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8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短语,并体会恰当使用动词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祖先的摇篮”。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摇篮”,简介摇篮。
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课件出示一组铁质、木质、藤编摇篮图)摇篮是婴儿睡觉的地方,形状像篮子,婴儿睡在里面,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最早的摇篮用藤或竹子制成,因此“篮”字是竹字头。
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呢?(温暖、舒适。
)2.板书“祖先”,提问:什么是“祖先”?(“祖先”是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3.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试着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猜一猜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做上记号。
(3)检查并反馈,识记生字、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1)正音:本课要求会认的7个生字均为形声字,可让学生依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猜想生字的读音,在交流分享中相机正音。
(2)识记方法。
①换偏旁识记:萄—掏;墙—蔷;亿—忆。
②偏旁归类识记:草字头(艹)——蔷、薇;走之(辶)——逗、逮。
③借助插图或识记:“蔷薇”是一种植物。
④编儿歌识记。
◇走之把豆装,笑声传四方。
(逗)◇“隶”的捺变点,走之在下面。
(逮)◇墙上有草土跑掉。
(蔷)◇小草微微笑。
(薇)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1.(课件出示会写字)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再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怎样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祖先的摇篮》课后教学反思(优秀5篇)
《祖先的摇篮》课后教学反思(优秀5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祖先的摇篮》课后教学反思(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祖先的摇篮》课后教学反思篇一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
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
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象,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
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
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
我想:这是以后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1篇】《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一、识字教学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1、字理识字板书课题时,先写了生字“祖”,让孩子说出带有示字旁的一组字:“神、祀、祝、福”,然后出示,揭示偏旁示字旁的字源,让孩子知道“示”最早的意思是祭祀用的神台,示字旁的字与祭祀有关。
字理识字,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2、溯源识字猜一猜古文字“逮”,其中一部分是一只手一把把动物的大尾巴给抓住了,另一部分像是一个人在跑,又跑又抓,这就是“逮”。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境,追根溯源讲解汉字的字义,有效预防错别字,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轻松掌握识字能力。
同时,汉字溯源法还能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3、动作演示识字“逮、掏、逗”等动词是在学习动宾式词组时识字的,动作演示,表演了逮蝈蝈,活灵活现地再现原始又跑又抓在逮蝈蝈的情景。
教师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掏鹊蛋”,还联系生活说说还可以掏什么?最后引导孩子把“掏”和“拿”进行比较,让孩子知道到把手伸进去再拿出来就是掏,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4、图文结合识字认识“蔷薇”二字时,通过看图把生字与图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孩子关注草字头,认识到蔷薇是一种植物。
二、找准训练点,感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怎么通过课文阅读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还是要聚焦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挖掘值得关注的词句段落,确定具体的语言训练点——动宾式短语。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1】篇〗《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充满了好奇,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想象祖先在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等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我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整节课先观看朗读视频,再读通诗句,最后能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
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读懂和感悟。
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动画、比赛、配合动作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触觉等激发他们兴趣。
运用动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配合动作,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愿学、乐学。
2、抓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主要内容。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引导学生想象在做这些事时有趣的情景,这样既积累了词语,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
我还注重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讲自己的意思清晰地在课堂上表达出来。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怎样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我想,这是以后自己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课也有不足,我在第二课时倾入了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太可以消化完全,其实应该把一些第二课时的内容放在第一课时,这样就平均一些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2篇】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如在备课时,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我觉得我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刚一说你们知道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就说道从猿变来的。
虽然用词不是很准确,起码学生知道人和猿是有关系的,那么传说就没有必要说了,视频资料也不用放了。
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的观察,开始通过学生看图,谈感受,明确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但是上课的时候感觉很乱,于是进行了调整。
但是感觉还是不好。
今天再看,想到应该从这节课,就教给学生识图、读图的方法。
从整体到局部,重点内容重点观察。
先明确告诉学生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及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这样就顺畅的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3篇】第一堂历史课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双方彼此陌生,却都有互相了解的强烈愿望。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打破师生双方原有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实现自主对话意识与能力养成非常的重要。
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第一课就要解决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的学生对历史是什么,历史课讲什么是很疑惑的,所以第一课必须让学生体会这一课程内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1篇】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人和自然能和谐相处。
一、教学效果: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
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
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像,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
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二、成功之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
让学生自读为主,在此环节中,本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
先是课前收集资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提问题。
小组合作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换部首、编顺口溜、编故事,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
因为是学生自己想的,所以有趣,记忆也很深刻。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1篇】段校长张伟芳吴舒曼老师等我的同行们对我的课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并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我如获至宝。
结合我的课堂我进行了如下反思:1、要把握好教材,教学目标要明确。
我讲授的是《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这是一篇儿童诗歌。
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为主线,通过反复读让学生想象祖先生活的环境。
课堂上我出示原始森林的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为后面的想象读奠定基础。
2、教学环节要紧凑,安排合理。
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读、分段读、引导读、比赛读突出了诗歌朗读的重要性。
但在个别读的安排上略显不合理。
识完字紧接着让学生写难写易错的字,最后再进行比赛。
让学生在读书中结束这节课,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3、备课一定要充分严谨在指导学生写字这个环节,我备课不充分。
当一个学生指出“蓝”字有问题时,我以为自己打错字了,一带而过。
我应当借此机会和题目中的“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并记住它们。
所以备课时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
不足之处: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比如祖先的意思,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我在诗歌教学中对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做得还不太到位。
总之,一堂课结束了,学到的东西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更多。
教研公开课虽已结束,但学习才刚开始,我会继续努力,行走在语文反思的路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2篇】《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1、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引,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生字后,教师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3、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诗比较感兴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恰当使用动词的好处。
【教学重点】1.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2. 体会“摘、采”等动词恰当使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1.婴儿摇篮、原始森林。
2.原始人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等生活场景。
3.草原、大海。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浓、忆、啊”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初解题意,设问引读1.认识“祖先”。
(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祖先是指什么人呢?有没有人向你提到“祖先”这个词?预设:祖先一般是指离我们年代很久远的先人。
在这首诗歌中,是指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
(2)出示原始人狩猎、采野果、生活的,看图帮助学生了解“祖先”。
(3)请学生说一说认识“祖”字的方法。
预设:“组—祖”,注意偏旁“礻”和“衤”的区别。
2.理解“摇篮”。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摇篮吗?(2)出示摇篮图,提问:摇篮是做什么用的?给你什么感受?预设:摇篮是给小婴儿睡觉用的,让人觉得舒服。
3.导入。
(1)题目《祖先的摇篮》是指祖先睡觉用的摇篮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2)齐读课题。
开始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首先利用原始人生活场景,拉近久远的原始时代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理解“祖先”,再联系生活渗透对“摇篮”本义的理解,以上两步均通过“搭桥建梁”巧引学生初解题意。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一)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
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像,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
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二、成功之处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三、不足之处我也感觉有些欠缺: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我在诗歌教学中对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做得还不太到位。
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以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2.把诗歌读熟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三、理解课文: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2.指名回答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那(),是()的摇篮那(),是()的摇篮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3)练读2、3节(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2)引读(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8.有感情地读全诗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读、展示个性指名读……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尽情、尽心地“放声朗读”,既能表达情感,升华感情,又能培养语感,加深感悟四、拓展延伸: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通过拓展想象,使孩子们更好地升华情感,由此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2】篇〗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1】篇〗一、明确信息交流的目标,分解信息交流任务“人类祖先的生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研究范围,如果仅仅依靠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很难对这一主题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掌控。
如果完全由学生自行收集信息和交流,有可能在信息交流时出现重复和遗漏,这样的交流必然是低效的。
所以,在单元教学之初,我就着意引导学生分析交流目标,充分认识到目标任务的广度,经过讨论,同学们觉得分解任务、合作完成并交流是最有效的方式。
于是,大家分别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了选题,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了微调,使得目标任务的主要方面被基本覆盖。
经过这一选题过程,学生们一方面宏观了解了交流目标,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研究的这个部分关系到全局(信息的完整性),所以在后期的探究、交流中格外认真、细致,为交流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管理信息流,提高信息的质量在以往的教学中,凡是遇到需要学生查询资料进行交流的内容,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从山网络上下载了大量的资料,但事前从未完整地浏览过,在交流时照本宣科,结结巴巴,有些字都不认识。
这样的交流对于信息的接收方无疑是低效的,且会使倾听者很快失去兴趣,放弃交流。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提醒学生交流前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提高信息的质量;同时还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过滤,去掉无关紧要的、重复的信息。
经过这样一个收集——处理——筛选的过程,学生对信息的进行内化和重组,浓缩了精华,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三、选择恰当的渠道与方式方法,使信息交互效度最大化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针对“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具体内容标准:“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这是因为提高信息交流的有效性需要根据交流目标、交流内容和交流对象等方面的需要,正确地选择交流渠道、媒介及相应的交流方式与方法,从而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1】篇〗教学感悟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2】篇〗段校长张伟芳吴舒曼老师等我的同行们对我的课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并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我如获至宝。
结合我的课堂我进行了如下反思:1、要把握好教材,教学目标要明确。
我讲授的是《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这是一篇儿童诗歌。
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为主线,通过反复读让学生想象祖先生活的环境。
课堂上我出示原始森林的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为后面的想象读奠定基础。
2、教学环节要紧凑,安排合理。
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读、分段读、引导读、比赛读突出了诗歌朗读的重要性。
但在个别读的安排上略显不合理。
识完字紧接着让学生写难写易错的字,最后再进行比赛。
让学生在读书中结束这节课,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3、备课一定要充分严谨在指导学生写字这个环节,我备课不充分。
当一个学生指出“蓝”字有问题时,我以为自己打错字了,一带而过。
我应当借此机会和题目中的“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并记住它们。
所以备课时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
不足之处: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比如祖先的意思,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我在诗歌教学中对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做得还不太到位。
总之,一堂课结束了,学到的东西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更多。
教研公开课虽已结束,但学习才刚开始,我会继续努力,行走在语文反思的路上。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树立保护祖先的摇篮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有关原始森林的,字词卡四、课时安排:3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你的摇篮又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
二点题教学1 通读课文,回答“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哪里?”(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谁来说说出示荫掩蔽日的大树,遍地的奇花异草,清洌的甘泉,林木苍郁两岸绿色峰丛高耸,其间崩塌巨石累累,石上布满藤萝树木。
谷地忽宽忽窄,两岸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地下河明暗流交替出现,时而流水清澈,时而乱石峥嵘,构成了幽深静谧神秘肃穆的原始森林景观。
蜿蜒曲折莽莽苍苍,林中古树、吊藤、飞禽、走兽,天然原始,阴森恐怖。
2 带着对神秘大森林的好奇,读一读__第一小节说一说,大森林有什么特点学生试试动手画一画这美丽而神秘的摇篮三识字教学1 指导学生朗读中注意“始、曾、掏、吗、逮、蝈”等生字2 认读含有生字的句子,进而认识生字3 出示文中生字,学生反复读一读4 给生字组词,教学书写注意:始是女字旁,引导学生复习识记女子旁的字,如:姐、妈、好、奶等意、思、想都是心字底,指导学生写的时候把心字写扁一点,另外复习心字底的字曾不易写好,教师可以示范着写远和忆可以分类指导5 完成习字册四知识拓展教师读一读,关于人类进化的__,给学生以知识的拓展〖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1.抓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主要内容。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引导学生想象在做这些事时有趣的情景,既积累了词语,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
2.加强朗读训练,注重想象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中,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在诵读中想象情境。
学生通过想象,将诗句内容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脑海里留下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场景,进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2篇】第一课时:1、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生字后,教师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第二课时:1、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并让学生体会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注重朗读。
朗读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3篇】(一)1.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并让学生体会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1篇】教学感悟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2篇】(一)1.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并让学生体会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注重朗读。
朗读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识字教学指导得不够详细,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3篇】《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特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
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1篇】《祖先的摇篮》共有4个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许多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实的童年生活,这构成了课文中间部分的内容。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并与诗歌的开头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
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像,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
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二、成功之处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字理识字、比较识字、形声识字等方法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字,通过展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蔷薇、苍苍茫茫”等词语。
2.积累“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等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通过想象,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积累含有动词的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同时通过想象,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的事。
第二课时板块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摘野果”游戏:将生字摘到篮子里。
2.出示儿歌,学生认读:祖先的摇篮是原始森林,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
在这里,可以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也可以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
那回忆,真有意思啊![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复习字词,并回顾课文内容。
板块二:体会动词,感受疑问1.那在原始森林里,我们的祖先可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交流汇报:掏鹊蛋、摘野果、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一)理解词语含义,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1.理解“掏”字(1)出示掏字在字典中的意思: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
让学生做动作“掏鹊蛋”。
(2)把“掏”替换成“拿”,好不好?(3)迁移运用:生活中还可以掏什么?(掏钱、掏耳朵)(4)小结:“掏”不仅使用得很准确,还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可以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
(5)齐读“摘野果”、“掏鹊蛋”2.理解“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感受祖先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1)结合书上的图,想象祖先当时的场景,说说祖先当时的心情。
(2)试着将短语的形式改成和“掏鹊蛋”一样的形式:追野兔赏蘑菇3.读板书的词语,边读边想画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感悟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2】篇〗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如在备课时,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我觉得我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刚一说你们知道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就说道从猿变来的。
虽然用词不是很准确,起码学生知道人和猿是有关系的,那么传说就没有必要说了,视频资料也不用放了。
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的观察,开始通过学生看图,谈感受,明确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但是上课的时候感觉很乱,于是进行了调整。
但是感觉还是不好。
今天再看,想到应该从这节课,就教给学生识图、读图的方法。
从整体到局部,重点内容重点观察。
先明确告诉学生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及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这样就顺畅的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第【3】篇〗第一课时:1、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生字后,教师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第二课时:1、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
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体会文中动词的恰当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1篇】《祖先的摇篮》教学反思《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特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
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朗读训练中,采用音乐、录音、录像等多种辅助手段,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兴趣。
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录象,再现原始森林的美好景象,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
2.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
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教学,我获,也有不足。
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怎样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我想,这是以后自己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意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反思第2篇】《祖先的摇篮》共有4个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等几个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感受祖先的摇篮给人们以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通过品析词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诗意。
第二课时
一、配乐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变窄,横画变短不出头。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记字形,认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锻炼自主学习意识。
课后反思:
教学时加强朗读训练,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
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不足之处: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
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这是以后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