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制度改革小组成员
附11994年税制改革内容
2.改革原有的工商税制
一是所得税制改革,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 企业外,应兰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纳 税人每一年度的收入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考虑到部分企业 盈利水平低的实际情况,对年应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下的企业增设了27%和18% 两档优惠税率. . (2)个人所得税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个人所得.按税法规定,有 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 人.按照对基本生活费用不征税的国际惯例,将工资,薪金所得的月扣除额定为 800元,中外籍人员实行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法后,对外籍人员另规定附加减除标 准.同时将原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统 一起来,统称个人所得税.其中,工资,薪金所得实行5%一45%的九级超额累 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实行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 负水平与企业所得税大体相同.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 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改革原有的税收征管制度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对工商税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对 税收征管制度进行改革,建立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以保证税法的贯彻实 施,建立正常的税收秩序.1994年后的税收征管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 (1)普遍建立纳税申报制度.意在形成纳税人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全民增强 纳税意识.纳税申报制度建立后,对不按期申报和不据实申报的,要依法处理. (2)积极推行税务代理制度.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实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 事务所,税务咨询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代理办税制度,为那些不懂税法,不会或 无暇申报纳税的纳税人提供服务.这也有利于形成纳税人,代理办税机构,税务 机关三方面相互制约的机制. (3)加速推进税收征管计算机化的过程,即推进电子税务,以提高税务征管, 办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建立严格的税务稽核制度.在普遍实行纳税申报和税务代理制度后,税 务机关的主要力量将转向日常的,重点的税务稽查,使之形成申报,代理,稽查 三位一体的税收征管格局,同时辅之以对偷逃税行为进行重罚的办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
会议确定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涉及财税体制改革方面的主要内容如下:1. 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
明确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事务中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权力的行使,提升地方财政自主权。
2. 改革地方税体系。
完善地方税体系,进一步扩大地方税收收入比重,减少对中央预算的依赖。
逐步实行全面的财力保障机制,确保地方政府履行扩大公共服务、增加民生投入的责任。
3. 推进增值税改革。
全面推开增值税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减少增值税税率差异,简化税制流程,降低企业税负。
4. 优化资源税制度。
完善资源税制度,统一资源税税制,落实资源税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关联的征收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5. 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减少地区间的财富差距。
6. 改革财政贴息政策。
调整和改革财政贴息政策,优化贴息对象和范围,减少对企业的直接贴息,推动银行间市场利率逐步形成。
7. 推进预算制度改革。
推动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制度,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效能,提高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8. 加强财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全面总结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各项试点经验,加强对改革进程的统筹协调,推进财税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确保财税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以上是会议中关于财税体制改革内容的简要介绍,这些举措的实施对于优化财政利益格局、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建议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经验。
我觉得吧,首先要说到预算制度的深化改革。
咱就说在实际工作中,以前预算编制那叫一个乱啊。
各个部门都感觉像是在抢资源一样,拼命把预算往大了报,而且预算的分类也不那么细致准确。
我曾经遇到个部门,居然把一些非核心业务的费用也算在重要项目预算里,就像一家人过日子,把买零食的钱算到买菜的钱里一个道理,这不乱套了嘛。
我觉得应该建立更精准细致的预算编制方法。
把每一笔钱的去向和用途,按照实际的需求和市场价格进行预估,不能让部门想报多少报多少。
可以参考一些国外成熟的预算编制体系,虽然咱不能完全照搬,但总能借鉴点有用的东西吧。
哦对了还有,预算的透明度得提高,就像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大家都能看到钱从哪来,要到哪去。
比如有的地方试点把预算全公开在政府网站上,接受群众监督。
税收制度改革呢也是个大头。
我感觉现在税收征管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咱就说那些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有时候真的挺重的。
我遇到过一些小老板,辛辛苦苦挣点钱,交完税后利润所剩无几。
这种情况下,国家是不是可以适当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负呢。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说那国家税收不是减少了。
但我觉得这是个短期和长期的权衡,小微企业发展好了,长期来看纳税基数还会扩大呢。
比如说可以像某些国家那样,对年营业额或者利润低于一定额度的企业实行超低税率或者免税期。
当然我这个建议也是有点局限性,具体实施肯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不过,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深入调研,找到一个平衡点。
再说说财政支出管理方面。
以前看到有些财政资金的使用,那真是不合理。
有的大项目资金审批通过了,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各种超支,还没有人承担责任。
我觉得这就得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这就好像一个建筑工程队盖房子,要是预算超支了,必须要有人为这个事负责。
在项目审批的时候就要详细审核预算的合理性,执行过程中进行严格监控。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我自己也还在摸索学习呢。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自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强调了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规划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完整路线图。
财税体制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体系,它对于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国家财政保持持续稳健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
在此背景下,推动财税体制改革主要需要提高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加强监管和调节机制。
在提高财政收入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需要着重改革税收制度,以实现税收制度的合理化和多元化。
其中,逐步打破对传统税收的依赖,加强对行业和区域税费收入的监管和管理,支持自主创新和发展。
另外,还需要完善税收体系,增加对中低收入和贫困人群的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减轻劳动者的税收负担,提高普通居民生活质量。
在优化财政支出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需要夯实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特别是要注重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增加民生服务、内部安全、科技创新等社会领域的经费投入,保障国家经济各项重要支出的平稳推进。
在加强监管和调节机制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需要积极推进财政监管和调控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强金融监管、强化企业管理、开展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的管理。
另外,还需要加速推进国防建设和创新升级,完善运行平稳、效果明显、适合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各项财政投资和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之,财税体制改革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需要多方面和多层面的努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许多重点和措施,包括税制改革、公共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加强金融监管、国有企业改革等领域的创新,为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始终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
财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合理、高效、公正的财政体制,从而更好地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本文将从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变迁以及基本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财税制度基本上延续了旧中国的制度,财政集中、税收多样、税收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少弊端。
到了19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财税体制改革迈出了第一步。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决算暂行条例》,实行了国家财政决算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
到了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财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1980年,国务院发文进行了财税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税体制。
198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提出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财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特别是在1994年,全面推进税制改革,建立了现代税收制度。
财税体制改革从建国初期到今天,经历了多次变迁。
这些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财政权力下放。
财政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变革就是财政权力的下放和分割。
建国初期,财政集中的体制模式存在一些缺陷,财政权力下放的要求日益提高。
1980年代以后,地方财政逐步成为稳定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此后,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一直致力于实现中央和地方财力的协调发展,推动财政权力下放和分割,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自主权。
2.2 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税收主要依靠各种各样的征收费,税制比较复杂,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
1984年,全国统一出台了“税费改革试行方案”,开始正式实行税收制度。
自此以后,税制改革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
尤其是1994年实行增值税制,标志着中国税收制度进入现代化阶段,为国家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可靠的财政来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和变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改革与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和变革的基本经验。
一、税制改革1、税种调整物品与劳务税合并后,增值税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税种。
目前,政府已经对增值税进行了多次调整,既改变了增值税的税率,也调整了减免税政策。
这些改革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具有竞争力,也让政府在税收征收方面更加灵活。
2、税收征收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征收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政府开始使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如航空对税收征收进行检测等。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跨部门联合体税收征收机制和税收征收自动监控系统,使得税收征收监管更加高效、透明。
二、公共财政改革1、预算制度改革预算制度改革是中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
这次改革建立了一个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明确、预算调节灵活、预算公开透明、预算执行效果可评估的预算制度。
因此,预算制度改革是中国公共财政理念转变的重要里程碑。
2、改进财政支出管理除了预算制度改革,中国政府还通过财政支出管理的方式来促进财政体制的变革。
国家财政部在过去提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改革”的财政支出方针。
通过这些方针,政府将有限资源投放到发展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去,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城市化近年来,城市化已成为中国政府发展地方财政的重要策略。
城市化的推动不仅可以带来移民区域的经济腾飞,还可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硬件和软件,增加城市居民的福利。
城市化对于地方财政的财税收入有了这方面的支撑,因此需要加强城市化相关方面的产业投资。
2、财政划拨制度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也在改革之中。
中央政府将一部分中央财政用于地方预算安排,强化了地方财政管理职能,并给予地方更多的财政自主权。
这种财政预算安排方式被称为财政划拨制度。
202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202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财税体制的综合优化,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财税制度,坚决打好财税体制改革攻坚战。
在新形势下,我国将继续探索创新,有序推进相关改革,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实现财税体制改革的稳妥进行。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我国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财税体制变革步伐,促进财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
要坚持改革开放,勇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更加完善的财税体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动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合理安排各项改革任务,确保财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确保深化改革措施的有力实施。
要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财税政策,优化税收结构,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同时,要注重财税改革的社会效益,推进财税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促进财税政策的科学调整,保障财政收支平衡,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要加强风险防范,遏制财政风险的发生,保障财税体制改革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财税体制改革的长期稳定。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中,我国将加大对财税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财税改革的认识和支持,激发全社会参与财税改革的积极性。
要深入实施财税改革政策,发挥各级政府在财税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推动财税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2024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财税改革方案
财税改革方案第1篇财税改革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税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进一步优化财税体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财税改革方案。
二、改革目标1. 优化税收结构,降低税收负担,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 完善财政支出制度,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财税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三、改革措施1. 税收改革(1)完善增值税制度- 合并增值税税率,简化税制结构。
- 调整增值税优惠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优化企业所得税-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轻企业负担。
- 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3)个人所得税改革- 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
(4)加强税收征管- 完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提高税收执法效能。
- 强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2. 财政支出改革(1)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提高预算透明度。
-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资金需求。
- 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防范财政风险。
- 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
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优化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 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权。
(2)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四、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2. 完善法律法规,为财税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财税改革的认识和支持。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多次征求意见,慎重决策,从1994年开始实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大、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税改革。
我当时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1994年初又兼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是这场改革的第一责任人,感到其中值得回顾之处很多,现选取相关的几个片段,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经历和体会。
机不可失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应地,财政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由于集权过多,管的过死,抑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因而,如何最大限度的增强经济活力必然成为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当然也就成为财税改革的逻辑起点。
事实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经济体制改革,财税总是首当其冲;不管进行何种改革,都离不开财税的参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93年,为适应经济体制转轨需要,以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为导向,以放权让利为主线,形成了两个包干体制:一是财政包干制,二是企业承包制。
无独有偶,二者最后都落脚到“大包干”。
大包干体制对激发地方和企业的活力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所谓企业承包经营实际上是“包盈不包亏”,即使包上来的也跟不上物价上涨,物价一涨财政就又缺了一快,这些都造成了税收来源困难。
同时,地方承包以后,就有了这样一种心理:我增收一块钱,你还要拿走几毛,如果不增收不就一点都不拿了吗?于是出现了“藏富于企业”、“藏富于地方”的现象,给企业减免税,造成“不增长”,然后通过非财政途径的摊派,收取费用。
最后生产迅速发展,而税收上不来。
这一财政体制的弊病,从北京和上海可窥见一斑。
北京当时内部规定在包干期内,财政收入每年只增长4%,绝不多收,因为如果多收,超过部分就要与中央分成,分税制之后才发现北京隐瞒了八九十亿元的收入。
又如上海,中央对其包干体制规定,以1988年核定的作为基数,超过部分中央与地方打五分成。
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
02
1992 年10 月中共十四大 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 济 体 制 的 改 革 目 标,1993 年 11 月召开的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通 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走上了 转换财政模式即构建公共 财政体系的改革道路。
03
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推 行地方保护主义,致力于 重复建设,发展短平快、 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项目, 导致中央对全国的产业调 控能力日趋乏力。
1994-1998
主要内容
4.彻底取消向中央银行的透 支或借款,财政上的赤字全部 以举借国债方式弥补,从制度 上斩断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之间的必然联系。
1.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 简化税制和合理分权”的原则, 全面改革税收制度,搭建了一个 新型的税收制度体系。 2.在根据中央和地方事权合理确 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 照税种统一划分中央税、地方税 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建立了分税制 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框架。
1994-1998
税制改革:主要内容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
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有企业所得税、 国有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 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 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心,相应设 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课 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 一税,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02 游离于体制
之外的政府收 支和财政支出的 各种矛盾,日益充 分地显露出来并 演化为困扰国民 收入分配和政府 收支运行过程的 “瓶颈”。
031998 年朱镕基
总理提出“ 费大 于税”的问题,很 多政府机关在国家 规定以外征收各种 费用,对此必须进 行改革。
04 人们认识到
需要一个整体 的财税体制及其 运行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这一时期,我国税收制度有一定的发 展和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 求。实行的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多种税、多 次征”的税制模式,基本满足政府财政需要。 但受“左”的思潮影响,税收在经济领域的 活动范围大大缩小,削弱了对经济的调节作 用,严重影响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 加强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优化税种 和税率,完善税收法律政策体系,发挥税收 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建立完善的“税收 国家”
谢谢观看!
太子读书”的尴尬角色。
• 1953年的税制改革(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 1958年的税制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1973年的税制改革(文化大革命时期)
• 背景:国民经济恢复,经济日渐繁荣,税
收相对下降 • 目的:解决问题,适应新形势,满足财政 需要,促进私有制改造完成 • 内容:试行商品流通税;简化货物税;修 订工商营业税;取消特种消费行为税,修 订交易税 • 影响:税制简化,基本解决了税制与经济 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第一小组
• 小组成员 • 背景设计:冀楚楚 • 幻灯片制作:丛晓娜 张肖亚 李杏 祁梦
钰 吴忠英 刘琬迪 • 讲解: 赵新超
这一时期的税收地位
•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 国有经济占有很大的比例。从1953年开始实行 “一五”计划,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企 业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51.44%, 而税收在财政收入的比重平均不到50%,在 1953~1975年间甚至低于企业收入,成了“陪
•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大跃进”开
始,非税论泛滥 • 原则:保持原税负,合并税种,简化税制 • 内容:工商方面,实行工商统一税;征收 工商所得税;农业方面,建立以公社为单 位纳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以常年 产粮征税 • 影响:简化了我国工商税收制度,促进了 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掀开新的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掀开新的
篇章
八十年代,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随之而来的是财政困境和税收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启了财税体制改革的大幕。
财税体制改革,顾名思义,就是对财政和税收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
通过不断推进改革,我国实现了财政体制和税收体制的现代化,取得了成效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从制度层面入手,主要是通过完善税收征管、改善财政收支平衡、优化税收体系等方面,达到构建健全的财税体系的目的。
这些调整让我国的财政体制更加合理,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财务支持。
其次,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这是因为在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取消了营业税,并对进口环节实行了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制度,从而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同时,税收的征收和管理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税收政策也得到了更加精准和合理的制定。
最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也彰显了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推动意义。
通过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我国的税制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也为企业发展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
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深刻地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意义。
总之,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是一次彻底的制度变革,横跨数十年,具有指导意义的意义。
通过调整财政和税收体系,我国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合理、健全、有序运转的财税体系,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经历了多次变迁,积累了一定的基本经验。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财税体制改革开始于新中国成立的初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战争时期的财政困难和国家建设的迫切需求。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发行新币、建立财政银行等。
国家还采取了计划经济的体制安排,实行了中央集中统一
的财税体制。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财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1984年,中国决定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并对税制进行了调整。
首先是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了改革,降
低了税率并实行差别化税制。
还取消了一些行业和地区的附加税。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
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财税体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基本经验。
坚持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权管理,明确责任和权限。
逐步实行税制改革,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建立财政监督和
审计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管理和监督。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
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财税体制改革变迁及基本经验丰富多样。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国财政制度的完善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积
极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的变化,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掀开新的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掀开新的篇章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开启了一段新的发展篇章。
这一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财税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首先,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着重强调了税制的改革。
在改革初期,我国采取了逐步推行综合税制的方式,逐步废除了旧的分税制,建立了统一的税收体系。
这一举措有效地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还进一步推行了增值税改革、企业所得税改革等措施,进一步简化了税制,提高了税收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其次,财税体制改革还着重强调了财政体制的改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上。
通过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改变了地方政府依赖中央财政的局面,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行了财政体制的现代化改革,加强了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同时,财税体制改革还注重了财政收支结构的调整。
在改革过程中,我国逐渐减少了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加大了对创新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改革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了财政资源的配置,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财税体制改革还在加强对社会保障和民生事业的投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加强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总的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财税体制,我国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财税体制改革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税收透明度和公平性,加强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等。
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湖南省财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湖南省财政体制改革
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2.14
•【字号】湘政办函[2010]23号
•【施行日期】2010.02.14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湖南省财政体制改革领导小
组的通知
(湘政办函[2010]2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因工作需要,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湖南省财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
于来山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副组长:
李友志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
盛茂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成员:
蒋作斌省发改委主任
葛洪元省监察厅厅长
刘明欣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唐会忠省审计厅厅长
程安亭省国税局局长
吕兴胜省地税局局长
周晓强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行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李友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今后,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由领导小组行文,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一0年二月十四日。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金山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金山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12.06.21
•【字号】金府[2012]171号
•【施行日期】2012.06.21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金山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金府〔2012〕171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金山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单位:
为确保本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市财政局、市监察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本市全面推进区(县)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沪财库〔2012〕17号)文件精神,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金山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姬兆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盛宗耀区财政局局长
陆水平区监察局局长
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杜莉芳区审计局局长
李康康农业银行金山支行(国库代理行)行长
罗华品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夏文军区财政局副局长
曹婕区科委主任
韩琼区监察局副局长
金山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由夏文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今后,金山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若有变化,除组长的调整需行文外,其他成员均由该单位相关负责人自然替补。
特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景德镇市市区财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景德镇市市区财税
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7.11.24
•【字号】
•【施行日期】2017.11.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
正文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景德镇市市区财税体制改
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部署,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市区财税体制改革列为我市2017年一项重要改革任务。
为了积极、稳妥推进市区财税体制改革,规范市区税收征管秩序,合理划分市与区之间收入和支出责任,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景德镇市市区财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梅亦市长
副组长:刘锋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成员:孙艳峰市财政局局长
张小力市国税局副局长
汪朝晖市地税局局长
黄伟人行景市中心支行行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和人行景市中心支行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孙艳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017年11月24日。
周天勇:财税体制改革
周天勇:税负痛感加重,财税体制该怎么改?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要进一步清理取消和减免部分涉企收费,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并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此前,有关“税负痛苦指数”的争论,也在社会各个层面均引发了巨大反响。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曾专门针对财税体制改革进行过研究,对于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弊病、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改革方法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报时事访谈员张弘1 财税体制改革应是改革重点从民众的就业、创业,从人们的收入消费,从居民的居住,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税收关系一系列的方面来看,财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一个核心的问题,必须把它作为改革重点。
新京报:《福布斯》2009年曾推出“税负痛苦指数”榜单,该榜单显示,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
最近,关于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争论。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周天勇:福布斯的标准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以中国名义税收及社保,占企业增加值比例计算的,按照各项税率和社保费率,加起来,排在法国之后,没有错误。
这里有两个情况,一是福布斯还没有包括中国各政府部门和各行政性事业机构对企业的收费和罚款,这一部分相当大;二是税收征管确实有一些不严,但是,如果很严,加上收费罚款,一些企业得倒闭。
福布斯说的是微观税负。
从宏观税负上讲,中国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在34%左右,高于发展中国家适度税负率18%到25%的范围;也与这样高的宏观税费负担率所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不相称。
这几年财政收入增长率,远远高于GDP、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增长率,这个趋势必然使企业的微观税费负担和宏观的税费负担越来越重,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向政府倾斜。
新京报:几年前你就特别强调注重就业,包括财税改革,你特别提到,第二次改革的重点是财政税收体制,你把它作为改革重点的理由在哪里?周天勇:我觉得有这么几个:一,说财税体制改革,财税关系是所有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利益分配的核心。
刘仲藜谈财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小强
作者机构: 本刊记者
出版物刊名: 中国对外贸易
页码: 8-8页
主题词: 新财税体制 财政支出规模 中西部地区 中央和地方 减免税政策 分税制改革 增值税收支平衡 财税改革 转移支付制度
摘要: 中国自1994年开始进行财税改革以来,新的财税体制已经建立并且运行良好,其积极作用正逐步显现出来。
新财税体制充分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的理财积极性,使中央和地方的财力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994年全国财政收入比1993年增收近1000亿元,1995年又比上年明显增长。
这是财政部部长兼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刘仲藜向中外记者宣布的。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上海市徐汇区推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上海市徐汇区推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2.07.01
•【字号】徐府办发〔2022〕4号
•【施行日期】2022.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上海市徐汇区推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徐府办发〔2022〕4号区政府有关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
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推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税费支持政策办〔2022〕1号)文件精神,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上海市徐汇区推进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王宏伟副区长
成员:沈洁区财政局局长
张海湘区税务局局长
董文曜区发展改革委主任
郑怡区科委副主任
陈伟区商务委副主任
王戎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区财政局局长沈洁、区税务局局长张海湘兼任。
今后,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主任职务如有变动,由其所作在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替补。
领导小组不作为区级议事协调机构,任务完成后自动撤销。
2022年7月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公共财政运行要以公
平为本,但同时也要兼顾效率。这表明,要通过
有效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来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从
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
用效率。提高财政效
率,关键是要有一套
行之有效的预算制度。
财税体制改革突破口:《预算法 》
小组意见
新一轮的财政制度改革应该关注的焦点不是财政收入的重新分配,而 是支出领域的财政分权。而支出领域的财政分权关键是要定位好地方政府 的职能,卸掉其经济建设的职能,回归“公共财政”职能。三中全会《决 定》提出,财政预算审核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拓展,它用意就在于此。当务之急,一方面是要将预算外的收入全部纳入 预算内管理;另一方面,作为立法机构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要对同级政府 所有政府性支出行为实施立法控制,并接受全体社会成员的监督;另外, 还要改变上下级考核体系,在测算本地公共服务需求规模的基础上,将政 府公共财政职能量化,对每年用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支出实施刚 性考核。而最为关键的,是当权者需知只有人民充分参与的改革,才可能 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改革:反之,如果改革的舞台上人民依旧缺席,那么新 一轮改革还是无济于事的。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大事记
时间 1985 改革措施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 分级包干 大包干(收入递增包干、 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 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 干、定额上解、定额补 助) 时代背景 特点
1988
1994
分税制
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 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 中央集 的比重,即当时人们常讲的" 权 两个比重"逐年下降,财政陷 入困境,中央财政连续多年出 现被动性的财政赤字。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大事记
时间 1950 改革措施 统收统支 时代背景 特
1953
分类分成 总额分成,一年一变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央面临 崩溃的国民经济和严重的财政 危机,开始尝试向市场经济转 轨。
1959
1980
分灶吃饭(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
权力下 放
财税是国家治理的 基础和重要支柱
国家的各种改革方针政策中,财政税收的角色始终 十分特殊。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将财政的重要性提到了前 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强 国之路,必须有财政作为支撑,这是实现“中国梦”的 物质保障。此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市场统一与公平, 财税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基础。目前财政问题已 经不单单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更是涉及了政府职能、 社会治理。财税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事权和支出责任的确定是 改革的关键
合理地明确各级政府的 事权划分,是深化分税制改 革中制度设计和全程优化的 始发基础环节,要使事权明 晰合理地落实到各级财政支 出责任的“明细单”上,明 确哪些事权应该交给哪一级 政府来管理,确保支出的规 范化、制度化,才能让政府 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更加 有效率。
财税制度改革
小组成员:董鲁璐 王思聪 李靖雯
十八届三中全会刚结束不久,会中提出,财政是国家 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 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 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 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 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小组分工
王思聪 ppt的修改 演讲
董鲁璐 选题 资料图片选取 ppt修改 李靖雯 选题 资料的删选 ppt制作
别担心,你们乖乖听话。 会有好处给你们的。
朱老板,说好的税 都被中央拿走啦! 我们地方怎么搞?
总的来说,当时最 肥的税种都被中央 给拿去了。
财力与事权不匹配
无论是权力配置还是财力配置,都 有两个线索,一个收入线索,指的是 财权和财力;还有一个是支出线索, 指事权和支出责任。更多人关注的是 这两个线索间的匹配,即“收”和 “支”的匹配。但现在“支”这一方 面,还没有完全匹配。 现在事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表现在, 比如某个事情,钱归上级政府花,但 事权却交给地方。现在大家都说中央 财政花了全国财政50%的钱,但中央 实际只花了这其中的1/3,还有2/3转移 给地方政府,这些支出责任实际在地 方。这样是有问题的。
中国1994年税制改革 分税制
本轮改革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 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 出范围,并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 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 地方税、以及中央地方共享税,其 中国内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由中央 和地方按照75:25分成。如此一来, 中央取得了更大的财源,为国家基 本建设提供了资金,但同时也迫使 地方走上"土地财政"之路,为近十 年房价暴涨、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 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