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两微一端_技术_机制和创新扩散_苟凯东

合集下载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的界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类型,分析了区域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方面,也是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界定;结构;运行机制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1.1 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区域创新体系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简称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2)教授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他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

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an G. Lambooy(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互动的、动态的结构,这些体系能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和扩展其才能,它们也能引导那些致力于建立认知能力(如学习、研究等)和构筑企业间网络的政府和组织。

加拿大的Doloreux(2002、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

1.2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存在众多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的理解不同。

有学者认为是经济区域(陈浩,2006;李虹,2004),有学者认为是行政区域,更多学者认为是技术区域(张斌等,2004;陈德宁等,2004;方旋等,2000);(2)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角度不同。

开创发展新领域激发科技新活力

开创发展新领域激发科技新活力

开创发展新领域 江欣(右)、刘传勇(左)共同为“百全毫米波医学实验室”揭牌
及价值50万元的百全毫米波实验设备,用于支持百全毫米波医学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工作。

创新发展 成果转化
山东省政协常委、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副主委、农工党济南市委会主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校(院)长刘传勇在成立大会致辞中表示,百全毫米波医学实验室成立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与中成康富将采用先进的毫米波技术,结合多学科的研究力量,探索毫米波技术在运动损伤治疗、康复和预防方面的应用,为全球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江欣表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与中成康富共建百全毫米波医学实验室,双方强强联合,将积极推动毫米波医疗技术与运动医学相互融合,赋能中国毫米
山东省政协常委、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副主委、农工党济南市委会主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校(院)长刘传勇致辞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江欣致辞
中成康富董事总经理张雪致辞活动现场捐赠仪式
势,在毫米波医学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还可以促进医疗器械的科研、生产和临床应用,同时也符合国家
推动毫米波技术在医学
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赋
能中国毫米波医学事业
的发展,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以及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美好蓝图。

共同推动毫米波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赋能中
国毫米波医学事业的发展,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以及
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与会领导及嘉宾共同参观“百全毫米波医学实验室”。

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基本形成

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基本形成

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基本形成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

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厚植科学基础,在若干重要科技领域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一、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基本形成企业在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专项方面发挥越来越突出作用。

《进一步深化管理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确保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既定目标的十项措施》制定出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简化,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不断规范和加强,企业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当中的牵头和主力作用进一步突出。

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显著提升。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扩大政策范围,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企业减免税额达到2794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15%的所得税率优惠,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可达10年,2018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企业数量达到5.27万户,减免企业所得税1900亿元。

企业牵头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针对科研项目与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问题,在高校科技项目选题、高校制度改革等方面,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三定向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新机制,在科研选题中设置成果转化5%的股权激励机制等一批改革举措。

创新扩散理

创新扩散理

创新扩散理创新扩散理论是指创新在社会中传播和扩散的过程。

这个理论对于了解创新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概念创新扩散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埃弗里特·罗杰斯(Everett Rogers)于1962年提出的。

创新扩散是指一种新观点、新技术或新产品从最初的创造者传播到广大群体的过程。

创新扩散理论主要研究创新的传播速度、路径和影响力等问题。

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包括创新、扩散、创新者、采纳者和传播渠道。

创新是指一种新的观念、方法、产品或服务,它与已有的观念、方法、产品或服务有所不同。

扩散是指创新在社会中的传播和接受过程。

创新者是指最早采用和推广创新的个体或组织。

采纳者是指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接受和采用创新的个体或组织。

传播渠道是指创新在社会中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二、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创新本身的特点、社会系统的特点、传播渠道的特点以及采纳者的特点是影响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

1. 创新本身的特点:创新的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试验性和可观察性等特点会影响创新的扩散速度和范围。

相对优势越大、兼容性越高、复杂性越低、试验性越小、可观察性越强,创新的扩散就越快越广。

2. 社会系统的特点:包括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社会网络和社会制度等因素。

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会影响创新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社会网络会影响创新的传播路径和速度;社会制度会影响创新的推广和应用情况。

3. 传播渠道的特点:包括传媒、社交网络、教育机构等。

传播渠道的选择和使用会影响创新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不同的传播渠道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创新和不同的采纳者群体。

4. 采纳者的特点:包括个体的特征、态度和行为等。

个体的创新意识、风险态度、社会地位和信息获取能力等会影响创新的采纳行为。

创新扩散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市场营销:创新扩散理论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中的不同消费者群体,从而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2023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在东北大学举办

2023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在东北大学举办

2023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在东北大学举办作者: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3年第10期9月23日,2023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在东北大学举办。

本届大赛以“创新之路方法加速”为主题,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总工会联合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辽宁省创新方法研究会、东北大学承办。

来自辽宁全省高校、企业的887个创新项目同场竞技,经过激烈角逐,424个项目进入决赛。

决赛采取线下答辩评审模式,最终产生一等奖93个,二等奖137个,三等奖182个,并推荐部分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创新方法大赛。

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自2019年举办以来,坚持弘扬创新精神、传播创新方法、涵养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致力提升全社会创新能力。

本届大赛突出价值引领,推动创新交流,组织形式由传统形式向新形式过渡,创新工具由单点方法向多方法融合转化,竞技核心侧重于对创新方法的理解、应用与阐释,全新形式和赛制对项目质量和选手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好展示交流了创新方法重要成果和实践,充分发挥创新方法在推动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激发企业一线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近年来,辽宁省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技馆阵地优势和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先进技术成果展、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前沿技术大讲堂、项目路演、创新方法高端报告会、创新方法云课堂、创新方法培训班、馆会合作等系列创新服务活动,努力搭建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服务交流平台,分享新成果、交流新趋势、展示新风采、谋划新发展,有效促進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宣传展示,提升企业、高校等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为“科创中国·辽宁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辽宁省科技馆高度重视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下一阶段将以省创新方法基地建设为抓手,强化对高校以及重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辐射,进一步激发高校与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热情,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为辽宁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技术创新扩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技术创新扩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网络组织结构 网络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经济增长模型 细颗粒物 细胞神经网络 组织规模 组织管理 组织学习 纳米晶 紫外光固化 系统要素 系统结构 箭b2 竞争扩散 空间结构 空间扩散 移动营销 移动广告 科技传播 离子束溅射 离子交换 社会网络 磨损性能 碳酸氢钠 碳/碳复合材料 硬质合金颗粒 硬度 硅纳米圆锥 知识转移 知识管理 知识发酵 知识协同 知识产权 知识 监测预警信号系统 盐湖 盐分 电热爆炸超高速喷涂 电火花沉积 电极掩膜 电极损耗 电子商务能力 电子商务技术采纳 电子商务 电位一电容测试 生物降解 生物光学 生产率悖论 理论基础 现实分析 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科研热词 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 技术扩散 创新扩散 实证研究 动力学 产生-复合电流 面积周长比 集群学习 腐蚀 聚酰亚胺 空间组织 电流密度 渗透汽化 扩散电流 影响因素 平面ingaas红外探测器 实物期权 可视化 反常扩散指数 全球生产网络 颗粒粒径 颗粒扩散控制 领先市场 领先-滞后市场 非线性滤波 非局部扩散 集群知识协同 集群 隧穿电流 隐性知识 长江三角洲 锡青铜 钨合金 钛酸钡 金刚石薄膜 速率控制机理 透皮取样技术 逆问题 还原在氧化 过程模型 边缘检测 超支化聚硅氮烷 负压铸渗 表面强化 血氧水平依赖 葡萄糖传感器 荧光分子层析 航空航天 脱硫 能量效率 联动创新

技术创新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

技术创新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
d i f u s i o n t h a t t h e g o v e r n me n t b u i l d s ma r k e t me c h a n i s m nd a p r o mo t e s he t b u s i n e s s S i n t e r e s t s f o d i f u s i n g i n n o v a t i o n .
Ad mi n i s t r a io t n,Ch o n g q i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h n o l o y g Ac a d e my,Cho n g q ng i 01 4 3 3 1 ,Ch i n a)
A b s t r a c t :r r I l e o b j e c t i v e o f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s t o b u i l d a mo t i v e p o w e r m e c h a n i s m f o t e c h n i c l a i n n o v a t i o n d i f u s i o n . F i r s t l v ,t h e a u ho t r
力两种动力形式 ,而技 术创 新扩散 实质上是 市场竞争和企业 间利益博弈 的结果 。所 以 ,完善 市场竞争机制 、提 高企 业对 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利
益的预期才是 国家促进 创新 扩散 活动 最有 效的 方法 。 关键词 :技 术创新 ;创 新扩散 ;利益博弈 ;动 力机制
中图 分 类 号 :F 2 7 3 .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9 2 X( 2 0 1 5 ) 1 0 — 0 0 1 9 — 0 4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 2010 李纪珍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 2010 李纪珍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发展历程1李纪珍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100084)摘要:在系统回顾建国后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产业共性技术是否具有竞争性或排他性的角度,本文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纯公共品、准公共品和市场品3个历史阶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研院所转制的深层次影响在于将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推向市场。

目前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不仅具有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排他性”,还呈现出显著的“竞争性”。

因此,与基于供给的科学推动共性技术发展模式相比,基于扩散的需求拉动发展模式更加值得重视。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扩散、科学推动、需求拉动从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情况看,根据不同时期共性技术表现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本文将建国后我国共性技术的发展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纯公共品阶段(不具有竞争性、也不具有排他性)、准公共品阶段(不具有竞争性、具有排他性)和市场品阶段(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其中市场品包含了“失灵品”阶段(1998年研究院所体制改革后至2006年之前)。

“竞争性”的两种表现形式是:(1)边际供给成本不为零,增加一个使用者将对供给者带来新的边际成本;(2)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增加一个使用者会影响其他使用者的利益。

“排他性”是指个体对物品享有独占性或专有性,可以将其他潜在使用者排除在该物品的利益之外。

1.作为“纯公共品”的产业共性技术(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建设经验几近空白,又面临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和技术封锁,以苏联为源头的产业共性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在这个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156项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项目3,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骨架和国防工业体系。

“156项工程”的构成是:军事工业企业44个(航空工业12个、电子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20个(钢铁工业7个、有色金属工业13个),化学工业企业7个,机械加工企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煤炭工业25个、电力工业25个、石油工业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

_两微一端_技术_机制和创新扩散_苟凯东

_两微一端_技术_机制和创新扩散_苟凯东

_两微一端_技术_机制和创新扩散_苟凯东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苟凯东关于两微一端技术机制和创新扩散的研究,分析了两微一端技术机制和创新扩散的特点,以及其所带来的重要意义。

本文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苟凯东对两微一端技术机制和
创新扩散的研究成果,发现两微一端技术机制在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网
络技术以及创新的扩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本文也探讨了不同
类型的两微一端技术机制的优势和劣势,介绍了苟凯东研究的关键性贡献,并尝试给出对解决两微一端技术机制所面临的问题的可能性建议。

关键词:苟凯东;两微一端技术机制;创新扩散
苟凯东两微一端技术机制和创新扩散
现代化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尤其是网
络技术的发展,不仅让传统的电信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整个社会
发展变得更有效率。

在这个网络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苟凯东以两微一端
技术机制和创新扩散为研究课题,深入研究和发掘网络技术的发展机制,
发表大量的论文,贡献了丰富的理论以及实践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苟凯
东的两微一端技术机制和创新扩散研究,并探讨其贡献及其重要意义。

技术转让模式下技术创新扩散的博弈分析

技术转让模式下技术创新扩散的博弈分析

m o d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N o  ̄ h e a s t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1 3 , 4 4 ( 8 ) : 1 4 3 - 1 4 6 . ( i n C h i n e s e w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益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讨价还价 ;技 术创新扩散 ;博弈 ;创新供给者 ;潜在采 纳者
中图分类号 :F 2 2 4 . 3 2 ;C 9 3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9 3 6 9 ( 2 0 1 3 ) 0 8 — 0 1 4 3 — 0 4
常悦, 鞠 晓峰. 技术转让模式下技术创新扩散 的讨价还价博弈分析 【 J 】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 0 1 3 。 4 4 ( 8 ) : 1 4 3 - 1 4 6 .
Ga me a n a l y s i s o f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d i f u s i o n i n t e c 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e r
mo d e / C H A N G Y u e ,J U X i a o f e n g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i m i c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Ch an g Yu e,J u Xi a of en g,Sun J i n g.Ba r g ai n i n g g ame an al y si s of t ec h no l o gi c a l i n no v a t i on di fu si on i n t ec h n ol o g y t r a n s f er

段宝兴做功率半导体新时代的弄潮儿

段宝兴做功率半导体新时代的弄潮儿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段宝兴:做功率半导体新时代的弄潮儿 范佳乐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电能变换和处理的“C P U”,是实施电能传输、处理、存储和控制的关键所在,凡是用电的地方都离不开功率半导体器件或者装置。

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4C产业 (Communication通信、Computer计算机产品、C o n s u m e r消费电器、C a r汽车)、光伏、智能电网等领域。

近年来,“新基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热词。

5G、新能源等“新基建”均涉及功率半导体等基础元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成为“新基建”的“心脏”。

“一代器件决定一代装置,一代装置决定一代应用”,推动功率半导体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攻关,保证新基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创新发展,是当前的新风口。

不少人为此前赴后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段宝兴正是研究“新基建心脏”的弄潮儿。

走进功率半导体的世界1996年,段宝兴进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习,专业为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是技术物理系下设的一个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技术物理系是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院士任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前身)校长时指示筹建的。

“王大珩院士觉得研究纯物理理论的人不需要太多,国家需要的是将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专业,以便更好地把物理学应用于国防科技领域。

”段宝兴说,正是因为这样,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技术物理系规模庞大,有专门的技术物理大楼,课程设置完备,对学生要求严格。

本科4年,他在物理领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科毕业后,段宝兴选择在本校读研,加入了雷清泉院士团队,导师是年轻有为的王暄教授。

“刚好雷老师团队是做绝缘体材料研究的,我也比较感兴趣。

”如果说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学习是对物理的基础研究进行探索,那么博士阶段的学习则应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段宝兴离开待了8年之久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前往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读博,定下了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微电子方向下的功率半导体研究。

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演化与动力机制

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演化与动力机制

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演化•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结构•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运行机制•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演化动力模型构建•结论与建议背景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演化与动力机制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 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研究内容与方法1980年代初期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至今网络空间演化历程网络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高校技术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推动市场驱动人才流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促使高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人才流动和交流,为高校技术转移提供了智力支持和资源共享。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高校技术转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空间演化特征与趋势特征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多元化表现在参与主体、活动类型和地域分布的多样性;复杂性表现在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动态性表现在网络空间的演化和扩展是持续不断的过程。

趋势未来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将朝着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国际化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规模化发展将更加明显。

同时,网络空间将更加注重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形成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多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

03学科交叉合作增多网络空间结构特征01高校间合作紧密,形成多中心网络02区域性合作明显结构洞现象明显在高校技术转移网络中,结构洞现象较为明显,即某些高校在与其他高校合作中充当桥梁角色,具有较高的中介性。

小世界效应显著高校技术转移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效应,即任意两个高校之间通常存在较短的路径长度。

网络扩张与节点增多张,参与技术转移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

1 2 3政府政策对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等。

政府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的布局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发达地区的高校技术转移活动通常更为活跃。

通“材”达识,精业报国

通“材”达识,精业报国

通“材”达识,精业报国作者:龚一卓崔可嘉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3年第11期西安交通大学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ing Materials Performance from the Nanoscale,CAMP-Nano)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微纳尺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系统定量地构筑起微纳尺度材料的知识理论体系,为其工业化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和方法指导;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备独立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国际通用人才。

2009年,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在时任院长孙军教授(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鼎立支持下正式成立,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马恩博士担任主任,时任美国海思创纳米力学仪器制造公司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单智伟博士(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材料学院院长,2021年国际镁协年度人物)担任执行主任,聘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共同推进微纳尺度材料知识理论体系建設。

微纳尺度是连接宏观连续介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桥梁,也是材料各种性能发生剧烈变化的尺度区间,中心的建立为抢占这一材料学科的世界学术高地争得了先机。

中心先后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研究所引进十余位高层次青年学者与外籍博士后,率先在校内成立师生联合党支部,首创“夏令营”学生招募模式。

中心秉承先进的理念,建成了一流的平台,打造了一支国际一流的研发队伍,产出了一批成果,培养了一批人才,并因此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师德师风:厚德载物心有大我团队现有17位骨干教师,9名技术人员(博士3名,硕士6名)和2名行政人员,在读研究生102人(博士生48人,硕士生54人)。

中心还聘请了4名荣誉教授和来自匹兹堡大学、阿普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日立高科技公司等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余名(均为本领域的著名专家)。

创新扩散模型的主要内容

创新扩散模型的主要内容

创新扩散模型的主要内容
创新扩散模型描述了一项创新如何从其诞生之初,到被广大人群接受和采纳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1.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创新刚刚出现,人们开始听说或注意到它。

这个
阶段的关键是建立意识和认知,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项创新存在。

这需要大量的宣传和教育,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兴趣阶段:一旦人们了解了创新,他们可能会对其产生兴趣,想要进一步
了解它的功能和特点。

在这个阶段,关键是要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保持人们的兴趣,并促使他们进入下一个阶段。

3.评估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采用这项创新。

他们会
评估其优点、缺点,以及它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和情况。

这个阶段需要提供清晰的决策信息,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4.试验阶段:一旦人们决定采纳创新,他们通常会先进行试验。

在这个阶段,
关键是提供支持和服务,以确保人们在试验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增加他们全面采纳创新的可能性。

5.采纳阶段:如果一切顺利,人们最终会采纳创新,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或
工作中。

这个阶段是创新扩散模型的目标,也是创新的最终归宿。

韩拯:奋楫争先的“追光人”

韩拯:奋楫争先的“追光人”

韩拯:奋楫争先的“追光人”科学之友 402023-11一路高光是他“追光之旅”的名片韩拯是江苏扬州人,本科考入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开始核物理专业学习。

之后考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硕士专业。

2010年,他在法国攻读纳米电子学与纳米科技博士学位,导师对于他的评价是:“充满创新活力。

”此后,韩拯作为博士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开展超高迁移率石墨烯-氮化硼异质结构的低温磁电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5年10月博士后出站后,韩拯开展新型人工纳米器件的量子输运调控研究,这一研究领域涉及材料、电子、物理等基础研究学科,国际竞争激烈。

在韩拯回国研究期间,他多次与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的老师们进行密切的科研合作,在合作中了解到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扎实的学风和浓厚的科技底蕴。

2020年,他应邀出任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教目前世界上鳍片最薄的鳍式晶体管是中国制造,而它到底有多薄呢?鳍片宽度只有0.6纳米,相当于3个原子的厚度。

这项成果属于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拯,2020年底,他带领团队成员与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合作,最终成功制备出了世界上最薄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

关于“薄”的研究,就是韩拯的科研探索。

作为一名“85后”科研工作者,韩拯研究的,是尽可能找到二维世界里尺寸非常小的最薄功能材料,堆积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结构,探索其新奇有趣的物理性质,再利用这些物理现象来组装制造纳米尺度下的小型电子器件来服务于未来的应用。

多年来,每一次突破都是韩拯“追光之旅”的成果。

文|李炼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是一个不断挑战未知领域、努力创新的过程。

科技教育则是在前人基础上使青年学子们了解已知领域,并热爱上挑战未知领域的过程。

”韩拯坦言,在山西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在彭堃墀院士创建的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这个平台上,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入职山西大学3年来,韩拯的科研成果多次入选科技领域重要进展,同时在山韩拯人物经纬创新 41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聚集了一支优秀青年科学家队伍。

杨卫:基础强才能科技强、国家强等

杨卫:基础强才能科技强、国家强等

杨卫:基础强才能科技强、国家强等作者:暂无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8年第4期杨卫:基础强才能科技强、国家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认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只有科技强才能国家强,只有基础强才能科技强,这已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金科玉律。

他表示,必须稳定地、长期地投入基础研究的发展,才能使之不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短板。

目前,我国学术产出已居世界第1,学术影响力跃居世界第2,学术产出质量也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可角逐国际大奖的成果开始逐渐出现,呈现从数量到数量与质量同步发展的趋势。

杨卫建议,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加油费”。

邱勇:为基础研究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认为,创新能力不够强与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有关,在一些关键领域产业发展虽然很迅速,但核心技术突破滞后,往往也与基础研究积累不够有关。

邱勇认为,基础研究的本质是自由探索,基础研究需要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他说,一些技术研发及技术应用的竞争,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质上是基础学科实力的比拼,比如数学就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最重要的学科支撑。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国家应该给予更大关注和投入。

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滞后,一定会影响到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针对如何强化基础研究这一问题,邱勇认为,基础研究不能给出框框,不能预设结果,不能用项目指标来约束研究人员的自由探索。

基础研究需要“自由飞翔”的环境,既要加大经费投入,又要给予更大的研究自由,“自由的广度决定了飞翔的高度”。

罗卫东:国家的创新能力正在进入新阶段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表示,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说明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他指出,如果没有基础领域的重大发现、颠覆性的科学革命,不可能并跑或领跑。

这意味着接下来国家将在一系列工作上进行布局,包括要建设重大的基础研究平台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等。

大学技术创新的扩散机理与模式

大学技术创新的扩散机理与模式
其次,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和情境下的大学技术创新扩 散模式和机理。
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教师和学生对技术创新扩散的认知和 态度,为进一步推进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提供参考。
02
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基础
Chapter
技术创新扩散的定义
01
技术创新扩散是指一项新的技术或方法从最初的发明
者向其他个体、组织或地区传播的过程。
02
技术创新在大学中的扩散对于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重 要意义,同时也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04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技术创新的扩散机理与模式,采用文献回顾、案 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梳理出大学技术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 和实践经验。
资金限制
技术创新及其扩散需要大量的资 金投入,包括研发、产业化、市 场推广等,资金限制可能成为阻 碍扩散的重要因素。
01 02 03 04
市场接受度
由于市场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接受 程度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技术 创新的扩散受到阻碍。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对大学技术创新的扩散 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知识产权保 护、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等。
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其技术创新成果需要通过扩散
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满足社会需求
02
大学技术创新成果往往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推动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
提高大学影响力
03
大学通过技术创新的扩散提高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吸引更多
的科研人才和资源。
大学技术创新扩散的障碍
技术不确定性
由于技术创新涉及的技术和科学 领域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其扩散也面临很大的不确 定性。

四个面向的基本内容

四个面向的基本内容

四个面向的基本内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四个面向”,立足我国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基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南。

坚持“四个面向”,需要洞察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方针指引下,全社会勠力同心,我国科技事业在内取得历史性成就: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外与世界一起成长,从适应规则到一些前沿领域逐步完成从“赶”到“超”的跨越。

例如,我国对新冠疫苗的研发,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这些进步,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更是坚持历史发展眼光看待我国科技事业现状,理性面对世界科技前沿,坚定科技事业发展自力更生与国际合作“两条腿走路”的底气所在。

坚持“四个面向”,需要理解技术的人文性。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要充分看到科技创新对于改善人们生存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不仅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更为14亿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强之撑。

这是科技进步对“一切为了人民”的最有力赋能。

未来,让科技创新发展在更大广度和深度惠及人民生命健康,彰显人本人文色彩,还大有文章可做。

二是要对科技发展的核心群体——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更多关怀照拂。

对此,总书记从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健全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金融、税收投入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的部署。

其中对于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的强调,精准戳中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痛点难点,将极大释放体制机制活力,让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更具获得感和幸福感,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科技事业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017年第4期(总第329期)■ 苟凯东“两微一端”:技术、机制和创新扩散摘 要:“两微一端”已经成了各类媒体的标配。

在媒介生态互联网化的当下,根植于移动互联网的“两微一端”需要在生产流程、传播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植入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和市场化元素,本文从技术驱动的形态迁移、“中央厨房”的强大支持以及效率、运营及赢利模式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以期建构媒体融合的创新扩散体系。

关键词:媒体融合 两微一端 互联网思维 市场化 中央厨房“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时下已经成了各类媒体的标配,它既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入口,也反映了传统媒体加速形态迁移的整体趋势。

在媒介生态互联网化的当下,根植于移动互联网的“两微一端”还需要在生产流程、传播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植入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和市场化元素,从而构建媒体融合的创新扩散体系。

一、“两微一端”:技术驱动的形态迁移当下的媒介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元媒介”特征,即在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不同媒介之间的鸿沟逐渐消弥,媒介形态和内容生产有了更多的跨界、互动和融汇。

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媒体的“互联网+”战略在媒介形态上的迁移成为最明显的物质表征,微博、微信、客户端就是传统媒介形态迁移的结果,它们组成了新媒体矩阵,成为传统媒体生产和传播内容、与受众产生关联、衍生服务的通道和平台。

据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传统媒体微博数量已达到17323个;而微信的发展更是迅猛,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开通的公众号数量累计超过2000万,上百万家企业开通了自己的订阅号或服务号,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公众号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内容。

”①如果在微博、微信这种兼具社交属性和媒体属性的公众平台上开通自己的服务号是媒体“搭便车”的话,那么客户端则是媒体独立打造的传播渠道和聚合平台,是传统主流媒体媒介形态的迁移和生态重建。

以主流媒体的新闻类客户端为例,据清博大数据2016年初发布的《中国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达到了231个,下载量达10万级的新闻客户端数量为15个,这些客户端涵盖了从中央到省市的主要主流媒体,“跑马圈地”的趋势正向市县一级媒体蔓延。

传统媒体纷纷搭建“两微一端”,既是“互联网+”背景下媒体融合的现实选择,也表明了融合过程中不断加速的媒介形态迁移趋势。

传统媒体加速向新媒体迁移,需要在新媒体上重新构建传播平台、话语体系和舆论阵地。

不过,相比报纸频繁的关停并转和平台迁移,广电类媒体的步伐要缓慢一些,还没有出现频道大量撤并的现象,“两微一端”主要还是作为传统大屏的延伸和补充而存在。

电视媒体“直播+高清”的媒介优势虽依然强势,但这种优势地位在逐渐消散,传统大屏正面临收视份额不断下滑的危机,越来越多受众开始通过新媒体平台收看视频节目。

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为例,NBC是美国独家奥运电视转播商,尼尔森数据显示它在黄金时段奥运赛事的收视率比伦敦奥运会下滑17%,18岁~49岁人群的收视率下滑25%。

但在新媒体平台上,NBC的用户数比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升了29%,奥运会期间NBC奥运网站和App用户流量达到7800万,有5000万人在线观看NBC在流媒体上为里约奥运会制作的视频节目,人次比上届奥运会增长了109%。

反观国内,本是电视收视黄金期的2016年暑期,尽管有里约奥运会带动的收视叠加,开机率较2015年同期还是出现下滑,32家省级卫视中,23家收视率低于2015年暑期,占比高达72%。

形成对比的是,以影视剧主打的视频媒体的播放量达到293.68亿次,较2015年同期的流量增长42.64%②,视频类新媒体的传播能力和议程设置能力越来越强。

面对传播格局中话语权重的重新分配,不管是处在生存边缘的平面媒体,还是依然握有媒介优势的广电类媒体,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形态迁移不可逆转。

以国际知名电视机构CNN为例。

CNN在2016年投入本期话题HOT TOPICS2200万美元发展新媒体,全面向新媒体迁移,所有的电视记者都将转型为全媒体记者,所生产内容要加工成不同的产品形态投放给不同的终端,同时特别明确以移动优先,所有的新闻生产都必须考虑在移动端的呈现,并具有移动、用户、社交等因素。

目前,CNN 新媒体60%的流量来自包括社交媒体和客户端在内的移动平台。

在我国,电视媒体的形态迁移同样是以移动优先和用户优先为战略定位,“两微一端”就是电视媒体形态迁移后的技术终端。

相比较微博、微信这种借助第三方的入口和平台,传统媒体更愿意打造独立的新媒体客户端,构建自己的传播平台。

从国内处于一线的电视媒体来看,它们不仅将播出平台向新媒体迁移,更将原生媒体的资源优势导入新媒体,使客户端形成具有核心优势的品牌产品。

湖南广电新媒体客户端“芒果TV”最大的特色就是独播战略,它不向社会视频媒体分销自制节目的版权,而是通过内容定制、自制IP、品牌综艺等形式,专攻基于互联网的特色视频产品,并且只在自主网络视频、IPTV和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平台播出,以“一云多屏”的形态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平台。

上海广播电视台2016年6月出品的客户端“看看新闻Knews”以直播和原创为特色,有两款核心产品“Knews24”直播流和“看看新闻”App。

“Knews24”是一条持续更新的视频直播流,“看看新闻”App的原创内容日均破百条,日均点击量破200万次。

江苏卫视媒介迁移步伐更大,以“荔枝新闻”为龙头,打造了30个左右的移动客户端集群,月度覆盖人数达550万,日浏览量突破千万人次。

在广电类媒体的新媒体迁移战略中,新闻客户端是重点打造的产品。

2016年,央视“央视新闻”各平台用户总数累计达2.3亿,较2015年同期增加30%;浙江广电集团“中国蓝新闻”客户端除了有直播和点播功能外,还集中了浙江卫视的头条、娱乐、现场、专栏等新闻内容,目前用户数已经突破1000万;深圳广电的融合媒体“壹深圳”实现了本地新闻的客户端首发,同时还提供新闻爆料、栏目互动、生活服务等功能,并导入政府公共职能部门的“智慧城市”大数据;重庆广电集团推出的“第1眼”客户端,是一个以原创视频为特色的新闻移动终端产品。

这些媒体融合实践都显现了传统媒体加速向新媒体迁移的趋势,也有人说是新媒体“倒整合”传统媒体,两种说法异曲同工。

“两微一端”可谓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发展的独立主体的新型传播平台,传统媒体这一迁移改变的不只是媒介形态,还将重构传播格局和媒介生态。

二、深度融合:“中央厨房”的强大支持“两微一端”是媒体融合的产物,作为内容呈现端和服务端,“两微一端”需要有传统媒体的内容导入和用户引流,需要在功能设置、运营机制、赢利模式上进行深度开发。

目前在一些媒体机构的新闻操作流程中,“两微一端”与传统媒体之间是平行关系,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都有各自独立的内容生产团队,“两微一端”的内容就是把为报纸、广播电视生产的内容直接放在新媒体上,不仅在内容、形式和话语层面难以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更不符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需求。

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和硬件,而在于战略和机制。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不是真正的融合要看两个标志:第一,新媒体是否与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与运营机制上无缝对接,克服了两种运行形态下产生的相互掣肘与效率低下;第二,是否找到了新的赢利模式以保证新媒体的可持续运营。

“中央厨房”是媒体为了实现深度融合而进行的传统生产流程改造,是“两微一端”的大本营,为“两微一端”提供内容支持和资源保障。

“中央厨房”也叫“大编辑部”,它实现了新闻的多渠道采集、一体化加工、多形态输出和多终端分发,是对传统媒体分部门、分区块、分级别的新闻生产模式的重构,能为“两微一端”提供强大的内容资源支持。

目前国内有不少媒体都建成了类似“中央厨房”的大编辑部或融合媒体中心,例如深圳广电集团和湖北广电集团的融合媒体新闻中心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在物理空间上进行了全媒体工作流程改造,编导记者将新闻资源上传到媒体云稿库,编辑可在云稿库中获取想要的内容,实现资源池的共享与打通,对重大报道和重点节目完成跨平台立体传播。

不过,这样的模式准确地说还不是真正的“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是一个功能集成,也是一个指挥中枢,是体现深度融合的完整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采访的协同优势,即后方策划部门进行全媒体策划,前方记者按需加工,使前后方能够无缝对接,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的生产链条。

《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是国内媒体运营比较高效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在这里,“中央厨房”就是一个大的生产车间,以生产适合不同终端、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为起点,打破部门层级和媒介形态的界限,完成一个媒体全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传播。

“中央厨房”可以生成大数据新闻、图解新闻、互动新闻等不同形态的新闻产品,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传播,适应拥有不同受众群和媒介特质的“两微一端”。

从目前国内“两微一端”的发展情况看,虽然数量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的主流传统媒体,运行效果却参差不齐。

这其中固然有经营理念及方式问题,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为后方指挥中枢的“中央厨房”没有电视研究・TV RESEARCH 13142017年第4期(总第329期)发挥出整合的机制,新旧媒体只是物理上的空间融合,在机构、机制上仍然各自为政,一些媒体的传统生产单位和新媒体分属不同的部门,不仅没有协作,反而还是竞争关系。

有些虽然在实际产品生产上实现了协作,做到了内容融合,但组织机构的融合却没有任何进展。

实际上,媒体要建设“中央厨房”,不仅需要硬件投入,更需要在软件上完善,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制度重塑,在管理和激励层面建立起与“中央厨房”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另外,“中央厨房”的常态化运营也关系到“两微一端”的传播效果,一些媒体的“中央厨房”仅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才启用,使用效率不高,“中央厨房”的大数据系统也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三、创新扩散:效率、运营及赢利模式“两微一端”作为一种创新形态,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必由路径。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两微一端”自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内容同质化、运营效率低、赢利模式模糊等。

以微信为例,一家媒体拥有几百个公众号,一个部门经营多个公众号,不但分流了用户,不利于整体品牌和内容推广,也削弱了媒体形象的辨识度。

也有媒体投入很大成本经营客户端,但频道、栏目重复开发,功能重合度、内容相似度都很高,还要花费人力、财力进行维护,重复投资行为无法做到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最大化,使媒体融合在起点上就缺乏可持续的动力。

传统媒体对于“两微一端”的热情和冲动源于以下原因。

一是部分媒体存在着“介质决定论”的固有观念,认为传统媒体之所以出现困境是因为媒介本身过时了,只要能占据互联网的入口,有了移动互联网的渠道和终端,就能够把用户拉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