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峡工程的价值与效益
三峡工程的利弊
三峡工程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是世界“十大之最”。
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
利: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缓洞庭湖的淤积等。
弊: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珍稀物种,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一定影响。
一、长江三峡工程利处:1、防洪: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洪水,可在不动用荆江分洪区的情况下控制荆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围以内,遇千年一遇洪水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站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秒。
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有效的措施。
2、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可供电华中、华东以及川东地区。
每年约可替代煤炭5000万吨,可减轻上述地区的煤炭运输压力,并可减轻因火电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3、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形成660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庆以下的航道条件。
由于险滩淹没,航深增加,坡降变缓,流速减小,船舶的运输效率将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可较目前35%~37%,必将大力加速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4、其他: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长江三峡工程弊处:1. 文物:三峡周边在古代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移民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
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移民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
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
对库区文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2. 环境: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完成,上游水位抬升,使得长江沿岸大面积陆地被淹,一些物种将不复存在;下游水位降低,水流量减少,使得下游气候也将出现变化。
论长江三峡工程的利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的利弊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由拦江大坝、水力发电厂和通航船闸组成,其水利工程的防洪于泄洪能力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以前,在长江上游地区洪水频繁,每逢特大洪水,虽有分洪,但也会淹没一些乡村和田地。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三峡大坝,它有强大的滞蓄洪水的能力,防洪库容有两百多亿立方米,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洪水,可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直接确保了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内的耕地的保护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对于三峡工程的发电功能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的年总发电量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的年发电量,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全国水力发电的20%。
而且它还促进了节能减排,它发出的电相当于燃烧数千吨煤所发的电,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并且解决了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的电力供应。
在能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三峡工程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电力,发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三峡工程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但它也有那不可忽视的弊端。
对于生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给洄游鱼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长江流域曾是洄游鱼类的理想栖息地,因为它给洄游鱼类提供了天然的繁殖、产卵的场所和洄游通道。
但在三峡水库建成之后,因为没有修建鱼道,所以就发生了许多洄游鱼类撞死在坝堤上的惨剧,中华鲟,白鲟等珍稀鱼类都明显受到了影响,数量锐减。
除了这个,三峡工程还带来了地质、气候、文化遗产方面的问题,但纵观利弊,我个人认为三峡工程得利还是大于弊,毕竟那些弊端还是可以改善的。
三峡水库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可行性建议
三峡水库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可行性方面:1.技术可行性:三峡水库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库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都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
在三峡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经验,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和运行。
2.经济可行性:三峡水库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调节库容,可以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社会效益。
同时,水库建设可以促进水力发电、航运等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资源可行性: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三峡水库的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
通过水库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水资源,发挥其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作用。
必要性方面:1.防洪减灾:三峡水库的建设对于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节库容,可以削减洪峰,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能源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三峡水库利用其丰富的水资源建设水电站,可以为国家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缓解能源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3.改善航运:三峡水库的建设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提高了航运能力,促进了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这对于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三峡水库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都非常显著。
通过三峡水库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发挥其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作用,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水库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建设三峡工程的利弊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利方面:1.防洪减灾:三峡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调节库容,可以削减洪峰,降低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
开发长江三峡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
开发长江三峡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
三峡工程的意义:
三峡工程不但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加快长江中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三峡工程建设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载入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史册。
三峡工程作用:
1、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
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可拦蓄洪水、调节洪峰,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2、三峡工程是国家调整能源布局和促进全国电网联网的重要措施。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可以缓解华中、华东和华南等地区能源紧张局面。
而且,随着三峡电站、长江上游电站以及输变电工程的相继建成,将使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和川渝地区实现联网,进而实现全国联网。
3、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和水资源滚动开发的基础。
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段可规划10个左右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6000多万千瓦,是未来“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之一。
三峡工程建成后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资金能力,为梯级开发上游干流水能资源提供了物质保证。
此外,三峡水
库的形成,为南水北调提供了可靠的水源,必将进一步促进全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4、三峡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中上游通航条件。
三峡水库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1/3,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黄金水道的作用。
论三峡工程的得与失
论三峡工程的得与失一、三峡工程的简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早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就预想过建设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设计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为175米(丰水期为14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26台水轮发电机组。
水轮机为混流式,单机容量均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
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设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临江最高峰坛子岭的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米(长×宽—坎上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为120米、18米、3.5米,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客货轮或1500吨级船队。
工程施工期间,另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闸室有效尺寸240米×24米×4米。
二、施工工期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17年,目前已全部完工。
简述三峡大坝的利弊
简述三峡大坝的利弊1.三峡大坝的利——(1).防洪蓄水: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地控制洪水。
中国式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
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
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6-17米,全靠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保护。
而长江处古洪灾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
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
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
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
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
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三峡工程部修建的话,在洪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江汉地区人与自然无法做到和谐相处。
(2).抗旱调水:5月26日,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52米附近。
按国家防总调度,自5月20日三峡水库增大下泄流量为中下游实施抗旱补水以来,水库水位6天内从154米连续下降了2米。
三峡水库在此区间原有存水约12亿立方米,现已全部释放大坝下游,用于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以缓解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抗旱紧张和沿江城乡供水、灌溉引水压力。
按此计算,目前三峡抗旱补水力度约为每天2亿立方米。
5月初旱情初现时,记者在宜昌市沿江大道看到,长江部分航段露出了滩涂,与远处岸边高水位留下的痕迹形成鲜明对比。
而这几天宜昌水位明显上涨。
一些在江边钓鱼的市民说,水位上涨后,来往的船只也多了一些。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连日来,三峡大坝下游湖北宜昌、湖北沙市、湖南城陵矶、江西九江、江西湖口等观测站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近年来,中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备受争议。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也有人担心它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讨论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以全面了解这个备受关注的工程项目。
三峡水利工程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其利多于弊。
首先,它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绿色能源。
三峡水利工程的发电能力达到了22500MW,成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源之一。
该项目的发电量占据了全国总发电量的10%,有效地促进了中国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减少了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三峡水利工程有助于改善航运条件。
工程建设后,三峡大坝水位上升,水位深度相应增加。
这对于改善长江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非常重要。
河道变得更深更宽,为大型船只提供了更加安全和高效的运输通道。
这不仅促进了地区内外贸易的发展,还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
此外,三峡水利工程以其对洪水的防控和灾害减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江流域遭受了多次严重洪涝灾害,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损失。
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释放,三峡工程实现了对长江水流的有效控制,降低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它不仅提高了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保护了土地资源和农田的安全。
然而,三峡水利工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
首先,工程目前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大坝建设导致了大量土地的淹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湿地的大面积退化和珍稀物种的减少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此外,由于长期水库蓄水,三峡地区也面临着滑坡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管理,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次,三峡水利工程对古迹的保护产生了影响。
三峡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聚集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
由于水位上升,一些重要的古迹和文物被迫进行了迁移和保护。
尽管努力保护,但一些古迹的原始风貌可能已经无法完整地保存下来。
综上所述,三峡水利工程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带来了众多的利益和弊端。
论长江三峡水利枢工程利弊
6.三峡地区仪器可测到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
7.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
纵观利弊,个人认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利大于弊,因为弊只要环境专家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尽力的去解决,那么三峡大坝必将造福人类。
论长江三峡水利枢工程利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其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与泄洪能力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利:
1.使重庆的夏天气温下降1.2摄氏度,冬天上升1摄氏度
2.防洪能力强,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3.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能提供大量的电。
4.能防洪、灌溉、养殖等
5.有利于经济发展
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弊:
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2.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有的影响范围。
3.对植物、动物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三峡工程的可行性之综合效益
关于三峡工程的可行性之综合效益的论证化学与化工学院过控092班背景、及预测分析自古以来,长江就孕育着无数华夏子孙,哺育这无数中华儿女,被颂为“母亲河”。
所在流域分布广泛,涵盖了十多个省份,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养育了三亿多人口。
自西部的发源地唐古拉山脉径流而下,汇聚了众多支流,由珠江三角洲流入东海,具有丰富的农业林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渔业资源以及丰富的矿产旅游资源同时也成就了优越的水运渠道。
然而正因为长江吸收了众多支流,流域面积广泛,吸纳了相当大的水量,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现象也是非常频繁,给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带来了巨大的灾苦。
下面一些数据是关于上世纪以来长江所历经的特大洪涝灾害记录:◆ (1)1931年自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多被水淹,武汉市受淹百日,淹没农田333.3万公顷,受灾人口2850万人,死亡14.5万人;◆ (2)1932年汉江大水受灾面积150.9万公顷,1003万人受灾,死14.2万人;◆ (3)1954年长江大水,汉口最高水位达29.73m,超出1931折决堤水位2.8m,经全力抢护,保住重点堤防和武汉市的安全,但受灾农田仍达317万公顷,受灾人口1800万,死亡3.3万人;◆ (4)1981年长江大水53个县以上城市、580个城镇、2600多座工厂企业、83.3万公顷耕地受淹,倒房160万间;◆ (5)1998年特大洪灾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顷,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
由此可见,长江在养育我们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巨大的灾痛。
为了长江中下游的安危,以及上游航运更加通畅,资其水利。
一九一九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筹建三峡大坝的构想。
40年代中期,正式邀请美国水利专家来华考察。
经过多次考察三峡地区后,写出了初步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可行,并安排开展前期工作,但后因中国内战,此事无果而终。
毛泽东在一九五三年初视察三峡时,曾对长江做出“高峡出平湖”的壮观设象。
长江三峡的论文
长江三峡的论文
初二(15)阮兆南
长江三峡工程是早在民国的时候就提出过的工程,经过多年的勘探和论证,于1992年通过兴建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的议案。
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大坝。
设计正常蓄水l75m,总库容393亿m3,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m3。
电站装机总容量l820万kW,年平均发电量847亿kW.h。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
历时17年总投资2000~3000亿。
所以说三峡工程不论在规模上和影响上都是很大的,它能带来大量的电力,防洪等综合效益。
1.三峡工程将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峡带来巨额的电量改善经济和环境的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中能源的紧缺,石油的短缺,而清洁的水电正是最急需的能源,三峡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容量18200兆瓦,每年可发电840亿度,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
随着电力的供应和航运的发展,长江沿岸的经济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提高,电力的充足供应,对全国经济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三峡工程带来的负面效应
移民问题
三峡是一个举世的大工程,它带来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果。
长江已形成一个固定的生态系统,然而长江三峡的建造将改变这一切,拦截的洪水将淹没长江中游的大片地区,迫使千千万万的人民背井离乡,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把这些库区的人民搬牵出去,并且还建筑了大量的房子和道路设施,安落了搬牵出去的人民。
三峡工程的利弊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三峡的好在于她能防洪,灌溉,养殖等;能够支持中国偌大人口的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问题;让重庆夏天的气温下降1.2摄氏度,冬天上升1摄氏度;有利于重庆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不好的方面在于:淹没了库区周边地区的文物古迹;破坏了沿岸的生态,对于大多的周边的动植物的生存有影响。
我认为三峡工程是在目前的阶段利大于弊的。
还有她的一个防护工程也应当值得大家的关注。
三峡工程是很多年前就在讨论的问题。
她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体。
她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东西,是顺应社会的发展,也丢了很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做一定的补救工作。
那么我们的绿色营就是很好的一个窗口 .环境。
可以看看我们周围的江水,就知道了。
其实堤坝的修建积聚很多的泥沙在大坝的周围,水的浑浊,还有中下游的泥沙的减少对环境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在葛洲坝电站建成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前,重庆四川以及西南地区的整个长江流域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降雨量和气温年年都恒定在一定范围,尤其是成都平原,年年风调雨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正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而在此之后的这一地区的天气,用长期在此地工作的北方人的话来讲“越来越象北方的天气了”。
降雨量大大减少且年份之间差别很大,空气也变得干燥,夏季气温明显升高,冬季气温变化无常,有的年份严寒,有的年份又趋于无霜。
而在三峡大坝建成的最近几年除了延续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不正常的气候外,人们普遍对天气的感觉是“冬天过了是夏天,夏天过了是冬天,没有春秋两季”,没有了以前那种不管在那个季节“久雨必定久晴,久晴必定久雨”的规律,也没有了以前那种“太热了,一定会下雨”的气候特点,更没有了“盆地多夜雨”、“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自然景观。
成都平原也频频出现江河断流,夏季酷热创历史纪录,典型的去年暖冬也创造了历史之最,旱情之严重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全然没有了天府之国应有的自然气候。
但只要环境专家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尽力的去解决,那么三峡大坝必将造福人类。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这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前发生的。
2003年6月三峡水库开头蓄水,之后三峡船闸试运行,三峡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2006年5月20 日三峡大坝全部完工。
这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后发生的。
现在要向黄万里先生报告的是:"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地凉起来了。
穿着新衣的皇帝感觉到有点凉了。
"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峻崩岸。
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
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峻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紧急赴京向水利部和我国防总汇报险情。
一千多年来,长江干堤爰护着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平安。
1998年长江洪水后中心政府动用几千亿国债加固长江干堤,1991年联合国又资助长江干堤修理。
三峡大坝蓄水后发生的长江干堤崩岸问题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后的状况特别相像。
1962年黄河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导致黄河大堤溃塌,***中心为此召开中心工作会议加以争辩,打算转变工程运行方式,并开头改造。
黄万里教授用"清水顶冲长告急"来说明问题的严峻性。
长江干堤长告急,社会就不得安定, 穿着新衣的皇帝也无法睡个平稳觉。
其次: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三峡工程根本不能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最多只能使万吨船队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的时间内直达重庆。
万吨船队只不过是将四艘或者六艘驳船捆绑在一起而已。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力量立刻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力量不行能达到每年深不超过15米,冬季不超过20米,泥沙简单在坝前淤积。
但是假如泥沙淤积量过大,前置库削减消落带生态危机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前置库形成后,假如不依据三峡工程环保要求严格处理上游垃圾和污水,对于开县来说尽管开县盼望将来成为一个滨水城市,但是有可能面临的又是一湖臭水。
财政案例长江三峡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长江三峡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组织了四百多位专家和数千名勘测、调查、试验、设计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工作,对三峡工程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于1988年重新编写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三峡工程的效益分析1959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1988年完成的修订补充报告,都论证并肯定了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推荐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
(一)防洪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耕地9000余万亩,人口7500万,是中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又是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
由于地面高度普遍低于洪水位数米至十数米,历史上洪灾频繁而严重。
建国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完成了加高加固堤防土石方30余亿m3,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安排了一批分蓄洪区,修建了丹江口等有防洪作用的支流水库,目前正继续实施1980年制定的以防御1954年类似洪水为目标的平原防洪方案。
上述方案完成后,干流堤防能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其中荆江河段只能防约10年一遇洪水。
超过这一标准时,需运用分蓄洪工程,牺牲局部,以保重点。
但分蓄洪损失很大,如遇类似1954年洪水,需分蓄洪约500亿m3,淹没农田1000万亩。
特别是荆江河段,采取分蓄洪措施后,也只能勉强通过枝城洪峰流量75000-80000m3/s。
自1153年以来,宜昌洪峰流量大于80000m3/s的有8次,其中1860年和1870年洪水,宜昌洪峰流量分别约为92500m3/s和105000 m3/s,枝城洪峰流量均在110000m3/s左右。
若这一类特大洪水再现,必将在荆江南岸或北岸溃堤,造成大面积农田和城市被冲毁、大量人口死亡和毁灭性灾害。
经反复论证,除兴建三峡工程外,尚无其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可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
论三峡大坝修建的利与弊
《论三峡大坝修建的利与弊》北雅中学1302班黄佳彬指导老师:严若菲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
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三峡大坝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洪灌溉:三峡工程建成后,当正常蓄水位到175米时,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能够控制百年一遇的洪水,如遇千年一遇洪水时,配合运用沿江各分蓄洪区,可以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
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发电: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发电,效益相当可观,设计年发电846亿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相当于建了10座大亚湾核电站。
养殖致富:1150平方公里的库面形成,除去航道,仍有近700平方公里水面,库区将成为虾、贝、鱼、鹅、鸭等庞大的淡水水产养殖基地。
开发性移民:兴建三峡工程,实施百万大移民,这将给库区两岸带来千载难逢的经济腾飞的良机,并有力地促进一个个优质工业新区在库区崛起。
可以看出,三峡工程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但是,它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也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
首先,三峡大坝的修建,影响到了周围的环境。
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
虽说垃圾的出现,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如影随形,但是,每当洪水季节或三峡大坝蓄水时,大量的垃圾便会浮现于我们的眼前。
整个大坝周围的江面,到处都漂浮着各色破鞋、塑料瓶、酒瓶等垃圾,场面极为“惨烈”,恶臭不已。
再者,三峡大坝的修建,也影响到了生态的平衡。
中华鲟,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活化石,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
它们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中华鲟平时生活在东海、南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中生长发育。
而三峡大坝,正是阻挡了中华鲟从江入海,从海回江的路途。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机电工程学院10机械(现代)1班蔡天文102261014009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者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17年,目前已全部完工。
利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1)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2)发电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
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与弊
三峡水电站大坝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它的建成投产,将标志着中国人用智慧和力量铸就了又一个奇迹!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利与弊:
利:
1、防洪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
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
2、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
弊:
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库区蓄水达17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经过大量的突击性的文物保护并抢救发掘,一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但是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遗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没入了淹没线以下,而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
2、对生态的影响
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洄游鱼类。
葛洲坝工程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至长江口至金沙江的洄游路线。
3、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库水淹没区将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
在未来的6年时间里,三峡库区每年还需搬迁移民近8万人。
4、地质灾害问题
从1990年至2005年,共查获体积大于10万立方米的崩塌滑坡404处,总体积29.36亿立方米,查获泥石流沟90条。
初二(2)彭洲晟。
长江三峡工程成本-效益分析
长江三峡工程成本-效益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组织了四百多位专家和数千名勘测、调查、试验、设计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工作,对三峡工程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于1988年重新编写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三峡工程的效益分析1959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1988年完成的修订补充报告,都论证并肯定了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推荐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长江中下洲、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
(一)防洪作用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可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
三峡工程建成后,有防洪库容221.5亿m3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1000年一遇和1870年类似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可避免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遇1931、1935、1954年型洪水,可拦洪120亿m3—200亿m3,减少中下洲淹没农田250万亩—300万亩;并可减轻武汉的洪水威胁,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
(二)发电效益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KW,年发电量840亿KW·H,主要供应华东、华中地区,小部分送川东,可替代煤炭约4000万吨—5000万吨。
是供华中、华东地区的一个最优电源点。
它将为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对缓和两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煤炭支巨大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航运方面据有关方面预测,川江下水运量2030年为5000万吨。
目前川江通过能力仅约1000万吨。
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庆到宜昌660KM航道上,落差120M。
共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三峡工程修建后,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万吨级般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二、推荐的三峡工程方案在1985—1986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组织水位论证的基础上,对正常蓄水位150、160、170、180米,以及两级开发和“一级开发、分期建设”等三种类型共六个方案进一步论证比较后,推荐“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
三峡工程决策方案
三峡工程决策方案引言三峡工程是中国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重庆市巫山县之间的三峡峡谷,是以防洪、发电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型水利工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三峡工程的决策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三峡工程的背景与意义1.三峡地理信息三峡是中国长江上游的一片峡谷地带,是长江三峡命名的河段,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地区的峡谷纵深约200公里,整个三峡地区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2.三峡地区的特点三峡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植被资源,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峡地区也是中国的水电资源富集区,被誉为世界水电动力“宝库”。
3.三峡工程的意义三峡工程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水资源多用途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利用水电资源,提高电力供应能力,缓解沿江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增强通航能力,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等。
二、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与现状1.三峡工程的历史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开发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在三峡地区建设大坝的方案。
然而,由于种种条件和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一建设方案一直未能得到实施。
2.三峡工程的现状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开始了规划、勘测和咨询工作。
1994年动工。
2009年完成整体试验性蓄水。
2012年正式投产。
三、三峡工程决策的问题与挑战1.水电资源开发的合理配置三峡工程建设后,如何合理配置水电资源,有效利用水能资源,对于三峡工程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入口船闸与水运体系建设三峡大坝对长江干流的通航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如何对入口船闸和水运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造,是三峡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
3.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三峡工程建设后,对长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4.洪水调控与防灾减灾三峡工程建设后,对长江流域的洪水调控和防灾减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进行洪水调控和防灾减灾,对于三峡工程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三峡工程决策的技术方案1.水电资源开发的合理配置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推进下游沿江各省利用三峡水库调度水源,统一调度的方式利用水电资源,实现水电资源的合理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在天然气情况下,重庆至宜昌间航道在一年内洪、枯水位最大变幅达60m以上(巫山断面),给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三峡工程建成后,年水位变幅在30m以内,水深增加、水域扩大、可撤消所有绞滩站,险滩的整治、疏浚、维护费用大大减少,并为系统地进行库区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改善生态环境。三峡水库能蓄洪水,经水库调节后,下游枯水流量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将对解决华北缺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长江水利网.资料室.2006.5. [2].三峡工程简介.2010.9.
[3]新华网.三峡工长江洪灾的部分情况:1931年洪灾,受灾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淹没农田339万公顷,被淹房屋180万间,受灾民众2,855万人,被淹死亡者达14.5万人,估计损失13.45亿银元。1935年洪灾,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区8.9万平方公里,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份均受灾,淹没农田151万公顷,受灾人口1,000万人,被淹死亡者14.2万人,估计损失3.55亿银元。1949年洪灾,长江中下游地区受灾农田181万公顷,受灾人口810万人,被淹死亡者5,699人。1954年灾情,长江中下游共淹农田318万公顷,受灾人口1,888.4万人,被淹房屋427.66万间,被淹死亡者33,169人,受灾县市123个,京广铁路不能通车达100天。1998年全流域性洪水,国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近3个月的抗洪抢险,全国各地调用130多亿元的抢险物资,高峰期有670万群众和数十万军队参加抗洪抢险,但仍有重大的损失。湘鄂赣皖四省共淹没耕地23.9万公顷,受灾人口231.6万人,死亡1,526人。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我们对1998年的特大洪水还记忆犹新吧,当时沙市水文站的水文记录不断地在刷新,长江沿岸多处溃堤。由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处,工程建成后在重庆至宜昌段形成巨大水库,当水位达到海拔175米时,水库可拥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可有效调节和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对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三峡工程的建成将洪灾由十年一遇降为百年一遇。
(二)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将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单位功率拖载量可由目前的0.904~1.207t/kW(0.7~0.9t/hp)增加到2.682~9.387t/kW(2~7t/hp);船舶运输耗油量可从目前的26g/(t•km),降低到7.66g/(t•km)。运输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优势。
二、改善航道
长江干流流经六省二市,历来就是沟通我国西南腹地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上中游显著的航运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三峡水电站规模巨大,地理位置适中,将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电效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支持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发展。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平均年发电量相当于建设13座140万kW级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益十分可观。兴建三峡工程对解决21世纪初期一段时间内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用电增长的需要,将对促进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5、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清洁、价廉、可再生的水电替代火电后,每年可少排放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1.3亿t,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约300万t和一氧化碳1.5万t,以及氮氧化合物等。可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
四、其他效益
(一)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三峡库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很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亟待开发脱贫。兴建三峡工程将有巨额资金投入库区,必然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对库区工农业生产,二三产业的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振兴,城镇建设,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三峡工程可与重庆市境内长江干流及支流乌江、嘉陵江的水利枢纽工程相衔接,使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进一步发展;还可使香溪、神农溪、大宁河、龙河、黎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增加约500km。
从另一角度看,如果不建三峡工程,而采用大力整治航道的办法,可达到最大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为2,000万t。与三峡工程建成后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5,000万t相比,尚差3,000万t。要承运这3,000万t货物,需修建双线铁路,其投资、占地、移民、能源消耗都相当大。相比之下,足见修建三峡工程对提高通过能力最为有利。
2、有利于全国电力联网。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它所供电的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范围以内。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后,可以把华中、华东、西南电网联成跨区域的大型电力系统,可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就可取得300万~400万kW的错峰效益,从而具备了北联华北、西北,南联华南,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组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的条件。
论文提要:在我们周围经常有人说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投资1,800亿元的三峡工程有什么作用?在此,笔者想做一说明。2009年9月15日三峡工程正常蓄水175m,到此为止三峡工程完成了它的基本功能,蓄水、发电、改善航道。很多人都知道三峡。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是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流域水系庞大,水量丰沛,它流经11个省市,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8.8%。湖北宜昌以上地区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的地区为长江中游,江西湖口以下地区为长江下游。
三、蓄能发电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将产生巨大的电力效益。
(一)三峡水电站的供电地区。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力主要供电地区为华中电网(湖北、河南、湖南)、华东电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重庆。三峡水电站将引出15条50万V超高压线路,分别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接入华中、华东电网,至广东建直流输电工程。三峡水电站将和华中、华东地区已建、在建和拟建的电站群相结合,使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相结合,将有力地解决华中、华东地区的缺电问题,极大地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3、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以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
4、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按华中、华东地区1990年每kW•h电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水电站每年可为国家增加工农业产值6,218亿元提供电力保证。
(二)三峡水电站对华中、华东地区供电的特殊意义。华中、华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发展。这两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从北方调进相当数量的煤炭,受煤炭生产特别是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本来就不多,条件较优越的多已开发,今后主要开发中小水电站和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华中地区可开发而尚未开发的剩余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根据两地电力发展规划,到2015年需新增装机容量1.7亿kW,增加电量8,600亿kW•h。兴建三峡工程和其他水电站,如五强溪、隔河岩、水布垭、高坝洲等水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站后,仍需增建火电站1.3亿kW,这需要从华北能源基地每年运进原煤2亿多吨。如果不建三峡工程,则需要建更多的火电站,这将进一步加剧煤炭生产和运输困难,并带来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