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问题与干预措施

合集下载

三峡大坝对环境的影响

三峡大坝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一、建设三峡大坝的不利影响 二、建设三峡大坝的有利影响
建设三峡大坝的不利影响
1、三峡大坝对地质的影响 2、三峡大坝对生物的影响 3、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4、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back
三峡大坝对地质的影响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在孙中山时代的三峡大坝规划 通过查阅资料, 是建在现在的宜昌市三游洞景区附近, 是建在现在的宜昌市三游洞景区附近,毛泽东时代将这 一原有规划进行了修改, 一原有规划进行了修改,将大坝位置上移至现在的三峡 大坝所在地。单纯就发电量而言, 大坝所在地。单纯就发电量而言,中堡岛坝址的发电量 小于南津关坝址。之所以进行这样的修改, 小于南津关坝址。之所以进行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南津 关的地质条件不如中堡岛。 关的地质条件不如中堡岛。岩心取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 一点。中堡岛岩心是坚固的花岗岩, 一点。中堡岛岩心是坚固的花岗岩,在水的重力作用下 面会更安全一些。但是三峡大坝作为世界第一大坝, 面会更安全一些。但是三峡大坝作为世界第一大坝,其 巨大的水库容量所产生的巨大重力作用, 巨大的水库容量所产生的巨大重力作用,对下面地址带 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视的。 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视的。水库诱发地震是水电站很怕的 一个后遗症,三峡蓄水到168前后,坝区曾经发生过一 一个后遗症,三峡蓄水到168前后, 前后 次有明显震感的轻度地震。09年元旦之后宜昌又发生过 次有明显震感的轻度地震。09年元旦之后宜昌又发生过 一次明显震感地震。现在, 一次明显震感地震。现在,对诱发地震的警惕性相对较 高。
三峡大坝对环境的影响
组长: 组长:王师楠 小组成员:吴仪君、张迪、 小组成员:吴仪君、张迪、韦农 高二ป่ตู้
开题报告
大家都知道建设三峡大坝的首要目的是为了 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次还可以起 到发电,航运,旅游等目的。看起来三峡大坝的 建设似乎百益而无一害。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 的么?我们知道,三峡大坝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 能源,但其对周边乃至整体环境的影响却也是不 可小觑的。那么,就让我们来深入的研究三峡大 坝光辉,及光辉的背后所付出的环境的代价。

三峡库区环境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

三峡库区环境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
三峡库区环境问题及相关解决方 案
三峡库区简介
• 三峡库区是指受长江三峡工程淹没的地 区,并有移民任务的20个县(市)。库区 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 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 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三峡库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 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
• 河水污染与富营养化 • 水土流失问题
扩大绿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可以 种植树木或护坡草皮。多以乡土植物 为主。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以预防为主,可 以在允许的地反种植适当的水生植 物,以消耗水中营养元素。
具体细则:二、开发利用。两个方向:
景观、经济作物区
三峡河道景观
库区的经济作物区
• 基本原则:生态学原则、艺术性原则、经
济原则。
具体细则:一 、预防保护:难以开
发、利用的且容易出现环境问题的地 端进行必要的保护
对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易坍塌的地进行必要的保护
• 第一幅图中,将陡坡 改造成梯字型山体 • 第二、三幅图中,将 山体加固也是一种常 见的防止山体滑坡的 措施。加固之后可以 再在其上种上草皮、 或者浇筑混泥土加固 如图四。
浑浊的河水(水土流失的表现)
河流污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河水富营养化
塌方(造成水土流失)
• 三峡水库库容极大, 由于三峡两岸山体下 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 之中,因此发生山体 滑坡、塌方和泥石流 的频率会有所增加, 这将是三峡库区面临 的主要地质灾害
解决方案
• 总原则: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即因地制宜。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三峡生态环境监测6篇三峡生态环境监测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组员:邓晨刘潇钧冯艳敏余朝忠王宁王利超冯飞艳陈文彪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众所周知,三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他不可避免地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容小觑。

一、三峡工程的基本资料三峡工程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项目。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十七年,目前已完成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已经全部建成。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二、三峡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1)库区气候:A 对气温的影响:三峡工程使库区的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增加幅度在0.2摄氏度左右。

B 对风的影响:三峡工程建库蓄水后,由于水面拓宽,风速有所增加。

但建库后,库区的风速和极大风速均不大。

C 对降水的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库区内降水总量的影响很小,年平均仅3mm,对空间分布影响相对较大,水库上空及沿岸气流的背风地段降水会有所减少,气流方向的迎风坡降水将增加。

D 对湿度的影响:三峡建库后水体增大,降水总蒸发量增加,导致平均水压增大,冬季绝对湿度增幅不大,夏季相对湿度增大百分之六左右。

(2)库区植物:三峡建库后,水线以下和接近江面的陆地变成涨落区域,不但淹没了大量的栽培植物,而且也淹没一些牧草。

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植物种类6,088种,这些植物的地理成份中,热带成份占38%,温带成份占32%,库区特有成份占2%以上,其余的是世界广布等成份。

这里的植物地理成份复杂,热带、温带种类云集,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宝库。

论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

论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

沧三热点分柝峨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_周淑清三峡学院[摘要]三峡工程是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一项工程,但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应当制定《长江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开发性移民方针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和秽民方式与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规定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确立规划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定长江流域“绿色产业”制度.[关键词]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对策三峡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项重要工程举措本质上是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一项工程但是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对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了客观科学的评价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对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第一.三峡工程可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提高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有效地减免洪涝灾害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减缓洞庭湖的淤积和萎缩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是最大的生态效益。

长江下游分洪能力的提高同时能有效减少下游湖泊的泥沙淤积,减缓这些湖泊的萎缩,延长洞庭湖的使用寿命并能对湖区支流洪水进行补偿调节减轻湖区洪水威胁。

由于水库调节作用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还有助于提高坝下游河道污水稀释化.改善水质减轻污染。

第二,三峡工程利用清洁的水能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可以少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减轻酸雨、温室效应等大气危害以及燃煤开采,洗选运输、废渣处理所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

第三.三峡工程能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有利于改善枯水期水质,并可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条件。

同时水库将改善库区气候,有利于拓展夜业.扩大和改善鱼类和水生物生栖环境。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关于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口向综合三峡工程修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加剧库区原已比较尖锐的人地矛盾。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时,淹没耕地和园地36万亩,移民安置区内城市,县城.集镇农村居民点、工矿企业迁建公路等专业设施的复建.还要占用7万亩耕园地。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中国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基础。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于长江流域的水文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一.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1. 生态系统被破坏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大量的土地、森林和湿地被淹没,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水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得水位产生明显变化。

长江水位升高,影响了附近的村庄、城市和湖泊,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水位变化也会导致水生物种群的变化,对长江的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 水质受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带来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对水质造成了不利影响。

建设期间,各种污染物被排放入长江,导致了长江水质恶化。

同时,人类活动和建设施工也会对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二.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生态问题解决方案1. 改善生态环境为了改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必须开展绿色生态建设,推行生态修复工程。

茂密的植被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调节气候,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2. 构筑生态走廊采取创建生态走廊的方式,可以将绿色通道延伸出去,形成生态连通通道,有效地解决了生态问题,实现了不同生态系统间的协调与互补。

3. 控制发展规模为了减少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必须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减少建设规模,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限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规模,以达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

4. 促进科研创新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促进科研创新是必要的。

应成立科研机构,进行生态环保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城市。

结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必须得到严格保护。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节选)一、前言(一)研究历史三峡工程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国内外所关注。

早在50年代,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在编制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和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时,就对工程引起的一些环境因素如回水影响、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库岸稳定、地震、泥沙、生物、水库淹没与移民、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地方病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提出了初步成果并编入了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

同时,中国科学院的不少研究所也对长江的地质、地理、气候、水文、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等作了大量基础研究,为以后的环境影响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1980年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提出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200m方案环境影响报告。

随后,进行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50m方案可行性研究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983年3月提出了《三峡建坝对环境的影响》的报告。

1984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了长江三峡工程科研工作会议,正式将“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作为三峡工程前期重大科研项目之一,委托中国科学院主持该项目研究,组建有7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的攻关队伍,于1987年7月提出了科研成果,通过国家科委聘任的专家组评审,并出版了《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集》、《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研究》、《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地图集》等专著。

同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及时地将此项研究列入“七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又投入300人的科技力量进行延续研究,并于1991年1月完成攻关任务,以《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系列专著(共8本,约250万字)形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为进一步论证三峡工程水位方案,成立了生态与环境论证专家组,对正常蓄水位150~180m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1986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原水利电力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下,由生态、环境、水利等方面55名专家组成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专家组,于1988年1月,完成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对策的论证报告》。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资料一、背景资料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举行七届五次会议,审议三峡工程立项。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雷亨顺仍清楚地记得,相关部门出具的几个专题研究报告中,防洪发电等方面得出的结论均为“利大于弊”,唯独环境报告是“弊大于利”。

最后,全国人大代表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弃权者之众,为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之首。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在大坝表面发现了80多条裂缝,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上对三峡工程质量的纷纷议论。

2005年1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了三十个未办理环保手续就违规开工的工程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三峡电源电站和三峡地下电站。

三峡总公司一开始对此极力争辩,并不顾环保总局的停工命令,继续施工,双方形成顶牛之势。

后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解下,三峡总公司被迫认错停工,缴纳罚款。

直到2005年4月,在补办完所有手续后,方又重新开工。

三峡工程自开工以来,就一直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部分贪污腐败现象。

到2004年末,查处的贪污资金已有4000多万,大部分都是挪用或者侵占移民款。

从三峡工程筹建的那一刻起,它就与各种争议相伴。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

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引言:三峡大坝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发挥水利资源的最大潜力,提供洪水控制、发电和航运等多种功能。

然而,这项工程的建设不仅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三峡大坝的建设与环境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一、三峡大坝的建设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1994年,于2009年竣工。

该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年发电量约为1000亿千瓦时。

大坝的建设包括堆石坝、水电站和船闸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移民搬迁和生态保护措施。

二、环境影响1. 水文变化: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了长江水文条件的改变。

大坝蓄水后,下游河段的水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然而,大坝蓄水也导致了上游水位的上升,影响了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破坏:三峡大坝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大坝蓄水导致了河道的水流减缓和水质变化,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此外,大坝的建设还导致了大量的植被破坏和土地退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3. 土地沉降:三峡大坝蓄水后,上游地区的土地沉降问题逐渐显现。

大坝蓄水导致了地下水位的升高,进而引发了土壤的压缩和沉降。

这种土地沉降不仅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不利影响,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和建筑物的损坏。

4. 移民搬迁: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了大量的移民搬迁。

根据统计数据,超过100万人被迫离开原居住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补偿和安置政策,然而,移民搬迁对当地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三、利弊分析1. 利益方面:三峡大坝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可观的水电资源,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大坝的建设还有效控制了长江的洪水,保护了下游地区的安全。

此外,大坝也提供了航运的便利,促进了区域的交通发展。

2. 不利方面: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生态修复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但可 能面临居民参与度低的问题,需要加 强宣传和引导。
长期监测与评估
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 续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和影响评估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水质改善
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可以增强库区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 库区的水质,为下游地区提供清洁的水资 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结词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措施,保护库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 衡。
详细描述
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了解库区生物多 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加强生态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参与
度。
03
CATALOGUE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和引导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 的方向和进程。
强化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的效果进行定期 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
1 2
鼓励科技创新
加大对生态修复与屏障建设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 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研发。
生态屏障建设的必要性
01
保护生态环境
三峡库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长江
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屏障是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维护区域
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
02
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屏障建设有利于推动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
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中国的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问题与干预措施-18页文档资料

中国的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问题与干预措施-18页文档资料

中国的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问题和干预措施文摘本文以1992年在中国权威的长江(长江)三峡工程(TGP)环境影响报告书作为基准评估自2019年三峡水库初期蓄水以来新兴重大环境结果。

本文特别检查5个关键环境因素和相关原因。

五个领域包括人类移民和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土地),水质、水库泥沙淤积和下游河床侵蚀、土壤侵蚀、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

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的经验教训是:(1)水电项目计划需要在更大的规模下采取,和战略环境评价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是必要的在个别环境影响评估进程方面;(2)国家政策和规划调整需要快速反应大型项目变化的影响;(3)长期环境监测系统和其他大型项目的联合行动应在流域上游地区建立,和气候变化的交叉影响的项目和可能影响的项目,应考虑区域或当地的气候。

关键字∙环境影响评估;∙三峡工程;∙人类的位移和环境承载能力;∙水质;∙水库泥沙淤积和下游河床侵蚀∙地震活动内容1。

介绍2。

三峡工程的总体环境影响3。

三峡工程的关键环境结果3.1。

人的位移和环境承载力3.2。

水质3.3。

水库泥沙淤积与下游河床冲刷3.4。

地震活动与地质灾害3.5。

土壤侵蚀4。

结论致谢1。

介绍发展、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越来越多的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如水力发电、灌溉和水传输项目)。

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这些项目正在不断增加,以取代大量的人,并将继续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后果的影响国家或地区在不久的将来。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只有通过影响评估,估计可能出现的负面环境和社会影响受影响的社区和人口(特别是安置的人流离失所),并提出了战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影响。

尽管如此,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益冲突,以及问责问题可能意味着影响评估估计达不到他们的潜力,并降低,对灾区和人民最重要的影响。

三峡工程(TGP)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项目。

三峡工程开始于1993年,完成于2009年。

然而这个项目由于其规模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在中国一直是流离失所的农村人比生长速率由EIS报告假设了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

三峡库区绿色交通工程案例
总结词
三峡库区绿色交通工程案例展示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 时,如何推进绿色重发挥库区地理优势 ,积极发展绿色交通。例如,建设了沿江高速公路、铁 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同时推广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 色出行方式。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交通对库区生态环 境的破坏和污染,促进了绿色交通的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 费中的占比。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 消耗。
0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对 策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促进产业集聚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污染排 放。
推行清洁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 染排放。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绿色低 碳发展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居 民生活质量。
强化城市管理
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建设行为,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气候条件优越
三峡库区气候属于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有利于生物 多样性。
生态系统重要
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生 态屏障,对维护全国生态 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库区生态环境问题
水质污染
库区周边工业废水、农业 污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导 致水质严重污染,影响生 态系统健康。
植被破坏
库区建设过程中大量砍伐 森林、填埋湿地和破坏植 被,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

三峡工程对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三峡工程对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三峡工程对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邹家祥;翟红娟【摘要】介绍三峡工程水环境与水生态现状,分析三峡工程对库区及坝下水文情势、水质、库区及支流富营养化等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运行对水生态系统、饵料生物、鱼类及珍稀水生动物等水生态的影响,提出优化水库调度、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防治、农村面源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水环境保护对策,以及开展栖息地保护、物种保护、人工增殖放流、生态调度等水生生态保护对策。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and aquatic ecological statu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he impacts of the project o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involving hydrological regimes, water quality, reservoir eutrophication, and water blooms in the tributaries, are analyzed. The project ’ s im pacts on aquatic ecology, including the aquatic ecosystem, food organisms, fish species, and rare aquatic animals, are also analyzed. Several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protect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cluding optimization of reservoir regulatio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industrial waste water control, 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and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aquatic ecosystem,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habitat conservation, species conservation, artificial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of fish, and ecological reservoir regulation.【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6(032)005【总页数】5页(P136-140)【关键词】三峡工程;水环境影响;水生态影响;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保护【作者】邹家祥;翟红娟【作者单位】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51;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4三峡水库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450.5亿m3,防洪库容221.5亿m3,兴利调节库容165.0亿m3[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评报告7118216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评报告7118216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前言 评价范围、层次系统 和方法
防洪效益与环境效益 分析 主要不利影响及采取 的对策措施
结论
前言
• 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宏大,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 后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提供巨大电力,改善长江航运,具有 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同时对长江 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也将带来广泛与深远的影响。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 境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十分重视 。数十年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及其它科研单位、 大专院校等开展了大量有关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研究与论证工 作,并在工程不同方案论证、可行性研究中,提出了一批工程对生态 与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报告和评价报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论证成 果。针对比选论证确定的 “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 民,正常蓄水位175m、初期蓄水位156m” 建设方案,1991年由中 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编制完成了《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
• •
• •
评价范围、层次系统和方法
• 评价的层次系统
• 根据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特点,以及预测和评价工 作的需要,评价系统分为(1)环境总体;(2)环境子系 统;(3)环境组成;(4)环境因子等4个层次。其中自 然环境子系统的环境组成有10个、环境因子35个,社会环 境子系统的环境组成有8个、环境因子26个,公众关心的 问题环境子系统环境组成有6个。
防洪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 • 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847亿~900亿kW·h,每年可替代 5000万t原煤,可减少二氧化碳1亿t,二氧化硫200万t, 一氧化碳1万t,氮氧化物37万t,以及大量的污水、废碴 、飘尘及降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改善长江宜昌至 重庆河段的航道条件,万吨级船队可直接达重庆港,年单 向下水通过能力可由目前的10Mt提高到50Mt,运输成本 降低35%~37%;宜昌以下枯季流量约可增加1000~ 2000m3/s,航深增加,河段枯季通航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三峡水库蓄水后,可促进库区开发旅游景点,发 展旅游业;枯水季节下泄水量增加,有利于改善中下游水 质;有利于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问题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问题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长2335米,底部 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 米。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 流量可达每秒钟10万立方米。整个工程的土石方挖填 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800万立方米, 耗用钢材59.3万吨。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水面平均宽 度1.1千米,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总库容393亿立方 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调节能力为季调节 型
四、带来的地质灾害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
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 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 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4.1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 时下泄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 垃圾漂浮,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 源采集生活用水。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 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由于三峡大坝主要是蓄水发电,水流作为一种物质持续 不断的输入或者输出,此外系统也会接受外界的太阳能、风 能等,所以该系统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
按其岩相建造和岩体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工程 地质岩类:块状结晶岩类、层状碎屑岩类、层状碳酸岩类、 松软岩(土)类。
三、系统结构、输入、输出 3.1基础岩性:三峡大坝建在前震旦纪花岗一闪长岩岩基
解决措施:兴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以期解 决污染问题,大坝增加下泄流量来实现换水
4.2三峡大坝对气候的影响: 长江流域历经地球演变几百万年的雕刻,已经形
成了适合人类和生物生活的环境。三峡大坝把长江截 断,必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 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 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 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也有 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估计跟三峡工程有关。 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 境(好像中华鲟每年都要回游到长江上游去产卵,现 在的话就直接堵在三峡了,虽然相关部门每年会把他 们从三峡大坝这边丢到那边,但毕竟不是天然的)

三峡工程所引发环境生态问题及其分析研究

三峡工程所引发环境生态问题及其分析研究

毕 业 论 文三峡工程所引发环境生态问题及其分析研究学生姓名: 学号:系 别:专 业:指导教师:2012年6月三峡工程所引发环境生态问题及其分析研究化工与环境系 环境工程摘要:三峡大坝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防洪、船运、电力方面有者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近几年来在三峡周边和长江下游出现的一些环境生态问题引发了媒体和群众对于三峡工程的关注,而且事实也证明三峡工程的修建确实引发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变。

所以分析与研究三峡工程所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并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就显得相当重要且意义重大。

通过分析三峡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态特性,人口分布等的详细资料,同时对三峡工程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做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并且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最终得出适宜的处理方案。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与三峡工程相关的环境生态问题的分析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方案。

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水质污染所引发环境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地丧失以及污染所造成环境生态问题、小环境气候的改变所引发环境生态问题、移民所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三峡下游出现的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等。

三峡工程所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并不是单独发生的,也有可能是有所联系的。

作为一个系统的生态环境,治理一方面或者一个部分的问题是不够的。

只有统筹兼顾,合理指导才可以解决问题。

关键词: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地丧失,污染,气候,三峡工程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caused by ecological environmentproblems and its analysis and researchAbstract: The Three Gorges Dam as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s largest water engineering for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is to mak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prevent or control flood, shipping, power has irreplaceable role. But it also caused a seri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cluding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destruction of biodiversity, land loss and pollution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small environmental climate change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issues, immigration caus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am also blocked fish migration, caused some fish extinctions. But the greatest impact is rising water will cause the reservoir area of climate change, cause geological disaster effect on environment in the reservoir area.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on downstream zoology environment also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such as the Three Gorges downstream of the lake area is reduced, river erosion, river downstream of the saline intrus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we can for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some analysis, understanding of its causes, and then makes some solution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also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improve our ability to deal with problemsIn recent years,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peripheral produc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ut there are some proven by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caused by, these problems can cause a wide variety of ecological disasters. Only through a thorough research can understand to the relevant problems,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our country is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related to management is still in the immature stage, treatment is usually palliative. With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research,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country also related through research and conclusion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In the fa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we also mad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In the face of the pollu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sediment deposition, should reduce the upstream wastewater discharge and increase afforestation area; and whenthe reservoir area of the plants and animals face the threat to establish various convenient animal migration and growth of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is a must; Three Gorges climate issues, immigration and downstrea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needs national unified planning gradual reform, we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 environment ecology.Key Words:water pollution, biodiversity destruction, land loss, pollution, climate,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目录1 引言 (1)1.1研究内容 (1)1.2问题解决方式 (1)1.3三峡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1)2 国内外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 (2)2.1 国内外相关水利设施所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的研究 (2)2.1.1水质污染 (2)2.1.2生态破坏 (2)2.1.3生物种入侵与生物种的流失 (2)2.1.4水土流失 (2)2.1.5水资源及流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的争夺 (3)2.2 国内外水利工程生态问题的解决法案 (3)2.2.1加强水政监督 (3)2.2.2建立水电环境认证制度 (3)2.2.3进行适应性管理 (4)2.2.4重视河流生态修复建设 (4)2.2.5加大对水电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5)3 三峡工程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的研究以及解决方案 (6)3.1水质污染所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 (6)3.1.1水质污染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的分析 (6)3.1.2水质污染引发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7)3.2生物多样性破坏引起的环境生态问题 (7)3.2.1生物多样性破坏引起的环境生态问题分析 (7)3.2.2生物多样性破坏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9)3.3 土地丧失以及污染所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 (10)3.3.1土地丧失以及污染所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的分析 (10)3.3.2土地丧失以及污染所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11)3.4 小环境气候的改变所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 (12)3.4.1小环境气候的改变所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分析 (12)3.4.2小环境气候的改变所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13)3.5移民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3)3.5.1移民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3)3.5.2移民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14)3.6 三峡下游所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 (16)3.6.1三峡下游所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分析 (16)3.6.2三峡下游出现的所出现的的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19)4 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1 引言1.1 研究内容在三峡工程施工和实施过程中会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质污染所引发环境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地丧失以及污染所造成环境生态问题、小环境气候的改变所引发环境生态问题、移民所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三峡下游出现的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三峡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峡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2.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污染源 的治理
• 结合工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采取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 总量与浓度的措施,加快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进度。通过 取缔、关停重污染源,淘汰国家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推行 清洁生产;禁止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库区, 以防新的污染。同时,还可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浓 度控制,并定期公布各控制断面监测结果,严格其目标考 核。其次,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库区的面源污染主要源 于农药、化肥和畜禽粪水污染占水体污染总量的40%。控 制面源污染的关键在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药与化肥的 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等
三峡水污染问题排在首位
• 2010年12月,国家环境保 护部等六部委发布的消息 称,目前三峡沿江重污染 行业水环境风险防范问题 突出,资源开发性污染已 经直接威胁到饮用水安全。 • 环保部门的统计显示, 2004年至2009年,三峡库 区发生“水华”84次,覆 盖库区21条一级支流。局 地特征性污染问题突出, 成为水质保障的重要风险
秭归的一处地质灾害警示牌
三峡蓄水后地质灾害增多威胁1/4人口
• 2008年11月23日,与郭家坝镇隔河相望的屈原镇发生 4.1级地震,这是已知三峡蓄水后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 次。“那天下午我在家里面,突然之间房子摇得特别厉 害,我赶紧跑到了屋外。前几年这里也大大小小发生过 一些地震,不过没有这次那么厉害,我家的墙上都出现 了几条裂缝,最宽的地方可以塞下一个手指。”家住屈 原镇桂林村的向秀英回忆道。 • 2010年7月15日晚12时,一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 流,将长江三峡左畔的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掀翻了 天”:集镇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整体掩埋;一幢5层楼 房的1-3层被淤泥填满;大街上到处“飘”着冰箱、洗 衣机……据统计,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达3663万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问题与干预措施

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问题与干预措施
数据处理难度大
对于大量、复杂的环境数据,如 何准确、高效地进行处理和分析 是一个挑战,需要专业的数据处 理和分析技术。
评估方法与模型的问题
评估方法不成熟
目前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所采用的 评估方法可能还不够成熟,缺乏科学 性和系统性,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模型不确定性
用于评估三峡工程环境影响的模型可 能存在不确定性,如参数的不确定性 和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导致评估结 果的不准确。
03
三峡工程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 响
对农业的影响
01
02
03
农业灌溉
三峡工程对农业灌溉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调节 水位,保障了农业用水的 供应。
农业生产结构
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农 业生产结构,促进了农业 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农业生态环境
三峡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 采取措施加以干预。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评估方法和技术,如生态足迹法、环境系统分析等,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 性。
建立完善的评估模型
根据三峡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的模型,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
加强公众参与,提高透明度与公信力
加强信息公开与透明度
及时公开环境影响评估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评估的透 明度和公信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三峡工程概述
01
三峡工程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位于长江上游,旨在提高防洪 能力、改善航运条件、促进经济 发展。
0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因此进行环境影 响评估至关重要。
环境影响评估目的与意义
评估三峡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决策者 提供科学依据。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班级:064111姓名:张伟文学号:20111002758一、三峡工程基本概况1.1总体建设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

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达每秒钟10万立方米。

整个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800万立方米,耗用钢材59.3万吨。

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水面平均宽度1.1千米,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调节能力为季调节型。

2.2三峡工程岩基峡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基底主要由早元古一晚元古代变质火山一碎屑岩及侵入其间的岩浆岩组成。

变质岩系有岭岭群(23亿年)、神农架群(13.3亿年)和马槽园群(9.6亿年)。

岩浆岩由中酸性花岗一闪长岩体及各类岩脉(8.3亿一7.5亿年)组成,分布于黄陵地块的中南部。

此外,南部相邻地区武陵、雪峰山地出露有冷家溪群(14亿年)和板溪群(10亿一8亿年)。

2.3运输通航、电力供需三峡船闸学名是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大坝左侧的坛子岭外侧,世人称之为“长江第四峡”,为三峡航运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峡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给国家的电力输送贡献了很多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保障了人民财产的安全。

二、三峡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构造2.1地质岩性三峡地区地层自老至新出露比较全,除缺失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下统、石炭系上统和第三系外(白垩系或老第三系是否存在尚有争议),自前震旦系岭岭群至第四系皆有出露。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利:1. 消灭了长江上游洪涝灾害: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地区山脉多、降雨多,洪灾频繁,长江流域的洪灾一直是一大灾害。

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得洪峰能被有效控制,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这对于减少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发挥了水能资源: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拥有巨大的发电能力,发挥了水能资源的巨大潜力,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3. 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缓解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紧张:三峡工程拦截了长江河道上游的洪水,使得下游水域有更多的水能够供应,减少了流域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为流域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弊: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的蓄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系统、鱼类繁衍和鸟类迁徙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一些鱼类的数量锐减,湿地的面积也缩小了,对于长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地质灾害的风险:三峡地区地貌多为峡谷,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地壳应力加剧,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 河床下降引发的问题: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下游河床的淤积问题十分突出,河床下降,导致了下游江苏、安徽等地区的洪水风险加大,同时也造成了航运困难。

4. 农田、文物的淹没和移民问题:三峡工程开展后,移民问题成为了长期困扰该项目的问题,同时移民后未能得到很好的安置,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总体来看,三峡工程作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工程的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措施,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三峡工程能够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估:问题和干预措施文摘本文以1992年在中国权威的长江(长江)三峡工程(TGP)环境影响报告书作为基准评估自2003年三峡水库初期蓄水以来新兴重大环境结果。

本文特别检查5个关键环境因素和相关原因。

五个领域包括人类移民和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土地),水质、水库泥沙淤积和下游河床侵蚀、土壤侵蚀、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

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的经验教训是:(1)水电项目计划需要在更大的规模下采取,和战略环境评价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是必要的在个别环境影响评估进程方面;(2)国家政策和规划调整需要快速反应大型项目变化的影响;(3)长期环境监测系统和其他大型项目的联合行动应在流域上游地区建立,和气候变化的交叉影响的项目和可能影响的项目,应考虑区域或当地的气候。

关键字∙环境影响评估;∙三峡工程;∙人类的位移和环境承载能力;∙水质;∙水库泥沙淤积和下游河床侵蚀∙地震活动内容1。

介绍2。

三峡工程的总体环境影响3。

三峡工程的关键环境结果3.1。

人的位移和环境承载力3.2。

水质3.3。

水库泥沙淤积与下游河床冲刷3.4。

地震活动与地质灾害3.5。

土壤侵蚀4。

结论致谢1。

介绍发展、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越来越多的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如水力发电、灌溉和水传输项目)。

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这些项目正在不断增加,以取代大量的人,并将继续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后果的影响国家或地区在不久的将来。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只有通过影响评估,估计可能出现的负面环境和社会影响受影响的社区和人口(特别是安置的人流离失所),并提出了战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影响。

尽管如此,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益冲突,以及问责问题可能意味着影响评估估计达不到他们的潜力,并降低,对灾区和人民最重要的影响。

图1所示。

人类位移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土地)TGRA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从最初的可行性研究三峡工程在1980年代中期在整个建造的大坝,直到今天。

计划,大约113万人流离失所,安置在库区,,有一个潜在的能力,以适应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县境内流离失所。

事实上,大约125万人流离失所在2008年底一场长达(SCTGPCCEO 2010)。

其中,大约有190000农村居民流离失所(占总数的15%)和安置在11个省正在遥远的安置(GODR)计划,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湖北。

移民数量的增加(120000人)是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如下。

首先,在三峡库区一些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2%的年,这是假定在EIS报告估计人口受影响。

直接受影响的人群(DAP,即,人的土地和房屋被水库淹没)估计在野外调查的1985和1992分别为725500和847500,分别。

在这一事件中,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增加了322900和332600 1985 496200和350000 1992,实际数分别。

使用基线数据的直接影响人口1985,假设平均生长率(1.2%),估计的直接影响的人群(788680)在1992是58820,比实际的直接受影响的人群。

一个因素是,从135米和175米水位线之间的山坡上流离失所的农村人比生长速率由EIS报告假设了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到2009年底,农村人流离失所从山坡上的135–156 m和156–175米水位标志着重庆水库段分别达183113和185113的实际数量,分别。

这些都远远超过原先估计的数字(102397和149169)在这些地区的移民(重庆市统计局,2011)。

显然,假设平均每年的人口增长率(1.2%)在EIS报告没有反映在三峡库区人口发展趋势的正确。

这是特别的情况下,奉节,云阳和万州的主要移民相关的县(位于重庆水库部分的下部),当地居民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三峡工程。

二、新建城镇和城镇的粗放型扩张,城市住房标准的改善,增加了城市的需求农田被征用为城市扩张,从而减少土地供应以适应农村居民被转移。

新城镇扩展面积达54.95平方公里(重庆47.53平方公里,湖北7.42平方公里)和14.35平方公里(重庆11.39平方公里,湖北2.96平方公里),分别为2010。

换句话说,在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8.6%,在乡镇,扩大了25.9%,相比于EIS 报告移民安置规划。

此外,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为25平方米,人均10平方米,比之前的人口迁移(CAE,2010级评估组)。

由于土地征收的城市周边地区,28938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被安置到城市地区。

第三,6453居民以前居住在一些岛屿,形成的水库淹没低洼的土地,被重新安置。

这组流离失所的EIS报告中没有考虑。

约124个岛屿形成了土地被淹没的175米水位水库,根据台湾2006年三峡项目的发展规划。

大多数岛民驻留在本地103个岛屿颠沛流离、安置,结合生态恢复方案实现群岛。

在三峡库区环境人口承载力是在制定移民政策和计划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EIS 报告中人的承载能力是基于一组关于农业生产以自力更生的假设估计区域内粮食(特别是粮食)供应系统,最大限度地使当地的土地资源能够支持,二级和三级产业吸纳农村移民的能力,以及愿意将农业状况转移到城市居民身份的农民数量。

EIS报告指出,库区移民不得不适应所有的足够能力,大部分农村人可以安置在原来的乡。

具体而言,EIS报告乐观地估计,土地的承载能力在农村地区支持1百万农村移民,而0.37百万人可以安置在第二、三产业部门。

一个巨大的耕地(684.9平方公里),由水库淹没1995至2007。

流离失所的农村和城市居民拆迁已安置,724.9平方公里的稻田地,即使有小幅度的增加(40平方公里)在新开发的旱地农业区(CAE,2010级评估小组)。

尽管农民人均略有增加1992的土地(0.099公顷)的2007(0.102公顷),无论是土壤肥力和新开垦耕地的生产力(主要是由干地在陡峭的山坡上)不如水稻领域失去了。

这导致了该地区土地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

这可能导致大约190000农村居民的位移被安置在11个省份通过godr方案在2000–2008期。

1998年北京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当地环境脆弱性和地区环境脆弱性的缺失自2000以来,从“安置”到鼓励移民安置政策,从“近安置”。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预测表明,CAE在三峡库区适宜的人口应该在1994 15.96 17.7百万,2003百万,15.84百万和2006。

相比于thetgra实际人口,就会有剩余承载力1994 350000人,但缺乏2003和1.64百万年,1.32百万容量(CAE,2010级评估小组)。

显然,当地环境人口承载力是在EIS报告过分估计。

这种高估四因素主要影响如下。

首先,指定为安置流离失所的人涉及361个城镇地区,涵盖面积为12300平方公里。

然而,在实践中,只有245个城市的5700平方公里以下的海拔600米以上的海被认为在重新安置规划。

第二,禁止种植农田在陡峭的山坡上的梯度25°或更高(1998年国家环境政策开始)导致减少129.7公里2粮食的草原,可以开发成倾斜的土地,直接减少了土地的承载能力因此,77800的农村居民无法安置在农业领域中的阈值(0.17公顷)需要安置农民的土地。

这一国家的“粮食绿色”计划正在进行的实施减少了提供耕地和相关的承载能力。

一个很大的坡耕地(1020平方公里),转换为森林或草原从1993到2008。

另一个2900平方公里的陡坡耕地也计划将2020回到森林或草地(tgpeemsimc,2009)。

第三,库区已经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建设大量的农田。

城市土地面积增加了398公里2从1992年到2007年,其中83%是农田改造的)。

城市化是一个关键的司机在库区耕地减少,导致减少农田总数的44%。

最后,只有113500人(为计划总数的30.8%核算)被安置在当地的第二、三产业部门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繁荣为了应对移民人口意外增长和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中国中央政府作出了几个1999的三峡移民安置政策的调整。

第一,2000开始,涉及从解决农村居民上山网站内三峡库区政策,激励更多的农村人迁移到更遥远的目的地转移安置。

二次调整,从2001开始,与库区工业企业搬迁的政策有关,从简单的重新建立到重组和兼并中小企业和非赢利性企业。

两调整移民政策标志着三峡移民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以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一个巨大的安置方案的不利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Xu等人。

,2011A)。

然而,移民安置实施计划不调整,直到2007,当更多的移民增加了14000。

2007,超过200000的农村居民,其中一些是由三峡工程产生的移民,还住在附近的水库175米岸线的脆弱的环境,需要搬迁了(梁,2007)。

为回应,中央政府出台了2011个三峡工程的后续综合规划。

超过85元亿元(1美元=人民币6.14元截至2013年5月11日)被投入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库区移民工作,并资助获得基础资产和医疗保险(中国新闻网,2011)。

另一个战略是在云阳水库区,特别是巫山,奉节,无锡和重庆的一个生态移民计划的试点。

这个迁移计划的目的是使人们走出生态脆弱的地区,以恢复退化的环境和解除贫困的人。

这是计划的约100000人将通过生态移民安置计划在四年至2013(2009第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3.2。

水质补充:三峡工程蓄水之后,由于水深增加,流速减缓,长江的自净能力减弱,污染物消解功能降低,部分支流回水区和库湾成为富营养化的敏感水域,库区次级河流水污染严重。

2012 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南津关断面年度总体水质和粪大肠菌群均为Ⅱ类,其余5 个断面年度总体水质和粪大肠菌群均为Ⅲ类,相当于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用水的水质标准[8]。

根据国家环保局有关水环境监测评价数据显示:三峡库区范围内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各城市江段水质以三类为主。

三峡水库水资源污染表现出城镇生活污染严重、工业污染居高不下、农村污染日益加重等特点。

针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国家加大资金投入来治理三峡水污染,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 -2010 年)》中公布的最新公开数据为2001 - 2010 年平均值为40 亿元。

水质是影响库区全体居民的供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污染物浓度增加,水流速度放缓的一些海湾水库初期蓄水以来,导致富营养化水库在2003年。

虽然规模和严重性被低估了,这环境正确预测了EIS结果报告。

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环境事件以来水藻盛行于湘西河(长江主要支流)2003年6月。

观测数据对长江水质在六个部分表明,水质在长江的主要课程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和处于良好状态(图2)。

然而,有一个伟大的水质恶化的风险,从II级下降到第三级,甚至在几年到IV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