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1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阶段一测试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阶段一测试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阶段一测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是()。

A、《语文课程标准》B、《小学课程标准》C、《初中课程标准》D、《高中课程标准》正确答案:A解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参见教材P3。

2、针对当前机械教学、琐碎练习、高耗低效的语文教学现状,一语中的地指出:缺乏“规律”意识正是我国语文教育质量长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的是()。

A、戴汝潜B、陶行知C、陆定一D、康民正确答案:A解析:戴汝潜先生针对当前机械教学、琐碎练习、高耗低效的语文教学现状,一语中的地指出:缺乏“规律”意识正是我国语文教育质量长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参见教材P4。

3、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研究假说和研究设计,主动操作研究变量并对非研究变量予以自觉、明确和适度的控制,观测结果并检验研究假说的一种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动,指的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内容分析法D、归拢法正确答案:B解析:实验法一般指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研究假说和研究设计,主动操作研究变量并对非研究变量予以自觉、明确和适度的控制,观测结果并检验研究假说的一种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动。

参见教材P8。

4、正文中()是总结的核心。

A、基本情况的概述B、经验体会的论述C、尚需研究的问题D、研究工作人员正确答案:B解析:正文包括基本情况的概述、经验体会的论述以及尚需研究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其中经验体会的论述是总结的核心。

5、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是()。

A、教师成为研究者B、教师成为考察者C、教师成为执行者D、教师成为主导者正确答案:A解析:“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语文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基本理念之一,这是语文课程的目的。

要明确把握这个目的,我想得好好品读“全面”、“语文素养”两个关键词。

全面,一则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则是必须面向学生的整体,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育。

语文素养,应该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宽广的语文课程新概念,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更囊括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人生态度。

由此看来,语文素养它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强调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和谐发展,这就明确定位语文课程的目的,而揭示目的的本真直指人的教育,这才是人道的教育。

话说回来,语文课程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基本理念之二,它是语文课程目的实现的前提。

语文教育的特点什么?一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性。

人文性揭示出语文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导向作用,学语文、学会做人,学语文、学会生活;对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性揭示出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特征,尊重学生个性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以形成良好的个性,激活其创造力。

二是语文学科极强的综合实践性。

应立足课本,突破课本,举一反三,重在积累,重在运用,而习得整体性、生活性能力。

三是汉字、汉语自身规律,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汉字、汉语自身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应淡化分析性操作,不应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而应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

学好语言,重视言语的教学,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因为语感是一个人的言语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认识世界,适应社会,改造世界的心理战果。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基本理念之三,这是实现语文课程目的的策略。

解读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解读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解读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01年7 月,“语文课程标准”这一崭新的名词出现在每一位教育者的面前,这标志着我国的教学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这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教学策略。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

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方面的水平的正确的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的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想,前六个分句所包含的内容,都能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实现,九年的语文学习,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一步步提高、完善。

但是,很多教育者容易忽视的是: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学科课程标准(12分)一填空【每空0。

5分,共2.5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识字和写字的要求其中一条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二选择【每小题0.5分,共1分.】1 语文学习重在(④)。

【单选】①理性分析②多读多背③分析操练④感性把握2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①②)。

【多选】①读书笔记②常见应用文③记叙文④书信三简答1简述课标对3—4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分】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 简述课标总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每条内容0.5分,共2。

5分】①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②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③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④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⑤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四案例分析【每个要点1分,共4分。

】请你从如何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大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并提出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学生读后纷纷举手.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

"“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于是王老师起了头.小女孩开始小声地读,后来越读声音越大。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学习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的多元性,这是从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

二是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从课程的实施角度提出来的。

三是强调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体现以下“三性”:第一,突显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走出离开教材的思想内容进行纯工具训练的误区,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如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然而,社会的主流价值如何内化为学生个人价值观,是有一个过程的,决不是靠“刚性”的“楔入”,而是通过熏陶感染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体验逐步生成的。

语文学习极其个性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基于他们独特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体对于同一内容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就同一个体而言,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同一个体对于同一内容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第二,加强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写作中学会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把听说读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填空:1.(1)《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2)XXX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XXX”。

(3)XXX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一、揣摩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需要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热爱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

3、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理念。

教材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语文实践中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4、教材体现了开放性,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再现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教科书包括“我爱上学”“看图说话学拼音”“识字”“课文”“语文百花园”几个部分。

1、“我爱上学”部分:“我爱上学”是向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主题内容。

安排了3幅图,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的教育和必要的学前教育,以激发儿童上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心理情感和行为习惯。

情境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第一幅画的是儿童做游戏、开展体育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等场面以及美丽欢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受上学的快乐,同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渗透认识汉字等。

第二幅画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平等融洽交流的情景,目的是启发学生熟悉新伙伴,沟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第三幅安排的是老师激励儿童学习、儿童合作学习以及课外学习的画面,目的是激发学生喜欢识字、爱读书的情感。

2、“看图说话学拼音”部分:看图说话学拼音共14课。

具体是:第1课安排学习单韵母a、0、e和四声的读法,认识2个汉字;第2课安排学习声母b、p、m、f及其与单韵母的拼读方法,认识1个汉字;第3课学习i、u、声母y、w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认识2个汉字;第4、5两课学习d、t、n、l和g、k h及其与单单韵母(包括声介合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方法,认识7个汉字;第6至8课学习j、q、x、z、c、s、zh、ch、sh、r,学习j、q、x 与相拼省略两点的规则,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zhi、chi、shi、ri,并认识11个汉字;第9到11课学习9个复韵母(包括特殊韵母er)及声介合母与复韵母相拼的方法,学习两个整体认读音节ye、yue,并认读13个汉字;第12到14学习9个鼻韵母及拼读的方法,学习四个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 ying,认识11个汉字。

小学语文教学法(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小学语文教学法(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小学语文教学法(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绪论单元测试1.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特点参考答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拓展性;实用性第一章测试1.语文性质的核心内容参考答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参考答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语文课程的目标参考答案: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学习主体性与实践性的有机整合;整体性与阶段性、连续性的完美整合4.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参考答案:对5.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汉语拼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参考答案:用2.拼音教学中常见的方法是参考答案:活动和游戏法3.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4.汉语拼音教学的总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参考答案:对5.《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能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是词汇教学的重点。

参考答案:理解意思2.一篇课文中,以下哪些句子需要重点教学()参考答案:结构复杂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画龙点睛的句子;生动形象的句子3.识字写字是低年段的阅读教学重点,另外学习简单的词句,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本阶段要掌握的。

对4.精读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包含以下哪些?参考答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深入领悟;导入,揭题、读题;熟读回顾,迁移运用5.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种类较多、数量庞大,以记人和叙事的为最多。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看图说话一般教学环节不包括()参考答案:看图2.第()段习作,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参考答案:三3.作文指导过程的成功,解决了学生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

参考答案:对4.绘本的读写结合点()参考答案:发挥想象,封面封底编故事;文图合奏,准确表达讲故事;关注细节,环衬入手改故事;群书阅读,畅所欲言谈感受5.绘本具有()特点参考答案:文图的完美结合;图画的叙事性;内容充满趣味;主题富含哲理第五章测试1.口语交际教学和口语交际可以划等号。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2)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

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

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

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

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3)把握母语学习的特点。

A、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

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能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吕叔湘先生在拨乱反正之初就第一个站出来说:“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5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14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25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 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二基本概念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三、选择。

怎样正确把握新课程语文教育特点

怎样正确把握新课程语文教育特点

怎样正确把握新课程语文教育的特点【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教育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强调形式对语文材料感受的多元性,重视语文的熏陶与体验;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丰富的人文性而不是科学性;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的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浯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一段文字清楚地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它的突出特点是语文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即从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教育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强调形式对语文材料感受的多元性,重视语文的熏陶与体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

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

此种教学虽也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其实质是一种假体验,是教师强加的体验。

实施人文性教学,就应该转变这种局面,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

二、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丰富的人文性而不是科学性语文课程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而不是智力和技能,作用方式则是熏陶渐染而不是规模锻铸,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则是个性化的和多元的而不是普遍性的和单一化的。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4篇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4篇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4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近日,我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

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学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学设想写出做为下步语文教学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着上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努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扩展学生的阅读,以名言警句、优秀诗文、中外经典等引领学生的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阶段目标中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中要做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利用图书馆、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对于我们有59人的这个大班怎样完成课程目标中的这些要求呢?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名言警句背诵、古诗文诵读、中外经典品读三管齐下的办法。

1、名言警句背诵名言警句用简短的话语向我们昭示了许多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

因为它比较短,容易背诵,而且蕴含的`道理让人一读就懂,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鉴于此,可以组织进行名言警句积累的活动。

2、古诗文诵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我们五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的要求,怎样让学生[!--RandomWord.4--]的古诗文诵读做到扎实有效?可以结合本校提出的读优秀诗文的活动有效开展。

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提出了语文课程四个基本理念,这四个基本理念指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四个基本理念,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使每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学习和掌握对他们一生都具有重要价值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为他们今后能胜任不同的学术专业和技术行业打好基础、作好准备的新理念。

其次是要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里分别对这五个方面和三个维度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首先,它突出并丰富和发展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其次,它明确地从过程与方法维度提出了学习目标;最后,在知识和能力维度上,它强调综合和整合。

总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充分显现了全面性和综合性,体现了国家对公民语文素质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完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及测试题

完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及测试题

完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及测试题1.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2.语文课程的作用包括: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3.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4.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5.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6.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7.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发挥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语言的规律,培养语感。

8.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研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9.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研究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10.课程目标设计按照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11.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着眼于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1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优秀诗文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240-400万字以上。

13.学生应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数应在3500左右。

14.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的基础上,学生应研究规范、通行的书写方式,提高书写速度,可以通过临摹实现。

名家书法,让我们深刻领悟书法的艺术之美。

正楷字是书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审美价值。

阅读是语文研究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惯,能够流利朗读普通话,阅读速度不少于每分钟500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试题与答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试题与答案
空 1 答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空 2 答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课程目标______ 。课程目标根据______ 、______ 、______ 三个 维度设计。[填空题] * 空 1 答案: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空 2 答案:知识与能力
空 3 答案:过程与方法
空 4 答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单选题]*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正确答案)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 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单选题]*
空 3 答案:写作
空 4 答案:写话
空 5 答案:习作
空 6 答案:口语交际
空 7 答案:综合性学习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 的______和______,掌握最基本的______。[填空题]*
空 1 答案:自信心
空 2 答案:良好习惯
空 3 答案: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______学习,在______中学习,运用语文。[填空题 ]*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______ 年级、______ 年级、____ __ 年级、______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 程的______ 和______ 。[填空题] *
空 1 答案:1-2
空 2 答案:3-4
空 3 答案:5-6
空 4 答案:7-9
空 5 答案:整体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试题与答案

第二章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主题二 探究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内涵
探讨当下语文教育的特点
重视人文内涵的深刻影响,又尊重学生语文感悟的多元 重视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独特体验 重视实践,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据此开展语文教学 ······
主题二 探究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内涵
主题一 研习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探究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2011版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 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 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 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
感悟如何教出词语的情趣与韵味
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强调情境性,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 训练都最好能够置于特定情境,有了情景就能拓展情趣与韵味的深度与 广度,这种深度与广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重要。
研讨名家谈语文学习规律的言论
主题二 探究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内涵
探讨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
本于诵读 注重识字 赏识声韵 品味对仗 体察涵泳 触发感悟 勤在习练 善于积累
主题三 探究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技能
寻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策略
语文这门综合性基础学科的“实质训练”,必须饱含着生命的气息 ,必须指向学生的整个生命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的确应该培养学生“ 发现的目光”,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字里行间却蕴藏着 的真善美,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
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教学应将思想情感的 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
主题三 探究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课程标准》里的第二个基本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学科教育必须突出学科特点的基本教学原则。

(一)注重语文的多元影响和学生的独特感受
马克思在论及文艺作品的风格时说过:“我们不会苛求自然界中的紫罗兰与玫瑰放出同样的芳香,又怎能叫文艺作品仅有一种风格?”同样,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化”,语文的教学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读者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的第一要义应是自主性的阅读。

而教师往往依据教学参考书“解读”作品,然后再按统一的标准分段、串讲、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

如此繁琐分析的课文“解读”,从学习语文的目的性来说,是忽略了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根本目标;从感悟课文的内容情意来说,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大多数教师其实是在接受教参编写者的解读),这样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特体验,其后果当然是高耗低效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增强如下教学意识: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其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即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

我们的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话的中心自然是每一个学生个体。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学生的阅读过程应该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该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教师应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创设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勇于参与,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

(3)语文教师要呵护学生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善于做一个鼓励者和欣赏者,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接受学生的标新立异,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当然,对个别学生明显违背情理的观点和有违公认的社会价值取向的一些认识,自然不能采取“孩子有了错上帝也会原谅的”的态度,教师此时要做的不是指责、批评和训斥,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让他们在理性思考的碰撞中、在逻辑推理的两难境地中发现自己认识上的偏差。

(二)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释“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基本理念时强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必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学生的成长不是完全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来实现的,他们就生活在母语的环境里,所以更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人们对语文学习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语文学习的基本特性是实践性,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实践能力,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

语文教学具有的这些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

因此,在教学中特别需要增强如下意识:
(1)阅读教学一定要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加强语言实践,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质疑、讨论、练习的时间。

阅读教学的语言实践一般应是: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多读多背中有所感悟,增强语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精心设计交际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的口语训练中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注重读写结合,有机地结合阅读内容进行造句、造段以及片段小作文的说写训练等。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区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根本区别,走出以内容分析理解为主的误区,加强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2)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所以,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把学生引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例如,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努力开发校园资源、家庭资源和街道、社区资源等,让学生在大语文环境中识字和阅读;作文教学更要注意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社会生活当作大课堂,只有生活充实了,作文时才会有具体的内容可写,有真实的情感可抒。

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3)在语言实践中要加强“规律”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使用了“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提法。

中央教科所戴汝潜先生针对当前机械教学、琐碎练习、高耗低效的语文教学现状也一语中的地指出:“缺乏‘规律’意识正是我国语文教育质量长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因为“教学就是要给学生信息的编码系统,有了编码系统,学生才能进行积极而有效的迁移”(美国,布鲁纳)。

语文的规律一般应包括汉语言文字的内部规律和学习规律。

语言文字的内部规律一般包括汉字字理、词法句法、诗文章法等,汉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一般公认的是读写结合、多读多写、熟读成诵、积累运用、避免繁琐分析,强化语言实践等。

概言之,中国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和优良传统也就是“熟读、精思、博览、多作”(朱作仁语)。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系统,语感应是它的核心。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方面,而语感是左右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语感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不可或缺。

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在阐释“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一基本理念时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语感”是首次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要求,用“尤其”加以强调,可见这的确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对于“语感”及其培养我们应有如下的认识:
(1)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一般是先感知客观事物,然后是对言语及其所反映的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

在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的基础上再以声传之,形成良好的语感。

依据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品词、品句、品读的训练,即通过品词和品句使学生对语言材料有所感知和领悟,再通过品读直接进行语感训练。

因此,阅读教学中应突出“以读为本”的特点,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切实加强语感训练。

在诵读和美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背诵。

只有熟读成诵,有了厚实的语言积淀,在表述时才会有较强的语感。

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多感悟,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语感。

(2)良好的语感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因此,培养语感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

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象思维,学生对课文每读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
转载Copyright © 2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All Rights Res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