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1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1
引入环节教师从析题入手,教师教学按照学生提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做到有效组织,学生先汇报交流,教师后点拨指导。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教师能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通过适切的评价语言的使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积极地回应。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教师导入很新颖,围绕单元主题“爱的教育”谈话之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欠缺
补充视点: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表(三)
授课者
陶云霞
授课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一次成功的试验
观察视角
怎么学
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新课,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针对这些问题有效的开展教学。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反思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课堂是语文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观察与反思,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

课堂观察的重要性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理解程度、学习习惯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观察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判断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吸引学生,是否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表现,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调整。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节奏。

学生的思维方式: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答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教师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和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程度,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展。

课堂观察的方法直接观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注意力集中情况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个别交谈:在课堂空闲时间,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短暂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困惑和需求等,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学生作业和评价反馈: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给予评价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辅导。

课堂观察与反思的关系课堂观察是收集信息和了解学生情况的手段,而反思则是对观察所得信息的分析、思考和总结。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6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6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6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篇1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

为了搞好今后的工作,现将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简单分析如下。

一、成功之处1、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较好的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5、在教学中,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适当选择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语文。

3、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4、还需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借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6、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篇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课后反思语文课作为学习基础的一门科目,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然而,在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在语文课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下面我将进行反思和自我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所改进。

首先,我在语文课学习中存在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问题。

在阅读理解题中,有时候我会看不懂问题的意思,不能准确地找到答案。

这主要是因为我在平时的阅读中没有很好地掌握理解和运用阅读策略的方法。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需要加强对于阅读理解的练习,并且注重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其次,我的写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在作文写作中,我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有时候我会使用一些简单而重复的词语,使文章显得平淡无奇。

而且,我的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缺乏变化,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因此,我需要加强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并且学习一些优美的句式和表达方式,丰富我的写作技巧。

另外,我的思维逻辑能力也需要提高。

在语文课学习中,有时候我会看不清问题的本质,不能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需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另外,我发现我在语文课上常常不能准确地理解老师的问题和指导意图,因此我也需要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维敏锐度。

最后,我还有一些不注意细节的问题。

有时候我会忽略一些字的写法和读音,导致我的作业出现错误。

还有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和语法错误,在写作中我也经常犯。

这些错误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对于提高我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并且严格要求自己的书写和语法规范。

总的来说,在今后的语文课学习中,我需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细节处理能力。

我会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思考和积极参加老师的指导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1. 引言语文是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改善语文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现状分析2.1 重视书本记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偏重书本记忆,注重知识点的灌输。

学生只是单纯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而缺乏对语言的真正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使得学生对语文产生抵触心理,对课堂没有积极的参与和探索。

2.2 缺乏实际运用小学语文教学过于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文的实际运用。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机会,缺乏从听、说、读、写全方位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语文学习变成了一种枯燥的功课。

2.3 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过度强调标准答案和模式化的学习,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优势,但现行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这一点,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 思考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动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资源,创造有趣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2 注重语文实际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机会,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3 引导个性化发展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优势,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和成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反思在当下教育体系下,小学四年级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备受重视。

语文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四年级语文课堂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长。

以下是我对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的一些思考和反思。

一、教学方法1.1 互动性不足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通常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缺乏师生互动,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加学生参与感。

1.2 缺乏情境设置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引入情境、故事等元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情感联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情景演绎等方式,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语文之美。

二、学生发展2.1 个性化教学不足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进度都不同,但传统的课堂模式无法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潜能。

2.2 阅读能力不足四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但目前许多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都有待提高。

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课堂氛围3.1 缺乏鼓励和肯定学习语文需要积极的心态和愉快的氛围,但一些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努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提问,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长和进步。

3.2 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在四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往往缺乏积极的参与意识,这可能和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等因素有关。

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增加互动环节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结语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反思不仅是对目前教学成绩的检讨,更是为了找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路径。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愉快地成长,培养出更优秀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听课活动反思

小学语文听课活动反思

小学语文听课活动反思1. 引言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听课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对近期参加的一次小学语文听课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期在将来的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2. 活动背景本次语文听课活动是在小学五年级进行的,主题是《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学生们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深入研究小说中不同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绘。

听课活动旨在提高认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3. 活动设计3.1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3.2 活动内容•阅读指导:老师给予学生一些关于阅读《红楼梦》的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听课活动:老师分别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进行讲解,介绍她们的性格、言行、社会地位等;•学生互动:学生与老师展开互动讨论,分享对不同女性形象的理解和评价。

4. 反思与教训4.1 活动互动设计不够充分在本次听课活动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时间较少,学生的表达机会有限。

这使得一些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参与和发言机会,影响了他们对不同女性形象的理解和评价的深入。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提供更多的讨论和表达的机会。

4.2 活动长度过长本次听课活动的时间安排过长,导致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

尽管活动内容有趣和吸引人,但长时间的课堂活动会让学生感到疲劳。

在以后的听课活动中,我应该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长,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4.3 活动评价方法不够全面本次听课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只进行了口头评价,没有采用其他形式的评价方式。

这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和进步无法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在未来的听课活动中,我将采用更多的评价方法,例如作品展览、写作评价等,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进步。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小学语文)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小学语文)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学员单位
观察时间段
观察对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
授课内容
《梅兰芳学艺》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1、播放梅兰芳的旦角扮像照片,让学生猜图片中的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
2、引出对梅兰芳的介绍;
3、进一步导出本文的主人公
1、优点是抓住重点字、词,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留给学生自己体会字词意义的时间不够;
应让学生先多读多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再进行启发,而不是直接向学生演示;
三、知识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什么?(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2、在学生理解“紧盯”、“注视”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表演;
3、让学生用面部表情表演“喜、怒、哀、惊”,体会文中“眼睛会说话了”的意思;
1、较好的联系课文内容,适时穿插关联词的应用;并让学生通过表演,把对关键词的理解表现出来;
3、学生练习的说话时间安排不充分;
学生在运用关联词说话的时候,安排的时间不充分,应多抽查几个同学;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1、提出“我觉得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2、通过讨论梅兰芳成功的经历,得出成功的秘诀是“勤学苦练”、“天才出于勤奋”等。
1、通过回答问题,从主人公的事迹中进行总结,并揭示课文的主题;
2、不足的是引伸不够
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揭示了课文的主题,得出成功的秘诀,还应该再引伸一步,说说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该怎样去向主人公学习、该怎样去做。

小学语文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观课议课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的艺术和学习的乐趣。

观课议课是一种有效的专业成长方式,通过观察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并与其他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能够开拓思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次观课议课中,我深受启发,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认知有了新的提升,感悟颇多。

首先,在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优秀教师能够将丰富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到的教师课堂上充满了互动和对话,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充满了学习的氛围。

优秀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其次,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观察到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具,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观察到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了跨学科的内容,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听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优秀的教师能够系统地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实际的提高。

观察到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灵活性和多元化,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游戏、讨论、合作学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教师还注重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在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中,我加深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小学语文《雷雨》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语文《雷雨》课堂观察报告

《雷雨》课堂观察报告
李老师执教的《雷雨》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李老师在教学《雷雨》这课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运用语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这是一堂扎实而深入的课,能让人见到语文教学的本质。

首先,老师指导朗读到位。

在指导“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时,李老师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垂下来”,并用课件帮助理解,加深体验,体会中华文字的精妙。

让学生看图用压和垂说话,学生通过做动作来很生动地记住了这个词。

学生在从字到词到句的理解中读得更有味道、更有感情。

也让人感到老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和处理教材的功夫深厚,不见痕迹。

其次,经典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李老师在课堂上补充的经典诵读材料多、合适、恰当。

课前是古诗诵读,开课是谜语的导入,课中有看图补充诗句,有儿歌的诵读,特别是儿歌的诵读质量高,读得有声有色。

再次,老师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课中有用四字词描绘雨前、雨中、雨后图画的训练,学生积累的词语很丰富:有用越来越说句子的。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说句子,这可以说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

批判与建设—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阎宗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激发了兴趣,绝大多数学生爱学语文了;由于落实了读书实践,大多数学生真学语文了;由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语文了。

课堂上多了动感和鲜活,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还时有学生语惊四座的真知灼见。

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背后隐藏着的放纵、随意与浮躁,窥视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不盲从起哄的同时,也应该来一点自我批判,这批判是思考,是审视,是立足于热爱的一种涅槃。

当然,破而不立是不行的,从破到立,从批判走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探究:不要“冷落”了课本[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望月》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有关月亮的诗、歌曲、神话传说、月亮的名称以及人类登月的探索。

上课伊始,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

于是,课堂成了“月亮诗会“、月亮对歌”、“月亮神游”、“登月备忘录”……整节课教师和学生无暇顾及课本,师生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分析]: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获取知识的工具。

教科书仍然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

可是不少教师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了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有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

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课本都让学生读了,还有什么可以“探究”的呢?其实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

“教材是个例子”,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

不应忽视对课文的研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规训特征——对一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的观察与思考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规训特征——对一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的观察与思考
浦 而彳 丁 气 势 ) 牛 : ( 起 立 ) 老 师好 !( 参 差 不齐 的声音 )
老 师并 不急 于 同答 “ 同学 们好 ” , 而 是 先 巡视

江荩 叙 种吨
活 巾 的 规 圳 行 为 的 性 质 和 意 义 应 该 成 为 教 育 者 的 关 注 点 之 一 ,
程 没 汁得也 很 紧凑 , 师 生 互 动 也 好 。 但 是 通 过 对
在 当 今 的 中小学 都 是 “ 主科 ” 老 师 当班 主 任 . 语 义 老师 兼班 主任 的 现象 最 为 突 出 ) 。 班 主 任 一 职 的
设 置 是 从 苏 联 沿 袭 过 来 的 , 带 有 浓 厚 的 行 政 色 彩 , 是 班 级 的管 理 者 、 组 织 者 和建 设者 , 闪 此 对 学
我 们 需 要 什 么样 的 教 育 具 有 启 发 意 义 。 关键 词 : 规训 ; 小 学语 文 课 堂 ; 教 育 意 义
| l
中 图分 类号 : G 6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l 6 7 3 — 9 0 9 4 ( 2 0 l 4 ) 0 2 — 0 0 5 9 — 0 5
在一 次 教 育考察 中 , 笔 者 听 了 N 市 的 一 所 小
学 一 年 级 的一 节 语 文 课 。这 节课 的内 容 是《 升 国
旗 》, 授 课 老 师 是 一 位 年 轻 的 女 教 师 。这 位 女 教 师 基 本 素质很 好 , 音 质很 美 , 教 态 落 落 大 方 。教 学 过
遍 , 一 边 说 “× × × , 站 好 !” , 看 到! 学 生 差 不 多
都 站好 了 , 她 才厉声 地说 : “ 坐 下 ” 关 于 仪式 的说 法 很多 , 所 有 的社 会 学 家都 一 致性 地 认 为是 典 型的规 训 手段 . . 孩 子 存 这 样 的 仪 式 中学 会 了什 么 是顺 从 、 什 么是 秩 序 、 什 么 是 权 威 。语 文 课 老 师 兼 这 个 班 的 班 主 任 ( 一股 情 况 下 ,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创造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不管学生今后是学文、学理还是学工,文字书写、表达能力都至关重要。

就是今后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写作能力依然是摆在首位的。

一、“三对关系”在承继中递进“观察、思考、表达、创造”四种能力,是借助习作教学这一载体进行培养,但又不能单单局限在课内每学期有限的习作教学上,而应将习作“修炼”成学生的自觉自愿行为,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在需求。

四种能力中,观察是基础,要求学生用眼、用耳等感官去观察世界与人间万物,在观察中锻炼自我的感官朝敏锐方向发展;思考是必要条件,单单观察只能停留在感官的短暂刺激上,除了感官参与,还有发动心灵介入,将观察所得进行“脑海过滤”——提炼、拓展、衍生出更高层次的体悟与收获来,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丰盈思想;表达是目的,习作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习作冲动,在观察中有了思考,并且进行了多角度的思维活动,若不能马上把它捕捉下来,就会有转瞬即逝的可能,此时就需要用笔记录下来,形成表达的书面记载或备忘,再在适当的场合,以多样的方式,呈现表达的成果,可以交流、可以登载发表、可以发布在网络上供人点击阅读等。

创造是美好的愿景与努力追求的目标,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都是鲜活且与众不同的,有了表达的欲望与行动后,习作教学还应有更高原的追求,那就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模仿中有创新,不人云亦云,能相信自我,书写出富有创意的文字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这是小学习作教学的至高目标,也是小学习作教学应孜孜以求的终极“梦想”。

由此可见,四种能力,三对关系中,在具体排序与能力推进上,既先后关联又递进上升,在承继中图发展。

二、“观察与思考能力”应以第一学段为主夯实第一学段定位为“写话”,在“写话”的学段目标中主要有三条——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小学语文观课报告今天我来到某小学观摩了一堂语文课,体验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堂。

以下是我对于这堂课的观察和感受。

课堂氛围和学生表现这堂课的氛围非常轻松活泼,学生们都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迅速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他们专注地看着老师,没有打闹和分心的情况。

整个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有条不紊地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且对于自己的回答充满自信。

他们展示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教学设计和方法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有趣和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节课的主题是《小猫钓鱼》,老师通过一段描写小猫钓鱼的课文,引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课前,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讨论和猜测课文的内容,激发了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接着,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故事背景。

随后,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朗读课文,并对重要的词汇和短语进行了解释和记忆。

通过多次的朗读和翻译,学生们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文阅读完毕后,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他们分成小组,展开了课文情景的角色扮演,并且将自己的表演录制下来并分享给全班。

这种互动式的活动引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每个小组都呈现出不同的版本,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在这堂课中,我观察到课堂互动和师生互动非常频繁且积极。

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

学生们也互相之间进行分享和讨论,互相学习和帮助。

这种积极的互动氛围使得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不再害怕犯错或者被评判。

评价和反思这堂语文课在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想象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

通过观察与学校教学大纲相结合,这堂课符合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唯一我认为可以优化的是对于一些学生的个别指导,有些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从课堂观察案例反思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从课堂观察案例反思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文章结尾处写 “ 女孩认真地写
下 :落 山的太 阳真美 ,盛开 的槐花 真 香 ”, 明女 孩 已经悟 出 了一个 说
什 么人 生 道 理 呢 ? ( ) 展 延 伸 三 拓
子的含义及蕴含 的情感 , 但是却忽略
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例如 , 落 山 对“
阅读 《 家乡的洋槐树》
3 .注 意 到 了 “ ” 与 “ ” 教 学
从 这则观察 案例 中不难 发现 , 我们的教师在教材的研读上花了不
1 快 速 浏览 全 文 ,思 考 :文 . 中出现 了哪些人物 ,他们分 别给你 留下怎样 的印象?
2 除 了描 写人 物 之外 ,文 中 .
还 描 写 了什 么 ? ( )研 读 感 悟 二




从课 堂观察 案例反 思 小学语 文教 学的有 效性
文/ 州 市 白云 区教 育 发 展 中心 邓 蝶 云 广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 因此 ,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 眭是 当前 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 要提高课堂教 学的有效 性,必须研究课堂教学。 借
助课堂观察深入研究课堂教学 , 发现 教师教学 的长处及不足 , 可以帮助我 们及时调整教学策 略,改进课堂教 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陶, 即人文性感悟。 课堂教学中 , 我们 既不能停 留在 工具 的层 面进行技术
提供 了自由的空间。正如斯宾塞所 指 出: 应该 引导儿童进行探讨 , 自己
文章为什么多次写老奶奶赞叹
“ 阳真美 , 太 槐树花真香 ”从 中可以 ? 看 出老奶奶 拥有怎样 的人生 态度 ?
性训 练 ;二是 内容层面上 的文化熏
师蜻蜓点水地带 过 ,因此 ,无法给

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小学语文观课报告本次观课为小学语文课,课程主题为语文阅读理解。

通过观察和倾听,我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以下是我的观课报告。

一、教学目标和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和思维能力。

教师主要教授了两个阅读理解技巧:提炼主题词和理解文章结构。

教材内容为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的科普文章。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并与他们讨论了植物和生长的相关知识。

这为接下来的阅读理解打下了基础。

2. 阅读课文教师将课文分段给学生们朗读,引导他们理解文章的大意。

然后,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醒学生们注意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3. 教授主题词提炼技巧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们从每一段落中找出可以代表主题的关键词,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生们积极参与,并逐渐掌握了这一技巧。

4. 理解文章结构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文章的结构,并分析每个段落的内容与主题词的关联。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文章的结构对于理解整篇文章十分重要。

5. 阅读理解练习教师设计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们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这些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关键信息的理解,又考察了他们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6. 总结和展望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本节课所学的技巧和知识,并展望了下一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特点和亮点1. 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和兴趣。

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学游戏、小组讨论和练习题目设计。

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每个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课堂反思与建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但仍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文章,从古代的经、史、子、集到现代的散文、小说、诗歌等等。

这些文字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思考与启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在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以及对于语文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通过阅读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

同时,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二、写作的乐趣在语文课上,我们除了进行阅读之外,还会学习写作。

写作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写作不仅可以让我们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所学内容。

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还有很多与生活和社会相关的内容。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先人们的智慧和勇气;通过学习诗歌和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和情感;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四、语文学习的意义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我们理解其他学科内容的基础。

在数理化等学科中,我们需要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和表达。

而语文课堂上,我们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

同时,语文学习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五、语文学习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首先,多读书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多写作多训练也是很关键的。

可以每天写一篇短文或者日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还可以参加一些语文写作的比赛,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比如字帖、词典等。

小学教师语言观察报告

小学教师语言观察报告

小学教师语言观察报告观察日期:2021年10月27日观察地点: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观察对象:小学三年级全体学生观察目标:了解学生在语文课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观察内容:1. 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依次读课文中的几段短文。

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好,语音准确,语调流畅。

然而,个别学生读起来速度较快,有些字音模糊不清,需要提醒他们注意发音。

2. 学生的口头表达观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进行了一些口头表达活动。

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与同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然而,有一些学生在表达时语句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需要引导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思考和组织语言。

3. 学生的词汇运用观察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们需要运用新学的词汇进行句子构造。

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并加以恰当的语境。

然而,一些学生对于词汇理解不够深入,使用时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进一步强化巩固词汇的训练。

4. 学生的听力理解观察在听小故事的环节中,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准确回答问题。

然而,个别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提供辅助材料或更多的反复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5. 学生的阅读理解观察在阅读练习中,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然而,有一些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对文章理解较浅,需要开展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观察,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体较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我将根据观察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问答,应基于儿童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题状况的观察与思考

课堂问答,应基于儿童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题状况的观察与思考

如何正确地掌握课 堂提 问的“ ” 度 呢?有位教育家 说得好 : 要把知识 的果子放在 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 着 的位置 。这个 比喻生 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 : 课堂提 问 既不能让学生 高不 可攀 ,也 不能让 学生唾手可得 , 而 应让学 生 “ 跳一跳 ” ——开动 大脑积极 思维后获得 正 确 的结论 。如 在教学 《 狐狸 和乌鸦》 一课时 , 我先设 计 了识记 型的问题 ,帮助学 生从整体 上理解 课文 内容 : 狐狸看见 乌鸦 嘴里的肉 , 对乌鸦说 了什么话 ?乌鸦 是 怎么反应 的?然后设计理解 型的问题 , 提高学生 的分 析和理解 能力 :狐狸用 什 么方法骗 到 了乌 鸦嘴里 的 肉?你是如何看待狐狸 和乌鸦 的?最后设计拓展性的 问题 , 提高学 生的思维 和创新 能力 : 乌鸦发 现 自己的 肉被骗 了 , 它是怎么想的?在教者的引导下 , 通过—组从 易到难、 环环相扣、 层次清晰的提问, 了学生对文本的 加深 理解。学生只有通过 自己的思维劳 动取得 的成果 才会 感到由衷地喜晚, 同时也激 发了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 生 课 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 ,更 是一 门教学艺术 , 只要 我们深入 了解学生 , 努力 吃透教材 , 握好提 问 把 的策 略技巧 , 就一定能让 课堂提 问实 现高效 , 真正 促 进学生 的思维能力 、 表达能力和创 造能力 的提 高。 ( 作者单位 : 吴江 市松 陵镇第三 中心小学 )
五、 课堂提问把握难易 度
教材 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 掌握 知识 、 理解知识 的
障碍之所在 。抓住难点进 行提问 , 点要害 , 通关隘 , 帮 助学生能化难为易 , 突破难点 。 因此 在教学 中 , 我们应 该尽可能多地设计 几个 “ 一发而动全身 ” 牵 的问题 , 使 学生 在讨论 中受 到启发 , 得到 暗示 , 能使得 学生通 才 过 自己的努力“ 摘到果子”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个人观察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个人观察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个人观察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总结。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
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字、拼音、词语、句子和简单篇章等。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研究。

其中包括课堂讲解、课外阅读、游戏活动、小组合作等。

这些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学生表现
学生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研究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研究能力。

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他们也通过阅读和书写等方式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教学环境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环境相对轻松和活跃。

教师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研究。

同时,教室内的教具和课外阅读材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源。

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除了常规的考试和作业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进步情况。

以上是我对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个人观察和总结。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我认为采用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基础。

同时,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也对学生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与建设—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阎宗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激发了兴趣,绝大多数学生爱学语文了;由于落实了读书实践,大多数学生真学语文了;由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语文了。

课堂上多了动感和鲜活,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还时有学生语惊四座的真知灼见。

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背后隐藏着的放纵、随意与浮躁,窥视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不盲从起哄的同时,也应该来一点自我批判,这批判是思考,是审视,是立足于热爱的一种涅槃。

当然,破而不立是不行的,从破到立,从批判走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探究:不要“冷落”了课本[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望月》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有关月亮的诗、歌曲、神话传说、月亮的名称以及人类登月的探索。

上课伊始,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

于是,课堂成了“月亮诗会“、月亮对歌”、“月亮神游”、“登月备忘录”……整节课教师和学生无暇顾及课本,师生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分析]: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获取知识的工具。

教科书仍然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

可是不少教师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了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有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

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课本都让学生读了,还有什么可以“探究”的呢?其实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

“教材是个例子”,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

不应忽视对课文的研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对策]:我们应该让学生直面课本,将独立学习引进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

在学生直面课本之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和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拓展、延伸中加深认识,获取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

例如:有位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三借芭蕉扇》一文时,首先教师由《西游记》这本书导入,并询问学生看过没有,看得快不快。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平时是一天看几十页,可今天是四十分钟学一页,该怎么学?最后通过讨论,共同确定了四项学习任务:1、品味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语、句子和语段,并说说为什么;二是找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不满意;2、喜不喜欢孙悟空?为什么?3、讲一讲《三借芭蕉扇》的故事;4、《西游记》中的人物,你还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一节课,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主题,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接纳新知,改变认知结构,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能力,不仅是学生会学,而且使学生爱学。

因此,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首先是把课本作为学习材料,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要立足课本,提炼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学生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三是立足课本又不限于课本,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体系。

让教科书和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连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桥梁,成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

立足课本,拓展阅读积累,或从文章体裁出发,或从课文作者出发,或从文章主要人物出发,或从课本信息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学习资源,关注人类优秀的文化积淀。

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柯里亚的木匣》一课时,让学生进行了分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埋”、“挖”木匣这个重点时,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找合作伙伴,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有的小组用表格读懂课文,有的小组用简笔画读懂课文,有的小组选择表演,有的小组选择朗读,有的小组用数学计算……[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进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但是“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

合作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学”,教师只做事后评论员而不能参与学生“学”的全过程,以致学习活动出现东拉西扯的思维混乱,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倾向。

主要表现为: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很盲目;合作学习的任务不适宜,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为合作而合作;没有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单凭教师的愿望,想要学生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想要学生合作多长时间就合作多长时间;学生的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无法有效地合作。

[对策]:肖川博士指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要求个人要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责任;学生间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为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具体的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1)让学生明确适合的合作学习的任务。

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

合作学习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应当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

(2)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欲望的时候;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是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是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是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是当学习任务重,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

(3)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与监控。

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4)要重视合作学习的效果反馈,在小组的交流和碰撞中学会倾听与分享,把合作学习引向深入。

整合:不是变相的“拉郎配”[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是这样进行学科整合的:(1)“小朋友们,蝴蝶谷里的蝴蝶五颜六色,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画他们的样子。

(2)现在,请你们也来当一次音乐家、舞蹈家,对着蝴蝶欢快地歌唱,像蝴蝶一样在教室里自由地舞蹈。

[分析]: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与互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的功能等等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改变过去哪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

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

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让学生绘画、唱歌等等。

这些活动使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之外,加之耗时多,实际上是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

[对策]: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表演、绘画、唱歌“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

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但究竟该在什么时机“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切不可为了追求时髦,追求气氛而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我们应该知道,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活动,但需要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不是过多的非语文活动。

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而且必须依靠具体生动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上,用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游戏、操作、表演、实验、绘画、唱歌只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必须同感悟课文结合起来,同读书结合起来,让其有助于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服务。

评价:需鼓励,也需客观[现象]:就我目之所及,在所听的数十节课,几百次问题的讨论和朗读、交流中,教师们要么干脆就没有任何评价,要么都是非常肯定的评价,呈现的都是定型了的优美绚烂的微笑,没有不悦不快的眼神,也没有直指其要的批评。

有时夸奖学生“你真棒”,有时奖励学生一个“五角星”、一朵“大红花”,有时又别出心裁地奖励学生“模仿蝴蝶飞”……[分析]:在一般的情况下,这当然是必要的。

但时时处处都如此,就难说正常了。

只要我们稍稍审视一下同学讨论的具体内容,就会发现,不少回答跟讨论的话题之间,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漫无目的的任意发挥,或风马牛不相及,或根本就一无是处,或错误到荒唐的地步,面对这些现象,老师似不温不怒,这且不谈,却又不做点拨引导,不加拨乱反正,不加批评纠错,竟能一味地不假思索地赞扬、鼓励,这是表明我们老师的无知、失职呢,还是仅仅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而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过问和“干预”呢?多表扬学生没有错,假如这种表扬缺乏真诚和必要,是一种几乎不需什么成本的“批发”,带给学生的只是一时的愉悦而衍生出如此多的显性或隐性的损害,那还是奉劝老师们尽量减少这廉价的奖励和毫无意义的庸俗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