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合集下载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人的名贵在于灵魂》教案10教学目标:1、能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他们的表达效果。

3、明确人得名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努力塑造自己名贵的灵魂。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他们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假如将人和“名贵”一词联系起来,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形象?同学各抒己见。

(预设:秀丽的女子,穿着华美,气质雍容……)这是同学们对“名贵”的理解。

作家周国平对此也有过自己的思索,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哲理性谈论文《人的名贵在于灵魂》。

二、整体感知、把握中心(一)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然后说说关于“人的名贵”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同学大声朗读全文,然后画出观点性语句。

(1、人的名贵在于灵魂——标题;2、“人依旧比宇宙间任何东西名贵得多,由于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第一小节;3、“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名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人的名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一小节)小结:原来,周国平认为人的名贵在于灵魂。

在看来,人的名贵与否并非我们以前浅薄的熟悉,她不是衣服的华贵、人的出身、物质财宝确定的,而是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

(二)大家阅读全文后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联系之前学过的几篇谈论文,你觉得怎样能比较精确地找到一篇谈论文的观点?同学思索后总结。

(先看标题,再寻开头,后找结尾。

)三、探究写法、深化理解(一)是一位哲学家,他能够形成这样的熟悉当然源自于他对“名贵”的深刻思索,但这样思索也是建立在详细的事例上的,他博览群书,阅历很多,到底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同学扫瞄2-6小节,概括事例。

(1、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旧用心想着他正在讨论的“圆”。

2、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连续他阳光下的“深思”。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的高贵之处在于灵魂,而非外在的物质或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激发他们追求内心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二、教学内容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概念介绍。

2. 分析为什么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3. 讨论如何培养自己的灵魂,提升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4. 分享一些提升灵魂的方法和途径。

5.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灵魂成长之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概念和原因。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如何培养自己的灵魂和提升道德品质。

3. 案例分析法:分享一些提升灵魂的案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4.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灵魂成长之路。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材或参考资料,包括关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论述、提升灵魂的方法等。

2. 准备一些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人的高贵在哪里”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 讲解:讲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概念和原因,强调内在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如何培养自己的灵魂和提升道德品质,分享一些提升灵魂的方法和途径。

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提升灵魂的案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5. 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灵魂成长之路,并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强调灵魂的高贵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提升自己的灵魂。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自我反思报告,评估他们对提升灵魂的认识和计划。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第一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文解析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语言特点。

1.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价值观。

1.4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背景。

Step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Step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Step 4: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第二章: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2.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3 教学难点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自主论证。

2.4 教学步骤Step 2: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引导学生理解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Step 3:讲解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

Step 4:学生自主论证,选取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Step 5:课堂交流,分享各自的论证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解释3.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2 教学重点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3.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语进行实际语境的造句。

3.4 教学步骤Step 1:筛选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列出清单。

Step 2:学生自主查阅词典,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Step 3:小组讨论,分享关键词语的用法和实际例句。

第四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

4.2 教学重点识别和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3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自主写作。

4.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修辞手法。

Step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Step 3:讲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高中语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高中语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选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

文章开篇以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引入,两篇文章有着潜在的共通之处。

学生课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做圈点批注,自由畅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论点的认识。

(二)视频导入人对自我的认识是古往今来一切哲学家都试图探讨的命题,我们看看通俗文化中的“哲人”们是如何讨论“人”这个命题的。

教师提问:在《武林外传》一剧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吕秀才打败武功高强的姬无命靠的是什么?如果把电视剧片段看成一段寓言式的哲学对话,那么吕秀才的核心话题是什么?(播放《武林外传》中吕秀才说死大盗姬无命的视频片段,或者下发该片段台词。

)明确:由以上视频我们可以看到,这段看似恶搞的对白中隐藏了三个哲学上的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不仅仅在通俗文化中有这样戏谑式的对话,还有很多严肃的哲学著作也对“人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7世纪涌现出了许多哲学大师,其中法国的帕斯卡尔对“人”这一命题的认识影响了后世无数的哲人。

下面让我们走近大师,一起学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三)齐读课文,感受文章诗意化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1.文章读完了,你觉得哪些句子让你心潮澎湃?帕斯卡尔认为“人”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人的特点是能思想、脆弱。

引导:相较整个宇宙而言,人因身体而脆弱,因思想而坚韧。

在帕斯卡尔这里,人只是会思想的芦苇,在它的思想里找不到它的灵魂,它的灵魂不在它的思想能触及的任何地方,它只能在摇摆的风中感知自己。

尽管随时有可能被风摧毁,它也只能处于风中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2.举出你熟悉的或者亲历过的事例来证明帕斯卡尔的观点。

明确:霍金的事迹、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们,等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核心观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并在对文章的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人生经验出发解答这些问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精选13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精选13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精选13篇)《人的名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篇1《人的名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篇5 课题:1.人的名贵在于灵魂教学目的、要求:学习本文散文式说理方法;尝试实践本课所讲的人生哲理并能终身遵循。

教学重点、难点:同上授课方法:讲授法、争论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语文课本及教参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授课执行状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人的名贵在于灵魂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名贵在于有灵魂。

其次部分(第2~第6自然段):分析证明论点。

本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列举名人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非常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其次以一般少女读书和青年画家观摩画展为例说明平常的人也经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得出结论,表达期望——迫于现实,很多人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祝福人们要保持纯正的追求。

(1)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之后又是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的?(2)读了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名贵主要体现在哪里?你能举几个课文以外的实例加以补充论证吗?(3)课文中三位名人各表现出怎样的人格特征?一、导入新课:1. 导入语设计:臧克家有一首闻名的诗这样说: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却死了!在这看似冲突的诗句中,隐蔽着诗人怎样的玄机呢?答: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精神的价值,或者说是灵魂名贵与否。

二、课文讲解:学习提示分析:朗读学习提示并思索问题划出重点。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答: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

(2)本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答:学会拷问自己的灵魂;明白人的名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学习本文散文式说理的方法。

尝试实践本课所学并终身遵循。

课文分析:1.文章的结构: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名贵在于有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观念。

2. 培养学生对内在美和道德品质的重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灵魂高贵。

教学重点: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观念。

2. 内在美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灵魂的高贵。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提升灵魂高贵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的高贵在哪里?”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或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灵魂高贵的理解和观点。

3. 讲解与分析:教师对灵魂高贵的概念进行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思考与反思: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反思自己的内在美和道德品质,并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灵魂高贵。

第二章:内在美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在美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自我提升的认识和动力。

教学重点:1. 内在美的重要性。

2. 自我提升的认识和动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内在美的重要性。

2. 如何激发学生的自我提升动力。

教学准备:1. 相关阅读材料或案例。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内在美的人物案例,引发学生对内在美的关注和思考。

2.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内在美的理解和观点。

3. 讲解与分析:教师对内在美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内在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 自我反思:让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内在美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自我提升的计划。

5. 分享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自我提升计划,教师进行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自我提升动力。

第三章: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运用论据进行论证。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内在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追求高尚灵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整体理解。

2.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

3. 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并初步理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运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3. 思考并回答:你认为人的高贵在于什么?谈谈你的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鄂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美丽的心灵”为话题,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感受高贵,净化灵魂,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从感性到理性,从现实到想象,受到不同层面的思维训练,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教学中应将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情感体验、价值探讨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与这些“美丽心灵”的对话中,受到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本课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角度看,这是一篇极有德化作用的文章,在教学中可据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本文又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很好地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不仅选取了三个历史名人的例子来证明论点,而且又举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例子,这些例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教学取向】(一)教学目标及其确定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规定:7~9年级的学生,应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关注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因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导致了灵魂的`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因而他在进行分析论证之后提出了自己对年轻人的祝愿。

本文的安排,不仅能让学生所学议论文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还能使学生受到有益启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的观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很难处于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得文章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空泛,学生也许只能理解到文中所举事例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而对于中心论点本身却很难有透彻的理解。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核心理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提升自我修养和品德。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引言主要内容:介绍本书的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2. 第二章:人的本质主要内容:探讨人的本质和属性,强调灵魂的重要性。

3. 第三章:灵魂的高贵主要内容:阐述灵魂的高贵品质,如善良、正直、勇敢等。

4. 第四章:灵魂的修养主要内容:介绍灵魂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如读书、反省、修身等。

5. 第五章:灵魂的升华主要内容:探讨如何通过自我努力,使灵魂得到升华和提升。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引言:教师简要介绍本书的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每一章节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核心理念。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悟。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5. 总结:教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灵魂与肉体的辩证关系主要内容:分析灵魂与肉体的关系,说明灵魂对人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7. 第七章:现代社会的灵魂困境主要内容: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灵魂困境,如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

8. 第八章:拯救灵魂的途径主要内容:介绍拯救灵魂的途径,如信仰、道德教育、文化修养等。

9. 第九章:个人成长与灵魂发展主要内容:阐述个人成长与灵魂发展的关系,指导学生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作者、发表时间、作品特点等。

2. 文章主题思想解析: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3. 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主题思想和重点词汇句子。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3. 讲解:讲解文章主题思想,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子。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主题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理解。

2. 推荐阅读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体现人的高贵品质,并将思考成果应用于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积极性、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分析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以了解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文章原文:提供全文以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相关文学作品的推荐清单:包括电影、书籍等,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 案例素材:收集各种真实或虚构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4. 教学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领悟到人的高贵之处在于灵魂,而非物质财富或地位。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灵魂高贵,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二、教学重点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概念。

2. 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灵魂高贵。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灵魂的高贵。

2. 如何激发学生内心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名人事迹、寓言故事等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含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高贵之处在于灵魂,而非物质财富或地位。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灵魂的高贵。

2. 第二课时: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灵魂高贵教学内容:介绍培养和提升灵魂高贵的方法,如:阅读经典、关爱他人、修身养性等。

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3. 第三课时:名人事迹与灵魂高贵4. 第四课时:寓言故事与灵魂高贵教学内容:讲解一些寓言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灵魂的高贵。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5.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关爱他人,提升灵魂高贵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帮助弱势群体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从而提升自己的灵魂高贵。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灵魂高贵的理解和实践。

六、教学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共需5个课时完成本课程。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2. 教师准备相关案例、故事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内容和感悟。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的高贵之处在哪里,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核心理念。

2. 培养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精神上的高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与概述引入话题:讨论人的高贵与灵魂的关系。

概述文章内容,介绍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第二课时:深入探讨灵魂的高贵分析文章中关于灵魂高贵的论述。

引导学生思考灵魂高贵的具体表现和意义。

3. 第三课时:反思现代社会中的灵魂高贵讨论现代社会中灵魂高贵的重要性和现状。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追求灵魂高贵方面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其中的灵魂高贵行为。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和启示,培养自己的灵魂高贵品质。

引导学生展望未来,制定追求灵魂高贵的行动计划。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阐述文章内容和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行动计划,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

2. 参考资料:相关的人性、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3. 案例素材: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主题,引发学生对人的高贵和灵魂的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 讲解与阐述: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4. 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5.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感悟充满哲理与文学的语言2、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在于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在于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流程一、课前热身《浮华批判》二、导入新课“肉人”,担忧,作文,曲解高贵一个人--周国平简介经典语录先生对人生哲学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来听听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慧和超然。

三、初步感知1.听读课文并思考大屏幕上出示的问题。

作者认为“人的高贵在于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①“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②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③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先哲的共同点。

④有纯正的追求是属于灵魂的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明确:周国平先生认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四、解读故事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几个故事(可用“在什么情况下,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句式概括)①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阿基米德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第欧根尼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当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置身闹哄哄的车厢,一个少女旁若无人,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

(2)几个故事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相同点:都是处于逆境(暴力的恐怖、权势的垂怜、世俗的询问、环境的嘈杂、经济的拮据)当中,但仍保持灵魂的高贵。

不同点:前三者是名人事例,而且作者把最敬仰的放在最前面,他们的灵魂的高贵处是与生命、权势、财富对应体现的,这种灵魂的高贵非常人所能及。

而后两者则是常人能及的,只要你珍视自己的灵魂生活。

2.怎样的灵魂才算高贵?(1)故事中主人公灵魂的高贵之处体现在哪里?在这5个事例中,“灵魂”这个词并没有出现,但在他们的言行之中,在他们最在乎的、追求的东西中,灵魂的光彩已经折射出来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5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5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5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分析课文所举材料事例,进而推导出课文的中心论点。

2、技能目标:根据初中所学的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写出段落内容。

3、情感目标:理解体会高尚的精神追求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从而认识拥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的高贵。

教学重难点1、作者的论证思路。

2、在论证过程中选取恰当的材料。

3、对于“灵魂”含义的理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1题学生到黑板前标音;2,3,4题学生口头回答)1、注意生字词。

揣摩chuǎi 平庸yōng 卑鄙bēi bǐ 显赫hè 携带xié 嘈杂cáo 缅怀miǎn 萎缩wěi采撷xié演绎yì诠释quán2、赫赫战功:显赫的战功。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这里是想像、推测的意思。

卑鄙:(言行)恶劣,不道德。

显赫:(权势、名声)盛大。

缅怀:追想(已往的事迹)。

3、“灵魂”的意思:《辞海》对其有三种解释。

①宗教所信居于人的躯体内主宰躯体的精神体;②心灵、思想意识;③比喻起指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4、介绍作者: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已退休。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

二、引入:同学们,请你们说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你们觉得自己是高贵的人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请大家看几幅画面,你认为他们高贵吗?(展示图片,学生发言讨论)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们再来看看自己有没有新的答案。

1、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当厄运绛临时,为了让残疾的身躯挑战艺术的至境,邰丽华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演绎了壮丽的人生;当抉择出现时,为了让爱的阳光照进山里,徐本禹用年轻的身躯毅然扛起颓废的教室,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当危险来到时,为了帮助同学逃出死亡的威胁,九岁的林浩用稚嫩的肩背诠释了生命的真爱。

他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我们,他们不是富豪,不是权贵,但我的心头却涌起了两个字“高贵”。

是的,他们是高贵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那么这里高贵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怎样去塑造高贵的灵魂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中去寻找答案。

二、寻找高贵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1)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2)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3)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4)有着纯正追求是属于灵魂的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三、感悟高贵1.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精辟的论点,还必须有充足的论据,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博览群书,阅历无数,那么他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提示学生试着用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来概括,要求注意语言的精练性)事例: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作者: 加入日期:06-02-07一、学习目标:1、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3、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学习重点、难点: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

二、预习要求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收集有关表现高贵灵魂的人物事例。

字词:芦苇(lú)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伴随音乐讲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为了挽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2、自由讨论:她的付出值得吗?(要求:用简要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板书)二、初读感知、明确论点、把握结构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指名回答。

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法指导: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应关注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3、自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4、同桌交流,讨论明确:以举例论证(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的事例)为主,结合运用引用论证(王尔德的名言)5、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3节):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节):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一、课堂导入
平时一提到“高贵”这个词,你最初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人?(美丽的女子打扮得十分高贵,穿着华美,气质高贵。

)是的,我们印象中“高贵”是形容一个人外表美丽的。

你看她——瘦弱单薄,脸色苍白,算不上“美女”,可是当我们知道——她是胃癌晚期患者却依然能拥有如此灿烂的笑容时,知道她许诺无私地捐献角膜时,便能感受到一种光环,一种魅力,一种由内而外的“高贵”。

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有的人活得高雅纯正,有的却活得平庸卑下,高雅的高雅在何处?卑下的又卑下在哪里?作家周国平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二、整体把握,找出中心论点
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说一说作者关于“人的高贵”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谁找到了作者对此的看法或者说是作者提出的观点?
“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我们来好好咀嚼作者的观点。

古语说的好“人是万物之灵长”,与世间万物相比,灵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作者看来,人的高贵与否并非我们以前浅薄的认识,她不是衣服的华贵、人的出身、物质财富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

三、深入研究,探究文章内容
1、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能够形成这样的认识当然源自于他对深刻的思考,
但这样思考也是建立在具体的事例上的,他博览群书,阅历无数,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他概括出来。

(这位同学基本上是把故事概括出来了,但是语言太罗嗦了,还不简洁,请大家试着用这个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来概括,我相信语言一定会精练得多)
事例: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
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⑤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
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2、在这5个事例中,“灵魂”这个词并没有出现,但在他们的言行之中,在他们
最在乎的、追求的东西中,灵魂的光彩已经折射出来了。

让我们来共同
探讨——他们各个在不同的情形下,最在乎的什么呢?
①是画在地上的圆,那这个圆实质上指什么呢?为什么?你能不能用直白
的话解说“不要破坏我的圆”这句话?
②是阳光,阳光在这里实际是什么?你再为我们将这句深奥的“不要挡住
我的阳光”诠释一下。

③是才华,对一位十分热爱自己事业的艺术家或作家来说什么是最值得骄
傲和自豪的?是的,对他来说,“才华”就是自己精神和灵魂所寄托的
一切,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才华”看做寄托自己灵魂之所在。

④是(全神贯注地)读书,精神生活,
⑤是欣赏名画,精神生活,艺术地追求。

由此我们可以小结一下,“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里“灵魂”的内涵是什么?或者说人之“高贵”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能思想;有丰富的精神财富;纯正的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种精神追求。

3、这些事例是怎样与作者表达的观点发生联系的?是否仅仅罗列了事例,只是在讲故事?(生回答)对,你读课文读的很细心,发现了这个共同点,那就是:文章每列举完一个事例,都有一段精要的分析。

如:
事例1后的分析:“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

”事例2后的分析:“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能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历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事例3后的分析:“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这里的“才华”指自己精神和灵魂所寄托的一切。

对于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所在)
事例4、5后的分析: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所有这些分析和议论,就如一条条纽带,把事例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4、本文的语言是十分严密准确的,这也有助于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这个标题“高贵”能不能换成“高尚“?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5、的确,人的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还含盖了丰富的内涵——精神的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纯真的追求。

作家周国平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其实,“灵魂的高贵”还有很多的内涵——比如对工作对事业的追求、责任心、对别人的爱心、一种坚强不屈的毅力等等很多方面。

那就让我们以鲜活的事例,形象地阐释“灵魂的高贵”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

(刚才几位同学举的都是名人的例子,其实作者在开头就说过“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平凡人身上也会有“动人的光彩”)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对高贵的灵魂的多种理解,作为教师,我也向大家介绍一位不能算是同行的“老师”,他是一名到贵州贫穷山区支教的志愿者,2004年公众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
(播放颁奖实录)
他的事例介绍之后,就以颁奖辞作为对他的分析吧。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

在过去一年里,他让人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他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是的,每看一次徐本禹的故事,我的心灵都会受到震撼,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留在大城市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享受安逸舒适的生活。

他的精神是富有的,他的灵魂是高尚的。

与他相比,我很汗颜,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位灵魂高贵的神,而我只是一位普通的俗人,但是我一定会以他为榜样,在三尺讲台上展现高贵!
五、作业和小结
1、至此,我们逐渐形成了对高贵灵魂的认识,那就是人们身上闪现的“真善美”的东西。

今天的作业就是整理课上的发言,动笔写一写,使之形成文字,为周国平补充一段话,既要有简明扼要的事例又要有准确得当的分析,能够有力地证明本文的论点。

同学们可以就用你们自己所举的例子,也可以用韩冰、徐本禹的事例。

老师等着欣赏你们精美的文字啊。

2、最后,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重新品读作者表达观点的句子,并希望今天这堂课,同学们不单把文章当作是知识的学习,还要作为纯净人格操守的读本;不单用脑子去学,还要用心去学,争取做一名灵魂高尚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