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训练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考试必备)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2晁错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1)
2 晁错学生用书[P 15~P 16]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天下无治.《尚书》者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B.⎩⎪⎨⎪⎧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顷襄王怒而迁.之 C.⎩⎪⎨⎪⎧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相如奉璧奏.秦王 D.⎩⎪⎨⎪⎧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解析:选D 。
A 项,研究;对付。
B 项,升迁;流放。
C 项, 上奏;进献。
D 项,痛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外为.诸侯报仇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独.畏廉将军哉 C.⎩⎪⎨⎪⎧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扶苏以数.谏故D.⎩⎪⎨⎪⎧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解析:选C 。
C 项,副词,多次,屡次。
A 项,介词,给,替;动词,研讨。
B 项,副词,只;副词,难道。
D 项,连词,所以;副词,特意。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然奇.其材(以……为奇,意动用法) B .请下.廷尉诛(向下,名词作状语) C .别疏..人骨肉(使……离别疏远,使动用法) D .吾当先斩以闻.(使……知道,使动用法) 解析:选B 。
下:交给,交付,名词作动词。
4.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错常数请间言事,(景帝)辄听B .吾当先斩(晁错)以闻C.上令晁错衣朝衣斩(晁错)东市D.太常遣错受《尚书》(于)伏生所解析:选C。
此处省略介词“于”。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
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门东出,不便。
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堧垣。
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____介__词__,__凭__借______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__介__词__,__用__、__拿_____
④毕.礼而归.之 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完__毕__;__使__…__…__回__去_ (3)形容词的活用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____形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尊__重______ ②大王必欲急.臣 ___形__容__词__作__动__词__,__逼__迫______ ③臣请完.璧归赵 ___形__容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完__整_____ ④且庸人尚羞.之 __形__容__词__的__意__动__用__法__,__以__…__…__为__羞__耻____
第1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围绕廉 颇、蔺相如两个中心人物叙写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 之会,将相和。文章热情赞颂了两人的品德与才干,突出了 他们身系赵国安危、以国家利益为先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文 着重刻画了蔺相如大智大勇的爱国主义者的英雄形象。“完 璧归赵”显其智,“渑池之会”突其勇,“将相和”明其德。 同时也赞美了廉颇胸无城府、闻过即改的宝贵品质。歌颂了 文臣武将竭忠尽智,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
(3)使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_____动__词__,__出__使_______ ______动__词__,__让________
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_____名__词__,__使__臣_______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课件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以国家利益为先
第1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左传》有言:“临患不忘国,忠也。”曹植也有诗云: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仁人志士为 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司马迁笔下有
胆有识、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粗豪坦荡、知错即改的大将军廉
颇,不辞辛苦、“持汉节不失”的张骞,锐意改革、死也无悔 的晁错。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趋之”的精神让后人无比赞叹,对后人的精神面貌也产生着深 远的影响。
形容词作动词,逼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 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
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
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 量正在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
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能取得胜利的
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 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字音 避匿 (nì ) . 列观 (ɡuàn) . 睨 柱(nì ) . 盆缻 (fǒu) . 虽驽 (nú ) . 缪 贤 (Mià o) . 甚倨 (jù ) . 渑 池 (miǎn) . 不怿 (yì ) . 肉袒 (tǎn) . 汤镬 (huò ) . 衣 褐 (yì ) . 毋 行 (wú ) . 皆靡 (mǐ) .
精选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自读文本郅都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自读文本 郅都学生用书[P 19~P 21]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B .居岁余,郡中不拾遗C .已倍亲而仕D .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解析:选B 。
A.“卒”通“猝”;C.“倍”通“背” ;D.“象”通“像”。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折.大臣于朝 折:使……折服 B .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 兵:军队 C .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间:暗中 D .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中:中伤 解析:选B 。
兵:兵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②临江王既为.书谢上 B.⎩⎪⎨⎪⎧ ①二千石莫.能制②令骑驰射,莫.能中C.⎩⎪⎨⎪⎧ ①而.都独先严酷②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 D.⎩⎪⎨⎪⎧ ①以.危法中都②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解析:选D 。
“以”都是介词,用;A.①做;②写。
B.①不;②没有人。
C.①表转折关系;②表修饰关系。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上目都,都不行..B .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C .而都独先严酷..,行法不避贵戚 D .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解析:选C 。
A.“不行”古义为没有动;B.“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D.“便宜”古义为不需请示而灵活处理。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豪猾:强横奸猾 B .而都独先严酷..严酷:严厉 C .得以便宜从事..从事:处理政务 D .以危法..中都 危法:危险的法令 解析:选D 。
危法:严酷之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贾姬如.厕②纵一苇之所如.B.⎩⎪⎨⎪⎧ ①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②谢.家来贵门C.⎩⎪⎨⎪⎧ ①问遗.无所受②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D.⎩⎪⎨⎪⎧ ①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②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解析:选B 。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训练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必做
1 廉颇与蔺相如[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肉袒伏斧质请罪B.召有司案图C.从径道亡D.可予不【解析】A项,“质”同“锧”;B项,“案”同“按”;D项,“不”通“否”。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仅仅B.臣等不肖,请.辞去请:请求C.独.畏廉将军哉独:难道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最终【解析】B项,请:请允许我们。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毕礼而归.之A.我见相如,必辱.之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解析】A项,“辱”与例句中的“归”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
D项,名词作动词,穿。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徒见欺D.大王来何操【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B项,疑问句;C项,被动句;D项,宾语前置句。
【答案】 A[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自读文本张骞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自读文本张骞学生用书[P23~P25]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B.竟不能得月氏要领C.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D.堂邑父故胡人解析:选C。
A项,“乡”通“向”。
B项,“要”同“腰”,指衣腰。
D项,“故”通“固”,本来。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拜.骞为太中大夫拜:授予官职B.大宛闻汉之饶.财饶:丰富C.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赂遗:贿赂D.堂邑父故胡人,善.射善:擅长解析:选C。
赂遗:馈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闻此言,因.欲通使我欲因.之梦吴越B.汉方.欲事灭胡曹军方.连船舰C.居匈奴中,益.宽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若.欲何之上善若.水解析:选B。
副词,正,正要。
A项,副词,就;介词,凭借。
C项,副词,渐渐;副词,更加。
D项,代词,你;动词,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西.走数十日,至大宛A.余自齐安舟.行适汝B.皆言匈奴破.月氏王C.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D.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解析:选A。
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作状语;B、C项是使动用法;D项是形容词作动词。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骞,汉中人。
建元中为郎。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
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
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1 廉颇与蔺相如忘却荣辱,弹响“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谁,能忘却自己的荣辱,弹响“史家”之千古绝唱?谁,能幽愁发愤,著出“无韵之《离骚》”信史?是你,司马迁!你刚直、坚忍,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你没有屈服,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是你,司马迁!你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你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
你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你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是你,司马迁!正是你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你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你,司马迁!你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留给了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留给了人们永远的崇敬。
是你,司马迁!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你固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你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并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灵魂。
这就是你的贡献,司马迁!史学巨子、文学奇才——司马迁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公元前87),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在陕西省韩城南)人。
司马迁10岁时通古文,20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布黄河南北。
初任郎中,后于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他编著了史学巨著《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后来被尊奉为封建时期历代正史的指定体例。
但是,在《史记》草创之时,他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忍辱负重,乃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了光耀千古的《史记》。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
鲁人版语文高二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1单元2晁错
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 皇上说明了这件事情。丞相申屠嘉上朝奏事,趁机禀告了晁错
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 擅自凿开太上庙的围墙做门一事,请求皇上把他交给廷尉处死。
上曰:“此非庙垣,乃堧中垣, 皇上说:“晁错所凿的墙不是太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
(2)及① ②吾 及.不 窦忍 婴见 、祸 袁及 盎.吾 进身 说
_____动__词__,__牵__及______ ____介__词__,__等___到_____
(3)故②①故独.请闻削济地南以伏尊生京故.师秦博_士__连___词__形__,__容__所__词__以__,____以____前__的___
④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______省__略__句__________
译文:_皇__上__就__命__令__晁__错__穿__上__朝__服__,__(_在__)东__市__把__他__处__死__。___
1.文章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 事? 【名师指津】 从学习、智谋、策略、对敌斗争几个方面考 虑其事迹。 我的理解: (1)被派去向伏生学习《尚书》,他学习回来后上 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2)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 众,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3)多次上书孝文帝, 探讨削弱诸侯的事以及更改法令的事。
(8)为 ③外为.诸侯报仇 ___介__词__,__替____ ④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___动__词__,__认__为_____
⑤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___介__词___,__被_____
四、古今异义
①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古义:_____文__献__经__典__。_______ 今义: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综合测评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综合测评(一)(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豪猾:强横奸猾B.而都独先严酷..严酷:严厉C.得以便宜从事..从事:处理政务D.以危法..中都危法:危险的法令【解析】“危法”应解为“严厉的法律”。
【答案】 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②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两个“之”用法相同,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①以.文学为太常掌故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两个“以”字都是介词,但意义不同,前一个可译为“凭借”,后一个可译为“因为”。
C.①诚.得至,反汉②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两个“诚”字用法和意义不同,前一个是副词,确实;后一个是连词,如果,果真。
D.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燕王欲结于.君两个“于”用法和意义不完全相同,同是介词,前一个译为“在”,后一个译成“跟”。
【解析】两个“诚”都是副词,果真。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A.且庸人尚羞.之B.孝文不听,然奇.其材C.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D.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解析】“病”为使动用法,其他三项都是意动用法。
【答案】 C4.下列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B.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C.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D.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解析】A项,不去;C项,上前进献;D项,左右的人。
【答案】 B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君幸于赵王A.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B.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D.刘备天下枭雄【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被动句,A、D为判断句,C为定语后置。
【答案】 B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2 晁错训练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重点推荐】【
2 晁错[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无治.《尚书》者同心一意,共治.曹操B.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顷襄王怒而迁.之C.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相如奉璧奏.秦王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治”为“研究”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治”为“对付”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迁”为“升任”的意思,第二句中的“迁”为“贬官”的意思;C项,第一句中的“奏”为“上奏”的意思,第二句中的“奏”为“献给”的意思;D项,两个“疾”都为“嫉恨”“痛惜”的意思。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为.诸侯报仇如姬为.公子泣B.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独.畏廉将军哉C.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广故数.言欲亡D.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的意思,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向”“对着”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独”是副词,“仅仅”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独”表反问语气,“难道”的意思;C项,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D项,第一句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故”是“特”的意思。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景帝默然..良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C.因上便宜..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D.以文学..为太常掌故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解析】A项,“故事”古今异义,此处是“旧例”“老路”的意思;B项,“因此”是“借此机会”的意思,“共事”是“共同生活”的意思;C项,“便宜”意思是“利益”“好处”;D项,“文学”意思是“通晓典籍”。
【答案】 B4.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善.错计策②别疏..人骨肉③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④内.杜忠臣之口⑤吾当先斩以闻.⑥将军身披坚.执锐.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⑧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⑩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A.①③⑧/②⑤/④⑥⑦/⑨⑩B.①②③/④⑩/⑤⑥⑦/⑧/⑨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⑩D.①⑧/②⑤⑦/③⑨/④⑩/⑥【解析】①⑧为形容词意动用法;②⑤⑦为使动用法;③⑨为名词用作动词;④⑩为名词作状语;⑥为形容词作名词。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1 廉颇与蔺相如忘却荣辱,弹响“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谁,能忘却自己的荣辱,弹响“史家”之千古绝唱?谁,能幽愁发愤,著出“无韵之《离骚》”信史?是你,司马迁!你刚直、坚忍,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你没有屈服,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是你,司马迁!你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你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
你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你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是你,司马迁!正是你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你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你,司马迁!你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留给了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留给了人们永远的崇敬。
是你,司马迁!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你固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你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并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灵魂。
这就是你的贡献,司马迁!史学巨子、文学奇才——司马迁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公元前87),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在陕西省韩城南)人。
司马迁10岁时通古文,20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布黄河南北。
初任郎中,后于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他编著了史学巨著《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后来被尊奉为封建时期历代正史的指定体例。
但是,在《史记》草创之时,他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忍辱负重,乃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了光耀千古的《史记》。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
(新人教版)新版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 1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提分
1 廉颇与蔺相如忘却荣辱,弹响“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谁,能忘却自己的荣辱,弹响“史家”之千古绝唱?谁,能幽愁发愤,著出“无韵之《离骚》”信史?是你,司马迁!你刚直、坚忍,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你没有屈服,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是你,司马迁!你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你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
你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你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是你,司马迁!正是你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你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你,司马迁!你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留给了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留给了人们永远的崇敬。
是你,司马迁!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你固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你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并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灵魂。
这就是你的贡献,司马迁!史学巨子、文学奇才——司马迁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公元前87),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在陕西省韩城南)人。
司马迁10岁时通古文,20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布黄河南北。
初任郎中,后于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
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他编著了史学巨著《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后来被尊奉为封建时期历代正史的指定体例。
但是,在《史记》草创之时,他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忍辱负重,乃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了光耀千古的《史记》。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晁错[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无治.《尚书》者同心一意,共治.曹操B.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顷襄王怒而迁.之C.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相如奉璧奏.秦王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治”为“研究”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治”为“对付”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迁”为“升任”的意思,第二句中的“迁”为“贬官”的意思;C项,第一句中的“奏”为“上奏”的意思,第二句中的“奏”为“献给”的意思;D项,两个“疾”都为“嫉恨”“痛惜”的意思。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为.诸侯报仇如姬为.公子泣B.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独.畏廉将军哉C.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广故数.言欲亡D.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的意思,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向”“对着”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独”是副词,“仅仅”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独”表反问语气,“难道”的意思;C项,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D项,第一句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故”是“特”的意思。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景帝默然..良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C.因上便宜..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D.以文学..为太常掌故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解析】A项,“故事”古今异义,此处是“旧例”“老路”的意思;B项,“因此”是“借此机会”的意思,“共事”是“共同生活”的意思;C项,“便宜”意思是“利益”“好处”;D项,“文学”意思是“通晓典籍”。
【答案】 B4.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善.错计策②别疏..人骨肉③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④内.杜忠臣之口⑤吾当先斩以闻.⑥将军身披坚.执锐.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⑧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⑩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A.①③⑧/②⑤/④⑥⑦/⑨⑩B.①②③/④⑩/⑤⑥⑦/⑧/⑨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⑩D.①⑧/②⑤⑦/③⑨/④⑩/⑥【解析】①⑧为形容词意动用法;②⑤⑦为使动用法;③⑨为名词用作动词;④⑩为名词作状语;⑥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 D5.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错常数请间言事,(景帝)辄听。
B.吾当先斩(晁错)以闻C.上令晁错衣朝衣斩(晁错)东市。
D.太常遣错受《尚书》(于)伏生所【解析】省略“于”。
【答案】 C[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
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门东出,不便。
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堧垣。
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
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
上曰:“此非庙垣,乃堧中垣,不致于法。
”丞相谢。
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丞相遂发病死。
错以.此愈贵,迁为御史大夫。
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难:反驳B.错乃穿.两门南出穿:越过C.吾去.公归矣去:离开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疾:痛恨【解析】“穿”是“开通”“凿通”的意思。
【答案】 B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具为.上言之不足为.外人道也D.错以.此愈贵申之以.孝悌之义【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因”是介词,“趁此”“借此”的意思,第二句中的“因”是介词,“经由”“通过”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乃”表转折,“却”“竟然”,第二句中的“乃”强化判断语气,“就是”的意思;C项,都是介词,“对”“向”的意思;D项,第一句中的“以”是介词,“因为”的意思,第二句中的“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答案】 C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太史,他经常请皇上单独听取他的意见,法令因之多所改定,丞相申屠嘉心中不满,却无力对晁错加以伤害。
B.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墙外的空隙地上,为出入方便,晁错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
丞相申屠嘉想借此事加害晁错,但没得逞。
C.晁错因要削减诸侯封地而招致诸侯及大臣们的反对,他的父亲为保全家族也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根本不为所动。
D.晁错得到景帝的信任,终于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解析】“终于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理解不正确。
【答案】 D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总是采纳,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
(2)晁错听到这个消息,当夜请求单独觐见皇上,具体详细地向皇上说明了这件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晁错,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
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
由是迁中大夫。
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问袁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
”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
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
错衣朝衣,斩东市。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
还,见上。
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
吾亦恨.之!”(节选自《汉书》)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B .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 C .绐.载行市 绐:欺骗 D .吾亦恨.之 恨:痛恨 【解析】 D 项,恨:遗憾。
【答案】 D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上发兵以.御之②杀之以.应陈涉 B.⎩⎪⎨⎪⎧ 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 ①其.意不在错也②齐国其.庶几乎D.⎩⎪⎨⎪⎧ 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解析】 A 项,都是连词,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表示目的。
B 项,①结构助词,的;②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C 项,①代词,指代吴、楚七国;②副词,表示推断语气。
D 项,①连词,表递进,而且,况且;②连词,表让步,尚且。
【答案】 A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⑤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③⑤⑥D .④⑤⑥【解析】 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事,④是晁错父亲的话。
【答案】 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袁盎的话错杀了晁错,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解析】C项,“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答案】 C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2)计划刚刚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