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之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译文及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译文及赏析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创作背景《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诗词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13《从军行(之四)》
1.找出诗中体现边塞风光的景物,思考: 这些景物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 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 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 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 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 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 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 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 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 戍边将士( C) 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
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
欣赏品味
青海长云暗雪山, 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 孤城遥望玉门关。
渲染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环境渲染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荒凉萧瑟;百战,战斗频繁,时间漫 长;穿金甲,战斗艰苦激烈
用典,胸怀襟抱。金甲易损,生命可抛, 但报国的意志不会减
小结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 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 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 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 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文题背景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 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 斗生活。王昌龄的《从军行》 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 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 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 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 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 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 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 斗志。
初步感知
• 情景交融 •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 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 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 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 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及鉴赏答案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及鉴赏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及鉴赏答案《从军行七首-其四》是由王昌龄所创作的,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古诗赏析
王昌龄《从军⾏七⾸·其四》古诗赏析王昌龄《从军⾏七⾸·其四》古诗赏析孤城遥望⽟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即河西⾛廊南⾯横亘廷伸的祁连⼭脉。
青海与⽟关东西相距数千⾥,却同在⼀幅画⾯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在前,⽟关在后,则抒情主⼈公回望的故乡该是⽟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说,次句即“孤城⽟门关遥望”之倒⽂,⽽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这⾥存在两种误解:⼀是把“遥望”解为“遥看”,⼆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公望中所见,⽽前⼀种误解即因后⼀种误解⽽⽣。
⼀、⼆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阔地域的画⾯: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横亘着绵廷千⾥的隐隐的雪⼭;越过雪⼭,是矗⽴在河西⾛廊荒漠中的⼀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活、战⽃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个鸟瞰,⼀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的强敌,⼀是吐蕃,⼀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镇兼顾西⽅、北⽅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之所系,宜乎在画⾯上出现青海与⽟关。
与其说,这是将⼠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所担负的任务的⾃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迷蒙暗淡的景⾊⾥。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
【导语】王昌龄存诗181⾸,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古劲健,颇有风⾻。
七绝⾄王昌龄⽽体制⼤定,表现⼿法完全成熟,给后⼈以很⼤影响。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
其诗歌意境开阔,语⾔圆润蕴藉,⾳调婉转和谐,耐⼈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均有很⾼造诣。
⽽王昌龄的宫怨诗⽤意之深、写景之妙、⽐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七⾔绝句写宫词的第⼀⼈。
下⾯是为⼤家带来的王昌龄《从军⾏七⾸·其四》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从军⾏七⾸·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望⽟门关。
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黯淡。
边塞古城,⽟门雄关,远隔千⾥,遥遥相望。
守边将⼠,⾝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即祁连⼭,⼭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门关。
⽟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肃敦煌西。
⼀作“雁门关”。
破:⼀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治区鄯善县东南⼀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第四⾸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即河西⾛廊南⾯横亘廷伸的祁连⼭脉。
青海与⽟门关东西相距数千⾥,却同在⼀幅画⾯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在前,⽟门关在后,则抒情主⼈公回望的故乡该是⽟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说,次句即“孤城⽟门关遥望”之倒⽂,⽽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这⾥存在两种误解:⼀是把“遥望”解为“遥看”,⼆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公望中所见,⽽前⼀种误解即因后⼀种误解⽽⽣。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的赏析
王昌龄?参军行七首〔其四〕?的赏析参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1]青海[2]长云暗雪山[3],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4]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返。
【注释】[1]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
唐朝著名诗人,后世称赞其为“七绝圣手〞,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风格高昂、手法细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流传至今的诗作有一百七十余首,有?王昌龄集?。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祁连山。
[4]穿:磨破。
【赏析】这是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
前两句,提到了三个地名。
“雪山〞,是指祁连山,它横亘在河西走廊南侧,绵延上千里。
“青海〞以及“玉门关〞,都是具体地名。
三个地点,跨度数千里,展现了一个无比辽阔的画面:从青海飘过来的云,弥漫在祁连山上,以至于使千年积雪都不那么耀眼了;雪山尽头,可以看到一座孤城;再向西走上很远,就可以见到玉门关。
这两句,使全诗的视角极为广阔,横贯东西数千里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为边塞诗,这两句加强了诗歌“豪壮〞的感觉。
在这样的地域背景下,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当时的唐朝,西北边境,面临两个强敌,一个是吐蕃,一个是突厥。
吐蕃在青海地区,突厥在玉门关外。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就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防范西方、北方两个强敌,守护河西走廊。
所以,这两句诗,既是景色描写,也是对当时军事形势的实写。
景色描写,与军事形势的描写浑然一体,渗透着复杂的感情:边疆的广阔、苦寒,戍边生活的艰苦,但同时,戍边将士又充满豪情地担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所有这些都融合在开阔、苍茫的景色里。
第三、第四句,从远景拉回到近景,并水到渠成地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强有力地概括了边境战争的残酷。
“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敌军之强悍、对战之艰苦。
“穿金甲〞,已经暗含着战斗之外的其他可以想见的因素,比方壮烈牺牲,马革裹尸,以及其他或大或小的胜败得失。
从军行七首其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边塞古城。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四域国划,即郵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都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竞不还"。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而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岀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 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四,就可以看到玉门关。
从军行(其四)古诗意思
从军行(其四)古诗意思【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
【鉴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之四
研究归纳:这些边塞诗歌体现的主 题思想有哪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 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 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 情;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 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 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 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 惆怅;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 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 豪情壮志;
从军行(王昌龄)
•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唐开元十五年
(727)进士,授汜水尉。开元二十二年 (734)又中博学标(今 湖南黔阳县)尉。故后世称王江宁或王龙 标。与李白、王维、高适等人交游酬唱, 诗名轰动一时。擅长绝句,后人誉为“七 绝圣手”、 “诗家天子王江宁”。盛唐著 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 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 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 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 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穿:磨破。 • 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 析。 • “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 斗之艰苦激烈,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有一系列“白骨掩 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 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从军行七首 其四》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从军行七首·其四》系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从军行七首其四。
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作品原文: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品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
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作品鉴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意思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意思 《从军行》其四表现除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的矢志不渝崇高精神,以下是小 编跟大家分享王昌龄《从军行其四》意思,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 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 乡。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 指青海湖, 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 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 即玉门关。
玉门关: 汉置边关名, 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 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据 《新唐书·西 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唐高 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通过对边防将士们军事生活的描写,表现守边将士戍守边防、保家卫国的壮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
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
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
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接着诗人直抒胸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戍边环境恶劣,将士生活艰苦,即使戍边时间漫长,即使战斗频繁,即使金甲磨穿要冒生命危险,都在所不惜,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更加坚定,发誓不攻破楼兰绝不回家,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啊!“黄沙”两字,使我们联想到黄沙漫卷,天地昏黄,混沌一片的战场景象。
“百战”是概数,表明战争频繁。
从“穿金甲”我们可以想象到战场上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而“不破楼兰终不还”铿锵有力,把将士们戍守边防的爱国之情推向了高潮。
虽然这首诗中也如《从军行》(其一)中那样,写了边疆战士们生活的艰苦,但是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则和上一首完全不同,这首写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战士们保卫国家的壮语,诗中苍凉恶劣的边疆环境反衬了战士们的爱国壮志,边疆越是艰苦,战士们的戍边决心越显壮烈。
这首七言绝句最突出的特点是,典型环境和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浑然一体,使抒情顺其自然,也使所要抒发的感情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更富感染力。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赏析唐代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从军行·其四》赏析
《从军行·其四》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至于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的原因,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从军行 其四》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从军行七首其四体裁:诗题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名字:王昌龄年代:唐代描述: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翻译: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原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从军行》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
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首诗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
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的前两句,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从军行七首·其四》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
这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作品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及注释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边塞古城。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创作背景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
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写下这首诗篇。
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
前两句以“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等塞外相距遥远的地名和壮阔意象,勾画出气势恢宏的边塞场景。
其中再以“暗”“孤城”“遥望”等词语,点出苍茫荒寒的塞外地理特征,使人不难体会到一股悲慨之气已扑面而来。
第三句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征战,语言极为精练、刚健。
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身经“百战”的惨烈经历,“金甲”磨穿的艰苦卓绝,不仅未使主人公斗志颓丧,而是历练得更为坚强,斗志更加高昂,故第四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誓言作结,就显得水到渠成,满篇生辉。
此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昂扬豪迈之情,珠联壁合,情景照人,不愧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之一。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导语:对王昌龄的《从军行》,各位来了解一下吧。
下面是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内容,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分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备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 赏 品 味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青海湖上的乌云一片连着一片 ,遮住了雪山 遥望远处的孤城玉门关 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在大沙漠里打了 许多仗,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穿了 不打败敌人决不回家
作者简介
王昌龄,边塞诗 人,字少伯,江宁(今 山西太原)人。其诗含蓄 、深婉、浑厚、明快 ,有“诗家天子王江 宁”的称号。其七绝 与李白齐名,被世人 誉为“七绝圣手”。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 ,明人辑有《王昌龄 集》。
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 :“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 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 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 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 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 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将士誓 扫边尘的豪情壮志。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 首》(其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漫天的阴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阴云漫天,遮蔽了远处雪山,遥望来路孤 城玉门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
古代通往西北的边 塞关口,在甘肃省
这里借代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边将士们在黄沙大漠身 经百战,金甲磨穿,不灭 强敌,誓不归还。 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 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 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 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 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写得越突出 ,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二句 有转折,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 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 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 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 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 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 道。
——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边塞诗的常用词语
• 从用品看: •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 斧、钺、刀 •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 •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 • 从景物看: •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 孤城、雁飞、鹰扬; • 景物的特点: •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 感情特点: • 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 扬精神
欣 赏 品 味 总 结
青海长云暗雪山,
用暗色弱光来渲染边塞的荒凉 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青海湖上的乌云一片连着一 片,遮住了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遥望远处的孤城玉门关
寄托了远戍将士思乡盼归的情怀 黄沙,荒凉萧瑟;百战,战斗 频繁,时间漫长;穿金甲,战 斗艰苦激烈。 用典,抒写了身经百战的将 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 情壮志。
边塞诗的内容包括:
A、边塞风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李 白 《塞下曲六首(选一)》
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 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 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 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说起玉门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 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边地之景:荒凉 思归之情:深切 久戍之苦:残酷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破敌之志:豪壮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青海:指青海湖。 • 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 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 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 军事要塞——玉门关。 •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 •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 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在大沙漠里打了许多 仗,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穿了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打败敌人决不回家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 、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 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 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 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 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复习回顾:你知道的边塞诗有哪些? 你还记得其中的名句吗?
孤城即玉门关。因为关隘是筑在边境的险要地方 ,用以防御敌人进攻,所以总给人孤零零的感觉。 玉门关自古为出入西域的要道,汉武帝曾遣使者把 守,不准西征将士擅入。所以玉门在当时已成了远 戍将士思乡盼归的情怀所寄。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穿:磨破。 • 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 敌人。 •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 作具体分析 • “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 频繁,战斗之艰苦激烈,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 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 ,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