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合集下载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醇变换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醇变换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醇变换研究近年来,铜基催化剂在催化领域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铜作为一种廉价、易得、丰富的元素,具有很多种不同的氧化态,并能够形成不同的配位化合物,因此对于催化反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醇变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一、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常用的制备铜基催化剂的方法有共沉淀法、沉淀还原法、浸渍法、脉冲喷雾法等。

其中,共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流程为:将金属铜盐和碱性沉淀剂(如氢氧化钠)按适当比例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进行搅拌使其完全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催化剂。

沉淀还原法则是将金属铜盐与还原剂(如氢气)反应,使其还原为金属铜颗粒,可以得到高纯度、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

不过该方法操作性复杂,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

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泡于预先配好的含有铜盐的溶液中,待溶液逐渐干燥后,再进行烧结,形成铜基催化剂。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催化活性较高等优点。

脉冲喷雾法则是一种新型的微粒制备技术。

利用电脉冲电压在短时间内将铜基溶液喷雾成微粒,并在空气中凝结,得到纳米级铜基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分散度、可控制备等特点。

二、铜基催化剂在甲醇变换中的研究甲醇变换反应是将甲醇转化为一种更高级别、含碳量更高的化合物的过程,通常是甲醇制取甲烷、甲基氧化物或乙醇等。

铜基催化剂在该反应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铜基催化剂通常是将载体与合适的铜盐进行浸润或共沉淀,形成铜基催化剂。

同时,铜在反应中发挥的催化作用是氧化还原过程,其能够在反应中扮演氧化剂和/或还原剂的角色,控制反应中产物的选择性和活性。

由于甲醇转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复杂,导致铜基催化剂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以La2O3负载的Cu-Zn-Al催化剂对甲醇转化反应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在该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形成Cu0,并参与反应产生甲烷,较少生成二甲醇、甲醛等不必要的副产物。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催化剂是制造化学品、石油、能源和冶金等重要工业产品所必需的。

铜基催化剂由于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备受青睐。

本文旨在介绍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铜基催化剂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沉积法等多种技术。

其中,沉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

不过,沉淀法的缺点是催化剂具有低的比表面积。

属于高科技领域的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将适当的铜源与载体溶胶进行混合,经高温固化,得到均匀铜基催化剂的方法。

该制备方法的优点是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但其成本相对较高。

共沉淀法是将适量的铜源与载体一同混合,通过添加沉淀剂进行沉淀,再通过还原、干燥等步骤制备催化剂。

该方法虽然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但是分散性不高,需要进行优化。

沉积法是将铜盐固体粒子沉积在载体上,再进行还原、水洗等过程,用于制备薄层催化剂或者金属纳米颗粒,方便控制颗粒大小,具有较大的应用范围。

2. 铜基催化剂的表征催化剂的表征是不可缺少的,可以通过各种工具观察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晶体结构、表面酸碱性等属性。

比如,电化学分析法可以评估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催化剂的形貌和粒径分布情况。

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用于评估催化剂的结晶、表面属性以及酸碱性等。

3. 铜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主要着重于其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再生性、毒化损失等属性的表现。

铜基催化剂广泛用于氧化反应、脱氢反应、加氢反应、裂解反应等。

其中,氧化反应是铜基催化剂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氧化反应通常指的是将有机物氧化成更具活性和易于进行后续处理的物质。

比如将苯氧化成苯酚,这些过程主要需要催化剂,其中铜基催化剂所体现的催化效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在选择性方面,铜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均表明,铜基催化剂对一些有机物和气体有很高的选择性。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催化剂是化学反应中的关键组分,能够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铜基催化剂因其合成简单,价格低廉,活性高,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清洁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一、铜基催化剂的制备铜基催化剂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沉淀法和共沉淀法。

沉淀法的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将铜盐和配体混合溶于水中,随后缓慢滴入碳酸氢铵或氢氧化钠的溶液;将混合物继续搅拌并升温至沸腾,然后还原剂(如氨水)加入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并用水洗涤、醇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铜基催化剂。

共沉淀法的制备步骤如下:将Cu2+和剩余离子沉淀剂一起加入反应溶液中,通过共沉淀的方法将Cu2+还原成Cu1+;随后将配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将之前还原的Cu1+通过沉淀的方式与配体溶液混合即可得到铜基催化剂。

二、铜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铜基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电子结构等对其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研究手段包括催化反应测试、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方法。

(1)催化反应测试催化反应测试是评价催化剂的性能与活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铜基催化剂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偶联反应及加氢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铜基催化剂可以帮助催化剂的还原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在偶联反应中,铜基催化剂的配体选择性能影响其对碳-碳键的活性,进而影响整个反应的选择性。

(2)HRTEMHRTEM是通过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技术来研究晶体性质和表面形貌的一种方法。

利用HRTEM技术可以观察到独立的铜原子或铜原子簇等信息,该信息对分析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离子交换等关键反应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铜基合金催化剂中,HRTEM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分布于合金体内的铜原子簇。

此外,与其他催化剂相比,铜基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晶结构和晶面尺寸等特征对其催化活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铜基催化剂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铜基催化剂是一种高效的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反应和环境净化中。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铜基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本文就铜基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性能进行综述。

一、铜基催化剂的合成1. 沉淀法沉淀法是合成铜基催化剂的传统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溶液中加入铜盐和还原剂,使铜离子还原为金属铜,从而形成铜基催化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所得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小,催化性能较低。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新兴的合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水相体系中将金属盐和有机化合物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纳米金属颗粒。

这种方法具有高比表面积、粒径小、分散性好等优点,催化性能较传统的方法有明显提升。

3. 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过金属间电子转移来实现铜基催化剂的合成。

这种方法无需还原剂,避免了还原剂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得到高比表面积、高分散度的催化剂。

二、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比表面积铜基催化剂的表面积越大,催化性能越好。

因为大表面积可以增加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水热法合成的铜基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因此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

2. 活性中心铜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是指在催化反应中具有活性的位置。

一般来说,活性中心越多,催化性能越好。

针对不同的催化反应,铜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也不同,应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3. 氧化还原性质铜基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质是指在催化反应中,金属铜与氧气、水等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增加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提高催化效率。

因此,在设计铜基催化剂时,应该注重氧化还原性质的研究。

三、应用前景铜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和环境净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有机合成中,铜基催化剂可以催化氧化、加成、偶联、环化等反应,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行业价值。

在环境净化中,铜基催化剂可以催化废气、废水中的有害气体和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环保效应。

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作者简介: 郭彦鑫 ( 9 2 ) , 1 8 一 女 陕西榆林人 , 硕士研究生在读。得 的 催 化 剂 C O 晶粒 小 、 比表 面 积 aC u 和 孔 容 大 ,活性 及 甲醇 的选 择 性 明 显 高 于 N O a H、 N 3 ( H) O 、 HH O 做 沉 淀 剂 所 得 到 催 化 HH0、N 4C 。N aC 3
程 。 如 果 晶核 生 成 的 速 率 远 远 超 过 晶 核 长 大 的速 率 , 离 子 很 快 聚 集 为 大 量 的 晶核 , 液 的 过 饱 和 则 溶 度 迅 速 下 降 ,溶 液 中没 有 更 多 的离 子 聚 集 到 晶核 上 , 是 晶核 迅 速 聚 集 成 细 小 的无 定 形 颗 粒 , 样 于 这 就 会 得 到非 晶 型 沉 淀 , 至 是 胶 体 。反 之 , 果 晶 甚 如 核 长 大 的 速 率 远 远 超 过 晶核 生 成 的 速 率 ,溶 液 中 最 初 形 成 的 晶 核 不 是 很 多 ,有 较 多 的离 子 以 晶核 为 中心 ,依 次 排 列 长 大 而 成 为 颗 粒 较 大 的 晶 型 沉 淀 。 由此 可 见 , 到 什 么 样 的沉 淀 , 决 于 沉 淀 形 得 取
为 ( uZ ) O ( H :和 (u Z )( O )( H (u, C ,n 。O ) C C ,n5C 3 O )。 C
冻干燥法 、 纳米管促进法 等 , 碳 由于沉 淀法操作过 程 简 单 、 得 的催 化 剂 性 能 优 越 , 基 甲醇 催 化 剂 制 铜 的工业 生产均采用 沉淀法 ,本 文主要对 沉淀法制 备铜基 甲醇合成催 化剂 中的影 响 因素 以及研究进 展进行探讨 。 共 沉 淀 是 一 个 极 为 复 杂 的 过 程 ,包 括 沉 淀 、

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中,铜基催化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铜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和催化性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铜基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设计和合成是铜基催化剂研究的核心问题。

为了实现铜基催化剂的高效催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合成。

1. 活性中心的设计活性中心是催化剂实现反应的必要条件。

在铜基催化剂的设计中,活性中心的选择至关重要。

铜基催化剂中常用的活性中心有氧化物和金属钝化。

其中,氧化物活性中心催化活性较强,但稳定性较差;金属钝化活性中心稳定性较好,但催化活性较弱。

因此,需要在两种活性中心之间进行选择和平衡,以达到最佳的催化效果。

2.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催化剂载体是催化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催化剂载体有氧化铝、硅酸盐、碳材料等。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载体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

3. 合成方法的选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直接决定了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催化剂合成方法包括沉淀法、共沉淀法、浸渍法、溶胶-凝胶法等。

在进行铜基催化剂的合成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合成方法,以获得高效的催化性能。

二、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是铜基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铜基催化剂的研究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研究铜基催化剂的关键之一。

催化反应的速率常常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关。

因此,需要通过催化反应实验来测试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的选择性是指催化反应中与目标产物有关的副反应速率与目标产物的速率之比。

在铜基催化剂的研究中,催化剂的选择性是影响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3. 催化剂的稳定性催化剂的稳定性是指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活性变化情况。

二步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_化明利

二步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_化明利

备铜基催 化剂 , 步骤如 下 : (1) 将 Al (NO3)3 · 9H2O 与适量 Zn (NO3)2·6H2O 混合后配成一定浓度
溶液 , 与 Na2CO3 的 水溶液同 时滴加 到沉淀 槽中 , pH 控制在 7 ~ 9 ;(2)将剩余的 Zn (NO3)2·6H2O 与 Cu (NO3)2·3H2O 混合后配成溶液 , 再与 Na2CO3 溶 液同时滴加到另 一沉淀槽中 , pH 亦控 制在 7 ~ 9 ; (3)将上述两个沉淀槽中的沉淀浆液混合均匀 , 经 过滤和反复洗涤后 , 于 80 ℃烘干 , 再 经焙烧后得 到催化剂样品 (氧化态)。 1.2 催化剂活性测定
第6期
化明利等 :二步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1
试验研究Biblioteka 二步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化明利1 , 郭宪吉2 , 鲍改玲2 ,谭羚艳2
(1 .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河南许昌 461000 ; 2 .郑州大学化学系 , 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 :固定 Al 含量为 10% (Al/ (Cu +Zn +Al), 原子百分比), 应用二步同时加料 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 Cu/ Zn 比例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 。 通过测试催化剂活性 、 结构和还原性质表明 , n (Cu)/ n (Zn) =4/ 5 的催化剂中 , CuO 与 ZnO 二组分间相互均匀分散程度最大 , 催化剂活性最高 , 催化 剂还原温 度最低 。 考察了 焙烧温 度对催 化剂活 性 、 结构及 还 原过程的影响 。
品的 XRD 结果 。催化剂的组成是以氧化物为主 , 在 2θ=35.4°、38.8°、48.7°位 置处是 CuO 的特 征衍射 峰 ;在 2θ=31.8°、34.5°、36.3°、56.5°出 现的 是 ZnO 的特 征衍射 峰 。 所有样 品的 XRD 图 谱中 , CuO 及 ZnO 的衍射峰均未发生明显位移 , 也未发现有新的 衍射峰出现 , 表明没有新的物相出现 。 虽然各样品 本体的氧化铝的含量为 10 %, 但 A l2O3 的特征衍射 峰均没有明显地显示出来 , 说明 Al2O3 粒子非常细 小 ,Al2O3 粒子高度分散于催化剂样品中 。CuO 、ZnO 的特征衍射峰均较为弥散 , 2θ值相近的 CuO 和 ZnO 的特征衍射峰均产生明显的交盖 , 表明 CuO 和 ZnO 的粒子较小 , 结晶度较低 。

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对溶出机理 分析认为 主要有 以下因素 : 其一是酸性溶 匀, 造成共沉淀物 分散不均 匀可能是 造成 铜溶 出量增大的 出, 金属氧化物会与 H 或 O 一 + H 发生反应 , 根据浓度积可求 原 因。所以在制备此类催化剂时 , 要选 择适 当的温度 , 有利
出不 同 p H值下金属离子 的浓度 ; 二是反应性溶 出 ,u 于催化剂稳定性能的提高。本工作从活性和稳定性综合考 其 CO 将附着的氧分子进行离子解离 , 这种解离后 的氧原子与原 虑 。 试验 温度选择 4 ℃。 0
而 化剂并考察 了制备过程 中各个工 艺参数对 铜催 化剂稳定 中,颗粒的大小主要 由成核速度和核增长速度所决定 ,
l 催化剂 的制备
按一定 比例取一定 浓度 C (0)的盐溶液 , 一定浓 uN , 2 和
度 的 N 2O 溶 液 , a , C 同时滴加到烧杯 中反应 , 并放置在一定 C — eZ 催化剂 ,在 正交试验 的基 础上做 了五组 水平试 uC -n
【 关键词】三共沉淀: 催化荆: 出 铜溶
【 中图分类 号】 6 7 0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70 20 )3 04 —3 08 71 ( 07 0 — 09 0
目前用 于催 化湿 式 氧化 的催 化 剂 有 贵金 属 系催 化 铜离 子溶 出量即 u系催化剂 的 C “溶 出可采用原子吸收 。C u
. H值对铜催化剂稳定性影响 C O中氧原子 的物化性质差不多 , u 由于 C O分子 中的氧原 3 2 p u
子参 与氧化 , 会破坏 c 与原 催化剂载体之间 的结合 , u 从而
在沉淀过程中, 胶体主要是靠胶粒之间的静电效应而稳
导致铜 的脱落 。此外 , 由于多数有机 污染物 的湿式氧化过 定存在的,所 以沉淀反应 的 p H值不 同,胶体的稳定性就不 程中有 乙酸生成 , 而乙酸与铜 离子有 配位反应 , 同样加大 同, 胶体颗粒的聚集程度也就不 同, 在制备催化剂 中, 的 反应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研究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业化合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研究高效催化剂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铜基催化剂因其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催化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类催化剂。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多种多样,包括化学还原法、海绵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电化学法等。

其中,化学还原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先将铜离子与还原剂混合,随后在合适的溶剂条件下进行反应,最终得到所需要的铜基催化剂。

通过不同的条件与控制,可以得到不同特性的铜基催化剂。

铜基催化剂在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表面催化反应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尤其在甲醇重整等反应中,铜基催化剂更是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此外,铜基催化剂还常用于水气转移反应、氧气化反应、二氧化碳加氢还原反应、氧化脱硫等催化反应。

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其物理化学特性密切相关。

催化剂的酸碱性质、孔道结构、晶型与晶粒大小、氧化还原性等都会对其催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在甲醇重整反应中,晶粒度较小的铜基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而同种催化剂的晶型不同也会导致催化活性的差异。

此外,补铝等方法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铜基催化剂因其催化性能的良好,逐渐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其中,在烟气脱硫、催化加氢、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铜基催化剂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同反应中常存在复杂的反应机理与相互作用,使得铜基催化剂的性质和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应通过不断的优化、改良与经验总结,寻求更加精准实用的铜基催化剂,进一步推动催化技术的发展。

总之,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其制备、性质、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指导,推进工业技术的发展。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及其应用铜基催化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的各个领域,如环保、医药、能源等。

催化剂制备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一、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目前铜基催化剂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蒸汽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沉积法。

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先将铜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如镍、铁等)溶解到适量的有机溶剂中,加入螯合剂(如乙二醇、乙酸等)并调节pH值,形成一种胶体。

然后通过烘干、焙烧、再生等步骤,得到铜基催化剂。

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比较均匀,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性能。

2、水热法水热法是将铜盐和其他金属盐(如二氧化钛、锰酸钾等)溶解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如葡萄糖、乳酸等,再在高温高压下处理,使其形成晶体。

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晶体结构和催化性能,但其粒子分散性不好。

3、蒸汽氧化还原法蒸汽氧化还原法是将铜盐和其他金属盐混合在一起,经过高温高压下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出铜基催化剂。

这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催化性能。

4、沉淀-沉积法沉淀-沉积法是将铜盐和其他金属盐混合在一起,加入沉淀剂,如氢氧化钠等,使其形成沉淀,并通过沉积、干燥、还原等步骤得到铜基催化剂。

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其分散性和催化性能较差。

二、铜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铜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物理化学性质、分散性和活性等。

1、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铜基催化剂的结构对其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

研究表明,当催化剂中铜的粒子大小在2-5nm之间时,其催化活性最高。

此外,不同的载体也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如二氧化硅和氧化锆对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不同的影响。

2、物理化学性质铜基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会影响其催化性能。

研究表明,当催化剂中铜的表面氧化程度较高时,其催化活性较高。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化学合成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化学催化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学合成工具,在化学反应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铜基催化剂因其催化性能优越而备受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一、铜基催化剂的种类及其催化性能铜基催化剂种类繁多,包括氧化铜、氧化铜锌、氧化铜锌铝、氢氧化铜等。

这些催化剂广泛用于化学反应中,如加氢反应、氧化反应、脱氫反应等。

其中,铜基催化剂的氧化反应催化性能表现尤为突出,如催化羧酸的氧化、催化芳香族醛类物质的氧化等。

二、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包括提高反应温度、利用热解、溶胶凝胶等方法。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催化剂前体化学反应,但是得到的催化剂质量较低,催化性能相对较差。

相比之下,化学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质量更高,催化性能优越。

常用的化学法制备铜基催化剂包括沉淀法、共沉淀法、浸渍法、蒸汽扩散法等,其中浸渍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溶剂将金属离子和载体接触、吸附,经干燥、高温焙烧等步骤,最终得到氧化物催化剂。

三、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在铜基催化剂的研究中,催化性能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根据催化机理不同,测试方法也有所不同,常用的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催化动力学研究、表面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

催化动力学研究主要用于确定催化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的活化能,可以解释铜基催化剂在反应中的催化机理。

表面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能谱、能谱分散、X射线衍射等,可以对铜基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进行精确分析和表征。

扫描电镜观察则可以用于表征铜基催化剂的形貌和形态特征。

四、铜基催化剂的应用前景铜基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绿色的化学合成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工业生产中,铜基催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某些有机反应,如有机合成、有机氧化和有机还原等。

此外,铜基催化剂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催化异构化等。

制备铜基催化剂的原理

制备铜基催化剂的原理

制备铜基催化剂的原理铜基催化剂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反应,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重整反应和甲烷催化氧化等。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原理。

1. 物理法:物理法制备铜基催化剂主要包括沉积、沉降、离子交换等方法。

其中,沉积法是将金属铜直接沉积在催化剂载体上,从而形成铜基催化剂。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催化剂活性较低,不能满足高效催化的要求。

沉降法是将水溶液中的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并沉降在载体表面,形成铜基催化剂。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催化剂活性,但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离子交换法是将载有铜离子的树脂与载体接触,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铜离子转化为金属铜,制备铜基催化剂。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制备过程可控性较好。

2. 化学法:化学法制备铜基催化剂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共沉淀法、还原法等。

沉淀法是将铜盐溶液中的铜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铜化合物沉淀,将其还原成金属铜,制备铜基催化剂。

共沉淀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离子通过共沉淀反应形成固溶体或复合氧化物,从而制备铜基催化剂。

还原法是将金属铜的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铜,制备铜基催化剂。

这些化学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有些方法对环境较为敏感。

3. 生物法:生物法制备铜基催化剂主要利用微生物、酶等生物体制备催化剂。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或酶的催化活性,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铜,并与载体结合形成铜基催化剂。

这种方法具有无毒、易获得金属离子的特点,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

但生物法制备铜基催化剂操作复杂,工艺条件较难控制。

总的来说,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原理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将铜盐溶液中的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并与载体结合形成催化剂。

不同的制备方法在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制备条件控制等方面有所差异。

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能够获得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铜基催化剂。

《浆态床合成乙醇Cu基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浆态床合成乙醇Cu基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浆态床合成乙醇Cu基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和化学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

乙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催化剂作为乙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乙醇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稳定的Cu基催化剂对于浆态床合成乙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Cu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浆态床合成乙醇中的性能表现。

二、Cu基催化剂的制备1. 材料与设备制备Cu基催化剂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铜盐、还原剂、载体等。

设备包括搅拌器、反应釜、干燥箱、焙烧炉等。

2. 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结合浸渍法制备Cu基催化剂。

首先,将铜盐溶液与沉淀剂混合,形成沉淀物。

然后,将沉淀物与载体混合,进行浸渍处理。

最后,进行干燥、焙烧等后处理步骤,得到Cu 基催化剂。

三、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分析1. 催化剂的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形貌和粒径等。

2. 催化剂性能分析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以合成气为原料,对Cu基催化剂进行乙醇合成性能测试。

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空速等参数,考察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XRD结果表明,制备的Cu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晶体结构。

SEM和TEM结果显示,催化剂的形貌规整,粒径分布均匀。

2. 催化剂性能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Cu基催化剂在浆态床合成乙醇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随着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但过高的温度和压力可能导致副反应增多,降低选择性。

此外,适当的空速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五、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晶体结构、形貌和粒径分布的Cu 基催化剂,并在浆态床合成乙醇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Cu基催化剂在合成乙醇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效铜基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高效铜基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高效铜基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铜基催化剂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中,高效铜基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从催化剂材料、制备方法、催化性能和应用等方面探讨高效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催化剂材料铜基催化剂是一种以铜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催化剂,通常含有一些辅助组分。

辅助组分不仅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还可以促进催化剂的分散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辅助组分包括氧化物、氮、硫等。

此外,采用不同形态的载体也可以调控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分散度。

制备方法高效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沉淀法、浸渍法、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浸渍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备方法,但由于铜本身的易溶性,会导致较低的分散度和催化活性。

相比之下,溶胶-凝胶法可以控制催化剂的孔径大小和分散度,因此在催化剂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催化性能高效铜基催化剂在气/液相氧化、有机合成、CO2还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举个例子,铜氧化物催化剂在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催化作用机理主要是氧化物与铜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所致。

此外,铜基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孔径大小、分散度等也对催化性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应用前景高效铜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气/液相氧化、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比如,铜基催化剂在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甲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此外,铜基催化剂也可以用于提高化学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本身也可以经过再生或回收利用,从而实现绿色化学反应。

结语高效铜基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催化剂,其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催化剂材料、制备方法、催化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高效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共沉淀法制备铜系催化剂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共沉淀法制备铜系催化剂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从图 2 中可以明显看出, 改变 pH 值对单一铜催化 剂溶出的影响不是很大; 制备 CuO/ Al2O3 催化剂时, 随着 pH 值的增大, 铜溶出先减小后增大, pH 值在 7 附近时, 铜溶出较低; 制备 CuO- ZnO/ Al2O3 催化剂的 铜溶出会随着 pH 值的增大而增大, 这与金属铝、锌具 有酸碱两性有关; 制备 CuO- CeO2/ Al2O3 催化剂的铜 溶出会随着 pH 值的增大而减小, 这说明稀土元素铈 与铜具有很好的配伍性, 能够有效的抑制铜溶出问题, 最小溶出量接近 0.05mg/L, 考虑铜、稀土元素的共沉 淀效果, 实验确定 pH 值为 7 为适宜。 2.5 原料摩尔配比对铜催化剂稳定性影响
(上接第 11 页)
多, 由于 CuO 分子中的氧原子参与氧化, 会破坏 Cu
2.6 焙烧温度对铜催化剂稳定性影响
与载体之间的结合, 从而导致铜的脱落。此外, 由于多
焙烧是催化剂的热处理过程, 也是催化剂活化过 数有机污染物的湿式氧化过程中有乙酸生成, 而乙酸
1 实验方法
1.1 催化剂制备 按一定比例取一定浓度的 Cu(NO3)2 的盐溶液, 和
一定浓 度 的 碱 溶 液( (NH4)2CO3、氨 水 等) , 同 时 滴 加 到 的烧杯中反应, 并放置在一定温度的水浴上, 调节滴加 速率以控制 pH 值。待共沉淀反应结束后, 在室温下老 化 12~24h。真空抽滤使沉淀和母液分离, 在 80~100℃ 下干燥 8~12h, 在 700~900℃下焙烧 2h, 即制得催化 剂。按此步骤分 别 制 备 CuO、CuO/ Al2O3、CuO- ZnO/ Al2O3、CuO- CeO2/ Al2O3 等催化剂。 1.2 实验流程和步骤
(下转第 69 页)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载体与助剂-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载体与助剂-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载体与助剂-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木材干馏、粮食发酵等是早期获取醇类的主要途径,产量较小,仅被用作医疗、饮食、香料、染料等日用品的生产原料或溶剂。

1923年,德国BASF公司最早开发了以CO和H2为原料,在10~30MPa压力和ZnO-CrO3催化体系作用下生产甲醇的工艺技术[1].目前,合成气制甲醇是仅次于合成氨技术的第二大规模催化反应工艺。

1966年,英国ICI公司成功开发CuO-ZnO系催化剂的低压合成法;1970年,德国Lurgi公司成功开发GL-104型CuO-ZnO 系催化剂的低压合成法;1972年,英国ICI公司成功开发ICI51-2型CuO-ZnO系催化剂的中压合成法。

随后各国还开发了MGC法、BASF法、Topsoe法,以及波兰、前苏联等国的低压法。

甲醇的大规模合成,推动了甲醇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甲醇制汽油(MTG, 美国ExxonMobil公司)、甲醇制低碳混和烯烃(MTO,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丙烯(MTP,德国Lurgi公司)工艺相继开发成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资源紧张的形势,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缺油、少气、多煤的国家,其重要性尤为突出。

除甲醇外,乙醇、乙二醇等低碳醇在现代化工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消耗量较大的燃料生产和聚酯纤维加工行业,对醇类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低碳醇类作为燃料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有毒物质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燃料成本的独特优势[2].以CO、羧酸、脂类等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产低碳醇,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羰基加氢反应要求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化C=O键和氢键的能力。

可以活化氢键的金属包括钴(Co)、镍(Ni)、铷(Rb)、铑(Rh)、钯(Rb)、锇(Os)、铱(Ir)、铂(Pt)、钪(Sc)、钛(Ti)、锆(Zr)、铜(Cu)等[3].Cu基催化剂还具有很弱的C-O断键能力和形成C-C的能力,对生成石蜡的活性较低,因此表现出了较高的醇类产物选择性[4-6].金属催化剂中,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会影响表面反应类型和吸附性能,从而影响催化剂活性和产物选择性。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催化纤维素加氢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催化纤维素加氢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催化纤维素加氢性能
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质能源成为人们
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中,纤维素是生物质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
有丰富、广泛的来源和可再生特性。

然而,纤维素的应用受到其结构复
杂和高结晶度的限制,难以直接利用,因此需要通过加氢反应使其转化
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铜基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从而具有
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将探讨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以及其对纤
维素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研究;
(2)催化剂表征方法研究;
(3)催化性能测试与分析。

2. 研究方法
(1)催化剂制备将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添加助剂等手段,优化催化剂的制备参数。

(2)催化剂的表征将采用XRD、TEM、H2-TPR、XPS等方法进行
结构表征和表面性质分析,以确定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晶粒
大小、纯度、比表面积、孔径大小等参数。

(3)催化剂的加氢性能测试将在流动反应器中进行,以纤维素为底物,钯催化剂为对照组,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

同时,研究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度、氢气气压、反应时间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三、预期成果和实际意义
1.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表征分析;
2. 铜基催化剂在纤维素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3. 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4期2008年北京化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 J IN G UN IV ERSIT Y OF CHEMICAL TECHNOLO GYVol.35,No.42008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侯 晋 张鹏远 黄伟莉 陈建峰3(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摘 要:采用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

考察了超重力反应器转速、沉淀p H 值和陈化时间等条件对催化剂物性的影响,采用X 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N 2等温吸附2脱附和等离子发射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物相、孔结构、表面形貌和粒子大小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用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应选取较低的p H 值,并且不经过陈化以避免前驱体中出现Cu 2(OH )2CO 3影响Cu 的分散性,超重力反应器转速700r/min ;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的前驱体物相中CuO 2ZnO 主要以固溶体形式存在;焙烧所得铜基催化剂粒度小,Cu 分散度高,存在适宜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关键词:类碱式碳酸锌;超重力反应器;CuO 2ZnO 固溶体;分散性中图分类号:O643收稿日期:2008201221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06204D 201201202)第一作者:男,1982年生,硕士生3通讯联系人E 2mail :chenjf @引 言铜基催化剂被广泛用于甲醇合成、CO 低温变换以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等工业过程中。

铜基催化剂一般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人已对其制备条件及原料配方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23],一致认为活性组分Cu 在ZnO 上的分散程度是决定催化剂性能的关键。

在搅拌釜中进行的传统共沉淀反应,由于受到设备结构的限制,很难达到微观混合均匀,所制备出的催化剂晶粒大小分布不均,难以实现活性组分高度分散。

超重力反应器(即旋转填充床)广泛地用于制备各种纳米材料,它能够使反应物在反应体系内实现瞬间微观均匀混合。

超重力反应器制备纳米材料时反应成核区和晶体生长区是分开的,使晶体的生长区置于完全宏观混合区,制备出的产品组分分布均匀、粒度分布窄[4]。

利用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将有可能明显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度。

本文采用超重力反应器制备铜基催化剂,考察陈化时间、沉淀p H 值和超重力反应器转速等条件对制备催化剂的影响,并就超重力共沉淀法和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进行了对比。

1 实验部分111 催化剂的制备配制总浓度为2mol/L 的硝酸盐混合溶液(Cu (NO 3)2/Zn (NO 3)2/Al (NO 3)3)和115mol/L 的Na 2CO 3溶液,分别加到储罐中升温至80℃,然后并流进入超重力反应器,超重力反应器转速700r/min ,原料液通过液体分布器上的喷嘴喷淋到旋转的填料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填料孔隙由转子内缘向转子外缘流动,在此期间两种原料液在填料层中接触、反应,产物由填料外缘处甩到外壳上,反应中生成的CO 2从气体出口放出,液2固相产物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液体出口进入陈化罐,在液体出口测沉淀p H 值,调节原料液流量将p H 值控制在715,搅拌后不经过陈化放出浆料,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取一部分在380℃下焙烧得到催化剂。

112 催化剂的表征X 2射线衍射(XRD )分析采用日本理学公司的D/Max 2500型X 射线衍射仪,Cu 靶,Kα辐射源,管电压40kV ,管电流200mA ,扫描范围10°~80°,扫描速度10(°)/min 。

热重分析(TG )采用德国耐驰公司STA 449C 型同步热分析仪。

试样质量10mg ,Ar 气氛,升温速率10℃/min 。

样品的孔结构分析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 公司的ASAP 2010M 型物理吸附仪,以液氮为吸附质进行测试。

氮气的吸附量是指每g 催化剂吸附的氮气体积。

测试前样品在200℃下脱气5h 。

样品的比表面积采用B ET 方程计算,样品的孔结构数据用BJ H 法计算。

样品的形貌观察采用日本日立公司S47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加速电压为20kV ,样品在测试前用物理方法镀金。

采用美国热电公司IRIS Intrepid II XSP 型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催化剂中Cu 、Zn 和Al 的含量。

分析线:Cu ,32417nm ;Zn ,21318nm ;Al ,30912nm 。

为了使催化剂前驱体完全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将催化剂前驱体在550℃下焙烧4h 。

1—陈化;2—不陈化图1 陈化与不陈化下铜基催化剂的XRD 谱图Fig.1 XRD patterns of copper 2based catalyst preparedwith and without an aging process2 结果与讨论211 不同条件对制备铜基催化剂的影响21111 陈化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陈化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形成有很大的影响[5]。

本文选取陈化和不陈化作了对比。

图1为陈化和不陈化下铜基催化剂的XRD 谱图,从图1可见,不陈化时前驱体和催化剂中分别只有类碱式碳酸锌和ZnO 的衍射峰,经过陈化后,催化剂前驱体中出现了碱式碳酸铜的衍射峰,相应催化剂的XRD 谱图也出现了CuO 的衍射峰,ZnO 的衍射峰强度提高,半峰宽降低,表明金属的分散性变差。

这是因为催化剂的活性高低主要取决于Cu 在ZnO 中的分散效果,不经过陈化制备的前驱体中主要是类碱式碳酸锌,(Zn ,Cu )5(CO 3)2(OH )6为单斜晶系,氧原子以双层紧密堆集方式排列,Cu 在八面体的中心,而Zn 位于四面体位置上,由此分解生成的CuO 2ZnO 固溶体可保证CuO 的充分细化,并且由于CuO 的周围排布较多的ZnO ,可有效地阻止其在还原过程和反应过程中由于局部过热(还原反应和甲醇合成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导致CuO 烧结长大,而且ZnO 的助催化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而经过陈化后新生成的碱式碳酸铜减弱了这种过程的发生,Cu 的分散性变差,不利于形成高活性催化剂。

21112 p H 值对催化剂前驱体组成的影响p H 值对催化剂的前驱体组成有显著的影响[6]。

为了确定陈化过程中Cu 2(OH )2CO 3的来源,在Cu 2+、Zn 2+和Al 3+三种离子共同沉淀的区域内选取了以下点(615,618,710,715和718)考察了p H 值的影响。

图2为不同p H 值下铜基催化剂的XRD 谱图,从图可知随着p H 值的升高,前驱体衍射峰强度均有所提高,对催化剂衍射峰的分析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说明分散性逐渐降低。

在p H 值较高(715,718)时前驱体中还有少量Cu 2(OH )2CO 3出现,相应的催化剂中出现了CuO 的衍射峰,这表明谱图上出现的CuO 是由Cu 2(OH )2CO 3分解生成。

表1为p H 值为710和715时催化剂中Cu/Al 和Cu/Zn 摩尔比。

表1表明,陈化前后,催化剂前驱体的Cu/Zn 比没有发生改变,Cu 2(OH )2CO 3物相的来源有两种可能:在碱性条件下,Zn 2+先于Cu 2+沉淀,一部分离子发生分步沉淀,沉淀物为(Zn ,Cu )5(OH )6(CO 3)2和无定形Cu 2(OH )2CO 3,后者在陈化过程中的逐渐晶化;粒度小的(Zn ,Cu )5(OH )6(CO 3)2在母液中进行重结晶时释放出Cu 2+和Zn 2+,CO 2气体大量逸出使母液的p H 值不断升高,碱性条件下Zn 2+先于Cu 2+沉淀使得两种离子分别沉淀为Cu 2(OH )2CO 3和Zn 5(OH )6(CO 3)2。

21113 超重力反应器转速对分散性的影响超重力反应器转速是决定其强化传质和微观混合效果的主要因素。

高的超重力反应器转速有利于・91・第4期 侯 晋等: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p H:1—7.8,2—7.5,3—7.0,4—6.5,5—6.0图2 不同p H值下铜基催化剂的XRD谱图Fig.2 XRD patterns of copper2based catalyst prepared by precipitatin at different p H values表1 两种p H值下催化剂的Cu/Al和Cu/Zn摩尔比Table1 Molar ratios of Cu/Al and Cu/Zn in catalysts prepared at two different p H valuesp Hn(Cu)∶n(Al)n(Cu)∶n(Zn)不陈化陈化不陈化陈化7.0 3.62 3.590.430.457.5 3.58 3.610.440.44得到分散性好的产品,但当转速大于1000r/min时,转速的增加对分散性提高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

在p H=710和不陈化下,选取超重力反应器转速200,400,700,1000和1300r/min做研究。

图3为超重力反应器不同转速下铜基催化剂的XRD谱图,从图3可知在700r/min下时随转速增加前驱体、ZnO衍射峰强度均有所降低,半峰宽增大,表明金属的分散性变好。

超重力反应器转速过大时反而会造成产品粒径变大,分散性变差,因为转速过大时,反应剧烈,产气量增加,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填料中充满了气液混合物影响液体在填料表面的分散和切割作用,传质效果变差,使分散性降低,所以超重力反应器转速应控制在700r/min附近。

转速,r/min:1—1300;2—1000;3—700;4—400;5—200图3 超重力反应器不同转速下铜基催化剂的XRD谱图Fig.3 XRD patterns of copper2based catalyst preparedwith different rotation s peeds of the packed bed 212 超重力共沉淀法和传统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的比较21211 XRD分析图4为两种不同制备方法下铜基催化剂的XRD谱图,从图4可知采用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都是(Zn,Cu)5(CO3)2(OH)6,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时还产生少量Cu3Zn3Al2(OH)16CO3・4H2O。

催化剂中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的ZnO物相的衍射峰比传统共沉淀法的宽,表明ZnO的晶粒度较小。

Cu3Zn3Al2(OH)16CO3・4H2O的出现表明Zn2+和Al3+与Cu2+形成了均一的前驱体,经过焙烧后转变为活性催化剂,CuO小晶粒分布在ZnO和Al2O3之间。

21212 D TG数据比较图5为两种不同制备方法下催化剂的热重微分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