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莆田教师招聘备考指导: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该如何备考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该如何备考?(一)科普文科普文这一类文章主要考查说明文文体。
命题重点是考查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
客观题考查时,设误类型有范围大小的变化、时间上的混淆等。
主观题常考对文章标题、重点段落的理解,及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理解等。
备考建议:1. 掌握说明文这一文体的特点:说明语言、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2. 知道含义题和作用题的答题思路。
如含义题主要结合语境来回答,可以从象征义、双关义、比喻义等方面来回答;而作用题则主要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这一个思路来作答。
(二)议论文议论文这一文体的文章主要从它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来设置题目。
考题主要考查客观题,客观题主要从文章的论点、论证方法等角度设题,而主观题考查文章的标题或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论据的作用等。
备考建议:1. 掌握议论文这一文体的特点,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以及论证方法及作用。
2. 知道含义题和作用题的答题思路。
如含义题要结合语境来回答,可以从象征义、双关义、比喻义等方面来回答。
而作用题则主要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这一个思路来作答。
(三)小说小说这一文体的考题主要从它的三要素(人物形象、环境、情节)来设置。
考题主要以主观题为主,从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概括及作用等角度命制。
备考建议:1.掌握小说这一文体的特点,知道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渲染烘托气氛,社会环境主要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等。
2.考题主要围绕三要素来设置,有含义题和作用题两大类,答题思路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答题思路一样。
(四)散文散文这一文体的文章主要从人物、事件、景物、语言等方面来设置题目。
考题主要以主观题为主,从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景物描写的作用、事件的概括及作用等。
备考建议:1. 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特点,尤其是语言的赏析。
2. 考题主要围绕散文的几个要素来设置题目,主要有含义题和作用题两大类,答题思路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答题思路一样。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文学部分简答题答题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文学部分简答题答题技巧教师招聘考试中语文学科文学部分的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在答题前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保你理解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明白要求。
2.提炼关键点:针对题目,提炼出关键的文学概念、主题、或要点。
在回答时,要确保涉及到这些关键点。
3.结构清晰:简答题也需要有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在引言中简要概括要点,主体部分展开论述,结论部分得出总结性的结论。
4.简明扼要:简答题要求言之简练,回答要点时避免过多废话。
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
5.案例论证:如果适用,可以通过引用文学作品、作者或相关事件来支持你的观点。
案例的选择应该与题目直接相关,能够更好地证明你的理解。
6.逻辑严密:保持逻辑的连贯性,避免答案之间的矛盾。
在阐述观点时,确保各个部分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7.回答要点:在答题时务必覆盖题目中提到的所有关键要点。
不要忽略任何一个问题或方面。
8.注意语言表达: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清晰的语言表达有助于你的观点更容易理解。
9.时限掌握:注意答题的时限,合理分配时间。
如果有多个简答题,可以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10.复习备考:在考前复习时,针对可能涉及到的文学概念、理论、作品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总体而言,语文学科文学部分的简答题答题技巧包括对题目的准确理解、清晰的结构和逻辑、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以及恰当的案例支持。
通过反复训练和模拟考试,可以提高在考试中的应变能力和答题效果。
2014年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文体阅读知识与技巧一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4.区别认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阅读小说,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基本知识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
1.顺叙
2.倒叙:
a.结局-时间先后顺序
b.后发生的事-由“倒”转“顺”,一路往下写。(造成悬念,强调)
3.插叙:有无过渡作用:
a.衬托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b.丰富情节;
c.深化主题
记叙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
以人物为线索
以事件为线索
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表达方式:
记叙,所用材料是发展变化着的人和事,有时还包括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场所;目的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
说明,所用材料是客观世界中的各类事物以及事理;目的是使读者明了这些事物的特征(包括性质、状态、功能等)。
议论,所用材料是作者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见解;目的是使读者相信作者观点的正确。
抒情,所用材料是作者的感情;目的是使读者产生共呜。
描写
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
1.正面描写
a.语言描写;
b.行动(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肖像、神态、衣着)
d.心理描写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粗浅,化抽象为详细,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较):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大: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明晰,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屡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比照: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考虑。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挖苦。
(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详细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挖苦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提醒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衬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衬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挖苦语气;辛辣挖苦,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三)表达方式: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展表达。
福建教资考试语文备考指导之现代文阅读术语及表达技巧(二)
福建教资考试语文备考指导之现代文阅读术语及表达技巧(二)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备注:阅读文章,有的考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个人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二)找原话
③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考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我向考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 的参考答案,我们的考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 之有据”地来作答。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考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考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 情得分了。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几乎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题型。但是许多考生虽然能够读懂文章内容,却不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究其根源,还是欠缺系统的答题思路。
解答现代文阅读,本店铺资深讲师王敏总结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读材料
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勾画重要信息。在此过程,一般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 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 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 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 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福建教师语文学科考试备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2016福建教师招聘统考笔试语文白皮书通过最新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福建教招将于3月底报名,4月底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福建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福建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师招聘笔试中的必考题型,做好阅读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正确率就会大大提升。
现总结如下几点快速提分的阅读技巧:一、阅读步骤笔试考试时间有限,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做题速度至关重要,经验得出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阅读较为快捷有效,即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具体操作如下:(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
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
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
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二、高分技巧(一)看分值答题法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
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答案是:3种。
2014莆田教师招聘语文学科语文笔试中散文写作的复习指导
2014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2014莆田教师招聘语文学科语文笔试中散文写作的复习指导题目:春风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
仔细分析这些要求,会发现人称不限,考生可以任意选择体裁(诗歌除外)。
大家如果文笔较好可写散文,如果文笔一般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文体,如记叙文,这种文体比较好操作,不易失分,但也不易得高分。
另外,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写小说。
对一般考生而言,写出500字数自然不会有问题,大家平时可多练练这几种文体。
下面中公讲师马志刚着重讲讲散文的写法。
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
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
写散文,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解决立意问题立意为文章的"主脑",散文要写出意味,首先要解决立意的问题。
散文的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作者对于所写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体验,一种感情,有这个"意"和没这个"意",文章写出来是不同的。
散文的立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提炼主题思想,它的"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非像议论文那样提炼出一个明确的思想观点。
散文立意应追求高远、新颖、厚实。
所谓高远,即作者立意时,应站在人生智慧的高度,表达对人生的远见卓识,或抒发高尚的情操,或表现崇高的精神世界。
所谓新颖,就是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立意新颖,但并不是故作高深,它应该是来自平凡的感悟。
所谓厚实,就2014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是立意要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感受,有充实的内容。
《春风》表面看是指春天的柔和的风,它刮过后带来温暖和绿意,如果仅仅以这个立意,那就过于简单了,其实春风还可以怎样立意呢?我们可以把春风这种事物比喻为温暖的友情,或者清新的变化等等,还有一种上佳的立意就是把春风比喻为教师的谆谆教导,这样去立意行文会打动很多阅卷的老师,会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福建教资考试语文备考指导之现代文阅读术语及表达技巧(一)
福建教资考试语文备考指导之现代文阅读术语及表达技巧(一)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考试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答题技巧
1、 字音 。 2、 对原文内容的提炼。 3、 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4、 事件概括。 5、 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 6、 赏析题。 7、 关于感受和思想情感。 8、 环境描写的作用。 9、 分析原因。 10、对文中某个句子含义的理解。
二、句子(段落)在文中的
3. 答题方法点拨作: 用
环境描写题再思考
例: 《孔乙己》高潮部分
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考试说明》第4篇《坚硬的童年》开篇 突出乡村冬天早晨的特点,为了引出小小年龄
的“我”不得不冒着严寒伴着黑暗去拾粪的艰苦, 为下文作铺垫。
三、以知识为基
二种环境描写 三种记叙顺序 四种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种表达方式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1)一般从内容、结构两大角度来作答。 内容角度可以分为所写内容、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 (2)结构上的作用比较常见的有:与前文 (后文)某句(或某段)形成照应;为后 文某一内容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 总收前文等。
开头段作用: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总领全 文、渲染氛围、埋下用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 伏笔铺垫、照应(呼应)、 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借景抒情、 借物喻人。
写作手法举例
对比:第16篇《最好的时光》 父亲——母亲; 以父亲来反衬母亲。
写作手法举例
借景抒情:第12篇《十年琐记》 “记得那天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我一
(1)修辞角度(如比喻、拟人等)
答题思路:
(1)先指出修辞方法,然后表述修辞(如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把……比作了……),
(2)分析该修辞的表达效果或(对象的主要特 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的特点),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你如何做现代文阅读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你如何做现代文阅读
高考语文是很多学生都很重视的一科,语文中的现代文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考试类型,所以该如何做现代文阅读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很想知道的,所以下面小编就来说说语文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
1、先看题再阅读
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在阅读事情要先搞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去阅读会更开的找到答案,也能边阅读边思考,这样答题才会更有效率。
2、找出中心思想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或者中心思想,要怎么找出中心思想呢?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通过各个段落的中心句,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内容从而得到中心的思想,这样对你理解整篇文章就会变得非常的容易。
3、鉴赏角度
我们做阅读题的时候,最少不了就是要你鉴赏了,所以做鉴赏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句子的句式入手,还有就是从修辞入手,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方面,还可以从语言的风格和作者的情感方面入手,把握文章的独特风格,从而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
这样做鉴赏解析题会比较高效一些。
2014年福建莆田教资考试初中语文教材教法:怎样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014年福建莆田教资考试初中语文教材教法:怎样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学生的阅读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广播、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
凡是国内外世人关注的重大活动、地方文化、生活经验、民俗风情、自然界的探寻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内容。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
指导学生阅读应注重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从而实现阅读与生活的有机链接。
在合作中阅读新课程积极倡导团结合作学习。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但更需要合作,需要极强的团队协作、相互学习的精神,因而我们积极提倡合作学习。
让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教科书,引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合作学习,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益处。
为此,每隔一周,我便为学生举行一次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在会上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预先让他们自主阅读,然后专题交流,每个学生写五个问题,放在讲台上,接着轮流抽取问题并回答,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彼此之间的优点。
师生一起归纳出阅读的许多益处。
久而久之,连一些平常不爱读书、不愿读书的学生也渐渐养成了喜好阅读的习惯,尝到了合作阅读的快乐。
在生活中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首先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读书。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容的兴趣。
因此,要运用各种形式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学生中形成读书热潮,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形成自觉读书的氛围。
其次,我们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
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
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考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考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
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三)看要求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考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考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考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
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
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
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考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
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
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
教师招聘备考指导: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
现代文阅读可以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出题概率高,分值比例大,已经成为公认的特点。
今天我们主要针对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高分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章阅读的基本题型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以概念为主)的含义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文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也常常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理解整篇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
考查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现代生活中的新词语、新概念、新提法。
(2)代词或指代短语的指代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论述文中重要的句子一般包括:(1)文中内容丰富的语句。
(2)结构较为复杂的语句。
(3)在文中有特定含义的语句。
三、归纳概括类题目“内容要点”又分为“显形要点”和“隐形要点”。
“显形要点”是指在文章中有明显语言标志的要点,如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序列的词语引出的句子,或某一段中并列于其他段落的中心句;“隐形要点”是指作者的观点并无语言标志,散见于文章各处的要点,要在文章各部分的字里行间寻找并概括,从各种信息中揣摩作者的意图。
具体的说就是:对具体的内容准确地加以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是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这是一种形象发散思维能力;对含蓄的语句加以解释,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解释语句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这是一种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议论文通过论点或分论点来表达;说明文常通过说明对象的特征来表达,对事物特征的理解有时也蕴含着作者的认识。
这类题的命题角度:一是确认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是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五、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所谓推断,是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阅读文本提供的某个信息(甲),推测断定出另一个信息(乙)。
教师招聘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指导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指导-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知识13大学科专业基础知识面试技巧①先读题。
(从问题中获知有效信息,带着疑问感知全文)②阅读全篇,在阅读过程中对材料做整体理解,宏观把握。
(明确文章或话题的写作背景,明晰文章的行文框架与思路,把握文章体裁特点与语言风格,感知文章主旨与情感基调。
)③筛选信息。
(依据问题,划定与作答相关的信息区域;把握解读角度或解题切入点。
)①关注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去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②理清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内容的依据。
)③重视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比如记叙类文章里,有议论、抒情的句子;议论文及抒情散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总结性的语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等,这些句子常常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着作者的观点。
)④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
(这些词语常常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①关注题目后的分值。
(从分值推测答题要点,避免漏答,标清序号。
)②联系上下文作答。
③要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话,或者稍加修饰后的话语作答。
(实际上,一套阅读题,四个题目中至少有两个题目是可以直接或间接用原文中的语言回答,所以,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答案在原文中,看你会找不会找。
)④多角度分析,条分缕析。
⑤使用术语,润色语言。
(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等)如: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引言对于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技巧。
技巧一:仔细阅读题干•阅读题干时要注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答案所在的段落。
•理解题干的要求,明确答案的类型(如事实、观点、结论等),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查找答案。
技巧二:略读全文•在阅读全文之前,可以先对文章进行略读,快速浏览段落标题、首句和结尾,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略读全文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有整体把握,并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答案。
技巧三:精读关键部分•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先仔细阅读与问题相关的那一部分内容,比如涉及到答案的段落或句子。
•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信息上,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推理过程。
技巧四:充分利用标点符号•在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中,标点符号经常包含重要的语境和信息。
•注意分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的使用,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技巧五:对比和推理•多利用文章中的对比、转折、承上启下等关系词,进行信息的对比和推理。
•通过对比不同观点、转折的说法等,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并得出正确的答案。
技巧六:注意观点和态度•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常常决定了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注意作者使用的词语、修辞手法和情感色彩等,推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助于理解文章并回答问题。
技巧七:审题细心,排除干扰•在回答选择题时,要仔细审题,注意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避免因粗心导致选错答案。
•排除干扰选项要有系统性,有时可以根据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推断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技巧八:训练解题技巧•提升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能力需要不断的训练和实践。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各种题型和常见的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结论掌握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文章和回答问题。
通过多次实践和训练,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指导的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技巧
教师指导的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技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四、文体知识: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 、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2014福建莆田教师招聘备考指导:文体阅读知识与技巧五
2014福建莆田教师招聘备考指导:文体阅读知识与技巧五如何找准说明对象?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如何进项概括?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
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如何进行语言分析题?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
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
说明文阅读:单项选择题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
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
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
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
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说明文的结构:“总(概说)一分(具体?)”式“总(概说)一分(具体)一总(概说)”式“分(具体)一总(概说)”式并列式递进式小结:命题思路①准确判断说明对象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③了解说明顺序④正确划分层次⑤熟练地识辨说明方法⑥理解词句的表达作用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⑦理解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2014福建莆田教师招聘备考资料:/html/jiaoshi/?wt.mc_id=bk13482。
语文学科总结阅读理解技巧与解题策略
语文学科总结阅读理解技巧与解题策略在语文学科中,阅读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要想在阅读理解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解题策略。
本文将对这些技巧和策略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预读理解题目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之前,首先要做的是预读题目。
通过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段落标题和图表等内容,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为后面的阅读做好准备。
二、抓住关键词在阅读文章时,要抓住关键词。
关键词是文章中起到连接和推导作用的词语,通常包括表示因果关系、对比关系、转折关系等的词语。
通过抓住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提高解题准确性。
三、理解文章结构阅读理解文章通常包括导语、主体和结论等部分。
在阅读时,要注意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把握每个部分的逻辑关系。
导语部分通常是对主题的引入和概括,主体部分是对主题的详细展开和论证,而结论部分则是对主题的总结和归纳。
通过理解文章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图和观点,有助于解答相关问题。
四、留意细节信息在阅读文章时,要留意细节信息。
细节信息是文章中具体的事实和数据,通常包括人物的姓名、地点的名称、时间的表述等。
通过留意细节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解题准确性。
五、重点关注题干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要重点关注题干。
题干是对问题的描述和要求,通过重点关注题干,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定位和筛选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减少解题的盲目性和迷茫感。
六、灵活运用排除法在解答多选题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排除法。
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我们可以缩小选项的范围,提高猜对答案的几率。
七、追求直观感觉在解答主观题时,我们可以追求直观感觉。
直观感觉是对问题和选项直接产生的直观印象和理解,通过追求直观感觉,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答案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中的阅读理解技巧和解题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非常重要。
通过预读题目、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结构、留意细节信息、重点关注题干、灵活运用排除法和追求直观感觉等方法,我们可以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阅读解题思路一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阅读解题思路一
诗歌鉴赏
1.读诗诀窍
读题目,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主旨、手法等;
读作者,把握生活背景、经历和气质风格;
读注释,暗示背景、处境,扫除陌生字词、典故的障碍;
读意象,抓主题、语言特色;
读特殊词句,找诗眼,明主旨。
2.题型
形象型:一两个词概括+具体语句分析+情感。
意境型:归纳图景或事件+结合意象具体描述+氛围、情感。
语言型:(1)分析语言特色,一两个词概括+具体语句分析+情感;
(2)炼字,解释+原句描绘+意境、情感。
技巧型:指明手法+具体阐释+情感。
主旨型:
第 1 页共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福建莆田教师招聘备考指导: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
现代文阅读可以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出题概率高,分值比例大,已经成为公认的特点。
今天我们主要针对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高分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章阅读的基本题型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以概念为主)的含义
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文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也常常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理解整篇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
考查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现代生活中的新词语、新概念、新提法。
(2)代词或指代短语的指代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论述文中重要的句子一般包括:
(1)文中内容丰富的语句。
(2)结构较为复杂的语句。
(3)在文中有特定含义的语句。
三、归纳概括类题目
“内容要点”又分为“显形要点”和“隐形要点”。
“显形要点”是指在文章中有明显语言标志的要点,如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序列的词语引出的句子,或某一段中并列于其他段落的中心句;“隐形要点”是指作者的观点并无语言标志,散见于文章各处的要点,要在文章各部分的字里行间寻找并概括,从各种信息中揣摩作者的意图。
具体的说就是:对具体的内容准确地加以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是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这是一种形象发散思维能力;对含蓄的语句加以解释,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解释语句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这是一种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议论文通过论点或分论点来表达;说明文常通过说明对象的特征来表达,对事物特征的理解有时也蕴含着作者的认识。
这类题的命题角度:一是确认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是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五、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所谓推断,是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阅读文本提供的某个信息(甲),推测断定出另一个信息(乙)。
推断题的类型有两种:
(1)甲乙两个信息在文本中都出现
通读文本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在文本的相应区间,找到甲乙两个信息。
判断正误的关键在考察从甲到乙这一推断是否成立。
(2)甲信息在文本中出现,乙信息不在文本中出现
通读文本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在文本中只能找到甲信息,找不到乙信息。
判断正误的关键是考察从甲到乙这一推断是否符合常识常理与逻辑。
论述类文章阅读的答题策略
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常是以客观题选择题的题型出现的,答题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基本的答题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
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
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
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第二步,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
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
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
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
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点,得出答案。
1.引用原文。
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
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
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
2014福建莆田事业单位考试题库:/html/shiyedanwei/?wt.mc_id=bk13482 2014福建莆田教师招聘备考资料:/html/jiaoshi/?wt.mc_id=bk1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