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能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2.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二、教学重点金属和酸反应三、教学难点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稀盐酸、稀硫酸、镁片、锌片、铁片、铜片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不法商贩用铜锌合金冒充黄金欺骗消费者,你能用简单的方法去拆穿他们的骗局吗?学生回答用测密度(两者的密度不同)、硬度、测熔点(熔点不同)。

等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4分钟这些方法都是一些物理方法,在现场不容易实现,我们可以用一些化学方法来鉴别黄金的真伪。

学完本课,你就会用化学方法鉴别黄金的真伪。

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金属参加的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来。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书写方程式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2+O223+2O23O42+O2224= 42↑+2 2+ H2↑44通过情景,复习纯金属和合金的物理性质,然后再复习曾经学过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新课教学25分钟引导学生描述曾经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比较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

学生描述汞、铁、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汞在空气中加热非常慢,12天后生成粉红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黑色固体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并得出镁比铁活泼,铁比汞活泼。

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总结规律,知识得到提升。

提出问题,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吗?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节课:金属的酸碱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酸碱性质。

2.掌握金属在酸性介质和碱性介质中的反应。

3.启发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深入思考。

二、教学重点1.金属在酸性介质中的反应;2.金属在碱性介质中的反应。

三、教学内容1.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酸→盐+氢气;2.金属与碱的反应:金属+碱→盐+水。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子引入金属的酸碱性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2.理论讲解:讲解金属在酸性介质和碱性介质中的反应方程式和规律。

3.实验演示:进行实验验证金属在酸碱介质中的反应。

4.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加深对金属酸碱性质的理解。

5.总结:总结金属的酸碱性质,强调重点。

五、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资料,总结金属的酸碱性质;2.完成作业题目。

第二节课:金属的氧化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氧化性质。

2.掌握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氧化反应;2.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条件和结果。

三、教学内容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2.不同金属在氧气中的反应情况。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入金属的氧化性质,激发学生的思考。

2.理论讲解:讲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规律和条件。

3.实验演示:进行实验验证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结果。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5.总结:总结金属的氧化性质,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资料,总结金属的氧化性质;2.设计实验验证其中一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结果。

第三节课:金属的还原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还原性质。

2.掌握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还原反应;2.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还原反应方程式;2.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举例引入金属的还原性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金属性质教学设计(共5篇)

金属性质教学设计(共5篇)

金属性质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化学金属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也能表达化学学科的很多特点。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根底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反响,金属与酸反响以及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反响,以及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内容为根底,以实验探究为打破口,引导学生采取分类研究、比照分析^p 的方法认识置换反响,归纳总结金属的有关反响规律,并通过对规律的应用,到达落实知识、形成才能的目的。

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响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让学生补做铜片与氧气反响的实验,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响,但反响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响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拟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教学过程采用问题引入—实验探究—分析^p 总结—应用规律的形式。

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p ,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置换反响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拟,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响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的分析^p 知识与技能:〔1〕知道镁、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响,以及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响,能用置换反响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响进展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展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微型课题基于活动元的实验探究学习二、教材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

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

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

同时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且,本课题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三、学情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二单元、第五单元、第七单元都涉及到金属的反应,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对铁、镁、铜与氧气的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及锌与硫酸的反应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对这些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也有了一定了解。

这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以此为教学起点,通过分类研究、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2)知道置换反应,能对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3)能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自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与酸的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学以致用,体会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难点:能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六、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七、学法指导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基本流程:猜想与假设→分组实验→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八、课前准备实验仪器:试管、镊子、烧杯、玻璃棒实验试剂: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稀盐酸、稀硫酸十、作业布置《蓉城学霸》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十一、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1、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酸的反应2、金属化学性质的运用——判断金属活动性(1)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剧烈程度(2)能否与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3、置换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

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原因(猜想)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

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得到金属能与酸反应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

衔接生活小知识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

问题: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过渡自然。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使学生认识:物质的保存方法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讲解】通过脱一脱我们知道钠的颜色和硬度,通过洗个澡我们知道钠的密度及熔沸点的情况,那我们总结一下钠有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一、金属的通性
1、物理性质:
【总结】颜色:有颜色和光泽
密度:大硬度:大熔沸点:高
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板书】2、化学性质:
【总结】(1)与非金属反应(2)与氧气反应
(3)与酸反应
回忆微课内容,所填学案内容与教师总结内容对比,对不完整的部分进行补充。
举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让学生通过对微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速记和总结的能力
出示刘谦的图片,我就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向事先放好一小块金属钠的酒精灯的灯芯上滴几滴水,一会儿就把洒精灯点着了。在学生惊讶于魔术的神奇的时候顺势提出,我的玄机其实在这个灯芯上提前放了一小块金属钠,这个神奇的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
【板书】二、轻金属——钠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以积极回答。
认真观察魔术。
利用名人效应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既是对初中学到知识的综合,又是下节课学习其他金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化学性质的表现暴露了物质物理性质,把化学性质放在物理性质之前讲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金属元素的结构及金属的通性。
理解金属钠的特性及化学性质,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反应的现象,“骨灰”的颜色?
2.产物是否为Na2O,为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讲解】生成的淡黄色物质为过氧化钠(Na2O2)。
点燃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总结】【板书】2Na + O2=Na2O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铁、铝、铜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⑵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初步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⑵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⑵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难点: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部分金属活动顺序。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提问:铝制品耐腐蚀,我们都知道,但是同学们,为什么铝制品很耐腐蚀呢?这与我们今天要讲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

那么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复习回顾,课前热身:1、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 化合反应⑵铝粉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化合反应⑶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化合反应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活动1:实验:镁、铁、铝、铜等金属与氧气在常温和高温下的反应。

交流总结:1、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Mg+O2===2MgO 4Al+3O2===2Al2O3相互呼应,解释铝耐腐蚀的原因:铝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铁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3Fe+2O2∆Fe3O4 2Cu+O2∆2CuO3、金、银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例:“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了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活动探究2:让同学们总结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

小结: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银不活泼。

强调: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掌握金属钠的主要性质;二、了解金属钠的保留,用途。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学习方式和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探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小组探讨实验活动,培育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窗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金属钠的氧化和与水反映的原理。

学习方式:实验探讨,小组讨论等。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室、化学实验室。

仪器药品: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

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教学进程:【ppt展示】图片:绚丽多彩的金属世界。

咱们初中已经介绍过哪几种金属单质?(学生:铝,铁,铜)你能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映吗?请完成P38“试探与交流”。

【学生活动】完成P38“试探与交流”。

【学生汇报】金属可发生的反映有:①彼此置换反映②与氧气反映③活泼金属能与酸反映。

【过渡】展示图片:镁能寄存在空气中、镁点燃时与空气猛烈反映。

提出问题:要使金属与氧气反映是不是必然要加热或点燃?【安排学生实验】请同窗们完成实验3-1,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实验目的:熟悉金属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观察提示:注意观察新切开有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的表化。

实验步骤:参阅讲义P39 实验3-1实验纪录:【总结】从本实验中你了解到金属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讲解】第一印象:物理性质:硬度较小、密度比煤油大、有金属光泽。

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思维拓展】若是金属钠长时刻暴露在空气中,最后会生成什么物质?【ppt 展示】NaNa 2O NaOH Na 2CO 3 【过渡】金属钠在常温下就被氧化,那么加热会如何呢?【安排学生实验】请同窗们完成实验3-2,记录现象,并将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实验目的:探讨金属钠与氧气的反映。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精选14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1、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思想新课程化学教材对元素化合物部分摒弃了传统的编写思路,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的编写思路,表达了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教学思想,化学不再只是一门科学性的高中课程,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科学。

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体现了“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新课程化学教材编写的意图。

2、课堂的动态生成思想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

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意识:这个课如何达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却很少去想学生的体验,去了解他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

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

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想关注的内容、希望接受的信息,从而产生动态课程效果。

3、实验探究教学思想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实验探究的教学是以实验为中心主题的探究教学。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以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做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其规律的学习,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金属活动性顺序。

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含亚铁的)。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钉、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

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互动合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2Mg+O22MgO4Al+3O22Al2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包括与氧气的化学性质及与酸的化学性质,并根据几种金属与不同物质反应的总结置换反应的概念。

那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怎样写?下面给大家分享《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欢迎借鉴!《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置换反应,那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置换反应,大家来判断一下产物是什么。

Zn+H2SO4=_______________Cu+H2SO4=_______________【学生回答】锌与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

通过上节课的实验可以知道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既然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由此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不同的。

那么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怎样的顺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学生实验】①铁与硫酸铜的反应;②铁、铜分别与盐酸的反应【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思考铁与铜,哪种金属更加活泼?为什么?【学生回答】铁比铜活泼,因为铁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并且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更活泼。

【提出问题】通过这两组实验,你能说说我们在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采取的实验方法吗?【学生回答】第一种方法是让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第二种方法是让金属与酸反应,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教师引导】现有镁、铜、锌三种金属,利用上述实验方法,你能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判断镁、铜、锌三种金属谁的活动性更强吗?(药品:镁条、铜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过程:>【布置作业】:·:《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①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减轻A. ①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4.小莹同学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后,绘制了如下表示其变化过程的坐标曲线图,其中不正确的是()1A B C D5.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为广泛的用途。

如:(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强光,可用来制造镁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体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常见的补血剂里含有精制的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亚铁离子,起到补血的作用。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试根据所学的知识列举具体事例说明铁的化学活动性强弱。

(1)与氧气反应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酸的反应: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为除去铜铁混合物中的铁,向10g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试求铜铁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B类作业(班级的后30%)1.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Al B .Ag C Ca D. Cu2、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Zn、Fe、Ag、Cu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应含有的金属是。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精选)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精选)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丁红一、设计意图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第二课题为《金属的化学性质》。

本课题内容含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介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共设计了4个活动内容:活动1:展示历史上金属利用发展史。

(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讲解,了解人类利用金属的历程,认识人类利用金属不仅与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有关,还与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关。

只有真正了解金属的性质才能很好地利用金属资源。

也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活动2:自主探究铁、铜、铝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这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实验的现象,得出金属的化学性质。

)活动3:归纳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金属的性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4课堂练习。

二、教案设计1.课题:人教版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2.教学目标①了解常见的金属及有关金属的冶炼历史。

②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③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

④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一些化学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①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置换反应。

③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解释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

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

以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5.教学准备: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铁丝、铜丝、铝丝、酒精灯、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6.教学过程126.教学反思:教材的内容组织符合物质的认知规律,对物质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活动中重点知识的掌握及难点突破,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及时讲解、点评、总结,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有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用8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用8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用8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设计思路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

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

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授课人李秀波学校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课题:人教版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5.教学准备: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铁丝、铜丝、铝丝、酒精灯、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6、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景】在现代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银器具总是比铁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铁器早。

你知道为什么吗?新授:【活动探究一】金属与氧气反应【问题引导】所有金属是不是都能与氧气反应?(不,“真金不怕火炼”说明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1)金属与氧反应的难易程度(见下表)活泼程度:镁铝>铁铜>金,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

【讲述】金属的活泼程度又称为金属的活动性,同时我们找到判断金属活动性的第一种方法。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镁、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

3、通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响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

学时重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响。

学时难点用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前边咱们讲了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谁能告诉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拟有什么优良性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及黄金饰品越来越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装饰品。

随之而来的假黄金诈骗案也越来越多,提示:黄铜为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人们为何会上当?你能想出一个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吗?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等那么,能不能使用化学方法鉴别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温故知新归纳总结评论请同学们回忆有哪些金属能和氧气的反响?金属铁和镁镁在空气中点燃;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镁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发生反响,而铁必须在纯氧中才能燃烧,从反响条件上比拟,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镁比铁活泼。

教师出示外表氧化的镁片,再用砂纸打磨一半后,引导学生比照观察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响,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条件下却能和氧气反响,我们得出金属的第一个化学性质一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反响〔但反响的剧烈程度不一样〕燃烧金戒指的图片: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教师启发引导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难与氧气发生反响学到这同学们有没有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了?用火烧你能描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吗?很好,取少量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假设金属外表发黑那么原试样为黄铜,假设无变化,那么为真金。

1.比拟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响时的难易程度有何不同呢?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同的金属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不一样。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别的物质起反响,且反响现象越剧烈。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用途”。

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开始。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又可以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内容分成如下三个课时:①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②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③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及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中介绍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只提及铝与氧的反应,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三、教学设计整体思路本节课主要是导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而得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

整节课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教学时,考虑到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将知识体系梳理设计成一些逐步深入的问题---知识问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精读课本。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要素:1. 学生学习过程----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教学组织过程----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怎么讲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理解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相关的置换反应实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1)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实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理解金属的
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使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相关的
信息。

(4)初步学会使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
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
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火柴、
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此结论来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顺序。

[投影展示活动与探究的内容]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
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问]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小结]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
金属化合物和新金属。

[板书]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
[投影]比较刚才实验中用到的这3种金属的活动性
[讲解]经过了很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实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
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板书]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投影并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中有重要应用,它能够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
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
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
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投影练习]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铝



[答]实验1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铝。

[思考回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Al>Cu>Ag
[答案](1)(3)不反应;(2)(4)反应,且均为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略。

[思考答案]:1、因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要与铁反应:CuSO4+Fe==FeSO4+Cu,从而腐蚀铁制容器;
[思考回答]:1、“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一下,
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2、能更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为黄铜,不反应的为黄金3、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4、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
的为黄金……的特点,掌握置换反应这个基本的反应类型。

设悬念,引导学生
思考
温故而知新,为金属与盐的反应
做铺垫
学生理解水平有限,先把这个结论给出,以便进一步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究水平;这个实验现象明显,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轻松地掌握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每个小组派学生代表回答汇报。

提升学生把获取的信息实行加工整理的水平;提升学生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的水平。

通过小节,把金属与
平。

小结本
课内容,知道
本课的内容
课后习
题,巩固所学
知识
[主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2MgO Al+3O2=2Al2O3
2Cu+O22CuO Fe+2O2Fe3O4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的活动性:
Mg>Al>Fe,Cu>Au
2、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
金属的活动性:
Mg>Zn>Fe>Cu
置换反应:A+BC→AC+B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
2Al+3CuSO4=Al(SO4)3+3Cu
Cu+2AgNO3=Cu(NO3)2+2Ag金属的活动性:Al>Cu>Ag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