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15Nδ~2H溯源地图溯源数据库论文

合集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产地溯源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产地溯源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14年 科研热词 近红外光谱 药用植物 聚类分析 稳定碳同位素 碳同位素 相似性分析 理化指标 牛肉 煮制 煎制 烤制 水产品 氮同位素 教学研究 拟穴青蟹 归纳法 化学计量学 加工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产地溯源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黄酮化合物 葡萄酒 聚类分析 红外光谱 牡蛎 淡菜 植物源 标记物 指纹图谱 地理标志 可视化传感阵列 双指标序列分析 单花种蜂蜜 化学计量学 元素指纹 产地溯源 乳山湾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科研热词 稳定性同位素 羊 痕量元素 化学成分分析 动物源性食品 产地溯源 产地来源 δ 15n δ 13c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011年 科研热词 近红外光谱 溯源 原产地 羊肉 稳定性同位素 研究进展 饲养期 食品追溯 食品安全 谷物 苦荞 组织和器官 矿质元素 牛肉 数据挖掘 地域 动物 判别分析 分析方法 产地确证 产地溯源 产地来源 δ 2h pls-da法 pca+lda法 k最近邻法 推荐指数 3 3 3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地类溯源报告

地类溯源报告

地类溯源报告地类溯源报告一、引言地类溯源是一种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过程,追溯土地利用类型的来源和演变的方法。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地类溯源的全面详细信息。

二、背景地类溯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了解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演变过程,可以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因素以及政策措施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三、方法1. 数据收集:进行地类溯源需要收集相关的土地利用和覆盖数据。

常见的数据来源包括卫星遥感影像、空照图、统计数据等。

2. 数据处理: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分类算法等方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分析的格式。

3. 地类分类: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将土地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如农田、林地、城市建设区等。

4. 溯源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或空间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来源和演变过程。

可以使用GIS等工具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

四、案例研究以某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为例,进行地类溯源分析。

1. 数据收集收集该地区近几十年来的卫星遥感影像、空照图以及相关统计数据。

2. 数据处理使用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土地利用分类图。

同时,将空照图数字化,并与卫星影像进行叠加。

3. 地类分类根据解译结果和统计数据,将土地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农田、林地、城市建设区等。

4. 溯源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来源和演变过程。

在1980年代,该地区主要是农田和林地;而到了2000年代,城市建设区逐渐扩大,并且农田面积减少。

这表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某地区的地类溯源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人类活动、自然因素以及政策措施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大;城市化进程导致农田面积减少;未来需要制定更加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政策,以平衡城市发展和农业需求。

六、结论地类溯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多种同位素追踪水体硝酸盐污染来源

多种同位素追踪水体硝酸盐污染来源

多种同位素追踪水体硝酸盐污染来源吴娜娜;钱虹;李亚峰;王宇思【摘要】The principle of isotope tracer technique and the typical range of nitrate in the δ15N and δ18O are summarized.The method of combining different isotopes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nitrate pollution in water is described.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is discussed.%概括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并总结了硝酸盐中的δ15 N和δ18 O的典型值域范围,阐述了多种同位素联合识别水体中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方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期刊名称】《沈阳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9)002【总页数】4页(P103-106)【关键词】水体;硝酸盐污染;氮同位素;氧同位素【作者】吴娜娜;钱虹;李亚峰;王宇思【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水体硝酸盐污染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多,使得水体中硝酸盐的浓度不断增加[1].高浓度的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使人缺氧中毒[2].过量氮素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3] (赤潮、水华等).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只能去除部分硝酸盐,而大量的硝酸盐污染物仍存在于被污染水体中[4].因此,识别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的来源并有效治理被污染的水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及其转化存在多样性,仅用常规分析方法通常无法识别不同来源的氮污染.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建立为弥补上述不足提供了可能性.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自然界中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每种同位素在这种元素的所有天然同位素中所占的比例用丰度表示[5].下面以氮元素为例,氮元素存在2种稳定同位素,分别是14 N和15 N.在空气中,14 N的相对丰度为99.633%,而15 N的相对丰度仅占0.366%.在大气中,即使不同的地域高度,15N/14N(丰度比)是一个常数为1/272 [6].因此,检测不同含氮物质氮同位素组成时,可将大气氮标准作为参考值[7].含氮(氧)物质的同位素比值相对大小的符号用δ样品(‰,air)表示,其定义为:式中:δ样品和δ标准分别表示样品中和标准物质中15 N/14 N或18O/16O的比值.不同的含氮物质的δ15N 值存在差异,同位素示踪技术就是利用不同的δ15N值来识别硝酸盐污染的来源.然而,同位素会以不同比例在不同的物质间分配,即同位素的分馏作用[8].影响同位素的分馏的因素很多,包括酸碱度、pH值、温度、检测条件、中间产物等[9-10].2.1 水体中不同来源硝酸盐氮同位素值域由于不同来源的硝酸盐具有不同的δ15N值,所以起初利用δ15N值来定性追踪硝酸盐污染来源.Kolh[11]是第一位利用15N进行硝酸盐污染研究的,用估算化肥对桑加蒙河(Illinois,美国)的贡献,利用比较简单的混合模型估算出化肥的贡献率为55%.然而Kreitler[12] 并不完全接受Kolh的方法,1975年他考虑氮肥在土壤带中的分馏效应、土壤中氮同位素的空间变异性、不同类型氮肥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和其他氮源如降雨的影响,分别采集了德克萨斯州兰纳尔斯郡和密苏里州马孔郡的地下水,利用氮同位素追踪了两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发现它们具有显著的氮同位素组成差异,前者为+2‰~+8‰,后者为+10‰~+20‰.故得出结论土壤有机氮矿化是德克萨斯州兰纳尔斯郡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主要来源,而动物粪便降解是密苏里州马孔郡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主要来源.国内对于利用稳定同位素追踪水体硝酸盐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邵益生[13]等人在1992年率先利用硝酸盐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北京郊区污灌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同年焦鹏程等人利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石家庄市地下水中硝酸盐来源.在此基础上,张翠云[14]等人在2004年利用氮同位素追踪石家庄某地区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来源情况,测得该地区地下水中δ15N值域为+4.53‰~+25.36‰,其均值为+9.94‰±4.40‰(n=34),认为该地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主要来自粪肥和污水.随着对同位素识别硝酸盐污染的研究不断深入,不同硝酸盐污染源的氮同位素值域范围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总结了不同污染源硝酸盐氮同位素的值域范围(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污染来源的硝酸盐的氮同位素δ15N的值域存在重叠的情况,因此单利用氮同位素追踪水体中硝酸盐污染不能准确判断污染来源.为了探索更完善的检测方法,开始对硝酸盐中氧同位素的值域范围进行研究.2.2 水体中不同来源硝酸盐氧同位素值域环境中氧的同位素主要以16 O、17 O和18 O的形式存在,相对丰度分别为99.76% 、 0.04% 和 0.20% .测定氧同位素时,通常采用维也纳标准海洋水(VSMOW)作为标准物.δ18 O 的值计算方法同氮同位素.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出了不同污染源硝酸盐氧同位素的值域范围(见表2),可分为三大类[15-17]:①大气沉降作用;②硝态氮肥;③土壤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而产生的硝酸盐(包括氨态氮肥、土壤中的氮、粪肥和污废水中的硝酸盐以及雨水中的氨).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硝酸盐氧同位素的值域范围有明显差别,几乎不存在值域范围重叠的现象,故相对于利用氮同位素识别硝酸盐污染的来源,利用氮和氧两种同位素识别水中硝酸盐污染来源在理论上更加精确.然而实际工作中测试值,且往往超出这一范围较多.故又探索利用多种同位素联合识别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来源. 由于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存在,使得硝酸盐中最初的δ15N和δ18 O值发生改变,所以使用中δ15N和δ18 O方法准确识别水体中硝酸盐污染来源比较困难.随着技术的发展,硼的同位素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Komor[18]最早发现B-和水中的可以共同迁移并证实了这一发现.其后,研究发现硼元素不受转化过程的影响(只有在黏土矿物的吸附过程中才有发生分馏现象的可能).利用硼同位素的这些性质,Widory等[19-20]利用了δ11B和硝酸盐δ15N联合识别技术追踪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法国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来源.以此证实了硼、氮联用可用于氮来源的研究;Seiler等[21]、Xue等[22]联合用δ15N、δ18 O和δ11B,分别追踪了美国内华达州地下水中和比利时佛兰德斯地区地表水中硝酸盐污染来源.此后开始探索更多的同位素联用,发现利用硝酸盐的δ17O可以较为准确的区分来自大气沉降和其他污染来源[23].Abrams等[24] 在研究意大利马里亚诺环礁湖流域硝酸盐污染的来源时,对中的δ15N、δ17O和中的δ18 O和δ34S以及H2O中的δ2H和δ18O进行多种同位素示踪和一些离子浓度的追踪,最终测得该流域水中的硝酸盐污染不仅来源于大气沉降作用和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还来自于城市污废水的排放和硝化作用等.此外,Heaton等[25]在马耳他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来源的研究中利用中的δ15N和δ18 O,H2O中的δ2H和δ18 O同位素测得该地地下水中氮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粪肥、污水和土壤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硝酸盐污染,保证水环境安全,识别水体中污染的来源是大势所趋.因此,深入研究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识别硝酸盐来源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来源的氮污染,有不同的δ15N和δ18 O值域范围,故可利用氮氧同位素追踪技术识别硝酸盐污染的来源.然而,有些氮污染来源的δ15N和δ18 O存在重叠,故氮氧同位素识别硝酸盐污染来源不够精确.研究逐渐发现,利用δ15N和δ11B,δ15N、δ18 O和δ11B,δ15N、δ18 O和δ17O,δ2H和δ18 O,δ34S和δ18 O等联合同位素示踪技术识别不同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来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位素识别硝酸盐污染来源的准确性.虽然目前可以利用多种同位素识别水体中硝酸盐的来源,但是识别的精确度却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需要在不断优化现有方法的同时提出新方法.由于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存在,使得识别硝酸盐来源的结果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异,所以应加强对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判别并对分馏过程进行定量化,最大程度地减小分馏过程对同位素判源方法准确性的影响.分馏过程定量化和利用相关模型定量识别水体中硝酸盐污染应该是以后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1 ] 毛巍,梁志伟,李伟,等. 利用氮、氧稳定同位素识别水体硝酸盐污染源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24(4):1146-1152. (MAO W,LIANG Z W,LI W,et al. Research advances in identifying nitrate pollution sources of water environment by using nitroge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s[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3,24(4):1146-1152.)[ 2 ] 皇甫超申,史齐,李延红,等. 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利害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27(8):733-736. (HUANGFU C S,SHI Q,LI Y H,et al. Harm-benefit analysis of nitrite relative to human health[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 2010,27(8):733-736.)[ 3 ] PARNELL A C,INGER R,BEARHOP S,et al. Source partitioning usingstable isotopes:coping with too much variation[J]. PLoS ONE,2010,5(3):e9672.[ 4 ] FUKADA T,HISCOCK K M,DENNIS P F,et al. A dual isotope approach to identify denitrification in groundwater at a river-bank infiltration site[J]. Water Research, 2003,37(13):3070-3078.[ 5 ] CHEN W Q,CHEN W C,RAO H,et al. An improved ion-exchange/diffusion method for 15N isotope tracing analysis of nitrate in surface waters from watershed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22(5):784-788.[ 6 ] 张俊萍,宋晓梅. 稳定同位素追踪水体中的氮来源的研究现状[J]. 环境科技, 2014,27(6):71-75. (ZHANG J P,SONG X M. Research advances on tracking multiply sources of nitrate by using stable isotopes in water[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27(6):71-75.)[ 7 ] 陈自祥,柳后起,刘广,等. 淡水水体中氮污染源的识别-利用硝酸根中氮和氧同位素组成[J]. 环境化学, 2012,31(12):1855-1864. (CHEN Z X,LIU H Q,LIU G,et al. Tracing nitrogen sources and cycle in freshwater system using nitrogen and oxygen isotopic values in nitrate[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12,31(12):1855-1864.)[ 8 ] 马传明,赵丽华,刘存富,等. 天然水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测试技术研究进展[J]. 工程勘察, 2010,38(7):37-41. (MA C M,ZHAO L H,LIU C F,et al. Advances of the research of isotopic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nitrate in natural water[J].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2010,38(7):37-41.)[ 9 ] 徐志伟,张心煜,于贵瑞,等. 中国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 2014(8):3230-3238. (XU Z W,ZHANG X Y,YU G R,et al. Review ofdual stable isotope technique for nitrate source identification in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in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4(8):3230-3238.)【相关文献】[10] LI S L,LIU C Q,LI J, et al. Evaluation of nitrate source in surface water of southwestern China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J]. Environment Earth Science, 2013,68(1):219-228. [11] KOHL D H,SHEARER G B,COMMONER B. Fertilizer nitrogen: contribution to nitrate in surface water in a corn belt watershed[J]. Science, 1971,174(4016):1331-1334.[12] KREITLER C W. Nitrogen-isotope ratio studies of soils and groundwater nitrate from alluvial fan aquifers in Texas[J]. Journal of Hydrology, 1979,42(1/2):147-170.[13] 邵益生,纪杉. 应用氮同位素方法研究污灌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J]. 工程勘察, 1992(4):37-41. (SHAO Y S,JI B. Effect of sewage irrigation on nitrogen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by nitrogen isotope method[J].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1992(4):37-41.) [14] 张翠云,张胜,李政红,等. 利用氮同位素技术识别石家庄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19(2):183-191. (ZHANG C Y,ZHANG S,LI Z H,et al. Using nitrogen isotope techniques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the nitrate contamination to the groundwater beneath Shijiazhuang city[J].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2004,19(2):183-191.)[15] 任玉芬,张心煜,王效科,等. 北京城市地表河流硝酸盐氮来源的氮氧同位素示踪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7(5):1636-1640. (REN Y F,ZHANG X Y,WANG X K,et al.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in study of nitrate sources in Beijing urban rivers[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3,7(5):1636-1640.)[16] SHOWERS W J,GENNA B,MCDADE T,et al.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 on an urbanized dairy farm[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42(13):4683-4638.[17] 郭林臻,薛冬梅,王中良. 地表水硝酸盐的氮、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8(7):37-41. (GUO L Z,XUE D M,WANG Z L. Research progress of stable isotopes of nitrogen and oxygen in nitrate of surface water[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38(7):37-41.)[18] KOMOR S C. Boron content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og manure,selected fertilizers,and water in minnesto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1997,26(5):1212-1222.[19] WIDORY D,KLOPPMANN W,CHERY L,et al. Nitrate in groundwater:an isotopic multi-tracer approach[J]. 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004,72(1/2/3/4):165-188.[20] WIDORYD,PETELET-GIRAUDE,NÉGRELP,et al. Tracking the sources of nitrate in groundwater using coupled nitrogen and boron isotopes: a synthesis[J]. 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 2005,39(2):539-548.[21] SEILER R L. Combined use of 15N and 18O of nitrate and 11B to evaluate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J].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5,20(9):1626-1636.[22] XUE D M,DE B B,VAN C,et al. Classification of nitrate polluting activities through clustering of isotope mixing model outpu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13,42(42):1486-1497.[23] TSUNOGAI U,KOMATSU D D,Daita S,et al. Tracing the fate of atmospheric nitrate deposited onto a forest ecosystem in eastern Asia using Δ17O[J]. 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 2010,10(4):23073-23101.[24] SACCON P, LEIS A, MARCA A,et al. Multi-isotope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nitrate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Marano Lagoon(Italy) and parts of its catchment area[J]. Applied Geochemistry, 2013,34(4):75-89.[25] HEATON T H E,STUART M E,SAPIANO M,et al. An isotope study of the sources of nitrate in Malta’s groundwater[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2,414:244-254.。

中国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进展

中国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进展

中国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进展中国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体硝酸盐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生生物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体硝酸盐的溯源研究对于准确判断污染源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水体硝酸盐氮氧双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氮氧同位素在水体硝酸盐溯源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而水体硝酸盐污染被认为是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生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硝酸盐污染超过环境容量时,就会引起许多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藻华暴发和地下水污染等。

因此,准确判断硝酸盐的污染源至关重要,可以为治理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 氮氧同位素在水体硝酸盐溯源中的应用氮氧同位素是对硝酸盐起源进行溯源的有效工具。

氮氧同位素组成不同的污染源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以通过分析水体中硝酸盐的同位素组成来确定硝酸盐来源。

氮氧同位素比值通常用δ15N和δ18O表示,其值反映了硝酸盐的形成机制和来源。

以氮氧同位素为指示的硝酸盐溯源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体中硝酸盐来源的研究。

3. 研究方法和技术目前,常用的水体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气体法和仪器分析法。

微生物气体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气体来分析硝酸盐的同位素组成,该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成本低,但分析结果在高盐度水体中容易受到干扰。

仪器分析法则是通过质谱仪等仪器设备对硝酸盐的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优点,但设备价格较高、操作复杂。

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进行硝酸盐溯源研究。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尽管水体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溯源在水污染研究中具有巨大潜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中硝酸盐的同位素组成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降雨、温度等,这对水体硝酸盐溯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挑战。

鸭绿江河口西岸潮滩沉积物有机质对流域变化的响应

鸭绿江河口西岸潮滩沉积物有机质对流域变化的响应

鸭绿江河口西岸潮滩沉积物有机质对流域变化的响应石勇;刘志帅;高建华;李军;白凤龙;汪小勇【摘要】Riverine particle organic matter (POM)contains key information about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and hu-man activities.The basin changes and interaction,between land and sea,can be reflected by the vari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 from estuary.Four sediment cores and 23 surfac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idal flat of west bank of Yalu Estuary in twice from 2010 to 2011.The elemental and C-and N-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rganic matter (OM)were determined,together with sediment grain size.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relationship be-tween TOC/TN andδ13 C decrease,as well as correlation betweenδ15 N and sediment grain size from estuary to west,indicating that reconstruction degree of OM get further and the source of OM get complicated.Weuseδ13 C to analysis OM’s source and its transport as the principal line,TOC/TN as auxiliary,and useδ15 N to evaluat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variations ofδ13 C in sediment cor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river sediment load.Intercepted by dams,the sediment load decreased gradually,causing the deposition rate of tidal flat getting slow,and increasing the marine OM content in sediment.Variation ofδ15 N in core sediment indicates the increasing sewage discharge. Otherwise,the rapid deposition rate in West Chanel Estuary reduced theδ13 C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land to sea. And the material,transported from sub-tidal and enriched in inter-tidal,caused theδ13 C increasing in landward di-rection in west tidal flat of Yalu Estuary.%河流颗粒有机质提供了陆地碳循环的重要信息以及人类活动的记录,通过河口地区沉积物有机质组成,可反映流域变化及海陆间相互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稳定性同位素技术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稳定性同位素技术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食物网 1 肥胖 1 耦合模型 1 纤维素 1 稳定氧同位素 1 稳定氢同位素 1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 1 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 1 稳定同位素比值 1 碳氢氧同位素 1 湿地 1 沉积物 1 水源 1 氮素循环 1 氮沉降 1 森林碳汇 1 森林生产力 1 梅梁湾 1 悬浮颗粒有机物 1 广西省 1 太湖 1 土壤 1 古环境 1 原位鉴定 1 区域差异 1 功能微生物 1 冬小麦 1 东风洞 1 δ 15n 1 δ 13c 1 16s rrna基因克隆 1 15n-稳定性同位素探测技术 1

肉类食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肉类食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作为动物性蛋白主要来源的肉类食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特色地域标志肉类食品如苏尼特羊肉、黑水凤尾鸡等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供给不平衡,产业附加值高,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1]。

产地溯源技术的开发既保护了地区品牌和特色产品,同时为食品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肉类食品产地溯源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对稳定同位素技术、矿物元素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与DNA指纹图谱等技术[2]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肉类食品地理鉴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1 稳定同位素技术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环境中不衰变,可作为溯源标志物。

但稳定同位素分馏受环境、气候、生物代谢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不同地理来源的肉类同位素自然丰度存在一定差异,为肉类产地鉴别的研究提供了特征性指纹信息[3]。

郭莉等[4]采集内蒙古12个旗县的564份羊肉样品,运用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联用(elementary analyzer-stable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ers, EA-IRMS)法测定δ13C 和δ15N值,并进行二维投射和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完全的将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放牧羊肉与西部区四子王旗、和林县和达拉特旗舍饲羊肉区分开。

吕军等[5]测定了3个地区牛肉样品粗蛋白中δ13C、δ15N、δ2H与δ18O的值,判别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地δ13C、δ15N、δ2H、δ18O都有显著差异,并且可利用δ13C值推断各地牛饲料中的主要成分。

郭波莉等[6]采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3个不同地域的牦牛肉,利用元素-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分析样品中δ13C、δ15N、δ2H的值,结果显示,牦牛肉中稳定同位素指纹与高海拔地区的牧草、饮水、地形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指纹特征。

氮氧同位素溯源-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氮氧同位素溯源-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氮氧同位素溯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氮氧同位素溯源是一种利用氮和氧同位素分析物质来源和演化历史的方法。

氮和氧同位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同位素,在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都有独特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通过测量样品中氮和氧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可以揭示样品的地理来源、环境演化过程、生命活动等信息。

氮氧同位素溯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地质科学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岩石学研究等方面。

在环境科学领域,它常被用于水循环研究、大气污染物来源分析等方面。

在生物学领域,氮氧同位素溯源可以用于食物链研究、动植物迁徙研究等。

此外,氮氧同位素溯源还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学、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

氮氧同位素溯源的原理基于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

不同来源的物质或过程会导致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通过测量样品中氮和氧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并与已知样品进行对比,可以确定样品的来源和演化历史。

同时,氮和氧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也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地质、环境、生物等系统中的复杂过程。

尽管氮氧同位素溯源具有很多潜在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

首先,样品的准备过程可能影响同位素的测量结果。

其次,同位素分析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可能限制了溯源的精度和分辨率。

此外,同位素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也会对溯源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氮氧同位素溯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物质的来源和演化历史。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氮氧同位素溯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本部分将介绍氮氧同位素溯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该技术在环境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内容,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

1.3 目的本部分将明确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图,以及希望通过本文传递给读者的核心信息。

1.4 总结本部分将简要概括引言部分的内容,并为下个部分的正文做一个过渡。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甘肃环县不同乡镇肉羊溯源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甘肃环县不同乡镇肉羊溯源中的应用

核农学报2023,37(9):1782~1789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甘肃环县不同乡镇肉羊溯源中的应用郄梦洁李政赵姗姗阳晓婷赵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摘要:“环县羊羔肉”是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

为了在发生造假事件或食品安全事故后快速实施问题产品的召回,以及对其品牌进行保护,对环县小产地的肉羊进行溯源研究极为必要。

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δ13C、δ15N、δ2H和δ18O)对环县境内3个乡镇的肉羊进行溯源研究。

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线性判别模型对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境内3个乡镇的羊毛和羊血的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判别分析,并对羊毛和羊血中的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3个乡镇的羊毛原始判别准确率为95.0%,交叉验证判别准确率为91.3%;羊血原始判别准确率和交叉验证判别准确率均为97.5%。

综上所述,采集可活体取样、易保存的羊毛或羊血样品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是一种对肉羊进行乡镇级小产地溯源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肉羊活体建档及低成本构建肉羊数据库。

本研究结果不仅为环县肉羊溯源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也为其他农产品小产地溯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环县肉羊;羊毛;羊血;稳定同位素;产地溯源DOI:10.11869/j.issn.1000⁃8551.2023.09.1782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水质苦咸、矿化程度高、无污染,野生草药资源丰富,盛产地椒、麻黄等供羊食用的100多种中药材[1]。

环县草场广阔,羊只年饲养量70万只以上,农户按照“10+1”模式养殖滩羊、小尾寒羊、湖羊;按照“30+2”模式养殖绒山羊和黑山羊[1]。

盛产的羊羔肉是环县传统地方风味名吃,具有嫩而不膻、瘦而不柴、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特质,素有“朝登黄土地、暮住土窑洞、饥食中药草、渴饮矿泉水”的美誉[2]。

安徽马鞍山市长江漫滩浅层地下水中高浓度氨氮成因探究

安徽马鞍山市长江漫滩浅层地下水中高浓度氨氮成因探究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3.04.012安徽马鞍山市长江漫滩浅层地下水中高浓度氨氮成因探究郭 伟1,陈 戈1,陈鹏雪2,万立力3(1. 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蚌埠 233030;2.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3.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 243071)摘 要:安徽沿江地区的地下水氨氮超标日益严重,但超标的原因并不明确,尤其是对氨氮的来源研究不够深入。

本研究以QY10A监测井为例,通过污染物溯源、水质检测、溶浸试验和氮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氨氮来源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存在高浓度的氨氮污染源,高氨氮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不密切,第四纪粉质黏土夹粉细砂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和下部的灰黑色粉质黏土是主要氨氮赋存部位。

高氨氮地下水的中硝酸盐δ15N 和δ18O 同位素分析结论为来源于土壤中的NH4+,综合推断QY10A监测井氨氮超标是原生地质环境含量高所致。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分析;氨氮;溶浸试验;同位素分析;长江漫滩中图分类号:P6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3)04-0066-06地下水氨氮污染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其超标原因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但多被归结为人为因素[1-3]。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地质背景导致的地下水氨氮含量超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4]。

有关学者在对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地下水中氨氮来源的研究中提出,古地貌和沉积环境决定着第四系沉积物中有机氮的含量,有机氮在还原环境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氨氮,是地下水中的氨氮的重要来源之一,强还原且封闭的环境会导致地下水中氨氮异常富集,从而出现氨氮超标[5-10]。

安徽沿江地区是安徽省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迅速。

滆湖氮污染双同位素溯源与清单统计法对比研究

滆湖氮污染双同位素溯源与清单统计法对比研究

滆湖氮污染双同位素溯源与清单统计法对比研究袁丽君;刘广;张泽洲;曹希;高月香;袁林喜;尹雪斌【摘要】滆湖位于我国江苏省,湖区主要涉及常州市的武进区、金坛区以及无锡市的宜兴市.密集的人口和发滆达的工农业造成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严重,污染来源复杂.因此亟待识别水体中的氮素污染来源,为氮素污染治理滆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以生活污水、化学肥料及工业废水为硝态氮端元,借助氮氧同位素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出湖区滆域生活污水、化学肥料及工业废水对湖硝态氮污染负荷贡献率,分别为22.79%、33.25%、43.96%.同时本研究针对2013年整年滆湖区域调研数据,利用清单统计法,从宏观上量化了一整年3种来源硝态氮负荷贡献量的绝对值,并推算出相对值,分别为42.09%、48.11%、9.80%滆.两种方法以互补的方式对不同时间尺度上湖硝态氮污染负荷进行了表征,为滆湖硝态氮污染的治理提供了科学参考.【期刊名称】《土壤》【年(卷),期】2018(050)004【总页数】8页(P738-745)【关键词】滆湖;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清单统计;硝态氮负荷贡献率【作者】袁丽君;刘广;张泽洲;曹希;高月香;袁林喜;尹雪斌【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苏州 2151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苏州 215123;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苏州 215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苏州 215123;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 23200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苏州 2151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2滆湖是太湖上游重要的行蓄洪湖泊,工业历史悠久,承担区域供水、生态调节的重要作用。

溯源报告进展情况汇报

溯源报告进展情况汇报

溯源报告进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向您汇报溯源报告的进展情况。

自从我们开始进行这项工作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向您做出详细的汇报。

首先,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对相关的文献、数据和案例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确保了我们在溯源报告中所使用的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我们深入挖掘了各种来源,包括学术期刊、政府报告、行业研究等,以确保我们的报告具有全面性和可信度。

其次,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溯源对象的调查研究。

针对我们所关注的溯源对象,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对其生产流程、原材料来源、生产环境等方面的调查。

我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走访、访谈调查、数据分析等,以获取尽可能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已经对溯源对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溯源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比对工作。

在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之后,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我们采用了统计分析、比对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为溯源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撰写溯源报告的初稿。

在对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了充分的搜集和分析之后,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撰写溯源报告的初稿。

我们将在报告中详细呈现我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和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我们将确保报告的内容准确、清晰,符合科学的逻辑和论证要求。

总的来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仍然需要继续努力。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完善溯源报告,并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我们相信,在您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份高质量的溯源报告。

谨此汇报,望领导审阅。

此致。

敬礼。

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论文素材

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论文素材

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论文素材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然而,过去存在的一些农产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担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进行探讨,为撰写农产品溯源体系论文提供素材。

二、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的定义和意义1. 定义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进行全程追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

2. 意义- 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消费者可以通过溯源系统查询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结果、配送等信息,从而增加对农产品的信任。

- 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可以从源头到终端对农产品进行追溯,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 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管理:通过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各个环节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方面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通信,提高供应链的协同管理能力。

三、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的技术与方法1. 技术手段- RFID技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给农产品打上标签,并通过读写器与数据存储系统进行记录和管理。

- 条码技术:在农产品包装上加上条形码,通过扫描条码来获取农产品信息。

- 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对农产品的信息管理和共享。

2. 方法- 采集环节:从农产品生产环节开始,对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农药使用、农田环境等信息进行采集。

- 记录与存储:将采集到的农产品信息与时间、地点等有关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 溯源查询:消费者可以通过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的查询系统,输入农产品标识码或扫描农产品的二维码来查询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等信息。

四、供应链农产品溯源体系在实践中的案例分析1. 中国农产品溯源网中国农产品溯源网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农产品溯源平台,通过与农产品生产商、加工商、配送商等企业的合作,实现农产品所有环节的信息共享与管理。

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期刊名称】《南方水产科学》【年(卷),期】2024(20)3【摘要】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是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为了解其营养结构和食性等特征,于2021和2022年在珠江口水域采集样本,并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从营养生态位、营养结构指标、食性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δ13C为(-18.74±1.41)‰,δ15N为(12.35±0.57)‰,营养级为(3.25±0.17)‰。

δ13C在体长小于100.00 mm时随体长增加逐渐上升,之后随体长增加而下降;δ15N在体长<110.00 mm时随体长增加而上升,在110.00~120.00 mm时出现骤降拐点,δ15N最小,之后随体长增加而上升。

在体长<100.00 mm和>120.00 mm两阶段的营养多样性较高,营养生态位宽幅较大;在体长100.00~120.00 mm阶段,种群冗余度与均匀度较高,群落内营养生态位分布均匀,拥有相似营养特征的个体占比高。

贝叶斯混合模型溯源表明,浮游动物对棘头梅童鱼的食物贡献比例最高。

研究结果可为棘头梅童鱼的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10页(P56-65)【作者】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西沙岛礁渔业生态系统海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省深远海渔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1.1【相关文献】1.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学比较研究2.利用耳石日轮研究珠江口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及生长3.珠江口棘头梅童鱼、七丝鲚资源初步评估4.数据有限条件下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资源状况评估5.2017—2020年珠江口棘头梅童鱼的种群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食品安全溯源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为此我们创新小组选择将日益流行的智能手机和农产品质量溯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牛肉为例,借助android免费开放的平台以及MySQL数据库、条码扫描等技术设计开发出一个操作方便的农产品质量溯源手机应用方案,为我国肉制品安全可溯源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实现肉牛的安全生产以及牛肉的安全消费。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溯源清真牛肉1.引言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然而近几年出现的毒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地沟油事件等让人们谈食色变,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更是日益提高。

如何让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一直是政府努力的目标,相关部门也提出“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模式[1]。

现今,食品安全可溯源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之一,有效实现了对食品安全的控制。

本系统旨在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条形码溯源管理平台。

商家通过此系统可以更好地进行产品管理和精确查询,食品出现问题时能进行溯源处理,明确责任,减少损失。

消费者可以通过安装智能手机识读设备对产品条码进行扫描,了解相关信息。

2.系统设计与实现本系统紧紧围绕“从源头到餐桌”的溯源思路,后台管理系统主要从溯源信息采集和溯源信息查询两个方面入手[3],包括培育管理、加工管理、物流管理和销售管理四个业务模块以及系统设置一个管理模块。

Android客户端主要是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溯源条形码进行溯源查询,另外还为客户提供例如近期肉菜报价、溯源产品分类和供应商信息等大家普遍关心的信息。

2.1系统需求分析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管上,能够对牛肉产品的流向准确把握,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快速控制相应同类产品的的铺货流向,做出应对措施。

养殖场:在饲养肉牛时,将有关肉牛安全溯源的信息及时准确地输入到管理系统,从而能对整个肉牛的培育过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便于管理,并且方便后续有关部门进行查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15Nδ~2H溯源地图溯源数据库论文
【提示】本文仅提供摘要、关键词、篇名、目录等题录内容。

为中国学术资源库知识代理,不涉版权。

作者如有疑义,请联系版权单位或学校。

【摘要】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及牛尾毛追溯牛肉产地的可行性,本研究拟在大范围内采集牛尾毛样品,探讨牛尾毛代替牛肉建立中国肉牛产地溯源数据库、绘制牛肉溯源地图的可行性,界定牛尾毛进行产地溯源的范围,并初步建立利用牛尾毛追溯中国牛肉产地的溯源数据库。

(1)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四大肉牛主产区(东北平原区、黄土高原区、华北及中原区、内蒙古高原区)随机采集的167个牛尾毛样品和对应的236个饲料样品中的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δ2H)差异特征,结合采样区域气候、地理特征(经度、纬度、海拔)、及饲喂方式等信息,重点探讨了不同区域牛尾毛的区分效果随溯源范围不断缩小的变化趋势,旨在明确各区域应用牛尾毛进行牛肉产地溯源的效果及溯源的有效距离。

结果表明,牛尾毛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肉牛饲料种类(即C3和C4植物)及组成比例有关;稳定氮同位素组成与喂养方式有关(即牧区和农区);δ13C、δ15N值与溯源范围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可有效溯源饲喂方式相差较大的县、乡之间的区域。

稳定氢同位素组成则随区域(即所属肉牛产区)经度、纬度升高呈降低的趋势,能有效区分来源于不同肉牛产区的牛尾毛。

(2)依据最终溯源的范围及效果,建立了各溯源范围内的牛尾毛判别模型。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绘制四大肉牛产区牛尾毛中稳定δ13C、δ15N、δ2H值随地域的变化趋势图(牛尾毛溯源地图)。

通过肉牛饲喂模型试验,进一步证实了牛尾
毛与牛肉中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及牛尾毛在牛肉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依据建立的牛肉与牛尾毛转化模型,将牛尾毛溯源数库转化为牛肉溯源数据库,绘制牛肉溯源地图,并与牛尾毛溯源地图比较。

结果表明,电子溯源地图可有效反映各采样区域牛尾毛中稳定碳、氮和氢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

经模型转化后绘制的牛肉溯源电子地图与牛尾毛溯源地图变化趋势基本相一致,说明牛尾毛可作为牛肉的替代性研究材料,用于牛肉产地溯源数据库的建立。

【关键词】δ13C;δ15N;δ~2H;溯源地图;溯源数据库;
【篇名】牛尾毛稳定同位素分析在牛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目录】牛尾毛稳定同位素分析在牛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摘要5-6ABSTRACT6-7第一章文献综述
11-26 1.1 研究背景11-13 1.1.1 我国牛肉消费和生产水平11 1.1.2 我国肉牛业的特点11-12 1.1.3 我国肉牛业存在问题12-13 1.2 食品生产链追溯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13-15 1.2.1 信息溯源技术13-14 1.2.2 矿物元素指纹溯源技术14 1.2.3 DNA 指纹溯源技术14 1.2.4 光谱指纹溯源技术14-15 1.2.5 有机成分指纹溯源技术
15 1.2.6 稳定同位素指纹溯源技术15 1.3 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技术研究进展15-23 1.3.1 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的基本原理15-17 1.3.2 稳定同位素在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17-19 1.3.3 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技术在牛肉产地溯源中
的研究进展19-20 1.3.4 稳定同位素变化机理研究进展
20-21 1.3.5 动物角蛋白组织中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技术研究进展21-23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23-24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4-26 1.5.1 研究内容24 1.5.2 技术路线图24-26第二章不同产区牛尾毛中稳定同位素指纹信息特征分析26-42 2.1 试验材料26-28 2.1.1 试剂
26 2.1.2 仪器设备26 2.1.3 牛尾毛样品来源信息
26-28 2.2 试验方法28-30 2.2.1 采样方法
28-29 2.2.2 牛尾毛样品的处理方法及过程29 2.2.3 稳定同位素比率检测方法29 2.2.4 数据处理
29-30 2.3 结果分析30-38 2.3.1 不同产区牛尾毛同位素组成方差分析30-34 2.3.2 不同产区牛尾毛同位素组成直观分析34 2.3.3 不同产区牛尾毛稳定同位素组成判别分析34-37 2.3.4 饲料中各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牛尾毛同位素组成的影响37-38 2.4 讨论38-40 2.5 文章小结40-42第三章不同亚区牛尾毛中稳定同位素指纹信息特征分析42-56 3.1 材料与方法42-43 3.1.1 试验材料
42-43 3.1.2 牛尾毛各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方法
43 3.2 结果与分析43-53 3.2.1 不同亚区牛尾毛中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分析43-46 3.2.2 不同亚区牛尾毛中稳定同位素系统聚类分析46-48 3.2.3 不同亚区牛尾毛中稳定同位素判别分析48-52 3.2.4 牛尾毛中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规
律分析52-53 3.3 讨论53-55 3.4 本章小结
55-56第四章牛肉产地溯源数据库建立及溯源地图的绘制56-67 4.1 试验方法56-58 4.1.1 电子地图绘制方法56 4.1.2 牛尾毛与不同组织牛肉关系研究模型试验方法
56-58 4.2 结果与分析58-65 4.2.1 牛尾毛中δ
~(13)C、δ~(15)N 和δ~2H 值分布趋势图58-60 4.2.2 牛肉与牛尾毛中δ2H 值的相关性分析60-63 4.2.3 牛肉中δ
~(13)C、δ~(15)N 和δ~2H 值分布趋势图63-65 4.3 讨论65-66 4.4 本章小结66-67第五章讨论与结论
67-72 5.1 讨论67-70 5.2 结论70 5.3 创新点70 5.4 存在问题70 5.5 展望70-72参考文献72-78致谢78-79作者简介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