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浅谈古诗词教学

合集下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这种方法 ,首先要求 教师深入文 章境界 ,深刻感 受 、 领会 、理解 作品的思想感 情或艺术形象 ,然后运用语 言的艺术手段 ,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 、点拨 、讲解 ,有 时配 以必要 的表情 、手势 、画面等 ,生动形 象地把 思
想感情表达 出来 ,把学生引入课文境界之中 ,引起学 生的共鸣 ,使之受到艺术感染 ,获得思想教育 。如教
其意 。叶圣 陶先 生说过 :“叙事抒情 的文章 ,最好 还 要美读 ,就是把作品 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 来 , 无非如孟 子说 的 ‘以意逆志 ’,设身处地 ,激 昂之外 它个激 昂 ,委婉 之处还它个 委婉……”通过诵 读 , 能进 人文境 ,“设身处地”,才能使 自己的心声 与作 的心声产生共鸣 ,才能更好地 品赏作品 的动人情 领略人物 的品格 、风采 ,感受艺 术珍 品 的完美 形 领会文章深蕴的思想意义 。
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感得到体验 ,得 到发展 。
二 、诵 读 法
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是统 一 的,相辅 相成的 ,要 因文解道 ,因道悟 文。引导学生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 内容 ,又在理解思想
内容 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 的理解 。因此 ,必须重 视诵读 。在多次诵读 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 的表达 与 阅读 能力 ,并 使学生从 中受 到作 品的艺术 感染 ,汲 取更多 的思想道德营养 。
感 悟 。 在教学 《嫦娥 奔月》的结尾 ,当学 生感悟到 嫦
为了老百姓舍弃幸福生活飞天成仙的壮美 、凄 美 场景时 ,我适 时设计 了这样 的写话 :天上月 圆 ,人 团 圆 ,在这 月圆之夜 ,嫦娥有 多少话想对后羿 说 ; 羿 又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 ;家人欢 聚一堂 的乡亲{ 想到 了后羿和嫦娥 ,千言万语不禁涌上心头…一 选择某 一个人物 ,揣摩 他或他们 的内心 ,写 一段{ 伴随着忧伤 的音乐 ,学生 已经完全融人进文中 的内心 ,思 念 、感 谢 、悲伤等众多 的情 感在学 生 中升华升华再升华 ,而此时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 最为强烈 ,这样的练笔真正体现了真情 实感 。再如 生 学习《悲壮 的两小 时》一课 后 ,让他们把 自己受 的教育 、启发 、感受写下来 ,认识 到悲剧 的酿成 因为细小的错误 ,以促进他们思想认识的提高。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诗歌三美教学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诗歌三美教学
物 细无 声

了 。那 节 课 ,学 生对 《 静 夜 诗 》 的理 解 竟 然 超 出 笔 者
想象 。对于 “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 这 两 句 诗 。 有一个 学生竟然这 样理解 : “ 抬头 看着天上的月亮 , 李 白在 想 ,我 的 家人 现 在 干什 么 呢? 是 不 是 和 我 一 样 在 想 念 着 不 在 身 边 的 亲 人 。 我 妈 妈 经 常 打 电 话 给 我 说 ,我是 八 月 十 五 出生 的 ,她 经 常会 看 着 月 亮 在 想 我
怎 样 才 能 在 课 堂 上 引 导 学 生 领 会 这 种 游 子 思 乡 的 感
个 象 征 。诗 歌 作 品博 大 精 深 ,它 蕴 藏 着 先 人 的 智 慧
和 理 想 ,传 承 着 我 国古 代 的优 秀 文 化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不 仅 是语 言 的艺 术 ,更 是 一 种 包 容 了音 乐 、绘 画 等 多 种 形 式 在 内 的综 合 艺 术 ,有 着 巨大 的 美 学 价 值 。 从 现 代 心 理 学 的 角度 讲 ,诗 可 以化 解 块 垒 ,平 衡 心 态 ,消 释 不 良情 绪 。著 名 学者 叶嘉 莹 先 生 说 : “ 读 书 ,特 别 是 读 诗 ,尤其 是 读 中 国 的古 典 诗 歌 ,是 果 然 可 以有 一 种 兴 发感 动 足 以变 化人 之 气 质 的作 用 的 。 ”
古典 诗 词 作 为饱 含 人 文素 养 、积 淀 传 统 文 化 和 浓
缩 审 美 情 趣 的 阅 读 文本 ,已越 来 越 受 到重 视 。小 学 诗
们 和 爷爷 奶 奶 ,每 当过 年 过 节 的 时候 ,每 当你 们 生 日 的 时候 ,每 当你 受 到 委 屈 的 时 候 ,每 当你 们 成 绩 进 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效拓展,古诗词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效拓展,古诗词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

472020.09(中)[摘 要] 古诗词言简义丰,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古诗词的浸润,理解诗意,体味意境,丰厚积累,作为教师有必要进行有效拓展。

我认为拓展要适时、适度、适量,即拓展的时机、拓展的内容、拓展的数量,都必须要适宜,这样才能让有效拓展与古诗学习相融无痕,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素养。

[关键词] 古诗词 有效拓展 古诗词的言语凝练含蓄,意蕴深远优美,构成了小学语文课程里最为主要的部分。

正因为它言语简练但内涵深刻,如果就文讲文,沿用传统守旧的模式,停留在读写层面,只有解词背诵,那意境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词大餐就变成一堆索然无味的剩饭剩菜。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古诗词的浸润,能走近作者,理解诗意、体味意境、丰厚积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拓宽语文课程资源。

课堂上要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拓展,让有效拓展与古诗学习相融无痕,比翼双飞,让学生在古诗文的自然熏陶下逐步提升素养。

一、拓展的时机要适宜。

(一)拓展在导入时,引人入胜古诗文的导入环节,忌平淡无趣,毕竟古诗词与学生有距离感,学生阅历又有限,因此导入要自然拓展,或展示图片,或介绍诗人,或讲述故事,或朗诵美文,引人入胜,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例如:在执教李白的《赠汪伦》一课时,课始我让学生讲一讲他们心中的李白和汪伦,学生对李白比较熟悉,知道他是唐朝鼎鼎有名的大诗人,而对汪伦的了解却不多。

这时教师将问题抛出来:他们素昧平生,地位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效拓展,古诗词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福建省福清市高山侨园小学 何小兵殊,两人是如何成为挚友的呢?学生兴趣盎然,做出诸多猜测。

这时拓展袁枚的《随园诗话》恰到好处,学生明白汪伦为了邀请到李白,信里开了善意的玩笑,运用“双关”修辞。

诗句用简单的白话说:“喜欢出去玩吗?这个地方有十里桃花。

喜欢饮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家。

”李白欣然来后,汪伦如实相告:“桃花只是十里外潭水的名字罢了,并不是满山遍布的桃花。

也没有那么多的酒店,而是开酒店的人姓万。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浅谈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几点做法昌邑市辛置小学韩云国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背诵。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提前诵读,自由领悟古诗词重在理解,不能一味死记硬背。

学校7:40开始早读,我一般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

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和老师一起早读。

我充分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另外数学、英语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

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

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

诵读过程中,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

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

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

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采取循环式记忆,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

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

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

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

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

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巩固住了。

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

诗词“美”如画 润物细无声

诗词“美”如画  润物细无声

诗词“美”如画润物细无声——浅谈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诗词鉴赏方法[摘要]针对目前我校中职语文诗词教学现状,探究其可行性教学方法和途径,溶入新课标的理念,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聋生诗词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是难度较大的一环,学生的感性认识缺乏,原因亦颇多。

尤其对于有听力障碍的聋哑学生来说,其中的意境更是难以理解和把握。

如何雕琢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认识诗词的魅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重点,也是一难点。

传统的教法是: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是金”。

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老师的讲解后,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神韵。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只得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在我现在所教学的中职语文教材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被充实到教学中,学生诵读、咀嚼、品鉴这些诗篇,能增添文化积淀,获得美的享受。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老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在信息时代,又该怎样教学好诗词呢?有鉴于此,谈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一点心得。

一﹑抓住诗词美学特点,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启迪鲁迅先生论美学时曾说:意美以感心,音美而感耳,形美以感目。

一般讲,诗词都具有意美﹑音美﹑形美这三个特点。

诗词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美的教育。

教学每一首诗词,都要让学生得到一次艺术享受,受到一次美育的熏陶。

因此,准确抓住这三个特点来进行诗词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1、重视“意美”,就是注重体会诗词的意境美,或者说是意象美。

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诗歌中的意象,欣赏意境。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什么?是诗歌的情感。

情感又是靠什么传达的呢?那就是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到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意境的基本构成就是情景交融。

意境不在具体的物象之内,而超出物象所涉及的内容之外,即透过物象表面,表达作者深邃悠远的思想情感,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论古诗文背诵与语文教学效果的相关性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论古诗文背诵与语文教学效果的相关性
的灵活性 和随意性 。
我们用大纸条抄下一些篇 目和首句 ,贴 在教室内 墙壁上 , 让学生抬头随时都可 以看见 , 并且规定按 照 目 录顺序一直背下来 而且还制作 了一套 竹签 , 每条竹签 上刻有一篇 诗文的首句 , 让学生随时抽取提示 , 有时搞 个 比赛什 么 的, 人抽 1 , 每 0根 每根得 1 , 以检查 0分 可 白己的背诵情况 , 而且不用化一分钱。这些活动学生 自 己就 能搞得很好 , 同时也促进 了学生古诗 文的背诵。
诵下来 。还记得给学生抄 的最早 的一篇是 毛主席的 同
目, 也陆续给学生抄 了一些 。有些是古代名篇像 《 陋室 铭 》 爱莲说》 为学 》 陌上 桑》 木兰诗》 岳 阳楼记 》 《 《 《 《 《 等 等, 反正 以后也得背 , 背不 如早背。有些是毛主席的 晚 诗词 ,如 《 沁园春 ・ 《 园春 ・ 》 沁园春 ・ 雪》 沁 游泳 《 长沙》
上就 能背过好几篇 , 天早 自习检查 一下 , 第二 背过 的给 予表扬 , 不过 的 、 背 背得少的 , 给予鼓励 。其实这 8 0余 篇诗文用不 了多 长时间就能全背下来 。再巩固一下 , 背
过 了的也就忘不 了。后来忘 了的 , 是当时背得不熟。背 诵 的速度 由慢到快 , 一些长篇也 能背得 很好 。这期间 ,
《 沁园春 ・ 》 这首词 在当时 的初 三年级课 本上 , 雪 , 老师
读一遍后学生龇牙 咧嘴 、 似笑非笑 、 神情 各异 。幸好 当
《 淘沙 ・ 浪 北戴河 》 , I 主席的诗 词顺 口易 背 , 等 L为毛 大 且
意境高远最能陶冶人 的情操 。也有时让男 学生背岳
时手 中有一 盘 18 94年买的初 中课 本第 六册 教学 朗读

春风细雨驱雾霾润物无声悟诗意--浅议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瑕疵及对策

春风细雨驱雾霾润物无声悟诗意--浅议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瑕疵及对策

解释 ,但讲述写作背景 时往往停 留于对作者简单 的字 号称 谓, 而没有详 细解读 作者的简要经历 、 所处的背景 以及 作者 的创作风格 ,从而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学生对诗词 的系统
性理解。
山雨 欲来 风满楼 , 前进 道路坎坷磨 。在古诗词教学中存 在种种误 区在所 难免 ; 在 践行 “ 1 5 / 2 0 / 1 0 ” 的教 学模式 中 , 我 们务必正视现实 , 着眼未来 , 为提 高初 中古诗词教学效 率探 寻奥秘。 在 品味文句 中让学生体 会情感 美 虽 然 新 课 程 改 革 已经 实 施 了 一 段 岁 月 ,但 有 些 教 师 还是打上传统教育 的烙 印, 为了追求学生 的“ 高分” 效应 , 注 重强行灌输字句本义 的点拨 , 淡 化 了学生鉴 赏能力的培养 , 不利于丰富学 生的语文素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 明: 音乐对 人的刺激是 由条件反射机制来 达成的 ,而音乐和人类语 言 的音调都来源于原始非条件反射 音调 ,这就是它们 内在的 必然联系 。因此 , 我们在 引导学生鉴赏诗词 时, 通过 吟唱的 办法来加深对作品 的感悟 。所谓 “ 吟唱 ” 就是采用 唱歌 似的 音调 来诵读作品 , 从 而使学生 感受作品 的主 旨和韵昧情调 。 当然 , 我们可 以用优 美的音乐 来为诗词谱 曲, 让学生在 反复 吟唱的过程 中激发学 习兴趣 , 真正 品味诗情画意。为了提高 鉴赏诗词的效率 , 教师应该 以丰富多彩 的形式 吸引学生 , 创 造性 的在教学 中将 内容相关 的几 首诗合在一起吟 唱。诸 如 杜甫 的《 春望 》 、 苏轼 的《 惠 崇春江晚景 》 和 贺知章 的《 咏柳》 三首诗可 以组合吟唱 , 学 生从 中不仅体验到作 品的音乐美 , 更增 添了鉴赏古诗词 的无 比乐趣 。我在执教李 白的《 送孟浩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獐沟中学陈允兵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古诗词教学首先要积极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教师可以用语言引导,也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一点音乐或图画,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晏殊《浣溪沙》这首词使用的意象十分清新,又具体可感,再现的难度比较小。

在体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大家现在静下心来,去除杂念。

好,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晏殊。

请大家心里开始想象在小园中徘徊,小路上铺着落花,路边的花儿只剩残枝,抬头,又看见燕子飞过,忽然觉得似曾相识,去年的春天,不也是这样吗?”告诉学生想得越细致越好。

然后让同学们回答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下心头涌上的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我让学生设想二十年后自己中年丧偶后的情景,来感受苏轼刻骨铭心之哀痛,引起强烈的共鸣。

特别是在中学诗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渗透对学生而言更是“润物细无声”,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学课本中的《论语》、《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

《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

《张衡传》是世界上有关预测地震最早的仪器,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

走进古诗的意境 方能润物无声

走进古诗的意境 方能润物无声

走进古诗的意境方能润物无声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有着独特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然而,它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已大相径庭,使得很多孩子对古诗的学习都产生了畏难情绪或者说只是处于一种机械记忆的状态,以至它的魅力从学生的嘴里出来已荡然无存。

其实,每一首古诗的诞生都和作者当时的心情息息相关。

它往往是作者对某物、某事的情感凝聚到一个极点。

到了一种不发不快的情况下产生的。

在古诗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走进作者的心灵,让学生身临其境,何愁不能“润物细无声”呢?一、抓住契机,走进古诗的意境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都会不由自主遵循一种经验化了的模式,深怕越雷池半步,本来很有诗意的课堂被烦琐的分析替代了,让我们的古诗教学陷入了费时低效的状态。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抓住契机,引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的心情和人品的高雅,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些文眼去体会去感悟作者的心境至关重要。

原先根据既定的方案一一介绍作者,读古诗。

接着,讲清词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最后,指导朗读,让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然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机械地按此步骤进行,很多时候都会失去体悟的最佳时机。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它们应该是交融的、随机的。

只是教师要抓住契机,让学生心领神会,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学生理解“应怜”时,我抓住契机问:“从这个‘怜’字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在这一刻,学生很自然就体会到诗人对春景的爱惜。

然后引导学生读出诗人这种小心翼翼特别爱惜春景的美好情怀就水到渠成了。

也省得理解完整首诗之后,再回过头来“炒夹生饭”。

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小扣”时,我又一次抓住契机:“从这里你体会到了诗人的什么?”学生很快就领悟到了诗人很有礼貌、尊重主人的高雅品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江苏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213371)黄春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门艺术,它犹如这及时的春雨,滋润着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导入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虽然导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时间不多,可以几分钟,也可以几秒钟,但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渲染良好的学习气氛,为授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课堂教学的导入没有固定的公式,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及教者的自身情况等多种因素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例来具体谈谈导入的方法。

一、善用巧合及时的春雨能滋润万物,使整个世界欣喜若狂,而生活中的巧合就犹如这一场场及时的春雨,可遇不可求,若能及时利用,它便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动听音符。

例如在教《巍巍中山陵》的时候,正遇清明节,可以这样设计: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呢?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是唯一一个充满哀思的节日,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节日,让我们怀着这种日子特有的沉重心情来悼念一个人——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

让学生充分感受清明的哀思,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

生活中还有许多巧合,善于利用,总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巧借历史历史好像是一阵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

历史见证了昨天,也启迪今天,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这样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

例如,我在教学《老山界》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简要描述自己想象的战争场面,然后谈谈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认识到战争的场面不总是风烟滚滚,枪声四起的。

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既能启发他们的思考,又能更好地把握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

润物细无声——浅谈“大语文”环境下的小学诗词教

润物细无声——浅谈“大语文”环境下的小学诗词教

润物细无声——浅谈“大语文”环境下的小学诗词教摘要:大语文环境下,以身心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语文学习是民族传承的一种责任。

在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体系当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诗词知识,可以说这些知识是构成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小学属于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于诗词的认知度,是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其传承我国悠久文化使命感的基础保障性工作。

此次研究主要就基于大语文环境分析了小学诗词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大语文环境;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一、“大语文”环境下加强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必要性分析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诗词教育加强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的研究逐渐发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性问题,而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重视对于学生的扩展性教学,导致学生的课外古诗词阅读积累量较低;二是,不重视学生良好语文古诗词阅读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甚至还会背诵一些例题的解答方式,部分教师还会告诉学生一些所谓的解题公式,导致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过于死板。

三是,不重视小学教学方式的丰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而有效的加强古诗词教学对于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有着较强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当中循环的文化,并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及道德观念。

另外,还有助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

二、“大语文”环境下的小学诗词教学策略(一)整合多种资源,强化学生的兴趣培养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而言,这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例如:优美的景色、动人的故事、真实的人物等,教师需要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利用办板报、讲故事、开读书会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也有很多古装影视作品深受学生的欢迎,此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台词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当然,课本毕竟是课堂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通过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喜好,对其进行针对性筛选,将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变化的景物、人事等整合在一起,对其进行统一概况与应用,方可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简析古诗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国,历史留给我们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

古诗词就是我们优秀文化中的精粹,它就像海洋里一颗明亮纯洁的珍珠,高贵典雅。

我们在继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应使之在新时代发挥其教育感染人的力量。

在我国新制定的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划了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我认为学生通过古代诗词的学习,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完善人格。

逐步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

观金戈铁马壮爱国情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

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

辛弃疾和陆游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他们一生做出了许多铿锵有力气壮山河的诗篇。

学生每学习他们的诗作无不壮怀激烈,顿生爱国豪情。

辛弃疾幼年时期受到其祖父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十儿岁时组织起一支千人的队伍参加耿京领导的农名起义军,任掌书记。

他一贯主张抗金,始终得不到宋廷的信赖。

他一生仕途坎坷,报国无门,一腔衷情,寄至于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表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陆游是我国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作勤奋,一生作诗近万首。

他的诗题材广泛,最为突出的是力主抗战,抒发恢复中原愿望的诗。

一首《书愤》苍凉悲壮。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壮志难酬,年岁易老的感慨与悲愤,溢于言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诵大江东去塑健全人格诗词是纯洁的文学,优秀的诗词,诉说人间的沧桑,阐释人间哲理。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幼儿园古诗词教学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幼儿园古诗词教学

49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教学研究2020年20期引 言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阶段。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元素、厚重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对幼儿进行思想价值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然而,很多幼儿教师对古诗词教学效能、应用原则以及实践策略等缺少深入的认识,没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古诗词教学的价值。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分享几点拙见。

一、幼儿园古诗词教学价值(一)陶冶幼儿的情操古诗词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仍在延续,源于其厚重的文化内涵。

古诗词看似言简意赅,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元素、爱国主义情怀等,而且有着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1]。

对幼儿进行古诗词教学,尤其是教学人文底蕴深厚的古诗词,如《观沧海》《满江红》等,不但能使幼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受着作者的远大抱负、爱国情怀,而且能够有效陶冶幼儿的情操,提升幼儿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二)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有着精妙的构思和精致的语言,简单易诵,朗朗上口。

教学古诗词时辅以适当的讲解,幼儿就很容易理解。

如果再结合营造的语境,幼儿就能够有效地掌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等。

古诗词的句子对仗工整,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幼儿重复诵读韵律感、节奏感很强的诗句,可以有效地感受音节的平仄变化,能够充分理解押韵,这对幼儿的发音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更重要的是,古诗词语言优美,经常指导幼儿诵读古诗词,对于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幼儿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群体,利用古诗词对其进行教育,能够加深幼儿对古诗词的印象,其中很多的思想、文化会被幼儿内化成一种行为准则,继续影响着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语文教案:用诗歌润物细无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用诗歌润物细无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用诗歌润物细无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引言语文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既具有人文精神也有审美价值,更是一种丰富个体情感与灵魂的表达方式。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体现思辨、感悟、情感等多层次的欣赏与表达能力。

活动一:赏析古诗词赏析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古诗词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语言表现手法丰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素养与表达能力。

在赏析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1.观察字句,理解意境。

学生可以根据词句中的所包含的状物形容,来理解古人的创作欲和生活背景,从而感受到古人的写作情感,锤炼语感。

2.分析词汇,建立词库。

现在许多同学词汇量欠缺,无法很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意思,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着重分析生字和词汇,建立词库,以便快速理解并表达老师和同学。

3.解读诗词,感受情感。

古人创作诗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表达情感。

通过学习和赏析古诗词,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诗歌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从中感受古人的情感,增强个人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活动二:创作诗歌创作诗歌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可以锻炼学生灵敏的语感、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诗歌创作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1.聚餐创作。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集体创作,即同学们各自创作一个自己的诗歌,邀请个别的同学来分享自己的诗歌,进行互读互改。

2.练习修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比喻、夸张、反转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力。

3.讲解格律。

赏析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时,让学生学习和运用格律,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格律与情感的契合点,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活动三:表演诗歌表演诗歌不仅可以体现出诗歌的美感,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表演诗歌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点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明确情感。

润物细无声——古诗文诵读教学浅议

润物细无声——古诗文诵读教学浅议

润物细无声——古诗文诵读教学浅议
张妍
【期刊名称】《课外阅读(下旬)》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大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小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是价值观、人生观的中国特色.rn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如何诵出层次,诵出韵味,诵出精神?我以为应抓住"四感"——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
【总页数】1页(P99)
【作者】张妍
【作者单位】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辽宁盘锦1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润物细无声——古诗文诵读教学浅议 [J], 张妍
2.让学生感受经典古诗文的魅力——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 [J], 葛洪波
3.古诗文解读重体验,“歇后语”润物细无声——以大班语言“江南”为例谈经典
古诗文中的歇后语教学 [J], 陈丽英;
4.“诗中照古今,文心揽芳华”——浅谈小学中的古诗文诵读教学 [J], 刘敏
5.中职语文和古诗文诵读教学 [J], 冯学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策略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当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广袤的历史文化星空。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对古诗仅仅停留在熟读成诵层面上是不够的。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诗歌的韵味,体会到诗词丰富的内涵,学生才能想学、学好。

因而对于高年级古诗教学,我认为学生学诗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心中有条历史线无论是学习历史,还是学习语文,我们总会接触到各个朝代,就拿我们学古诗来说,它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了解朝代的走向,无论是将来的阅读理解,还是古诗词的背景,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这首《朝代歌》虽然只有50个字但是对于我们学好唐诗非常重要。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让学生背过这首歌谣之后再去理解诗就容易多了,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就是指现在的南京,南京是古都,在唐朝之前已经有六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了。

分别是三国魏蜀吴中的吴建都南京,三国之后是西晋和东晋,东晋就建都在南京,再之后就是中国分为了南北两朝,南朝的四个小朝代宋、齐、梁、陈全部建都在南京,所以南京在唐朝以前是六朝古都。

这样李白的前两句诗就很好理解了。

二、穿插历史小故事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诗相关的小故事,如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诗中运用的小典故等,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的内容。

在讲崔颢《黄鹤楼》这首诗的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句话中“昔人”是指传说中的神仙。

是说当年黄鹤楼这里是一个酒家,开酒家的是个姓辛的女子,她的生意不好做,顾客也不多。

有一次来了个道土,辛老板看他很疲惫,就给他酒喝、给他饭吃。

随风潜天黑润物细无声——浅谈古诗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随风潜天黑润物细无声——浅谈古诗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随风潜天黑润物细无声——浅谈古诗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余姚市世南中学张洁【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大体特点。

”语文教学不单单在于培育学生听、说、读、写的大体能力,更在于培育学生高贵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乐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踊跃的人一辈子态度,即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灌输、培育。

而朗诵、欣赏经典古诗,能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取得精神层次的陶冶,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专门好途径。

【关键词】:古诗人文精神朗诵体味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

科学追求的是真,令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令人忠诚。

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

那么何谓人文?简言之,人文确实是重视人的文化。

它是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专门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1]但反观咱们的社会,在物质生活飞速进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没能同步进展,咱们的很多学生没有精神的寄托,对很多东西缺少最最少的感觉,冷漠、无所谓、敷衍了事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触发学生的精神感觉成为当务之急。

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不单单要培育学生听、说、读、写的大体能力,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灌输、培育。

固然,这种灌输和培育不能是一种外在的附加,而应贯穿在日常教学进程中,如春风化雨般“随风潜天黑,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呢?笔者以为,人文精神归根究竟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中国古典文学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

[2]它们完美地表现了:深沉的理性思索、高贵的道德境遇、独特的人格理想、丰硕的情感内涵……涵泳这些经典古诗,利用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育:“能够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进展的意义绝不可低估,而且能够与流行的‘快餐读物’的阅读形成一种张力,这对学生的健全进展也是绝对必要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其丰富的情感色彩、深刻的价值观念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因此,中学古诗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人的智慧和美感。

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正确的情感态度是古诗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诗文的情感价值。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古诗文中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古人的情感表达,推敲古人的良苦用心,让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言语来表达出这些情感内容。

例如,教授唐代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借助诗中的情感色彩,尽可能生动地表达出唐代士人的心情、遭遇和体验,从而感受到李商隐强烈的民族复兴情感。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用情感去理解古诗文。

在阅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试图领略语言的美感和文化的艺术精髓,从而对古诗文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入。

例如,教授唐代杨炯的《临江仙·满地梨花半夜时》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其中的美感和艺术价值,从而生动地感受到词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内涵。

最后,要引导学生践行情感,并深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实践中,我们要让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翻阅古诗文,而要让他们在评说中深入感悟其中的真知灼见、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积淀,以此来塑造自己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教授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生活的某一个场合为背景,创作一首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文,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离别”这个主题所蕴含的情感价值。

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古诗文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更承载着深刻的价值观念。

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认识、领悟这种价值观念,让这种价值观念成为他们建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化积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物细无声——浅谈古诗词教学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当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广袤的历史文化星空。

那么如何让学生传承这一文化精髓,并从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却是一个教育者面临的难题。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感兴趣的是流行歌曲偶像剧作。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诗歌的韵味,体会到诗词丰富的内涵,学生才能想学、学好。

因而在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学诗词应从熟读成诵、展开想象、古为今用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熟读成诵,享受音韵之美。

曾有人说,语文是读出来。

因此学古诗词朗读尤为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词的押韵,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我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让学生谈林俊杰的歌《曹操》,然后将关于三国的脍炙人口的成语、俗语写出来,气氛一下就高涨起来,学生都很有兴趣,这时就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被词的音韵所吸引,大家读的是一唱三叹,甚至有学生模仿老夫子摇头晃脑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我提出比赛背诵,大家情绪很高,很短的时间内,大多数学生能背得声情并茂。

大家不再觉得古诗词离自己太远,太枯燥,并感受到了词的意蕴,词的精髓。

其次,展开想象,品味意境之美。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古诗词的一种境界。

好的诗词可以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创造出深邃优美的意境,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品味出诗的意境,而一字一句的生硬讲解只会破坏诗的韵味。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字面的意思就是烟是直的,落日是圆的。

这样怎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是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写景名句?此时,就要引导学生想象: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极目望去,只有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直上云霄,格外醒目;沙漠荒凉,横贯其间的黄河亘古不变,滔滔不绝的黄河水之上落日正圆。

让学生边想边画,通过“直”和“圆”两个字的线条美体会诗雄浑苍凉的意境,感受边塞特有的风光。

此外,再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的名句大家耳熟能详,对我们北方的学生来说很好理解,但是我发现学生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句却有些忽视,其实这一句内涵特别丰富。

我就让学生想象自己送别最好的朋友时的不舍和留恋,凝视朋友远去背影的牵挂……让学生体会到这既是景语,也是情语,行人远去而诗人伫立凝望,一直望到人已走出视线之外,雪上空留下朋友的马蹄印可依然不想离去,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出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感受到诗词言尽而意未止的魅力。

最后,古为今用,陶醉于语言之美。

很早就有人提出学习古诗要“古为今用”,的确,只有这样古诗词才能焕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崇拜的偶像周杰伦的《菊花台》入手,学生耳畔萦绕着略带忧伤的旋律,哼唱着诗意的歌词,如诉如泣,感受到了歌词的语言之
美,然后告诉学生里面化用了哪些古诗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古诗的韵律。

激发学生创作中可以借鉴古诗中好的创意,不仅可以体现自己的修养,更能使自己的文章增添文采,同时也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

例如,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化用李贺的诗句,毫无斧凿之痕,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合在一起并翻出了新意,让诗句的隽永意境有了新的生命,新的内涵。

因此,我认为,学生要想学好诗词,就必须感受到诗词的语言之美,从而才能在创作中试着尝试,让优秀的诗篇熠熠生辉!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管是对学生熟读成诵的培养,还是雪泥鸿爪式的语言积累,都应似蒙蒙细雨融入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精华地滋养中成为博古通今,有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一代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