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
[论文摘要]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并让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论文关键词]课外阅读策略兴趣习惯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因此,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重要举措。
下面我们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催化爱书情感。
我们在教室一角摆了一个书橱,让学生纷纷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班级图书角的书越来越丰富,同学们又带来了文竹、吊兰来装饰书橱,那一本本摆放整齐、散发着墨香的图书,那一盆盆绿意昂然的植物,无不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球。
我们又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或是自己最满意的读书手抄报,用卡纸设计成各种图案,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
每一面墙壁上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下课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欣赏着、品味着、吸收着……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
”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入学调趣法——老师可以从学生入学时就开始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新生入学,开学第一天就组织参观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经典文化长廊”,让孩子感受书的新奇;组织观摩高年级同学的阅读活动,让他们感受那浓浓的读书氛围,感染书迷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从而激发阅读愿望。
示范引趣法——古语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每次的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
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赏识激趣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为了让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的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并开展“诵读小明星”、“故事大王”等荣誉的评比活动。
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赏识。
奖励鼓趣法——为了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老师可制定星级阅读评价制度、周月季读书计划、阅读奖励制度,各班可建立学生阅读记录册,进行日常阅读的检查和评价。
每学期读三本书者被评为“麦粒级”,读六本书者被评为“麦穗级”,读九本书者被评为“麦垛级”。
考级活动能极大鼓舞学生的读书热情。
总之,兴趣是走好阅读的第一步,老师通过有声有色的引导活动,使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达到有意中无意,无意中有意的境界。
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呼唤,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三、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书的世界五彩缤纷,如何发挥课外阅读最大的效益,书目的选择首为重要。
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对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行有效把关,让他们从不同角度选择课外读物。
1、开学前的计划推荐优秀书目。
每学期开学前,老师可根据新课标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向学生提供每学期适合低、中、高年级阅读的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让学生周末时自主购买相关书籍。
2、根据课堂学习需要推荐课外读物。
平时老师要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另外,小学课本中选入的名家名作多是节选,只能窥一斑而未见全貌,所以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读该作家同风格的其它文章。
如教学《学弈》,会推荐孩子阅读少年版《论语》之类的书籍。
3、根据学生喜好推荐书目。
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
老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包括“闲书”。
如喜欢科学的,要推荐他们去读《十万个为什么》等;喜欢动物学的,要推荐他们去读《昆虫记》等;喜欢天文学的,要推荐他们去读《天空趣象》……
4、推荐经典名著美文。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他认为,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他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他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相继推出部分名著,引领孩子迈进名著的文学殿堂,让经典名著给予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文化的熏陶。
四、指点读书技巧,让学生会阅读
虽然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重要因素,但学生若凭兴趣漫无目标、不讲方法地去茫茫书海中闯荡,其意义和收效可想而知。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
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二是定时。
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
三是要定量。
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结合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分学段的阅读目标,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掌握几种最基本阅读方法
老师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介绍以下几种:一是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二是精读法。
就是对书报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三是速读法。
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
这就要求学生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四是诵读法。
对于经典的中华古诗文,中外现当代美文中的优秀句段采用反复诵读的办法。
老师要强调反反复复的读、完整的读、来来回回地读;全班齐读、小组赛读、小组轮读、两句两句地轮读……,简单的话天天说,简单的事天天做,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3、指导写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因此,我们要教育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将课外阅读的书,可以概括故事大意;也可摘抄珍珠句段、词语贝壳;还可以写一些我们的感悟,对人物或对事件的看法。
课外阅读时间一长,孩子们的字词句积累越来越多,文学功底亦随之加厚。
五、以各种活动促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师要倡导“我读书,我快乐”的思想,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利用每天十分钟“晨读”。
内容或是学生必背的古诗词,或是每日的新闻,或是一些经典美文,师生共同品味读书的快乐。
2、举办读书交流会。
每周学生以“好书推荐”、“书海拾贝”、“读书心语”等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每月出一期手抄报。
学生可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月出一期读书手抄报。
班内可结合重大节日组织读书手抄报评选活动,如“庆六·一”、“庆三·八,回报母亲”、“迎国庆”等手抄报比赛。
也可将手抄报张贴上墙,供同学们阅读,为班级增添书香气息。
4、快乐作文活动。
读写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以“快乐作文”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愉悦。
日记、随堂作文、成语、歇后语作文等富有情趣的作文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
老师定期把优秀的作文装订结集、展示交流。
5、建立评价、表彰制度。
结合学校评比“书香班级”、“读书小能手”等,促进读书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6、提倡亲子共读。
在家长会上,就课外阅读的好处与家长作进一步沟通,开展亲子共读,把读书的氛围从校内引到课外,期末评选出“书香家庭”。
温家宝总理说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愿我们的努力,使课外阅读如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书香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吴海飞撰写《点燃学生阅读的灯》《小学语文》2007年第2期
3王传超撰写《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2010年1月23日
4李敏撰写《书香班级建设的研究》 2009年9月网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