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扎柯山寒武纪高镁安山岩地球化学及构造动力学特征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中国大地构造形成演化与大地构造分区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由于不同大地构造学派对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有不同的认识和方法论,因而对于整体论述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有不同的方案。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一文,在“新全球构造”思想指导下,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以大陆动力学为线索,对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及其演化进行了讨论,并且进行了构造区划。
由于板块构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而该文的构造区划以古生代时中国的板块构造格局为基础,同时考虑前古生代和后古生代时期中国的地壳演化,将中国大地构造划分为7个一级构造单元(板块)和30个二级构造单元,包括克拉通(或微陆块)和不同时期的造山带。
本文根据《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一文,将其主要内容介绍于下,仅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该文参考。
特此说明。
下面是正文一、概述1、大地构造单元及其划分该文指出,大地构造分区又叫做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是大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可以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气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若一个大区域尺度的地壳物质组成、岩石构造组合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明显不同于相邻地域,则这样的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大地构造单元既反映了地壳物质组构上大地构造环境(或大地构造相)的时空属性,又具有不同构造阶段的时空层次属性。
板块构造将6大(或更多)板块作为全球的一级构造单元,并将分隔它们的边界也作为构造带看待。
但是,板块构造观的构造单元的细结构划分,以及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细结构划分,需要结合特定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厘定。
2、不同大地构造观和学派的出现该文指出,近数十年来,由于各个学科的迅猛发展,包括对海洋的研究、对地壳深部的研究等,因而促使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有了极大的进展。
这些在近年出现的许多不同的大地构造观和学派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甘肃蛟龙掌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
甘肃蛟龙掌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毛永忠;裴炳艳【摘要】蛟龙掌铅锌多金属矿床是祁连早古生代黄铁矿型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下部为黄铜矿-黄矿矿化层,上部为铅锌矿-黄铁矿化层,在横向和纵向均显示单向性分带.主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并随地层褶皱.属大陆裂谷环境中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喷流沉积矿床,后期遭受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叠加改造.黄土区覆盖广厚,直接找矿标志较少,研究物、化、遥异常,建立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式,有助于该类矿床的寻找.【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0(026)011【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找矿模式;蛟龙掌;铅锌;多金属矿床【作者】毛永忠;裴炳艳【作者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天水,741020;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天水,741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02蛟龙掌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白银 -静宁火山岩带东段,是北祁连早古生代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域成矿的重要性已被公认,但近些年来对该带的地质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白银矿田进行,其余地区研究程度较低。
因些,对东段蛟龙掌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独特性和找矿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研究区位于甘肃中东部白银 -静宁 -庄浪一带。
西部白银市附近早古生代地层广泛出露,向东被第四系黄土大面积覆盖,仅在葫芦河等沟谷地带有零星基岩出露,其主体为寒武纪黑茨沟组、香毛山组及奥陶纪扣门子组火山沉积岩系。
该区扣门子组岩石组合为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夹不纯碳酸盐岩。
总的来看,东部蛟龙掌地区火山喷发活动比西部的白银一带弱,间隙式喷发比较显著,火山岩具双峰式特点。
蛟龙掌北部的王家高原有大量花岗闪长岩出露,矿区钻孔中见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脉。
区域断裂较为发育。
以NNW向长期活动断裂为主,NE向线性构造是另一组重要的线性构造,与NNW向构造组成本区特征的格状线性结,形成矿田构造的基本特色。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汇编(B辑)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二〇〇四年六月目录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1.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2.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的开发(KGCX1-SW-02)3.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1-SW-03)4.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KZCX1-SW-04)5.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完善(KGCX1-SW-05)6.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技术(KGCX1-SW-06)7.若干纳米器件及其基础(KJCX1-SW-07)8.核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KJCX1-SW-08)9.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KGCX1-SW-09)10. 微系统器件及共性技术(KGCX1-SW-10)11.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与药物创新体系建设(KSCX1-SW-11)1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研究(KZCX1-SW-12)13. 重要外来种的入侵生态学效应及管理技术研究(KSCX1-SW-13)14. 煤炭联产系统中动力生产核心技术研发(KGCX1-SW-14)15. 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技术(KGCX1-SW-15)16. 中国信息化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软件研究开发(KGCX1-SW-16)17. 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KSCX1-SW-17)18. 环渤海(湾)地区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研究(KZCX1-SW-18)19. 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研究(KZCX1-SW-19)20. 开放式和智能化的数控系统平台及产业化(KCCX1-SW-20)21. 万吨级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优化集成与标志性工程建设(KCCX1-SW-22)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一)基础科学局1.空间对地观测与应用研究(KJCX2-SW-T01)2.恒星形成的亚毫米波研究(KJCX2-SW-T02)3.FAST关键技术优化研究(KJCX2-SW-T03)4.空间太阳望远镜相关跟踪器和自动调焦系统研制(KJCX2-SW-T04)5.脉冲星接受机研制及相关技术研究(KJCX2-SW-T05)6. 山体滑坡灾害防治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KJCX2-SW-L01)7. 微系统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KJCX2-SW-L02)8. 海洋石油开发中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KJCX2-SW-L03)9.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和仿生技术(KJCX2-SW-L04)10.微重力科学若干基础性研究(KJCX2-SW-L05)11.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KJCX2-SW-S01)12.现代数学基础及应用中的若干前沿方向(KJCX2-SW-S02)13.超弦/M—理论研究及其在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的应用(KJCX2-SW-S03)14.高温超导移动通讯基站接收机子系统样机的研制(KJCX2-SW-W01)15.基于线性光学器件的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KJXC2-SW-W02)16.高场核磁共振及其在蛋白质与药物结合特性研究中的应用(KJCX2-SW-W03)17.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ZnO及其器件研究(KJCX2-SW-W04)18.极低温条件的实现和低维强关联电子体系研究(KJCX2-SW-W05)19.新型超导材料和物理问题研究(KJCX2-SW-W06)20.多学科平台散裂中子源的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KJCX2-SW-W07)21.磁性金属量子点的制备与研究(KJCX2-SW-W08)22.维生素D系列及其中间体光化学合成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研究(KJCX2-SW-H01)23.生物质洁净转化与利用中的绿色化学研究(KJCX2-SW-H02)24.微结构控制的界面膜组装与生物膜模拟(KJCX2-SW-H03)25.硫属化物溶剂热晶体生长(KJCX2-SW-H04)26.先进核分析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KJCX2?SW?N01)27.超重核性质及其合成途径与强子激发态、胶球性质的理论研究(KJCX2?SW?N02)28. 同步辐射高压高温实验技术及地幔地核重要矿物的物性研究(KJCX2?SW?N03) 29.新元素合成前期研究(KJCX2-SW-NO4)30.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工程二期预制研究(KJCX2?SW?N05)31.同步辐射生物平台的建立及应用于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方法研究(KJCX2?SW?N06)32.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探测器技术及实验方法研究(KJCX2-SW-NO7)33.HT-7准稳态高参数先进运行模式下等离子体特性研究(KJCX2-SW-N08)34.超快强场量子相干控制若干前沿问题研究(KJCX2-SW-N09)(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1.若干重要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KSCX2-SW-101A)2.重要动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KSCX2-SW-101B)3. 微生物重要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与分子进化研究(KSCX2-SW-101C)4.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控和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KSCX2-SW-102)5.种群暴发及其崩溃机理的研究(KSCX2-SW-103)6.植物的濒危机制和保护原理研究(KSCX2-SW-104)7.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机制及其生态效应(KSCX2-SW-105)8.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下重要植物类群进化适应机制研究(KSCX2-SW-106)9.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群相互关系及服务功能的研究(KSCX2-SW-107)10.种子植物生殖器官演化与系统发育重建(KSCX2-SW-108)11.生境岛屿化及其生态学效应的实证研究(KSCX2-SW-109)12.长江江湖复合系统的生境破碎过程与对策(KSCX2-SW-110)13.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水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KSCX2-SW-111)14.极端嗜热微生物遗传过程及环境适应性机制的蛋白互作分析和相关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KSCX2-SW-112)15.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KSCX2-SW-113)16.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KSCX2-SW-114)17.川西北地区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生态生理及分子机理(KSCX2-SW-115)18.植物对干热河谷地区环境胁迫的适应机理(KSCX2-SW-116)19.种子顽拗性的机理及其长期保存技术(KSCX2-SW-117)20.遗传漂变和栖息地空间结构对种群生存力的影响(KSCX2-SW-118)21.珍稀濒危陆栖脊椎动物种群与栖息地可生存力分析(KSCX2-SW-119)22.南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研究(KSCX2-SW-120)23.生殖系统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2-SW-201)24.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表型的异常变化与免疫机制(KSCX2-SW-202)25. 脂类代谢细胞活动的调控及其相关疾病的机理(KSCX2-SW-203)26.药物成瘾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KSCX2-SW-204)27.人类重要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KSCX2-SW-206)28.重要肝病相关基因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的整合研究(KSCX2-SW-207)29.胆固醇吸收过程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与重要疾病的关系(KSCX2-SW-208)30.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功能蛋白质组以及蛋白质异常积聚和降解的研究(KSCX2-SW-209)31.细胞凋亡调节的分子机制与抗癌先导物的筛选(KSCX2-SW-210)32.神经细胞凋亡调控研究(KSCX2-SW-211)33.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分子机制及肽疫苗的研究(KSCX2-SW-212)34.人源化抗体及相关技术研究(KSCX2-SW-213)35.重要神经功能蛋白错误折叠机理研究(KSCX2-SW-214)36.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研究(KSCX2-SW-215)37.HIV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KSCX2-SW-216)38.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及应用研究(KSCX2-SW-217)39.组织工程技术平台的建立(KSCX2-SW-218)40.重要生物恐怖病原侦检技术的基础研究(KSCX2-SW-219)41.炭疽治疗药物作用靶点的确证研究(KSCX2-SW-220)42.情绪调节机制对儿童环境适应与创新的影响(KSCX2-SW-221)43.脑发育、可塑性与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KSCX2-SW-222)44.生物信息处理专用计算机与算法研究(KSCX2-SW-223)45.农作物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及相关机理研究(KSCX2-SW-301)46.畜禽水产疫病发生的生物学机理及其防治(KSCX2-SW-302)47.动物分子发育机理与遗传育种研究(KSCX2-SW-303)48.小麦超高产、优质育种的分子机理研究与新品种选育(KSCX2-SW-304)49.水稻第四号染色体转录图谱的建立和分析(KSCX2-SW-305)50.杂交稻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的研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KSCX2-SW-306)51.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KSCX2-SW-307)52.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KSCX2-SW-308)53.单子叶植物水稻形态模式发育分子机理的研究(KSCX2-SW-309)54.盐芥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前期基础研究(KSCX2-SW-310)55.高等植物环境耐受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及抗逆性转基因植物的培育(KSCX2-SW-311)56.圈卷产色链霉菌尼可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KSCX2-SW-312)57.云南美登木和棉花的次生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KSCX2-SW-313)58.水稻黄单胞菌致病性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KSCX2-SW-314)59.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病毒杀虫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KSCX2-SW-315)60.动植物高效表达系统的建立(KSCX2-SW-316)61.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飞蝗两型转变的分子调控机理(KSCX2-SW-317)62.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KSCX2-SW-318)63.兰花种质资源收集、新种质的创制和开发利用(KSCX2-SW-319)64.中国特异猕猴桃遗传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研发(KSCX2-SW-320)65.特色观赏植物的种质创制和资源开发(KSCX2-SW-321)66.空间生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KSCX2-SW-322)(三)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1.南海及邻区大地构造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演化(KZCX2-SW-117)2.我国自然环境分异耦合过程与发展趋势(KZCX2-SW-118)3.青藏高原东北缘晚古生代大陆增生与中新生代陆内变形研究(KZCX2-SW-119)4.我国环境敏感带全新世温暖期的高分辨率环境记录(KZCX3-SW-120)5.珠江三角洲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KZCX3-SW-121)6.青藏高原北部下地壳深部岩浆作用对地壳增厚动力学过程的指示(KZCX3-SW-122)7.陨石研究及其对地球圈层物质组成的认识(KZCX3-SW-123)8.地球深部水流体的实验地球化学(KZCX3-SW-124)9.中国南方大陆岩石圈拉张及其成矿作用(KZCX3-SW-125)10.晚中生代以来跨太平洋鱼类动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化(KZCX3-SW-126)11.早期哺乳动物系统发育研究(KZCX3-SW-127)12.中国西部典型沉积盆地优质油藏形成条件及动力学过程(KZCX3-SW-128)13.中国重要断代的界线层型以及年代地层数值化研究(KZCX3-SW-129)14.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早期演变(KZCX3-SW-130)15.地球深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研究(KZCX3-SW-131)16.卫-卫跟踪的重力场恢复和应用研究(KZCX3-SW-132)17.我国新生代构造尺度环境演变及其机制(KZCX3-SW-133)18.西南水电开发重大高难地质工程信息获取与安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KZCX3-SW-134)19.中国东部超深岩石对地球物质循环的指示(KZCX3-SW-135)20.空间环境灾害性事件的动力学过程和预报方法(KZCX3-SW-136)21.新疆铜金、钾盐紧缺矿产重点区带成矿条件与隐伏矿床预测示范研究(KZCX3-SW-137)22.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KZCX2-SW-210)23.重要海水养殖生物新品种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KZCX2-SW-211)24. 珠江河口及近海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与调控机制研究(KZCX2-SW-212)25.华北盛夏强烈天气发生机理及其中尺度数值预报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KZCX3-SW-213)26.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典型海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KZCX3-SW-214)27.海藻资源高值利用及环境治理的新途径(KZCX3-SW-215)28.南海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构效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KZCX3-SW-216)29.北京地区上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探测与分析(KZCX3-SW-217)30.南水北调背景下华北地区水资源最优调配的理论研究(KZCX3-SW-218)31.大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条件与成藏机理研究(KZCX3-SW-219)32.晚第四纪中国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中的海洋古环境特征(KZCX3-SW-220)33.华北地区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KZCX2-SW-317)34.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及对策研究(KZCX2-SW-318)35.长江上游植被的生态-水文效应及生态屏障建设对策研究(KZCX2-SW-319)36.东北地区10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2-SW-320)37.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重大事件复原及其影响研究(KZCX3-SW-321)38.青海盐湖卤水提锂工业化技术研究(KZCX3-SW-322)39.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山地灾害防治技术及环境影响研究(KZCX3-SW-323)40.干旱区雨养生物防风固沙体系的水环境研究(KZCX3-SW-324)41.地球科学数据信息导航系统建设(KZCX3-SW-325)42.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物质平衡及其对生态空间格局的影响(以三工河流域为例)(KZCX3-SW-326)43.新疆近50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KZCX3-SW-327)44.基于网络的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KZCX3-SW-328)45.内陆河(黑河)水-土-气-生观测与综合研究(KZCX3-SW-329)46.长江上游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与调控技术研究(KZCX3-SW-330)47.长江中下游洪水孕灾环境变化、致灾机理与减灾对策(KZCX3-SW-331)48.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系统物质循环研究(KZCX3-SW-332)49.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效应(KZCX3-SW-333) 50.生态安全相关要素的定量遥感关键技术研究(KZCX3-SW-334)51.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发展战略(KZCX3-SW-335)52.中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KZCX3-SW-336)53.非典型肺炎(SARS)控制和预警地理信息系统(KZCX3-SW-337)54.定量遥感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KZCX3-SW-338)55.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KZCX3-SW-339)56.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与健康效应研究(KZCX2-414)57.长江中游生态系统变化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KZCX2-415)58.东北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潜力、稳定性与环境安全性研究(KZCX2-416)59.我国东南地区高度集约化农业利用下土壤退化的机制及合理调控(KZCX3-417)60.典型人工用材林与防护林衰退机理及可持续经营研究(KZCX3-418)61.WTO与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KZCX3-419)62.CERN生态环境数据开发与共性关键技术(KZCX3-420)6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KZCX3-421)64.水蚀预报模型研究(KZCX3-422)65.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及发展模式研究(KZCX3-423)66.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机理研究(KZCX3-424)67.森林水文过程及流域水资源调控机理(KZCX3-425)68.亚热带农业生态圈生物过程驱动的物质循环研究(KZCX3-426)69.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对土壤资源的影响与生态环境效应(KZCX3-427)70.华北地区典型流域地下水资源预测与可持续管理研究(KZCX3-428)(四)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1.高可信软件的形式化理论与方法(KGCX2-105)2.网络安全防护若干关键技术与防范实验平台(KGCX2-106)3.大功率、多功能水下遥控作业平台关键技术研究(KGCX2-107)4.互联网应用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技术和软件(KGCX2-108)5.图像与语音识别的认知机理和计算方法(KGCX2-SW-101)6.IPv6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城域示范系统(KGCX2-SW-102)7.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KGCX2-SW-103)8.“结构化保护级”安全操作系统设计(KGCX2-SW-104)9.超强超快激光综合实验平台及前沿交叉研究(KGCX2-SW-105)10.量子结构、量子器件的基础研究(KGCX2-SW-106)11.新型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器件研究(KGCX2-SW-107)12.微系统若干前沿技术研究(KGCX2-SW-108)13.空间冷原子钟的应用基础研究(KGCX2-SW-110)14.环境水体污染的激光在线监测技术研究(KGCX2-SW-111)15.量子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KGCX2-SW-112)16.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固定为全降解塑料的研究(KGCX2-206A)17.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KGCX2-206B)18. 气固两相反应系统研究和设计软硬件技术平台的建立(KGCX2-207)19. 重油(渣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催化剂及新工艺(KGCX2-208)20. 单壁纳米碳管大量制备技术及其储氢应用研究(KGCX2-209)21. 高性能工业燃气轮机叶片材料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KGCX2-210)22. 重污染的硝化、氧化和还原反应洁净新工艺研究与开发(KGCX2-SW-20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含氟质子交换膜的研制(KGCX2-SW-202)24. 苛刻条件下材料摩擦磨损与防护(KGCX2-SW-203)25.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研制(KGCX2-SW-204)26.介观层次上低维与块体无机复相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KGCX2-SW-205)27.生物质高值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KGCX2-SW-206)28.材料的表面纳米化工程(KGCX2-SW-207)29. 高性能聚丙烯腈炭纤维实验线设备改造(KGCX2-SW-208)30. 细胞凋亡的化学基因学研究(KGCX2-SW-209)31. 3MW生物质气化高效发电系统关键技术(KGCX2-306)32.200吨/日能量自给型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KGCX2-307)33.光声智能火灾探测与清洁高效灭火的研究(KGCX2-308)34.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置与综合利用(KGCX2-SW-301)35. 深部地下工程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KGCX2-SW-302)36. 电动汽车驱动单元的研究开发(KGCX2-SW-303)37.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KGCX2-SW-304)38. 海洋波浪能独立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KGCX2-SW-305)39. 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KGCX2-SW-307)40. 干煤粉复合床气化工艺的研究与开发(KGCX2-SW-308)41. 光通信用关键元件及产业化技术的研究(KGCX2-405)42. 月球探测关键科学技术攻关(KGCX2-406)43. 空间环境预报及关键技术研究(KGCX2—407)44. 空间太阳望远镜关键技术攻关(KGCX2-408)45.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关键科学问题研究(KGCX2-SW-402)46. 星载短毫米波大气探测技术(KGCX2-SW-403)47. 糖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试开发(KGCX2-501)48. 镍钴羰基化精炼工艺与超细镍粉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KGCX2-502)49. 年产500吨无水氯化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KGCX2-503)50. 西部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清洁冶金分离技术(KGCX2-504)51. 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开发(KGCX2-505)52. 高效柴油降凝剂中试及产业化(KGCX2-SW-501)53. 西部荒漠化地区的治理技术与应用示范(KGCX2-SW-502)54. 新疆特产资源沙枣胶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KGCX2-SW-503)55. 基于Linux的跨平台藏文信息处理系统(KGCX2-SW-504)56. 农业生产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武陵山地区的开发应用(KGCX2-SW-505)57. 新疆雪莲规模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KGCX2-SW-506)58. 新疆草花总黄酮抗血栓制剂的研究(KGCX2-SW-507)59.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KGCX2-SW-6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重大项目简介1.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项目主管:首席科技专家:黄耀研究员、于贵瑞研究员依托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主管专业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起止时间: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参加人数:324人,其中高级职称115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10人,辅助人员3人,博士后20人,在读博士60人,在读硕士90人,其他1人。
南祁连大道尔吉早古生代弧后盆地型蛇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南祁连大道尔吉早古生代弧后盆地型蛇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黄增保;郑建平;李葆华;漆玮;魏志军;陈旭【摘要】The Dadaoerji ophioli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phioliticmélange situated inbetween the Central Qilian block and the South Qilian fold belt. This ophiolite mainly consists of metaperidotite, mafic-ultramafic cumulate complexes and basaltic andesite. The mafic-ultramafic cumulate complex includes three cyclic cumulate. The bottom of each cyclic cumulate is chromium spinel-bearing dunite, and overlain by mafic and ultramafic laminated complex composed of pyroxene-peridotites, diopsidite, and gabbro. The Sm-Nd isochron age of the pyroxene-peridotites in the cumulate complex is 441±58 M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ophiolite was formed in Caledonian. Geochemical data show that the metamorphic peridotites have relatively higher MgO contents of40.41%~40.96%, Cr contents of 3590×10−6~ 7340×10−6, and Ni contents of 1480×10−6~1710×10−6, and lower Al2O3contents of 0.35%~0.59%, TiO2contents of 0.03%~0.04%, and REEcontents of 0.81×10−6~1.84×10−6, typical of depleted mantle rocks. The major elements of mafic-ultramafic cumulate complex show a wide range of variation, relatively enriched in HREE with positive Eu anomaly. The basaltic andesites have SiO2contents of 54.90%~57.76%, MgO contents of 3.50%~5.45%, TiO2contents of0.72%~1.12%, Na2O/K2O>1; The total REE contents of the basaltic andesites are 24.9×10−6~53.4×10−6, LaN/YbN ratios are 1.0~1.7 with flatREE patterns similar to that of E-MORB. The volcanic rocks are enriched in LILE (Ba, Rb, Th) and depleted in HFSE (Nb, Ta, Zr, Ti), and are interpretedto be formed in a back-arc basin setting. Combined with the tectonic locations of the ophiolite and field observation,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the Dadaoerji ophiolite is a relic slice of oceanic crust derived from depleted mantle, similar to the SSZ type ophiolite, and was formed in a back-arc basin setting. The North Qaidam oceanic plate was subducted northward under the Central Qilian blocks in the Early-Middle Ordovician.%大道尔吉蛇绿岩是中祁连地块和南祁连褶皱带之间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祁连_北山地区早白垩世盆地物源_省略_分_砂岩组分和碎屑锆石年龄的证据_彭楠
PENG Nan1,2, LIU Yong-qing2, KUANG Hong-wei2, CHEN Jun1,2, XUE Pei-lin3, XU Jia-lin3, LIU Hai4, LIU Yan-xue2, XU Huan2, DONG Chao4
1. 中国地质大学 / 地球科学与 资 源 学院 , 北京 100083 ;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北京 100037 ; 3.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湖 北 荆州 434023 ; 4. 长江大学地球 物 理 与 石 油 资 源 学院 , 湖 北 荆州 434023 1.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3. Institute of Geology,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4. Geophysics and Oil Resource Institut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摘要 : 物源 分 析 是 判 断 古 侵 蚀 区 位 置 和 恢 复 盆 山格局 特征 的重要方 法 之 一 。 应 用 古 流 向 、 砾 石 组 分 、 砂 岩 组 分和 碎 屑 锆石 年 龄 研究 , 分 析 北 祁 连 — 北山地区 下 白 垩 统 的 物源 , 进 一步 探讨 早 白 垩 世 盆 山格局 。 综合研究 认 为 , 早 白 垩 世 北 祁 连 - 北山地区的 沉 积 物源 分 别 来 自 南 、 北 两 大 物源 区 。 南 部 物源 区 由 奥陶 纪北 祁 连洋 火 山 弧 、 中 - 晚 志留 世 — 泥盆 系 中 祁 连 与 阿 拉 善 地块 碰撞 造 山 花岗 岩 、 新 元 古 代 中 祁 连 裂 解岩 浆 岩 与 变 质 岩 基 底 、 早 中 生 代 南 祁 连岩 浆 岩 组 成 ; 北 部 物源 区 则 主要 为 华北 克 拉 通 西北 缘 古 生 代 — 中 生 代 早 期 增 生 造山与 后碰撞期 花岗 岩 、 塔里 木 板 块 东部 敦煌 - 库 鲁 克塔 格地块古 元 古 代岩 浆 岩 和 深 成 变 质 岩 。 早 白 垩 世 初期 , 走 廊 带 的 沉 积 物源 主要 来 自 北 部 物源 区 , 早 白 垩 世早 期 南 、 北 部 物源 同 时 存 在 , 早 白 垩 世 中 期 则 逐 渐 以 南 部 源 区 为 主 , 早 白 垩 世晚 期 西北 部和 南 部 同 时 为 物源 供 给 区 。 整 个 早 白 垩 世 期 间 , 北 祁 连 - 北山 东部 为 统 一 的 内 陆 湖 盆 群 。 关键词 : 早 白 垩 世 ; 北 祁 连 - 北山 ; 沉 积 物源 ; 砾 石 组 分 ; 砂 岩 组 分 ; 碎 屑 锆石 ; 盆 山格局 中图分类号 :P534.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552 (2013 )02/03-0456-20
北祁连镜铁山铁矿床菱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海洋环境的约束
2 0 1 5 b ) ,而 石英 闪长玢 岩主要 形成 于 4 2 1~4 7 6 Ma
元 古代 镜铁 山 B I F形成 于前寒 武 纪 B I F缺 失 期 ( 1 . 8
~
( 赵东 宏等 , 2 0 0 3 ;张兰英 等: 2 0 0 8 ) 。 、
0 . 8 G a )( C o x e t a 1 . , 2 0 1 3 : L i e t a 1 . , 2 0 1 4 ) , 以该 区
和 杂色 千枚 岩 ,变 质程 度为低 绿片 岩相 。 铁矿 石 主要 由镜铁 矿 、碧 玉 、菱铁 矿 、 白云石 和 重 晶石 组成 。 其 次可 见黄铁 矿 、黄铜矿 、 绢 云母 、
磁 铁矿 、绿 泥石等 矿物 。矿石 大 多呈条 带状构 造 ,
其 次为块 状 构造和 角砾状 构造 。基于 镜铁矿 、石英
地质学报 源自AC T A G E O L OG I C AL S I N I C A
V o 1 . 8 9 S u p p
0c t . . 2 01 5
北祁连镜铁 山铁矿床菱铁矿 地球 化学特征及其对 海洋环境 的约束
杨秀清 , ,张作衡
1 ) q h 国地 质 科学 院矿产 资源 研 究所 ,北 京, 1 0 0 0 3 7 ;2 ) 北京 大学地 球 与空 间科学 学院 ,北京, 1 0 0 8 7 1 ;
a 1 . , 2 0 1 3 ) ,夹持 于塔 里木 板块 、华 北板块 和 中祁连
一
柴 达木 板块 之 间。镜 铁矿 铁矿 床主 要赋 存于 北祁
对应 的 n ( F e C O3 ) 为8 5 % ~1 0 0 %,n ( Mg C O3 ) 为0 ~
北祁连山西段中元古代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998年4月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Apr.,1998第17卷第2期 BULL ETIN OF MIN ERALO GY ,PETROLO GY AND GEOCHEMISTR Y Vol.17No.2 收稿日期:19972727 修改稿:19922928 第一作者简介:张招崇 男 1965年生 副研究员 火成岩岩石学及矿床学北祁连山西段中元古代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张招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毛景文 杨建民 左国朝 吴茂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甘肃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00) 关键词 中元古代 蛇绿岩 北祁连山西段 地质意义北祁连是中国报道最早的蛇绿岩产地[1~2],迄今已发现的蛇绿岩主要分布在北祁连山中段,并认为存在晚元古、中寒武和早2中奥陶世三个时代的蛇绿岩[3]。
我们在北祁连山西段肃南县祁青乡熬油沟发现了中元古代早期蛇绿岩,这一发现对研究北祁连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对其地质2地球化学特征作一简单介绍。
1 地质特征熬油沟蛇绿岩位于镜铁山矿区南东方向,直距约16km 。
该蛇绿岩产于中元古长城系朱龙关群底部,呈NWW —SEE 向分布,自南到北的岩石组合(即从下往上)为:(1)辉长岩、辉长闪长岩、辉绿岩和蛇纹岩。
其长约1300余米,宽约400m 。
蛇纹岩呈浅绿色,蛇纹石含量在95%以上;其次为绢石,呈斜方辉石假象;另有少量的铬铁矿,具有局部富集现象。
大多数磁铁矿沿裂隙分布,显然是蛇纹石化析出的产物,少量呈星散状。
尽管没有见到原生的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但由变余结构和全岩化学成分推测,原岩可能为方辉橄榄岩。
辉长岩和辉长闪长岩具有典型的堆晶结构,前者基本上由辉石和基性斜长石组成,后者则由辉石、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三者约各占三分之一。
辉绿岩有5条,呈岩墙侵入于超基性岩中,边部有明显的冷凝边,岩墙宽约5~10m ,长约150m ,呈平行排列,产状为200°∠70°,辉绿岩具辉长结构,但其产状呈岩墙状,以此与辉长岩相区别。
1 项目类别 直接费用开始日期 结题日期
D03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20-1-1 2022-12-31
22
郭倩
从开辟玄武岩定年新途径出发研 究细粒榍石的分选方法
D03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20-1-1 2022-12-31
中南祁连西缘肃北逆冲断层起始 23 师文贝 活动时间:中-低温热年代学制 D03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4 2020-1-1 2022-12-31
74 曹馨 火星磁场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研究 D041006
面上项目
64 2020-1-1 2023-12-31
75
李丽慧
陆相页岩结构面精细表征与三维 模型构建
D0705
D04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20-1-1 2022-12-31
27
夏冰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三维岩石 圈热结构重建
D0408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6
2020-1-1 2022-12-31
基于Krauklis波、LPLD事件和微 28 梁瑶 地震的综合水力压裂监测技术研 D0409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20-1-1 2022-12-31
面上项目
63
陈棋福
长白山火山区的岩石圈精细结构 研究
D0402
新疆北部阿尔泰-东准噶尔地区 64 姚振兴 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深度偏移成
像研究
D0402
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
65 2020-1-1 2023-12-31 65 2020-1-1 2023-12-31 65 2020-1-1 2023-12-31 65 2020-1-1 2023-12-31 67 2020-1-1 2023-12-31 60 2020-1-1 2023-12-31 60 2020-1-1 2023-12-31 62 2020-1-1 2023-12-31 64 2020-1-1 2023-12-31 63 2020-1-1 2023-12-31 64 2020-1-1 2023-12-31 63 2020-1-1 2023-12-31 64 2020-1-1 2023-12-31
北祁连山西段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10 DS- 2 玄武岩 东水峡 46. 01 1. 171 3. 76 2. 22 8. 10 0. 16 5. 681 0. 47 4. 580. 28 0. 13 3. 54 3. 40 99. 50
11 DS- 3 玄武岩 东水峡 41. 55 1. 011 4. 28 3. 80 6. 84 0. 16 6. 511 2. 64 3. 000. 98 0. 16 3. 58 4. 81 99. 32
2 TL- 18 玄武岩 托莱河谷 49. 87 1. 031 5. 28 6. 51 4. 45 0. 16 7. 54 3. 52 4. 311. 84 0. 10 3. 84 1. 32 99. 7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YG P- 1 玄武岩 暗门 51. 05 0. 651 5. 98 1. 78 4. 69 0. 13 4. 31 6. 30 6. 850. 32 0. 15 3. 62 4. 72 100. 55
分离结晶程度不是很高, 这一点也说明地壳成熟度不是很高, 岩浆上升速度相对较快, 从而 不利于发生大规模的分离结晶作用, 这一点同样可以由阴沟群火山岩不存在酸性火山岩和
侵入岩得到佐证。
安山岩, T iO2 的含量均很低, 一般不超过 1% , 最高也仅为 1. 17% , 显示出岛弧火山岩的特 征, 而有别于大洋中脊和洋岛火山岩( 它们的 T iO2 的含量一般> 1. 3% ) ; 其 A l2O3 的含量一 般为 15% 16% , 高于一般的大洋火山岩, 而小于典型的岛弧钙碱性玄武岩; 其 SiO2 的含 量最高为 56. 70% , 表明岩浆只演化到中性岩浆, 而没有分异出酸性岩浆。
古华夏块体群的类型及特征
第 34 卷 第 6 期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DOI:10.3724/SP.J.1140.2014.06027
Vol.34,No.6 Dec.,201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年1块体构造学说与古华夏块体群11块体构造学说的含义1992年的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之大地构造图19编制时为了解决当时板块构造学说在解释中国及邻域复杂的大陆构造时不能得心应手以及中国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无法解释大洋区的构造海陆大地构造单元缺乏对比等问题朱夏和刘光鼎提出了以活动论为内涵的全球构造理论作为编图的指导思想表现出对中国大陆边缘以及中国大陆的构造演化历史和动力学体制的独到见解这是块体构造学说的大地构造雏形
古华夏块体群的类型及特征
祁 江 豪1,2,郭 兴 伟2,温 珍 河2,张 训 华2,方 念 乔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 100083; 2.国土资源部 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071)
摘要:以“中国海陆及邻域大地构造格架图”的 编 制 为 契 机,块 体 构 造 学 说 被 提 出。 该 学 说 将 中 国 海 陆 及 邻 域 的地壳演化史分为5个阶段:陆核形成阶段、古全球构造阶段(包括成台过渡和 稳 化 阶 段)、中 间 阶 段 和 新 全 球 构 造 阶段,在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新全球构造阶段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将块体和结合 带 赋 予 新 的 定 义 和 内 涵 ,作 为 板 块 之下的二级构造单元,用以表示古全球构造阶段的大地构造单元。 二 叠 纪 末 期,聚 合 的 Pangea大 陆 在 中 国 及 邻 域 存在3个块体群:劳亚块体群、古华夏块体群以及冈瓦纳块体群。古华夏块体 群 由 众 多 规 模 不 大,但 地 壳 发 育 历 史 复杂的块体组成,蕴含丰富的大地构造信息。通过收集、整理区域构造背景和岩 性 地 层 等 资 料,并 对 各 种 体 现 大 地 构造演化阶段的测年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将古华夏 块 体 群 划 分 为 华 北、扬 子、华 南 3 种 类 型,对 其 演 化 阶 段 进 行 了 详细的厘定。华北型块体于古元古代末期(约1.8Ga)完 成 成 台 过 渡;扬 子 型 块 体 于 新 元 古 代 初 (约 800 Ma)完 成பைடு நூலகம்成台过渡;华南型块体于早古生代末期(约400 Ma)完成成台过渡,之后各类块体分别进入稳化阶段,直至早二叠世 末一起进入中间阶段,体现了地壳演化中的同序时差现象。印支运动后,又作为 欧 亚 板 块 的 一 部 分,随 板 块 一 起 参 与到新全球构造阶段的演化旋回中。
地球科学学院各系教师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教授,博导
地球化学动力学和计算地球化学
zybao@
张宏飞
教授,博导
造山带地球化学,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
hfzhang@
凌文黎
教授,博导
扬子克拉通太古宙基底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年代学
胡圣虹
教授,博导
分析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
李方林
教授
地震监测与形成机制,行星地质学,区域构造,岩石流变学,构造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应用构造(石油构造、工程构造、成矿构造)
mailto:zybao@
王国灿
教授,博导
造山带地质,构造年代学,构造地貌,区域地质调查
wgcan@
李德威
教授,博导
大陆动力学,岩石圈流变学,应用构造地质学
袁爱华
讲师
二叠纪—三叠纪介形虫动物群分类学,古生态学,灭绝—复苏及古生物地理学研究
宋海军
讲师
有孔虫类的演化
杨江海
讲师
沉积学
蔡雄飞
实验技术
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学、沉积学,陆相层序地层、环境与作用相分析、类比分析、高分辨率地层等
caixiong
2003yanghao@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邮箱
於崇文
教授,博导,院士
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理论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和数学地质
张本仁
教授,博导,院士
成矿作用地球化学与勘查地球化学相结合研究,成矿带地球化学研究,秦巴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及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
高山
教授,博导,院士
大陆地壳结构和组成,地壳早期化学演化,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结合综合研究深部物质组成和动力学过程以及构造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
天山北部石炭纪埃达克岩-高镁安山岩-富Nb岛弧玄武质岩-对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地壳增生与铜金成矿的意义
was
in
an
arc
rather than continental rift
that:(1) setting;(2)lateral accretion processes must
suggest
the Tianshan
area
in
the
crustal growth
along with
the depleted upper
was
mantle wedge peridotites.Partial melting of the metasomatized mantle wedge peridotites which led
to
probably
triggered by these processe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EBs.Conversely.addition of
பைடு நூலகம்
et
a1.,2004;刘志强等,2005)。一
XL
et
些研究表明,在这些岩浆岩中发现有埃达克岩(Xiong
a1.,2001;Wang Q
et
岩石与铜金等成矿作用极为密切(如,李锦轶等,2002;李文 明等,2002;毛景文等,2002;芮宗瑶等,2002;Qin
2006;Wang JB
et
a1.,2003a,2006a;刘德权等,2003;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arboniferous adakite—
arc
example of
the adakite metasomatic
young
volcanic(or magmatic)
北祁连西段寒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富集规律
第56卷㊀第4期2020年7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ANDEXPLORATIONVol.56㊀No.4Julyꎬ2020doi:10.12134/j.dzykt.2020.04.001[收稿日期]2019-12-25ꎻ[改回日期]2020-02-17ꎻ[责任编辑]郝情情ꎮ[第一作者]李生栋(1969年-)ꎬ男ꎬ201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ꎬ获学士学位ꎬ高级工程师ꎬ主要从事矿产勘查与矿床研究工作ꎮE ̄mail:462977890@qq.comꎮ北祁连西段寒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富集规律李生栋ꎬ李大民ꎬ杨永春(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ꎬ甘肃酒泉㊀735000)[摘㊀要]寒山金矿床产于北祁连西段加里东褶皱带北缘ꎬ区内矿产资源丰富ꎬ加强其控矿构造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ꎬ对矿区勘查意义重大ꎮ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ꎬ发现矿区内赋矿地层为奥陶系阴沟群火山碎屑岩ꎮ矿区内褶皱构造及韧-脆性剪切带发育ꎬ联合控制了矿体的分布ꎮ韧-脆性剪切带发育在褶皱两翼ꎬ受层滑剪切系统控制ꎮ矿体产在背斜转折端及两翼韧-脆性剪切带内ꎬ呈楔形产出ꎬ向下迅速尖灭ꎮ研究认为ꎬ矿体主要富集在韧-脆性剪切带发育部位ꎬ矿体的富集程度与蚀变带规模正相关ꎬ靠近背斜转折端的位置为矿体富集地段ꎬ多阶段成矿作用同部位叠加构成富矿体ꎮ[关键词]㊀韧-脆性剪切带㊀褶皱㊀富集规律㊀寒山金矿㊀北祁连[中图分类号]P61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0495-5331(2020)04-13LiShengdongꎬLiDaminꎬYangYongchun.Ore ̄controllingstructureandenrichmentlawoftheHanshangolddepositinthewesternsectionoftheNorthQilianMountains[J].GeologyandExplora ̄tionꎬ2020ꎬ56(4):0675-0687.0㊀引言寒山金矿床位于北祁连西段ꎮ该矿床自1995年被甘肃省地矿局酒泉地调队发现以来ꎬ前人从矿床地质特征(杨兴吉ꎬ1999ꎻ李生栋ꎬ2011)㊁成矿时代(宋忠宝等ꎬ2005ꎻ杨建国等ꎬ2005ꎻ崔学军等ꎬ2008)㊁地球化学㊁矿床成因㊁控矿因素等(吴茂炳等ꎬ1999ꎻ毛景文等ꎬ1998ꎬ2000ꎬ2003ꎻ夏林圻等ꎬ2001ꎻ杨建国等ꎬ2003ꎻ杨兴吉ꎬ2003ꎬ2007)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ꎬ但对其控矿构造特征及矿体富集规律的研究仍较为薄弱ꎮ笔者于2006~2013年主持该矿床详查项目期间ꎬ通过野外实地调查㊁室内显微鉴定及勘查资料分析ꎬ对区内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ꎬ进而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ꎬ以期对区域找矿及矿区深部勘查提供指导ꎮ1㊀成矿地质背景寒山金矿位于北祁连造山带西段(叶得金等ꎬ2003)(图1)ꎬ产于鹰嘴山-宗宾大坂奥陶纪岛弧火山岩带之昌马堡火山盆地中ꎮ以阿尔金断裂为界ꎬ北属新生代断陷盆地ꎬ零星分布有前震旦纪深变质岩系ꎬ南为祁连山褶皱系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ꎬ分布有寒武纪㊁奥陶纪海相火山岩㊁沉积岩及石炭纪-二叠纪陆源碎屑岩等ꎮ区内断裂㊁褶皱构造发育ꎮ断裂以NEE向阿尔金走滑断裂规模最大ꎬ构成青藏高原北界ꎬNWW向次级断裂与阿尔金断裂呈 入 字型相交ꎬ为区域重要的控岩㊁控矿构造(陈正乐等ꎬ2002ꎻ毛德宝等ꎬ2003)ꎮ褶皱构造主要为明笈笈沟北复式向斜ꎬ寒山金矿区位于该向斜西倾伏端核部ꎮ区域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ꎬ主要为加里东期-华里西期闪长岩㊁辉绿岩㊁石英闪长岩以及花岗闪长岩体ꎬ蚀变较为强烈ꎮ矿区位于北祁连加里东金㊁铜㊁铅锌㊁铬㊁铁㊁钨成矿带ꎬ该区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ꎬ金矿主要有寒山㊁鹰嘴山㊁滴水山等中小型金矿床ꎮ2㊀矿床地质2.1㊀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地层由奥陶系阴沟群㊁妖魔山组组成(图2)ꎮ阴沟群分布在矿区中部ꎬ由滨海相-海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陆源碎屑岩组成ꎬ呈狭长带状展布ꎬ576地质与勘探2020年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李生栋ꎬ2011)ꎮ岩性主要由一套滨海相-海相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陆源碎屑岩组成ꎮ夏林圻等(2001)测定该套火山岩同位素年龄为486~445Maꎬ并认为其为奥陶纪岛弧火山岩ꎮ妖魔山组覆于阴沟群之上ꎬ由灰岩组成ꎬ呈断层接触ꎮ图1㊀区域地质矿产(据王永生ꎬ2012改编)及大地构造位置图(据叶得金等ꎬ2003改编)Fig.1㊀Mapshowinggeologyandminerals(modifiedfromWangꎬ2012)andtectonicsetting(insetꎬmodifiedfromYeetal.ꎬ2003)ofthestudyarea1-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物ꎻ2-二叠系大黄沟组ꎻ3-石炭系羊虎沟组ꎻ4-志留系旱峡组ꎻ5-志留系泉脑沟山组ꎻ6-奥陶系妖魔山组ꎻ7-奥陶系阴沟群ꎻ8-寒武系黑茨沟组ꎻ9-太古宇-古元古界敦煌岩群ꎻ10-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体ꎻ11-华力西期闪长岩体ꎻ12-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体ꎻ13-加里东期辉长岩体ꎻ14-加里东期英安斑岩体ꎻ15-石英脉ꎻ16-超基性岩脉ꎻ17-金矿床ꎻ18-逆断层/正断层ꎻ㊀㊀19-实测及推测断层ꎻ20-不整合界线㊁地质界线ꎻ21-产状1-QuaternaryHolocenepluvial-alluvialdepositsꎻ2-PermianDahuanggouFormationꎻ3-CarboniferousYanghugouFormationꎻ4-SilurianHanxiaFormationꎻ5-SilurianQuannaogoushanFormationꎻ6-OrdovicianYaomoshanFormationꎻ7-OrdovicianYingouGroupꎻ8-CambrianHeicigouFormationꎻ9-Archaean-PaleoproterozoicDunhuangterrainꎻ10-Variscangranodioriterockgroupꎻ11-Variscandioritebodyꎻ12-Caledonianquartzdioritebodyꎻ13-Caledoniangabbrobodyꎻ14-Caledoniandacite ̄porphyritebodyꎻ15-quartzveinꎻ16-ultrabasicdikeꎻ17-goldoredepositꎻ18-reverseandnormalfaultꎻ19-measuredandinferfaultꎻ20-unconformityandgeologicalboundaryꎻ21-attitudeofstratum㊀㊀根据岩石组合㊁地层叠置关系和含矿性差异ꎬ将矿区内阴沟群自下而上划分为上㊁中㊁下三部分:下部为一套浅海相陆源碎屑岩ꎬ主要由粉砂质板岩㊁砂岩及零星分布的砾岩构成ꎬ分布在矿区南侧ꎻ中部为火山碎屑岩及碎屑熔岩ꎬ自下而上依次由安山质凝灰岩㊁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及安山质凝灰熔岩组成ꎬ分布在矿区中部ꎬ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该岩性段ꎻ上部由安山岩构成ꎬ分布在矿区北侧ꎮ据火山岩内218个痕量金分析结果ꎬ金的平均含量为15.42ˑ10-9ꎬ夏林圻等(2001)也测得区域内火山岩金的丰度值为17.74ˑ10-9ꎬ是地壳克拉克值的4~5倍ꎬ表明火山岩内金的丰度较高ꎬ为金矿体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夏林圻等ꎬ2001ꎻ张翔等ꎬ2006)ꎮ区内构造发育ꎬ主要有:(1)褶皱ꎬ分布范围广ꎬ规模较大ꎬ控制了次级构造的发育ꎬ与成矿关系密切ꎬ为控矿构造ꎻ(2)韧-脆性剪切带ꎬ数量较多ꎬ产出部位受褶皱的控制ꎬ同为控矿构造ꎻ(3)脆性断层ꎬ规模大小悬殊ꎬ数量较多ꎬ大多叠置在剪切带之上ꎬ对矿体有破坏作用ꎻ(4)劈理构造ꎬ数量众多ꎬ规676第4期李生栋等:北祁连西段寒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富集规律图2㊀寒山金矿地质图Fig.2㊀GeologicalmapoftheHanshangolddeposit1-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物ꎻ2-奥陶系妖魔山组灰岩ꎻ3-奥陶系阴沟群上部安山岩ꎻ4-奥陶系阴沟群中部安山质凝灰岩㊁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及安山质凝灰熔岩ꎻ5-奥陶系阴沟群下部粉砂质板岩㊁砂岩ꎻ6-华力西早期闪长岩体ꎻ7-辉绿玢岩脉ꎻ8-蚀变带㊁金矿(化)体及编号ꎻ9-基线及基点编号ꎻ10-地层产状ꎻ11-逆断层及编号1-QuaternaryHolocenepluvial ̄alluvialdepositꎻ2-OrdovicianYaomoshanFormationlimestoneꎻ3-UpperpartofOrdovicianYingouGroupandes ̄iteꎻ4-MiddleofOrdovicianYingouGroupandesitictuffꎬandesiticvolcanicbrecciaandandesitictufflavaꎻ5-LowerpartofOrdovicianYingouGroupsiltyslateandsandstoneꎻ6-EarlyVariscandioritebodyꎻ7-diabaseporphyriteveinꎻ8-alterationzoneꎬgoldorebodyandnumberꎻ9-baseline㊀㊀㊀㊀andbasepointnumberꎻ10-attitudeofstratumꎻ11-reversefaultandnumber模较小ꎬ主要为破劈理ꎮ奥陶系阴沟群两侧分别与妖魔山组灰岩㊁闪长岩体呈断层接触(F1㊁F2)ꎬ在F1与F2中间挟持有近EW向褶皱及NWW向展布的韧-脆剪切带ꎬ矿体受二者联合控制ꎮ岩石因受构造变形作用影响ꎬNWW向剪切断层极为发育ꎬ沿剪切带岩石劈理化㊁石香肠㊁拉伸线理等韧-脆性构造变形体普遍发育ꎬ部分韧-脆性剪切带表现为含矿(化)蚀变带ꎮ矿区侵入岩为华里西期闪长岩体ꎬ呈NW-SE向展布ꎮ闪长岩形成年龄为390.4ʃ9.5Ma①ꎬ属华力西期ꎬ该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ꎬ可能为成矿提供了热源ꎮ2.2㊀矿体特征矿区经过数次勘查ꎬ共圈定含金蚀变带76条ꎬ金矿体49个ꎬ均分布在阴沟群中部火山岩内ꎮ矿体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ꎬ均产在构造蚀变带中ꎬ呈近EW向展布ꎮ矿体以带状㊁扁豆状为主ꎬ富矿体又以透镜状㊁囊状产出ꎬ变化较大ꎮAu8㊁Au11为主要矿体ꎮAu11矿体位于矿区南侧ꎬ沿走向呈带状分布ꎬ倾向上呈上宽下窄ꎬ并逐渐尖灭(李生栋ꎬ2011)ꎬ延伸有限(图3)ꎮ矿体总体走向80ʎꎬ倾向南ꎬ倾角55ʎ~87ʎꎬ上缓下陡ꎮ矿体顶板为安山质凝灰熔岩㊁安山质火山角砾岩ꎬ底板为凝灰质板岩㊁粉砂质板岩㊁安山质凝灰岩等ꎮ含矿岩石由蚀变强烈㊁劈理发育的安山质火山碎屑岩构成ꎬ部分地段穿插石英脉ꎮ矿体厚4.5mꎬ平均品位2.57ˑ10-6ꎮAu8矿体分布在矿区中部ꎬ呈带状展布ꎬ顶底板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和安山质角砾凝灰岩ꎬ局部为安山质凝灰熔岩ꎻ矿体倾向353ʎꎬ倾角由地表向深部逐渐变陡ꎬ在62ʎ~87ʎ之间ꎻ围岩韧-脆性变形强烈ꎬ硅化㊁黄铁矿化及铅锌矿化蚀变强烈ꎬ地表形成醒目的黄钾铁矾化带ꎬ最宽处达35mꎬ是赋矿有利部位ꎮ该矿体平均品位3.61ˑ10-6ꎬ局部发现明金ꎬ存在特高品位ꎬ为全矿区品质最为优良的矿体之一ꎮ矿石所含金属矿物种类较多ꎬ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和最为常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方铅矿ꎮ原生矿石类型可划分为黄铁绢云片岩型㊁黄铁绢英岩型㊁石英脉型㊁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㊁硅质岩型金矿石5个自然类型(李生栋ꎬ2011)ꎮ区内围岩蚀变发育ꎬ由内向外依次为硅化㊁黄铁绢英岩化㊁绢云母化㊁粘土化㊁碳酸盐化等ꎮ776地质与勘探2020年图3㊀Au11矿体垂直纵投影图Fig.3㊀VerticallongitudinalprojectionprofileoftheAu11orebody1-金矿体及编号ꎻ2-槽探及勘探线编号ꎻ3-浅井㊁平硐ꎻ4-见矿穿脉㊁斜井ꎻ5-未见矿斜井ꎻ6-见矿钻孔ꎻ7-未见矿钻孔1-goldorebodyandnumberꎻ2-exploratorytrenchandprospectinglinenumberꎻ3-shallowshaftandaditꎻ4-ore ̄discoveryveinandslopeshaftꎻ㊀㊀㊀5-slopeshaftwithoutore ̄discoveryꎻ6-orediscoveryboreholeꎻ7-boreholewithoutore ̄discovery3㊀控矿构造特征区内控矿构造主要有褶皱和韧-脆性剪切带ꎬ褶皱主要为明笈笈沟北复式向斜ꎬ在中晚志留世-早中泥盆世碰撞造山作用下形成ꎻ韧-脆性剪切带是褶皱形成过程中ꎬ在地壳高热流背景下ꎬ受岩石能干性差异滑动形成的ꎬ属褶皱的派生构造ꎮ寒山金矿受褶皱及NWW向韧-脆性剪切带联合控制ꎬ该带东宽西窄ꎬ东西全长约12kmꎬ宽200~600mꎬ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呈 入 字形相交ꎬ构成了很好的导矿㊁配矿㊁容矿构造ꎮ3.1㊀褶皱特征矿区内火山岩发育ꎬ岩相变化大ꎬ层理不发育且不易识别ꎬ加之变形强烈ꎬ造成褶皱恢复困难ꎮ通过野外详细调查ꎬ根据矿区内地层叠置关系及产状ꎬ在120~180线一带ꎬ较为清晰地识别出了褶皱的存在ꎮ区内背斜与向斜相间分布ꎬ褶皱轴向近东西向展布ꎬ向斜核部由安山质凝灰熔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组成ꎬ两翼由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及陆源碎屑岩组成ꎬ在地貌上表现为突出的山脊ꎮ背斜核部则由陆源碎屑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组成ꎬ地貌上表现为沟谷等负地形ꎮ向斜在平面上呈右行斜列分布(图4)ꎮ背斜㊁向斜在勘探线剖面上可清晰显现(图5㊁6)ꎬ矿体(蚀变带)产状基本呈对称状分布ꎬ分别产于背斜㊁向斜翼部ꎮ背斜核部由安山质凝灰岩及硅质岩等组成ꎬ两翼由安山质凝灰熔岩组成ꎮAu11矿体在130线附近ꎬ地表蚀变带宽约10mꎬ距地表向下80m施工平硐ꎬ蚀变带宽度不足2mꎬ也反映出褶皱控矿的特点ꎮ3.2㊀韧-脆性剪切带特征韧-脆性剪切带在露头尺度上表现为岩石发生强烈流劈理化ꎬ带内次生矿物呈定向排列ꎬ岩石矿物发生压扁㊁拉长㊁细粒化㊁旋转和重结晶等ꎬ岩石被分裂成无数薄片ꎬ发育次生面状构造ꎬ产生密集的流劈理等(图7a㊁7b㊁8a㊁8b)ꎮ同时ꎬ带内还发育压力影(图7c)㊁σ型旋转碎斑(图7d㊁8c)及石香肠构造(图8c)ꎬ均显示岩层顶面向上滑移的特征ꎮ在微观尺度上主要表现为岩石强烈糜棱岩化ꎬ剪切作用中形成波状消光㊁变形带(图7e)等粒内应变构造ꎻ还发育有旋转碎斑系(图7f)㊁不对称压力影(图7e)等显微不对称构造ꎻ另外ꎬ在剪切作用下ꎬ云母碎块发生滑移㊁分离和旋转ꎬ形成不对称的云母鱼(图7g)ꎻ显微S-C组构在剪切带内也较发育ꎬ不对称碎斑的结晶尾指向C面理ꎬ碎斑长轴或扁平面为S面理ꎬ构成显微S-C组构(图7h)ꎮ劈理化带叠加后期热液蚀变ꎬ地表形成醒目的矿化蚀变带(图7b)ꎮ876第4期李生栋等:北祁连西段寒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富集规律图4㊀寒山金矿构造纲要图Fig.4㊀StructuraloutlineoftheHanshangolddeposit1-奥陶系阴沟群中部安山质凝灰岩㊁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及安山质凝灰熔岩ꎻ2-奥陶系阴沟群中部硅质岩ꎻ3-奥陶系阴沟群下部粉砂质板岩㊁砂岩ꎻ4-华力西早期闪长岩体ꎻ5-金矿体及编号ꎻ6-背斜轴线ꎻ7-向斜轴线ꎻ8-地层产状ꎻ9-基线及基点编号ꎻ10-剖面位置及编号ꎻ11-砂岩ꎻ12-硅质岩ꎻ13-安山质凝灰岩ꎻ14-火山角砾凝灰岩ꎻ15-安山质火山角砾熔岩ꎻ16-砂质板岩ꎻ17-闪长岩ꎻ18-逆断层及其编号1-middleofandesitictuffꎬandesiticvolcanicbrecciaandandesitictufflavaOrdovicianYingouGroupꎻ2-MiddleofOrdovicianYingouGroupsiliceousrockꎻ3-lowerOrdovicianYingouGroupsiltyslateandsandstoneꎻ4-earlyVariscandioritebodyꎻ5-goldorebodyandnumberꎻ6-anticlineaxislineꎻ7-synclineaxislineꎻ8-attitudeofstratumꎻ9-baselinesandbasepointnumberꎻ10-profileofpositionandnumberꎻ11-sandstoneꎻ12-siliceousrockꎻ13-andesitictuffꎻ14-volcanicbrecciastuffꎻ15-andesiticvolcanicbrecciaslavaꎻ16-sandyslateꎻ17-dioriteꎻ18-reversefaultandnumber图5㊀Au11矿体联合剖面图Fig.5㊀CombinedprofileofAu11orebody1-金矿体及编号ꎻ2-含金蚀变带及编号ꎻ3-钻孔位置ꎻ4-2700m高程基线位置ꎻ5-基线垂向投影线ꎻ6-标高线及高程ꎻ7-热液运移方向1-goldorebodyandnumberꎻ2-gold-bearingalterationzoneandnumberꎻ3-drillingholepositionꎻ4-baselinepositionat2700melevationꎻ5-baselineverticalprojectionlineꎻ6-altitudelineandelevationꎻ7-directionofhydrothermalmigration976地质与勘探2020年图6㊀寒山金矿132勘探线剖面图Fig.6㊀GeologicalprofilealongprospectinglineNo.132intheHanshangolddeposit1-残坡积层ꎻ2-凝灰质砂岩ꎻ3-砂质板岩ꎻ4-安山质凝灰岩ꎻ5-黄铁矿化硅化安山质凝灰岩ꎻ6-绿泥石化安山质凝灰岩ꎻ7-绢云母化英安质凝灰岩ꎻ8-硅质岩ꎻ9-安山质凝灰熔岩ꎻ10-闪长岩ꎻ11-糜棱岩化ꎻ12-含金蚀变剪切带ꎻ13-金矿体及编号ꎻ14-逆断层及编号ꎻ15-硐探工程及编号ꎻ16-完工钻孔位置及编号ꎻ17-地层产状ꎻ18-热液运移方向1-residualsliderockꎻ2-tuffaceoussandstoneꎻ3-sandyslateꎻ4-andesitictuffꎻ5-pyritizationsilicatedandesitictuffꎻ6-chloritedandesitictuffꎻ7-sericitedacitictuffꎻ8-siliceousrockꎻ9-andesitictufflavaꎻ10-dioriteꎻ11-mylonitizationꎻ12-auriferousalterationshearzoneꎻ13-goldorebodyandnumberꎻ14-reversefaultandnumberꎻ15-aditandnumberꎻ16-completeddrillingholepositionꎻ17-attitudeofstratumꎻ18-directionofhydrothermalmigration3.3㊀构造变形期次通过对区内控矿构造地表调查㊁坑探工程及岩心编录ꎬ结合光薄片分析ꎬ认为区内剪切变形至少存在三期ꎮ第一期为韧-脆性剪切变形作用:根据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ꎬ在碰撞造山过程中ꎬ受南北向挤压作用ꎬ地层发生褶皱ꎬ沿褶皱的两翼ꎬ岩层发生大规模的层滑剪切运动ꎬ形成韧-脆性剪切带ꎮ伴随此次变形ꎬ阴沟群火山岩发生区域变质ꎬ达绿片岩相ꎬ并伴有劈理化ꎬ火山岩中晶屑㊁角砾等被压扁拉长ꎬ面状㊁线状㊁不对称构造发育ꎬ与围岩变形程度具明显差异(图7b㊁7c㊁7d㊁8b㊁8c)ꎮ第二期脆性变形作用:与韧-脆性变形作用无严格界限之分ꎬ表现为在韧-脆性变形的基础上ꎬ随着地壳的抬升ꎬ当挤压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压强度时ꎬ岩石在原位或其附近发生脆性变形ꎬ形成剪切裂隙ꎬ沿此裂隙面有石英脉贯入ꎬ构成富矿柱ꎬ硫化物含量很高(8d㊁8e㊁9c㊁9d)ꎬ局部可见自然金(9e)ꎬ一般规模较小ꎮ第三期重力变形作用:重力变形作用主要发生在近地表ꎬ主要表现在近地表蚀变带受重力影响ꎬ产状变缓或发生褶曲等ꎮ4㊀构造控矿规律褶皱构造是成层岩石中分布广泛的构造ꎬ对成矿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作用(翟裕生等ꎬ1993)ꎮ褶皱控制内生矿床的实例并不鲜见(姜峰贤ꎬ2006ꎻ王春林等ꎬ2018ꎻ莫帮洪等ꎬ2019)ꎬ在褶皱过程中ꎬ褶皱的两翼及背斜的转折端ꎬ特别容易出现层间裂隙ꎬ利于矿液的运移和富集ꎬ形成矿体㊁矿柱ꎮ这是由于在背斜形成过程中ꎬ两翼的上部岩石向背斜顶部滑动ꎬ产生层间滑动剪切作用ꎬ在背斜转折端产生次生张力ꎬ形成扩容空间ꎬ利于矿体的储存和沉淀ꎬ构成鞍状矿体(陈国达ꎬ1985ꎻ翟裕生等ꎬ1993)ꎮ086第4期李生栋等:北祁连西段寒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富集规律图7㊀区内宏观、微观构造特征Fig.7㊀MacroscopicandmicroscopicstructuralfeaturesoftheHanshangolddeposita-背斜转折端ꎻb-劈理化带及金矿化蚀变带ꎻc-不对称压力影ꎻd-宏观σ型旋转碎斑ꎻe-黄铁矿㊁石英组成压力影及石英的变形纹ꎬ正交偏光ꎻf-微观σ型旋转碎斑ꎬ正交偏光ꎻg-云母鱼ꎬ正交偏光ꎻh-微观S-C组构ꎬ单偏光ꎻPy-黄铁矿ꎻQz-石英ꎻSer-绢云母ꎻPl-斜长石ꎻCal-方解石ꎻChl-绿泥石a-anticlinalhingezoneꎻb-cleavagebeltandgoldmineralizationalterationzoneꎻc-asymmetricpressureshadowꎻd-macroscopicσ-typerotationalporphyroclastꎻe-pyriteandquartzformedpressureshadowanddeformationlamellaofquartzꎬundercross ̄polarizedlightꎻf-microcosmicσ-typerota ̄tionalporphyroclastꎬundercross ̄polarizedlightꎻg-micafishꎬundercross ̄polarizedlightꎻh-microcosmicS ̄Cfabricsꎬunderplane ̄polarizedlightꎻPy ̄pyriteꎻQz ̄quartzꎻSer ̄sericiteꎻPl ̄plagioclaseꎻCal ̄calciteꎻChl ̄chlorite186地质与勘探2020年图8㊀矿区PD1321平硐素描图及其构造、矿化特征图8㊀SketchofPD1321aditanditsfeaturesofstructureandmineralizationa-PD1321平硐素描图ꎻb-膝折构造ꎻc-糜棱岩带ꎻd-劈理化带及金矿化蚀变带ꎻe-强硅化含金蚀变带ꎻ1-断层角砾岩ꎻ2-糜棱岩化安山质凝灰岩ꎻ3-蚀变破碎带ꎻ4-金矿体及编号ꎻ5-采样位置及编号ꎻ6-产状ꎻ7-逆断层a-sketchofPD1321aditꎻb-kinkstructureꎻc-mylonitezoneꎻd-cleavagebeltandgoldmineralizationalterationzoneꎻe-stronglysilicifiedaurifer ̄ousalterationzoneꎻ1-faultbrecciaꎻ2-myloniticandesitictuffꎻ3-alteredfracturezoneꎻ4-goldorebodyandnumberꎻ5-samplinglocationandnumberꎻ6-attitudeꎻ7-reversefault㊀㊀寒山金矿矿体受褶皱构造控制明显(图5㊁6)ꎮ在造山作用下ꎬ地层受近南北向挤压ꎬ形成一系列褶皱ꎮ其中ꎬ向斜在平面上呈右行斜列(图4)ꎬ组合型式呈似隔档式排列ꎮ褶皱形成过程中ꎬ由于凝灰岩与凝灰熔岩接触面附近ꎬ岩石能干性差异较大ꎬ在岩石向上滑移过程中ꎬ容易在背斜转折端及两翼产状由陡变缓之处产生与滑动面垂直或斜交的次生张力ꎬ形成虚脱部位ꎬ利于矿液的富集与沉淀ꎮ由于矿区背斜转折端(尤其是凝灰岩与凝灰熔岩接触部位)大部分已被剥蚀殆尽ꎬ矿体大多在褶皱两翼产出ꎬ矿体沿倾向呈楔形分布ꎬ向深部迅速变小甚至尖灭ꎮ蚀变带也呈相似特征产出ꎬ靠近背斜转折端部位蚀变强烈ꎬ远离背斜转折端则蚀变迅速减弱并出现分叉ꎮ从工程揭露的矿体分布形态分析ꎬ完全符合上述判断ꎬ也符合陈国达(1985)㊁翟裕生等(1993)所称的鞍状矿体ꎬ只是矿区内残缺背斜转折端部位的286第4期李生栋等:北祁连西段寒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富集规律图9㊀不同成矿阶段矿物组合特征图9㊀Mineralassemblagecharacteristicsindifferentmineralizationstagesa-黄铁绢英岩化阶段立方体黄铁矿㊁石英ꎬ反射光ꎻb-黄铁矿化-石英-金矿化阶段中细粒黄铁矿及石英ꎬ反射光ꎻc~e-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金矿化阶段黄铁矿㊁毒砂㊁方铅矿㊁黄铜矿㊁自然金ꎬc~d为反射光ꎻf-石英-碳酸盐化阶段方解石ꎬ正交偏光ꎻPy-黄铁矿ꎻArs-毒砂ꎻCp-黄铜矿ꎻGa-方铅矿ꎻNg-自然金ꎻQz-石英ꎻSer-绢云母ꎻCal-方解石a-cubicpyriteandquartzinberesitizationstageꎬunderreflectedlightꎻb-mediumtofinegrainedpyriteandquartzinpyrite ̄quartz ̄goldmineralizationstageꎬunderreflectedlightꎻc~e-pyriteꎬarsenopyriteꎬgalenaꎬchalcopyriteꎬnaturalgoldinquartz ̄polymetallicsulfide ̄goldmineralizationstageꎬc~dun ̄derreflectedlightꎻf-calciteinquartz ̄carbonationstageꎬundercrossed ̄polarizedlightꎻPy ̄pyriteꎻArs ̄arsenopyriteꎻCp ̄chalcopyriteꎻGa ̄galenaꎻNg ̄naturalgoldꎻQz ̄quartzꎻSer ̄sericiteꎻCal ̄calcite厚大矿体ꎮ与寒山金矿毗邻的滴水山金矿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也具相似特点(杨永春等ꎬ2018)ꎮ韧-脆性剪切带产于褶皱的两翼ꎬ且主要产在安山质碎屑熔岩与火山碎屑岩界面附近ꎮ含金蚀变带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ꎬ矿体赋存在含金蚀变带中ꎮ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ꎬ无明显穿层现象ꎬ局部呈小角度斜交ꎬ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弯曲ꎮ矿体为蚀变强烈的岩石ꎬ与围岩呈渐变接触ꎬ无截然界限ꎮ矿体在抬升至近地表后ꎬ叠加有小规模的顺层断裂ꎬ对矿体破坏较小ꎬ基本不影响矿体的连续性ꎮ这是因为在褶皱过程中ꎬ在地壳高热流背景下ꎬ受水平侧向挤压ꎬ沿岩石能干性差异较大的部位386地质与勘探2020年(界面)ꎬ发生剧烈的层间滑动ꎬ形成韧-脆性剪切带ꎮ韧-脆性剪切带在构造作用下形成扩容空间ꎬ有利于流体的运移ꎬ构成导矿构造ꎬ同时还使成矿物质活化ꎬ在由韧性向脆性转换部位ꎬ形成的有利空间(容矿构造)ꎬ随着温压降低ꎬ矿质卸载沉淀ꎬ富集成矿(Robertetal.ꎬ1987ꎻ邓军等ꎬ1998ꎻ张连昌等ꎬ1999ꎻ李晓峰等ꎬ2000ꎻ刘忠明ꎬ2001ꎻ路彦明等ꎬ2008ꎻ刘晶晶等ꎬ2013ꎻ刘俊来ꎬ2017)ꎮ寒山金矿火山岩中金具有高背景值ꎬ深部受韧-脆性剪切作用ꎬ金得以活化迁移ꎬ在韧-脆性剪切带内定位富集ꎬ并形成矿体ꎮ因此ꎬ寒山金矿矿体分布是明显受褶皱及韧-脆性剪切带联合控制的ꎬ韧-脆性剪切带为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ꎬ背斜转折端及两翼为主要容矿构造ꎮ5㊀矿体富集规律关于寒山金矿受韧-脆性剪切带金矿的控制规律ꎬ前人曾做过一些研究(吴茂炳等ꎬ1999ꎻ杨兴吉ꎬ2003ꎻ毛景文等ꎬ1998ꎻ杨兴吉ꎬ2007)ꎮ笔者依据野外调查资料ꎬ并结合剪切带及褶皱控岩控矿理论ꎬ对寒山金矿矿体富集规律进行总结ꎮ5.1㊀剪切带变形程度、规模及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富集程度呈正相关㊀㊀研究表明ꎬ韧性剪切变形区利于元素的分异迁出ꎬ在未叠加后期热液蚀变时ꎬ变形越强ꎬ金元素含量越低ꎮ剪切变形区抬升至中浅层次后叠加矿化蚀变ꎬ则糜棱岩化越强ꎬ金富集程度越高ꎻ强的或大的剪切变形并不是金元素富集的直接动力条件ꎬ而是促使金元素发生活化迁移ꎻ成矿作用并非与韧性变形同步发生ꎬ具有滞后性(陈柏林ꎬ2000)ꎮ寒山金矿矿体富集规律也符合这一论断ꎬ高品位金矿往往产出在韧-脆性剪切带内应变最强的部位ꎬ若剪切带未叠加后期热液蚀变ꎬ则金品位较低ꎻ韧性剪切变形往往发生在高温高压环境ꎬ金元素随着流体向外迁移ꎻ在剪切带由韧性向脆性转化阶段ꎬ温度压力降低ꎬ导致含金流体内含金络合物失稳ꎬ金元素从溶液中卸载并富集成矿ꎮ所以变形愈强ꎬ金矿化愈高ꎬ金矿化常富集在韧性变形最强的中心部位(何绍勋等ꎬ1996ꎻ陈柏林等ꎬ1998ꎻ季俊峰等ꎬ1994ꎻ孙岩等ꎬ1998)ꎮ肖化云等(1997)研究也发现ꎬ岩石脆性变形同部位叠置于韧性变形之上ꎬ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ꎮ韧性剪切带不仅是含金流体运移的通道ꎬ而且也是金的沉淀场所ꎮ从露头观察(图7a㊁7b㊁8c㊁8e)及显微研究(图9c)也可看出ꎬ热液蚀变是叠加在先期已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中ꎮ从全矿区来看ꎬ102~120线一带ꎬAu8矿体内岩石及围岩糜棱岩化最为发育ꎬ岩石变形最为强烈ꎬ剪切蚀变带矿物发生细粒化㊁重结晶㊁压扁㊁拉长㊁旋转和S-C组构等ꎬ局部发育纹层状构造ꎮ勘查成果也显示ꎬAu8矿体为全矿区内矿化最为富集㊁品位最高的矿体ꎬ且常见明金出现(图9e)ꎮ其它矿体(蚀变剪切带)变形程度则不强ꎬ蚀变也相对较弱ꎬ矿化富集程度不高ꎮ另外ꎬ韧-脆性剪切蚀变带规模越大ꎬ矿体往往越富集ꎬ呈正相关ꎮ矿体富集程度不仅与剪切蚀变带延深和延长相关ꎬ也受剪切蚀变带发育的宽度密切相关ꎮAu11矿体论其规模较Au8矿体大ꎬ但Au8矿体在116线附近急剧膨大ꎬ全矿区的富矿体主要在该部位赋存ꎮ5.2㊀褶皱部位影响矿体的富集程度前已述及ꎬ寒山金矿矿体不仅受韧-脆性剪切带的控制ꎬ还受褶皱的控制ꎮ背斜的转折端及两翼ꎬ尤其凝灰熔岩与凝灰岩的接触部位ꎬ是最主要的控矿部位ꎮ因矿区背斜转折端(尤其凝灰熔岩与凝灰岩的接触部位)大多已被剥蚀ꎬ仅能见到两翼赋存的矿体ꎮ就单个矿体而言ꎬ上部往往较深部富集ꎬ即越靠近向斜转折端ꎬ矿体品位往往急剧下降(图5㊁6)ꎮ这是因为向斜转折端一般为压应力集中区域ꎬ不能形成较好的储矿空间ꎬ不利于含矿热液聚集及矿质的卸载ꎮ而背斜转折端及两翼ꎬ则正好相反ꎬ有利于矿体的赋存和富集ꎮ5.3㊀多阶段成矿作用同部位叠加形成富矿体李生栋(2011)根据蚀变带内矿物共生组合和交切关系ꎬ将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黄铁绢英岩化阶段ꎬ表现为绢云母㊁立方体黄铁矿及少量的微晶石英(玉髓)沿糜棱面理发生交代蚀变ꎬ金初步富集ꎬ但品位较低ꎬ仅达矿化ꎬ分布范围最广ꎬ大多蚀变带都经过第一阶段的蚀变(图9a)ꎻ第二阶段为金-黄铁矿-石英矿化阶段ꎬ硅化进一步增强ꎬ黄铁矿粒度较细ꎬ呈细脉状㊁浸染状分布ꎬ分布范围较广ꎬ常常叠加在第一阶段成矿作用之上(图9b)ꎻ第三阶段为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矿化阶段ꎬ以多金属硫化物(方铅矿等)出现为特征ꎬ分布范围较小ꎬ仅出现在厚大蚀变带中心并叠加在第一㊁二阶段之上(图8e㊁9c㊁9d㊁9e)ꎻ第四阶段为石英-碳酸盐化阶段ꎬ表现为大面积碳酸盐化(图9f)和少量石英细脉出现ꎬ并伴有岩石大面积褪色蚀变ꎬ分布面积较广ꎬ与前三个阶段同部位叠加或单独分布ꎮ其中ꎬ第一矿化阶段金初步富集ꎬ往往形成矿化体ꎻ第二矿化486第4期李生栋等:北祁连西段寒山金矿控矿构造及富集规律阶段ꎬ金大面积沉淀ꎬ品位总体不高ꎬ矿化较强部位可形成工业矿体ꎻ第三矿化阶段ꎬ金富集程度急剧增高ꎬ高品位矿体均形成在该阶段ꎻ第四阶段与矿化富集关系不大ꎬ仅可作为找矿标志ꎮ总体来讲ꎬ硅化㊁细粒黄铁矿及多金属硫化物大量出现ꎬ即二㊁三矿化阶段出现且同部位叠加ꎬ意味着富矿柱的出现ꎮAu8矿体开采中大量出现明金部位ꎬ即具有多期成矿作用叠加的特征ꎬ为特富矿石ꎮ上述特征ꎬ也符合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邓军等ꎬ1999)及Sibsonetal.(1988)㊁Sibson(1989)㊁Robertetal.(1995)提出的 断裂阀-地震泵吸-周期性破裂愈合 成矿模式ꎬ矿体的富集受构造和流体的双重控制ꎬ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是矿体得以富集的前提ꎮ矿区内富矿体部位常常出现乳白色㊁灰白色㊁深灰色石英脉ꎬ且相互穿插或平行排列ꎬ显示多期次多阶段成矿的特点ꎮ不同阶段成矿也是剪切带在不同构造层次变形并控制成矿的具体表现ꎬ随着地壳的抬升ꎬ剪切带由韧-脆性逐渐过渡到脆性ꎬ矿化蚀变作用也由第一阶段依次向其他几个阶段演化ꎮ6㊀结论(1)寒山金矿不仅严格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ꎬ还受褶皱的控制ꎮ矿体发育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层间滑动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内ꎮ矿区内褶皱主要为向斜构造ꎬ呈右行斜列分布ꎮ背斜转折端大部分已被剥蚀ꎬ目前可观察到的矿体主要分布在向斜两翼ꎮ矿体在垂向上呈楔形分布ꎮ(2)矿体的富集与韧-脆性剪切带的发育程度呈正相关ꎻ剪切蚀变带的规模与矿体的富集也密切相关ꎬ规模越大ꎬ矿体品位越高ꎬ尤其在韧-脆性剪切蚀变带膨大部位ꎬ是高品质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ꎻ矿体产出部位受褶皱控制ꎬ靠近背斜转折端部位ꎬ矿体规模大且品位高ꎻ多阶段成矿作用同部位叠加往往形成富矿体ꎬ尤其金属硫化物的出现ꎬ常构成富矿体ꎮ[注㊀释]①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2018.青石峡幅1ʒ50000矿产远景调查报告[R].[References]ChenBailinꎬLiZhongjianꎬDongFaxian.1998.Discussionontheimpor ̄tanceofductilesheardeformationingoldmineralizingprocess[J].JournalofPreciousMetallicGeologyꎬ7(3):228-232(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ChenBailin.2000.Therelationshipbetweengoldabundanceandstructur ̄aldeformationinalteredmylonitetypegolddeposits[J].MineralDepositsꎬ19(1):17-25(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ChenGuoda.1985.Researchmethodofmetallogenicstructure[M].SecondEdition.Beijing:GeologicalPublishingHouse:59-121(inChinese).ChengZhengleꎬChengXuanhuaꎬWangXiaofengꎬChenBailinꎬYangFengꎬLiXuezhiꎬYangYiꎬZhangLirongꎬYuanJiayinꎬWangWei.2002.StudyonthetectonicstressfieldofintheAltynTaghanditscontrollingtothedistributionofmetaldeposits[J].GeologyandProspectingꎬ38(5):18-23(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CuiXuejunꎬLiZhonglanꎬZhuBingquanꎬLiuHongyingꎬWangRanꎬXuLifeng.2008.ThePbisotopicisochroneageoftheHanshangoldde ̄positanditsexplorationsignificanceꎬthewestsegmentofnorthQil ̄ianorogenicbelt[J].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 ̄tionꎬ27(3):47-5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DengJunꎬYangLiqiangꎬSunZhongshiꎬFangYunꎬChenYuling.1999.Dynamicmechanismandmodelofore ̄formingsystemofshearzonetectonics[J].Geoscienceꎬ13(2):125-129(inChinesewithEng ̄lishabstract).DengJunꎬZhaiYushengꎬYangLiqiangꎬFangYunꎬYanWeidong.1998.Onore ̄formingsystemofshearzonetectonicsgeosciences[J].Geo ̄scienceꎬ(4):493-50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HeShaoxunꎬDuanJiaruiꎬLiuJishunꎬZhangZenrun.1996.Ductileshearzoneandmineralization[M].Beijing:GeologicalPublishingHouse:1-174(inChinese).JiJunfengꎬSunChengyuanꎬZhengQing.1994.Themetallogeneticcharac ̄teristicsofauriferousquartzveinsintheJinshanshearzonetypegolddepositꎬJiangxiProvince[J].GeologicalReviewꎬ40(4):361-367(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JiangFengxian.2006.Metallogenic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genesisofDongyaozhuanggolddepositinWutaiꎬShanxi[J].GeologyandProspectingꎬ42(3):24-29(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LiShengdong.2011.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genesisofHanshangolddepositintheNorthQilianMountain[J].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ꎬ27(7):45-66(inChinese).LiXiaofengꎬHuaRenmin.2000.Astudyonfluidactionintheductileshearzone:Areview[J].ActaPetrologicaetMineralogicaꎬ19(4):333-34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LiuJinjinꎬZhangXueliangꎬLiuGenying.2013.Shearzonetypegoldde ̄posits[J].LandandResourcesHeraldꎬ(2):93-94(inChinese).LiuJunlai.2017.Strainlocalizationandstrainweakeninginthecontinen ̄talmiddlecrust[J].ActaPetrologicaSinicaꎬ33(6):1653-1666(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LiuZhongming.2001.Relationshipofalterationꎬgoldmineralizationbe ̄tweenfluidinshearzones[J].EarthScienceFrontiersꎬ8(4):271-275(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LuYanminꎬZhangYujieꎬZhangDongꎬFanJunjieꎬPanAijunꎬZhaoJunꎬDongHuafang.2008.Researchingprogressabouttherelationshipofshearzoneandgoldmineralization[J].GoldScienceandTechnolo ̄gyꎬ16(5):1-6(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MaoDebaoꎬWangKezhuoꎬZhongChangtingꎬNiKangꎬWangJieꎬYangFengꎬHuXiaodie.2003.Metallogenicseriesandgeologicalcharacter ̄isticsintheAltunmetallogenicbelt[J].GeologyandProspectingꎬ39(5):1-5(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586。
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新生代变形历史
2023-10-27
contents
目录
• 祁连造山带概述 •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 新生代变形历史 • 祁连造山带与新生代变形的联系 • 研究展望与挑战
祁连造山带概述
祁连造山带的地理位置和组成
地理位置
祁连造山带位于中国西北的青海省和甘肃省,是亚洲中部的一个大型造山带 。
新生代变形对祁连造山带的影响
01
02
03
地貌形态
岩石圈结构
构造历史
新生代变形导致祁连造山带地貌 形态发生改变,如山脉、峡谷、 盆地等地形特征的形成。
新生代变形使祁连造山带的岩石 圈结构发生改变,如地层分布、 断层发育、岩石类型等。
新生代变形使祁连造山带的构造 历史更加复杂,如多期构造运动 、构造叠加等。
祁连造山带与新生代变形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机制
演化过程
祁连造山带与新生代变形相互 影响,一方面,祁连造山带的 结构特征和构造环境对新生的 变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新 生代变形又改变了祁连造山带 的岩石圈结构和构造环境。
祁连造山带与新生代变形的相 互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应力传递 、热力效应等,这些因素共同 作用,使祁连造山带与新生代 变形相互影响。
03
高精度年代学与古环 境分析
采用高精度年代学和古环境分析方法 ,对祁连造山带的地质事件和气候环 境变化进行详细研究,为理解区域地 质历史和气候环境演变提供可靠依据 。
祁连造山带研究的挑战与前景
克服复杂地质条件
祁连造山带地质条件复杂,岩石圈结构、组成和演化规律的研究仍存在诸多挑战。需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为深 入理解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奥陶纪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多岛洋构造意义
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奥陶纪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多岛洋构造意义【摘要】本文通过对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奥陶纪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多岛洋构造意义的研究,探讨了该地区地质背景和硅质岩沉积特征。
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其在多岛洋构造中的意义。
通过岩石成因分析,揭示了硅质岩沉积的形成过程。
最后总结研究结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理解该地区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对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和地球化学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肃南、奥陶纪、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多岛洋、构造意义、地质背景、岩石成因、研究结果、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700字,如需继续请再次输入。
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质构造复杂,赋存着丰富的硅质岩序列。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该地区的奥陶纪硅质岩沉积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高硅含量、低镁铁比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等。
这些特征反映了地壳深部岩浆活动的特点,与多岛洋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对于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奥陶纪硅质岩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多岛洋构造意义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该地区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地壳岩石圈的演化历史,揭示多岛洋构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及其对地质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地质演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重点从地质背景介绍、硅质岩沉积特征分析、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多岛洋构造意义探讨、岩石成因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奥陶纪硅质岩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多岛洋构造环境下的意义,为揭示该地区地质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地处地壳稳定块和古老板块之间的过渡带,地质构造呈弧形南北走向,受...1.2 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北祁连造山带肃南一带奥陶纪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展开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该地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多岛洋构造意义。
武威盆地第四纪沉积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第44卷 第1期2022年2月地 震 地 质SEISMOLOGYANDGEOLOGYVol.44,No.1Feb.,2022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2.01.006何翔,杜星星,刘健,等.2022.武威盆地第四纪沉积过程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44(1):76—97.HEXiang,DUXing xing,LIUJian,etal.2022.SedimentaryprocessandtectonicsignificanceofWuweiBasinduringtheQuaternary[J].SeismologyandGeology,44(1):76—97.武威盆地第四纪沉积过程及其构造意义何 翔1,2,3) 杜星星1) 刘 健1) 李艺豪1) 李 群3)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11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 410083摘 要 为查明第四纪以来武威盆地沉积过程和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扩展特征,文中采用沉积地层学和地层年代学方法,对武威盆地的第四纪沉积地层进行研究。
第四纪期间,武威盆地沉积了下更新统玉门砾岩、中更新统酒泉砾石层和上更新统—全新统戈壁砾石层。
早更新世,玉门砾岩来源于祁连山,沉积于武威盆地南部走廊南山区;中更新世,酒泉砾石来源于走廊南山区和武威盆地西北缘坟门山,沉积于武威盆地北部断陷盆地沉积区;晚更新世以来,戈壁砾石来源于走廊南山区、坟门山和龙首山,沉积于物源区周边地区。
武威盆地及周边第四系的物源区和沉积区均呈现出自南向北发展的特征,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和向N扩展,隆升时间南早北晚,隆升强度南强北弱、西强东弱。
关键词 武威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缘 第四纪 砾石 沉积过程 高原隆升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22)01-0076-22〔收稿日期〕 2021-01-06收稿,2021-07-21改回。
中祁连东段古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中祁连东段古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雍拥;肖文交;袁超;闫臻;李继亮【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08(24)4【摘要】位于中祁连中东段的董家庄花岗岩体和新店花岗岩体侵位于高级变质岩中.对其中的锆石所做LA-ICP MS定年表明,董家庄岩体和新店岩体的侵位年龄均为古生代.两个岩体均表现出强过铝、高K、K/Na,低Mg、Fe、Ca的主量元素特征,并富集Rb、Th、Pb亏损Ba、Nb、Sr、P、Ti,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和轻稀土富集.(87Sr/86Sr);分别为0.7129和0.7106,εNd(t)分别为-6.6和-5.2.综合研究表明它们为同碰撞的强过铝S型花岗岩,源岩为变杂砂岩.【总页数】12页(P855-866)【作者】雍拥;肖文交;袁超;闫臻;李继亮【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1;P597.3【相关文献】1.中祁连东段白花沟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意义 [J], 高亮;任二峰;李杰;康伟浩2.中祁连西段肃北、石包城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建锋;张志诚;韩宝福3.中祁连东段上莫吉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意义 [J], 吕东奕;任二峰;杨启鹏;熊文顺4.中祁连东段黑龙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J], 徐磊;周伟;胡晓宇5.中祁连东段上莫吉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意义 [J], 吕东奕;任二峰;杨启鹏;熊文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
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在岛弧背景,埃达克质岩浆形成于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已得到共识,但在大陆碰撞背景,埃达克质岩浆是否形成于俯冲陆壳的部分熔融尚未有研究报导.对祁连山东南部关山花岗岩(229 Ma)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提供了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的一个实例.关山花岗岩以高K(K2O=4.12%~5.16%,K2O/Na2O=0.97~1.64)、高Sr/Y比值(13.6~84.1)、低Y(6.8×10-6~15.7×10-6)和低HREE(eg.Yb=0.62×10-6~1.31×10-6)为特征,并具有强分异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La/Yb)N=17.5~41.6]和演化的Sr-Nd同位素组成[初始87Sr/86Sr=0.70587~0.70714,εNdd(t)=-10.9~-5.16,tDM=1.10~1.49 Ga].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关山花岗岩属于大陆型(C型)埃达克质岩石,而明显不同于俯冲洋壳板片或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关山花岗岩Pb-Sr-Nd同位素组成与商丹断裂北侧的祁连山前寒武纪基底岩石、早古生代火山岩和花岗岩类存在显著差异,但类似于商丹断裂南侧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类的Pb-Sr-Nd同位素组成,由此认为具有埃达克质的关山花岗岩的岩浆来自于南部俯冲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提出了大陆碰撞背景中埃达克质岩浆产生的一个新的地质模型.作者:张宏飞王婧徐旺春袁洪林ZHANG Hong-fei WANG Jing XU Wang-chun YUAN Hong-lin 作者单位:张宏飞,王婧,徐旺春,ZHANG Hong-fei,WANG Jing,XU Wang-chun(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袁洪林,YUAN Hong-lin(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刊名:高校地质学报ISTIC PKU 英文刊名: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年,卷(期): 2007 13(2) 分类号: P588.121 关键词:关山花岗岩埃达克质岩岩石成因俯冲陆壳祁连山。
北祁连车路沟斑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北祁连车路沟斑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张翔;黄增保;刘子锐;慕洁;陈世强;胡妍;杨彦;梁凯鹏【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23(39)2【摘要】车路沟金矿是北祁连山发现的首例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侵入的中酸性斑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内。
为了查明含矿斑岩体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本文以车路沟一带含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
该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组成,对花岗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锆石^(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438.6±3.8Ma和433.0±3.8Ma,指示岩浆侵位时代为早志留世晚期。
岩石Si O2含量为61.4%~68.6%,Al2O3含量为15.0%~16.7%,MgO含量为0.36%~2.95%,σ值介于1.20~2.03之间,A/CNK值为1.0~1.1之间,属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花岗岩类;具有弱负铕异常-正铕异常(δEu=0.90~1.18),高Sr(319×10^(-6)~549×10^(-6))含量和Sr/Y(36.6~77.5)比值,低Y(7.09×10^(-6)~10.2×10^(-6))和Yb(0.69×10^(-6)~0.89×10^(-6))含量,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
该岩体的锆石ε_(Hf)(t)值均为正值,变化于+12.7~+15.0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Hf)=461~563Ma,推测岩浆源区可能主要来自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新生洋壳物质。
研究认为车路沟斑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后期,地壳持续加厚,诱发中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新生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在其不断上侵和演化过程中,形成车路沟斑岩体与其相伴产出的金矿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进入 地 幔楔 诱发 橄榄 岩 部分 熔 融的 产物 ,形 成 于 岛弧 环境 。 关 键 词 :高镁 安 山岩 ;寒武 纪 ;地 球 化 学 ;构 造动 力 学 ;扎 柯 山 ;北祁连
中 图 分 类 号 :P59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l009—6248(2018)01—0034,M g 一 66.68~ 74.15,平 均 为 71.44),高 Cr(21.6×10 ~ 476× 10~ ,平 均
为 196.26×10 )、高 Ni(14×10 ~ 102×10~ ,平 均 为 56.14× 10 ),低 Al贫 Ca(Al2 O。一 13.22 ~ 17.37 9/6,均 值 为 15.69 ,CaO 一 2.01 ~ 1O.33 ,均 值 为 5.64 ),富 Na、贫
(1.Geological Survey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00, Gansu,China;2.The 3th 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 eology and M ineral Exploration and D evelopm ent,Lanzhou 730050, G ansu, China; 3.Gansu 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Planning and Research, Lanzhou 730000, G ansu,China)
(HFSE),富 集 LREE,强 烈 亏 损 HREE,LREE/HREE一 7.19~ 13.58,Yb二==1.47× 10一。~ 3.26×
10一 ,Y— l1.6× 10 ~ 22.5× 10 ,含 有 较 低 的 Sr(119× 10 ~ 278× 10~ ,平 均 为 193× 10 )。 综 合 区域地 质 背景 等 资料研 究表 明 ,扎柯 山寒 武纪 高镁 安 山岩 可 能是 蚀 变 洋 壳和 俯 冲 的 沉 积物 熔
Abstract:High—M g andesites are occurred in Zakeshan area, North Qilian,which were form ed in Early and M iddle Cam brian,with Rb—Sr isotopic age of (516± 7) M a (1d) .These andesites (SiO2— 51.45 ~ 59.62 , averaging in 56.33 ) have higher M gO contents (M gO contents are 4.85 ~ 9.64 ,averaging in 71.44 ,M g values are 66.68~ 74.15,averaging in 71.44) than the ones of typical island arc andesite,with enrichm ent of Cr(21.6× 10 ~ 476× 10一 ,av— eraging in 196.26× 10 ),N i(14× 10 。~ 102× 10 ,averaging in 56.14× 10一 ) and Na ele一
第 51卷 第 1期 2018年 (总 207期 )
西 北 地 质
N()RTH W ESTERN GE()LOGY
Vo1.51 NO.1 2018(Sum 2O7)
北 祁 连 扎 柯 山寒 武 纪 高 镁 安 山岩 地 球 化 学 及 构 造 动 力 学 特 征
王 晓 伟 ,杨春 霞 ,王 玉 玺 ,于 漫。
收 稿 日期 :2017—06—07;修 回 日期 :2017-09—20 基 金 项 目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中 国矿 产 地 质 与成 矿 规 律 综 合 集 成 和 服 务 (矿 产 地 质 志 )”项 目(DD20160346) 作 者 简 介 :王 晓伟 (1976一),男 ,高级 工 程 师 ,硕 士 研 究 生 ,构 造 地 质 学 专 业 ,主 要 从 事 区域 地 质 调 查 研 究 。 E—mail:wangxw07
K(Na2 O一 1.57 ~ 5.2 ,K2 O一 1.04 ~ 2.79 ,Na2 O/K2 O一 0.59~ 5.0,均 值 为 2.36),弱 负
Eu异 常以及 富集 Rb、Th、K 大 离 子 不 相 容 元 素 (LILE),亏 损 Sr、Ti、P、Nb、Ta等 高 场 强 元 素
Geochemistry of Cambrian High-M g Andesites in North Qilian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W A N G X iaow ei , Y A N G Chunxia , W A N G Y uxi 。 Y U M an。
@ lzu.edu.cn
第 1期
王 晓 伟 等 :北 祁 连 扎 柯 山 寒 武 纪 高 镁 安 山岩 地 球 化 学 及 构 造 动 力 学 特 征
(1.甘 肃 省 地 质 调 查 院 ,甘 肃 兰 州 730000;2.甘 肃 省 地 矿 局 第 三地 质 矿 产 勘 查 院 ,甘 肃 兰 州 730050; 3.甘 肃 省 国土 资 源 规 划 研 究 院 ,甘肃 兰 州 730000)
摘 要 :北祁 连扎柯 山高镁 安 山岩铷 锶 同位 素年 龄 为早 中寒 武 世 [(516±7)Ma(1D)],高镁 安 山 岩 类 (SiO2—51.45 ~ 59.62 ,平 均为 56.33 9/6),具有 比典 型 岛弧 安 山岩 更 高的 MgO(4.8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