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解》-1专题一:如何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韩立福)
听韩立福教授讲座体会
学习韩立福博士的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商都县第二中学郭生贵2015年,我有幸聆听了韩立福博士新课程有效教学,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在学习中,我领略到新课程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不同与先进之处,韩博士报告中,预习“读的策略”及课堂中学生自我展示、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以及课后教学阶段行动的拓展对我震撼很大。
韩大同学把我们带到了教学的另外一个新领域,给我们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领略新课程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倍受关注。
在新课程视野下,如何由"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向“知识建构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教学观中,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和传授知识的艺术性,轻视学生主体的学习责任、学习方法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性。
从实践研究来看,传统课堂教学形成了"老师推着学生走"的惯性,走进了"先教后学"的教学范式,最终培养了"勤" 教师懒学生,学生始终没有学会有效的自主学习,失去了终身学习能力。
而在有效教学中 "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
"教师有时还不仅要当好课堂教学的导演" 而且应该当好学生的配角,师生之间应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发表见解、商讨问题形成全班学生及师生间互相尊重人格、尊重别人创造表现、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氛围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要尽快转变多年以来养成的“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及观念,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逐步缩小学生学习的差异,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提高学生的社会化能力;使原来的懒学生变成“勤学生”,而勤教师则慢慢向“懒教师”转变。
韩立福有效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导
向,教学知识点的过程即是发现
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而教师作为“导”这个环节中
的角色扮演者,在说明文课堂教
学中需要对教学进度、教学方向、
教学难度进行宏观的把控。因此,
如何“导”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
大课题。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的发现
学生 $
韩立福有效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口!扬
内容摘要%初中说明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化地位,学生缺乏兴趣,教师缺乏重视,教学思路单一,教学 效率低下。韩立福先生提出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层面、问题与导 学两个维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应用到初中说明文教学当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说明文教学实际成效。
模式倡导在 中学生自主立
多 形式的“学习 体”,以合
作探究的方式 知识体 在
教学 之中G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自由组成多个学习小
组,针对 预习存在的疑惑和
收获,在组 互答疑解决,对于
岀现的问题各抒己见;在组
外通过组汇报的形式G对组 讨论的结进行班 的分享以
达到组与组之 互交流、互
答疑的 的
3.后总结“学” 体重在使者把握
达的知识性。在
手法技
巧方 存在的疑惑 该做到有效
标注,留待 中解决。只有在
做准备G才
学
习效进一步发挥的空和余
地G而不是在 中才开始初步 了解 等基的 上
2. 上合作“学”
有效教学模式下的
求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G根据学生 的特和掌握度,教师进行有
效 干预和指导。韩立福先生的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教学新思维和新型名师培养》PPT课件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基本理论模式:“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 式。“有效教学”是个大概念,该模式贯穿有效备课、 有效上课、有效拓展三个阶段。基本操作模式是“问 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教学模式 (分别取“发现”、“生成”、“解决”三个英语单 词的首字组成“FFS”),以下简称为FFS教学模式。
“有效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一个 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合作学习过程。核心理 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导,全面发展”。 “有效教学”的最终衡量的标准就是“学生成 长”
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一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教学的 目的就是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在有效课 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对学习始终有着高昂的学习情趣,都在为实现愿景而积极、 主动、有效地学习。
(一)厘定“有效教学”概念及涵义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三)有效教学的新课型 (四)有效教学的新特征 (五)有效教学的行动要素 (六)六大转型策略
(一)厘定“有效教学”概念及涵 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同体, 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 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一)真实(追求本真,师生共学,还原本色) (二)思想(体现理念,先进思想,课程目标) (三)任务(面向全体,任务驱动,确保成功) (四)技术(技术参数,开发工具,适时使施) (五)智慧(策略多元,智慧火花,用心大造) (六)艺术(指导艺术,学法艺术,提高效率)
1.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课型流程与导学艺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博士副研究员•有效教学新课型(问题为主线)◆一、问题发现评价课◆二、问题生成评价课◆三、问题解决展示课◆四、问题拓展训练课◆五、问题综合解决课◆六、单元回归评价课◆七、问题专题解决课◆八、综合实践活动课◆九、能力测试评价课◆十、情感发展体验课•“问题发现评价课”学习流程(结构预习课,初级阶段)◆创设情境,呈现目标(时间为1-3分钟)—情景引导(师生创设),达到激发兴趣,咀嚼学习目标的目的。
◆自主学习,结构预习(时间为15-20分钟)—学生结构预习采用六字诀;采用自主学习“三定123”策略:一是定时间、二是定任务、三是定问题,1“闭口”、2“巡观”(≤3°)和3“心照”;◆预习评价,合作讨论(时间为5-8分钟)—两种方式:一是课上发单子《问题导读评价单》,通过做单子来发现;二是课前发单子,通过评价单子来发现;◆小组展评,合作探究(时间为8-12分钟)—开始是小展评,逐步走向大展示对话(时间相应变长)◆归纳共性,生成问题(时间为3-5分钟)—过程:先小组讨论,后“个人—小组—全班”,可以采用“问题生成本”、“问题生成单”或智慧簿记录问题。
•“问题生成评价课”学习流程(结构预习课,高级阶段)(1-2个月以后)◆创设情境,呈现目标(时间为1-3分钟)—情景引导(师生创设),达到激发兴趣,咀嚼学习目标的目的;◆预习评价,小组展评(时间为5-8分钟)—学生在课上继续完善和评价《问题导读评价单》,小组直接展评单子上的内容;◆讨论探究,生成问题(时间为12-15分钟)—小组深度讨论后,迅速将各个小组生成问题展写在黑板或组板上◆梳理优化,解决问题(时间为15-20分钟)—教师和学术助理快速利用逻辑归纳法进行分类、标记;本着“先易留难”原则,组织学生对比较容易的问题进行解决;◆重点问题,二次提炼(时间为3-5分钟)—师生共同优化问题,选择出重点问题,进行二次提炼,先小组讨论,后“个人—小组—全班”,采用“问题生成本”或智慧簿记录问题。
韩立福教学法
学习韩立福“有效教学法”心得体会平凉五中李青平7月15日至7月18日我校组织了为期4天的韩立福“有效教学法”的校本培训,通过集体培训和小组集体讨论,使我对韩立福的有效教学法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使我收益匪浅,感受颇深。
有效教学法的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先学后导”是符合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行动话语,对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提出了新的行动要求,期望教师和学生逐步建立这种教学思维。
行动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潜能,在教师智慧型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始终鼓励学生要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那些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学生要给予规范而科学的指导。
“问题评价”,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问题教学思想的行动话语,对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以及学习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期望教师和学生逐步建立这种“问题评价”的学习思维。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主要手段的问题教学模式。
教学行动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问题评价,课中问题评价和课后问题评价等。
使教师和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交往和对话来解决问题,下课后教师和学生仍然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使“问题”在不断的评价过程中得到提升和解决。
这种“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法,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又能养成良好的问题思考习惯与品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1、教学设计的四化:知识问题化、目标具体化、主体探究化和训练课堂化。
他其实就是在诠释新课标里对于教师、学生、课本、课堂的要求:教学设计必须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实现教学设计主体化;教师角色应由“控制者”向“引领者”转变,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课程整合应由“学科视野”向“课程视野”转变,实现课程整合适用化;教学模式应由“传递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型,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由“提示型教学方法”向“自主型教学方法”转变,实现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方式应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型,实现教学方式开放化;教学环境应由“静态平衡”向“动态和谐”转变,实现教学环境和谐化。
就韩立福问题导学课堂具体实施的思考 王金玉
就韩立福问题导学课堂具体实施的思考玉门镇代家滩小学中央教科所理论研究部研究员韩立福博士在玉门宾馆为我们全市教师作了专题培训。
韩立福教授的培训内容大致分为针对“三五三”课堂工具单的开发和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创建以及如何建设教师团队机制。
通过学习和近三个月的实践,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谈几点体会:一、核心理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就是以问题为任务,贯穿学习过程,驱动学生自学,教师组织、指导、引导,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有所得。
个人认为,这个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帮助下的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自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
有效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师活动,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二、问题导学模式实施以来的成绩提高学习力,学业成绩明显提高;提高兴趣力,人人体验成功快乐;提高思考力,人人思考分享成果;提高表现力,人人展示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元思维和积极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存在的问题1、问题的设计与导学过程的设计如何融会贯通?2、怎样有效关注问题与差生;2、做好学生作业评价和生成绩评价;3、如何便捷高效的评价学生,使其更有效地参与学习。
四、整改措施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回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熟悉。
钱老在弥留之际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命题对我们来讲是一道深邃而艰巨的命题,它唤醒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教育人认真地去反思,我们如何破解,这也是我们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道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历史性命题。
我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有了一些探讨和思考,我认为培养杰出的人才靠教育改革,重点改课堂。
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心得体会
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心得体会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心得体会龙江县头站乡中心学校陈学香通过学习韩立福“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明白“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核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显性主体和隐性主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内涵:性质:“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属于学本课堂,不属于教本课堂。
概念:“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是师生共同以问题学习为主线,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关系:“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师生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不是“上对下“的线性关系,而是“平辈”的合作、对话、协商发展的和谐关系。
教师称谓是“大同学”。
要素:“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课程”、“情境”、“问题”,其中“问题”是关键要素。
方法:“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展示对话法、问题发现法、思维训练法等,尽可能少采用提问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
组织:“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团队学习,而不是“一对多”的舞台式教学组织形式。
工具:“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使用问题学习工具单(问题清单、各种工具)“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创建形成思路:“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强调多元课型,一般而言包括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问题拓展评价课、问题综合解决课、单元回归评价课和能力测试评价课。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数来选择不同课型,针对一课时内容选择问题综合解决课,针对两课时内容选择问题发现评价课和问题解决评价课,针对三课时内容选择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和问题拓展评价课。
当实施两个月以后,学生的结构化预习能力得到提升,课堂品质也将随之提升。
针对针对两课时内容选择问题生成评价课和问题解决评价课,针对三课时内容选择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和问题拓展评价课。
读韩立福有感
读《韩立福与学本课堂》心得体会侯镇三中刘金凤最近,通过阅读韩立福的《韩立福与学本课堂》有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
下面我结合韩博士的理论,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想法:一、高效课堂重在准备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关键在于课前的准备。
只有准备充分了,我们的课堂才会如行云流水,高质高效。
在我看来,课前的准备不仅包括学生方面的准备,还包括教师方面的准备。
课前学生要做的准备就是预习,把课本上的新知识拿过来预习几遍,让他们自己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记着内容读,写着感想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
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4w”法检查自己预习的情况,即:含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学会了什么?不会的是什么?这样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问题,而我们课堂上要解决的就是学生弄不懂的问题。
我想我们教师课前要备的不仅有教材,还有学生。
在教材方面,我们要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关键问题,然后围绕问题的解决,设计学习流程和活动,并在学习流程中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样老师做到心中有数,上起课来才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以前我知道备学生很重要,上课之前要了解班里的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设定讲课的内容和深度,在细点就是想到哪个问题有谁回答合适等等,但当我读了韩博士的著作后,我发现我所认为的“备学生”还只是简单地停留在一节课上而已,真正的“备学生”是十分透彻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生活、家庭、爱好、习惯……做成“全景式评价表”,而在每次上课前还要有学生的“问题生成单”,(这又涉及到学生预习要结构化问题)使老师在课上能有的放矢。
我想只有这样具体详细的备学生,才能为上好课奠定好基础。
二、高效课堂重在学法的指导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孰不知这样以讲授的方法学生获得知识的保持率在24小时后只有5%。
也就是说以往的教学学生只知道1+1=2,而不知道为什么1+1=2?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缺少的是一种体验,一种知识的建构。
何为学本课堂_韩立福
2014.16PEOPLE'S EDUCATION5学本课堂韩立福何为学本课堂●理论建构我们把学生、教师的生命活力融入课堂时,课堂也被赋予了生命活力,因此,我们可以将课堂视为一个动态生命体。
它将随着学生身心发展、认知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成熟。
也就是说,课堂生命体将随着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逐步从教师以传递和控制为中心的“教本”课堂,走向以师生(都是学习者)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学本”课堂。
从发展规律上看,一个人一生的学习生涯将经历从“教师讲授型教本课堂”,逐步走向“教师导学型教本课堂”,再逐步走向“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最后达成“自我导学型学本课堂”。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越来越回归本质——实现自我教育,教学也越来越回归本质——学会学习。
“学本”即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
“学本课堂观”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后,教师和学生将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
“学本课堂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堂学习同一个主体的两个方面。
性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作用上有所区别,区别在于显性和隐形。
当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知识储备少时,学生是隐形主体,教师是显性主体;随着学生年龄变大、认知能力逐步增强、知识储备逐步增多时,学生由隐形主体逐步走向显性主体,教师则转变为隐形主体。
当学生最终真正学会学习、具备学习能力,甚至超过教师时,教师和学生变成同一主体,不再为谁为主体而纠结了。
“学本”课堂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学会学习,充分发挥自我潜能,通过自主建构学习、合作建构学习等过程,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所以,“学本”课堂是在问题引领下师生共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课堂。
这种课堂中没有等级、辈分,也没有恐吓、紧张、消极,而是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从根本上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学本课堂观”的形成有着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
韩立福有效教学法(整理)
韩立福,1963年生,教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师从于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
研究方向教育评价、新课程有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韩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
教与学的过程分“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阶段来进行,把教学过程简单概括为“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分别取“发现”、“生成”、“解决”三个英语单词的首字组成“FFS”),简称为FFS教学模式,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团队合作:异质同组、同质结对,分组合作、生生互动。
本模式中的核心概念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先学后导”概念是在“知识建构型”视野下针对“知识传授型”视野中的“先教后学”提出来的新概念;“问题评价”是针对“知识传授型”视野中的忽视问题解决教学提出来的新概念。
本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目前我国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总结性研究而提炼出来的,是一种适合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先学后导”是符合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行动话语,对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提出了新的行动要求,期望教师和学生逐步建立这种教学思维。
行动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潜能,在教师智慧型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始终鼓励学生要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那些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学生要给予规范而科学的指导。
这里的“学”,有两层涵义:一是要求教师事先对文本知识进行结构化学习,对课程和学生做出科学分析和问题预设,深度开发相应的学习工具,选择适当时机支持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二是要求学生课前对文本知识进行结构化预习,对课程内容尽可能做出结构化分析和问题预设,围绕“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韩立福教授有效教学策略
韩立福教授有效教学策略(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主要包括“先学后导一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效应研究、课型创新研究、教学方式转型研究、新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研究、行动策略研究、新型观课评课研究、新型校本教研研究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奉课题研究充分体现行动研究理念,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以量化研究方法为辅;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个体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
在技术路线方面,以已有的研究成果——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为主要指导,控制好实验变量,结合试验学校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指导技术,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技术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其他理论性研究课题不同,本课题研究是实证性行动研究,直接针对课堂教学这个核心环节,关系到学校教育发展机体的“心脏”部位,涉及到教育理念转型、课堂教学范式转型、教师教学行为习惯转型、教学管理制度转型、教师发展生态变化等诸多问题。
主要研究策略如下:第一步:转变传统观念,构建“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第二步:构建“师生共备”意识,实现教师结构化备课和学生结构化预习;第三步:构建“师生共学”意识,实现教师智慧型上课和学生合作展示学习;第四步;构建“师生共拓”意识,实现教师回归评价制导和学生回归评价学习:第五步:构建“师生责任”意识,实现教师任务化管理和学生责任化学习;第六步:构建“师生双赢’意识,实现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和学生持续进步。
本课题针对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重点在教学观念方面提出了如下新观点:首先,针对传统教学视野下的“先教后学”教学思维,提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先学后导”教学观;其次,针对轻视自学和简单化线性预习问题,提出了学生结构化预习观;再次,针对传统教学中重视知识教学、轻视问题教学的弊端,提出了知识问题化理念;最后,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评价的弊端,提出了学习嵌入评价观。
《如何构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韩立福》教案
2、教师教学行为《八荣八耻》:
以热爱课堂为荣,以不爱课堂为耻 以服务学生为荣,以打击学生为耻 以科学教学为荣,以权威强授为耻 以精心设计为荣,以投机好逸为耻 以师生合作为荣,以忽视需要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保守自满为耻 以务实高效为荣,以盲目浮躁为耻 以创新超越为荣,以墨守陈规为耻
★合作精神让一个班级变得更加团结,变成一个温馨而且令人向往的地方。 当学生喜欢自己的班级时,他们会学得更多。
★人类有三个普遍需求:联系、能力和自由。合作学习全都能够满足——心 理学家道西和瑞安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杜马斯
★个体责任意味着每名参与者都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负有责任 。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 任心。
(八)文化
1、学生学习行为《八荣八耻》; 2、教师教学行为《八荣八耻》; 3、教师课堂服务“十要点”; 4、课堂文化标语走向“学”为中心; 5、学习金字塔。
1、学生学习行为《八荣八耻》: 以热爱学习为荣,以不愿学习为耻 以有效学习为荣,以低效学习为耻 以讲究方法为荣,以盲目费时为耻 以勤奋务实为荣,以好逸懒惰为耻 以合作互助为荣,以单打独斗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急功近利为耻 以遵守公约为荣,以违背公约为耻 以全班发展为荣,以被动发展为耻
(五)公约
建立小组合作团队学习“合作公约”和“技能公约 ”,规范合作行为,提高合作能力。
结构自学奠基础,互学互导同进步。 同伴互助齐参与,训练评价争优先。 研究讨论共学习,合作学习出成果。 人人展示机会等,掌握学法求效益。
学科话语要养成,表达精练扣中心
学会倾听不插嘴,注视对方负责任
舞台式教学组织形式
国际背景:
——新加坡作为国策引进“合作学习”,认为“合作学习”有 助于形成21世纪所必须的学力。
韩立福博士“有效教学”课型设计要求
韩立福博士“有效教学”课型设计要求韩立福博士“有效教学”课型设计要求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问题拓展课和传统的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对应相比既有类似之处,又有其本质不同。
1.问题生成课(结构预习课)提出问题是人们发明创造的重要源泉,对学生来说, 生成问题是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
陶行知早在《每事问》一诗中就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问题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深度预习,完成评价问题单。
问题的生成可由教师生成,可由学生生成,也可以在师生的互动活动中随机生成,但它的最高境界是由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小组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学生自己生成的问题。
学生生成问题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进入一个多元对话的状态,在教师的引导和扶助下,学生预设的问题不断得以解决。
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能力,不但备《课标》教材,也要备与课文相关延伸的知识与拓展的内容,以及情感态度、过程方法、学生差异、人本社会等。
学生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交流,是在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之中的多向参与式预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性格特点、社会经验、知识水平去体验、感悟,从而形成一定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释和推测,知识信息量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学生的奇思妙想便一发而不可收。
2.问题解决课问题解决课这一环节唱主角的是学生,它是生生、师生、组内、组间互动的过程。
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只是其中平等的一员。
但教师“导演”的角色并没有改变,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要给中、差生表现的机会,根据课堂的不定变化,灵活地做好调整。
问题训练大于20分钟,问题指导应在5-8分钟左右。
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领到问题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学生个体或小组内的最佳解决方案。
完成后,各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其他组的同学既分享了不同的成果,又受到了来自不同角度的启发。
通过各组间对不同问题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一般一组能完成三个问题,现在全班加起来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
1专题一:如何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韩立福)
LOGO
2、“先学后导”新思维涵义诠释
LOGO
问题3、我们如何重新认识课堂
(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课堂 (二)“教本课堂”与“学本课堂”比较分析 (三)从教本到学本转型的内涵是什么
LOGO
(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课堂
春秋时代孔子讲学图
LOGO
问题1:如何认识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20世纪全球范围内 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是一种 先进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先进教育理 想。 不同于“高效教学”、“有效地教学 ”或“教学的有效性”等概念。
LOGO
基于两种教学认识论的教学范型分类 教学
LOGO
问题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思维
1、教学过程思维四步转型 2、诠释“先学后导”新思维
LOGO
教学过程思维转型四部曲
先学后研 先学后导 先学后教
这个教学思维阶段是指高级
先教后学
这个教学思维阶段是指中级 阶段,适合于小学四年级到 这个教学思维阶段是指低 上中下阶段,适合于低中 年级课堂教学, - 学生年龄稍大 - 有一定认知能力 - 有基本的知识储备 - 有基本的独立能力 高中阶段课堂教学 • - 学生年龄稍大或较大 - 有一定认知能力、思考 能力、评价能力 - 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 有独立学习、自主管理 能力、合作交往能力
(《人民教育》2014年第9期)
LOGO
学本教育核心观点
(一)学习建构观——师生协作建构知识
(二)学习者发展观—师生一体双赢发展 (三)全面课程观——创新显性开发隐形 (四)人本评价观——凸显软性走向综合 (五)学习研究观——内涵转向关注学品
(六)多维目标观——多元个性多元发展
_问题导学_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方向_韩立福
2013·01A】|教育的本质是追求自我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使学习者学会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
从教学内涵上看,课堂教学是从“教”的课堂逐步向“学”的课堂发展,从低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从不成熟逐步向成熟发展的动态过程,具体可划分为四种境界:“教师讲授”课堂—“教师导学”课堂—“问题导学”课堂—“自我导学”课堂(如下图)。
以上四重境界既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有着本质差异,其教学理念和思路以及方法都有很大差异。
“教师讲授”课堂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系统讲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师导学”课堂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问题导学”课堂是指以问题学习为主线,在自觉进行自主学习、发现生成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自我导学”课堂是指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
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1世纪初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显著成就,目前,有很多学校都超越了“教师讲授”课堂境界,积极地走向了“教师导学”课堂境界,尤其是部分小学、初中课改先进学校。
最令人摘要:课堂教学是从“教本”逐步向“学本”发展的动态过程,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讲授”课堂—“教师导学”课堂—“问题导学”课堂—“自我导学”课堂。
问题导学课堂在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是具有转型意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问题导学”超越了“教师导学”范畴。
“问题导学”课堂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师和学生角色,改变了备课、上课思维和方式。
“问题导学”课堂最大价值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关键词:以学为本;问题导学;学本课堂;思维品质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1-0007-05“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方向*韩立福*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HB07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韩立福论学本教育
教育新视野:学本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内容摘要]学本教育是教本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高境界,教本教育向学本教育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本教育是促进学习者和谐成长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促进师生全面发展,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学习者(学生及教师)自我教育。
核心观点是学习建构观、学习者发展观、全面课程观、人本评价观、学习研究观和多维目标观。
学本教育能够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解放,潜能得到挖掘、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每位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释放出无限的正能量。
[关键词]学本教育学习者和谐成长实现自我教育何谓教育?中西方众多教育家、研究者都有著名的论断,在《教育大辞典》[①]中的权威概念是“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如英国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法国涂尔干说:“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美国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原苏联加里宁说:“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由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
等等。
他们共同的观点,普遍认为教育是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这里存在一种狭隘的认识,大凡都认为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
其中,忽略了一个重要要素,难道教育者就是一个“完人”吗?在受教育者接受影响的过程中,教育者是否需要一同成长?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早在3000多年前,在被称为人类导师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教育观中就蕴含和体现了学本教育思想,尤其是到了公元后20世纪初,在杜威现代教育思想中更加清晰地看到学本教育思想的影子,明确地提出了挑战教本教育的进步教育思想,从而,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 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 ,基于每位学生需要,有计划的、有组织 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指导学生 学会学习,不断挖掘潜能、开发智力、丰 富情感、发展能力的,促进师生共同学习 和成长的交往活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立福
❖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 ,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通过师生共 学,达到建构知识、培养能力、丰富情感,实现 课程目标,提高学习绩效的目的,有效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
学本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情感丰富、品德优良、富有生活愿景和激情奔放的人 (二)喜欢学习、学会生活、富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 (三)善于合作、交往沟通、富有团队意识和敢于负责的人 (四)充满自信、个性张扬、富有民族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 (五)善于思考、思维敏捷、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学本教育视野下职能部门如何创新的?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学本教育最终要解放教师、解放学生。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学校减负的核心不是减质减量,而是指导学生学会有效学习,激发 学习兴趣,提高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学校教育不是培养被动学习、态度消极的懒惰者,而是培训出主动 学习、态度积极的勤奋者。为终身学会学习、敢于面对复杂事物的情 感品质。
问题1:如何认识有效教学
❖ “有效教学”是20世纪全球范围内 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是一种 先进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先进教育理 想。
❖不同于“高效教学”、“有效地教学 ”或“教学的有效性”等概念。
基于两种教学认识论的教学范型分类 教学
知识传递型教学
知识传递型 有效教学
知识建构型教学
知识建构型 有效教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立福
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 一是由教师为中心向师生发展为中心转型,体现“以学习者学习为中 心”的学本教育思想,确立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真正意 义上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 二是由静态教学向动态学习转型,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是 逐步由“教”的有效课堂向“学”的有效课堂发展,课堂教学范型逐 步由“教师搭台教师唱”向“学生搭台学生唱”发展,教学不再是“ 唱独脚戏”,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逐步指导学生学会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习惯,提高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能力。同时,随着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师角色同步发展,逐步 提高导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走向智慧型教师。
专题一:
如何创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韩立福有效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 我的专业发展愿景:
做中国教育的袁隆平!
教育部、全国部分地区政府、学校的各种聘书
❖学本课堂 爱得越炽热。
——列奥纳多•达芬奇
韩立福博士名言集锦:
❖ ★学本教育是追求完美的理想,无论怎么幻想和追求都不过分。
❖何谓学本教育,就是指促进学习者和 谐成长的教育活动。目的就是促进教 师、学生及参与者都得到全面发展。
❖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及参与者。 ❖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促进学习者和谐
发展、全面发展。
❖ (《人民教育》2014年第9期)
学本教育核心观点
❖ (一)学习建构观——师生协作建构知识 ❖ (二)学习者发展观—师生一体双赢发展 ❖ (三)全面课程观——创新显性开发隐形 ❖ (四)人本评价观——凸显软性走向综合 ❖ (五)学习研究观——内涵转向关注学品 ❖ (六)多维目标观——多元个性多元发展
❖ 部门名称创新: 1、德育处或政教处——情感发展处、情感发展中心 2、教务处或教导处——学导处、学习素质 发展中心 3、科研处——教师发展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 部门职能创新:
1、由外延走向内涵 2、由现象走向本质 3、由单一走向融合 4、由行为走向素质
❖ 内涵: ❖ 1、心理需求 ❖ 2、兴趣取向 ❖ 3、性格差异 ❖ 4、生活态度 ❖ 5、价值观矫正 ❖ 6、促进个性发展等 ❖ 品质:素养、素质、个性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差生”转化的黄金期在预习阶段,而不是在课后补课。课后补课 是补丁式教学法,难以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也难以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和热情。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差生”转化秘诀在于前置性预习,希望负责任的教师要努力做到:重点“差生 ”“教师化,一般“差生”小组化,前置一周来指导,“差生”准保能转化。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三步预习法”能够成就人生高度。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如果做到“课前预习法, 确保一本或二本”;如果做到“旬期预习法,确保重点大学211”;如果做到“假期 预习法,确保清华北大985”。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本报告谨献给真心致力于 中国课改事业的学校和教师!
何谓学本教育
如何创建学本课堂呢?
“问题”导学清单: ❖ 问题1、如何认识有效教学? ❖ 问题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思维? ❖ 问题3、我们如何重新认识课堂? ❖ 问题4、“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是什么样的? ❖ 问题5、在问题导学视野下主要倡导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 问题6、实现“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 问题7、创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行动思路有哪些? ❖ (《人民教育》2014年16期《学本课堂》专辑)
学本教育是什么样的?
❖ (一)全启潜教育——“差生”都能转化的教育 ❖ (二)真学习教育——人人实现学会学习的教育 ❖ (三)高成就教育——人人能够考出满分的教育 ❖ (四)高公平教育——人人享受平等发展的教育 ❖ (五)高均衡教育——人人享受机会均衡的教育 ❖ (六)全发展教育——人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学本教育是不制造“差生”的教育,是在一定时段内将班级所有“差生”得到一一 转化的教育,而不是教来教去日益增加“差生”人数。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 ★培养结构化预习能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
❖
——中国教科院●韩立福
❖ ★高质量预习决定教育质量,高质量预习能够决定人生品质。一个好教师要千方百计 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