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2013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水的沸腾实验(答案)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水的沸腾实验(答案)

水沸腾实验中考题欣赏:1.(2012年28题)如图甲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 。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ºC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min记录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ºC 90 92 96 98 99 99 99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 ºC,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所测水的沸点都低于100 ºC,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2.(2013年28题)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16min(1)甲图中,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_ºC。

(3)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 ºC,此时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②请根据图像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2014年28题)如图为“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1)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温度是_________ ℃,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当地的气压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2)本实验是通过_________ 的方式增大了水的内能,下列改变内能的方法中,与这种方式相同的是 .A、摩擦生热B、热水袋取暖C、钻木取火.4.(2016年28题)如图所示,小文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2013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

2013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

2013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模拟1、试题编号:A 1、A2、A 3实验一:组装串并联电路器材准备:学生电源或干电池若干节(附电池盒),两个小灯泡(附灯座),两个开关,导线若干根要求:串联:一个开关S 控制灯泡L 1、L 2。

并联:S 1控制L 1,S 2控制L 1、L 2。

步骤:(1)设计串联电路图如右:(2)按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串联电路。

(3)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当灯泡都发光即可。

(4)与上述步骤相同组装并联电路。

(5)整理器材。

2、试题编号:B 1、B 2、B 3实验一: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器材准备:学生电源或干电池(附电池盒)、电压表、2个小灯泡(附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根1、电压表量程是0~3V 或0~15V ,最小刻度为0.1V 或0.5V 。

2、实验步骤:(1)设计电路图如右图。

(2)按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将电压表分别接在AB 间、BC 间、AC 间、测电压。

(3)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分别测U AB 、U BC 、U AC 的电压。

(注意:连接时开关应当断开,电压表、电流表“正”进“负”出,用试触法选择量程。

...................................) (4)U AB _______ U BC _______ U AC ________ (5)整理器材。

3、各部分电压的数量关系:U AB +U BC =U AC 。

4、结论:串联电路中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3、试题编号:C 1、C 2、C 3实验一: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器材准备:学生电源或干电池若干(附电池盒)、电流表、2个小灯泡(附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根步骤:(1)设计实验电路图如右:(2)按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将电流表分别接到A 、B 、C 三点,测三点的电流为I A 、I B 、I C (注意:每次连接电路开关应断开,电流表“................+.”进“...—.”出,用试触法选量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专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专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专题复习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1)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探究①设计实验: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a、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让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升高少的物质吸热本领强;b、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他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热量多的物质吸热本领强.②实验器材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天平、停表、水、煤油等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a、用温度计测水和煤油的初温t0、末温t末;b、用天评测水和煤油的质量m;c、用停表记录加热时间t。

③实验记录表格物质质量m/kg 初温t0/℃末温t末/℃升高的温度△t/℃加热时间t/min水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500g水和500g煤油,他们的初温都与室温相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a、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b、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并比较加热时间。

⑤分析论证:给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是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煤油的温度升的比水高;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表明水与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

⑥探究归纳: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实验说明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

注意:(1)试验中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而非体积相同。

(2)电加热器要放在烧杯底部,以使整杯水或煤油受热均匀。

(3)温度计的玻璃泡高度适当,全部浸入液体中且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容器壁和电加热器。

(4)为了使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让几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液体进行试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中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方法技巧:(1)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控制了水和煤油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相等,通过温度变化量不同,说明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控制了水和煤油的质量、温度变化量相同,通过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同来说明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1、用尺子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中,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实验结果表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

2、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

实验中,XXX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

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抽气时,XXX可以听到手机铃声;当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XXX听到的手机铃声会变得非常微弱,甚至听不到。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是声音传播的媒介。

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

实验中,XXX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他标出了反射角的度数,并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4、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实验中,XXX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

她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在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时,光屏上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当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变小。

5、光的折射规律实验。

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表格所示。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一条规律:在光线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时,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4所示)。

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1 30 15 缩小倒2 20 20 等大倒3 14 35 放大倒4 10 / 不成像 /5 8 / 放大正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随着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增大,像的大小先缩小后放大。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_3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_3

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一、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1.课本实验探究(带※为中考的重点,带※※为中考的必考点)1、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 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 的情况是: 。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图1图2图3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一、实验探究题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端的______相同。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1)如图所示,实验时每次都必须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因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的______力等于______力,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运动时的______。

(3)分析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并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

(4)进一步推力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5)此实验中采用了______和______方法。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 力和______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______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类似的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______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 ,小车运动得越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4.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表格.(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小车应从斜面上______ (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2)通过分析______ 两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0cm.(4)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滑上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 .5.探究“牛顿第一定律”:(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013年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

2013年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

1.某同学将完好仪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 连线没有画出),用来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 (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⑵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 左 端。(填“左”或“右”) 滑片P应移到最
⑶有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 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 质量 原因是水的_________不同。 ⑷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图丁中的 ① 图。 ⑸温度计有水银和酒精两种不同液体的温度计, 两种液体相关数据如下表,由此可知,在做 上述“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应选用的是
正立、放大、虚像 物体逐渐靠近 放大镜 像逐渐远离
2f u>2f u=2f f<u<2f
F u<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2f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像物异侧、倒立; 虚像:像物同侧、正立。
倒立 等大 实像
倒 立 放 大 实 幻灯机 像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王刚同学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A 虚 像(选填“虚”或“实”); 通过玻璃板所成的是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 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如图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 是 大小完全相同 ;要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 (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 A (选填“A” 或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B”)侧观察;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 蜡 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2013年度中考物理冲刺---物理实验

2013年度中考物理冲刺---物理实验

2013年度中考物理冲刺---物理实验一、光学实验电学实验1.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时,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如图a、b所示的电路。

在A、B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里装有等质量的煤油,插入温度计用来显示煤油的温度;A瓶中浸泡的电阻丝的阻值大于B瓶中电阻丝的阻值。

(此题:探究电阻串并联,根据电阻热效应来验证电流变化)(1)在甲同学的实验中:①保持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通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较大(选填A或B);②从左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滑片在左右两个不同位置的通电时间相同,试说出滑片在哪个位置时,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较大?为什么?(2)在乙同学的实验中,A、B两个烧瓶中的电阻丝是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通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较大(选填A或B)。

(3)分析甲、乙两同学的实验现象,根据你得出的结论,对下面的两个生活事例,任选一例做出简要解释。

①电炉丝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这是为什么?②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后,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怎样解释这个现象?2. 小明利用标有“6V6W ”的灯泡L 1和“6V3W ”的灯泡L 2进行实验. (1)当L1正常发光时,通过L 1的电流为 A .(2)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为通过灯泡L 1和L 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现将两灯连入图乙所示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两端加的最大电压是 V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 。

3. 小玲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左滑,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导线不允许交叉).(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 (选填“A ”或“B ”)端,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3)实验中多次改变R 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 随电阻尺变化的图象.①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 ②上述实验中,小玲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 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以上实验中所用到物理实验方法是 , 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还有: (列举一例).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1)断开S3,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由伏特表和安培表的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乙的U-I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可计算出电阻R= Ω;(2)断开S2,闭合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丙的U-I关系图象.由图象分析,当伏特表示数为2V时,灯泡L的电阻RL= Ω;若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的额定电功率为 W;(3)闭合S1、S2和S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伏特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A;(4)兴趣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后,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结论一:电阻R中通过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结论二:电灯L中通过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你认为这两个结论是否正确?结论一;结论二(填“正确”或“不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5.如图(a )所示的电路中,R′为电阻箱,其阻值大小可以通过旋钮调节获取,小黄实验目的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实验过程中.他做了六次实验.每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后,通过调节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始终保持电阻箱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每次记下R′的阻值和相应的电流值.根据记录的六组数据,他在方格纸上描出了电流I与对应电阻箱阻值R′的关系图线,如图(b )所示.(1)记录第一组数据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2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 A;(2)在实验过程中,小黄控制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为 V;(3)记录第三组数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此时电流表的量程改选为 A档,电阻箱消耗的功率是 W;(4)记录第六组数据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Ω,电阻箱R′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之比是.力学实验1.(2011•宜昌)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3)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的.(填“正确”或“错误”)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组实验更好,理由是.(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3.小明在探究了“杠杆平衡条件”后,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等于阻力乘以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请利用图中的实验器材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B、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与压力大小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一面较光滑一面较粗糙的长木板、两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

初中物理的20个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的20个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的20个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6个: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力学实验9个: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三、实验知识考点梳理类型一、光学实验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方法与步骤:(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记录下来角i 角r第一次第二次(5)、如上右图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方法与步骤: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长大纸,纸上竖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1、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调。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201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快慢》图像题精选30道(有答案)

201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快慢》图像题精选30道(有答案)

201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快慢》图像题精选1.(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2.(2012•泉州)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B.C.D.3.(2011•南平)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4.(201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5.(2011•湖州)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7.(2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8.(2009•潍坊)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2009•恩施州)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10.(2008•上海)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11.(2007•上海)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C.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1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3米处B.甲在乙前面0.6米处C.乙在甲前面0.3米处D.乙在甲前面0.6米处1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2米/秒,乙车的速度为6米/秒C.经过3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6米D.经过4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18.甲、乙两车在同一起点同时由西向东出发,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是匀速运动,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比乙车运动的路程大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所用的时间较乙多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19.周日,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操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中OA段,表示小刚在步行B.图中AB段,表示小刚在骑自行车C.小刚到达学校操场的路程是1800m D.小刚骑车的速度是3m/s20.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a)所示.他画出了相应的s﹣t图象A、B图线,如图(b)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纸带对应是AB.乙纸带对应是AC.甲纸带对应的运动要快些D.甲纸对应的运动时间要短些21.(2010•茂名)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最大B.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C.乙车的速度最少D.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2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下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C.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25.如果,分析甲乙两物体的速度v甲,v乙,则有()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判断26.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AB段和EF段B.AB段和DE段C.BC段和EF段D.BC段和DE段27.(2012•恩施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201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快慢》图像题精选30道(教师用)1.(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2.(2012•泉州)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B)A.B.C.D.3.(2011•南平)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4.(201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B)A.B.C.D.5.(2011•湖州)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D)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6.(2010•台湾)如图为一物体朝固定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在下列四种运动中,何者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最可能以如图表示(C)A.汽车沿着直线自静止加速的过程B.物体由静止自由铅直掉落的过程C.机车沿直线运动,紧急刹车至静止的过程D.保龄球在无摩擦力的水平面上,沿着直线滑动的过程7.(2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D)A.B.C.D.8.(2009•潍坊)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2009•恩施州)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B )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10.(2008•上海)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D)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11.(2007•上海)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C)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1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B)所示,分析图象可知(C)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如果甲、乙两车同时同一地点沿直线同方向出发,经过12秒,甲乙相距1米C.如果甲、乙两车同时同一地点沿直线反方向出发,经过12秒,甲乙相距3.6米D.A B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1.2米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D)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C.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14.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应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的图象,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概是(C)A.B.C.D.15.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个图象可以近似地刻划出汽车在这段时内的速度变化情况?(B)1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A.甲在乙前面0.3米处B.甲在乙前面0.6米处C.乙在甲前面0.3米处D.乙在甲前面0.6米处1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D)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2米/秒,乙车的速度为6米/秒C.经过3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6米D.经过4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18.甲、乙两车在同一起点同时由西向东出发,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B)B.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比乙车运动的路程大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所用的时间较乙多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19.周日,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操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C)A.图中OA段,表示小刚在步行B.图中AB段,表示小刚在骑自行车C.小刚到达学校操场的路程是1800m D.小刚骑车的速度是3m/s20.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a)所示.他画出了相应的s﹣t图象A、B图线,如图(b)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A.甲纸带对应是AB.乙纸带对应是AC.甲纸带对应的运动要快些D.甲纸对应的运动时间要短些21.(2010•茂名)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C)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车的速度最大B.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C.乙车的速度最少D.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2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下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C.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2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C)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5s~8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D.小车在0~2s内比在5s~8s内运动的快25.如果,分析甲乙两物体的速度v甲,v乙,则有(B)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判断26.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A.AB段和EF段B.AB段和DE段C.BC段和EF段D.BC段和DE段27.(2012•恩施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B)A.10cm/s B.9cm/s C.8cm/s D.7cm/s28.甲、乙两运动物体运动情形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B.在t1~t2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在t0~t1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D.在t0~t2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2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C)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30.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C)A.B.C.D.答案:1A 2B 3C 4B 5D 6C 7D 8D 9B 10D 11C 12C 13D 14C 15B16A 17D 18B 19C 20B 21C 22B 23C 24C 25B 26A 27B 28C 29C 30C。

2013中考物理-实验题复习题型指导课件

2013中考物理-实验题复习题型指导课件
我的答案:3 0.6
题型4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例4】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调 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后,发现天平 如图 4-1-4 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首先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指针尖对准分度盘中央的 刻度线. (2)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称量标尺 上游码所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 质量是________g.
题型1 用天平、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例1】(2011年广东)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 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 侧,此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 4-2-1 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 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的空格中.
初中要求掌握的间接测量型实验有: 1.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3.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用伏安法测电阻 5.用伏安法测电功率
对这类实验,要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 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选择哪些实验器材、 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分析实验注意事项、 总结实验结论,并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平时复 习时,要重视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正确使用;重视实验过程和实 验方法;注重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注重结 论的表达和应用.
图4-1-1

思维点拨:体温计之所以能够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玻璃 泡和细管之间有个缩口.
我的答案:热胀冷缩 乙 缩口
题型2 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例2】如图 4-1-2 甲,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图 乙的示数为________.

201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动态电路分析题(有答案)

2013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动态电路分析题(有答案)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动态电路分析题1.(2012•东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1保持闭合状态,当开关S2由断开状态到闭合状态时,示数增大的电表是()A.电流表A1和电压表V1 B.电流表A1和电压表V2C.电流表A2和电压表V1 D.电流表A2和电压表V22.(2012•丹东)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的阻值为10Ω,R2的阻值为20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S1、S2都断开,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V B.只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0.15A,电压表无示数C.只闭合S2,电流表示数为0.3A,电压表示数为3V D.S1、S2都闭合,电流表示数为0.1A,电压表示数为2V3.(2012•达州)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4.(2012•赤峰)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关于电流表A1和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A1表示数变大,V1表示数变大B.A1表示数变大、V1表示数变小C.A1表示数变小、V1表示数变小D.A1表示数变小、V1表示数变大5.(2012•包头)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 x的电路.D6.(2011•遵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S接a时,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3:5;当S接b时,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2:3,则R2与R3的电阻之比为()A.9:10 B.4:3 C.3:4 D.5:27.(2011•株洲)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的强弱而改变.“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大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小C.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大后变小D.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小后变大8.(2011•株洲)小朱在测量一电阻的阻值时,用相同的器材设计了两个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电压表、电流表均未超过量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的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大B.乙图的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大C.甲图的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大D.甲图和乙图的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一样大9.(2011•营口)如图,只闭合开关S1,灯L1、L2都发光;再闭合开关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L1变暗B.灯L2变暗C.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10.(2011•雅安)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先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A.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B.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C.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D.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11.(2011•潍坊)小华家住农村,为了安装简要自来水系统,他在所居住的二层楼顶上安装了一个较大塑料蓄水罐.为了防止水泵向罐中注水时溢出,小明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自制了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如图所示.长方形绝缘容器A固定在储水罐上部,内部左右两面插有竖直薄金属板,并与电路连接,底部有一小孔与罐水相通,小孔距储水罐底部1.6m.注水时,闭合开关S,当罐中水进入容器A后,电铃会自动响起,及时提醒中断注水(ρ水=1.0×103kg/m3,g=10N/kg).则()A.水没有进入容器A之前,电路没有接通,电铃不响B.水进入容器A后,水位越高,两金属板间水的电阻越小C.水进入容器A后,水位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小D.水刚进入小孔时,罐底受到水的压强为1.6×103Pa12.(2011•泉州)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12V;断开电路后,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S1断开、S2闭合,电流表的0.3A.则()A.R1=16ΩB.R1=40ΩC.R2=16ΩD.R2=24Ω13.(2011•青海)如图所示,当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之比是1:4,则电阻R1和R2之比是()A.1:4 B.4:1 C.1:3 D.2:314.(2011•莆田)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闭合的等边三角形abc ,如图所示,分别将a 、b 和a 、c 两端接在同一电源上,则两次通过ab 的电流大小之比是( )A .1:1B .2:1C .1:2D .2:3 15.(2011•南京)在探究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时用了下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 1=R 2<R 3,电压表V 1、V 2和V 3的读数分别为1.0V 、1.5V 和2.5V .实验时BCD只闭合S 1时,R 两端电压与R 1两端电压之比为1:2,只闭合S 2时,R 两端电压与R 2两端电压之比为1:4,当滑片P 移动到b 端,则( )A .只闭合S 1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R 1两端电压之1:1B .只闭合S 2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与R 2两端电压之1:1C .当S 1、S 2闭合时,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是1:2D .当S 1、S 2闭合时,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是1:117.(2011•衡阳)有两个电阻,其中R 1=10Ω,R 2=15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 .25Ω B .5Ω C .6Ω D .12Ω18.(2011•合川区)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 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b 端移到a 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V ~6V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 ~0.6A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19.(2011•桂林)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 ﹣I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10V B .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 C .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D .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20.(2011•贵港)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10Ω.当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c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至最右端b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电源电压U 和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A .6V 20Ω B .5V 25Ω C .6V 30Ω D .5V 15Ω 21.(2011•成都)右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 ,保护电阻R 0=20Ω;R 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cm ,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cd 和MP (右端P 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 的中点位置,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A .电阻棒的总电阻是40Ω B .小聪的身高是1.7m ,小亮的身高是1.5m C .小聪的身高是1.5m ,小亮的身高是1.7m D .从理论上分析,该测量仪的身高测量范围是1.2~1.8m22.(2011•北京)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23.(2010•株洲)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为定值电阻,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中间某个位置时,电压表V 1、V 2的示数分别为U 1、U 2,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2,三个电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了△U 1、△U 2、△I .在以下四个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CD .24.(2010•义乌市)如图所示,MN 间电压恒定,R 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R 2的最大阻值为20欧.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处于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5安;当滑片P 处于ab 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0安,则MN 间的电压是( )A .6伏 B .5伏 C .4伏 D .3伏25.(2010•芜湖)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A .电流表A 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 示数变大,电压表V 1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 D .电压表V 1示数不变,电压表V 2示数变大 26.(2010•南京)如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断开S 1、S 3,闭合S 2,两电表均有示数;再断开S 2,闭合S 1、S 3,此时两电表的示数与前者相比( )A .两表示数均变大 B .两表示数均变小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27.(2010•南京)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 1、S 2,电压表示数为9V ,电流表示数为1.5A ;断开开关S 2,电压表示数为6V .则R l 和R 2的阻值分别是( ) A .6Ω,2Ω B .6Ω,3Ω C .4Ω,2Ω D .4Ω,3Ω28.(2010•南充)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 ”字样.在a 、b 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1.5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 、b 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 ,其原因可能是( )A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 .电源电压3V 太高C .20Ω的阻值太小D .控制的电压1.5V 太高29.(2010•南昌)如图所示,开关S 1闭合,当S 2由1掷到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D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小30.(2010•乐山)某电流表刻度盘上除零刻度和最大刻度“3A ”能辨认外,其他刻度都已模糊不清,只知道指针从零刻度到最大刻度之间转过的角度是120°.现将一只电阻R 1与这只电流表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是96°;若在电路中再串联一只R 2=3Ω的电阻,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是64°.则R 1的阻值是( )A .2Ω B .4.5Ω C .6Ω D .18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动态电路分析题参考答案:1B 2A 3C 4D 5ABC 6C 7B 8B 9AC 10B 11AB 12C 13C 14B 15B 16A 17C 18A 19D 20A 21AC 22B 23D 24D 25A 26A 27B 28A 29B 30C。

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

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

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一、引言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科目是考生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变化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回顾和总结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科目的主要内容和考点。

二、物理知识点1. 运动与力1.1 相关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弹力1.2 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3 向心力与离心力2. 热学2.1 热量与温度•热量的传递•温度的测量2.2 物质的状态变化•相变的类型•相变的规律2.3 热量传递•导热•对流•辐射3. 光学3.1 光的反射•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3.2 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光的色散现象3.3 光的成像•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声学4.1 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4.2 声波的特性•声波的频率与声音的高低•声波的振幅与声音的大小4.3 声的利用•计算声速的方法•使用共振来放大声音三、重点考点分析1. 相关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与应用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3. 热学•热量与温度的概念及其区别•相变的类型与规律的理解与应用4. 光学•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5. 声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理解与应用•声波的特性与声音的高低、大小的关系四、复习建议1.复习相关概念和定律的定义和应用2.进行题目的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3.注意归纳总结,将知识点整合为思维导图或笔记,便于复习时的回顾五、考试技巧1.阅读题目要仔细,理解题意2.注意揣摩题目的考点和出题思路3.在解答问题时,逻辑清晰、步骤准确、字迹工整六、结语本文简要回顾了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科目的知识点和考点,并给出了复习建议和考试技巧。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认真复习和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综合(一)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综合(一)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综合(一)情况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研究固体压强与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时要控制压力相同;A.图a中,表明锤头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图b中,硬币“跳杆”说明了硬币上方的气体流速减小,压强增大C.图c中,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B.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 C.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解析】本题考查密度、力、弹力知识。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

答案:(1)1.6×10-4;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一木板可绕个体重为500N的中学生站在示例: 物理现象:在甲板上晒干文物物理知识:汽化现象,物快的体积答案:)(1)2.4×104W (2)5.61×107J (3) 4×105Pa下表是制造赛车(一种自行车)的各种材料的技术指标:(1)若车架材料的体积约为2.5×103m3,则车架的最小质量是多大?(2)晓军骑赛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20N,求行驶500m(3)若晓军和赛车的总重是600N,每个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40cm2,晓军骑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赛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1)当t=7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2)根据图乙有关信息,请用公式P=fv(3)如图丙所示,在A的两侧分别挂上柱状重物答案:(1)9000 N (2)105Pa (3) 6.3×104W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解析】【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力和运动、惯性、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座椅来说,桌子是静止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所以原因是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所以是由于惯性动车仍以较大的速度前进;变为发电机发电,是动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2013年5月1日2时34分,无动力飞行大师杨龙飞用两分钟的时间,依靠无动力三角翼从湘江东岸滑翔至西岸。

九年级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九年级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一、.测量固体密度/液体密度▲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测液体密度:⑴ 原理:ρ=m/V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V二.测量长度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 ,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 ,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 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 ,则细铜丝直径为L/n 。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 ,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 1和N 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 2=0.3N 1/N 2 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 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物体体积V=V 2-V 1A 、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 、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 沉入水中: 形 状 不 规 则 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 体积 质量 工具天平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1、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 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 的情况是: 。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图1图2图3 图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请写出一条: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

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______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______一侧放大的像。

7、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图5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 时=10 min 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状态,图5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 。

8、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⑴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⑵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⑶由实验结果可以年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⑷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9、在连接电路时,如发现有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只要思考一下,拆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

现在考考你,如图6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1)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_______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_______的不良后果图4图5图6(2)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

请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10、物理课上,小明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他还想知道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规律,于是在课后请你和他合作进行了以下探究:(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你的猜想是: 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 .(3)设计实验:图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图,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灯泡L 1、L 2以及电源两端的电压.请在图上添加测电压的电压表.所需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5)分析论证:(只要求粗略地写出分析和论证的思路,即怎样得出结论的) ___________ ______ .(6)实验结论:两个灯泡L 1、L 2的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7)实验评估:上述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测量,得出的结论偶然性的机会很大.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你将建议小明怎样做? .(8)实验问答:如果电源电压为3V ,那么根据探究的结论,灯L 1的电压为 V ,灯L 2的电压为 V.结合实验结论分析:测量电压时,电压表为什么要与被测电路并联。

11、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7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乙,值为__________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填“丙”或“丁”).(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同学想利用图甲的实验原理测“220V 40W ”的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如果要使实验可行,请对原理图中实验器材的规格提出一条合理的要求.[答题示例]:电压表的量程至少要220V .答: .(6)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更方便.12、下图8是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所要的器材,估计小灯泡的电阻是10欧左右,请按要求连好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标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图7(1)要求滑片P 向B 移动时灯泡变亮.(2)闭合开关之前,滑片P 应移至___________(填A 或B 端)(3)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指向如图9中的甲和乙所示,被测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____.(4)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13、某实验小组使用下列器材来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流0.5A ,额定功率不大于1.5W )、电压表(3V 、15V 双量程)、电流表(0.6A 、3A 双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如图10所示。

(1)请你在实物图中把电压表连入电路。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这样做能对电路起 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 。

(3)若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 ,则可能的原因是 。

(4)若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可能的原因是 或 。

14、小萍用图11所示电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1)请你用笔画线帮她把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A 端移动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将变________。

(3)实验中如图12所示的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 。

(4)请你根据如图13所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画出通电螺线管绕线。

图8 图9图11 图10 图12 图1315、莹莹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 的密度。

莹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A 的质量。

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甲所示,则金属块A 的质量为 g 。

然后,莹莹将金属块A 放入盛有5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升高到如图14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A 的体积为 cm 3。

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A 的密度为 kg/m 3。

16、在“探究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15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 ;若烧杯的质量是20g ,则液体的质量是 g 。

(3)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下表所示。

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 组,你的判断方法是: 。

17、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

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想是 。

(填写序号)(2)实验探究步骤:(3)分析与结论: .图15 图141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6(a )、(b )所示。

(1)观察图16(a )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m 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 。

(2)观察图16(b )可知,在AB 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m 。

(3)比较图16(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9、如图17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