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的图斑类型的认定
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解释
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省(区、市)市县(区)第页共页填表说明:1. 本表1-9列由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10-13列由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写。
2. 第4列“图斑类型”,共分为十大类26个二级类,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大类填写阿拉伯数字,小类填写大写的英文字母,如“1A”。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 六个二级类。
A类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其中住宅小区、大规模集中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图斑,在属性项“tz”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B类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C类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水面等。
新建水库需将水库堤坝等水工建筑与水库水面分开提取,且水库水面应在属性项“tz”中标注“S”;D类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E类指公园、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F类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此类翻建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F”。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划分标准同“第一类”。
其中,属于A类图斑中的住宅小区、大规模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在“tz”属性项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如果同时属于翻建类图斑,则在“tz”属性项中,将两种信息组合标注,如翻建住宅为“FZZ”等。
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
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摘要:准确认定地表覆盖图斑类型,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内容,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多年生产经验,梳理总结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认定的准确性。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图斑类型0 前言根据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地理国情监测是自然资源专题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每年6月30日为时点,主要监测地表覆盖变化,直观反映水草丰茂期地表各类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满足耕地种植状况监测、生态保护修复效果评价、督察执法监管以及自然资源管理宏观分析等需要。
所取得的成果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重要手段。
地表覆盖监测是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和重要内容,其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成果的应用。
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经验,对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认定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如何准确认定地表覆盖图斑类型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和应用。
1 认定流程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图斑类型(以下简称“地类”)的认定是基于监测中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依据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定和要求,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结合多行业专题资料辅助内业解译,采用人工或者软件识别的方法,采集和认定地类图斑,对内业不确定的图斑地类开展外业核实。
2 认定原则地理国情监测主要监测地表覆盖图斑地类的变化,直观反映水草丰茂期地表各类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采用地表覆盖分类信息码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
地表覆盖监测重点关注其自然属性,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等。
按照地理国监测技术要求,进行地表覆盖图斑类型认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自然优先的原则。
植被覆盖类型中通过影像甚至实地核查均难以区分人工和自然的类型,一般采用“自然优先”的原则进行归类。
遥感监测图斑情况汇报
遥感监测图斑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监测手段,对于图斑的监测和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对遥感监测图斑情况进行汇报,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土地利用现状,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针对遥感监测图斑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我们成功提取了目标区域的图斑信息,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统计。
通过对图斑的面积、分布、类型等进行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图斑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其次,针对图斑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我们发现,在目标区域内,城市扩张和农田面积的减少是图斑变化的主要特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耕地被城市用地所取代,这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图斑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针对图斑监测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我们建议加强对图斑变化的动态监测,及时更新监测数据,做到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图斑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遥感监测图斑情况的汇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图斑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持,推动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这项工作,共同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解释
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省(区、市)市县(区)第页共页填表说明:1. 本表1-9列由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10-13列由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写。
2. 第4列“图斑类型”,共分为十大类26个二级类,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大类填写阿拉伯数字,小类填写大写的英文字母,如“1A”。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 六个二级类。
A类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其中住宅小区、大规模集中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图斑,在属性项“tz”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B类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C类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水面等。
新建水库需将水库堤坝等水工建筑与水库水面分开提取,且水库水面应在属性项“tz”中标注“S”;D类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E类指公园、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F类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此类翻建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F”。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划分标准同“第一类”。
其中,属于A类图斑中的住宅小区、大规模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在“tz”属性项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如果同时属于翻建类图斑,则在“tz”属性项中,将两种信息组合标注,如翻建住宅为“FZZ”等。
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解释
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省(区、市)市县(区)第页共页填表说明:1.本表1-9列由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10-13列由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写。
2.第4列“图斑类型”,共分为十大类26个二级类,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大类填写阿拉伯数字,小类填写大写的英文字母,如“1A”。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
A类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其中住宅小区、大规模集中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图斑,在属性项“tz”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B类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C类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水面等。
新建水库需将水库堤坝等水工建筑与水库水面分开提取,且水库水面应在属性项“tz”中标注“S”;D类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E类指公园、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F类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此类翻建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F”。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划分标准同“第一类”。
其中,属于A类图斑中的住宅小区、大规模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在“tz”属性项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如果同时属于翻建类图斑,则在“tz”属性项中,将两种信息组合标注,如翻建住宅为“FZZ”等。
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解释
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省(区、市)市县(区)第页共页填表说明:1.本表1-9列由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10-13列由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写2.第4列“图斑类型”,共分为十大类26个二级类,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大类填写阿拉伯数字,小类填写大写的英文字母,如“ 1A ”。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六个二级类。
A 类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其中住宅小区、大规模集中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图斑,在属性项“ tz ”中标注“ ZZ”,机场标注“ JC”、火车站标注“ CZ”;B类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C类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水面等。
新建水库需将水库堤坝等水工建筑与水库水面分开提取,且水库水面应在属性项“ tz ”中标注“ S”;D类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E类指公园、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F类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此类翻建图斑在“ tz ”属性项中标注“F” 。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六个二级类,划分标准同“第一类”。
其中,属于A类图斑中的住宅小区、大规模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在“ tz ”属性项中标注“ ZZ”,机场标注“ JC”、火车站标注“ CZ”;如果同时属于翻建类图斑,则在“ tz ”属性项中,将两种信息组合标注,如翻建住宅为“ FZZ ”等。
图斑调查及要求
图斑调查及要求图斑调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图斑划分;二是图斑地类认定;三是确定属性。
实际调查中,由于对图斑的理解不完全一致,对图斑的划分结果也不一样。
为保证调查成果的统一性,便于成果的使用、变更及管理,根据图斑的定义,统一图斑划分的基本标准和基本要求。
(一)图斑定义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
(二)图斑划分要求(1)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末级地类划分图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为一图斑。
(2)图上宽度大于2mm的线状地物划分为图斑。
(3)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单线线状地物、地类界线分割的地块形成图斑.(4)梯田、坡耕地单独划分图斑.当各种界线重合时,依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的高低顺序,只表示高一级界线。
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符号使用时不视为图斑界线;作为非符号使用时视为图斑界线。
(三)城镇、村庄等圈斑划分如前所述,农村土地调查比例尺较小,不能直接使用城乡统一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而将建设用地划分为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及铁路、公路等用地。
因此,图斑划分也依此进行.1.城市图斑根据建设部门定义,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称为城市,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
具体讲,城市是具有较大规模建筑、交通、绿化和公共设施等的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我国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和市,包括市辖区。
市是经国家批准建制的行政地域,是中央直辖市、省直辖市和地辖市的统称。
根据对城市的定义,土地调查只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调查。
城市建设用地,具体是指城市市区,即城市建成区或附属于城市的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调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包括市辖区的建成区),一部分为附属于城市的其他建设用地.(1)城市建成区图斑划分原则。
浅析国土调查中地类图斑的实地举证
浅析国土调查中地类图斑的实地举证摘要:实地举证是国土调查中地类认定的主要手段。
本文结合国土三调的举证技术,总结国土调查的举证经验和见解,以提高地类和影像、举证的一致性,保障国土调查数据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国土调查地类实地举证0 前言国土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国家要求地方对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变化、原农用地变为未利用地等重点地类图斑和与国家提取地类不一致或地方调查新增的变化图斑进行“互联网+”实地举证,保证国土调查工作分类(简称“地类”)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1 举证要求根据国土调查的技术要求和工作要求,采取国家整体控制和地方细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下述变化地类是否举证做出规定,保证国土数据与遥感影像、举证照片和实地现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地方实地调查认定地类与国家内业判读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原则上需全部实地举证;对影像未能反映地方调查新增的地物需全部实地举证。
对原地类为耕地,国家判读地类为其他农用地,经实地调查仍为耕地,标注种植属性与国家判读地类一致的,可不举证。
重点地类变化图斑原则上全部实地举证。
包括相对原地类新增的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图斑,原有耕地内部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图斑,原有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的图斑等。
但对依据遥感影像特征能够准确认定为住宅小区、规模化工厂、水工建筑等新增建设用地的,可不举证。
3.对国家未提取的变化图斑,相对原数据库调查新增的变化图斑原则上全部实地举证。
但对调查地类与影像特征明显一致的,可不举证。
4.对于因纠正精度或图斑综合等原因造成的偏移、不够上图面积或狭长地物图斑,可不举证;对原有线状地物面状化的图斑,可不举证;未硬化且未贯通的农村道路未调查上图的可不举证。
土地卫片图斑的情况说明
1.卫片图斑是什么1:1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将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相同,水土流失类型基本一致的土地单元(地块)分为一类,以其为基础调查单元,然后将单元勾绘到地形图上成为图斑。
(图上最小图斑面积不小于0.5cm,实地面积0.5hm;最大不超过50cm,实地面积50hm)图像分割或者矢量图套合,将整个影像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区域,这样的区域一般叫做图斑或者像斑。
或者是单一地类地块,以及本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
地类调绘时,地形图上最小图斑面积:居民地4mm2,耕地6mm2,其他地类15mm2,相关航片上最小调绘面积,应根据航片比例尺进行折算,线状地物宽度。
>=50m时依比例尺画双线,小于50m时半依比例尺。
2.什么是土地卫片执法检查1 “卫片”是卫星遥感图片的简称,是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制作的叠加监测信息及有关要素后所形成的专题影像图片。
“卫片执法”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比监测前后的用地情况,确定变化图斑,再对变化图斑进行核实确定土地合法性的一种土地执法监管手段,可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被监测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特别是土地违法违规状态。
如一块耕地被占用前,地表是一种情况,耕地被占用搞成建设后,地表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就可以在图上反映出来,通过对同一块地两个时点遥感数据的比较,就可以发现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
检查的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情况、土地审批情况、土地供应情况。
具体要对卫片影像所涉及地块的使用以下情况进行逐宗核查:1、是否经过批准;2、是否超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批准用地;3、是否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用地;4、是否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批准 2 用地;5、经批准使用的地块是否存在骗取批准、超占面积和擅自改变用途;6、土地违法是否通过动态巡查已经发现。
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2023年修订)
附件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2023年修订)为加强自然资源执法和督察工作,促进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发挥土地卫片执法在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维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则。
一、合法新增建设用地(一)具体情形1.卫片图斑下发时已依法供地的图斑或地块。
卫片图斑下发时已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并在动工建设以前办理了供地手续,且在批准范围内建设的图斑或地块。
政府为供地而进行土地平整的图斑或地块可以不提供供地手续。
对于各类基础设施用地,提供划拨决定书等供地文件。
2.卫片图斑下发时已依法取得先行用地手续的图斑或地块。
在动工建设以前,经有权机关批准,办理了先行用地审批手续,在批准范围内建设的图斑或地块。
3.卫片图斑下发时已办理其他合法用地手续的图斑或地块。
已依法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含土地使用权证等)的图斑或地块;符合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采矿用地等政策并办理了相应手续的图斑或地块;依据有审批权限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特殊政策,已取得相关用地文件的图斑或地块。
(二)补充规定1.发展改革、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对建设项目下发的用地预审、临时用地、设施农业用地、项目用海批复等文件,以及采矿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取水许可证等证件,不得作为合法新增建设用地的判定依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地方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等文件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批文在前划定在后的,应如实上报,部将核实是否属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实等情况;划定在前批文在后的,应予以核实,属于违法审批的,按新增非农建设违法用地上报。
3.采矿用地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采矿用地保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202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要求办理审批手续。
未办理的,判定为新增非农建设违法用地。
(三)举证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文件必须填写批文或证书文号、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电子监管号,包括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供地、先行用地、不动产权证书、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以及经有审批权限的省级以上国家机关同意的相关特殊政策批准文件的扫描件和能够证明用地位置范围的相关证明材料(如,界址点坐标文本或者图件扫描件)。
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解释
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省(区、市)市县(区)第页共页填表说明:1. 本表1-9列由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10-13列由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写。
2. 第4列“图斑类型”,共分为十大类26个二级类,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大类填写阿拉伯数字,小类填写大写的英文字母,如“1A”。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 六个二级类。
A类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其中住宅小区、大规模集中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图斑,在属性项“tz”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B类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C类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水面等。
新建水库需将水库堤坝等水工建筑与水库水面分开提取,且水库水面应在属性项“tz”中标注“S”;D类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E类指公园、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F类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此类翻建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F”。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划分标准同“第一类”。
其中,属于A类图斑中的住宅小区、大规模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在“tz”属性项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如果同时属于翻建类图斑,则在“tz”属性项中,将两种信息组合标注,如翻建住宅为“FZZ”等。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的图斑类型的认定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的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的认定张威乔莹牛彦斌黄淼(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石家庄 050051)【摘要】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信息识别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变化信息和分类信息。
其中,变化信息识别是动态遥感监测的直接目的。
变化信息确定后,根据变化信息确定变化图斑的类型,是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础和进行“卫片执法”检查的依据。
本文根据我院在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中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第13分包任务的生产过程,总结了一些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的确认方法。
【关键字】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认定我国自1999年以来,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为依托,连续开展了以全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国家级开发区等重点地区为对象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并从2009年起,每年开展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信息识别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变化信息和分类信息。
其中,变化信息识别是动态遥感监测的直接目的。
变化信息确定后,根据变化信息确定变化图斑的类型,是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础和进行“卫片执法”检查的依据。
笔者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承担的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13分包遥感监测任务。
在任务生产中,笔者发现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由于不同数据源、不同地域分布等原因,造成图斑类型特征不明显,类型不易判断,从而造成返工,影响工作效率。
为此笔者汇总了任务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的图斑类型,总结出了一些变化图斑类型的确认方法。
1.图斑类型在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遥感监测国家技术方案中共确定了六种变化信息的图斑类型,分别是:第一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道路等)。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为建设推填土痕迹。
土地变更调查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说明4页word
监测图斑类型说明第一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道路等)。
图斑类型一第二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为建设推填土痕迹。
图斑类型2第三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
图斑类型3第四类:前时相影像上无明显建设痕迹或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新建院墙且内部无建设痕迹或推填土。
如果后时相新建院墙内有新增建设痕迹或推填土,则根据影像特征划分到一、二类。
图斑类型四第五类:2010年数据库字段属性为“P(批而未用)”,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或推填土痕迹(紫色为“批而未用”范围,红色为新提取的变化图斑)。
图斑类型五第六类:后时相影像上未拆除的2010年度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
未拆除的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第 1 页遥感监测图斑信息记录表填表说明:1.本表1-9列由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10-13列由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写。
第 2 页2.第4列“图斑类型”,图斑类型共分为6类,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道路等)的,填写“1”;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有建设推填土痕迹的,填写“2”;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痕迹的,填写“3”。
第四类:本年度新建院墙且内部未建设的,填写“4”;第五类:数据库字段属性为“批而未用”,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的,填写“5”;第六类:未拆除的2010年度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填写“6”。
3.第10列“变更后地类”,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地类代码填写。
如果遥感监测图斑变更后涉及多种地类,填写全部地类,以“,”区域。
4.第11列“变更范围情况”,根据图斑实际变更范围情况填写,整图斑变更的,填写“1”;部分变更的填写“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的图斑类型的认定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的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的认定张威乔莹牛彦斌黄淼(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石家庄 050051)【摘要】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信息识别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变化信息和分类信息。
其中,变化信息识别是动态遥感监测的直接目的。
变化信息确定后,根据变化信息确定变化图斑的类型,是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础和进行“卫片执法”检查的依据。
本文根据我院在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中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第13分包任务的生产过程,总结了一些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的确认方法。
【关键字】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认定我国自1999年以来,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为依托,连续开展了以全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国家级开发区等重点地区为对象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并从2009年起,每年开展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信息识别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变化信息和分类信息。
其中,变化信息识别是动态遥感监测的直接目的。
变化信息确定后,根据变化信息确定变化图斑的类型,是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础和进行“卫片执法”检查的依据。
笔者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承担的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13分包遥感监测任务。
在任务生产中,笔者发现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由于不同数据源、不同地域分布等原因,造成图斑类型特征不明显,类型不易判断,从而造成返工,影响工作效率。
为此笔者汇总了任务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的图斑类型,总结出了一些变化图斑类型的确认方法。
1.图斑类型在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遥感监测国家技术方案中共确定了六种变化信息的图斑类型,分别是:第一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道路等)。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为建设推填土痕迹。
监测图斑类型说明
监测图斑类型说明第一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道路等)。
图斑类型一第二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为建设推填土痕迹。
图斑类型二第三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
图斑类型三第四类:前时相影像上无明显建设痕迹或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新建院墙且内部无建设痕迹或推填土。
如果后时相新建院墙内有新增建设痕迹或推填土,则根据影像特征划分到一、二类。
图斑类型四第五类:2010年数据库字段属性为“P(批而未用)”,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或推填土痕迹(紫色为“批而未用”范围,红色为新提取的变化图斑)。
203 P图斑类型五第六类:后时相影像上未拆除的2010年度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
未拆除的疑似新增建设地图斑遥感监测图斑信息记录表省(区、市)市县(区)第页共页遥感监测情况变更情况(地方填写)序号行政代码监测图斑号图斑类型中心点坐标时相监测面积(亩)变更后地类变更范围情况未变更原因备注X Y 前后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监测图斑个数:监测图斑面积合计:填表说明:1. 本表1-9列由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10-13列由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写。
2. 第4列“图斑类型”,图斑类型共分为6类,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道路等)的,填写“1”;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有建设推填土痕迹的,填写“2”;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痕迹的,填写“3”。
第四类:本年度新建院墙且内部未建设的,填写“4”;第五类:数据库字段属性为“批而未用”,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的,填写“5”;第六类:未拆除的2010年度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填写“6”。
3.第10列“变更后地类”,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地类代码填写。
国土变更调查之地类认定与属性标注的常见疑问分析
国土变更调查之地类认定与属性标注的常见疑问分析摘要:国土变更调查中图斑地类认定和属性标注直接关系到土地利用现状的现势性及县级土地相关数据库成果的正确性和逐级汇总的规范性。
因此图斑地类认定及属性标注在国土变更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常见且难以识别的图斑地类认定、图斑属性标注进行分析,有助于国土变更调查中快速、准确地认定图斑地类和属性标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变更调查,地类认定,属性标注一、引言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时点调查成果基础上,利用最新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县级实地调查,省级、国家级核查,掌握年度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满足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新国土调查数据库,保障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其中国土变更调查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利用遥感监测成果、地籍调查和自然资源日常管理成果,通过实地调查举证,全面查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现状更新的质量,需要在工作中快速、准确地认定图斑地类和属性。
二、图斑地类认定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GB/T 21010-2017和《国土变更调查技术规程(2021年度试用)》为依据,其中《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包括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并对部分二级地类细化为三级类,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中地类含义,按照实地现状来确定用地类型,对于与主要用地类型一体的必需附属用地、配套用地,应按主要用地类型认定地类。
以下针对部分难以识别的图斑地类认定进行解析。
(一)实地为荒草1、原数据库为耕地对原数据库为耕地的图斑,实地举证为荒草按以下原则调查:实地为荒草的按照耕地调查,耕地撂荒的标注“未耕种”(WG)属性,耕地休耕的标注“休耕”(XG)属性。
除以上两种情况外,遇到以下情形之一,可按照其他草地调查:坡度级为5级的耕地(不含梯田);实地是冲沟或沟壑;在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内的。
2、原数据库非耕地对于实地为荒草且原数据库为非耕地图斑,结合参考资料新增撂荒耕地图层、坡度图层,按以下原则调查:在新增耕地撂荒耕地图层范围内,用途不明确的按原数据库地类调查。
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2023年修订)
附件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2023年修订)为加强自然资源执法和督察工作,促进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发挥土地卫片执法在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维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则。
一、合法新增建设用地(一)具体情形1.卫片图斑下发时已依法供地的图斑或地块。
卫片图斑下发时已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并在动工建设以前办理了供地手续,且在批准范围内建设的图斑或地块。
政府为供地而进行土地平整的图斑或地块可以不提供供地手续。
对于各类基础设施用地,提供划拨决定书等供地文件。
2.卫片图斑下发时已依法取得先行用地手续的图斑或地块。
在动工建设以前,经有权机关批准,办理了先行用地审批手续,在批准范围内建设的图斑或地块。
3.卫片图斑下发时已办理其他合法用地手续的图斑或地块。
已依法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含土地使用权证等)的图斑或地块;符合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采矿用地等政策并办理了相应手续的图斑或地块;依据有审批权限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特殊政策,已取得相关用地文件的图斑或地块。
(二)补充规定1.发展改革、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对建设项目下发的用地预审、临时用地、设施农业用地、项目用海批复等文件,以及采矿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取水许可证等证件,不得作为合法新增建设用地的判定依据(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地方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等文件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批文在前划定在后的,应如实上报,部将核实是否属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实等情况;划定在前批文在后的,应予以核实,属于违法审批的,按新增非农建设违法用地上报。
3.采矿用地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采矿用地保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202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要求办理审批手续。
未办理的,判定为新增非农建设违法用地。
(三)举证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文件必须填写批文或证书文号、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电子监管号,包括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供地、先行用地、不动产权证书、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以及经有审批权限的省级以上国家机关同意的相关特殊政策批准文件的扫描件和能够证明用地位置范围的相关证明材料(如,界址点坐标文本或者图件扫描件)。
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解释
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省(区、市)市县(区)第页共页填表说明:1.本表1-9列由遥感监测生产单位填写,10-13列由地方根据变更调查结果填写。
2.第4列“图斑类型”,共分为十大类26个二级类,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大类填写阿拉伯数字,小类填写大写的英文字母,如“1A”。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
A类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其中住宅小区、大规模集中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图斑,在属性项“tz”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B类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疑似彩钢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C类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水面等。
新建水库需将水库堤坝等水工建筑与水库水面分开提取,且水库水面应在属性项“tz”中标注“S”;D类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地面硬化为主的用地;E类指公园、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F类指简易的疑似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此类翻建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F”。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划分标准同“第一类”。
其中,属于A类图斑中的住宅小区、大规模农村居民点等明确居住用地在“tz”属性项中标注“ZZ”,机场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如果同时属于翻建类图斑,则在“tz”属性项中,将两种信息组合标注,如翻建住宅为“FZZ”等。
图斑调研报告
图斑调研报告标题:图斑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图斑进行详细的调研,对图斑的定义、分类、应用和优势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图斑调研的方法和流程。
最后,报告总结了图斑调研的意义,并提出了对未来图斑调研工作的展望。
一、引言图斑是遥感镜像的最小单位,是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划定行政边界、评估生态环境等工作的基础。
图斑的调研对于实施土地资源管理、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图斑的定义和分类图斑是指在遥感影像中以面积为单位划分的最小分区单元,通常由一组具有相似特征的像素组成。
根据图斑的形状、大小、类型等特征,可以将其分为规则图斑和不规则图斑、小图斑和大图斑、农业图斑和城市图斑等不同类别。
三、图斑的应用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通过对图斑进行分类和识别,可以准确划定土地利用类型,为农业规划、城市建设等提供依据。
2. 行政边界划定:图斑可以作为划定行政边界的依据,有效解决行政区划、土地管理等问题。
3. 生态环境评估:利用图斑调研结果,可以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4. 资源管理和规划:图斑调研是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工具,可以协助决策者进行土地配置、资源优化等工作。
四、图斑调研的方法和流程1. 遥感数据采集:使用卫星遥感或航空遥感数据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2. 图像预处理:对原始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以获得准确的图斑信息。
3. 图斑划分:使用遥感图像分类算法将影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将每个类别划分为独立的图斑。
4. 图斑属性提取:根据图斑的形状、大小、像素组成等特征,提取图斑的各种属性信息。
5. 图斑识别与验证: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地面调查验证图斑的分类和属性信息的准确性。
6. 图斑结果分析:对图斑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获取有关土地利用、行政边界等方面的信息。
五、图斑调研的意义图斑调研可以提供准确、全面的土地利用信息,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的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的认定
张威乔莹牛彦斌黄淼
(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石家庄050051)
【摘要】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信息识别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变化信息和分类信息。
其中,变化信息识别是动态遥感监测的直接目的。
变化信息确定后,根据变化信息确定变化图斑的类型,是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础和进行“卫片执法”检查的依据。
本文根据我院在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中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第13分包任务的生产过程,总结了一些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的确认方法。
【关键字】遥感监测图斑类型认定
我国自1999年以来,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为依托,连续开展了以全国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国家级开发区等重点地区为对象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并从2009年起,每年开展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信息识别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变化信息和分类信息。
其中,变化信息识别是动态遥感监测的直接目的。
变化信息确定后,根据变化信息确定变化图斑的类型,是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础和进行“卫片执法”检查的依据。
笔者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河北省国土资源利用规划院承担的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13分包遥感监测任务。
在任务生产中,笔者发现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由于不同数据源、不同地域分布等原因,造成图斑类型特征不明显,类型不易判断,从而造成返工,影响工作效率。
为此笔者汇总了任务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的图斑类型,总结出了一些变化图斑类型的确认方法。
1.图斑类型
在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遥感监测国家技术方案中共确定了六种变化信息的图斑类型,分别是:
第一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道路等)。
第二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为建设推填土痕迹。
第三类:前时相影像上有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
第四类:前时相影像上无明显建设痕迹或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新建院墙且内部无建设痕迹或推填土。
如果后时相新建院墙内有新增建设痕迹或推填土,则根据影像特征划分到一、二类。
第五类:2010年数据库字段属性为“P(批而未用)”,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或推填土痕迹。
第六类:后时相影像上未拆除的2010年度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
2.图斑类型的认定方法
在在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遥感监测中图斑类型一、二、三为监测的重点类型,并且图斑类型的表现特征差异较大;图斑类型四、五、六相对容易判断。
2.1图斑类型一的认定
图斑类型一影像特征较明显,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道路等),并且在各种数据源均表现明显。
经过分析整理,对下表中的10种情况均作为类型一提取。
2.2图斑类型二的认定
图斑类型二也是遥感监测的重点类型,前时相影像上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影像为建设推填土痕迹。
不同数据源,图斑类型二所反映特征也不同。
在认定第二类图斑时,要十分注意,“真假二类”的判断。
“真二类”是能看出推土后是为建设服务的,是人为施工造成的;而“假二类”是指仅仅是颜色较以前有变化,或形状发生变化但并非人为行为造成,如滑坡、泥石流造成。
具体情况见下表:
2.3图斑类型三的认定
图斑类型三在前时相影像上有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有明显建设痕迹。
图斑类型三在不同数据源影像上有着不同的表现特征,在认定时应注意区分。
以下为图斑类型三在常见几种数据源影像上的认定标准。
类型四的图斑较容易认定,前时相影像上无明显建设痕迹或推填土特征,后时相影像上新建院墙且内部无建设痕迹或推填土。
第四类监测图斑在不同数据源影像上的表现特征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图斑类型五为“批而未用”图斑,根据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库字段属性为“P(批而未用)”,前时相无建设,后时相新建设,只提取新增部分;前时相已建设,后时相未发生变化,按建设范围提取为已建;前后时相均推土不提取;前后时相均表现为围墙不提取。
注:蓝色为“批而未用”范围,红色为新提取的变化图斑
根据技术方案中对类型六图斑的定义“后时相影像上未拆除的2010年度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各种数据源影像特征基本一致,很容易认定类型六图斑。
下表中为几个实例。
3.结论
在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项目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第13分包任务生产中,根据以上变化图斑认定方法,项目组成员统一了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的判断标准,变化信息图斑类型判断准确率较高,节省了生产时间,较好的完成了生产任务。
变化信息图斑类型的确定方法也可为下一年度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变化信息图斑类型认定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