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疫苗史

中国疫苗史

中国疫苗史
中国疫苗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

以下是中国疫苗史的一些里程碑事件:
1. 1907年,中国广东省发生鼠疫爆发,引起了公共卫生方面的关注。

在此之后,中国开始引进疫苗,并建立了第一个疫苗生产厂。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将疫苗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经济体系,并建立了国家疫苗管理机构。

3. 1950年代,中国开始生产和使用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等疫苗,以控制这些疾病的传播。

4. 1960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卡介苗接种计划,以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5. 1970年代,中国开始生产和使用乙肝疫苗,并在1980年代推行了全国范围内的乙肝疫苗接种计划。

6. 1980年代,中国开始开展流感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并在1990年代推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流感疫苗接种计划。

7. 2000年代,中国开始生产和使用水痘、腮腺炎和人乳头瘤病毒等疫苗,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相应的接种计划。

8.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中国武汉
爆发。

中国科学家和医疗专家迅速展开疫苗研发工作,并在2020年12月中国首批疫苗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中国疫苗史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进步和创新,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疫苗,并推动疫苗接种计划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完整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完整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

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

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

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我国预防接种发展史

我国预防接种发展史

05
我国预防接种的历史成就
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常 见儿童期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大规模的预防接种,成功消灭了天花和人间 鼠疫。
显著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了传染 病的传播。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预防接种的普及和实施,提 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
我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 管理,并逐步完善疫苗 接种制度。
我国开始加强疫苗研发 和生产能力,并推广新 型疫苗的接种。
重要人物介绍
伍连德
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发明了中国的第 一个口罩。在1910年东北大鼠疫中,伍连德在疫区中心哈尔 滨傅家甸成功地实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防疫控制,使哈 尔滨免受瘟疫之灾。
中国疫苗的研究与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 逐步向外出口。
全国性预防接种计划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预防接种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
1950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全国性的预防接种计划,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疫 苗接种工作,有效控制了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随后,中国政府又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免疫规划项目,包括“儿童计划免疫”和 “母婴保健”等,进一步提高了预防接种的覆盖率和效果。
2
1890年,中国开始引进牛痘疫苗,并在一些地 方开展了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的预防接种工作。
3
然而,由于当时国力衰微,预防接种工作并未 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中国疫苗的研究与生产
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开始重视疫苗的研究与 生产。
此后,中国又相继研制出伤寒、霍乱、鼠疫等疫苗, 并广泛应用于预防接种工作中。
1915年,中国成功研制出自己的牛痘疫苗,并逐步推 广应用。

我国预防接种发展史

我国预防接种发展史
在疫苗使用管理、冷链系统管理、预防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等方面均需 按规范执行。规范中未提及的,在后期也作了补充。 如:我局2009年6月18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依法 做好人用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湛卫 防〔2009〕4号)。湛卫〔2010〕30号转发省卫生 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 作规范(2009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 政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监管局):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 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 规划疫苗范围,在现行全国范围使用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 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 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 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 体疫苗接种。为切实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 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 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 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 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 的其他疫苗。
我国还将预防接种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由政府购买服务,预防接种单位要为市民提供免费 服务。
❖接种本质的改变:从预防扩大到治疗 ❖结果评价的改变:从接种效果扩大到接种效益 ❖接种要求的改变:不仅安全而且舒适,不仅有效
而且经济,不仅程序合理而且顺应性强
1.维持无脊髓灰状态工作

中国免疫预防事业的三个阶段

中国免疫预防事业的三个阶段

一、中国免疫预防事业的三个阶段琴纳(Edward Jenner)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迄今已200多年。

人类已经研制成几十种人用疫苗,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保护了人类的健康,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我国先后研制成功麻疹、脊髓灰质炎(脊灰)、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卡介苗、乙型脑炎、脑膜炎双球菌、甲、乙型肝炎、风疹、腮腺炎、狂犬病等疫苗,基本满足了我国预防儿童主要传染病的需要,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免疫预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一)两个重要阶段我国免疫预防事业已经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1978年是我国免疫预防事业逐步得到发展的阶段。

在旧中国,人群免疫预防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天花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白喉、百日咳、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四种传染病每年发病总数超过一千万,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50年代,全国多次开展秋季普种牛痘运动,使天花发病地区逐年缩小,发病率明显降低,同时在部分城市开展卡介苗、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活动;60年代我国又陆续研制成功一些常用的儿童疫苗,在全国开展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接种工作;70年代初开始了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接种,每年冬春季在全国范围开展疫苗突击接种活动。

2.第二阶段1978年以后正式实施计划免疫,是我国计划免疫全面发展的阶段。

我国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发起的扩大免疫规划(EPI)活动,加强了计划免疫在组织建设、冷链建设、目标管理和规划实施等方面的工作;1988年实现了以省为单位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即周岁内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四种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85%。

1990年和1995年又分别实现了以县和乡为单位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计划免疫建设和扩大儿童计划免疫服务的时期,那么90年代则是以消灭脊髓灰质炎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为重点,普及儿童免疫服务的大发展时期。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的公共卫生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

构成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预防医学也是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诞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

有记载的资料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了较高的防腐杀菌技术;古罗马时代很早就注重公共卫生对策,禁止在城内火葬和土葬。

古代人从健康角度出发,在城市建设中安装上下水道环境卫生设备,这在古代印度、埃及、希腊、罗马文化中都有记载。

我国在公元前17世纪就出现了水源防护、墓葬、传染病隔离等简单的卫生措施。

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文化中对结核、天花等传染病症状有详细的描述,并明确了疟疾是由蚊子叮咬、鼠疫由老鼠传播所致。

人类科学地认识疾病原因起源于古希腊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当时提出了疾病的原因,特别包括了气候和物理环境在内的自然因素,这使当时古希腊的医学开始运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判断疾病的发生。

古代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古罗马医师Galennus.古罗马以后,欧洲进人了黑暗的统治时代,医学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卫生状况恶化,卫生设施低劣,全欧洲出现了非卫生状态。

公元7世纪左右,伊斯兰教在非洲、远东、巴尔干传教,去圣地迈加的巡礼团发现路上的村镇到处霍乱流行。

以后,十字军远征,霍乱、腺鼠疫、麻风病蔓延欧洲各国。

传染病中腺鼠疫的流行最严重,特别是欧洲-远东-中国之间贸易使其蔓延更加迅速、面积更大。

这一时期,由于传染病流行带给人类的灾难,医院、大学、公共卫生制度等相继在欧洲建立起来,加上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显微镜、望远镜、温度计、气压计等知识技能的创始和发明,对观察发病因素和机体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医学进人了黎明和变革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预防医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例如:意大利的Ramazzini著书《劳工者疾病》、英国的Graunt著书《关于死亡表的自然及政治观察》、英国的Petty提议在伦教设置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医院,并计算所需医护人员数。

疾控发展历程

疾控发展历程

疾控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下简称“疾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疾控系统已经成为保障人民健康,预防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力量。

回顾我国疾控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成立初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发展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国卫生条件较为薄弱,传染病发病率较高。

为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1949年,我国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负责全国卫生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1950年,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传染病监测网,对全国传染病进行监测和报告。

在这一阶段,我国主要依靠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开展疾控工作。

实验室检测手段相对落后,检测能力有限,但我国已开始重视疾控工作,积极引进和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

二、发展壮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技术发展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检测手段更加先进,灵敏度和准确度大幅提高。

此外,我国加大了在抗菌素、疫苗研究和制造方面的投入,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阶段,我国疾控中心逐渐发展壮大,全国各地都成立了独立的疾控中心,建立了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网络。

检测范围涵盖了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确认、检测、坐下和报告等多个环节,为急性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数字化时代:建立传染病预警预警系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我国疾控系统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2005年,我国成立了国家传染病预警系统,所有传染病暴发地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该系统接收到提醒通知,防止疫情扩散。

此后,我国不断优化传染病预警预警系统,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全国性的传染病数据库,对全国传染病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PPT精品文档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对当前工作的思考-PPT精品文档
疗卫生机构组成的慢性病防治网络。Fra bibliotek第三阶段
防治实践:公共政策的发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
第三阶段
防治实践:以人群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普遍开展,监测工
作的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
2019 年,卫生部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该行动已覆 盖至全国所有省份及67%的县区。
自2019年起,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境内卷烟包装标识、 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严格 控制电影和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等有关规定、决定或意见。
我国慢性病防控历程及 对当前工作的思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社区处 施小明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
报告提纲
防控策略演变
体系发展与防控实践 对当前工作的思考
慢性病防控策略的演变
3
个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
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
并重,公共卫生理念 和组织体系得到显著 加强。 进一步结合,相关部 门先后出台有利于慢 性病防控工作的公共 政策,以人群为基础 的防控工作普遍开展。
以临床医学为主,重
点是慢性病的治疗, 有少量的现场人群防
控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1993年 1994年-2019年
2019年-现在
第一阶段
防治体系发展:各专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分别建立
1969年,经中央批准成立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1978
年更名为卫生部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挂靠在中国医学科 学院肿瘤医院。 1987 年,卫生部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设立全国心血 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2019 年更名为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
2019 年,卫生部整合营养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慢性病指标,

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回顾史

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回顾史

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回顾史我国卫生防疫体系从新中国成立起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一)初创时期(1949年——1952年)解放前夕,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了防疫大队,开展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许多地区相继建立防疫大队,民族卫生工作队,专业防疫所(站),大力开展对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性病等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控制了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流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些工作培养和建立了一支防疫专业队伍。

1950年、1952年,分别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正式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

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全国卫生防疫体系和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1949年,参照苏联的经验和做法,东北原中长铁路管理局首先建立了卫生防疫站。

以后,东北地区的部分省、市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在东北行政区还建立了东北卫生防疫总站(1954年撤消)。

这些都为1953年全国普遍建立卫生防疫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到1952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147个。

各类专科防治所(站)188个,共有卫生防疫人员20,504人,其中卫技人员19,750人。

(二)全面建立、健全、发展时期(1953年一一1965年)1953年政务院第167次会议批准,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县(旗、区)普遍建立卫生防疫站。

同年,卫生部召开第一届卫生防疫站工作会议,讨论研究贯彻执行政务院的决定。

1954年,卫生部颁发了《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这是我国卫生防疫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文件,明确规定卫生防疫站的任务是:预防性、经常性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管理。

至1996年底,全国除有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外都建立了卫生防疫站。

铁路系统和大型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

根据周总理关于“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工矿的卫生预防工作”的指示精神,要求医疗机构也要把预防疾病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县以上医院建立了预防保健科,乡卫生院建立了卫生防疫组,扩大了卫生防疫队伍,增强了基层卫生防疫力量,大大壮大了卫生防疫体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历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历程

J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L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im ■/////////////////墨 W m m m M 7/m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年 底 ,全 国 建 立 各 级 卫 生 防 疫 站 147个,有公共卫生医 师 523人 ,占全国医师总数的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LIlM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i.
w iiiiiiiiiiiiiiiiiiiiiwiiiimfm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m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hW /M M m m f/m //fL

i f i # 防务医院歡。
7 月 , (食 品 卫 生 法 (试 行 )〉实 施 , 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所属县以上卫生防 疫 站 或 者 食 品 卫 生 监 督 检 验 所 为食品 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食 品卫生监督工作。
中国预防医学中心更名为中 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mIIIIILmWllllllllllllllllllli
年 初 ,原 卫 生 部 发 布 〈关 于疾 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
定 > ,提 出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疾 病 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具 体实施意见。
1 月 ,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 生 网 络情 监 测 、报 告 手 段 和 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2012
全 国 已 建 成 国 家 、省 、地 (市 )、 县 四 级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共 3490 个 ,总 计 有 各 类 疾 病 预 防 控制人 员 193196人 ,其中 卫 生 技 术 人 员 141261 人 。

疾控发展历程

疾控发展历程

疾控发展历程疾病控制与预防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一环,中国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事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疫病防治,到当前的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中国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疾病防治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时,我国疫病流行,卫生条件落后,人口多为贫困农民,疾病的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应对这一形势,新中国成立不久便建立了全国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相关法规,设立了卫生防疫站、预防保健机构等基层卫生设施,开展了疫苗接种、卫生宣传、环境改善等工作。

到1951年,我国开始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同时,也开始在国内生产疫苗,提高了疫苗的可得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事业进一步发展。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是我国传染病控制取得巨大成果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口服活疫苗等,大大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我国加大了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建立了国家疫情监测网络和急性传染病监测网,及时掌握了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85年,我国成立了卫生部(现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加强了疾病控制与预防的组织领导。

同时,我国还积极推进国家疫苗免疫规划,通过疫苗接种,成功地将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

此外,我国还推广了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提高了公众的健康素养和卫生意识。

进入21世纪,我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爆发的“非典”疫情,让全社会认识到疾病防控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我国成立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加强了疾病控制与预防的组织协调。

此外,我国还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加强了疾病监测、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提高了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自1978年中国启动《中国免疫规划纲要》以来,疾控部门一直是推进我国免疫规划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的免疫规划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控制了许多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流行,保障了全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1978年,我国启动了免疫规划工作。

这项工作的实施为群众提供了免疫接种的便捷和质量,使得国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免疫规划运行体系,涵盖了包括儿童在内的全民群众。

在这40年中,我国已经成功地控制了多种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其中包括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

此外,我国的免疫规划工作还推动了药物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1990年代,我国研制出轮状病毒口服灭活疫苗,填补了国际上的空白,成为当时全球唯一的轮状病毒口服疫苗的生产和供给国。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免疫规划事业也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然而,在免疫规划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的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以及移民人口等,由于交通或者经济等原因,接种疫苗的覆盖率并不高。

同时,一些疫苗的保护效果虽然很好,但是疫苗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全民免疫规划事业的新模式和新举措也在逐渐涌现。

例如,近年来,我国推行“一体化”免疫规划服务,建立“全程跟踪、覆盖全民”机制。

此外,还将创新疫苗生产技术,打造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免疫保护。

总的来说,我国的免疫规划事业经过40年的发展,在控制疫苗可预防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是,在完善服务、提高覆盖率以及深化技术创新等方面仍需持续努力,以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的健康和幸福。

传染病防治的法治化历程

传染病防治的法治化历程

传染病防治的法治化历程引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威胁之一。

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各国纷纷实施法治化的措施。

本文将重点关注中国的传染病防治法治化历程,从法律法规的制定、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执法手段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传染病防治的背景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传播,并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扩散能力,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面对这一威胁,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传染病防治,其中包括了法治化的手段。

中国传染病防治法治化的起步阶段在中国,传染病防治的法治化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时期,传染病的爆发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1921年,《传染病防治条例》初次颁布,这是中国防治传染病的第一个专门立法。

该法规对传染病的监测、报告、隔离、检疫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标志着中国传染病防治步入了法治化的轨道。

中国传染病防治法治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传染病防治的法治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也逐步推进。

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这是一部针对全国范围内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明确了卫生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规定了传染病的监测、报告、隔离、治疗等工作内容,为传染病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国传染病防治法治化的现状与问题目前,中国传染病防治的法治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新发传染病的防治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新发传染病的出现不可避免。

对于这些新发传染病,相关的防治法律法规需要不断跟进,以保证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其次,传染病防治的执法力量和手段仍需进一步加强。

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强大的执法力量和切实可行的执法手段来支持。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自1978年开始,我国免疫规划事业经历了4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期间,疾控档案见证了免疫规划事业的每一次进步,为我们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回顾这40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免疫规划事业的起步阶段是多么的艰难。

1978年我国推出了首个疫苗,仅覆盖了几个重要疾病。

由于卫生条件不好、技术水平有限等原因,免疫规划事业在初期困难重重。

疾控档案中记录了这段艰难时期的努力和坚持,它们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和历史的见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免疫规划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983年,疾控档案中记录了我国推出了第一个全民免疫规划,覆盖了多种常见疾病。

这个规划的实施,使得我国人民可以接受到更全面、更系统的免疫服务,并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的健康状况。

在推出全民免疫规划之后,我国的免疫规划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疾控档案中记录了我国不断引进新的疫苗,不断扩大疫苗覆盖范围的努力。

这些努力使得我国成为了一个免疫规划事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

从198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重要传染病免疫规划,接种率逐渐提高,免疫效果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免疫规划事业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疾控档案中记录了我国在免疫规划技术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比如完善了免疫规划疫苗供应链管理,建立了全国性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使得我国的免疫规划事业更加高效、可持续。

40年来,我国的免疫规划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疾控档案中记录了我国在疫苗供应、病例控制、病毒株监测等方面的优秀成绩。

我国在免疫规划疫苗供应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建立了全国性的免疫规划疫苗生产供应体系,确保了疫苗的质量和供应。

在病例控制方面,我国通过全民接种,有效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播,使得我国的疼痛指数大幅下降。

在病毒株监测方面,我国建立了全国网络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病毒的变异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

疾控档案见证免疫规划事业40年发展自1978年开展全国免疫规划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积极推进了免疫规划事业,40年来该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实惠的控制疾病的方法,它不仅在全球范围内防止了大规模流行病的发生,而且在我国使我国的疾病负担得到显著的减轻,保护了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和其他易感人群免受可预防的疾病的侵害。

在1978至2018年这4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免疫规划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最成功的免疫规划之一。

全国人口超过95%的儿童接受了包括中国制造的9种常规疫苗在内的免疫接种,因此在我国出生的新生儿将来越来越少地受到最常见的疾病的侵害。

在免疫规划的推动下,我国2006年开始实施艾滋病毒抗体检测、预防、治疗和指导服务项目(即三个“艾滋病三个不卡扣”),旨在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福利,有效的帮助了我国控制艾滋病。

2009年,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了乙型肝炎疫苗的全民免疫规划,为我国控制肝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短短的十年间,通过免费提供疫苗和宣传教育,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8年,我国新生儿面临的乙肝感染风险从2009年的约百分之九下降到百分之二左右。

政府的宣传和监测机构的加强为公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也减轻了社会经济成本,提高了公众的生活质量。

2019年,我国发布了新的疫苗法,对加强和规范我国疫苗产业的发展和管理、保障和改善民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的法律还加强了监管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免疫规划体系,提高了公众的信心并保护了公众的健康。

总体来说,在40年的免疫规划实践中,我国疾控系统不断调整、创新,改善管理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公众对疫苗的信心和接种意愿,也不断加强对疾病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在保护公众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免疫规划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加强与国际合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创造更加美好的健康未来。

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与国家计划免疫

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与国家计划免疫

2021/4/26
5
免疫预防的实验时期
2021/4/26
6
牛痘的发明
1796年5月14日,琴纳(英国医学博士)成功地完成了 一次举世闻名的实验。他把青年挤奶女工手上感染的牛痘浆 给1名8岁男孩接种于左臂。接种后孩子感染良好,种痘部位 出了牛痘,结痂留下瘢痕。同年7月1日(接种后第七周), 他在这个男孩右臂接种天花脓疱液后,未发生天花,从而证 实中痘能预防天花。
2
免疫预防的实验时期
3
免疫预防的发展时期
2021/4/26
3
免疫预防的经验时期
人们在远古时代就已认识了免疫现象。公元前5世纪希 借半岛的战史中,描述了在传染病流行时,由患过该病的人 来护理病人和埋葬尸体的事例。公元384年,晋朝葛洪在《 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疗狂犬咬人方,乃杀所咬犬,取脑傅 之,后不复发”。
2021/4/26
7
1796年5月14日,英国医生詹纳(EdwardJenner)进行了 一项推动公共卫生革命的试验。他在一名8岁男孩James Phipps的胳膊上划了2个小口,置人取自感染牛痘(牛奶工人 中一种常见的轻微疾病)妇女皮疹溃疡部位的物质。6周后, 詹纳给这个男孩注射了天花的疱疹液,但孩子并未患天花。 1798年,詹纳总结了23个临床病例,以证实他最初的实验。 并发表了论文:“对天花,在英国西部一些乡村尤其是格洛 斯特郡发现的一种疾病.也被人们称作‘牛痘’的起因和后 果的调查”。在世界范围内,这篇论文导致免疫学这门分支 学科的诞生。
免疫方式有两种: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2021/4/26
18Biblioteka 主动免疫: 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
抗体,从而获得主动免疫力,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持续时间长约1-5年,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

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与国家计划免疫

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与国家计划免疫

2020/2/4
5
免疫预防的实验时期
2020/2/4
6
牛痘的发明
1796年5月14日,琴纳(英国医学博士)成功地完成了 一次举世闻名的实验。他把青年挤奶女工手上感染的牛痘浆 给1名8岁男孩接种于左臂。接种后孩子感染良好,种痘部位 出了牛痘,结痂留下瘢痕。同年7月1日(接种后第七周), 他在这个男孩右臂接种天花脓疱液后,未发生天花,从而证 实中痘能预防天花。
• 免疫规划时期(2001年至今)
主要是在巩固计划免疫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扩大内容,提高质量,保证预防 接种工作可耻性发展的时期。
2020/2/4
1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
1978年,“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 疫苗、麻疹疫苗)防“六病”;
1992年,“五苗”(增加了乙肝疫苗)防“七病”; 2007年,“十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 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流 脑A群疫苗、流脑A+C群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甲肝减 毒活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防 “十五病”。
2020/2/4
23
四)、预防接种的准备
1.环境准备 2.物品准备(急救药品) 3.心理准备
2020/2/4
24
五)、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 2.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020/2/4
25
1.严格掌握禁忌证
(1)一般禁忌证:
先天发育不良 严重营养不良 免疫系统疾病(活疫苗绝对禁忌证):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等、脾脏切除 重症慢性病:心脏代偿功能不全、肾病、严重肝病、肿瘤、血液病、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

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
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

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

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规范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法》、《卫生检疫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尘肺病防治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条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一批覆盖公共卫生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付诸实施,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法制管理依据和手段,使公共卫生各个领域的管理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良性运行环境。

公共卫生与国际接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后,公共卫生的许多领域都与国际组织加强了联系,使我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融入了国际社会,与国际接轨。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先后引入和利用国际资金合作项目,开展疾病防治、农村妇幼卫生建设和卫生防疫机构建设,通过合作项目,使我国一些传染病的控制水平和效果,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目标要求。

二、改革调整时期(2001~2003年)
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2001年4月卫生部出台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与任务。

同时,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原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从此国家一级有了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工作的专业队伍,以国家、省、地、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雏形初步形成。

同年,卫生部制定颁布了《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有力促进了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三、健全发展时期(2003年以来)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和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目标,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国家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提出了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