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压实施工质量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方回填压实施工质量标准
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2.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
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经试验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可参见
附表3-2规定。
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谊数附表3-2
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见附表3-3。
填土工程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附表3-3
3.4 几种地区特殊土
3.4.1 湿阳性黄土
1.现象
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建(构)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水(雨水,生产、生活废水)的不同
程度的浸湿后,地基常产生大量不均匀下沉(陷),造成建(构)筑物裂缝、倾斜甚至倒塌。
2.原因分析
湿陷性黄土又称大孔土,与其他黄土同属于粘性土,但性质有所不同,它在天然状态下,
具有很多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并常夹有由于生物作用所形成的管状孔隙,天然剖面呈竖
直节理,具有一定抵抗移动和压密的能力。它在干燥状态下,由于土质具有垂直方向分
布的小管道,几乎能保持竖直的边坡。但它受水浸湿后,土的骨架结构迅速崩解破坏产
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陷,因此使建筑物也随之产生变形甚至破坏。 3.预防措施
(1)换土法:将湿陷性黄土挖去一层(厚约1.0~3.0m),用原土或灰土再分层回填夯实,
夯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夯实后,土的孔隙减小,湿陷性降低。
(2)重锤夯实法;采用重2.0~3.0t的截头圆锥体钢筋混凝土夯锤,起吊4.0~6.0m
高自由下落夯击土层,一夯换一夯,使土层密实度提高,夯实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宽不
小于0.6m,适于消除1.0~2.0m厚的土层湿陷性。采用重锤夯实回填土地基时,应
分层进行,每层虚铺土厚度一般相当于锤底直径,夯击遍数应通过试夯确定,试夯层数
不宜少于二层,土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相当于塑限含水量±2%较合适。
(3)强夯法:用8~16t的重锤,从6~20m高自由落下夯击土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适
于消除5~8m厚的土层湿陷性。
(4)灰土挤密桩法;基底设灰土挤密桩,处理宽度每边超出基础宽0.5m,桩顶设不小
于0.5m厚的灰土垫层,可挤密地基土,提高承载力,消除5~10m厚土层的湿陷性。
(5)做好排水防水;做好建筑场地周围的排水、防洪设施,建筑场地应有不小于2%的
坡度,防止雨水浸泡基坑,建筑物周围散水应适当加宽(做成1.2~1.5m),并设隔
水层。做好屋面雨水和室内地面水的防水措施。地下管道、水池、化粪池应与建筑物
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严防漏水、渗漏,尽量保持原土层的干湿状态。
4.治理方法
(1)如建筑物变形已基本稳定,只需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对受损
部位进行必要的修补加固。
(2)如变形较严重,尚未稳定,除做好排水外,可采取在基础周围或一侧设石灰桩、灰砂
桩加固,使起到挤密加固地基的作用,或用化学注浆或注碱液加固地基,以改善黄土湿
附性质,提高地基承载力。
(3)如基础、墙开裂系因基底部有墓坑下沉造成,则应重新回填灰土夯实空虚墓坑,并加
大基底面尺寸。
(4)对结构物出现倾斜,可采取浸水矫正,即在结构物倾斜的相反方向钻孔(或挖沟)注水
而产生湿陷,使倾斜得到矫正,必要时适当加压,以加快矫正速度。浸水法适于土层含
水量较低的情况,加压矫正则用于含水量较高的情况。
3.4.2 膨胀土
1.现象
膨胀土为一种高塑性粘土,一般承载力较高,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
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等特性,性质极不稳定。常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竖向
或水平的胀缩变形,造成位移、开裂、倾斜甚至破坏,且往往成
群出现,尤以低层平房
严重,危害性很大,裂缝特征有外墙垂直裂缝,端部斜向裂缝和窗台下水平裂缝,内、
外山墙对称或不对称的倒八字形裂缝等;地坪则出现纵向长条和网格状的裂缝。一般于
建筑物完工后半年到五年出现。
2.原因分析
主要是膨胀土成分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强的蒙脱石(微晶高岭土)、伊利石(水云母)、硫化
铁和蛭石等膨胀性物质,土的细颗粒含量较高,具有明显的湿胀干缩效应。遇水时,土
体即膨胀隆起(一般自由膨胀率在10%以上),产生很大的上举力,使房屋上升(可高达10cm);
失水时,土体即收缩下沉,由于这种体积膨胀收缩的反复可逆运动和建筑物各部挖方深度、
上部荷载以及地基土浸湿、脱水的差异,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升、降运动,造成建筑
物出现裂缝、位移、倾斜甚至倒塌。
3.预防措施
(1)提前整平场地,使场地经过雨水预湿,减少挖填方湿度过大的差别,使含水量得到新的
平衡,大部分膨胀力得到释放。
(2)尽量保持原自然边坡、保持场地的稳定条件,避免大挖大填。基础适当埋深或用墩式基
础、桩基础,以增加基础附加荷载,减小膨胀土层厚度,减轻升降幅度,但成孔时切忌向
孔内灌水,成孔后宜当天浇筑混凝土。
(3)临坡建筑不宜在坡脚挖土施工,避免使坡体平衡改变,使建筑物产生水平膨胀、位移。
(4)采取换土处理,将膨胀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用灰土、土石混合物或砂砾回填夯实;或
用人工垫层如砂、砂砾作缓冲层,厚度不小于90cm。
(5)在建筑物周围做好地表渗、排水沟等,散水坡适当加宽(可做成宽1.2~1.5m),其下
做砂或炉渣垫层,并设隔水层。室内下水道设防漏、防湿措施,使地基土尽量保持原有天
然湿度和天然结构。
(6)加强结构刚度,如设置地箍、地梁,在两端和内外墙连接处,设置水平钢筋加强连接等。
(7)做好保湿防水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做好现场施工临时排水,避免基坑(槽)浸泡和
建筑物附近积水。基坑(槽)挖好后,及时分段快速施工完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