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谈怎样读懂《道德经》

合集下载

道德经第一章讲解

道德经第一章讲解

道德经第一章讲解《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第一章,以“道”为主题,深刻阐述了道的本质和作用。

本文将围绕道德经第一章进行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意。

道德经第一章的开篇,便道出了道的奥秘:“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意味着道无法被凡夫俗子所言表,它超越了言语和概念的范畴。

因此,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准确地描述道,只能通过心灵的体验和感悟去把握它的真谛。

接着,道德经第一章进一步阐述了道的无形无象:“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告诉我们,道是超越一切名字和标签的。

名字只是对事物的表象和符号,而道是超越事物本身的存在。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名字来认识事物,而是要超越名字去感知事物背后的本质。

道德经第一章还指出了道的起源:“无名天地之始”。

这句话表明,道是宇宙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的始源。

它存在于宇宙的起源之初,贯穿于宇宙的演化之中。

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在道德经第一章的结尾,提到了道的作用:“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

这句话告诉我们,聖人通过顺应道的原则来治理事物。

他们心灵空虚,不受私欲和执着的束缚,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同时,他们深藏于内心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滋养和支持万物的生长和发展。

道德经第一章的讲解,让我们明白了道的无形无象、超越一切名字和标签的本质。

道是宇宙的根源,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聖人通过顺应道的原则来治理事物,通过虚空的心灵和充实的实践,实现万物的和谐发展。

道德经第一章的深意不仅仅是对道的本质和作用的阐述,更是对我们生活、思考和行动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快节奏的生活所困扰。

而道德经第一章告诉我们,要过简单、纯粹的生活,要超越物质的追求,去追寻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我们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学会静心思考,去感受道的存在和指引。

在面对困惑和挑战时,我们可以从道德经第一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找到应对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道德经第一章是道德经的开篇之作,深刻地阐述了道的本质和作用。

道德经 解读

道德经 解读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是古代中国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本书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老子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对于人们修身养性、治理国家、和谐相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道德经强调了“道”的概念。

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是宇宙运行的规律。

道无形无象,却存在于万物之中。

人们应该顺应道的规律,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和谐,而不是被功利和物质所迷惑。

在快节奏和个人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逐物质的欲望,而忽视了道的存在。

因此,解读《道德经》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更加平和和谐的心态面对世界。

其次,《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以柔性和柔软的力量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它倡导放下个人欲望,以自然的力量来实现秩序和平衡。

这种思想引导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不要过度干预和强加意志,而是应该以适度的方式引导他人,实现和谐共处。

在领导力和社交场合中,我们可以借鉴《道德经》中的智慧,以柔性的手段来实现目标。

此外,《道德经》还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自省的态度。

书中提到,“知足者富”、“柔弱者胜”,强调了“逆天行道”的原则。

这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谦和。

只有在谦逊的态度下,我们才能真正成长、理解他人,并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这对于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非常重要。

通过解读《道德经》,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对人生和社会的多重启示。

它的智慧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也具有普世价值,可以为当今社会带来启迪和指导。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道德经》的思想,运用其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

道德经讲解

道德经讲解

道德经讲解《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性著作,也是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经典之一。

它由81章组成,大部分内容是关于道德观念、人生哲学和政治治理的思考。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下《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一、道的概念《道德经》以“道”为核心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根本原因、规律和本体。

道是超越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存在,是一种先天的、自然的力量。

《道德经》强调了道的重要性,认为依道而行可以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二、黄老思想《道德经》中提到的许多思想与黄老学派有关,这是一种主张个体自由、崇尚“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黄老学的核心思想是“非制度化的道德”,即个体自由地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强调道德自律、人类自然和社会平等。

此外,《道德经》也反对权力的滥用,主张空间治理,强调忠诚、信任和尊敬领袖。

三、道德观念《道德经》中提到多种关于道德的思考。

其中,主张“道德空虚”即个体自由地选择好坏的思想,他认为“有”和“无”都是同样重要的存在。

因此,正当的道德行为不应该只局限于人类个体,而是要超越个体和个人的利益,追求整体的和谐和共同的利益。

四、“无为而治”的理念“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它主张政治领袖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然地治理社会。

此外,《道德经》也强调自由和平衡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在社会自由的基础上,个体自由才能得到保障。

五、寓言故事《道德经》的第六章中,叙述了寓言故事“谷神不死”,并在后续的章节中,进一步发扬该寓言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谷神,太阳每天必须向他致敬,因为他是宇宙间神仙的统领,但他却从不对别人插手。

尽管被刀斧砍伤,但他依然不为所动,直到最后躲在深山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性著作《道德经》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强调道德自律、社会自由和平衡,主张政治领袖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然地治理社会。

同时,它也是一个强调人类自我完善和整合,实现个体和整体的和谐的哲学思想。

一读就懂的道德经

一读就懂的道德经

一读就懂的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

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索了人类行为、道德和治理的原则。

然而,《道德经》的理论体系相对复杂,不同的人对其解读和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尽管如此,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初步理解《道德经》中的一些重要思想:
1. 道:《道德经》中最核心的概念是“道”。

它被理解为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原则、自然规律或万物之根源。

尊重并顺应道,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人事的和谐。

2. 非争非强:《道德经》强调避免争斗和过于强求。

它认为依循自然与隐逸为道德生活的基石,以和平、柔弱、柔顺去克制邪恶,达到理想的境界。

3. 自然与无为:该书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无为并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意味着放弃过度干预和自我执著的行为,追求内心的宁静。

4. 道德与德行:《道德经》倡导真实、谦虚、慈悲和谨慎的道德品质。

通过发展这些德行,个人可以达到心智的清净与修养。

5. 政府与治理:《道德经》对于政府和治理也有所论述,主张非侵略与非干预的原则,倡导温和而谦虚的领导方式,以维护社会和谐和个体的自由。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道德经》的语言古老而晦涩,其哲学思想也经过千百年的解读与演绎,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学派。

因此,对于一本如此经典而复杂的书籍,完全一读即懂并不容易。

深入研读和理解《道德经》,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并结合相关的研究和注释去探索其深层意义。

道德经1至81章细解

道德经1至81章细解

道德经1至81章细解1. 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也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全书共分为81章,探讨了人生哲学、政治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道德经》的1至81章进行细解。

2. 章节解读2.1 第一章第一章是《道德经》的开篇之章,强调“道”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

正是由于“道”的存在,万物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和运行。

2.2 第二章第二章继续讨论“道”的重要性,并强调“道”与“名”之间的关系。

在“名”即思维和语言的世界中,人们往往失去对“道”的真正感知。

2.3 第三章第三章以“不尚贤,使民不争”为核心思想,强调领导者应该放弃自我,不以个人才干和优越感来压制他人,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4 第四章第四章强调无欲无求的重要性,认为欲望使人心乱,并导致社会的动荡和矛盾。

只有通过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安定。

2.5 第五章第五章延续了第四章的主题,强调“大道至简”。

只有减少物质欲望,简化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深层意义。

2.6 第六章第六章讲述了“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的思想。

强调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和,才能与宇宙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2.81 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一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也被誉为“圣人篇”,总结了全书的主要思想。

它提到了“道”的无穷无尽和救赎的力量,鼓励人们通过修行和自省实现心灵的平静与和谐。

3. 总结《道德经》涵盖了众多哲学思想,旨在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通过对81章的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包括尊重自然、节制欲望、不争不抗等。

这些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道德经》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我,探索人生的意义,并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与生活幸福。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读并将其中的智慧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注:本文中的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读者可结合个人阅读体验进一步探索《道德经》的含义。

道德经的六个方面

道德经的六个方面

道德经的六个方面《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阐述了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治国理念和人生智慧。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对《道德经》进行解读。

一、道与德“道”和“德”是《道德经》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其中,“道”指的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即万物之始、万物之母;“德”则是指人对于“道”的认识和理解,是人对于宇宙和生命的理解与遵循。

在《道德经》中,“道”和“德”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道”,才能更好地遵循“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它强调的是顺其自然,不做强求,不执着于结果,不妄想妄为。

在《道德经》中,“无为而治”是一种治国理念,主张减少人为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

同时,“无为而治”也是个人修行的指导思想,要学会放下执念,顺应自然,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三、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是《道德经》中的一个著名论断。

它强调的是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用柔和的方式胜过刚强的对手。

在《道德经》中,“柔弱胜刚强”是一种处世智慧,教导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学会以柔克刚,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纷争。

同时,“柔弱胜刚强”也是个人成长的指导思想,要学会以柔弱的姿态面对困难和挑战,逐渐变得坚强有力。

四、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它强调的是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一种相反的倾向,即物极必反。

在《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是一种辩证思想,教导人们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既要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

同时,“反者道之动”也是个人思考和行动的指导思想,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五、虚心实腹“虚心实腹”是《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修行方法。

它强调的是内心要保持虚静,不要被杂念和欲望所左右;同时又要保持身体健康,不要因为过度追求内心平静而忽略了身体健康。

在《道德经》中,“虚心实腹”是一种修行方法,教导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老子 道德经 讲解

老子 道德经 讲解

老子道德经讲解以老子《道德经》讲解为题,我们将深入探讨这本古老经典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智慧。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道家哲学为基础,强调道的概念,并探讨了人类生活的道德和伦理价值。

道,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概念。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源,是一切存在的最高原则。

它是无形无象的,难以捉摸,却又无处不在。

在《道德经》中,老子以一种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诠释了道的本质和特点。

《道德经》中的第一章,以“道可道非常道”开篇,这句话意味着道是无法被凡人所理解和言喻的。

它超越了我们有限的认知能力,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人类应当虚心谦逊,不要妄图用自己的思维去界定和限制道的本质。

而在道的理念中,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认为,过度的干预和操控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规律,因此,应当尊重自然,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让事物自然而然地运行。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人类应当放下功利心和私欲,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老子还提出了“无名之名”的观念。

他认为,万物皆有名,但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称谓,不是事物的本质。

真正的本质是无名的,是超越了表象的存在。

人们应当超越名与形的束缚,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纯净。

在道德方面,《道德经》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

老子强调了谦逊、宽容和无私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人类应当以谦逊待人,不争不抢,不自卑也不自大。

只有保持谦逊,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减少冲突和矛盾。

老子还强调了无欲无求的道德原则。

他认为,人类应当舍弃私欲和贪婪,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只有心无所求,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在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道德经》中的思想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它提醒我们要以谦逊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同时,它也告诫我们要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操控。

这些道德观念,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富含智慧和道德观念的经典之作。

郭继承老师解读《道德经》《道德经》第三章

郭继承老师解读《道德经》《道德经》第三章

郭继承老师解读《道德经》《道德经》第三章郭继承老师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哲学家和《道德经》的研究专家。

他对《道德经》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且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使得这本古老的经典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

它是一部具有极高思想境界和智慧的经典,涵盖了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第三章是《道德经》中的一章,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章。

郭继承老师对《道德经》第三章的解读主要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

他认为,《道德经》第三章的核心思想是“不尚贤”。

这里的“不尚贤”并不是说不重视贤德,而是强调不盲目崇拜权威和偏见,不将道德与个人的能力和地位相混淆。

在郭继承老师看来,道德并不是只属于某个特定的阶层或个人的特权,而是普遍适用于每个人的生活准则。

他认为,当我们在道德行为中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才能真正体现道德的力量和价值。

同时,郭继承老师还指出,《道德经》第三章还强调了“不爭”和“不貴難得之貨”。

他认为这是在提倡一种不争不抢、不追求过多物质财富的生活态度。

只有放下欲望,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此外,郭继承老师还通过对《道德经》第三章的解读,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

他认为,道德的实践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做出的行为。

只有在与自然相和谐的状态下,才能体现出真正的道德力量和智慧。

郭继承老师的解读为我们展示了《道德经》第三章的深远意义。

这一章不仅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的本质和重要性,还引导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正确看待权威、财富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道德经》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实践道德,追求真善美的生活。

道德经的解读

道德经的解读

道德经的解读《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全书以道德二字为核心,阐述了道家哲学思想。

这本书对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下面将对《道德经》进行解读。

一、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有通过内心的体悟才能真正领悟。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修行实践来感受道的存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认知上。

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意为不要过分干预自然和社会的运行,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这种思想告诉我们,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不要盲目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也应该尊重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市场的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

水具有柔弱、包容、清澈、润泽等特质,这些特质也正是人类应该追求的品德。

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包容,善待他人,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做到真正的善。

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是《道德经》中对宇宙生成过程的描述。

其中,“道”是宇宙的本源,“一”是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二”是阴阳二气,“三”是天、地、人三才。

这句话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形成了天地万物。

人类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和适可而止。

知足常乐,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地位,否则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适可而止则是在做事时要掌握分寸,不要过度追求成功和完美,否则会适得其反。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总之,《道德经》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著作,其思想深邃、言辞简练、意境深远。

通过学习《道德经》,我们可以领悟到道家的哲学思想,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道德经道德经解析原文与解析

道德经道德经解析原文与解析

道德经道德经解析原文与解析《道德经》道德经解析原文与解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

本文将对《道德经》的原文进行解析,并分析其中包含的道德观念。

一、《道德经》原文解析《道德经》一共有八十一章,每一章都是以简洁而有深意的文字表达。

下面我们选取其中的一些重要篇章进行解析。

1.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一章以“道”和“名”为重要概念,表达了道无法言传而名无法言说的含义。

其中,“道”被视为宇宙的起源,“名”则代表万物的命名。

这种思想体现了老子对超越言语和形式的追求。

2.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一章以“水”作为比喻,阐述了上善之德的境界。

水的柔顺、无私、自然而然的特性,使其成为道德修养的典范。

老子借此表达了无私无欲的道德境界应当符合水的特质。

3.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一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被誉为《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表达了宇宙生成的过程,将“道”视为万物的起源。

这一思想强调了宇宙间的无限延伸和变化。

二、《道德经》解析1. 道德观念《道德经》强调“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和规律,是一种道德准则。

老子认为追求道德,应该遵循“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即不违背宇宙自然运行的规律。

这种观念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人们顺应宇宙规律,不自私、不争斗、不执著。

2. 谦逊为美德《道德经》中的许多章节都强调了谦逊为美德。

理解到自身的渺小和与宇宙的相对关系,使人们能够放下功利心和自我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老子认为,谦逊能使人摆脱争斗、纷争和不满,从而达到心灵的安宁。

3. 自然与无为《道德经》强调了自然与无为的理念。

认为宇宙万物都按照自然本性运行,人类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追求过度的功利和物质欲望。

通过放下执念,不追求名利和权力,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满足。

《道德经》:事物从产生到消亡,其实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则

《道德经》:事物从产生到消亡,其实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则

《道德经》:事物从产生到消亡,其实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则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

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是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

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深刻和系统地揭示了物质的对立统一关系。

老子的辩证法是对宇宙自然和社会的综合概括,他提出了一系列对立的范畴,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这里面蕴含着丰富辩证的法则。

其实,在这里,老子主要阐述事物正反两方面的辩证关系,他在告诉我们,天底下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属性,二者是既相互依存、相对而言的。

一个人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可能就同时伴随着一种缺陷,正所谓“老天为他关闭一扇门必然为他打开一扇窗户”,不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视另一方面。

比如,一个人平常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可能在处理事务性工作上做得得心应手,但如果让他去担当冲锋陷阵一类的工作就不如那些看似粗心大意的人了。

这就是说,事物正反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换。

为人处事一定要掌握分寸,不可过度,否则好的一面就会转化为坏的。

比如一个口才好,在许多场合都能夸夸其谈,能够调节好的气氛,但如果不分场合,一味地信口开合,可能就不仅是惹人心烦的事,弄不好就会祸从口出。

这也让我们明白,做人做事要低调,不能居功,更不可自傲。

无论在什么单位,也不论自己有多大能耐,做事一定要低调,尤其在取得一些成绩时,切不可居功自傲,那样不仅会招来嫉妒,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相反,有了成绩不自居、不独占,反而会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赞扬,属于自己的成绩也不会被别人抹杀,该属于自己的一点也不会少。

俗话说,人们讲得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

林语堂解读道德经阅读

林语堂解读道德经阅读

林语堂解读道德经阅读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林语堂对《道德经》的理解
二、道的含义及《道德经》的思维模式
三、学者对《道德经》的解读
四、结论:认知与学习的差异导致解读偏差
正文
林语堂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他曾对《道德经》进行过深入的解读。

在他看来,《道德经》是道的经书,道即是认知,即明白真相。

这一观点与传统观念中的道有所不同,传统上,道通常被理解为宇宙间的一种神秘力量,而林语堂则将其理解为认知。

《道德经》的思维模式是观察思考,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思考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思维模式是基于常识的,通过发现常识中的规律,从而认知世界。

这种思维模式与学者们的学习研究思维模式不同,学者们通常通过学习知识,组成体系来认知世界。

对于《道德经》,许多学者进行了解读,但他们的解读往往与《道德经》的原意相差甚远。

这是因为,学者们的思维模式是学习研究,他们试图通过学习知识,组成体系来解读《道德经》,而这种方法恰恰忽略了《道德经》的观察思考思维模式。

因此,他们的解读往往无法真正理解《道德经》的本意。

总的来说,林语堂对《道德经》的解读具有独特的见解,他从道的角度出发,理解了《道德经》的思维模式,并揭示了学者们解读《道德经》时存在的问题。

第1页共1页。

林语堂解读道德经阅读

林语堂解读道德经阅读

林语堂解读道德经阅读近代知名的作家、翻译家和文化评论家林语堂先生对《道德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为我们理解这部古老经典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他的著作中,林语堂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析了《道德经》中的重要观点和智慧,指导我们正确地阅读和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一、《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林语堂先生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智慧的著作。

他指出,《道德经》主要强调自然规律和变化的原则,提倡顺应自然,追寻真理。

林语堂先生深入剖析了《道德经》中的重要词汇和概念,如“道”、“德”、“无为”、“无欲”,以及“道可道,非常道”,揭示出这些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通过他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深奥的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二、林语堂先生的阅读方法林语堂先生在《林语堂解读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方法,即“借物喻义”。

他通过将《道德经》中的观点和智慧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其中的道理。

举例来说,他通过比较《道德经》中的“谦虚柔弱胜刚强”的观点与一只竹子的特点相联系,向我们展示了这个道理的深刻之处。

这样的阅读方法使得《道德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学术概念,而是能够被我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智慧之书。

三、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成果林语堂先生对《道德经》进行了精炼而准确的翻译,使得这部经典著作更加贴近现代读者。

他注重清晰准确地表达原著的句子结构和意思,同时保持了古典文化的雅致。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道德经》中的智慧与现代生活所面临的问题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思想。

通过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成果,我们能够更快速地阅读和理解《道德经》,从而受益于其中的智慧和指导。

四、对《道德经》的认识与应用通过林语堂先生的解读,《道德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经典,而是能够被我们理解和运用的智慧之书。

我们可以借鉴《道德经》中的智慧,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智慧。

在林语堂先生的引导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经》中的深邃思想,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道德经陈昌文讲解

道德经陈昌文讲解

道德经陈昌文讲解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之一,其作者一般被认为是老子,也就是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

该经文内容涵盖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道”的观念、无为而治、守柔处下等思想。

陈昌文讲解的《道德经》主要是从道家思想的角度来解读,强调了“道”的自然性和无为性,以及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强求的观念。

以下是一些陈昌文讲解《道德经》的主要观点:
1.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是自然规律的总和,是万物之始、生命之母、道德之父。

2. “道”是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是宇宙间最根本的存在。

3. “道”的作用是化生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直至消亡。

4. “道”的运行是无为而治的,是不需要任何外力推动的,是自然而然的。

5. 人应该遵循“道”的法则,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强求,不贪求名利,不违背天理良心,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6. 人应该保持虚静、淡泊的心态,不浮躁、不焦虑、不功利,才能更好地领悟“道”的真谛。

7. “道”是超越时空的,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存在的。

总之,陈昌文讲解的《道德经》强调了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强求的观念,同时也注重内心修养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焦虑和迷茫,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

本书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全书分为81章,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一种自然与道德相统一的哲学思想。

以下是《道德经》的解析:
1、道法自然:《道德经》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所谓“道”,就是自然之道,道是生命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所以人们应该遵循道的法则,做到顺其自然。

2、无为而治:《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过于干预事物的发展,让自然行其所愿。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事物的平衡和和谐。

在政治上,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减少政府对人民的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

3、谦抑为上:《道德经》强调谦逊,认为谦抑为上。

只有谦逊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因为谦逊的人不会过于自大,从而更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建议。

4、德治天下:《道德经》主张以德治国,认为政治上的成功不在于权力的大小,而在于德行的高低。

只有政府以高尚的德行来治理国家,才能让人民得到最大的幸福。

5、不争不抢:《道德经》认为争斗和竞争是人类社会中的弊病,只有不争不抢,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

人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别人的意见,不要过于争执。

6、修身养性:《道德经》主张修身养性,认为通过个人的修行和自我提升,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只有自律和自我反省,才能获得自由和幸福。

总之,《道德经》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著作,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道德经40章的理解与体会

道德经40章的理解与体会

道德经40章的理解与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第40章的内容尤为珍贵。

在这一章中,老子谈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揭示了宇宙万物生成的基本规律。

他还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观点,强调了道的深邃和超越性。

通过对《道德经》第40章的理解与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老子的思想精髓,进而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实践。

首先,道生一的理念告诉我们,宇宙万物本源于道。

这里的“道”指的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绝对存在,是无上的原则与法则。

在这一章中,老子利用“道生一”这个简洁而深刻的表述,阐述了宇宙生成的基本规律。

道是无所不在的,渗透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万物生成的源泉。

而“一”则代表起源、根本、单一性,是一切多样性的基础。

换言之,道是宇宙中最原初的力量和本质,万物的差异性都源于同一个根源。

借助于“道生一”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万物间的联系与共通之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忽略了其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以道的理念去看待世界,就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都有着共同的根基。

只有当我们超越了表象的差异,真正理解了“道生一”的含义,才能超越种种分歧与偏见,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另外,在《道德经》第40章中,老子还强调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点。

这句话表达了道的深邃和超越性,启示了我们关于真实世界的认知。

在这里,“大音”与“大象”分别代表了事物的声音与形象,也可理解为事物的外在表象。

而“希声”与“无形”则意味着事物本质的隐秘与无形。

通过这句话,老子告诉我们,真实世界并非表面的现象所能完全揭示的,事物的本质往往是隐匿的,需要通过超越表象的认知来领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告诉我们,真知灼见的本质在于超越表象,深入事物的本质之中。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被信息的表面所迷惑,忽视了事物内在的真实。

只有抛弃表面的繁杂和噪音,专注于事物本质的探索,才能触摸到真实的核心。

《道德经》三种境界

《道德经》三种境界

《道德经》三种境界道路弯弯芝又曲《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文言简意赅被译成多国(80多种)语言的中国圣籍。

传播力量反证圣书经典可跨越东西方文化鸿沟,平衡种族差异。

其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经》是一本揭示人类本源之道的圣籍。

真正读懂《道德经》需要达到老子的圣哲境界,试从3方面切入。

人有三重境界,《道德经》老子的意识处在第3重:开悟境界。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是头脑。

而头脑的不同,又体现在思想和意识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靖居和尚,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重境界(物质世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这个世界,也就是物质世界。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我们都非常肯定、笃定和确信,我们看见的东西,并且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看见的样子。

所以人类喜欢竞争,争夺物质,能源,资源,这些看得见的东西。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99.999%的人类,都停留在这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超物质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总是有极少数人,不满足于物质的拥有,而潜心于精神的提升。

这样就有超物质世界。

人的大脑,有一个极限阀门,心智被困在一个物质世界里。

有极少数人,能通过提升意识,积累精气神,突破这个阀门,超越心智的极限,那么就能到达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个全新的世界,可以称之为超物质世界。

如何用现在的三维头脑,去理解那个世界呢?回想一下,你初中上生物课做的显微镜实验。

当你把一个细胞玻片,或者一个其它东西放在显微镜底下,这个东西的,就不再是你肉眼看见的样子,而是变成一个微观流动的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开悟的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能够到达第3重境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可以称之为开悟的世界。

这个世界很多人听说,但仅仅是听说而已,真正开悟的人,不会到处炫耀自己开悟了。

而没开悟的人,又假装自己开悟得道了,到处炫耀。

所以,不用管别人怎么说,《道德经》的老子,就一定是个开悟得道之人。

以他为榜样,以他为标准。

学习《道德经》的三大正确方法

学习《道德经》的三大正确方法

学习《道德经》的三大正确方法展开全文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我们这一集要谈的主题是:该如何学习与理解老子的《道德经》?这个问题涉及方法,值得用心思考。

譬如说谈到老子的“道”,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有人说“道”就是“路”。

“路”这个字,外国学者把它翻译成“the Way”,然后用大写,这看起来就很神秘。

但问题是路一定是有人在走,并且通往特定的地方,所以你把“道”翻译成“路”的话,很多问题不能解决。

有人说“道”就是“规律”,譬如说有花道、有茶道,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它的发展的规律,但问题在于:先有东西还是先有规律呢?也有人说“道”是变化的总名称,而“道”因为本身一直在变化,所以不可名,把“道”跟“名”连起来了。

但这种连法当然是有问题的,如果道是变化的总名,请问:是什么东西在变化?所以像这些都是我们在学老子《道德经》的时候,首先会碰到的问题。

我们刚刚只是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什么?你怎么去理解“道”呢?所以在这一集谈到学习和理解的方法的时候,我们要谈以下三点:第一,要借重西方诠释学的方法。

第二,要“以经解经”,就《老子》本身的内容来看,设法了解每一个重要的观念。

第三,要配合个人生活经验来做对照及验证。

(一)借重西方的诠释学方法我们先看第一点。

西方哲学发展到当代,特别就阅读经典及了解文本提出了诠释学的方法。

学会这个方法,对于我们将来阅读古代经典,或任何一本重要的书籍,都会有所帮助。

所谓的“诠释学方法”怎么操作呢?就是当你读到一段原文的时候,要从四个层次去思考,才能够准确掌握它的意思。

这四个层次照顺序:第一个层次要问:这句话究竟在说什么?就是它的原文到底有没有问题?原文的内容是什么意思?第二个层次要问:这句话想要说什么?我们在念书的时候,常常发现作者意在言外的情况。

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有他特定的时代及思想的背景。

了解这个背景之后,才知道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也就是:他想要说什么?第三个层次要问:这句话能够说什么?经典写成之后,每一个时代的人在阅读的时候,都有他特殊的理解,这展现了“这句话能说什么”。

道德经名家注解

道德经名家注解

道德经名家注解《道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老子所创作的一部哲学经典,被誉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后世,许多的名家们纷纷对《道德经》进行了注解,丰富了对它的理解和解读。

在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名家对《道德经》的注解吧。

1. 王弼王弼是东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在《道德经》的注解中,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一种超越言语、超越形象的玄妙力量,它是包含了宇宙的本源和万物的源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本质。

他认为,要想进一步认识道,就需要实践修行,通过静默寂察的方式去感受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2. 马王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道德经》是现存最早的版本之一,其注解以“意译”为主,注重对经文的理解与功能,体现了对老子思想理解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马王堆注解中对老子的“三宝”(精神、气质、神秘)和“道德经”的“三十六章”都有很深入细致的解释,对于深入理解老子思想上有很大的帮助。

3. 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官员、文学家、思想家,他认为《道德经》所强调的“道”,是一种“天意”,是人们自身天性与命运的结合体。

他的注解着重点在于将老子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认为“道徳经”是明心见性的文化精神,是内视而外观、知易行难的实践经验,是对人性本质的诠释。

4. 何晏何晏是东汉时期的学者、思想家,他详细解释了《道德经》中的“道”与“德”、“礼”、“义”等概念的关系,提出了“道家德性”的概念,并提出了以“理”、“性”为核心的解释方法,从理解到实践,全方位分析体现了《道德经》的思想内涵。

5. 王充王充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他被誉为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其注解中对“道”,“德”的阐释极为独特。

他把“道”定义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特别强调其应用在人在自然和人际关系上,而他所谓的“德”,则是指内在的美好品质和修身的精神境界。

同时还强调享受人生、尊重生命和热爱人类的精神。

以上就是《道德经》的一些名家注解,无论是王弼、马王堆、董仲舒、何晏还是王充,在注解中,他们都力图以自己的角度和方法解读《道德经》,揭示存在于世间的本源之物,这也为我们深入理解《道德经》的内涵,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方法,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解读

道德经解读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文化经典,被誉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它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关于道、德、治理和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对《道德经》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

它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个无形的、宏大的力量,即“道”。

道是超越人类理解的,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根基。

《道德经》强调,人们应该顺应道的自然流动,与之和谐共生。

这是通过“无为而治”来实现的,即通过不做过多干预的方式,使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在《道德经》中,道被描述为无名、无形、无欲的。

它既是宇宙的创造者,也是万物的归宿。

道是一种超越对立的和谐状态,它不断地运行而无止境。

《道德经》认为,人们应该学会顺应道的流动,摒弃过度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解放。

《道德经》中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德”。

德是指品德、道德和道义。

它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道德经》认为,人们应该以谦逊、宽容、温和、无私为德,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它告诫人们要避免过度的欲望和争斗,以免破坏自然秩序。

在治理方面,《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它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是以自然为师,像水一样柔软而强大,以适应事物的发展,并尽量少干预。

它主张领导者应该放下权力欲望,以此来带领人民,使社会和谐稳定。

《道德经》强调,领导者应该尊重人民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不应过度干预,以免破坏社会的平衡。

此外,《道德经》也对人生提出了思考。

它认为,人们应该摒弃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

它强调了道德修养和心灵的成长,认为只有通过追寻自己的内心,人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道德经》提出了“回归本性”的思想,即回归到人类最初的本性状态,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总的来说,《道德经》以简洁、深邃的语言传达了关于道、德、治理和人生的思考。

它强调谦逊、无私、柔软和顺应自然的原则。

《道德经》的价值在于它对人们的道德修养、领导方式和人生追求提供了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和现代人的认识相距甚远,人们总觉得不科 学,这是境界的差异所致,是不知“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的方向谬误使然。 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深化,会有更多的 人理解和认识老子的认识。
老子反复告诉人们,要认识“道”深不可识的微 妙,就要用另外一套认识手段和开启新的信息通 道。 人们习惯于“有欲”的认识,囿于习惯的思维方 式,这样就无法步入新的认识状态和领悟一种全 新的境界。
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认识上给人们造成了一种思维模 式的框框, 即研究对象的客体和认识主体的“天 然”分 离,致使起步即乖,入手就错。 根本原因是违背了宇宙本是一体,不存在主客对立、天人 分割、内外界限。 只是因人虚妄的极性观念,以“我”为参照,导致二相分 别而形成的结果。 事实上不同层次的认识,要用不同的认识方法和不同的信 息通道来达到。
这不只是指《庄子》的内七篇而已,事实上,几 千年来,历代所偷偷运用庄子的学术,都取《外 篇》和《杂篇》中的精华。 因此,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 烂的,亦就是道家的老庄之学,尤其是《庄子》 的《外篇》与《杂篇》部分最多,这是研究老子 之前,也必须了解的一项事实。
曾仕强谈如何读懂《老子》
只有达到物我相通,自性与道性融合(和其光) ,形成主客体同一(同其尘)的全新境界(玄同 ),在这种状态和境界中才能真正体微观妙(用 其光),达到智慧明彻的本性恢复(复归其明) 。
资料来源
一部《老子》,整体而言是关于“道”的论说, 全是道的学问,更是对“道”的亲证亲历。 老子的道论可分为:道和道之德、德道、天道、 圣道、人道、悟道和驭道等几个方面。 道和道之德是老子道论的根本;德道是老子论道 对道的领悟、 认识及其操作。
所有的感官反映都是人的大脑中枢处理过的信息感受,也 就是我们“有欲”认识状态所认识到的“徼”。 眼、耳、鼻、舌、触等认识手段和提取信息的通道,以及 我们逻辑思维的方式(意识),都以主、客体分离为其认 识的根本前题。 这种认识状态的认识方法与我们感官的反映有关,和我们 大脑的中枢处理信息的功能有关。
熊春锦谈如何读懂《老子》
熊春锦:当代著名道学研究与实践者。
首先得将我们的身和心调整到符合道与德要求的 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中,再来学习和实践“ 道德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将它的深刻的内涵 解析出来,并且加以吸收和转换。 学习《道德经》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 要把道德落实在一言一行之中,就是要知行合一 。
当代名家谈如何读懂《老子》
《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 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 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 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子,而有研究著作流传下来的古 今名家的著作,有数十家之多,如果搜罗广泛一点,也许 可达到百家以上;其文字也达到了数百万字,好像一直研 究不完,解释不尽;而各人的说法,又各不相同,似乎有 了“各家老子”或“老学的各家”。
南怀瑾谈如何读懂《老子》
•南怀瑾:国学大师,知行合一。
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的,发扬道家思想最 透彻的,则是庄子。 庄周所著《庄子》一书,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 《南华经》。 其中所论辩的道理,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 等等各方面,都可致用,它对历史人物的建功立 业乃至对个人修养——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 世等等,都有大用处。
我们的语言是描述主体和客体分离层次的表达工具,是具 有时空观念认识层次上的信息交流方式,所以用语言只能 描述主客体分离的极性认识层次。 随着主客体的统一,认识层次的深化,用语言来描述所认 识的非极性状态就愈来愈困难了。 当认识“众妙之门”的道时,用语言的表达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和佛家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同一个意思。
能不能入“无欲”的认识状态,这是认识更深层 次的规律和认识老子认识的关键。 如何达到“无欲”的认识状态?如何使认识主体 和认识的对象合一?这都是研究、认识老子的先 决条件。
不能用我们常人“有欲”的认识去衡量看待“无 欲”的境界,只有达到老子所处的境界和状态时 ,道的“微妙”才能“玄通”。 那种“微妙”非语言所能表达,非习惯思维所能 揣测。太深奥了,和者弥寡,于是给世人造成了 一种神秘的色彩和虚玄的感觉。
“常无欲”与“常有欲”的认识状态和思维方式 大不一样,因为提取信息的通道有本质的不同, 它不是用五官感受和习惯思维的方式进行,也不 是在主客体分离的认识状态下完成。 “常无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也是一种更 高层次的认识状态,它用超感官的信息通道提取 信息,而不是用五官的“有欲”方式获得信息。
我们习惯于用我们的思维方式来衡量老子,来认识老子, 以我们所具有的状态、层次、境界、感受、印象、知识、 观念、方法来揣测老子的思维和认识,这是我们认识观念 上的错误。 认识老子、研究老子至关重要的是尽可能达到老子所处的 状态,才能体察、体悟到老子的境界、层次的感受,也才 能领会到老子所讲的真实含义。 如果只从文字、字意上理解,就犹如瞎子摸象,聋子听乐 ,乱猜乱摸,那我们是无法认识老子的。
曾仕强:著名东方管理专家。
《道德经》是高难度的、高难度的!光是一句道 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楚了。他先说不能说 ,然后才能说。
年纪小的时候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不高,懂不懂 无所谓,你让他背,他背就记住了,记住了将来 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以后,他就会把那记住的东 西吐出来,跟牛一样吐出来。然后来嚼嚼嚼…… ,他才有东西可嚼嘛。
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以及主客体分离的认识方法 ,对我们认识物质世界表象规律的层次是适用的 ,但要研究、认识更深层次的规律和状态,尤其 是能量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状态和规律,这种主客 体分离的方式就不适用了,必须用主客体合一的 状态才能认识。
不同层次要有不同的认识方法和认识状态,而且 不同层次和不同状态所认识的表述、表达也是不 相同的。 《老子》开宗明义讲的就是如何认识道和如何表 达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一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 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中国祖先们留给自己后代的经典,都是智慧的结 晶和天人合一的学问。 经典是人间绝学,只要诵读它们,并且长期坚持 不求甚解的“素读”,那么经典中所设置的“不 言之教”、“无为而治”两大特殊性的教育功效 ,就会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对任何人的 心智都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张戬坤谈如何读懂《老子》
•张戬坤:中国交龙书院院长,知名儒释道研究者与实践者。
老子既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人物,而且又是有 许多不可思议之事的神秘人物。就拿他的年龄来 讲,据说他大概活了160多岁或更长,《史记》 记载,他不知其所终,出了函谷关不知道走哪里 去了。但有一点,从《道德经》的内容来看,他 是一个对“道”了解体悟得非常透彻的人。
道,用极性的思维和极性的语言是无法表达(可道)的, 因为道是非极性的宇宙本体,它原本是无相的一相,不存 在极性的两端对立,而我们处于物质世界受极性观念制约 的人,只具有极性的认识和极性语言的交流,所以用我们 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所认识与表达的事物,必然带有极性的 烙印而与道非极性的状态、属性相乖违,故二相认识的结 果,必然是“非常道”,“非常名”。 由此可知,用极性的言语表达(可道),用极性的名词命 名(可名),是无法认识非极性状态和属性的。
老子讲的“常无欲”的认识状态,就是“虚极静笃”的状 态,只有排除五官感觉和习惯思维的意识,才能脱离“有 欲”的认识状态,才能不受“有欲”的干扰,也才能达到 “虚极静笃”的状态。 到了“虚极静笃”的“无欲”认识状态,才能主客体合一 。处于主客体合一的认识状态,物我契合,就能认识更深 层次的存在状态和其规律。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是主客体并融的状态和清除 杂念干扰的过程;是入“无欲”认识状态的认识过程和其 感受;是从“有欲”认识到“无欲”认识的转变;是认识 从“徼”到“妙”的深化。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常有欲”和“常无欲”的存 在,能够认识到人有“无欲”的通道和“有欲” 的通道,有“有欲”的认识状态和“无欲”的认 识状态,有这种认识的人就不得了了,历史上有 这种认识的人不多。
资料来源
要认识老子,必须先认识老子的认识。 修道的过程,就是无欲观其妙的过程,就是认识 “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的过程。 如果达到“众妙之门”的境地,就才能真实的知 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玄 妙”。 升华自己的境界是认识老子的关键。
老子讲的“常有欲”和“常无欲”是作为认识主体所具有 的状态,“观其妙”和“观其徼”是讲被认识事物的层次 和境界。这里讲的“欲”不能只局限于欲望的欲,是指用 五官反映的认识状态,是讲认识的方法和思维的方式。 当人们用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体系(有欲)来认识 事物时,这种“有欲”的状态可以认识道所体现的外在展 开和显化(徼),“而无欲”的认识状态则可观察到道本 质的存在状态及其属性(妙)。
资料来源
《老子》五千言的中心是描述道的存在和认识, 道的存在状态和道所体现的不同层次的特性,成 为《老子》研究的中心课题。 如何认识道的“状态”和其特性,首先要从认识 的观念和认识的信息通道上突破其认识的障碍, 才能真正认识老子讲的“道”和“德”。 认识《老子》的障碍,来自我们不认识老子认识 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提取信息的通道。
他所阐述的一些内容从现在看来有好多是不同层 次的科学规律,这样讲也只是我们现在的认识。 他所认识的层次,他所认识的世界,从整个人类 文化范围中看,达到他那个境界的哲人是非常少 的,除了佛陀那样的大智慧,别人确实没有认识 到他那么深的层次。
他所了解的一些现象和事物的本质,唯独和佛经 中的许多内容能够相关联起来。因为“大智慧的 人”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互相认识和印证,这就 是《妙法莲华经》中讲的,唯佛与佛才能知道“ 诸法实相”的如是本末究竟的道理。 要认识“道”的状态和属性,就要达到老子的那 个境界和层次上的人,才能认识老子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