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物理实验复习
高一上学期物理实验复习题(参考答案)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16.(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B.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能为零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则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 合外力变小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17.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回答下列各问。
(1)A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2)B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a O F (a) a O F (b) 第19题图 A B
20.一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在用两种方式使小车向右作加速运 动.第一种情况,对小车加上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拉力(见图1);第 二种情况,通过定滑轮挂上10N的重物(见图2).(1)两车的加速度 大小是否相同(2) 试比较两种情况下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复习题
一、用打点记时器测速度
1.( )关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D.根据纸带上的点痕可以知道任一时刻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2.( )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
参考答案 1、 ABC 2、AB 3、A 4、C
5、交流、10、交流、220 、0.02 、0.1 6、0.04、0.028、0.7、1.1、0.76 7、1.38 8、0.06、4.53 9、(1)Δx相等、匀加速直线
(2)
、0.525、0.875、1.225、1.575、1.925 (3)3.5m/s2 (4)52.5、初速VA
高一上学期物理实验题复习.docx
高一物理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 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力、B C 、D 测岀相 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 】、S2、S3…利用打下的纸带可 以: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
由图数据可求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m/s 2,⑵ 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_______________ cm,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
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必如匕. (其中 r=5x0.02s=0.1s ) ⑵利用“逐差法”求G+'+»)_&+»+*)9T 2⑶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2如“且兰 T 2 ⑷利用-r 图象求0求岀力、B 、C 、D 、EX 尸各点的即时速度,画 出如右的卩"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自。
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岀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 组对应值,填入表中。
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 布作出弹力尸随伸长量x 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Ex 间的函数关系。
解释函 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
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 走阿,尝试判定函数关系。
(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 练习: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2)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占两点间距x= _________ ;。
高一知识点物理实验大全
高一知识点物理实验大全一、引言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系列适合高一学生的物理实验,涵盖了高一物理的各个知识点。
二、力的实验1. 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原理:胡克定律。
实验步骤:(略)2. 摩擦力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不同物体、不同施加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静摩擦力、动摩擦力的概念。
实验步骤:(略)3. 动量守恒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步骤:(略)三、能量的实验1. 弹性势能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的关系。
实验原理:弹簧的弹性能。
实验步骤:(略)2. 重力势能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重力势能的定义、计算公式。
实验步骤:(略)3. 动能守恒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动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动能守恒定律的概念。
实验步骤:(略)四、电磁学实验1.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电压的关系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电压的关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
实验步骤:(略)2. 磁场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磁铁的磁场分布。
实验原理:磁场的概念。
实验步骤:(略)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实验步骤:(略)五、光学实验1. 光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的反射现象。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步骤:(略)2.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步骤:(略)3. 球面反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球面反射现象。
实验原理:球面反射定律。
实验步骤:(略)六、声学实验1. 声波传播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实验原理:声波的传播速度公式。
实验步骤:(略)2. 声音的共振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声音的共振现象。
高一物理实验复习知识点
高一物理实验复习知识点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巩固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物理实验中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实验内容。
1. 实验室安全知识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这包括实验室的基本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其应对措施等。
学生在实验室中应遵守相关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2. 实验测量与仪器使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仪器有量规、卡尺、钟表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正确的读数和测量技巧。
同时,还要学会使用电表、万用表等电学仪器进行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3. 实验误差及其处理在物理实验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如人为误差、仪器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学生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和分类,并能正确进行误差处理,例如使用适当的仪器,增加测量次数,计算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同时还要了解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误差分析。
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物理实验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常用的统计学知识,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对误差等。
同时,还要能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合适的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等,以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
5. 实验中的物理原理物理实验是巩固和应用物理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
学生需要了解实验中涉及的物理原理和相关的公式,能够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正确理解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应注意观察、分析和总结,从实验中提炼出重要的物理规律和结论。
6. 实验报告的撰写物理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步骤与仪器使用、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等。
学生还应标明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讨论和解释。
实验报告应注意语言简洁明了、结构清晰,并准确阐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高一知识点物理实验题汇总
高一知识点物理实验题汇总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测量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材料:- 一个小球- 一根细线- 一个计时器- 一个尺子- 一个支架实验步骤:1. 将小球通过细线与支架相连,使其能够自由摆动。
2. 将支架固定在平稳的桌面上。
3. 用尺子测量细线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4. 将小球从较大摆角处释放,记录下小球一次完整摆动所用的时间 t。
5.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 g。
实验二:测量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实验目的:测量不同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
实验材料:- 不同金属材料的棒状样品(如铁、铝、铜等)- 一个测温仪- 一个恒温水槽- 一个尺子- 一个夹子实验步骤:1. 准备多个金属棒状样品,并使用尺子测量其初始长度。
2. 将一个金属样品夹在夹子中,固定在水槽中部。
3. 打开恒温水槽,使水槽内水温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温度,记录下该温度。
4. 使用测温仪测量金属样品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计算出金属样品的线膨胀系数。
实验三: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实验目的:测量电池的电动势,了解电池的负载特性。
实验材料:- 一个电池- 一个电压表- 多个电阻丝- 两根导线实验步骤:1. 将电压表的两个引线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2. 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并记录下来。
3. 将一根电阻丝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之间。
4. 分别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5. 通过记录的数据绘制出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曲线。
实验四: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测量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材料:- 一个光源- 一个直尺- 一个半球透镜- 一个白纸- 一个尺子实验步骤:1. 将半球透镜课堂放在白纸上,并用直尺固定。
2. 在半球透镜之外的一侧,绘制一条垂直于透镜表面的直线,并标记为 AO。
3. 将光线从 AO 线上垂直入射到半球透镜上,观察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情况,找到出射光线的位置,并标记为 BO。
4. 测量 AO 和 BO 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 力学实验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一、基础训练1、(1)打点计时器分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如电源的频率是50Hz 时,振针每隔0.02s 打点一次.当物体拖动纸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这些点记录了运动物体的 位置 和发生相应位移所用的时间 ,据此可定量研究物体的运动.(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2、(1)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4.0 m/sD. 0.40 m/s(2)如图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为b 的挡光片A 和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为Δt 1和Δt 2,则小车加速a=(3)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增大宽度bB. 减小宽度bC. 增大间距dD. 减小间距d3、(1)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 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 )A. 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B. 描下O 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C. 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D.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 F 是F 1和F 2的合力的理论值; F ’ 是F 1和F 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4.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 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 表示.(1) 要顺利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 天平 .(2) 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平衡摩擦力 ;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M>>m.(3) 在保持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对实验得到的一系列纸带进行处理,测得小车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的数据如下表:为了寻求a 与M 间的定量关系,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的直角坐标系中选取合适的横坐标及标度作出图象.二、方法指导例1、(1)教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选择的研究对象是: 小车M (“小车M ”或“小车与小桶的系统M+m ”)(2)若取小车M 为研究对象,我们怎样测量小车的合外力F ?当满足条件①平衡摩擦力②M>>m 两个条件后可以认为T=mg(3)怎样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后如果增加小车的质量是否需有重新平衡摩擦力? 撤去牵引重物,垫高木板一端,轻推小车,使纸带上打出的点分布均匀,表示已经平衡摩擦力了。
高一必修一物理实验总结(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实验总结(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重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量。
通过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上,我们可以看到指示的刻度值,从而确定物体的重量。
这个实验使我们了解了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并且掌握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重量的方法。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
我们使用了一种常见的方法——水位法。
首先,我们将水倒入一个,并记录中的初始水位。
然后,将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水位的变化,并记录最终的水位。
最后,通过减去初始水位和最终水位,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密度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
我们使用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密度瓶法。
首先,我们用称量器测量了一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然后,我们将这个物体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密度瓶中,并记录下新的刻度值。
最后,通过将测得的质量除以体积,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并掌握了一种测量密度的简单方法。
实验四: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我们通过在不同表面上放置物体,并用力将其推动,观察并记录了不同表面的摩擦力大小。
我们发现,摩擦力与物体的重量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重物体和粗糙的表面会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了滑动摩擦力的原理。
实验五:测量金属杆的线胀系数本实验中,我们测量了金属杆的线胀系数。
首先,我们测量了金属杆的初始长度和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我们将金属杆加热,并再次测量了它的长度和温度。
最后,通过计算温度变化引起的长度变化,我们可以求得金属杆的线胀系数。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了解了物体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性质,并学会了测量线胀系数的方法。
实验六:测定物体的热容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定了物体的热容量。
我们通过给一个物体加热一定时间,并测量它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物体的热容量。
物理高一实验知识点
物理高一实验知识点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在物理中,测量物体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实验课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小物体。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小物体,并确保其表面干净平整。
2. 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等待天平稳定。
3. 将小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托盘上,确保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 调整天平的调节杆,直到指示器指向零刻度。
5. 记录下测得的质量数值,并注意单位。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的单位通常使用千克(kg)或克(g)来表示。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长度在物理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尺子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实验器材:尺子或直尺、小物体。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小物体,并确保其边缘清晰可见。
2. 将尺子或直尺放在物体的一侧,使其与物体紧密贴合。
3. 读取刻度上最接近物体一端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4. 移动尺子或直尺,使其贴合物体另一端。
5. 再次读取刻度上最接近物体一端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6. 两次数值的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出物体的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单位通常使用米(m)或厘米(cm)来表示。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体积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也需要测量物体的体积。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容器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器材:容器(如水杯),小物体。
实验步骤:1. 将容器装满水,并记录下水的初始体积。
2. 将小物体浸入容器中,确保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3. 读取新的水位高度,并记录下来。
4. 求取物体体积的差值,即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出物体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体积的单位通常使用立方米(m³)或立方厘米(cm³)来表示。
物理实验知识点高一
物理实验知识点高一物理实验在高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以下是高一阶段物理实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实验一:测量实验在物理实验中,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各种仪器,如尺子、卷尺和量角器,来准确地测量长度、直径和角度等物理量。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会处理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例如零点误差和人为误差。
实验二:运动实验运动是物理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物体在运动中的规律。
例如,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斜度斜面上滚动的时间和距离,来研究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三:力学实验力学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力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研究物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例如,在杠杆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力臂和力的大小,来验证力矩的原理。
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面上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实验四:光学实验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光学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性质。
例如,在凸透镜实验中,学生可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物体与镜片的距离和成像距离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干涉实验,观察和研究光的干涉现象。
实验五:热学实验热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热学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研究物体的热传导和热平衡规律。
例如,在传热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材料传热速率的实验,来了解不同物体的热传导性能。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热膨胀实验,观察和研究物体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现象。
通过以上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深入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的各个知识点。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会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并将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全面的物理学习能力。
因此,在高一阶段,物理实验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一物理实验复习题集
高一物理实验复习题集一、实验原理与方法1. 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定律。
2. 解释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并简述弹簧秤的工作原理。
3. 阐述自由落体实验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
4. 描述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包括使用光电门测量速度的步骤。
5. 简述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并解释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二、实验误差分析1. 描述实验中常见的误差来源,并举例说明如何减少这些误差。
2. 解释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区别,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来控制这些误差。
3. 阐述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4. 讨论实验中数据记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保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 描述如何使用图表来表示实验数据,包括坐标系的选择和数据点的标记。
2. 解释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数据。
3. 阐述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取物理量,例如通过斜率来计算加速度。
4. 讨论实验数据的异常值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判断数据的有效性。
四、实验操作技巧1. 描述实验中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天平、米尺、秒表等。
2. 简述实验中如何正确读取测量数据,避免读数误差。
3. 讨论实验中如何保持仪器的稳定性,以减少操作误差。
4. 描述实验中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标记,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五、实验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具体的实验案例,例如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结果。
2. 讨论实验案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
3. 描述实验案例中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4. 通过实验案例,讨论实验结果的解释和物理概念的应用。
六、实验报告撰写1. 描述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2. 解释实验报告中各部分的内容和写作要点。
3. 讨论实验报告中图表和数据的呈现方式,以及如何使报告更加清晰和专业。
必修一物理实验题知识点
必修一物理实验题知识点
嘿,咱来聊聊必修一物理实验题知识点呀!就拿“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来说吧。
咱们得先把打点计时器啥的准备好,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得拿好自己的武器呀!然后让小车跑起来,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来分析小车速度咋变化的。
你说这多有意思呀,看着那些点迹,就好像能看到小车跑过的轨迹一样!
再说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得控制好各种变量,就跟我们做饭控制火候和调料一样重要呢!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施加的力,来瞧瞧加速度咋变。
这实验做起来可带劲了,稍微不注意哪个环节,结果可能就不一样咯!
还有“研究平抛运动”,把小球一扔,看着它在空中划过的轨迹,咱就得想办法从这轨迹里找出规律来。
这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得从蛛丝马迹里找出真相呀!
这些实验题知识点真是太重要啦!它们就像是打开物理大门的钥匙,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物理世界呢!。
高一物理第二章实验知识点
高一物理第二章实验知识点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了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重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 弹簧测力计- 不同质量的物体- 实验支架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支架上。
2. 将物体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注意要保持水平。
3. 读取测力计上的示数,记录下来作为物体的重力。
实验原理: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是一种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物体。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形变与受力之间呈线性关系。
当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将会拉伸弹簧产生形变,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因此,通过读取测力计上的示数,我们可以得到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实验二:用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卡尺的使用方法,了解测量长度的原理。
实验材料:- 卡尺- 不同长度的物体实验步骤:1.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置在平坦的水平面上。
2. 用卡尺的两个刻度板夹住物体的两端,保持夹持平稳。
3. 读取卡尺上与物体两端对应的刻度值,记录下来作为物体的长度。
实验原理:卡尺是一种用于直尺量度的工具。
它由一个刻度尺和一个活动刻度板组成。
当我们用卡尺夹住物体的两端时,可以通过读取刻度尺上的刻度值,确定物体的长度。
卡尺上的刻度之间的间隔是均匀的,一个大刻度位于两个相邻小刻度之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读取刻度尺上的整数刻度和小数刻度,得到物体的长度。
实验三: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直径实验目的:通过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直径,掌握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测量直径的原理。
实验材料:- 螺旋测微器- 不同直径的物体实验步骤:1.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置在平坦的水平面上。
2. 轻轻转动螺旋测微器的测微头,使其与物体接触。
3. 读取螺旋测微器上的刻度值,记录下来作为物体的直径。
螺旋测微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小尺寸物体的工具。
它由一个固定刻度尺和一个可旋转的测微头组成。
当我们转动测微头,使其与物体接触时,可以通过读取刻度尺上的刻度值,确定物体的直径。
高一期末复习.实验
疑问: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要 受到外力,不受力的物体是不 存在的。物体怎样才能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例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例2: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推动物体运动。 物体受哪些力,合力如何?
不受力等效为合力F=0,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不变。 当然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外力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 化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就是牛 顿第一定律所揭示的力和运 动的关系。
高一物理实验 必修1: 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
关系 演示实验:探究求合力的
方法
高一物理实验 必修2: 1.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2.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比填空 :
工作电 仪器名称 电源 压 电源 频率 相邻两 点 时间 打点 方式
一、牛顿第一定律
讨论 :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自主探究: (一)历史的回顾: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观点及斜面实验(动画): 笛卡儿的观点: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2、含义: <1>力不是 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 <2>力是使物体 改变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具有 ,它是物体的 ,不论物体处于 什么状态,都具有。 3、惯性与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时,物体就具有 加速度,所以,力是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 原因。
巩固:运动状态由V决定,V发生了
变化,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 变化。由于V是一个矢量,运动状态 的变化有以下的几种情况: (1)V的大小变,方向不变。 (2)V的方向变,大小不变。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
高一上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一、游标卡尺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 。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
其读数准确到0.1mm 。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mm 。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0.05毫米。
其读数准确到0.05mm 。
⑶5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8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2mm 。
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
这种卡尺的读数可以准确到0.02mm 。
如右图中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2.250cm 。
(1)已知不同的工具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有下列不同的结果:A . 2.4cmB . 2.37cmC . 2.372cmD . 2.3721cm其中,用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用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
(2)一同学用一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L =________ m 。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下图是探究合力方法的实验装置]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 是力1F 和2F 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1F 和2F 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思考: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量程为N 5,最小刻度为N 1.0的弹簧测力计。
高中物理必修1实验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1实验专题复习本学期我们研究了四个实验,分别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及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我们需要掌握这四个实验的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方法的运用。
实验一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实验中需要使用打点计时器,该计时器可以在电源频率为50Hz的情况下每隔0.02秒打一次点。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条件有两种,分别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前者需要6V以下的交流电源,后者需要220V的交流电源。
在实验中,需要对纸袋进行处理,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1=x2=x3=…,如果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差值为常数k。
求加速度可以使用“逐差法”或“图象法”,前者需要先求出a1,再取平均值,后者则需要使用“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的速度,画出v-t图,直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
在实验前需要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或小车与滑轮碰撞。
实验后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在坐标纸上,需要选取合适的单位,在描点连线时应作一条直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例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下表为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需要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BCDEF速度/(m·s) 0.737 0.801 0.994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得出:v_D = 0.864 m/sv_E = 0.928 m/s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实验复习
a
1=
x4- x1 3T2 ,
a
2=
x5- x2 3T2 ,
a
3=
x6- x3 3T2 ,
然后取平均值,即
a
=
a1+
a2+ 3
a
3,这样可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准确性.
(2)“平均速度法”求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时速度为
v n.即
vn
=
(xn+ x 2T
n+
1)
.
T, n 点的瞬
(4) 增减所挂钩码数,再重复实验两次.
3.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
(1)由实验数据得出 v- t 图象 ①根据表格中的 v、 t 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对于
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
②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
(1)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1、 v 2、 v 3、 v 4、…,若
v 2- v 1= v 3- v2= v4- v3=…,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 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 a= Δv= Δv 1= Δv2=… .
Δt Δt Δt
(2)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
钩码质量 m/× 102 g
0
1.00 2.00 3.00
6.00
4.00 5.00
7.00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标尺刻度
-2
x/ × 10 m
15.00 18.94
30.66 34.60
22.1)据所测数据, 在坐标纸图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2)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______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关系 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实验课: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实验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并得到其v-t 图像,说明加速度a 不变规律。
(2)实验器材:器材: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复写纸。
①作用:记录时间和位移的仪器,每隔0.02 s 打一次点.频率f=50Hz②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4 V ~6 V 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流电源(3)实验原理:Ⅰ.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逐差法”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各个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T 里的位移分别是s 1、s 2、s 3……则有:△s =________________Ⅱ. 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法”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 ,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如v A =______________(4) 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面上,并使定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S 1 S 2 S 3 S 4 S 5 S 6A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定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2.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在下面挂上合适的钩码,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放开小车,让小车拉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3.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4.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因为开头纸带运动速度比较慢受阻力不可忽略,所以要舍掉)。
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5.选择相隔0.1 s的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把数据填入表格.6.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中.7.增减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5)注意事项:1.要在钩码落地处放置软垫或砂箱,防止撞坏钩码.2.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3.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4.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尽量使纸带、小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5.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应及时用手按住或放置泡沫塑料档板.6.当小车停止运动时,立即切断电源.7.牵引小车的重物(或钩码)的质量要适宜.如果质量过大,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太少;如果质量过小,点过于密集,不便于测量距离.8.画v-t图象时,注意让所画直线尽量经过较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同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要使图象分布在坐标平面的大部分面积.知识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考察经典例题:【例1】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由于纸带受到的摩擦而产生的误差(CD) A.改用直流6 V电源B.降低电源电压C.使用平整不卷曲的纸带D.使物体运动的方向与纸带在同一条直线上【变式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通过调节,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B.坐标轴单位长度越小越好C.开始前要先开电源后松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针对性练习: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打点周期为0.02 s)(AC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C.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D.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2.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3.在实验过程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ACD)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与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4.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小车运动加速度时的误差,下列措施中哪些是有益的(BCD)A.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一些B.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的钩码的个数C.在同样条件下打出多条纸带,选其中一条最理想的进行测量和计算D.舍去纸带上比较密集的点,然后选取计数点,进行计算5.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A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知识点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处理(求加速度及某点的瞬时速度)知识梳理:例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A B C D E0.02s.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所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现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依次为:AB=16.10cm,BC=17.95cm,CD=19.81cm,DE=21.65cm.则:(1)相邻计数点间隔的时间为_________s;(2)所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_cm;(3)拖着纸带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4)计时器在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15.(1)0.1 (2)0.1 (3)1.85 (4)1.7例2如图2-1-2所示,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图2-1-2(1)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要求小数点后保留三位有效数字):v B=_0.400_ m/s,v C=___0.479____ m/s,v D=__0.560______ m/s,v E=____0.640____ m/s,v F=_____0.721___ m/s.(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2-1-3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3)分析小车的运动特点.并求出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线性关系(4分).下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点的纸带,纸带固定在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后面,A、B、C、D、E为选好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
由以上数据可从纸带上求出小车在运动中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以及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c=________.m/s2.5 0.75【变式2】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
由图数据可求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0.74(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4.36(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0.47针对性练习: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如图2-1-6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图2-1-6(1)v B=__1.38____ m/s,v C=__2.64___ m/s,v D=__3.90___ m/s.(2)在图2-1-7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逐差法求出a=____12.0____m/s2.(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0.2___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A点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BCD )A.不要在未放纸带时通电打点,每次打点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切忌长时间通电使用B.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将复写纸调整一下,确保下一次打点清晰C.若发现振片振幅不稳定,应调节振片螺母,以使振动稳定D.若打出的点带尾巴或双点,则是由于打点针太长所造成的,应适当调节打点针的长度2.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D )A.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B )A.时间间隔B.位移C.速率D.平均速度4.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BCD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5.一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D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带滑轮的长木板、砝码、刻度尺、导线、电源等,其中电源必须是( B )A.4~6V的蓄电池 B.4~6V的低压交流电 C.4~6V的干电池 D.220V交流电7. 如图6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图6(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0.02S____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0.700m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0.100m/s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8.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某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点火花打点计时器依次在纸带上打出图中A、B、C、D、E相邻计数点,已知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C= 1 m/s,小车的运动加速度大小a= 2 m/s2,方向是A指向E (填“从A指向E”或“从E指向A”)实验二:探究力的合成规律知识点二、探究力的合成规律1.实验原理使某个力F′的作用效果以及F1与F2的共同作用效果都是使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F′为F1和F2的合力,作出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F′,分析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2.实验目的(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通过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培养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3.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和细绳套各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铅笔.4.实验步骤(1)在实验桌上平放一块方木板,然后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2)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上两条细绳,两条细绳的另一端各系着绳套.(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4)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秤的示数.(5)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6)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读出并记录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7)比较力F′与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8)改变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5.注意事项:(1)平行.(2)结点的位置.(3)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该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实验中的误差.(4)画力的图示时.(5)不可能完全符合,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即可.6.实验误差分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因此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刻度,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θ越大,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ΔF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θ取得太大,同时夹角也不能太小.例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答案: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E.在C中未记下两条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变式1.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注意()A.描点、作图时的铅笔尖一些,并使图尽量大些B.拉橡皮条的细绳尽量长些C.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两细绳的夹角尽量大些D.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尽量大些答案ABD【基础训练】1.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实验中应注意些什么?(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1)橡皮条和三角板.(2)A.(3)①选用弹性小的细绳;②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的轴应在同一平面上,且与板面平行贴近等.(4)合力F为理论值,F′为实验值.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2.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接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N和________N(只需读到0.1 N)(2)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答案 2.5 N,3.5 N.作图略实验三: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识点1: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识梳理: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2.实验仪器及结构图:实验器材: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带小钩的细绳;沙子和小桶;____________________;纸带及复写纸片;__________;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砝码;天平(带有一套砝码)3.实验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①如上图所示,保持小车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小桶内_________,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_________,测出小车的对应_________,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