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一年级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讲授新课
讲解故事背景
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场景和角色,让学生了 解故事的基本背景。
分析课文内容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的主题和意义。
朗读课文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 课文内容。
教授生字词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它 们的读音和写法。
巩固练习
朗读练习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他 们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教具准备
01
02
03
04
黑板
用于写课题、生字、重点句子 等教学内容。
粉笔
与黑板配套使用,用于书写。
教学挂图
展示故事场景,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
生字卡片
用于教学生字,可进行识字游 戏。
多媒体资源准备
投影仪
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 图片等,增强课堂趣味性。
电脑
播放课件,展示教学内容。
音响设备
播放课文朗读、背景音乐等, 营造课堂氛围。
理解和情感体验。
绘画与手工
鼓励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或 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实践 能力。
观察与实验
组织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或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自然 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05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池塘里小蝌蚪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导入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以及它们如何 找到自己的妈妈。
阅读与理解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 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 蛙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与想象
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结合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想象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 的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 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运动,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户外活动游戏创编,意在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的】1、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以及身体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让孩子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呼啦圈若干【活动过程】:1、幼儿随《健康歌》音乐做热身运动。

2、教师谈话:小朋友喜欢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好不好?3、活动开始: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选出一位幼儿当青蛙妈妈,其余幼儿为小蝌蚪。

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做池塘,大圈里面分别画若干个小圆圈(呼啦圈)做青蛙的家。

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在池塘里边游边念儿歌:“小小蝌蚪游呀游,圆圆的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

转呀转呀转转转,东边游来西边游,闭上眼睛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头?”当念到“妈妈妈妈在哪头”时,蝌蚪蹲下用手蒙住眼睛。

青蛙妈妈任意选择一个小圈站好,表示先回家了。

当老师说:找妈妈去吧。

小蝌蚪睁开眼睛,跑向自己的妈妈身边,说:“妈妈找到了。

”游戏重新开始。

请先找到妈妈的幼儿扮青蛙妈妈。

4、活动中提醒幼儿,转圈时不要相互碰撞其他小朋友,不要出圈。

青蛙妈妈的动作可以游(慢跑),也可以跳。

放松整理:幼儿做弯腰,伸手放松运动。

【活动延伸】:回家结合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和爸爸妈妈小伙伴做游戏。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是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进行了有关户外活动的尝试性训练,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游戏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一次不错的户外活动训练。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小蝌蚪找妈妈详细教案(通用8篇)

小蝌蚪找妈妈详细教案(通用8篇)

小蝌蚪找妈妈详细教案〔通用8篇〕小蝌蚪找妈妈详细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2、识字目标。

要认识的字: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要会写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3、读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中的不一样人物、不一样语气,尽可能体会、表演课文某一个片段。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话剧所需头饰〔几只蝌蚪、大鲤鱼、小鲤鱼、乌龟、青蛙〕。

〔2〕有关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实物带进课堂。

2、学生准备:〔1〕有条件的到河边观察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汇报课前预习师: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此刻请同学们来汇报:经过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经过观察小蝌蚪〔或查阅有关小蝌蚪的知识〕,你又发现了什么?师生交流。

〔略〕[设计理念]此处提前布置的预习表达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读自然这本大书。

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课外知识,进而爱小动物,爱大自然。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1、师:同学们,大自然中生活着我们人类的许多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样,以自我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大自然中每一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故事。

今日,我们就来看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请大家快来看一看吧!学生自由读课文几遍〔要读充分〕。

2、出示6幅图画于黑板,引导帮助学生简述课文。

[设计理念]一年级复述难不难?简述显然降低了要求。

借助图画,再加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课文大概〔真正的课堂上学生还时有发挥呢!〕,此时的复述,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体的印象,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看、说、记的本领!这个环节出现早不早?实际教学证明效果很好。

前提是课前的预习及复述前的读书要充分。

充分不是毫无问题,而是有足够的遍数,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留下印象,这时的复述,就是建立在这个印象的根底上完成的。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

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

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二册34课学习目标: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和有关青蛙的知识2、小蝌蚪、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

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引入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

”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的画面)2、揭示课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书课题)3、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带着任务听读课文: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1、青蛙的妈妈是谁?2、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什么变化?)三、自学课文小朋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 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吧。

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汇报自学成果生字检查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非常高兴,看,它们都想与你们交朋友呢。

(课件展示生字)①请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自己读一读)②开火车读,指名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学会感恩,懂得父母养育之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关爱动物,体会到父母养育之恩。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蝌蚪、青蛙的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蝌蚪、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蝌蚪和青蛙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为什么会找到妈妈?5. 情感教育:(1)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

(2)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父母养育之恩。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体会父母养育之恩。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文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一课时,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青蛙生长的自然科学知识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小蝌蚪身上所表现出来人文知识。

一、学习小蝌蚪正确地对待困难和失败1.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主动的而且很有礼貌的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小蝌蚪们不知道妈妈在哪里,它们想找到妈妈,它们就主动而且很有礼貌地去问鲤鱼阿姨,希望得到鲤鱼阿姨的帮助。

2.在失败面前不气馁。

为了寻找到妈妈,小蝌蚪经历了失败,但它们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自己寻找妈妈的信念,继续为寻找妈妈想方设法,最后终于战胜了困难和失败,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学习小蝌蚪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为了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们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团结在一起的(从插图中可以看出,五只小蝌蚪从蝌蚪长成青蛙始终都是在一块的)。

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即使在没找到妈妈时,也没有一个退却,它们一起生活一起想方设法寻找妈妈,直到找到了妈妈,它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在一起。

三、学习小蝌蚪勤于观察、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失败后,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把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妈妈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再结合了自己现在的体态特征,终于找到了妈妈。

第一次找妈妈:小蝌蚪逻辑思维发生错误,没能找着妈妈。

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因为:乌龟有四条腿,所以:乌龟就是我们的`妈妈。

结果:判断错误,乌龟不是我们的妈妈。

原因:青蛙妈妈不光有四条腿、宽嘴巴,还有碧绿的衣裳、头顶上还有一对大眼睛、第二次找妈妈: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失败后,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把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妈妈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再结合了自己现在的体态特征,终于找到了妈妈。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鲤鱼阿姨说的,“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乌龟说的,荷叶上蹲着的那只大青蛙就和鲤鱼阿姨、乌龟说的差不多,只不过它还有雪白的肚皮呢──小蝌蚪观察到的。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3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3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

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

)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5篇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课堂活动和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四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四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四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在游戏的过程中练习翻滚、双脚跳和手脚爬。

3、体验游戏的快乐并能够大胆的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在翻滚、双脚跳、手脚爬等能方面得到发展。

活动难点: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手脚协调的爬过拱形门。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小青蛙、青蛙妈妈、大鲤鱼、乌龟、螃蟹、贝壳等动物头饰,垫子、荷叶、拱形门、音乐《加沃特舞曲》。

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剧。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谜语:小黑球,水里游;细细的'尾巴,大大的头。

(蝌蚪)师:幼儿园的池塘里多了许多小蝌蚪,小蝌蚪游一游、扭一扭、转个圈来想一想我们的妈妈她在哪?2、小蝌蚪找妈妈(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寻找妈妈。

(自由游动向大鲤鱼、乌龟、螃蟹、贝壳等询问自己的妈妈在哪里?)(2)妈妈的一封信。

师:这里没有我们妈妈,可是妈妈在走之前托乌龟先生给小蝌蚪们留了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们:妈妈没有抛弃你们,妈妈在很远的田里捉害虫,你们还不能来找我,因为你们还不够强大,要变得更强大就要经过考验,闯关成功就能见到妈妈啦,加油我的孩子们。

)3、小蝌蚪来闯关(1)翻滚吧小蝌蚪。

(要求幼儿不能用手和脚协助,通过身体滚过垫子。

通关的小蝌蚪会长出两条后腿。

)(2)荷叶蹦蹦跳。

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要双脚连续跳荷叶,闯关成功的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

(3)穿越彩虹门。

长出四条腿的小蝌蚪手脚爬钻过拱形门,褪去尾巴变成小青蛙。

4、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1)闯关成功的小青蛙用咒语“啊呜哩嘛啼轰”召唤了妈妈。

青蛙妈妈:“宝贝们真棒,你们是怎么从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呢?”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卵变成青蛙,巩固知识。

(2)和妈妈一起捉害虫,体验变成青蛙的乐趣。

5、活动延伸:1、小青蛙捉害虫,练习撑跳触物,跳的过程中抓住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优秀7篇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优秀7篇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优秀7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篇1教学设想: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蕴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图文结合。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

在学完每幅画之后,让学生表演有关内容,这样激发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大胆运用心灵换位新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学内容:新课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迎、追、跟的动作。

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自制头饰教学过程:一、引用谜语,激趣导入。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后是庄稼的好朋友。

(小蝌蚪)2、引出课题:今天啊,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妈妈,好吗?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放第一自然段录音。

(出示第一幅图)(1)、师: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提问法)(2)、师: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

齐读第一自然段。

2、操作出现第二幅图(1)、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2)、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分角色读)(3)、指名上台表演。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五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五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五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明确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转变过程。

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

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升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

会写“河、姐”等6个字。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形体上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引入1.猜谜语。

⑴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小蝌蚪)⑵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身的妈妈都不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3.板书课题。

(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学课文揭示自学要点: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笔画结构、试着给生字编码,若不会的作记号明确提出来。

2.你认识画面上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3.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上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动手操作,自学和理解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探索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培养。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16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1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难点: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

3、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

[1、出示课件,认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慢慢地变成了青蛙。

因为小蝌蚪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

补充课题后齐读。

]1、小朋友,我们已经观察过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2、揭题:小蝌蚪找妈妈。

学习“蝌、蚪”,怎么记住它?3、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2、听完后汇报。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

(观察课文插图)学习生字“鲤”,怎么记?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

(观察课文插图4)3、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与评析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与评析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蝌蚪找妈妈与评析9篇小蝌蚪找妈妈与评析 1背景:《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的童话故事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

案例: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

1.师:那么鲤鱼和乌龟是怎么告诉小蝌蚪,它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呢?请你读课文二、三小节,找一找,读一读。

2.学习课文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

2)师:鲤鱼妈妈在干什么?(教小鲤鱼找食吃)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3)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5)学习生字“腿”分析结构,找找还有那些“月”字旁的字,想想这个偏旁部首的字与什么有关。

6)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指名读,师生配合读对话。

3.学习课文第3节。

1)指名读第三小节。

2)师: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3)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4)学习生字“连、忙、追”“连忙”:你能给他找个近义词吗?马上、赶忙、急忙“追”:分析结构,笔顺。

看老师写,在书上描一描。

5)你就是那只急于找到妈妈的小蝌蚪,当你看到乌龟时,你的心理是多么高兴啊,谁在来读一读。

4.师过渡: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1)自由读最后一节课文。

2)指名交流。

3)指导朗读:师: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亲爱的妈妈,小蝌蚪的心情会怎样?指导读出小蝌蚪激动的语气。

4)师:青蛙妈妈也非常高兴,指导读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指名读。

分角色朗读对话。

反思:一、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视频出示这一课的动画,全文配音,布置思考问题:“听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大意?”这样设计,给学生在朗读上定调,课文中有不少对话,在语气上给学生以示范,也认识了生字词。

利用课件,将本课中的图与文对照起来展示给学生,学生读起来兴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借助图来理解,如“迎”和“追”字,图上鲤鱼和蝌蚪面对面,这就是迎上去,乌龟和蝌蚪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追过去。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本课设计特点篇一1、读中感悟。

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

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是积极的。

2、演中理解。

一年级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

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演,学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兴趣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实践中积累。

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大量的教学资源,解除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

小蝌蚪教案篇二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听写字词。

3、快速批改,更正。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试说自己听懂了些什么?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学习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孩子们从哪里弄来的蝌蚪?(2)自由读2-4自然段,思考:蝌蚪在脸盆里怎么活动?我们是怎么做的?2、学习第5-8自然段。

(1)学生以不同方式读课文。

(2)找出孩子们喜欢蝌蚪的句子,用“——”画出,读一读。

(3)多种方式读第七自然段。

四、背诵指导:先弄清楚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整段话是什么意思?(4)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初步明白具体描写。

3、学生试背第7自然段。

4、同桌赛背5、指名背诵课文。

五。

拓展课后了解青蛙对我们的帮助。

六。

作业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1、盆底淡蓝色的图案被泥土遮住了。

2、把句子改写成被字句,把字句孩子们送它们回家。

板书设计:小蝌蚪寻找泥土可爱{孩子们捧来泥土《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幼儿产生喜欢创作的欲望。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袋”等14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4、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三、说学生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朗读感悟,个性展示的方法。

让学生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充分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展示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上课时,我用谜语引出蝌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整体感知是学好课文内容的重要前提。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与反思(通用13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与反思(通用13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与反思(通用13篇)《小蝌蚪找妈妈》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自主阅读能力。

4.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猜谜,开展讨论)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3.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三、角色迁移,体验文本播放课件,多种形式读好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

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知道“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c 、小结小蝌蚪的样子: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

鲤鱼:亲切。

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理解并朗读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 能够通过图片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简单表述。

3. 能够理解蝌蚪和蛙妈妈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4. 能够模仿蝌蚪和蛙妈妈的声音进行朗读及表演。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简单表述。

2. 学生能感悟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小蝌蚪找妈妈》。

2. PowerPoint或图片展示故事情节。

3. 彩色打印照片:小蝌蚪和蛙妈妈。

4. 录制好的蝌蚪和蛙妈妈的声音。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老师出示故事书封面,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主体
(1)呈现故事情节
通过PowerPoint或图片展示故事情节,让学生跟随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2)朗读故事
老师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3)讲解故事
分段讲解故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解释生词和句子。

(4)角色扮演
选择学生扮演蝌蚪和蛙妈妈,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故事情感。

3. 拓展延伸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结局,或围绕母爱话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总结
通过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小标题:《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总结。

以上是本次教案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2023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精选篇)

2023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精选篇)

2023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精选篇)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好玩,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觉也有胜利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以读为本,课堂上充溢了朗朗书声。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爱好。

依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索,乐于探究簇新事物的特点。

我以爱好为前提,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去读书,去预习,去找寻问题的答案,再协助提一些读书的详细要求,收到的效果特别明显。

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朗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都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激励的效用是无限的。

在获得胜利发觉的同时,孩子们往往又会发觉新的问题,培育了他们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二、以读悟情。

读出感情是朗读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需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讲解代替。

”在朗读指导中,我不拿自已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体会读。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有很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孩子们在读时出现了不同的争议。

有的孩子认为应读得慢一点,因为他认为乌龟是个慢性子,说话确定速度很慢的。

有的孩子认为乌龟是一种温柔的动物,说话时亲切一些,语气要亲善一些,温顺可亲一些。

有的孩子认为这儿乌龟是笑着说的,他觉得小蝌蚪尽然会把自己当成了他们的妈妈,有点好笑,但乌龟也确定没有讪笑小蝌蚪的意思。

这些读书体验都反映了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比独特的情感体验更珍贵的呢!三、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老师课件的引导下带着头饰表演读老师正视孩子们水平的差异,实行多激励、少指责的原则,多一些观赏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责,老师让学生在特性展示读中表演情景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说教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看图学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涵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借助图画通读课文,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2、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蝌蚪的独立坚强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初步懂得如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这篇课文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学生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识字量大大提高,基本上能读通课文,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又喜欢朗读。

因此,让学生多读。

以读促悟,达到教学目标。

说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朗读上,认字写字,读通课文,初步了解青蛙的变化。

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归纳识字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2、生字卡片。

3、头饰。

说教学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归疑。

先用课件展示小蝌蚪,接着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朗读、画简笔画、表演、讨论等各种形式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

最后强调青蛙和妈妈一起捉害虫,课外收集有关青蛙怎样捉害虫的资料,告诉学生要保护好青蛙。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灰、迎”8个生字,会写“条、变”6个字。

借助图画通读课文,初步了解青蛙的变化。

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感悟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

巩固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识字、朗读感悟法为主,以画简笔画、表演为辅。

小组合作,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朗读,边读边画,化抽象为具体;戴头饰表演,感悟小蝌蚪的独立坚强。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课件出示小蝌蚪,了解蝌蚪的样子。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5篇《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说教材】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

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

(2)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说教法学法】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引入
1、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
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2、生齐读课题。

3、整体感知课文。

4、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学习小组内互相教读,说说怎样记字形。

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

指名读,正音。

2、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
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

口头填空:小蝌蚪,大(),()的身子,()的尾巴,()地游来游去。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

(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与小蝌蚪最先的样子相比较,说说几天后,
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⑵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⑶分角色读。

(同桌对读,组内互读,指名读)
⑷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⑶分角色读。

第二课时
自读课文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

教师板书:尾巴消失捉
害虫。

5、教师归纳: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分角色朗读全文
复习生字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演一演
1、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

2、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拓展学习
1、课后通过课外读物或网络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
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
上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