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动因下的汽车产业转移特征研究
中国产业转移现状、动因及政策启示
改革产业转移又称工业转移,是一种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重要经济现象。
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指跨国投资集团在充分了解当地要素成本、市场需求、区域发展的前提下,以资本投资、技术合作、股权并购等方式,将部分或全部发展业务从现有地区转移到更具投资价值的地区的一种经济行为。
产业转移对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区域间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经营主体产业转移现状服从国家战略,国有企业开展全球布局。
2018年,我国国有境外企业已超过1万家,总资产达到7.98万亿元,其中“一带一路”地区重大工程项目达到3428个,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
以三桶油为龙头的国有能源企业努力拓宽海外资源勘探区域,各类资源权益产量常年保持稳定(表1)。
为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优质产品的巨大需求,近年能源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产品生产已逐渐从数量阶段向高品质阶段过渡。
为加快“一带一路”区域交通网建设,我国交通运输企业遵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技术一流、运营面广、产品多样、造价低廉四大优势,不断拓展海外触角(表2)。
完善的海外产业园配套设施完善,健全的员工福利制度,较高的产品生产线集成,都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夯实基础。
追逐海外市场,民营企业组团出海打鱼。
目前代表中国先进和中国制造的民营企业,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中国民营企业充分发挥“组团作战”优势,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海外品牌影响力,中国民营企业正发挥着对内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对外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包括无人驾驶机、5G技术、云计算与存储设备在内的一系列高科技产品现已借助“一带一路”桥梁走进欧洲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经济体。
随着中国高新技术日趋成熟,未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外商投资规模增速有所下降,部分日韩企业转至东南亚。
2010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增速总体放缓(图1)。
2019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万余家,同比下降32.6%。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正逐渐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显现。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随后,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包括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需求、资源要素配置的优化等。
在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同时,也客观分析了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压力增大等。
为了更准确地揭示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文章还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效应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推动产业转移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我们有望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其发生和推进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驱动。
在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引导与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例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都促进了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这些政策不仅提供了财政、税收等优惠措施,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方式,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资源环境约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土地、水资源等要素供给紧张,环境容量趋于饱和。
国内汽车产业转移探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视角
With the domestic political environment stabling,gradual improvement of basic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ill be the balancer of China's economic in future. the thesis try to illustrate the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by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 China, and at this stage will mad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whi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现象的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的学术文章。
产业转移,作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两个层面,全面剖析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理论框架部分,本文将系统梳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包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以期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同时,本文还将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包括市场机制、政策推动、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以期揭示产业转移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将利用大量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产业转移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将关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现象,分析产业转移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对产业转移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以期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产业转移现象的理解,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本文也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产业转移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产业转移,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现象,其理论基础源于多个经济学领域。
比较优势理论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基础。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即使其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但只要其相对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就有可能形成比较优势,进而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
当某一地区在某一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时,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该产业往往会向具有更高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
生命周期理论也为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雷蒙德·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产品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依赖都有所不同。
产业转移的因素和机理[推荐阅读]
产业转移的因素和机理[推荐阅读]第一篇:产业转移的因素和机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机理产业转移是国家或地区在开放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和市场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也是企业利用产业链的重新构建实现利润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途径。
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功能,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工作方式及在一定环境下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
因素相互综合推动产业转移。
企业根据投入产出分析是否转移。
可流动要素因其流动性具有交易成本,从而使要素的流动性减弱,进而影响产业转移。
不可流动要素的变化导致区域产业收入或成本产生差异,形成产业区际转移。
要素丰富的地区推动产业向该地区转移。
产业转移是一个过程,企业会分析转移出去的成本与盈利,当产业转移出去时的盈利大于成本时,转移是有利可图的。
不同因素所占比重不同使得突出的因素决定产业转移的模式,如有些地区劳动力丰富而需求不够旺盛,需求便成为该地区产业规模确定的决定要素,还有市场导向性转移、政策导向性转移等。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可提炼产业转移中要素集合,这些要素阻碍或推动,共同作用于产业转移,只是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状况,各类要素在转移过程中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形成影响产业转移的独特机理。
1、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企业投入后无法撤回的固定资产成本。
它可以分为迁入和迁出成本。
克拉克和瑞格雷经过研究说明企业之所以会留在原来的位置是受历史和原有区域影响。
这两位学者将沉没成本分成下列类型:第一类是兴建沉没成本,比如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吸引潜在客户,从而在广告宣传上的花费;第二类是筹集沉没成本,企业为维持正常运转所花费的管理费用等;第三类是退出成本,比如企业在停止营业后对员工薪资的支出。
沉没成本一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企业在创建初期的沉没成本一般较低,相对而言进行转移比较容易。
多数大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是通过部分生产转移的形式。
沉没成本可以说是阻碍产业转移的一个原因。
2、要素:产业转移可以说是产业或企业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下寻求最有利于产业或企业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节约成本。
产业转移理论发展
2023-11-10
目录
• 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 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 • 产业转移的理论模型 •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产业转移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 案例研究:中国产业转移的发展与挑战
01
产业转移理论概述产业转移的来自义与类型产业转移定义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发生变化,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 向另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的现象。
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中心-外围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会形成中 心区和外围区,中心区是产业发 达的地区,外围区是产业落后的 地区,产业会从中心区向外围区
转移。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资源供给
市场需求
资源供给的变化会影响产业的布局和转移 ,如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资源的短缺 或变化会导致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
区域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将为产业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如欧盟、东盟 等区域组织将加强内部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和优化配置资源。
跨国公司作用
跨国公司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推动产 业转移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06
案例研究:中国产业转移 的发展与挑战
中国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
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 造业和服务业转型,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新兴产业发展
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向,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 等,这些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增长潜力。
国际合作与区域一体化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将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各国将加强合作,共同开发 资源、技术和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转移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产业转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 转移、横向产业转移等。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作者:张赛赛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4期摘要: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
产业转移作为国际及区际之间分工与协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国外研究以及国内研究两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产业转移;研究;综述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发生条件变化,产业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的一种经济行为。
它既包括国际产业转移,也包括区际产业转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国外研究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多是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
宏观层面:赤松要(1932)的雁行模式基于后发达国家视角,指出了产业发展的路径:雁型模式依次出现在消费资料生产等低附加值产业、附加值较高的生产资料产业以及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
劳尔.普雷维什(1950)中心(发达国家)-外围(欠发达国家)论将国际经济体系划分为中心与外围两大类并指出产业转移的动因:中心与外围存在着不对等关系。
刘易斯(1954)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解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路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弗农(1966)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产业发展的路径包含着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小岛清(1978)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基于比较优势,指出对外直接投资的的产业,在投资国处于比较劣势地位,而在东道国处于比较优势地位,这使两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微观层面:海默(1960)的垄断优势理论以跨国公司为切入点,指出垄断优势,包括技术优势以及规模经济优势,是发达地区对外投资的动因。
类似的,巴克利和卡森(1969)的内部化理论将跨国公司交易的动因归咎于市场失灵,并指出跨国公司进行内部化,主要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韦伯的区位理论指出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运输成本、劳动成本以及集聚成本,很好的解释了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
本文将从动因和效应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现象。
地理位置因素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产业分布的不均衡。
一些地区处于交通便利的位置,有利于产业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不利于某些产业的发展。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根据地理位置因素做出的战略调整。
资源因素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市场等,这些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相关产业聚集。
然而,另一些地区可能缺乏这些资源,或者资源质量不高,导致相关产业无法继续发展。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资源优势而进行的战略调整。
技术因素同样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工艺和软件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些地区可能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吸引了相关产业聚集;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缺乏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导致企业无法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先进的技术优势而进行的战略调整。
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将原有产业进行了升级换代,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同时,产业转移也使得一些新兴产业得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新工厂、招聘新员工。
因此,产业转移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同时,产业转移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使得更多上下游企业得以涌现,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的条件及动因 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机遇
二、产业转移的条件和动因产业转移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区域间因资源禀赋、区位、市场、产业配套环境、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动态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工业化发展初期,某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要素禀赋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优越条件,工业获得先行发展的机会。
并且由于技术、资本以及实际需求等限制条件,纺织、食品、日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先发展起来。
随着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发展、产品实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升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地区的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开始发展工业劳动生产率更高的石油、电力、钢铁、机械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而该地区原有的、占主导地位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产品需求仍然存在或者其他地区对该产品的需求(或潜在需求),所以需要转移到其他有条件承接这些产业的地区继续生产,而具有先发优势的发达地区则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从事劳动生产率更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然后,随着产业集聚,在劳动力有限流动的情形下,区域的人口和工资就可能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
同时,随着资源禀赋优势的变化,在比较成本利益的驱动下,发达地区再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将原有主导产业转移到有条件承接的地区。
这样,无论产业转移的转出地还是承接地都能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一般情况下,产业转移的成功发生要求产业的转出地和承接地存在一些基本的条件和动力机制。
1.产业转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一是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
从产业转移的动态过程可以看出,产业演进历经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十资本密集型产业一技术密集型产业。
由于世界各地的要素禀赋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存在明显的产业级差。
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级差的存在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成为可能。
纵观20世纪以来的几次全球性的产业大转移,正是在存在明显产业级差的国家间进行的。
产业转移理论发展研究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发展研究论文xx年xx月xx日•引言•产业转移理论发展历程•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目录•产业转移的模式与机制•中国产业转移实践与探索•结论与展望01引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导致产业转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指导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动因、路径和效应等。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
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产业转移现象。
贡献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研究创新点与贡献02产业转移理论发展历程产业转移现象的观察与描述早期的观察和描述是产业转移理论起源的基础,主要涉及对国家间、地区间产业分布和转移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产业转移理论的初步探讨以古典经济学派为代表,提出了一些初步的产业转移理论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模式和效应。
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为代表,阐述了产业转移的基本原理,着重解释了国家间、地区间产业分工和转移的动因与机制。
以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从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探讨了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强调了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古典理论产业转移的现代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将产业转移置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下,分析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和转移的现象,强调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作用。
产业转型与升级理论关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手段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产业转移理论最新进展03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政府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鼓励性政策,或者是限制性政策如环境法规、产业准入标准等来实现。
政策鼓励或限制政策的稳定性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作者:曾虹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03期摘要:文章从国际与国内两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及承接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指出了两者在研究中的建树及不足,并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产业转移;转移动因;转移模式产业转移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成为比较典型的经济现象之一。
许多学者立足不同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
一、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Kojima,1978)将产业转移归因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在其著作《外商直接投资》中,他通过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料,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投资国应依次将该国已经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有或正在形成比较优势产业的东道国中去。
通过产业转移,投资国一方面延长了获利期限,同时也因衰落产业的转出使其产业结构得以升级,受资国则在吸收资金、技术后生产函数得以改善,利于其增强比较优势及调整产业结构。
因此,某一产业从投资国转移到受资国,是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共同需要。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r Lewis,1978)在其著作《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中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
面对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前所未有,致使欧洲的低工资劳动力极度缺乏的情况,他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工资工人生产的制成品,从而使本国的非熟练劳动力得以脱身到生产率更高的经济部门工作,这样就导致六十年代工业国开始在比较穷的国家投资生产制成品。
因此,刘易斯认为国别间劳动力成本的差异性是促成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动因。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90)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方面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
在其著作《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中,他叙述了基于“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中心”——“外围”理论。
产业转移动因及分析框架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动因及分析框架研究综述[提要] 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战略支点。
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因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以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分析产业转移的现实动因和动力机制。
关键词:产业转移;现实动因;动力机制,项目负责人:苏华经济行为的动因,顾名思义是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导致行为发生的推动因素。
要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因,首先要了解产业转移的内涵,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一个包含国家间与地区间投资和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和商品流动过程,在客观上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移动,是国家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加速,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日益普遍,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展开,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动因、类型、模式和效应、政策等方面。
本文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研究的文献梳理和总结,以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现实动因,最后从推力和拉力的视角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期能够建立一个清晰的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分析脉络和框架。
一、产业转移动因分析的理论依据产业转移是一个涉及多主体(产业、企业和政府)、多空间(经济空间和地理空间)、多学科属性(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的复杂的经济现象,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在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因时主要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我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我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0 引言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国家,按照经济水平的高低在地域上大致呈从沿海向内陆依次递减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如“民工荒”、“电荒”等生产要素短缺的情况。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经济相较于东部省份发展缓慢,但其在生产要素成本上有巨大优势。
因此,我国开始出现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通过产业的转移,一方面可以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有利于拉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然而这种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大规模地展开,仍然只是停留在部分企业转移的行为上。
因此,通过剖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必然性和遇到的障碍,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1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家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分析中从而形成的新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这是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历史基础等原因造成的。
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梯度水平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而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取决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部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如果某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处在生命周期中的初创期或成长期,则该区域为高梯度区域;相反,若该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这种区域属于低梯度区域。
[1] 经济技术存在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的趋势。
这种趋势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高梯度区域的产业发展到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时,技术变得易于掌握,从而生产步入了标准化,并由技术密集型逐步转为了劳动密集型。
这类产业生产的产品在高梯度地区市场趋于饱和,同时受到了低梯度区域低地价、低工资水平、低原材料价格和税收优惠的吸引,从而使得该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进行转移。
[2]2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2.1 宏观层面1.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体现在其经济的总量上。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贾珂摘要:产业转移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不论地区间产业转移还是国际产业转移在我国的转移都明显加速。
我国要努力运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有利影响来发展自身的经济,提高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转移是怎样发生的呢?本文主要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视角来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因。
关键词: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一、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时间和空间维度动态过程的结和过合体,是一个包含国际间或地区间投资和贸易活动的综合过程,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间或地区间移动的描述,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移出国或地区与移入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从空间范畴上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即产业在国家之间转移的现象;另一类是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也就是产业在区域间转移的现象。
这两种转移方式在我国内都比较常见,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二元性特征,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大,东部地区通过向西部地区转移其边际产业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新一轮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被广泛采用”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期,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了当今和今后的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二、“二战”后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二战以后,世界上存在着三次大的显著的国际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传统产业向西德、日本等国转移;第二次是20世纪60~80年代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东亚、拉美等国转移;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将重化工、交通运输设施等产业向中国、东盟、东南亚等国的转移。
20世纪后半期,国际产业专业最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在这些产业被吸收、消化、发展成熟之后,再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由此就形成一个永不衰竭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转移的理论分析与校企合作实践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转移的理论分析与校企合作实践吕毅宁1(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摘要:本文采用科学技术哲学和经济学中的技术转移理论,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转移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
其中关于苏联援华与一汽建设、市场换技术与合资生产、国际技术转移与车辆模仿开发、国内技术转移与校企合作等不同历史时期和当前热点问题的分析,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产业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此外,结合清华大学与国内汽车企业的两个合作项目的具体开展情况,重点对校企合作的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
1 技术转移理论概述1.1 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技术转移也就是技术的传播过程,因此对技术转移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传播理论基础之上的[1]。
1904年,法国学者G·泰勒首次采用模仿理论研究社会的进展,提出了关于通信渠道和过程的S型传播曲线[2]。
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通信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产生了“二级传播理论”。
上世纪50年代,信息论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传播理论的研究。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作为国际性的研究课题,技术转移变成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技术转移”问题,讨论如何将发达国家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968年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科学技术部会议上,提出了“技术级差”的概念,讨论了造成发达国家之间技术级差的原因以及缩小技术级差的可行政策。
1972年第三届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研究了技术转移的主要渠道和机制,以及技术转移1吕毅宁: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lvyining@1的费用。
1973年在国际经济学会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的合作问题,对技术转移的研究采用了经济学方法。
这些研究的重点都放在形成具体政策上,因此并没有形成严格的理论[1]。
1979年,斋藤优阐明了技术转移理论的谱系和方法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