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从三峡坝址到重庆之间的长江干流只修建 三峡一级枢纽工程;大坝按坝顶高程185m的 最终规模一次建成;水库分期蓄水,初期按 蓄水位156m运行,最终正常蓄水位175m; 移民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按连续搬迁的原则 进行安排。水库总库容393亿m,其中防洪库 容221.5亿m3。
二、三峡工程的主要效益
三峡工程将改变库区和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进 一步恶化;对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也会带来不利影 响。 三峡水库运行后,因泥沙淤积将对回水影响地区的 防洪不利;长江中下游河道出现出现冲淤变化;对 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低洼农田土壤潜育化、沼泽化有 一定影响;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
建库前,天然情况下,重庆至宜昌660km库 区河道,河水流经丘陵和高山峡谷区,流速 一般为2~3m/s,遇到峡谷急滩时更大;建库 后,过水断面增大,滩险消除,比降减少, 在流量不变情况下,流速自库尾至坝前逐渐 减缓。
三峡水库按照满足防洪、发电、航运和排沙的综合 要求,进行水库调度,运行调度过程见图。 每年的5月未至6月初,为腾出防洪库容,坝前水位 降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m。 汛期6至9月,水库一般维持此低水位运行,水库下 泄流量与天然情况相同。 在遇大洪水时,根据下游防洪需要,水库拦洪蓄水, 库水位抬高,洪峰过后,仍降至145m运行。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形成库容为393亿m3的大水库, 其中防洪库容为221.5亿m3,用于调节洪峰、拦蓄 洪水,可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目前的十年 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配合其它措施可防止毁灭性 的洪灾的发生。兴建三峡工程,是国家为确保长江 中下游约12.5万km2平原地区上的人民的未来安全 生存、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
三峡建坝后,库区水面抬高加宽,沿江部分 文物古迹将被淹没,三峡自然景观也会难受 到影响。 三峡工程运行后,将导致重庆市将段泥沙淤 积,水质下降,现有排水设施受到影响。 三峡工程对局地地质灾害和人群健康等也有 一定影响。
四、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诱因 和影响区
主要诱因 1、库区和坝下游水文情势的改变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改变了库区及坝下游 的天然的水文情势,如水位、流量、含沙量、 蒸发量、水温等等。水位的上升带来了淹没, 危及淹没区的物种和栖息环境。
2、组织实施了《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实 施规划》。在施工区已建成了生产废水的处 理设施,对竣工的施工迹地及时进行了绿化, 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严格控制了坝区生活用 水的水质。据每季度发布的环境质量监测简 报,施工区的环境质量没有明显变化,保持 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3、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国务院1999年1月和 2001年11月先后批准了《长江上游水污染整 治规划》和《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 规划(2001年—2010年)》。根据规划要求, 国家投巨资在三峡库区建设一系列污水处理 厂(包括配套管网设施)和垃圾处理厂,计 划于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时建成使用。
针对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三 峡工程开工以来,采取了以下措施:
1、根据《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 系统实施规划》,由环保、水利、农业、 林业、气象、卫生、地矿、地震、交通、 中科院、三峡总公司、湖北、重庆两省 (市)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组建的长江 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正式启动。 国家环保总局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发布环境监测公报。
二、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会加剧本来就十 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由此而可能加剧植被的破坏、 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库区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已超过10亿吨,沿江 城镇的局部将段已形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带。建库后, 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 水体污染。
2、发电 三峡工程是中国能源规划和电力工业生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调整能源布局、开展 “西电东送”、“全国电力统一调度”的重 要措施之一。
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26台×70万千 瓦/台),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再加上预留的地 下厂房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可达2240万千瓦,占 1996年全国发电能力的十分之一。同时,三峡水电 站地处湖北省宜昌市,与全国主要电力负荷地区的 距离在1000公里左右,是未来国家大电网的中心主 导电站。因此,三峡工程是中国的能源规划和电力 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从根本上改善重庆至宜昌段通 航条件,险滩淹没、航深增大、水流趋缓、航道 加宽,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单向年通 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 运输成本可降低三分之一,使长江在未来中国交 通上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的作用。 这对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 改善工业格局有着深远的意义。
根据三峡水库调度方案,在蓄水后的枯水 期,水库沿伸至重庆江津市,其他水期由 于水库调度的水位低于寸滩的同期水位, 重庆江段呈天然河流状态。对于库中段涪 陵和万州区江段,由河道转为水库,水文 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85 180 175
175m
175m
水170 位165
(m)
160 155 150 145 140 135 130 0 5 10
大坝拦蓄,水库调度改变了库区河段的水文情 势。 建库前,库区河道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最 低;建库以后,改变了库区的水位变化特征, 一般在夏季最低(水库蓄洪时除外),汛末及 枯水季初期水位最高。 库区高水位比天然洪水位抬高情况大致是:坝 址抬高100余m,万县约40m,涪陵约10m,长 寿约3m。
百万移民 淹没耕地和文物 移民生产生活开荒造地。特别是移民城镇和道路交 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引起 新的水土流失和边坡不稳定. 综合起来加重了库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包括物 种栖息地)的压力。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其移民人数和 淹没实物量,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世 界上也是罕见的。按正常蓄水位175m方案,库区淹 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0个县(市、区)的277个 乡镇、1680个村、6301组,有2座城市、11座县城、 116个集镇需要全部或部分重建。5年一遇回水水库 面积1045km2,其中淹没陆域面积600 km2。20年 一遇回水水库面积1084km2,其中淹没陆域面积 632km2(为全库幅员面积的1.11%)。
汛末10月份,水库蓄水,下泄流量有所减少,水 位逐步升高至175m,12月至次年4月,水电站按 电网调峰要求运行,水库尽量维持在较高水位。 4月末以前水位最低高程不低于155m,以保证 发电水头和上游航道必要的航深。 每年 5月开始进一步降低库水位。因此,在中水 年和丰水年枯水季下泄量比天然情况明显增加。
三峡水库淹没的陆地面积632 KM2。根据91年至 92年出调查复核,主要淹没指标为: 直接淹没人口84.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15万 人; 淹没耕地172 KM2,园地73 KM2,河滩地39 KM2; 受淹城镇13个,集镇114个,工矿企业1599个。 淹没文物1078处(其中,地下718处,地面360 处),国家级文物1处(白鹤粱枯水题刻)。
1、防洪 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一项不 可替代的关键性工程。由于长江上游洪水来水量大 与中下游河道特别是荆江河道过洪能力小的矛盾十 分突出,两岸地面高程又普遍低于洪水位,形成 “悬河”。一旦发生特大洪水,堤防漫溃,将直接 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1500万人口、2300万亩农 田和一批重要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及交通要道的安 全,一直是中国的心腹之患。
155m 145m
月份
库区:流速减少,水深增加,泥沙沉积,水体透明 度增加。成库后,库区局地气候、水质、水温、环 境地质等因子发生一定变化。 对坝下游来说,每年汛期水库在低水位145 M运行 时,下泄流量与天然情况相同。10月份水库蓄水时, 下泄流量减少。枯水季节1-5月份,根据发电和航 运要求,下泄流量增加1000-2000 M3/s。
五、对策和措施
1、建立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9000 万)。 2、建立陆上和水上的自然保护区(点),保 护受影响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3、防治污染(生活、工业废水,船舶污染, 沿江垃圾,农业面源污染等),保护未来三峡 水库水质。 4、保护文物。 5、防治地质灾害。
6、25度以上坡耕地的退耕还林,改变耕作制度 和习惯,调整农业结构,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农 业面源污染。 7、提高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到40%以上,保障未 来水库的安全运行和风光优美。参照ITAIPU的 经验,沿库周建立一条500-1000米宽的森林带。 8、加强科学研究,深化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这 是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 作。如某些物种(如白鲟、白暨豚等)的人工繁 殖技术和保护方法“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问题; 水污染问题等等。
4、施工区的影响。由于施工区的范围相对较小(如 三峡工程施工区面积为15.28KM2),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是局部性的。 因此,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文情势的改 变和移民。 三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 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5、影响区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的范围较大,宏 观上可以认为从水库库尾重庆到河口及近海区域, 包括受淹的支流地区。主要不利影响区在三峡库区。
பைடு நூலகம்
3、航运 长江是水运交通的“黄金通道”,长江水系通航总 里程7万余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70%,年运 量占内河运量80%,历来是沟通国内东、中、西部 三大地区的运输动脉。但长江航道,特别是宜昌至 重庆660公里的川江航道,属高山峡谷地段,落差 120m,水流湍急、滩险丛立、航深航宽不足,运输 成本高。
根据对宜昌站和大通站两个下游代表水文站 进行三峡建库前后的年内流量变化对比分析 与计算表明:坝下游建库后的每月流量变化 均在建库前的天然流量(最大、最小)变幅 范围内,入海年径流量不变。
2、大坝的阻隔作用。 把天然情况下上、下游的水生动物的双向交流切断, 或者只有上游向下游的单向传输。对鱼类丰富的河 流,影响较大。对三峡工程而言,葛洲坝的影响在 先。 3、水库淹没和移民带来的影响。 主要是移民迁建区的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 响。
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一、三峡工程概况
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三峡之一西陵峡中段的三 斗坪镇,距下游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约 40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约100万km2,多年平 均径流量4510亿m3。 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 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 水电工程。枢纽布置示意见图。 工程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部分组 成,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 续移民”的方针。
4、其它效益
水电是清洁能源,三峡水电站替代燃煤电厂,相当于7座 26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可减少燃煤5000万吨,少排放 二氧化碳约1亿吨、二氧化硫约200万吨、一氧化碳约1万 吨、氮氧化合物约37万吨以及大量的工业废物。这对减 轻中国和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的酸雨、烟尘等环境污染危 害,减少因二氧化碳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温室效应等,都 起着重大的作用。 另外,三峡工程的兴建,还可减缓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和 萎缩,改善长江中下游枯水期的水质。
4、为防止移民引起的环境问题,在各县的移民安置规划中 对环境保护都作了专门安排。在农村移民中,为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扩大移民环境容量,避免新的水土流失,试验和 推广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效生态农业工作已经开始。同时为使 库区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增加农村外迁移民的数量, 到2002年12月共计14万人。在新城镇的建设中,各地结合 实际,建设了新城镇绿地和公园,已经关闭了不少污染严重 的工矿企业。库区政府正采取措施,在工矿企业搬迁中结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减少污染,并严格禁止污染企业 进入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