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语文教学的认识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1.引言1.1 概述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主要以文学经典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以及对文学经典的重视进行探讨,并与现代语文教育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其中的特点和变化。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传统方法的运用。

古代教育重视礼仪和规范,也体现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通常采用背诵和默写的方式,通过反复训练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虚心向老师和先贤学习,尊重师长并遵守教学纪律。

古代语文教育还注重文学经典的学习和阅读。

中国古代文化积淀深厚,文学经典作品众多且精彩,如《诗经》、《论语》、《史记》等。

这些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美学价值,通过阅读和品味这些经典文献,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道德情操和人生智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现代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也不再局限于纯粹的背诵和默写,而是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同时,现代语文教育也拓展了教材的范围,将更多的文学作品、实用文本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引入教学中,以适应多样化的学生需求和现实社会的发展。

总结来看,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注重传统方法的应用和对文学经典的重视,强调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而现代语文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注重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些不同点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作如下:文章结构的设定是为了合理组织和安排文章的内容,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信息。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目的是通过概述整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文章的框架和方法。

中国语文教学

中国语文教学

中国语文教学
首先,在教学中,多元文本阅读已经成为中国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多元文本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如传统文本、图像、
图表、音频、视频等。

通过多元文本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认
识生活,并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理解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并且,通过对多元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背
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此外,在教学中,启发式教学也逐渐成为中国语文教学的主要趋势。

启发式教学是以启迪学生思维为目的,采用探究性、发现性教学方法,帮
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能够激发学
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引导
学生探究科学、艺术、文学、人文等领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体来说,中国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不断的变革、创新,越来越
适应新时代新形势。

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紧紧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有效的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研究,将新的学科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国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更能够提
高语言运用水平,提高人文素养,成为真正的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

语文课程标准读后感

语文课程标准读后感

语文课程标准读后感《语文课程标准》是一本对于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宝库,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文教育的本质和要义。

首先,这本书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它指出,语文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的工具,是人类社会交往和传承文化的纽带。

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语言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

只有通过语文教育,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其次,这本书对于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它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本书对于语文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和审美知识等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最后,这本书对于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探讨。

它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这本书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这些方法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语文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语文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中国语文教育史

中国语文教育史

教学相长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教学时弊
一曰“呻其占毕”。 二曰“多其讯”。 三曰“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四曰“使人不由其诚”。
五曰“教人不尽其材”
小结: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是世界上教育 史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我国古代教育经 验的总结, 可称为中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是 中国教育史上极为辉煌的遗产,它所论述的教
前期语文教育活动及思想
后期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
叶圣陶前期语文教育活动:
开明书店(1926年) 《中学生杂志》(1930.1)
《文心》(1933.1-1934.6)
开明书店(1926年)
“自从开明书店登场,中国出版界才有
认真为学生着想的读物”——曹聚仁
《中学生杂志》(1930.1)
4、简评《国文百八课》在我国语文教材史上的
地位。
第三编:现代语文教育期 (今语文教育期)

景 及 特 点
著名语文教育家
教学大纲的流变
作业
“庠”(唐虞),分为上庠和下庠; “序”(夏 禹),分东序、西序;“学”(商)分左学、右 学。
二、言文教育期的基本内容
1 、原始社会言语教育与生活教育合二
为一 2、夏商两代文字读写教育开始兴起
三、言文教育期的基本经验
1 、语言来自生活,生活是学习语言的大
课堂 2、文字读写训练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四、言文教育期的特点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 见得思义。”
“子绝四——毋意(不凭空臆测),毋必
(不主观武断),毋固(不固执一端),毋 我(自以为是)”
启发教学,循序渐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温儒敏语文教学

温儒敏语文教学

温儒敏语文教学温儒敏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语文教育领域中的泰斗,被誉为“语文教育的保卫者和卫道士”。

他凭借深厚的教育功底、卓越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语文教育的独特见解,在中国语文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介绍温儒敏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教学理念温儒敏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完全围绕着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展开。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最需要的是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语文知识的死记硬背。

因此,温儒敏强调: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对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进行培养和开发,让语文教育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成长。

二、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温儒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能够自主运用语言的人。

在教学中,他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觉探究,并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服务。

温儒敏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被誉为“启发式教学法”。

2.注重实践性温儒敏主张,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性,将学习活动融入到学生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掌握语文技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他认为,真正的语文运用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行深度开发和实现。

3.重视语境教学温儒敏提倡“语境教学”,认为语文教学需要结合语境,注重语句的意义、作用,启发学生从语言的意义、格调、文化内涵、修辞特征等方面去理解文本,从而真正理解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中,他尤其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和文化角度去开展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

4.强调思维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温儒敏强调思维教学。

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能够引领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思考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质。

他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思维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三、总结作为中国语文教育领域中的泰斗,温儒敏先生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实践性、结合语境教学、强调思维教学等方面的方法,从而推动了中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指导和借鉴。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经验、和弊端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经验、和弊端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经验和弊端(一)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中国古代教育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在三个教育阶段中,特别是在封建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明显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综合在一起在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语文教育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非常简单。

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教育阶段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因而也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但在原始社会语文教学内容已经存在。

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原始记事、伦理道德教育中,都有不少的语文教学的内容。

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也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教育内容。

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教学的内容。

封建社会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在文化上也实行专制主义政策,突出表现在: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学典籍为主。

而大量的语文教学内容,也综合在经学教育之中。

2.发蒙先识字,后读经书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文教学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教学历时最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

其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三、百、千、千”是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的作用是集中识字。

《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从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到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

语文的初步认识

语文的初步认识

语文的初步认识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语文的定义、内容和作用三个方面对语文进行初步认识。

一、语文的定义语文是汉语的简称,广义上是指人们使用的语言文字,狭义上是指中文。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则特指对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和运用的学科。

二、语文的内容语文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学、修辞与写作等几个方面。

1. 语言文字: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运用。

学生需要学习汉字的基本结构、读音和意义,了解词语的搭配和语法规则,掌握正确的拼音和书写方法。

2. 文学:文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审美情趣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修辞手法,掌握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修辞与写作:修辞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修饰和表达的技巧,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手法。

写作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修辞的基本知识,提高修辞的运用能力,并通过写作练习,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语文的作用语文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和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修辞和辩证能力,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文化素养的提升:语文学科涉及了丰富的文化知识,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还可以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

3. 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解读文学作品和进行写作训练,学生需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推理。

这些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看法

对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看法

对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看法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由洋务派首领之一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九年是癸卯年,故该“章程”也被称为“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的颁布,使现代学校系统和教学制度有了制度的保证,为国文在新式学堂中单独设科奠定了基础。

通常认为,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语文教育由此发端。

至今,中国语文教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一百年,绝不算长;可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讲,一百年,其实并不算短。

回首百年,有许多为语文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值得我们感谢和铭记:王国维、梁启超、刘师培、陶行知……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批优秀学者、语文教育家和勤恳务实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懈努力,为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构建了理论,积累了经验,创造了业绩。

当然,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无数叫不出姓名的、一直默默在一线耕耘的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语文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回首百年,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无需具道,相信了解中国语文教育历史的人都会知晓,百年语文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时代的制约,受学科发展自身的限制,受不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倾向的影响,中国语文教育在风风雨雨中所走过的道路是曲折和坎坷的,甚至曾走入灾难性的歧途。

而对语文教育的不满,作为社会群体意思的反应,显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发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仍有余波的、社会多方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这一次讨论给中国语文界带来的影响无异于一场大地震。

其作用,从学理的意义上讲,更多的是体现在提出了问题,问题的核心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从效果上说,它使许多一直沉睡其中的语文界人士纷纷觉醒——意识到语文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紧接着也产生了更大的困惑,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反复问着同样的一个问题——中国语文教育怎么了,今后的语文怎么教。

有的学生竟然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高考,我还会学习语文吗?的确,在面对高考这道铁门槛时,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忽略所有的问题,因为面对高考,他们的答案只有一个——一丝不苟地应试。

语文教学的五点主张

语文教学的五点主张

语文教学的五点主张
语文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而且是学习文化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五点主张是: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语文教学应该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如汉字、语法、词汇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二、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表达能力,如口语、写作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注重文学知识的学习。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结构、风格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

四、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历史、哲学、文学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实际应用,如口语、写作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

总之,语文教学的五点主张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注重文学知识的学习、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把这五点主张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运用语言。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发言稿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发言稿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发言稿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对语文教材的认识》。

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指南,更是培养我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

语文教材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提高了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环境。

首先,我想谈一谈语文教材对于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是我们最基础的一门学科,也是我们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正是因为有了语文教材,我们才能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理解语文规则,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语文教材是一本融合了语文知识、文学作品、阅读材料和学习任务的综合教材。

它通过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使我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作品,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各种练习题,让我们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通过各种学习任务,培养我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材不仅提供了学习的材料和任务,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其次,我想说一下语文教材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人们情感和智慧的体现。

通过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我们能够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阅读和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思考和感受,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语文教材对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材料和任务,都是培养我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

通过各种练习题,我们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各种学习任务,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语文思维解决问题。

语文教材还通过各种阅读材料,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的语文教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的语文教学

我的体会—
其一:语文组请了国学专家于菲教授 来讲《四书》、《五经》。
其二:我接触过两个日本心理学疗法, 其理论依据是中国文化。
其三:读国学类书籍,让我有了好心 态。
日本心理学家开创的疗法,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
森田疗法: 理论依据“道法自然”(道家) 开创者:森田正马、冈本常男 内观疗法: 理论依据“明心见性,参悟”(佛家) 开创者:吉本伊信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 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 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 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康德
康德所说的道德准则
是圣贤的相关典籍所要传 达的宗旨。
3、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 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时期, 但此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到了汉 代,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状态,一直 到清末和民国时代;狭义上讲中国传统文主要 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 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来的程朱理学。中华传 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变成了统治思想,但其他 文化任然在发展,并逐渐融合。
中国的传统文化, 让我的语文教学工作有了根
尹凤霞
目录
一、时代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思考 三、分享圣贤教诲的精华。 四、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之 “一堂此生必看的音乐课”视频(更多)
一、时代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1、小悦悦事件、老人不敢扶现象。 2、女学生打架。(指导:柔顺——不刚强
一篇文章:目前中国德育教育境界不高
应该承认,这种从“天国”到“人间” 的德育目标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经济的 发展很容易使人耽于物欲,同时也使人 看重实惠,而忽视人的价值关怀。在我 国的道德教育历史上,人们一直有天道 与人道,天理与人伦相联系的传统。孔 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 艺”,“志于道”先于“据于德”,揭 示了人性提升的价值根基和方向在于 “道”。

语文教育观后感

语文教育观后感

语文教育观后感在学校的语文教育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修辞手法等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文化和历史。

在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语文教育让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我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情节,更能够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比如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不仅被作品中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所吸引,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社会风气和人性的深刻剖析,这让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语文教育帮助我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修辞手法和文学写作技巧,我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写作文和作文的过程中,我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让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这不仅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我在沟通和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语文教育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文化和历史。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我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思想,更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

这让我对人类文化和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和历史。

我深信,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练,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世界。

愿我们能够珍惜语文教育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让语文之美永远伴随我们的成长和学习。

浅谈我对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看法

浅谈我对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看法

浅谈我对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看法王财贵教授讲座观后感2001年王财贵教授在北师大的演讲-----儿童经典导读,被多方称赞称赞,赞扬其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在观看完当年的演讲视频后,我收获良多。

在某些方面王教授的观点震撼了我的固有思想,可是我对有些方面还是存在着怀疑甚至不认同。

王财贵教授的演讲主要在宣扬读经的重要性,指导老师进行读经教育,改变目前的语文教育方式。

通过对目前国人语文水平的分析,不同学科的教育方式介绍比对,对读经教育的方式成果的介绍展示,王财贵教授向所有人传递读经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让所有聆听讲座的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对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

王教授的演讲幽默风趣,言辞富有冲击力,论点论据相辅相成,演讲水平可谓一流。

但正是这演讲的风格,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各种营销人员。

王财贵教授似乎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销,读经的传销,因此一开始,王教授给我的印象是有点做作,但是在一番深思后,我认为王教授的观点在某些程度上还是可以认可的的。

在认知学科的教育方面,我十分认同王教授的观点,即要懂了才教。

反观目前中国的科学教育,以早为优,大部分学生在一片茫然与痛苦中应对试题,或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有丝毫的明了。

如此得到的结果,只是人人有科普的知识,无科研的能力,大师级人物大部分都是“海归”学子,本土教育出的人才少之又少。

中国的认知学科教育确实操之过急。

我们在这方面应当做出改变,在儿童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培养兴趣与能力为主。

关于美感教育、语文教育的观点我同样深表赞同。

人的气质,对美的感受确实是在早年培养起来的,美的事物,高雅的氛围确能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语文教育同样如此。

但感觉王教授终生不忘等等的说法实在有些过分夸张,环境的熏陶毕竟是要长期进行,只是婴儿时期,人对周遭事物十分敏感,极为容易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学习能力较强。

艺术、语言的学习应尽早,我给予充分肯定。

但过多的输入也只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物极必反。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发言稿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发言稿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发言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对语文教材的认识。

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以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

通过学习语文教材,我们可以了解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我的认识中,语文教材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沟通的桥梁,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

首先,我认为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

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包括课本、习题集、阅读材料等内容。

通过学习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结构等,提高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此外,语文教材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掌握知识。

其次,我认为语文教材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语文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工具。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通过学习语文教材,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文化传统,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再者,我认为语文教材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语文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工具,通过学习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

此外,语文教材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好地融入世界。

在我的认识中,语文教材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与世界沟通。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号召大家一起关注语文教材的质量。

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效果和语文水平。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语文教材的编选和审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倡导科学合理的教材编选标准和方法,提高语文教材的质量,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

中国的语言教学一

中国的语言教学一

3、在隋唐时期,有大量来自日本和朝鲜 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在《旧唐书@ 日本传》中,有如下记载:“开元初,又 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 玄默就鸿胪寺教之。乃遗玄默阔幅布以为 束修之礼。
4、宋元时期,整个对外汉语不象唐朝那样昌盛, 尤其是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使中日关系蒙上了 阴影。
从语言教育的角度,语言的几个属性值得重视。
1、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性
广州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印的《语文》(高中二年第一学期)为例, 其目录摘要如下:
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关于思想文化
工作的部分论述
第二部分搞好理论辅导工作,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附文一:一堂生动的理论辅导课
(4)、蓬勃发展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今天)
随着我国实现对外开放,外国也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汉语教学逐步被不少国家纳入其主流教育体系,如美国、加拿 大、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已先后将汉语列为大学 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之一。
泰国教育部甚至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汉语课程,并在皇 家教育电视台开播电视汉语教学节目。
(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
1949年,随着中国跟苏联、东欧等国家在外交、军 事、经济等方面关系的发展,文化事业也发展起来。 即从1950年的清华大学最先开设“东欧班”, 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东欧班”也调入 北京大学,因为这时候后学生已经不限于东欧学生 了,所以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 修班”。这10年间共接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 3315名留学生,并开始了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 汉语教师(朱德熙先生为当时首赴保加利亚任教的 对外汉语教师)。
在明代,欧洲还有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 最早来到中国的是利玛窦。

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前一段时期比较忽略的一些方面。

1.人文性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

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

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这些学科的教学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

语文则不同,它是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

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所谓“艺术的空筐”。

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

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

而且,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

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作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

语文对人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其影响之深广不可低估。

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

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

这是语文特点所决定的。

2.实践性在人文学科中,语文与哲学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

哲学可以由概念、范畴、法则、方法等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历史则是由大量的史实和历史观构成历史知识,而语文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阅读与表达本身既是一种实践的行为,又是一种实践的能力。

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教学策略语文教育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之一。

在这里,“语文”是指汉语,也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

语文教育所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特点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育。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育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重视规范与规律语文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有其特殊的规则和规律。

教育者将重点放在语言规则和规律的讲解和解释上,为学生的语言运用打好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既可以增强语言的语法能力,也可以加强大家对语言的利用。

2、注重的是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一种语文无法离开语言的知识和语言的技能。

语文教育重视语文知识和技能,这么做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内涵,进而良好的掌握语文,让它发挥更多的作用。

只有通过学习和练习,才能使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贯通、相互增进,使语言广泛运用,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

3、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含义,在思考和处理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

二、语文教育的教学策略语文教育的教学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定位清晰,注重基础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因此,在语文教育的阶段中,注重基础学习以及语言的系统和语言的常识的建立。

这些对于语文的学习和交流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在语言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语言的内涵,进而更好地地运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形式灵活,举一反三教育者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教育者会将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如游戏式教育、讲故事、情景模拟等等,让学生可以在熟悉和兴趣相结合的情况下更好地学习语文,进而发掘其内在潜力,在处理文字时流畅、自如。

3、关注实际生活,注重应用语文教育的教学和学习不能离开实际生活,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才能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现代汉语这门课程的认识

现代汉语这门课程的认识

现代汉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主要研究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使用和规律。

通过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素养。

在现代汉语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汉语的基础知识,还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分析和研究。

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我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现代汉语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一些与语言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等。

这些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和演变,提高我们的语言研究能力。

总之,现代汉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学科,通过对它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汉语的使用和规律,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和语言研究能力。

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教学(语文)及相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教学(语文)及相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教学(语文)及相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研究内容。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学科定义、教学特点以及相关专业等方面来探讨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及其教学。

首先,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主要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起源、演变过程、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的创作、发展和研究。

该学科以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讨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为汉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同时,该学科也对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及相关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促进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其次,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特点体现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

中国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与文化素养。

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优秀文学作品为素材,通过文学修养和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中国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写作技巧、阅读理解、作文表达等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古代文化和文学名著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理解。

此外,现代文学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被广泛引入课堂中,通过阅读、分析和理解现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修养。

中国语言文学类的相关专业也是很多人所喜欢和选择的专业之一。

这些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文化传媒等。

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编辑出版工作、文化传媒工作等。

他们需要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对中国语言文字及其相关文化有深入研究的能力。

总之,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及其教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门学科以汉语为核心,研究语言文字及文学的起源、演变和相关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与实践英国的大哲学家A·N·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

在古代的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

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缺智慧。

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什么都有——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惟独没有智慧。

我们的教育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和公式,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我们的教育强调掌握很多的技能技巧,而有智慧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品尝学习生活的愉悦和乐趣;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应试,管它什么兴趣不兴趣,最要紧的是要不要考,素质教育有没有也不重要,能使学生进名牌大学就是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

我不禁要问:“我们是要把代表人类未来的学生塑造成只会记诵和模仿的动物,还是有更崇高的目标值得追求,譬如说如何去获取未知,如何去开启心智,如何去创造新的思想等等。

教育不只是往木桶里注水的过程,而应是不断向外流淌创造之泉的过程。

如果让对知识的追求,淹没了对探索的渴望,这样的教育,能谈得上有智慧的教育吗?我呼唤有智慧的教育,我渴望我们的语文教学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多少个为什么,质疑和批判了多少;——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某种课堂教学模式,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教师布置了多少课外作业,而在于他们如何千方百计让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

要估价一种教育是否真正有价值,我们最终要考察的,不在于其知识、课程、作业、考试,而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是否是有智慧的教师通过有智慧的教育培养了有智慧之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

乐为师童有智慧的教育呼唤有智慧的教师。

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师童”,既是老师又是儿童,他扮演的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道德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而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道德和知识获得的向导,学生问题解决、研究的合作者。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只有放下教师的架子,把自己当作儿童的伙伴,儿童的挚友,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体悟他们的情感体验,才有平等对话的基础,才能真正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才能建立平等的、双向的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记得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我上公开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谈出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思维的碰撞撞击出创新的火花。

正在这时,平时不言不语的张帆涨红着小脸,挥舞着小手嘴里“嗯嗯”地喊着要发言,我欣喜地朝他点点头,微笑着说:“你说!”,他猛地站起来刚想说,还没说出一个字,就一个劲地笑,一秒、两秒、五秒,他还是笑个不停。

此时,我完全可以用老师们常用的方法暗示他:“请你先坐下,想好了再说。

”然后下课再找他来严肃地谈一谈。

而我并没这样做,我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一定有话可说。

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一个人在激动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呢?”有的说会激动得跳起来,有的说会激动得淌下眼泪,有的说会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还有的说会激动得像张帆这样大笑不止。

这时全班同学都和张帆一样笑了起来,只不过,这是善意的笑、友好的笑,激动的笑。

我抓住时机对全班同学说:“是啊,张帆已经对文章理解得很深入了,他的理解通过了他的独特表现,也就是他的笑反映出来了。

张帆,你说是不是?”张帆微微地点了点头,笑着坦然地坐了下去。

事后,我并没有过问张帆为什么在课上大笑不止,我觉得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张帆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己人”,当成了可以信赖的朋友,可以保守秘密的伙伴;我更相信,张帆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面对一次又一次发言,可以满怀信心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我乐为师童,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会耐心地告诉他“不要紧张,认真思考,你能答出来的”;当孩子有了困难,我会伸出双手对他轻语“别怕,把心里话说出来,我来帮助你”;当孩子不小心闯了祸,垂头丧气地找到我时,我会微笑着对他说“有了错误不要紧,改了就是好孩子”;当孩子在课堂上大胆地指出教材中的错误时,我会竖起大拇指说“你敢于向权威挑战,老师也要向你学”;当孩子作文获奖、发表时,我会和他一样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我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生活,一同玩耍,孩子中有我的身影,我成了孩子们的伙伴。

我乐为师童,我是儿童的老师,又是儿童的朋友,也想做个儿童,我追求的境界是:我与儿童相似。

开放课堂有智慧的教育必须扎根于肥沃的,有生命力的土壤,而语文教学开放的课堂则是这样一块丰厚的土壤。

开放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不只是教师教育行为机械动作的场所,而是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

开放课堂的前提是开放教材。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试想想,编教材的专家、学者们,他们开发的课程在内在的学术性品质上可能是很好的,但就课程要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来说,他们是无能为力的。

显然,把教科书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尤其能感受到某些内容的陈旧、僵化和缺乏个性,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教材中围绕着看图作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这几大模块,常会出现“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记一次有趣的活动”、“记一个你熟悉的人”、“记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等等作文题目,学生无话可说,只能说假话、空话、套话,而真话、实话、心里话却无处可说。

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作文课:一位美国女教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作一份口头报告。

”这种作文可以培养和锻炼5种能力:一、抉择能力。

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二、思维能力。

如确定何职业,如何从现在起为实现未来理想而努力学习,是需要作许多独立思考的;三、写作能力。

即写一份“针对未来的职业”的文字报告;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即访问一位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人;五、口头表达能力。

即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作口头报告。

这样,做、写、说、思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我觉得美国的作文课倒是很符合我们的素质教育,他们的作文素材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整、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得来的,他们的作文教学是贴近学生、关注现实的,他们的作文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是个性化有创意的作文。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什么东西最有价值,显然,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会最有价值。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教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开发和利用作文教材,创造性地重组和建构作文教材。

例如:我在五年级设计了一个“说茶—泡茶—观茶—品茶—写茶”的系列作文活动,这一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习作训练打破了教材的限制,开放了作文时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口头表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人际关系等综合能力。

学生首先要利用各种途径调查茶叶的资料,了解茶叶的产地、种类、特征、功效等有关知识,还要收集一个有关茶叶的小故事,访问一个喜欢喝茶的人,请他谈一谈喝茶的亲身体验;然后在说茶道茶中倾吐感受,在泡茶观茶中展开想象,在品茶议茶中体验愉悦,同学们受到了茶文化的熏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最后学生们把自己在活动中最想说的话写下来,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形式,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想象作文,还可以写调查报告。

学生们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想象丰富,有个性、有趣味、有创意。

一个学生在他的作文《精彩的茶叶世界》中写道:“翻腾的茶叶世界多么精彩,毫无生命力的茶叶在水的怀抱里仿佛一个个小精灵,它们跳跃、翻腾、游动,仿佛经历了盘古开天辟地般的轰轰烈烈,又归于山林幽谷般的宁静。

我真想走进它们的世界,聆听它们的声音,感受它们富有生命的灵动。

六年级,我还为学生创作童话故事设计了一个习作练习。

背景是:愉快的春游结束了,可碧绿的草地上却躺着一个个面包、蛋糕、汉堡包……它们在痛苦地呻吟着。

这一设计来源于学生生活又是他们不曾顾及的,学生们在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其中一位女同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了《一个面包的自述》,她细腻描写了面包的内心世界:“我躺在包里非常兴奋,因为我明白,面包的一生是短暂的,今天,我就要完成自己最后也是唯一的使命——成为主人的美餐。

明明和同学们准备吃午餐了,他把手伸进包里,抓住了我,我幸福地闭上了眼睛,默默地等待着……但,伴着明明不满的声音:…怎么是个面包?‟我被重重地摔在草地上,一连打了好几个滚。

突然,我听见了另一个声音:…明明,你怎么把好好的面包扔了?‟顿时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又使劲挺了挺丰满的胸脯,满以为还有为主人做贡献的机会,没想到明明却说:…哼,都什么年代了,妈妈还给我买面包!我要吃鸡腿!‟唉,呜……呜……我失声痛哭起来。

”这是多么富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啊!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真情表达由此可见,只有大胆地开放教材,才能使我们开放的课堂充满智慧的光芒,才能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实现师生生命的价值。

开放课堂的核心是开放思维。

心里学家奥托指出,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开发取决于开放的思维。

教师不应再简单地给学生灌输思想、观点、知识、而要给他们创设追求创新、发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无拘束的成长,敢于遐想、勇于争辩,脱出墨守成规、拘泥成规的“雷池”。

我在六年级上过一堂作文讲评课,内容是“写好人物的内心活动”,课上得很成功,《中国教育报》还刊登了课堂实录。

我还记得《南京日报》上是这样评论的:这是一堂“主角、配角”倒置的作文课,40分钟内,有4名学生上台主讲,另有6名学生台下评点,老师反而只起着“主持人”的作用。

刚上课,老师就说:“今天,我们学习《我的心事》一文,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是真实、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