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60 编译器编译期 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第10章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
p3活动记录 存取链(静态链) 控制链(动态链)
p3活动记录 存取链(静态链) 控制链(动态链)
main活动记录
2、用Display表
Display表---嵌套层次显示表 当前激活过程的层次为K,它的Display表含有K+1个
单元,依次存放着现行层,直接外层…直至最外层的每 一过程的最新活动记录的基地址。 说明:1、由于过程的层数可以静态确定,因此每个过程 的Display表的体积在编译时即可以确定。
Q的 活动记录
P的 活动记录 主程序的 活动记录
DISPLAY表பைடு நூலகம்维护和建立
为便于组织存储区,将display作为活动记录的一 部分,其相对地址在编译时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假设过程P1可调用P2,为了能在P2中建立P2的 display,在P1调用P2时设法把P1的display地址 作为连接数据之一(全局display地址)传送给P2, 因此连接数据包括: 老SP值(动态链) 返回地址 全局display地址
嵌套过程的栈式分配方案
分程序结构的存储分配方案
3、过程活动:一个过程的活动指的是该过程的一次执行。
4、活动记录:一个过程的一次执行所需要的信息使用一个连 续的存储区来管理,这个区(块)叫做一个活动记录。
活动记录一般包含:
(1)连接数据
返回地址—调用过程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动态链(控制链)—指向调用该过程活动记录地址的指针。用 于当调用返回时,将当前栈顶正确切换到调用者的活动记录
2、某过程p是在层次为i的过程q内定义的,并且q是 包围p的直接外层,那么p的过程层数为i+1。
例: program main(i,0);
c语言的内存结构
c语言的内存结构C语言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但实际上在计算机中运行时,C语言程序会被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然后在计算机内存中运行。
因此,了解C 语言的内存结构对于理解C程序的运行及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C语言的内存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栈(Stack)、堆(Heap)、全局内存(Global Memory)和代码区(Code Segment)。
首先是栈(Stack),栈是一种自动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数据结构。
它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函数参数和函数调用信息等。
栈的特点是后进先出(LIFO),也就是最后进入的数据最先被释放。
栈的大小在程序运行时是固定的,一般由编译器设置。
栈的操作速度较快,但内存空间有限。
其次是堆(Heap),堆是一种动态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数据结构。
它用于存储动态分配的变量、数据结构和对象等。
堆的大小一般由操作系统管理,并且可以在运行时进行动态扩展。
堆的操作相对较慢,因为需要手动分配和释放内存,并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
全局内存(Global Memory)是用于存储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区域。
全局变量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都存在,并且可以在多个函数之间共享。
静态变量作用于其所在的函数内,但是生命周期与全局变量相同。
全局内存由编译器进行分配和管理。
代码区(Code Segment)存储了程序的指令集合,它是只读的。
在程序运行时,代码区的指令会被一条一条地执行。
代码区的大小由编译器决定,并且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修改。
此外,C语言还具有特殊的内存区域,如常量区和字符串常量区。
常量区用于存储常量数据,如字符串常量和全局常量等。
常量区的数据是只读的,且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存在。
字符串常量区是常量区的一个子区域,用于存储字符串常量。
在C语言中,内存分配和释放是程序员的责任。
通过使用malloc和free等函数,程序员可以在堆中动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从而灵活地管理程序的内存使用。
不过,应当注意避免内存泄漏和野指针等问题,以免出现内存错误和性能问题。
编译时分配内存
1、所谓在编译期间分配空间指的是静态分配空间(相对于用new动态申请空间),如全局变量或静态变量(包括一些复杂类型的常量),它们所需要的空间大小可以明确计算出来,并且不会再改变,因此它们可以直接存放在可执行文件的特定的节里(而且包含初始化的值),程序运行时也是直接将这个节加载到特定的段中,不必在程序运行期间用额外的代码来产生这些变量。
其实在运行期间再看“变量”这个概念就不再具备编译期间那么多的属性了(诸如名称,类型,作用域,生存期等等),对应的只是一块内存(只有首址和大小),所以在运行期间动态申请的空间,是需要额外的代码维护,以确保不同变量不会混用内存。
比如写new表示有一块内存已经被占用了,其它变量就不能再用它了;写delete表示这块内存自由了,可以被其它变量使用了。
(通常我们都是通过变量来使用内存的,就编码而言变量是给内存块起了个名字,用以区分彼此)内存申请和释放时机很重要,过早会丢失数据,过迟会耗费内存。
特定情况下编译器可以帮我们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增加额外的代码维护内存空间,实现申请和释放)。
从这个意义上讲,局部自动变量也是由编译器负责分配空间的。
进一步讲,内存管理用到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堆和栈这两种数据结构。
最后对于“编译器分配空间”这种不严谨的说法,你可以理解成编译期间它为你规划好了这些变量的内存使用方案,这个方案写到可执行文件里面了(该文件中包含若干并非出自你大脑衍生的代码),直到程序运行时才真正拿出来执行。
2、编译其实只是一个扫描过程,进行词法语法检查,代码优化而已,编译程序越好,程序运行的时候越高效。
我想你说的“编译时分配内存”是指“编译时赋初值”,它只是形成一个文本,检查无错误,并没有分配内存空间。
当你运行时,系统才把程序导入内存。
一个进程(即运行中的程序)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分区:栈、堆、bss、data、code代码(编译后的二进制代码)放在code区,代码中生成的各种变量、常量按不同类型分别存放在其它四个区。
VC++60上机操作说明
VC++概述(续-1)
VC++6.0使用说明
VC++的文件系统 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开发应用程序时, 系统会生成一系列的文件, 这些文件用不同的扩展名来区分, 下面分别来介绍. C源程序文件: 扩展名为 c; C++源程序文件: 扩展名为 cpp; C/C++源程序的头文件: 扩展名为 h 或 hpp 工作空间(Workspace)文件: 扩展名为 dsw. 这种文件在VC++中 的级别是最高的, 它负责对工作空间中的各个工程(Project) 进行 管理和协调, 这些工程可以是独立的, 也可以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主从关系), 也可以由不同语言构成; 工程(Project)文件: 扩展名为 dsp. 在VC++中, 应用程序是以工 程的形式存在的, 在一个Project文件中, 包含着构成应用程序的 所有文件的信息. VC++类信息文件: 扩展名为 clw, 包含类和各个资源的信息; Workspace辅助文件: 扩展名为opt,包含本地计算机的配置信息; 资源模板文件: 扩展名为rc, 包含各种资源的信息;
VC++6.0 使用说明
VC++6.0 概述
VC++6.0使用说明
Visual C++ 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 功能非常强大的可视化应用 程序开发工具, 可用于开发大型Windows应用程序, 是计算机界最 优秀的应用开发工具之一. VC++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大型 集成开发系统中的一部分, 它既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与其它语言 系统, 如Visual Fortran, VB, VJ++等进行混合编程. 该集成系统采 用统一的Developer Studio 开发环境, 因此, 熟练掌握VC++的使 用, 对使用其它语言系统也有不少帮助.
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
3.4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
3.堆与栈的比较
3.1申请方式
stack: 由系统自动分配。 例如,声明在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 int b; 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heap: 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中malloc函数,C++中是new运算符。
如p1 = (char *)malloc(10); p1 = new char[10];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
C语言程序的内存分配方式 来自1.内存分配方式 内存分配方式有三种:
[1]从静态存储区域分配。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例如全局变量,static变量。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2]在栈上创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vc60使用教程详解
你首先要打开VC6.0界面,一般用得较多的是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源程序,扩展名.cpp),步骤是:(先工程—后文件—编译—连接---运行)1,建立一个工程,“文件”——“新建”,出现下面界面:选择“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左边倒数第三个),命名工程名称,选择保存位置,点击“确定”,进入下一步,看到如下提示界面:建立一个空工程,对应其他需要的你一可以建立别的工程;点击“完成”,之后:显示你创建的工程的信息。
2,再在有一个的工程的条件下,我们再建立一个源文件;“文件”——“新建”(快捷键Ctri+N),出现:建立源文件,选择“C++ Source ”,一般都是建立这种文件的(适用在当文件中适用)如果要建立头文件的话,选择“C/C++ Header File”,(适用在多文件工程中使用)命名,文件名称,点击“确定”,之后:进入编辑区,在主界面编写代码:如下编写完之后呢:可以按编译按钮调试程序,看看有没有错误,有的话改正,没有的话就可以再按连接按钮检查连接(多文件工程时常用,检查文件间是否正常连接),最后,点运行按钮,就可以运行了。
如果是您有代码如:cpp文件,或 .h 文件,想添加都VC6.0里来测试的话,可以这样做:首先,要理解一下文件扩展名为:cpp和.h文件扩张名是.h,代表的是头文件,一般是书写一些函数原型,以及一些在整个程序中常用到的结构体,频繁使用的函数说明,定义等等;文件扩张名为,cpp的,是C++中的源文件,也是最常用到的文件,每建立一个工程都要至少一个源文件(至少要有一个函数入口——主函数main() ),包含了核心代码;建立与运行说明:(以VC 6.0编译器为例,其他编译器类似)首先,打开VC 6.0编译环境;在菜单栏——文件(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新建”),在弹出的选择窗口中,选择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在填写工程名称,选择一个程序保存路径,点击“完成”,查看工程信息。
VC++ 6.0 编译器编译期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一、内存区域的划分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栈区(Stack):由编译器(Compiler)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的值等。
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二、测试案例(源码与反汇编对照)2.1 测试案例源码与反汇编对照为了能够形象地说明内存布局模型,先来看一段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代码(表3.1),其中,加粗文字(行最左端为行标号)为C源代码,未加粗文字(行最左端为地址)为反汇编后的指令代码。
看上去比较零乱,不过一定要耐住性子,后面的文字将基于此。
3.2 内存布局图对于该案例,以下几幅图形象地说明了第2节提到的内存5大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图中各区域的起始地址不是绝对的,不同的编译环境可能不完全相同,这里给出的只是一个典型示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区域地址编址方向也不同。
3、应用通过对第3节案例的理解,我们将对一些现象予以解释。
3.1、变量初始化1)局部变量将被分配在栈中,如果不初始化,则为不可预料值。
编译时,编译器将抛出一个编号为C4700警告错误(local variable '变量名' used without having been initialized)。
表4.1代码测试了局部变量未初始化的情况。
该测试的一个典型的输出结果为:-858993460,同时,编译时编译器抛出了一条警告错误。
内存空间分配
C/C++语言变量声明内存分配By---陆涛1、一个由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栈区(stack)—程序运行时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
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程序结束时由编译器自动释放。
2、堆区(heap)—在内存开辟另一块存储区域。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呵呵。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编译器编译时即分配内存。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4、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例子程序这是一个前辈写的,非常详细//main.cpp char aaa[3*2048*2048];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main(){int b;// 栈char s[] = "abc"; //栈char *p2; //栈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p1 = (char *)malloc(10);p2 = (char *)malloc(20);//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2、内存分配方式有三种:[1]从静态存储区域分配。
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
C语言程序的内存模型
C语言程序的内存模型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其特点之一就是直接操作内存。
了解C语言程序的内存模型对于编写高效和可靠的代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C语言程序的内存模型,包括内存的组成和分配方式,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内存。
1. 内存的组成计算机的内存由一系列连续的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称为一个字节(byte)。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占用的字节数是确定的,比如整型通常占用4个字节,字符型占用1个字节。
2. 栈与堆C语言程序的内存可以分为栈(stack)和堆(heap)两部分。
栈用于存储函数调用时的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的上下文信息,堆用于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在函数调用时,栈会自动为函数分配一块内存空间,称为栈帧(stack frame)。
栈帧中存储了函数的局部变量、返回地址等信息。
当函数调用结束后,栈帧会被销毁,释放出的内存可以被其他函数使用。
堆是一块动态分配的内存空间,用于存储程序中需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的对象。
比如通过malloc函数分配的内存块就位于堆中。
堆上的内存需要手动释放,否则会导致内存泄漏。
3. 全局变量与静态变量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程序运行期间都存储在静态存储区。
全局变量在程序开始执行时就会被分配内存空间,并一直存在于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中。
静态变量与全局变量类似,但其作用域限制在定义它的函数或文件内。
4. 内存分配与释放C语言提供了malloc和free函数用于在堆中动态分配和释放内存。
malloc函数接受一个字节数作为参数,返回指向分配内存的指针。
使用完动态分配的内存后,需要调用free函数释放内存,以便其他程序使用。
除了malloc和free,C语言还提供了calloc和realloc函数用于动态分配内存。
calloc函数在分配内存的同时会将内存块中的每个字节都初始化为0,而realloc函数可以在内存不足时重新分配更大的内存空间。
5. 指针与内存操作指针是C语言中重要的概念,它保存了内存地址。
c语言的四区模型
c语言的四区模型
C语言的内存分为四个区域,通常称为四区模型。
这些区域是:
1. 代码区(Code or Text Segment):
•也称为文本段,存储程序的执行代码。
•通常是只读的,不允许写入。
•包含程序的指令,例如函数、循环、条件语句等。
•在程序执行前就已经分配好,并且在程序运行期间不会改变。
2. 数据区(Data Segment):
•存储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在程序开始执行之前就已经分配好。
•数据区又分为:
•全局初始化区(Initialized Data Segment):存储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初始值。
•全局未初始化区(Uninitialized Data Segment,也称为BSS段,Block Started by Symbol):存储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未初始化值。
3. 堆区(Heap):
•动态分配内存的区域。
•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分配和释放内存,通过函数如malloc()、free()等来进行管理。
•堆的大小不固定,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增长或缩小。
4. 栈区(Stack):
•存储函数的局部变量、函数的参数值、返回地址等。
•在函数被调用时分配,在函数返回时释放。
•栈的大小是有限的,由系统设定,通常比堆的大小小得多。
这些区域在程序执行期间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和作用,了解它们有助于正确地管理内存和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
c 语言 memory model
C 语言内存模型1. 介绍C 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级编程语言,被广泛用于系统编程和应用程序开发。
在 C 语言中,对内存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而理解 C 语言内存模型对于程序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 C 语言的内存模型,包括内存布局、存储类别和内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内存布局C 语言程序的内存布局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代码区:存放程序的指令。
- 全局区:存放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 栈区: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以及函数的返回位置区域。
- 堆区:用于动态分配内存。
在 C 语言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这些区域的大小和分布会不断改变,程序员需要了解这些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内存管理。
3. 存储类别C 语言中有几种存储类别,包括自动存储类、寄存器存储类、静态存储类和外部存储类。
不同的存储类别有不同的作用和生存周期,程序员需要根据变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类别。
- 自动存储类:默认存储类别,存放于栈上,生命周期与作用域有关。
- 寄存器存储类:用于存放在寄存器中,以便快速访问。
- 静态存储类:用于指定变量的持久性和可见性。
- 外部存储类:用于声明在整个程序文件中可见的全局变量或函数。
了解这些存储类别的特点和用法,有助于程序员编写高效、可靠的 C 语言程序。
4. 内存管理在 C 语言中,内存的动态分配和释放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计算时。
C 语言提供了几种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方式,包括malloc、calloc、realloc和free等函数。
程序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存管理方式,避免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等问题。
C 语言还提供了一些内存相关的运算符和函数,如运算符、*运算符、sizeof运算符和memcpy函数等,这些都是程序员进行内存操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总结C 语言的内存模型是程序员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它直接关系到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深入学习 C 语言内存模型,可以帮助程序员编写高效、可靠的程序,在系统编程和应用程序开发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编译器后端,寄存器分配算法
编译器后端,寄存器分配算法寄存器分配,是通过将程序变量尽可能地分配到寄存器,从⽽提⾼程序执⾏速度的⼀种⽅法。
寄存器是编译器优化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好的寄存器分配能够提⾼程序执⾏速度超过250%);也是编译器理论中最热点的研究领域之⼀(研究界已经提出来⼤量寄存器分配相关的算法)。
1. 图着⾊(graph coloring)⽅法是解决寄存器分配问题最常⽤的⽅法。
利⽤相交图(interference graph)来表⽰程序变量的⽣命期是否相交,将寄存器分配给变量的问题,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给相交图着⾊:相交图中,相交的节点不能着同⼀颜⾊;每⼀种颜⾊对应⼀个寄存器。
Chaitin等⼈最早提出了基于图着⾊的寄存器分配⽅法其着⾊思路采⽤了Kempe的着⾊⽅法,即,任意⼀个邻居节点数⽬少于k的节点,都能够被k着⾊。
判断⼀个图是否能够被k(k>=3)种颜⾊着⾊,即k着⾊问题,被Karp证明是⼀个NP-complete问题。
但是,寄存器分配不仅仅是图着⾊的问题。
当寄存器数⽬不⾜以分配某些变量时,就必须将这些变量溢出到内存中,该过程成为spill。
最⼩化溢出代价的问题,也是⼀个NP-complete问题。
如果简化该问题——假设所有溢出代价相等,那么最⼩化溢出代价的问题,等价于k着⾊问题,仍然是NP-complete问题。
此外,如果两个变量的⽣命期仅仅因为出现在同⼀个拷贝指令中⽽相邻,那么,通过将这两个变量分配到同⼀个寄存器,就可以消除该拷贝指令,成为coalescing。
这个⽅向的努⼒在Chaitin的⽂章以后的1/4个世纪,成为推动寄存器分配的主要动⼒之⼀,涌现出了包括aggressive coalescing,conservative coalescing和optimistic coalescing。
但是,将两个变量分配到同⼀个寄存器,等价于将这两个变量合并成同⼀个变量,⽣命期合并,因⽽会加剧相交图的聚簇现象,降低相交图的可着⾊性。
c语言中的内存分配
c语言中的内存分配C语言中的内存分配在C语言中,内存分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内存来存储变量、数据结构和函数调用等信息。
合理地管理内存分配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C语言提供了几种内存分配的方式,包括静态分配、栈分配和堆分配。
静态分配是指在程序编译时就分配好内存空间,这些变量的内存空间在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中都存在。
栈分配是指在函数调用时分配内存空间,函数返回后会自动释放这些变量的内存空间。
堆分配是指在程序运行时手动申请和释放内存空间,这些变量的内存空间需要我们手动管理。
静态分配是最简单的内存分配方式之一。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关键字static来定义静态变量。
静态变量的内存空间在程序启动时就会被分配,并且一直存在,直到程序结束。
静态变量的作用域只限于所定义的文件,其他文件无法访问。
静态变量通常用于保存全局变量或者在函数调用之间传递数据。
栈分配是C语言中常用的内存分配方式之一。
在函数调用时,函数的参数和局部变量都会在栈上分配内存空间。
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每次函数调用时,栈会分配一块内存空间来存储函数的参数和局部变量。
当函数返回时,栈会自动释放这些变量的内存空间。
因此,在栈上分配的变量的生命周期是函数调用的时间,函数返回后这些变量就会被销毁。
堆分配是C语言中最灵活的内存分配方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手动申请和释放堆内存空间。
C语言提供了两个函数来实现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分别是malloc和free函数。
malloc函数用于申请一块指定大小的堆内存空间,而free函数用于释放之前申请的堆内存空间。
堆内存的生命周期由我们自己来管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完堆内存后,一定要记得及时释放,避免造成内存泄漏。
在进行内存分配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些问题。
首先,要合理估计所需的内存大小,避免申请过多或者过少的内存空间。
其次,要注意内存的使用和释放的次序,避免使用已经释放的内存空间。
C语言的内存分配方式
C语言的内存分配方式1.静态内存分配:静态内存分配是指在程序编译时,为变量和对象分配固定的内存空间。
这些变量和对象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存在,不会被自动释放。
静态变量声明在函数体外部,它们在程序启动时自动初始化,只分配内存一次,并且在程序结束时被释放。
静态变量可以在函数内部使用static关键字进行声明。
这些变量也只分配一次内存空间,但它们具有全局可见性,在函数调用之间保持状态。
2.栈内存分配:栈内存分配是指在函数调用时,为局部变量和函数参数分配内存空间。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临时变量,函数调用信息等。
栈内存的分配和释放都由编译器自动处理,不需要手动管理。
当函数调用结束时,栈帧被销毁,局部变量的内存空间也被释放,可以被重新使用。
3.堆内存分配:堆内存分配是指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为变量和对象分配内存空间。
堆是一种由操作系统维护的动态数据结构,它提供了灵活的内存管理方式。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malloc, calloc, realloc等函数分配堆内存。
这些函数分配的内存空间在不需要时需要手动释放,以防止内存泄漏。
堆内存的分配方式灵活,可以根据程序的需要动态调整。
但是,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需要程序员手动管理,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或者内存溢出等问题。
总结:C语言的内存分配方式包括静态内存分配、栈内存分配和堆内存分配。
静态内存分配在程序编译时完成,分配的内存空间在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内存在。
栈内存分配在函数调用时完成,分配的内存空间在函数调用结束时被自动释放。
堆内存分配在程序运行时动态进行,分配的内存空间需要手动释放。
不同的内存分配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程序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存分配方式,以实现高效的内存管理。
c语言的四区模型
c语言的四区模型C语言的四区模型是指C程序在内存中的四个主要区域,包括文本区、数据区、堆区和栈区。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区域的特点和功能:1. 文本区(Text Segment):文本区存储程序的代码段,包括可执行的机器代码。
这部分区域通常是只读的,且在程序运行时不会被修改。
文本区还包括一些常量,比如字符串常量和全局常量。
在程序运行时,文本区的内容被加载到内存中,并且每个程序只有一个文本区。
2. 数据区(Data Segment):数据区包括程序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数据区又分为初始化数据区和未初始化数据区。
初始化数据区存储已经赋初值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而未初始化数据区存储未赋初值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数据区的大小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确定,程序运行时会分配内存空间来存储数据区的内容。
3. 堆区(Heap):堆区是动态分配内存的区域,用来存储程序运行时动态分配的内存空间。
在C语言中,通过malloc()、calloc()、realloc()等函数可以在堆区分配内存。
堆区的大小不固定,可以根据程序的需要动态分配和释放内存。
堆区的内存管理需要程序员手动管理,确保及时释放不再需要的内存,以避免内存泄漏的问题。
4. 栈区(Stack):栈区用来存储函数的局部变量、函数的参数和函数的返回地址。
每次函数调用时,都会在栈区分配一块内存来存储函数的相关信息。
栈区的内存是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管理的,即最后进栈的数据最先出栈。
栈区的内存分配和释放是由编译器自动管理的,程序员无需手动干预。
栈区的内存大小通常是有限的,程序运行时会自动分配一定的栈空间,当栈区的内存不足时,会导致栈溢出的错误。
总的来说,C语言的四区模型是程序在内存中的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特点。
了解和掌握这四个区域的概念和运行机制,有助于程序员编写高效、健壮的C语言程序,同时避免内存管理的相关问题。
通过合理的内存分配和释放,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
C语言中的内存模型是什么?
C语言中的内存模型是什么?在学习和使用 C 语言的过程中,理解内存模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内存模型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幕后舞台,程序中的各种数据在上面表演着存储和读取的戏码。
那么,C 语言中的内存模型到底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计算机内存的基本概念说起。
计算机内存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仓库,用来存放程序运行时需要的数据和指令。
这些数据和指令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就好像仓库中的每个房间都有一个门牌号。
在 C 语言中,内存被划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用途。
首先是栈区(Stack),它就像是一个临时的工作区。
当函数被调用时,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就会在栈区中分配内存。
这些变量的存储空间会在函数执行结束后自动释放,就好像你在临时工作台上用完的工具会被自动收走一样。
堆区(Heap)则是一块相对自由的内存区域。
程序可以通过特定的函数(如`malloc` 和`free`)在堆区中手动分配和释放内存。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自由市场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租用或退还摊位。
但要注意,如果在使用完堆区的内存后没有及时释放,就会导致内存泄漏,就像你租了摊位却忘了还,别人也没法用了。
全局区(Global Area)用来存储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全局变量在整个程序的运行期间都存在,而静态变量则根据其作用域的不同,在特定的范围内保持其值。
可以把全局区想象成一个永久性的展示区,里面的东西一直摆在那里,除非程序结束才会被清理。
常量区(Constant Area)存放着常量字符串和其他常量数据。
这些数据在程序运行期间不能被修改,就像是被固定在那里的展品,谁也不能动。
代码区(Code Area)则存储着程序的机器代码,也就是 CPU 能够直接执行的指令。
那么,C 语言是如何管理这些内存区域的呢?对于栈区,它遵循着“先进后出”的原则。
函数的调用和返回就像是往栈里压入和弹出数据,非常高效但空间有限。
堆区的管理则相对复杂,需要程序员自己小心处理,以避免出现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in()例程的栈(Stack) 0x0012fec8 0x0012fecc 0x0012fed0 *char2(指针) *char1(指针) init_array_l2[0] …… init_array_l2[9] init_array_l1[0] …… init_array_l1[9] no_init_array_l1[0] …… no_init_array_l2[9] no_init_array_l1[0] …… no_init_array_l1[9] init_l2 init_l1 no_init_l2 no_init_l1 图3.1 低地址
表 4.2 未初始化全局变量测试
#include <iostream.h> int no_init_g1; void main(void) { cout<<no_init_g1<<endl; } 该测试的输出结果为:0。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1
3)全局变量初始化为 0 与不初始化效果一样。请留意表 3.1 第 9 行代码,即 int init_array_g1[10]={0}; //初始化的全局数组 1 我们原来的意图是将 init_array_g1[]第 0 个元素初始化为 0(其它元素也将被初始化 为 0) ,然而从该案例的内存布局来看,init_array_g1[]被安排在 “全局区(静态区)未 初始化区域(图 3.2a 所示) 。 ” 因此,对于全局变量初始化为 0 和不初始化是一样的。对于本案例有, int init_array_g1[10]={0}; //初始化的全局数组 1 等效于: int init_array_g1[10]; //初始化的全局数组 1 当然,出于谨慎,我们还是建议在使用全局变量前对其初始化。 4.2 变量初始化对代码空间的影响 本小节仍然讨论变量初始化问题,但出于重视,我们将其独立成小节。 现来看两个测试 案例。 案例 1:建立 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 工程,工程名:Test1,代码如表 4.3。
dword ptr [ebp-10h],0DEh
20: 21: 22:
004106FC 00410706 0041070B 0041070D 00410713
int no_init_array_l1[10]; int no_init_array_l2[10]; int init_array_l1[10]={0};
3.2 内存布局图 对于该案例,以下几幅图形象地说明了第 3 节提到的内存 5 大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图 中各区域的起始地址不是绝对的, 不同的编译环境可能不完全相同, 这里给出的只是一个典 型示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区域地址编址方向也不同。
Page 2/7
VC ++ 6.0 编译器编译期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mov mov dword ptr [ebp-0Ch],6Fh
//未初始化的局部变量 1 //未初始化的局部变量 2 //初始化的局部变量 1 //初始化的局部变量 2 //未初始化的局部数组 1 //未初始化的局部数组 2 //初始化的局部数组 1
19:
004106F5
int init_l2=222;
表 4.3 工程 Test1
int init_array_g1[10000000]={0}; //初始化的全局数组 1 void main(void) { } 编译成 Debug 版本, 察看 Debug 目录下的 Test1.exe 可执行文件大小, 典型大小约 184KB
Page 5/7
VC ++ 6.0 编译器编译期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约 0.18MB) 。 案例 2:建立 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 工程,工程名:Test2,代码如表 4.3。
//123456 在常量区,char1 在栈上。 //分配得来得 20 字节的区域在堆区
dword ptr [ebp-0B4h],offset string "123456" (00426ee8)
25:
00410738 0041073A 0041073F 00410742
26:
}
00410748 00410749 0041074A 0041074B 00410751 00410753 00410758 0041075A 0041075B
0x0042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0
0x0042c028
0x0042c000 0x0042bffc 0x0042bff8
低地址 4个字节
Page 3/7
VC ++ 6.0 编译器编译期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全局区(静态区) 已初始化部分 高地址 0x0042c658 init_static init_array_g2[9] …… init_array_g2[0] init_g2 init_g1 图3.2b
0x0042630 0x0042b62c 0x0042b628
低地址 4个字节
堆(Heap) 如果动态内存申请成功,则char2将指向该区域 图3.4
Page 4/7
VC ++ 6.0 编译器编译期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4. 应用
通过对第 3 节案例的理解,我们将对一些现象予以解释。 4.1 变量初始化 1)局部变量将被分配在栈中,如果不初始化,则为不可预料值。编译时,编译器将抛 出一个编号为 C4700 警告错误(local variable '变量名' used without having been initialized) 。 表 4.1 代码测试了局部变量未初始化的情况。
表 4.1 未初始化局部变量测试
#include <iostream.h> void main(void) { int no_init_l1; //未初始化的局部变量 1 cout<<no_init_l1<<endl; } 该测试的一个典型输出结果为: -858993460, 同时, 编译时编译器抛出了一条警告错误。 2)全局变量如果不初始化,则默认为 0,编译时编译器不提示“变量未初始化” 。 表 4.2 代码测试了全局变量未初始化的情况。
mov mov xor lea rep stos mov mov xor lea rep stos mov push call add mov pop pop pop add cmp call mov pop ret dword ptr [ebp-88h],0 ecx,9 eax,eax edi,[ebp-84h] dword ptr [edi]
23:
00410715 0041071F 00410724 00410726 0041072C
int init_array_l2[10]={1};
dword ptr [ebp-0B0h],1 ecx,9 eax,eax edi,[ebp-0ACh] dword ptr [edi]
//初始化的局部数组 2
12: 13: 14: 15:
static int init_static=3; void main(void) {
push mov sub push push push lea mov mov rep stos ebp ebp,esp esp,0F8h ebx esi edi edi,[ebp-0F8h] ecx,3Eh eax,0CCCCCCCCh dword ptr [edi]
24:
0041072E
char *char1="123456"; char *char2=(char *)malloc(20);
14h malloc (004049b0) esp,4 dword ptr [ebp-0B8h],eax edi esi ebx esp,0F8h ebp,esp __chkesp (00410690) esp,ebp ebp
3. 测试案例(源码与反汇编对照)
3.1 测试案例源码与反汇编对照 为了能够形象地说明内存布局模型,先来看一段 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 代码(表 3.1) ,其中,加粗文字(行最左端为行标号)为 C 源代码,未加粗文字(行最左端为地址) 为反汇编后的指令代码。看上去比较零乱,不过一定要耐住性子,后面的文字将基于此。
VC ++ 6.0 编译器编译期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VC ++ 6.0 编译器编译期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作者:合肥工业大学 杨铸 网址: 电邮:fairyfar@ 2008.04.04 清明节 Scripted by FairyFar.
1. 关于本文
Page 1/7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1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2 //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1 //初始化的全局变量 2 //未初始化的全局数组 1 //未初始化的全局数组 2 //初始化的全局数组 1 //初始化的全局数组 2 //未初始化的静态量
VC ++ 6.0 编译器编译期存储器分配模型(内存布局)
//初始化的静态量
004106D0 004106D1 004106D3 004106D9 004106DA 004106DB 004106DC 004106E2 004106E7 004106EC
16: 17: 18:
004106EE
int no_init_l1; int no_init_l2; int init_l1=111;
表 3.1 测试源码与反汇编对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include <malloc.h> int no_init_g1; int no_init_g2; int init_g1=111; int init_g2=222; int no_init_array_g1[10]; int no_init_array_g2[10]; int init_array_g1[10]={0}; int init_array_g2[10]={1}; static int no_init_st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