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试题-理综word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0全国理综解析

2010全国理综解析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综(全国1)本试卷共14页,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名师简评】本套试卷的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难度适中、能力为重、立意新颖。

生物部分对细胞、光合作用、生命活动调节、遗传、进化、生态和发酵工程进行了考查,与往年相比,考查的覆盖面更大,考查的知识点更多。

总体看来选择题的难度有所降低,非选择题部分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有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所考知识点虽看似在教材之外,但落脚点都在教材之中。

化学部分较好地考查了中学阶段的重点知识,特别强调实验技能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如第28、29题;创新思维的考查,如第10题;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如第11、27题。

物理部分的命题突出了物理的两大灵魂——实验和建模能力,强调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侧重于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卷类型B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 12 O 16 P 31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1.答案C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全国卷1.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全国卷1.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全国卷1物理部分全解全析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原子核23892U 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23490Th ,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91Pa ,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92U 。

放射性衰变 ①、②和③依次为A .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C .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D .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答案】A【解析】Th U 2349023892−→−①,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说明①为α衰变. Pa Th 2349123490−→−②,质子数加1,说明②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U Pa 2349223491−→−③,质子数加1,说明③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根据原子核的衰变反应方程,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分析解决。

15.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a 、2a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有A .1a g =,2a g =B .10a =,2a g =C .10a =,2m M a g M +=D .1a g =,2m M a g M += 【答案】C【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

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 1=0. 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 Mm M M Mg F a +=+=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本题属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关键是区分瞬时力与延时力。

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答案】C【解析】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高,离正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低;而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低,离负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高,A 错误。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希望大家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学习网XuexiFangfa高考频道将及时发布全国各地2010高考试题及答案,同时还提供了试题估分和志愿填报辅导等内容,以便广大考生更好的填报志愿。

本站提供的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是我们和网友共同收集的结果。

如果您有我们没有收集到的内容,欢迎广大网友第一时间提供给我们,以便让大家能尽快共享到最新的试题和答案。

由于时间匆忙,所提供内容难免有疏漏,欢迎您的指正。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蓝色字体为已发布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 1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安徽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北京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上海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化学物理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文综政治生物历史地理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辽宁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同陕。

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1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1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第1/19页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 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顾的是 A.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2.光照条件下,给3C 植物和4C 植物叶片提供142CO ,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3C 植物的淀粉和4C 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从3C 植物和4C 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4C 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 的4C 大量积累D.在3C 植物叶肉组织和4C 植物叶维管束鞘的3C 中可检测到14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第2/19页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2CO 含量的变化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特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5.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熔点:B. 沸点: C .酸性:D. 碱性: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 将2CO 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 . 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 SO 沉淀D . 将3NH 通入热的4CuSO 溶液中能使2Cu 还原成Cu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第3/19页B .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 .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 . 将铜屑加入3+F溶液中:322Cu Cu ++++=+2F2F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醋酸溶液的PH =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 b ,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PH< 7C. 1.0×10-3mol/L 盐酸的PH=3.0,1.0×10-8mol/L 盐酸PH =8.0D. 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 溶液的PH=11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全国I)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

(全国I)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理科综合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 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2.光照条件下,给3C 植物和4C 植物叶片提供142CO ,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3C 植物的淀粉和4C 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从3C 植物和4C 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4C 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 的4C 大量积累D.在3C 植物叶肉组织和4C 植物叶维管束鞘的3C 中可检测到14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2CO 含量的变化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5.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熔点:Si 3N 4>NaCl >SiI 4 B. 沸点:NH 3>PH 3>As 3C .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 D. 碱性: NaOH>Mg(OH)2>Al(OH)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 将2CO 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 . 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 SO 沉淀D . 将3NH 通入热的4CuSO 溶液中能使2Cu +还原成Cu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B .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 .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 . 将铜屑加入Fe 3+溶液中: 2 Fe 3++Cu=2 Fe 2+ Cu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醋酸溶液的PH =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 b ,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1.0×10-3mol/L 盐酸的PH=3.0,1.0×10-8mol/L 盐酸PH =8.0D. 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 溶液的PH=11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综)word版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综)word版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S32C135.5 K39 Ca40 Ni59 Cu64 Bal37 Lal3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O的参与。

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C.无氧呼吸不需要2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Na O的电子式为A.CO为112L(标准状况)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2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C H 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8.分子式为362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0.把500 mL 有2BaCl 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2010年高考理综答案(全国卷1)

2010年高考理综答案(全国卷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C3植物和C4 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C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

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自然就有可能出现iA>ia、iA=ia 和iA<ia的情形。

2010年全国1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资料

2010年全国1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资料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Ⅰ)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Ⅰ)

2010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Ⅰ)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

放射性衰变①、①和①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答案解析】A解析:,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说明①为α衰变. ,质子数加1,说明①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 ,质子数加1,说明①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根据原子核的衰变反应方程,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分析解决。

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A.,B.,C.,D.,【答案解析】C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

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1=0. 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本题属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关键是区分瞬时力与延时力。

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答案解析】D解析: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高,离正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低;而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低,离负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高,A错误。

电势差的大小决定于两点间距和电场强度,B错误;场强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如从带正电荷的导体球上将正电荷移动到另一带负电荷的导体球上,电场力做正功,C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而且速度最快,D正确。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综)word版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综)word版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S32C135.5 K39 Ca40 Ni59 Cu64 Bal37 Lal3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O的参与。

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C.无氧呼吸不需要2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Na O的电子式为A.CO为112L(标准状况)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2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C H 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8.分子式为362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0.把500 mL 有2BaCl 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201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理综)生物部分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答案】A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来源:学科网]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答案】D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C31.(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

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 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2.光照条件下,给3C 植物和4C 植物叶片提供142CO ,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3C 植物的淀粉和4C 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从3C 植物和4C 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4C 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 的4C 大量积累D.在3C 植物叶肉组织和4C 植物叶维管束鞘的3C 中可检测到14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2CO 含量的变化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5.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熔点:Si 3N 4>NaCl >SiI 4 B. 沸点:NH 3>PH 3>As 3C .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 D. 碱性: NaOH>Mg(OH)2>Al(OH)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 将2CO 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 . 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 SO 沉淀D . 将3NH 通入热的4CuSO 溶液中能使2Cu +还原成Cu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B .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 .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 . 将铜屑加入Fe 3+溶液中: 2 Fe 3++Cu=2 Fe 2+ Cu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醋酸溶液的PH =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 b ,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1.0×10-3mol/L 盐酸的PH=3.0,1.0×10-8mol/L 盐酸PH =8.0D. 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 溶液的PH=11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山西省_2010年_高考全国卷1理综真题(理科综合)(附答案)_历年历届试题(详解)汇总

山西省_2010年_高考全国卷1理综真题(理科综合)(附答案)_历年历届试题(详解)汇总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将铜屑加入3+Fe 溶液中:3+2+2+2Fe +Cu=2Fe +Cu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2Fe +4H +NO =Fe +2H O+NO -+↑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 =2Fe 3H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3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

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自然就有可能出现i A>i a、i A=i a和i A<i a的情形。

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答案】D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

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C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沸点:333NH PH AsH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解析】B 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年高考全国卷I 第8题已经考过,一般认为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B 正确; C 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 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A 项错误,2009年高考全国卷I 第29题已经考过,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最高,AsH 3、PH 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NH 3>AsH 3>PH 3;【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基本概念:如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氢键与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性的影响,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具体应用,这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这道题目实属原题,属于送分题!【点评】其实还可以拓展:考同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里面的如同为原子晶体或同为离子晶体等,不应该老局限于分子晶体,这样显得2010年高考题与08和09没有太大区别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解析】A 错误,因为Li 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 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B 错误,酸性:HCl >H 2SO 3>H 2CO 3所以通入后无BaSO 3沉淀,因为BaSO 3+2HCl=BaCl 2+H 2O+SO 2↑;D 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 3+2H 2O+CuSO 4=Cu(OH)2↓+(NH 4)2SO 4,接着Cu(OH)2 △ CuO+H 20,溶液中NH 3不能还原CuO 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 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 2CO 3>HClO,反应为:CO 2+H 20+Ca(ClO)2=CaCO 3↓+2HClO ,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答案】C【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 、B 、C 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 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将铜屑加入3+Fe 溶液中:3+2+2+2Fe +Cu=2Fe +Cu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2Fe +4H +NO =Fe +2H O+NO -+↑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 =2Fe 3H ++↑ 【解析】A 正确,符合3个守恒;B 错误,电荷不守恒,Fe 3O 4中Fe 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 3O 4+8H +=2Fe 3++Fe 2++4H 2O ;C 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 2++NO 3-+4H +=3Fe 3++NO↑+2H 2O ;D 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 2+和H 2; 【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D 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B 项也见得多,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不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再次出现,这道题就没什么意思了!A 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 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2TiO /S TiO /S h ν*−−→(激发态) +-22TiO /S TiO /S +e *−−→3I +2e 3I ---−−→2232TiO /S 3I 2TiO /S+I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电池工作时,I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不会减少【解析】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 3-+2e -=3I -;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 正确,见B 选项的解析;D 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就是:I 3-3I -的转化(还有I 2+I -I 3-),另一部分就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答案】B【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 氧化 还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否适应陌生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等【点评】本题立意很好,但是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3)问,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