋为主( 唐诗的繁盛 ) 1:“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 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 材料 2:武则天改革科举制,在开设文举的同时也开设武举。 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 为防止考生和考官作弊,武则天创设了糊名制,这种办法行之
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1. 发展状况:
造船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冶铸业
2. 概括主要特点(比较):
①部门齐全; ②产地分布范围广; 主要集中在运河沿 岸和江南地区. ③生产规模大,产量多; ④分工精细,品种多;出现一些新品种
⑤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风格
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3. 发展历程 ( P10 ):
试《九章》《周髀》《缀术》《缉古》,通者及第。
思考1:据图、表, 概括唐代科举 •①科目较多,考查广泛;
考试主要体现怎样特点 ? •②士人所趋,惟“明经”“进士”两科。
“进士科”及第后便可入仕,成为唐代科 举的重要内容。 •③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 求较高 •④培养实用性人才特征突出; •⑤考试程序严格,选拔权集中于中央;
工程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
(3). 新式农具( 曲辕犁 )与灌溉工具( 三国 翻车—隋唐 筒车)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政治制度 2、九品中正制(选官制)
(1)内容:地方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 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官所评定的品级成为 授官的依据 (2)标准:家世 品德 才能 (3)评价:以门第为主要依据,强化门阀制度,导致 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出现“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导致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腐败现象。 压制社会阶级的流动性
考点聚焦
材料一: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 和“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和汉人的繁文缛 节。……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 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贵族迅速腐朽,严重 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 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应北魏国 情和族情,是北魏统治危机的开始,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腐 朽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深刻的。——《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如何认识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的影响?结 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认为改革加深了北魏统治的危机,导致北魏政权的灭亡和民族消亡 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过程;
3、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有利的社会条件(可能性) (1)鲜卑族拓跋部的崛起与强大。 (2)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多年分裂混乱。 (3)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 2.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危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 族矛盾激化。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 集权,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个人因素: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 文化的坚定态度。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库97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库97

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库第二部分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习题一、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出现了魏曹丕《典论·论文》、晋陆机《_____________》、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_____________》等论著以及萧统的《文选》、陈徐陵的《_______________》等文学总集。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名篇《_______________》。

曹操《蒿里行》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比较曹丕与曹植说:“文帝以__________________,思王以________________。

”4.女诗人蔡琰的《_______________》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双璧”。

5.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___________》。

6.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_____________,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7.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三首。

8.___________,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____________《燕歌行》。

9.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__________、魏文帝______和明帝。

10.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___________。

11.“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____________的。

1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_____________》。

13.南朝出现的新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4.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______________》。

中国历史简表(隋唐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简表(隋唐五代十国)

顺帝杨政道 620-630 东突厥,后隋。630唐灭东突厥,破定襄,后隋亡。657灭西突厥。
谯国夫人:约512-602。冼英,又称冼夫人、高凉郡主。历梁、陈、隋三朝,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国家统一,促进 民族团结,被尊为岭南“圣母”。
张须陀:565-616。610为齐郡丞,先斩后奏,开仓放粮。611-613镇压王薄起义,又率罗士信和秦叔宝打败郭方预 、卢明月等起义,威振东夏,616在荥阳战瓦岗军,兵败战死。
虞世基: ~618。博学、谄媚炀帝,卖狱鬻yù官,被宇文化及杀。与第虞世南友爱。
刘武周:617马邑起兵杀王仁恭,依附突厥,定杨可汗,称帝。宋金刚投奔。619占山西大部,李元吉逃长安,关中 震骇。620李世民僵持五个月柏壁之战胜宋金刚,收尉迟敬德,刘逃突厥,622被杀。
河南瓦岗起义:611翟让、徐世绩、单雄信等瓦岗起义。614控制开封至黎阳永济渠,截取隋廷漕运。615王伯当、 616李密加入,大海寺之战斩张须陀,夺荥阳。617占领洛口仓,开仓济贫;石子河、黑石之战胜王世充,李密杀翟 让。618洛南之战胜王世充。降隋杨侗,与秦琼、徐世勣黎阳之战击败宇文化及,邙山之战被王世充击败,秦叔宝 、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投降,刘黑闼投窦建德,李密降唐,瓦岗军瓦解。后李密反唐被杀。
选拔官吏:商周-世卿世袭制。战国-军功爵、养士。秦:辟田、军功。汉-察举征辟制(中央、地方)。魏晋曹丕-九 品中正制(官吏任免收归中央)。隋唐以后-科举制(到1905年)。
京杭大运河:春秋(Q486年)开掘,隋朝完成,全长2700km。唐宋繁荣,元代取直,明清疏通。包括: 永济渠:608开,自沁河口,经汲县、馆陶、沧州、天津,到涿郡,约1000km。 通济渠:汴渠,605开,西段从洛阳至黄河,东段自板渚(荥阳汜水镇),经汴州(开封)、宋州(商丘)、宿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产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 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此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 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许可床顶、床 帐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围屏.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 型发展.
• 夔纹——形象近似龙纹,一角、一足, 为侧面形象.它也是张口、尾部上卷.夔纹 的变化很多,有时又发展成为几何图形,表 现出一种神力智慧的创造美.
• 蝉纹——多在青铜器上,蝉纹被看成是商 代的图腾.蝉纹经过先民的加工,具有较高 的艺术价值,其头部似如意形,蝉嘴、蝉眼、 蝉身和蝉翅的美丽环道,非常漂亮.蝉纹已

1.宋代家具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 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 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 了自己的风格.
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 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 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 边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此外,宋代家 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开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的另一个局部,可以看出此时的家具造型与装饰和唐代家具有明显不同, 为宋代家具的简练质朴的风格的前奏.
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 (五代)

通史-魏晋至隋唐

通史-魏晋至隋唐

2.经济方面
农业(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 原因:政史地(南方社会环境安定统治者重视,北方战乱人口南 迁和先进的工具和经验,自然条件优越。)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士族制度 和佛教的发展导致) (3)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走廊和辽东地 区得到开发。 (4)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耕耙耱,南方 耕耙技术。 (5)北朝推行均田制。 (6)政府重视,《齐民要术》 手工业(1)灌钢法(2)北方创制白瓷(3)纸张逐渐取代简牍, 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具体史实
魏晋南北朝(220—589) 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
北 方
东 汉
南 方
魏 蜀 吴
十六国
北 朝 东魏北齐 北魏 西魏北周
宋齐梁陈
西晋
东晋
隋 朝
南 朝
一、魏晋南北朝 具体史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政治方面 (1)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实行 ,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①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②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③弊端:重门第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 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7分)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 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 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 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 革阻力。(7分)

中华文明的成熟——魏晋至隋唐时期

中华文明的成熟——魏晋至隋唐时期

第三阶段:中华文明的成熟——魏晋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新成就)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时间:220——581二、魏晋南北朝阶段特征(1)总体特征:大分裂、大交融(2)具体表现:①(政治)A、国家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B、士族专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削弱②(经济)北方经济破坏,江南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③(文化)佛道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④(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内迁。

掀起民族交融高潮三、政权更迭(一)示意图(二)具体表现1、三国(220—280)与西晋(266—316)(1)三国①魏: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律令儒家化)②蜀: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③吴: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西晋①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②短暂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③衰落: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原因:西晋建国,分封宗室为王,造成内乱,五胡趁机乱华)④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刘渊所灭2、南方:东晋(317—420)和南朝(420—589)(1)东晋(317—420)的统治①东晋的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②政治:东晋士族(门阀)政治③经济:南方经济的开发(2)南朝(420—589)的更迭①420年,东晋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东晋灭亡②此后170年,南方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均建都建康,合称四朝3、北方:十六国和北朝(439—581)(1)十六国①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合称“十六国”②前秦统一北方: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③淝水之战: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前秦政权迅速崩溃(2)北朝①北魏孝文帝改革②政权更迭: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被北齐、北周取代。

第一部分 填空题

第一部分  填空题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孔颖达。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轮辐式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字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11.在古代神话中,仓颉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4.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七发》。

20.司马迁,字子长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淮南子》。

22.《诗》到了_汉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_ 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高。

25.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战国策》。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纪传体。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张衡。

29.《乐府诗集》是由郭茂倩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张守节。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32.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前551 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孟子》。

35.《国语》的性质是国别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寓言、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刘向编辑成书的。

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第一章、北朝文学北朝文学的落后•西晋灭亡(317)——隋文帝灭陈(589)——南北对峙局面——南北方文学不同的发展过程•南方文学——虽有盛衰,代不乏人•北方文学——文学荒漠•北方文学落后之因:文人流失、坞壁生存、中心缺失等北朝文学的发展•《隋书·文苑传序》:暨永明(齐武帝年间)、天监(梁武帝萧衍)之际,太和(北魏孝文帝年间)、天保(北齐文宣帝高洋年间)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

•汉化之一:迁都(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假称南伐,从平城迁都洛阳。

)•《魏书·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记述了孝文帝与拓跋澄关于迁都的对话: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

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

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高祖曰:“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

”澄曰:“此既非常之事,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辈亦何能为也?”高祖曰:“任城便是我之子房。

”北朝文学的发展•汉化之二: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洛阳伽蓝记》卷五城北凝园寺条:洛阳城东北有上高里,殷之顽民昔所止。

今日百姓造瓮子。

人皆弃去,住者耻。

唯冠军将军郭文远游憩其中。

堂宇园林匹于邦君。

时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

常经文远宅前过。

见其门阀华美。

乃曰:“是谁第宅过佳。

”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

”元谦曰:“凡婢双声。

”春风曰:“儜奴慢骂。

”元谦服婢之能。

北朝文学的发展•汉化之三:定姓族•定姓族是“详定北人姓”的高下区别,是为了品举人才,将鲜卑贵族变成汉人中早已有之的士族高门。

如勋臣八姓穆(丘穆陵)、陆(步六孤)、贺(贺赖、贺兰)、刘(独孤)、楼(贺楼)、于(勿忸于、万忸于)、嵇(纥奚)、尉(尉迟),此八姓“皆从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魏书·官氏志》),“四姓”一云北方汉人崔卢李郑、一说为吏部正员郎以上按官位高低区别的甲乙丙丁四姓。

中国史复习魏晋~五代十国

中国史复习魏晋~五代十国
3、宗教
( )佛教:因社會動盪、帝王提倡(如南朝梁武帝)、佛經的翻譯,佛教在魏晉南北朝大盛。並留有許多三大石窟(敦煌、洛陽、大同)
( )道教:魏晉南北朝時信徒越來越多
漢(蜀)
成都
漢昭烈帝
劉備
魏亡漢

建業(南京)
吳大帝
孫權
晉亡吳
西晉
洛陽
晉武帝
司馬炎
永嘉之禍(匈奴)
1、晉武帝採封建制度→晉惠帝因賈后弄權,引發八王之亂
之亂)。
2、唐太宗(李世民):(1)對內知人善任、虛心納諫(ex魏徵),締造「貞觀之治」。
(2)對外滅東突厥,得「天可汗」稱號。
3、武則天:重視科舉,削弱世族勢力。
4、唐玄宗:(1)前期締造「開元之治」
(2)後期因寵愛楊貴妃、楊國忠,釀成安史之亂(白居易長恨歌)
5、安史之亂:天寶14年,胡人安祿山、史思明攻入長安,玄宗逃亡,歷經八
(二)南北朝
朝代
政治大事記
社會/經濟/學術/文化/宗教/科技
北朝
北魏→東魏→北齊
→西魏→北周
1、北魏統一北方,結束五胡十六國的局面。
2、北魏孝文帝推動「漢化政策」,導致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
3、東魏西魏而後又為大臣所篡位,形成北齊、北周。
4、北周而後滅北齊,但不久北周即為外戚楊堅篡位,建立隋。
北方—民族融合
年後終為郭子儀所平定。
6、藩鎮割據:為平定安史之亂,授與地方節度使更多的權力。
7、宦官亂政:安史之亂後,宦官專權,並擅自廢立皇帝。
8、牛李黨爭:進士派與世族派間的各結朋黨。
9、黃巢之亂:首領為黃巢,烽火片及大江南北,最後為降將朱溫所平定。
10、朱溫篡位建立後梁。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五)畜牧业的发展
饲养方法、配种、兽医学的等方面的新发展,并总 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六)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北方农业发展几经起伏。北方长期战乱不断,农业 几度得到恢复与发展,又几度被战乱破坏。游牧民族的 南下进入中原农耕地区对当地的农牧业有很大影响。传 统的游牧生活在最初阶段被保留下来,使两汉时过度开 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 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少数民族也由原来以 游牧生活为主逐渐转变为定居农耕生活,接受中原先进 文化,与汉族融为一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古代的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小结
• (一)江南农业的开发 这一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 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 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 面积产量提高。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 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经济作物也得到大量种植和发展。 • (二)手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时期,手工业门类明显增多,品种更丰富, 产量增加,技术有所提高。

(二)手工业各部门生产技术的发展
• 1、纺织业:纺织技术的日趋精湛,印染技术达到较高水 品,纺织品种有绵、绫、罗、绸、沙、绢、葛、布等。 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 之蚕;蜀锦闻名遐迩。 • 2、陶瓷制造业: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淘器 以“唐三彩”最为著名。 • 3、冶金业:主要由官府控制,在生产规模、冶炼工艺及 技术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了把 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铸造业以铸钱业规模最 大。
• 4、造船业:随着江南和沿海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造船业取得显著进步。唐时的海船,大者长20余丈,可 载六七百人。 • 5、造纸业:魏晋南北朝造纸技术明显进步,民间造纸业 发展更为突出。官府民间用纸的普及率大为提高。东汉 三国时期纸尚不普遍,东晋南朝造纸业发达,造纸技术 有很重要的进步。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 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出现著名的造纸中心。有益州麻纸、浙东藤纸、宣州宣 纸等。

古代文学(二)复习题

古代文学(二)复习题

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习题一、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出现了魏曹丕《典论·论文》、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萧统的《文选》、陈徐陵的《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名篇《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曹操《蒿里行》中的名句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比较曹丕与曹植说:“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

”4、女诗人蔡琰的《悲愤诗》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双璧”。

5、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诗经》。

6、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孔融,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7、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三首。

8、曹丕,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

9、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和明帝。

10、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曹植。

11、“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陆机的。

1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与陈伯之书》。

13、南朝出现的新诗体永明体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4、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典论•论文》。

15、左思的《咏史》8首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被钟嵘称为_左思风力。

16、“诗缘情而绮靡”是陆机_在《文赋》中提出的观点。

17、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1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_嵇康_,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著名的书信体散文是《_与山巨源绝交书》。

19、田园诗人陶渊明,其辞赋、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最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0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0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A
邺[yè]城和建康为代表的 都市开创封建城市的全 新格局,
宫室和祭祀建筑进一步
规整化,
里坊制日渐成熟,在隋 唐发展到顶峰。
曹 魏 邺




魏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建筑
A
本时期社会动荡导致佛教勃兴, 佛教建筑空前发展。
玄学的盛行在士大夫阶层孕育 出清寂内省、无为出世的文化 倾向,为后期士大夫园林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轴线 分区规划1城市与宫室
A 邺城与北魏 洛阳
城内仅建一宫,改变了 汉代以来多宫并置的局 面。
自南城中门有南北街北 抵宫门,遥对宫中听政 殿一组,形成全城的南 北中轴线。在这条街两 侧建主要官署。经曹操 改建,邺城发展为宫殿 在北,市里在南,自城 南正门有街直抵宫门, 夹街建官署,形成全城 中轴线的布局,开中国 古代都城的新模式。
1
城市与宫室
A邺城与北魏洛阳
综上所述﹐北魏洛阳城的形 制和布局﹐和两汉以来的都 城相比﹐出现了划时代的变 革﹐为隋代的大兴城﹑唐代 的长安城和洛阳城(见隋大兴 唐长安城遗址)﹑(见隋唐洛 阳城遗址)开创了先例。
1
城市与宫室
A邺城与北魏洛阳
北魏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高峰时期洛阳城内有寺庙1300余座。
文化思想变化很快,很 明显的多样性。
思想自由
顾恺之 女史箴图
魏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建筑
A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中 国历史第一次大分裂、 大融合时期,长期战乱 导致北方破坏严重,游 牧民族不断进入中原腹 地,大量汉族人口南迁, 带动江南地区的发展。
文化思想变化很快,很 明显的多样性。
思想自由
竹林七贤
魏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建筑

论述魏晋至隋唐间五言诗流变的特征

论述魏晋至隋唐间五言诗流变的特征

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1、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

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

上官体绮错婉媚。

只有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

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

2、盛唐诗歌。

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

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

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

3、中唐诗歌。

中唐之初,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

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诗学王维,精致秀润,但内容多浮浅。

卢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

此期较杰出者是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

4、晚唐诗歌。

晚唐五代诗风渐趋纤巧。

虽有过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但总的来说,缺少盛、中唐的阔大气魄与浑融境界。

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年表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年表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年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汉献帝初平元年庚午(190)关东诸侯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诸侯之一。

董卓胁献帝迁都长安,焚烧洛阳宫殿。

曹操作《薤露行》。

阮瑀受学于蔡邕。

王粲年十四,至长安,为蔡邕所称。

蔡琰约于此年被虏至胡中。

初平三年壬申(192)蔡邕死于狱中,年六十。

曹植生。

王粲与王凯、士孙萌赴荆州依刘表,粲有《初征赋》、《七哀》其一。

建安元年丙子(196)八月,汉献帝被曹操胁迫,由洛阳迁都至许昌。

曹操任大将军、武平侯,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粲作《赠士孙文始》诗。

建安二年丁丑(197)曹操作《嵩里行》。

建安三年戊寅(198)祢衡作《鹦鹉赋》,被杀。

王粲作《三辅论》及《赠文叔良》诗。

建安五年庚辰(200)十月,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

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

王粲作《荆州文学记官志》。

阮瑀在曹操幕府,坚辞曹洪辟。

刘桢、应瑒本年已在曹操幕中。

建安七年壬午(202)蔡琰被曹操赎归,重嫁董祀,作《悲愤诗》。

曹丕、丁廙作《蔡伯喈女赋》。

建安八年癸未(203)三月,曹操攻黎阳,大破袁谭、袁尚等。

八月,袁谭乞降,曹操许之。

曹操作《败军令》、《论吏士能行令》、《修学令》。

王粲为刘表作书劝袁谭、袁商。

建安九年甲申(204)八月,曹操破袁尚,取邺城,平冀州,自领冀州牧。

陈琳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

徐干约于本年归曹,为司空军谋祭酒。

建安十一年丙戌(206)曹操征高干,作《苦寒行》。

王粲《登楼赋》、《七哀》其二、其三约作于本年。

建安十二年丁亥(207)曹操征乌桓,回军时作《步出夏门行》诗。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

建安十三年戊子(208)七月,曹操发兵南下,征荆州;九月,刘琮举荆州降。

十一月,曹操攻孙权,权将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

王粲劝刘琮降曹,粲归曹,为丞相掾。

孔融被曹操所杀,临刑前作《临终诗》。

杜夔归曹,使创定雅乐。

曹丕从征,作《述征赋》、《感物赋》。

阮瑀从征,作《纪征赋》。

陈琳、徐干、对桢皆从曹操南征。

魏晋到隋唐的知识线索

魏晋到隋唐的知识线索
魏晋到隋唐的知识线索
时间段
主要历史事件与知识点
魏晋时期
三国(220-280年)
曹操统一北方,建立曹魏;刘备建立蜀汉;孙权建立东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西晋(266-316年)
司马炎建立西晋,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衰亡
东晋(3入十六国时期
南北朝(420-589年)
南方宋、齐、梁、陈更替;北方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更迭
民族融合加强,佛教、道教兴盛
隋朝
隋朝建立(581年)
杨坚篡位建立隋朝,结束南北分裂
开通大运河(589年)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创立科举制(隋炀帝时)
选拔官吏的方式变革,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隋朝灭亡(618年)
隋炀帝残暴统治导致民不聊生,隋朝灭亡
唐朝
唐朝建立(618年)
李渊建立唐朝,开启盛唐时代
贞观之治(唐太宗)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开元盛世(唐玄宗)
唐朝达到鼎盛,经济、文化、艺术全面发展
安史之乱(755-763年)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社会动荡不安
五代十国(907-979年)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五代更迭,南方及边疆地区存在多个割据政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试题一、填空1.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古代诗集____________。

2.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_____________,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3.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三首。

4.___________,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____________《燕歌行》。

5.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__________、魏文帝______和明帝。

6.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___________。

7.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____________的。

9.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_____________。

10.南朝出现的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1.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______________。

12.左思的《咏史》8首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被钟嵘称为_____________。

13.“诗缘情而绮靡”是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观点。

14. 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15.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______________,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著名的书信体散文是______________。

16.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其辞赋、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17. 骈文文体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 、敷藻、裁对、隶事。

18. __________是嘲讽“身在江湖,新悬魏阙”的假隐士的文章。

19.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_________的格律化与_____________的盛行。

诗歌律化有沈约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20.在南朝陈的后期,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宫体文学团体。

其中成就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1.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__________`。

22. 吴歌产生于以_____________中心的一带江南地区。

23. 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24.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25.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对我国_________________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6.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是钟嵘的______________。

27. 六朝时“穷南北之胜”的诗文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____。

28. 杜甫诗云“暮年诗赋动江关”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

29.《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_____________。

30.融合了南北诗风成为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唐诗先驱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

31. 钟嵘《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2.西晋太康年间,形式主义文风开始泛滥,代表这种文学倾向的作家是___________。

33.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______________。

34.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6.元嘉诗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被誉为“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小说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志人小说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

42.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3.“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___________中有大量记载。

44.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6.被誉为“文典以怨”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7.《诗品》评为“《游仙》之作,辞多慷慨”的诗人是____________。

48._____________是用典最多赋,高达200余处。

49.“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50.把“进求利”、“晋爵赏”的封建士人比成“裈中之虱”的妙喻出自____________。

51.“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指的是______________诗歌清新明丽之美。

52.__________________的新体诗,标志着诗歌“意象”化的重大进程。

53.“大人先生”的原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

54.《诗品》引汤惠休“错彩镂金”语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歌。

55.龚自珍诗云:“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是对___________的评价。

56.白居易用“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来评价_________________的创作特色。

5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是_______________中的名句。

58.被朱熹评论为“盖魏之赋极此矣”的赋是______________。

59.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奉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

60.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1.初唐前50年,宫体诗充斥诗坛,以“绮错婉媚”为本的“”是这个时期诗风的代表。

62.初唐诗人“沈宋”齐名,所谓“沈宋”即与宋之问。

63.“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是杜甫的《》其二,充分肯定了初唐四杰的历史地位。

6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颈联两句是:“海内存知己,。

”65.初唐诗人的《长安古意》把宫体诗由宫廷带入市井,反映了当时首都长安的现实生活。

66.张若虚的《》,被前人评为“以孤篇压全唐”。

67.初唐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诗人是。

68.陈子昂诗歌的代表作是《》38首。

69.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高歌“,独怆然而涕下。

”70.盛唐诗派的两位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71.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颔联是:“气蒸云梦泽,。

”72.孟浩然《过故人庄》的尾联是:“待到重阳日,。

”73.“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对王维山水诗画的经典评价。

74.“明月松间照,”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名句。

75.《送元二使安西》写送别情景:“,西出阳关无故人。

”76.高适《燕歌行》抨击军中苦乐悬殊的名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

”7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一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

”78.王昌龄的《》,被称为唐代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

79.“,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

8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蔑视权贵的著名诗句是:“,使我不得开心颜。

”81.杜甫《咏怀五百字》中抒写思想和怀抱的名句是:“穷年忧黎元,。

”82.杜甫在《咏怀五百字》中揭露封建社会尖锐对立的名句是:“朱门酒肉臭,。

”83.“,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8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是白居易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85.白居易《琵琶行》描写音乐与“嘈嘈切切错杂弹,”紧连的下一句是。

”86.孟郊《游子吟》表达游子深情的两句是:“谁言寸草心,。

”87.韩愈在《调张籍》中高度赞誉李白、杜甫的名句是“李杜文章在,。

”8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的颈联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8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晚唐诗人的名句。

90.“古文”的提出始于韩愈,是和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相对立的概念。

9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是韩愈《》一文中的名句。

92.韩愈的杂文《》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

9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这是柳宗元《》一文中的句子。

94.杜牧《山行》的后两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

”9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杜牧的______________。

96.杜牧《过华清宫》其一后两句是:“一骑红尘妃子笑,。

”97.“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

98.是唐代第一个努力作词的词人,后来成为花间派的鼻祖。

99.李煜《虞美人》与“小楼昨夜又东风,”紧接的一句是。

”100.李煜《虞美人》抒写愁情的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10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出自李贺的__________________。

102.清代康熙年间,由彭定求、曹寅编纂而成的_____________,收录了作家2300余人,作品48900余首。

103.《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是___________。

104.杜甫诗集的名子是 _______________。

105.李白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6.白居易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

107.王维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8.李商隐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

109.王维由于诗歌多佛家色彩,后人称之为“诗佛”,李白被称作_________。

110.杜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___________。

111.李贺被称作“诗鬼”,刘禹锡被称为__________。

112.中唐时期出现了“韩孟诗派”,“韩”是指韩愈,“孟”则是指__________。

113.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主张,对宋诗“尚议论”影响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