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风险评估
注会审计作业答案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审计风险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并且应当将识别的风险与()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A.财务报表层次B.认定层次C.披露D.各类账户余额2.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
A.细节测试B.实质性程序C.分析程序D.控制测试3.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其目的是()。
A.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B.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C.识别和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D.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4.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需要针对()得出结论。
A.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是否合理B.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C.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D.一项控制单独或者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并确定控制得到执行5.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可以考虑在下列()情形中采用人工控制。
A.存在大量或重复发生的交易B.事先可预见的错误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得以防范或发现C.控制活动可得到适当设计和自动化处理D.编制调节表并对调节项目进行跟踪6.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时,应特别关注以下()事项。
A.在被审计单位经营过程中,对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各类交易B.交易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的程序C.信息系统如何获取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信息D.某些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有可能篡改自动过入总分类账和财务报告系统的数据7.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是()。
A.控制环境B.信息系统与沟通C.控制活动D.风险评估过程8.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识别、评估和应对特别风险,以下观点中错误的是()。
A.特别风险是需要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B.特别风险通常与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相关C.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不需要专门针对特别风险专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D.实质性分析程序不足以应对特别风险,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细节测试,或将实质性分析程序与细节测试结合运用9.注册会计师在将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汇总时,对于在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企业中所识别的风险,应列入()风险。
注会审计作业答案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审计风险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并且应当将识别的风险与〔〕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A.财务报表层次B.认定层次C.披露D.各类账户余额2.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
A.细节测试B.实质性程序C.分析程序D.控制测试3.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其环境,其目的是〔〕。
A.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B.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C.识别和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D.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4.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需要针对〔〕得出结论。
A.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是否合理B.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C.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D.一项控制单独或者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并确定控制得到执行5.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可以考虑在下列〔〕情形中采用人工控制。
A.存在大量或重复发生的交易B.事先可预见的错误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得以防X或发现C.控制活动可得到适当设计和自动化处理D.编制调节表并对调节项目进行跟踪6.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时,应特别关注以下〔〕事项。
A.在被审计单位经营过程中,对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各类交易B.交易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的程序C.信息系统如何获取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信息D.某些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有可能篡改自动过入总分类账和财务报告系统的数据7.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是〔〕。
A.控制环境B.信息系统与沟通C.控制活动D.风险评估过程8.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识别、评估和应对特别风险,以下观点中错误的是〔〕。
A.特别风险是需要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B.特别风险通常与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相关C.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不需要专门针对特别风险专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D.实质性分析程序不足以应对特别风险,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细节测试,或将实质性分析程序与细节测试结合运用9.注册会计师在将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汇总时,对于在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企业中所识别的风险,应列入〔〕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活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配套的设施、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的运行体系。
本办法所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信息系统。
本办法所称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及由其存储、传输、处理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活动。
第四条县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险评估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重要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可以由其行业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涉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由国家保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
第五条风险评估分为自评估和检查评估两种形式。
自评估由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自主开展。
检查评估由县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开展,也可以由信息系统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进行,双方实行互备案制度。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第六条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内重要信息系统目录,制定检查评估年度实施计划,并对重要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培训。
第七条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为本省从事信息安全测评的专门机构,受省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对从事风险评估服务的社会机构进行条件审核、业务管理和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全省重要信息系统的外部安全测试。
第八条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可以依托本单位技术力量,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风险评估服务机构进行自评估。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
❖ 3.责任主体: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治
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
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 4.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手段:设计和执行控制政策
及程序 ❖ 5.内部控制的要素: (1)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 (2)风险评估过程(Risk Evaluation) (3)信息系统与沟通(Information System
评估被审计单位选择和运用某项会计政策的 适当性
了解诉讼、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影响被审 计单位的舞弊或舞弊嫌疑、产品保证、售 后责任、与业务合作伙伴的安排(如合营 企业)和合同条款的含义等。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营销策略及其变化、销售 趋势以及与客户的合同安排
2.实施分析程序
❖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 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 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 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 动和关系。
业务)所获得的经验
三、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一)讨论的目标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为项目组成员提供了交流信息和分享见解的机
会。 (二)讨论的内容 1.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 2.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 3.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三)参与讨论的人员 ❖ 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项目组内方式
项目组应当根据审计的具体情况,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交换有
关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可能性的信息。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一、总体要求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 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CPA-审计】第13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知识点总结
【CPA-审计】第13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第一部分舞弊【知识点1】各方责任【知识点2】组织项目组讨论【知识点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程序+项目组讨论+舞弊三角分析)1.风险评估程序(无观察和检查程序,因为舞弊观察、检查不到)(2023调整)2.评价舞弊风险因素(舞弊三角理论:压力、机会、态度(借口))【知识点3】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1.风险的分类:报表层风险+认定层风险(特定交易、账户余额、披露)+管理层凌驾2.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特别风险(1)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应当“基于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评价哪些类型的收入或认定导致舞弊风险。
(2)如果未将收入确认作为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应在审计底稿中记录得出该结论的理由。
【知识点4】应对评估的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三方面1.总体应对措施:(1)分配和督导项目组成员时,考虑其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考虑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2)评价被审计单位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表明通过操纵利润作出虚假报告。
(3)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2.应对认定层次舞弊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范围(1)改变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或获取额外佐证性信息。
(2)调整审计程序的时间安排(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针对本期较早时间发生的交易事项或整个报告期内的交易实施实质性程序)。
(3)调整审计程序的范围(包括扩大样本规模,在更详细的层次上实施分析程序,利用计算机实施更广泛的测试)。
3.针对舞弊易发高发领域的重点应对措施(2023新增)(1)在建工程和购置固定资产相关的舞弊风险应对①在建工程:是否存在与经营规划不符或与预算不符的异常工程;是否存在长期停工或长期未完工工程。
②固定资产:复核购置固定资产的合理性;检查购置合同、发票;复核已入账固定资产验收情况。
健康状况与风险评估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健康医学院
健康状况与风险评估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第一章测试1.健康状况评估主要用于测量或评估个体的()。
A:心理健康 B:功能健康 C:生理健康 D:发病与死亡风险 E:社会适应健康答案:心理健康;功能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2.个体健康状况的构成要素包括()。
A:身体功能和结构 B:参与 C:活动 D:道德水平 E:背景因素答案:身体功能和结构;参与;活动;背景因素3.属于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A:生活方式 B:情绪与情感 C:人际关系 D:人格 E:智力答案:情绪与情感;人格;智力4.关于健康风险评估,正确的是()。
A:可预测个体未来发病的风险 B:可改变个体的健康风险 C: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 D:需要收集大量的个人健康信息 E:不能量化评估个体未来的健康状况答案:可预测个体未来发病的风险;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需要收集大量的个人健康信息5.健康状况评估与健康评估在角度方面有何区别?A:前者以微观指标、中观(系统及器官功能)和宏观(行为与生活方式、精神与心理、社会功能,亚健康、体质等)相结合,更重视宏观和整体健康状态;后者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理与社会评估为主。
B:前者评估对象主要是健康或亚健康人群;后者对象主要是临床患者。
C:前者从健康的角度,后面从临床即疾病的角度评估个体(患者)的健康状态。
D:前者更强调功能状态;后者更着重指标的异常。
答案:前者从健康的角度,后面从临床即疾病的角度评估个体(患者)的健康状态。
第二章测试1.测量上肢整体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前臂旋前 B:测量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的距离 C:上肢自然下垂 D:病人坐位答案:前臂旋前2.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最小的是()A:腰曲 B:胸曲 C:颈曲 D:骶曲答案:骶曲3.身体圆胖、头大颈部短而粗一般属于谢尔顿分类法的哪种类型()A:内胚型 B:中胚型 C:均匀型 D:外胚型答案:内胚型4.男性和女性腰臀比的正常值范围为()A:0.80~0.90;0.75~0.80 B:0.85~0.90;0.80~0.85 C:0.80~0.90;0.85~0.90D:0.85~0.90;0.75~0.80答案:0.85~0.90;0.75~0.805.扁平足者足弓缓冲作用差,此类患者步行稳定性差,不适宜跑跳运动。
12年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章测试题:第13章
第⼗三章 风险评估 ⼀、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控制环境时,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
A.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观念和风格 B.购货交易是否经过正当批准 C.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 D.被审计单位的⼈事政策 2、下列有关对控制环境进⾏了解的提法正确的是( )。
A.注册会计师对于控制环境的了解开始于审计计划阶段 B.在对控制环境进⾏了解时应采⽤穿⾏测试 C.尽管注册会计师了解到控制环境薄弱,但仍可以认定某⼀流程的控制是有效的 D.由于对⼩型被审计单位⽆法获取以⽂件形式存在的有关控制环境要素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可通过了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来评估风险 3、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了解重要内部控制时,不应实施的程序是( )。
A.询问P公司的有关⼈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件 B.检查内部控制⽣成的⽂件和记录 C.选择若⼲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穿⾏测试 D.重新执⾏P公司的重要内部控制 4、在下列控制中,属于检查性控制的是( )。
A.销货发票上的价格根据价格清单上的信息确定 B.计算机每天⽐较运出货物的数量和开票数量并⽣成差异报告 C.在更新采购档案之前必须先有收货报告 D.计算机将记账凭证上借贷⽅⾦额对⽐,对账户代码进⾏逻辑测试 5、注册会计师执⾏穿⾏测试的主要⽬的不是为了确认( )。
A.是否正确了解了内部控制并且书⾯记录准确 B.识别交易流程中与财务报表有关的可能发⽣错报的环节 C.所获取的有关流程中的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信息的准确性 D.评估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并确认控制执⾏的有效性 6、实现内部控制⽬标的⼿段是设计和执⾏控制政策及程序。
根据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包括的要素有( )。
A.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控制结构 B.控制环境、控制活动、控制结构、控制设计、控制执⾏ C.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控制环境、控制结构 D.风险评估过程、对控制的监督、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控制环境 7、在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检查性控制的有( )。
第十三章 食品原料安全风险分析框架
• Food safety and globalization of trade in food. A challenge to the public health sector. WHO document WHO/FSF/FOS/97.8 Rev.1 (1998)
• Food safe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Myagishima K. & F.K. Kaferstein, World Health Forum 19, 407-411, 1998
风险评估
毒理学信息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政策
• 如果摄入量不大则没有证据证明有害 • 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对儿童有害, 但是研究 较少 暴露评估 • 成人–是能量饮料的目标人群 • 儿童 – 影响相对较小 食品技术
• 咖啡因作为风味剂在技术上是证明可行 的
• 保持现有的允许 • 能量型饮料是食品的新种类 考虑的问题 • 对儿童的影响 • 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措施 (如教育的, 标识的, 禁止) • 各种措施的可实行性 • 社区观点
第一节
有关概念
• 风险源(risk source):具有潜在的引发不良效果的药剂、媒介 物、商业/工业加工过程、加工步骤或加工场地。 • 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可能对人体健康和 环境产生不良效果的风险源,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 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并对其特性进行定性描述。 • 危害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 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对人体健康和 环境产生不良效果风险源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化学因素 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对生物或物理因素,如数据可得到时, 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 • 剂量-反应评估(dose-response assessment):确定某种风险 源的暴露水平(剂量)与相应的不良效果的严重程度/或发生 频度(反应)之间的关系。
公司风险控制体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下属所有子公司、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可能对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潜在事件或不确定性因素。
第四条风险控制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主要环节。
第二章风险识别第五条公司应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定期对各项业务、流程、项目等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
第六条风险识别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战略风险:公司战略决策、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资金链断裂、财务报表失真、资产安全风险等。
(三)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等。
(四)运营风险:生产运营、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环保合规等。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七条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第八条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历史数据和现有信息,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风险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发生对公司经营、财务状况、声誉等方面的影响。
(三)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第四章风险应对第九条公司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第十条风险应对策略包括:(一)风险规避: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改变业务模式等手段,避免风险发生。
(二)风险降低: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优化业务流程等手段,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三)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四)风险承担: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选择承担风险。
第五章风险监控第十一条公司应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审计第十三章
六、了解被审计单位对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2012年4月21日
第 十 三 章
风
险
评
估
13
审计学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一、了解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和要素 了解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的含义 1. 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 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 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 计和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计和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内部控制目标 2.内部控制目标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 切相关; 切相关;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 (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 现企业的目标; 现企业的目标; 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3)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 从事经营活动。 从事经营活动。 内部控制要素 3.内部控制要素
2012年4月21日
第 十 三 章 风 险 评 估
11
审计学
四、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1.重要项目的会计政策和行业惯例; .重要项目的会计政策和行业惯例; 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 .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 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 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 4.会计政策的变更; .会计政策的变更; 5.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以及如何采用新颁布的会计 . 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风险评估方案
19.13
13020
烟道 耐火砖
10m3
15264.31
342.78
14921.53
─
13021
烟道 耐酸砖
10m3
18161.42
800.21
17361.21
─
(五)烟囱、烟道内涂刷隔绝层
定 额
编 号
项 目 名 称 及 规 格
单位
基价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费
13022
抹耐水泥
100㎡
2623.33
圆形仓 底板
10m3
3656.95
680.44
2704.08
272.43
13049
圆形仓 顶板
10m3
5842.01
1024.20
4482.44
335.37
13050
矩形仓 立壁 壁厚20cm以内
10m3
5818.24
1695.38
3423.20
699.66
13051
矩形仓 立壁 壁厚30cm以内
10m3
2139.82
232.26
13066
钢筋砼池壁 矩形壁 壁厚40cm以内
10m3
3029.77
903.44
1934.96
191.37
五、化粪池及检查井
(一)砖石化粪池及窨井
定 额
编 号
项 目 名 称 及 规 格
单位
基价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费
13067
砖砌化粪池及窨井 深度3m以内
10m3
1847.30
391.83
10m3
2312.40
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制度
内部掌控和风险评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掌控和风险评估工作,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障企业连续稳定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全体员工,包含领导和员工,全部人员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企业内部掌控和风险评估是指通过订立和执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掌控措施,识别、评估和管理企业面对的各种风险,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高效运作和可连续发展。
第二章内部掌控制度第四条内部掌控的目标企业内部掌控的目标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提高经济效益、规范经营行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第五条内部掌控的基本原则企业内部掌控应遵从以下基本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企业内部掌控必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得违反法律或道德底线。
2.有效性原则:企业内部掌控应确保掌控措施的有效运作,对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应对。
3.全面性原则:企业内部掌控要掩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战略订立、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4.适度原则:企业内部掌控应依据企业的规模、性质、经营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强调风险的适度管理。
5.连续性原则:企业内部掌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条内部掌控的要素企业内部掌控包含掌控环境、风险评估、掌控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等要素。
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如下:1.掌控环境:指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掌控的重视程度和诚信文化建设,包含管理层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要求等。
2.风险评估:指对企业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订立相应掌控措施。
3.掌控活动:指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建立各项掌控措施和流程,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和高效运行。
4.信息与沟通:指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完整。
5.监督:指对企业内部掌控的实施和效果进行监督,包含内部审计、风险监测、内部检查等。
第七条内部掌控的实施要求企业内部掌控的实施要求如下:1.建立内部掌控职责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内控职责和权限。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十三章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
四、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目的和 结果判定
(二)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 1.急性毒性试验 2.遗传毒性试验 3.30天喂养试验 4.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传统致畸试验 5.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 6.新资源食品
五、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时需要考虑的 因素
1.试验指标的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 分析试验组 与对照组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的显著性时,应根据其 有无剂量反应关系、同类指标横向比较及与本实验室 的历史性对照值范围比较的原则等来综合考虑指标差 异有无生物学意义。此外如在受试物组发现某种肿瘤 发生率增高,即使在统计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仍要给以关注。
4.时间-毒性效应关系 对由受试物引起的毒性效应进 行分析评价时,要考虑在同一剂量水平下毒性效应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五、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时需要考虑的 因素
5.人的可能摄入量 除一般人群的摄入量外,还应考 虑特殊和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及高摄入量人群) 的摄入情况。对孕妇、乳母、或儿童食用的食品, 应特别注意其胚胎毒性或生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 和免疫毒性。
四、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目的和 结果判定
4.30天喂养试验 对只需进行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的受 试物,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30天喂养试验, 进一步了解其毒性作用,观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 可初步估计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5. 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 观察受试物以不同剂量水 平经较长期喂养后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性质和作用的靶 器官,了解受试物对动物繁殖及对子代的发育毒性, 观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初步确定最大未观察到有 害作用剂量和致癌的可能性;为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 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6.人体资料 由于存在着动物与人之间的种属差异, 在评价食品的安全性时,应尽可能收集人群接触受 试物后的反应资料。志愿受试者的体内代谢资料对 于将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 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遵照有关规定进行人 体试食试验。
新版SCAN-企业危机计划及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新版SCAN-企业危机计划及风险评估管理程序文件名:企业危机计划及风险评估管理程序文件编号:BB-C-TPAT-01版本:A文件版次:页码1/8第十三章—企业危机计划及风险评估管理程序目的:为了保证顾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产品供应,维护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把握市场机遇,维护公司声誉。
特别针对可能发生的影响生产的反恐事件、自然灾害及人力不可抗事件,如关键生产设备失效、原材料、外协/购零件供应短缺、劳动力缺乏、停电、停水、台风、暴雨、火灾、地震、交付受阻、化学品泄露、反恐体系等规定应急措施预案及处理对策。
同时验证本司及本司供应商的反恐管理体系是否充分、有效、适宜,是否符合C-TPAP要求及客户要求。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司及所有与本厂有业务往来的供应商。
职责:生产部推动相关部门一起组织、制定此应急预案,并实施各类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计划。
行政部、生产部负责水、电、台风、水灾及地震等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的确定和实施。
行政部机电组负责关键设备的异常状况的应急措施的确定和实施。
行政部负责劳动力缺乏的应急措施的准备与实施。
品管部、采购部及相关部门负责生产现场异常的应急措施的准备与实施。
采购、船务等部门对供应商反恐管理活动方面进行评估。
安全主任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并定期对本司反恐管理活动方面进行评估。
安全主任负责主导整个评估内容及过程并编写风险反恐安全风险评估表。
危机处理、预防措施:关键设备失效应急措施:公司内关键及重要的设备,日常都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并储存备件。
各类设备购买时,要求设备供应商提供长期维修服务。
一旦出现公司内责任人员无法排除的故障,应立即与设备供售商的服务机构及时解决。
若设备修补需较长的时间,维修人员要及时上报设备动力科领导,由生产部会同相关部门人员调整生产计划,确保不影响产品的交货期。
若设备无法修补,立即与经销售商要求其提供或购买新的设备。
文件名:企业危机计划及风险评估管理程序文件编号:BB-C-TPAT-01版本:A文件版次:页码2/84.2 原材料、外协/购零件供应短缺应急措施4.2.1 公司要求供应商保持一定的库存量,并在可预知的变异(如台风、生产场地搬迁等)时提前通知,并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如准备足够的库存量。
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
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规范企业风险管理行为,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部门和员工,全部部门和员工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识别潜在风险并评估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的过程。
第二章风险识别第四条风险识别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1.内部环境风险:包含管理制度缺陷、人力资源风险、内部掌控风险等;2.外部环境风险:包含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3.项目风险:包含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合作伙伴风险、竞争对手风险等;4.自然祸害风险:包含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祸害风险。
第五条风险识别应由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和员工也应乐观参加风险识别工作。
第六条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组织召开风险识别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共同分析当前可能存在的风险;2.定期开展风险审查,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3.开展风险调研,分析同行业企业的风险情况,借鉴经验教训。
第七条风险识别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和调整。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八条风险评估是指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并为订立相应应对措施供应依据。
第九条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以及企业的经受本领和资源情况。
第十条风险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风险评估;2.运用专家推断和经验分析进行风险评估;3.借助风险评估工具和软件进行风险评估。
第十一条风险评估结果应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呈现,具体内容包含但不限于:1.风险类型和描述;2.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的评估结果;3.风险的来源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第十二条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定期进行复核和更新,以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四章应对措施第十三条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应订立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其影响程度。
电力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电力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电力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电力系统各级企业、控股公司及其所属单位。
第三条电力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风险辨识、评估、控制、监测、应急响应和持续改进为基本工作流程。
第二章风险辨识第四条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辨识机制,全面辨识生产、建设、运营等环节的风险。
第五条风险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生产设备、设施、工艺及环境等方面的风险;(二)人员操作、管理、培训等方面的风险;(三)自然灾害、社会事件、技术事故等方面的风险。
第六条风险辨识应采用现场检查、数据分析、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进行。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七条电力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
第八条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风险发生的严重程度;(三)风险发生的概率。
第九条风险评估应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级。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十条电力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技术措施;(二)管理措施;(三)培训措施;(四)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针对性强;(二)可行性高;(三)经济合理。
第五章监测与预警第十三条电力企业应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第十四条风险监测与预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风险控制措施执行情况;(二)风险变化情况;(三)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第十五条电力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第六章应急响应第十六条电力企业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风险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第十七条应急响应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启动;(二)应急处置;(三)应急恢复。
第十八条电力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建设施工风险评估管理条例
建设施工风险评估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条例旨在加强建设施工风险评估管理,保障施工作业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减少施工风险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建设施工风险评估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评估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建设领域的施工作业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土木工程、装修工程等施工作业。
第二章:风险评估的程序第四条风险评估应由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
第五条风险评估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1. 归集施工作业相关信息;2. 风险辨识和分析;3. 风险评价和等级划分;4. 提出风险控制措施;5. 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第六条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作业的风险评估结果;2. 风险等级划分说明;3. 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4. 其他需要说明和提示的内容。
第三章:风险评估的要求第七条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
第八条风险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准确识别施工作业中的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第九条风险评估应提出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措施等,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四章:监督和管理第十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风险评估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风险评估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风险评估机构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十二条对于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建设主管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本条例所称的建设主管部门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负责建设管理的机构。
第十五条本条例解释权归建设主管部门所有。
---以上为《建设施工风险评估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将根据实践和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风险测评管理制度模板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的风险管理,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承受度和风险应对策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公司经营活动中与公司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基于事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如何处理特定风险以及如何选择风险应对策略进行科学决策。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各部门为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责任机构,具体职责如下:(一)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二)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辨识评估出风险等级并将中、高风险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管理层,上报内容应包括:风险发生地、发生原因、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拟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三)执行审批后的风险应对预案,并及时反馈。
第五条公司设立风险评估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风险评估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如下:(一)制定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二)审批公司风险评估计划和风险应对预案;(三)监督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实施,并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批;(四)定期召开风险评估管理工作会议,听取各部门风险评估工作汇报,分析公司风险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风险评估流程第七条风险评估分为定期评估和特殊评估两种类型,定期评估是指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的风险评估,特殊评估是指在发生重大事件或者发现新的风险时进行的评估。
第八条风险评估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风险识别:各部门应当识别与其职责相关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进行记录;(二)风险分析:对识别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风险的来源、可能产生的后果、发生的可能性等,并确定风险等级;(三)风险评价:对分析出的风险进行评价,包括风险的影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优先级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四)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承担等策略;(五)风险监控:对实施风险应对预案的效果进行监控,对风险的变化进行跟踪,并及时调整风险应对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参与讨论的人员
– 项目组的关键成员 – 拥有信息技术或其他特殊技能的专家
• 讨论的时间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交换有关财务报表发生重 大错报可能性的信息
• 讨论的方式
项目组在讨论时应当强调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 职业怀疑态度,警惕可能发生重大错报的迹象
练习
•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C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的 审计程序是( )
– 了解所有权结构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关联方关系 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决策过程 – 了解治理结构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和财务运作 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降低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 的风险 – 了解组织结构是为了考虑复杂组织结构可能导致的 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财务报表合并、商誉减值以及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等问题 – 了解经营活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预期在财务报 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类别、重要账户余额和列报 – 了解投资活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关注被审计单位在 经营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变化 – 了解筹资活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在 融资方面的压力,并进一步考虑被审计单位在可预 见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
• 内部控制的三目标
–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 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 – – – – 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过程; 信息系统与沟通; 控制活动; 对控制的监督
对内部控制了解的定位
• 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和评价的内部控制只是与 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非被审计单 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 在运用职业判断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 因素
• 了解内部控制与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关系
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 制,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并不能够代替对控制 运行有效性的测试。 了解要点: – 了解内部控制与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不同
– 如果是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则对内部控制的了 解能够代替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测试 – 如果是不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对内部控制的了 解则不能够代替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测试
•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 险; •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了解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 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 注册会计师了解外部环境
行业状况 外 部 环 境
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
其他外部因素
•了解行业状况的内容
所在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 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行 业 状 况
– 如果是人工控制,对控制的了解并不能够代替对控 制运行有效性的测试
分别了解人工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内部控制采用人工系统还是自动化系统,不 同方式将影响交易生成、记录、处理和报 告的方式 • 人工控制特定风险
– 人工控制可能更容易被规避、忽视或凌驾 – 人工控制可能不具有一贯性 – 人工控制可能更容易产生简单错误或失误
– 关键业绩指标 – 业绩趋势 – 预测、预算和差异分析 – 管理层和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性报酬政策 – 分部信息与不同层次部门的业绩报告 – 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 – 外部机构提出的报告 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 绩衡量和评价,是为了考虑管理层是否面临实现某 些关键财务业绩指标的压力
风险评估程序包括的内容
询问管理层 和其他人员 观 察 和 检 查 分 析 程 序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 项目组讨论的背景及实质
项目组讨论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 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总体应对措施和 设计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甚至评价审计证 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这整个审计 工作过程中的一种专业工作要求。其实质是整 合项目组内部资源,保持项目组成员的职业谨 慎,在确保审计报告质量的同时提高审计效率
• 讨论的目标
实施项目组讨论的目的在于使成员更好地了解在 各自负责的领域中,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 报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并了解各自实施审计 程序的结果如何影响审计的其他方面,包括对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 响
• 讨论的内容
– 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
– 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 方式,特别是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 相关经营风险
• 目标、战略与经营风险
– 目标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指针 – 战略是企业管理层为实现经营目标采用的总体 层面的策略和方法 – 经营风险源于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战略产 生不利影响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 或源于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
• 在与下列方面了解有关的目标和战略,并考虑相应 的经营风险
• A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参与项目组讨论的人 员有( )
A.项目负责人 B.关键审计人员 C.聘请的特定领域专家 D.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
•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 外部因素 •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第二节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 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
• 风险评估程序是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 境而实施的程序 • 风险评估程序包括的内容(如下页图)
–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 分析程序 – 观察和检查
• 风险评估程序目的
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 关注内部财务业绩衡量的结果
– 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业绩衡量所显示的未 预期到的结果或趋势 – 管理层的调查结果和纠正措施 – 相关信息是否显示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 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与评价的 目的
– 考虑管理层是否面临实现某些关键财务业绩指 标的压力 –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和战略
• 其他外部因素
– – – – 宏观经济的景气度 利率和资金供求状况 通货膨胀水平及币值变动 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包括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所 有 权 结 构
治 理 结 构
组 织 结 构
经 营 活 动
投 资 活 动
筹 资 活 动
•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的目的
• 了解内部控制的方法
– – – – 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 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 检查文件和报告 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 测试)
• 了解内部控制的四个步骤
– 第一步,识别需要降低哪些风险以预防财务报表中 发生重大错报 – 第二步,记录相关的内部控制 – 第三步,评估控制的执行 – 第四步,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
第十三章 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 的讨论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审计测试流程的核心环节是重大错 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应对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的作用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必要性
• 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 多数经营风险最终都会产生财务后果,从而影 响财务报表 – 并非所有经营风险都会导致重大错报风险 – 经营风险可能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列报 认定层次或财务报表层次产生直接影响
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衡量和评价情况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下列信息:
A.强调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B.按照时间预算完成审计工作 C.分享对甲公司及其环境了解所形成的见解 D.考虑甲公司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 A注册会计师组织项目组讨论的主要内容有 ( )
A.管理层是否倾向于高估或低估收入 B.管理层是否存在严重诚信问题 C.会计政策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D.甲公司是否面临重大的经营风险
练习
•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 的是( )
A.为了进行风险评估程序 B.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D.控制检查风险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和要素
• 内部控制的含义
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 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 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 自动化控制特定风险
– 系统或程序未能正确处理数据,或处理了不正确的 数据,或两种情况同时并存 – 在未得到授权情况下访问数据,可能导致数据的毁 损或对数据不恰当的修改,包括记录未经授权或不 存在的交易,或不正确地记录了交易 – 信息技术人员可能获得超越其履行职责以外的数据 访问权限,破坏了系统应有的职责分工 – 未经授权改变主文档的数据 – 未经授权改变系统或程序 – 未能对系统或程序做出必要的修改 – 不恰当的人为干预 – 数据丢失的风险或不能访问所需要的数据
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获 取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
• 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
– 了解内部控制包括评价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 否得到执行 – 评价控制的设计是指考虑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 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 层次的重大错报 – 控制得到执行是指某项控制存在且被审计单位 正在使用 – 设计不当的控制可能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 陷,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是否考虑控制得到执行 时,应当首先考虑控制的设计。如果控制设计 不当,不需要再考虑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A.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记录相核对 B.实施分析程序以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 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 势 C.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D.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 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练习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 进行审计。在组织项目组讨论时,A注册会 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 业判断。 • 注册会计师组织项目组讨论的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