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

打油歪诗,流毒之深,《最后一课》,《文化苦旅》他山之石,忧愁伤感,吐故纳新,历久弥坚认识偏差,背叛历史意味背叛,根深好正,方能叶茂,现实呼唤,复兴要求,弘扬传统文化,读好学好古诗文。

年临知天命,从教近三十载,耳闻目睹教坛轶事多多。从中稍有心得,并以此愿就教于大方之家。

曾记得有学生题打油诗道:“我是现代人,何必学古文,不学古诗文,照当大官人。”其对古诗文的戏谑之心轻狂之态毕露无遗。当时不仅喷饭这群小子年少无知,而且更感叹我们在文化传承上的流毒之深。

曾教过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说的那些话,仿佛至今仍在耳边回响,譬如: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准;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钥匙。这些虽为他山之石,但是我从中看到了他们对自己母语的喜爱,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尊重,更从中看到了文化乃至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巨大的现实意义。

也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他在《文化苦旅》中,以沉重的心写到那些漂泊到南洋的中国人的第三代便有不少渐

渐不知华语为何物,姓氏为何物。正如余先生评点说此时他们的血缘原则,情感原则,文化原则暂时让位给了开放原则、实用原则。成了一个个斩断根源的“抽象人”。一说起这些不免让我们有点闹心,忧心甚至痛心,但是我们大可以不必太忧愁,太伤感,太伤心了。

事实上我们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根的民族,我国的文明载体,种族群体和文字文献,风风雨雨几千年,不但没有消亡,永远不会消亡,而且能够兼容并蕴,吐故纳新,从而历久弥坚,显示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但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正本清源,端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明确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提高人们,尤其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自觉性,自信心呢?对此,我有以下陋见,权当是抛砖引玉吧。

其一,一些“现代人”对传统文化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他们粗浅的认为现代人就可以不学古诗文了,就可以不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了。正如列宁所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难道我们在文化传承上可以做一个数典忘祖的人吗?

其二,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无疑根深根正根好才能叶茂。我们中国之所以能成为硕果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幸存者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全世界为之瞩目更为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优秀传统文化。且不要说世

界教科文化组织的大厅里悬挂着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画像,他被尊崇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也不用说那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蕴含了取之不穷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难道能在我们这一代割断与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根的联系吗?难道可以不学习优秀的古诗文吗?难道我们可不继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吗?

其三,改革开放几十年,毋庸讳言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震撼世界的成就,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也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国。而且今年成功地让人民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当欣喜不已。但是更多的是有识之士同时也看到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并没有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前进,甚至在思想领域在道德观念上存有滑坡的趋势。真可谓是,君不见,端午节成了韩国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君不见,洋节备受追捧,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遭冷遇;君不见,传统美德正在遭遇空前滑坡。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殇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情何以堪啊!

而现在我们已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当此之时,我们倘若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那么定能凝聚民心,整合民智,发挥民力。那么,让我们为中华文化,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摇旗呐喊吧。从现在开始,重新捡起《三字经》拿起《弟子规》吟读唐诗宋词三百首,更加认真的学习古诗文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