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学霸笔记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学霸笔记一、力的概念与性质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速度的原因。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1.2 力的性质(1)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2)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决定了力的效果。
(3)多个力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二、力的应用2.1 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时将保持静止,物体运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其大小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作用力。
2.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受力时的运动情况,其中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平衡和不平衡状态等。
三、力的计算3.1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根据三角形法则或者正交投影法则进行计算。
3.2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可以将合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使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进行计算。
3.3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它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称为力的平衡。
根据平衡条件可以解得多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摩擦力与归纳力4.1 摩擦力摩擦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一种力,主要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静止状态下的摩擦力,而动摩擦力是运动状态下的摩擦力。
4.2 归纳力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些力不是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的话,就会产生归纳力。
归纳力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有关,大小与力的大小有关,通常使用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
五、力的应用举例5.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者缩短量,可以间接得到力的大小。
5.2 简易斜面问题当物体沿着斜面滑动时,可以利用受力分析来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包括加速度、摩擦力等。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 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掌握力学知识对于学生建立起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包括运动的描述与研究、牛顿运动定律、力和动量、动能和机械能、功和动力等内容。
一、运动的描述与研究1. 运动的描述方式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这些描述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
位置的描述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坐标, 速度的描述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与方向, 加速度的描述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2. 运动的图像和图象通过运动图像和图象可以更直观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图象、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和曲线运动图象。
3. 运动的描述实例例如: 小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它阐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状态, 即物体要么保持静止, 要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即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公式表述为: F=ma。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即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大小的反作用力, 但是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三、力和动量1. 力的概念和测定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测定可通过力传感器等装置进行。
2. 力的运算力的运算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 这些运算可以通过矢量分解的方法来进行。
3.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量的计算公式为: p=mv, 其中p为动量, m为质量, v为速度。
四、动能和机械能1.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Ek=1/2*mv^2, 其中Ek为动能, m为质量, v为速度。
八年级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八年级的力学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斜面运动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力的定义及分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推动或拉动物体的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顿(N),力的方向是力的作用方向,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表示。
根据力的性质,可以把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包括弹力、摩擦力和支持力,非接触力包括重力、静电力和磁力等。
二、力的作用1. 合力和平衡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合力叫做合力。
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会产生运动或形变。
2. 物体在运动中的受力分析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力有重力、空气阻力、弹力等,这些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3. 斜面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其受力会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影响,根据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向和斜面的倾角,可以求解不同方向的合力和加速度等。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速度不变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两个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力与运动1. 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改变率等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
五、应用1. 自由落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做垂直向下的运动,速度逐渐增大,这种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简谐振动物体以等幅度围绕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来回运动的运动,叫做简谐振动。
3. 圆周运动物体在圆周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该运动的向心力与轨道半径、速度和质量等相关。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
1. 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需要了解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定义,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描述了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关系。
3.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属性,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惯性和碰撞过程中的力的作用。
4. 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常见的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是物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6. 弹簧力: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称为弹簧力,和弹性系数和变形量有关。
7. 摩擦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时产生的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
8. 斜面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需要考虑斜面的倾角和摩擦力的影响。
9. 能量:物体的能力做功能和引起变化的能力称为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10. 功:当力作用于物体上,并使物体移动一段距离时,所做的功就是力乘以位移的乘积。
以上是初二物理力学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力、质量、加速度等方面内容。
作为学习物理的重点知识点之一,力学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八年级物理力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质量和重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单位是千克。
重量是物体受重力作用时,在重力场中的受力大小,它是一个向下的矢量,单位是牛。
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系,但两者不是等同的。
二、力的概念和测量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物体的变化,比如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形状等,它是矢量量,都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为了测量力的大小,科学家发明了一些工具,比如弹簧测力计、压力传感器等。
三、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指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物体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四、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的经典定律,它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五、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所引起的阻力。
摩擦力又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初保持静止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六、压力和压强压力是单位面积所受的力的大小,它的单位是“帕斯卡”,即牛/平方米。
而压强则是指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它与压力成正比。
七、功和机械能功是力使物体发生移动所作的功,是标量量,它与力的大小、移动的距离和力的方向有关。
机械能是物体具有的能量,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的能量。
八、简单机械和杠杆原理简单机械是指没有内部机构并且只能定点作用的简单物体。
六种简单机械包括杠杆、轮轴、滑轮、斜面、楔子和螺旋等。
而杠杆原理是指杠杆两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它是应用广泛的力学原理之一。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章节。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
一、运动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在运动中,我们需要考虑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因素。
1.加速运动a.平均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平均加速度(a)=(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b.加速度/减速度:物体速度每秒钟增加/减少的大小。
c.自由落体:物体在无阻力情况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2.匀速运动a.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恒定,在一条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v)=位移(s)÷时间(t)。
b.匀速曲线运动:物体在一条曲线上做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二、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状态的运动学与力学的综合学科。
在力学中,我们需要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力的平衡等因素。
1.力的性质a.力的作用点:力作用的物体上的点。
b.力的方向:力的作用方向。
c.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叫做力的大小或作用力。
d.力的单位:牛。
2.力的平衡a.力的平衡条件:当物体受到多个力时,只有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b.力的平衡法则: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外力等于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之积。
3)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对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
3.摩擦力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接触的表面相互作用引起的阻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受力物体的质量有关。
a.静摩擦力:物体因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受到的阻力。
b.动摩擦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三、功、能量和动量1.功功是指力作用的物体移动一定距离时所做的功,功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功(W)=力(F)×路程(s)。
2.能量能量是指物体拥有做功的能力。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1.速度和加速度:-物体的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s/t,其中v为速度,s为距离,t为时间。
-加速度是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a为加速度,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2.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 第二定律(力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 = ma,其中 F 为力,m 为物体质量,a 为加速度。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施力物体上。
3.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可以通过重力公式 F = mg 计算,其中 F 为重力,m 为物体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m/s²)。
4.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拆分为多个力的过程。
分解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三角函数计算。
5.力的图示法:-力的图示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6.动量与冲量:-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动量的计算公式为p = mv,其中 p 为动量,m 为物体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冲量是力在一段时间内作用于物体的总量。
冲量的计算公式为J=FΔt,其中J为冲量,F为力,Δt为时间间隔。
7.机械能与功:-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Ek =1/2mv²,其中 Ek 为动能,m 为物体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Ep = mgh,其中 Ep 为势能,m 为物体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高度。
物理八年级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知识点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运动。
- 加速运动:物体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
- 参照物:用于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体。
3. 力与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4. 机械运动- 杠杆: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省力或省距离。
-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 斜面: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通过增加距离来减少所需的力。
5. 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 热学基础-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 热膨胀和冷缩: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或长度的变化。
7.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程度不同,导致光的分散。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的原因。
2.力的计量: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力的计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3.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平动、转动和形变。
4.力的合成:合力是指多个力的效果合成为一个力的结果。
5.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二、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F=ma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所产生的力。
2.摩擦力的特点: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粗糙程度有关。
3.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物体在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物体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四、力的作用与力的性质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和物体的质量、地球的质量有关,计量单位是牛顿。
2.弹力: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3.引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是由于物体的质量而产生的。
4.正常力:是支撑着物体的力,垂直于支撑面。
五、压力和压强1.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2.压力的计量单位:帕斯卡(Pa)或牛顿/平方米(N/m²)。
3.压力的计算公式:P=F/A(压力=力/面积)。
4.压强:是指物体受到的外界力导致的单位面积上的承压程度。
六、力的简单机械应用1.斜面:可以将负重分成横向的水平力和纵向的垂直力。
2.杠杆:可以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3.轮轴: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时将力转化为力矩。
4.力的传递:应用滑轮、传动带、齿轮等方式将力传递给其他物体。
七、功和机械能1.功的概念:当力作用于物体使其发生位移时所做的功。
2.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乘以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余弦值。
八年级物理力学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学必背知识点引言: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分支之一,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物理现象。
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因此,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物理力学必背知识点。
一、基础概念1.力、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在另一物体上的力就是反作用力。
2.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
3.力的合成多个力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的合力就称作力的合成。
二、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所运动的路程相等,即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所运动的路程不相等,即速度不断改变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
3.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公式v = v0 + at(速度公式)s = v0t + 1/2at^2(位移公式)v^2 = v0^2 + 2as(动能公式)三、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所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而物体的质量越大,产生的加速度越小。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受到一个与其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四、力的性质1.作用方向力的作用方向可以是平行、垂直、斜向等多个方向。
2.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的物体上的一个点,向该点施加的力就是作用力。
3.作用对象力的作用对象是受力的物体,接受力的物体才会受到相应的作用效果。
五、功和能量1.功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称为功。
功的大小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物体的移动距离。
2.能量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力称为动能,而物体由于受到外力等原因而形成的物理状态则称为势能。
六、弹性势能和弹性形变1.弹性势能物体在弹性形变的过程中,会将一部分能量存储在物体中,这部分能量就成为了弹性势能。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八年级物理力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摩擦力、压强、简单机械等知识点。
下面是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具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式。
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为x=v₀t,y=gt²/2,v=v₀-gt,其中x为水平方向位移,y为竖直方向位移,v₀为初速度,t为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
2.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受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方程为y=gt²/2,v=gt,其中y为竖直方向位移,v为竖直方向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3. 斜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具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方式。
斜抛运动的运动方程为x=v₀xt,y=gt²/2+v₀yt,v=√(v₀x²+v₀y²+2axy),其中x为水平方向位移,y为竖直方向位移,v₀x 为初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v₀y为初速度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t 为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a为加速度。
4.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会发生改变。
5.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a=F/m,其中a为加速度,F为作用力,m为物体质量。
6.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对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7.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粗糙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8.静摩擦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前静止不动的最大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垂直分力的大小相等,方向与外力相反。
9.滑动摩擦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01 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2 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功 1、力学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 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八年级物理l力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l力学知识点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介绍:物理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涉及许多分支,力学则是其最为基础的部分之一,通常也叫做牛顿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包括牛顿三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功、动能、机械能、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力学。
一、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除非作用于物体的外力不平衡。
这就意味着,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定律也解释了为什么汽车在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冲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述为F=ma,也就是说一个物体所受的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受到相同的力时,加速度不同,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的。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互相作用力的概念,即: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都会产生互相相等且相反方向的作用力。
例如:身处平流道中的船,在水中向后推动水,水也会向前反推船。
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天体间引力作用的定律,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并涉及到很多领域。
该定律的描述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这个引力与他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这个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描述了不仅将物体拉向地球的引力是由矢量合力引起的,天体间的引力同样遵守相似的规律。
三、功功的定义是描述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即把物体从一个状态改变到另一个状态的能量。
如果物体的位移与所受作用力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功就是正的,而如果角度为钝角,功则为负,这表明了它在运动中消耗的能量。
例如:一个人在靠近的距离内跑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举起一个小球,但是在跑起来之后,这个人就需要用更多的力来举起同等大小的小球。
四、动能动能是运动物体的能量,通常用“K”或者“E”来表示。
它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并且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2. 机械运动——参照物3. 机械运动——速度4.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5. 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 认识力——重力7. 认识力——摩擦力8. 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9. 力的合成10. 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11.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12. 力与运动——惯性13. 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4. 液体压强:P=ρgh15. 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6.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7. 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18. 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19. 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件20.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21. 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22. 简单机械——斜面23.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4. 功的原理25. 功率26. 机械效率27. 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我们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在八年级中学习物理力学,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一、运动基本概念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位置随时间的改变,通常都用速度、加速度、位移、位移时间来描述。
1.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是米每秒。
2. 加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是速度差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是米每秒平方。
3. 位移:是指物体由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路程,通常用符号Δs 表示。
4. 位移时间: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通常用符号Δt表示。
二、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做匀速运动的情况,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加速度为0。
公式:v=Δs/Δt;v1=v2其中,v表示速度,Δs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v1和v2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任意两个时刻的速度。
三、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做的速度大小或方向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运动,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为0。
公式:v=Δs/Δt;a=(v2-v1)/Δt其中,v表示速度,Δs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v1和v2表示变速直线运动任意两个时刻的速度。
四、重力和斜抛运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所施加的吸引力,斜抛运动是一种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沿着任意角度做抛体运动的情形。
1. 重力公式:F=mg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是牛顿。
2. 斜抛运动的公式:(1)落点公式:Δx=v0xt其中,Δx表示落点水平距离,v0x表示初始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t表示飞行时间。
(2)落地速度公式:v=gt其中,v表示物体落地时的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飞行时间。
五、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运动定律,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加速度大小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 运动学基本概念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它是物理力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学科。
在运动学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
1.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初始位置到末位置之间的距离差。
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重要物理量,通常用Δx表示。
位移有方向性,它的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1.2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物体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位移。
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它是一个矢量量。
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1.3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变化率的物理量,它是速度的变化率。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它是一个矢量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物理力学的基石,它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或合外力作用平衡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定律,它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物体的运动中,往往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这些力可能会合成一个合力,或者分解成多个分力作用在物体上。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描述多个力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原理。
根据拉力、压力、张力等力的作用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求出物体的合力、分力等。
4. 能量与功能量是指物体具有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是描述物体内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能力。
在物理力学中,有机械能、动能、势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属性。
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它是描述力对物体产生的变化的物理量。
八年级物理力学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力学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一、速度、位移和加速度1. 速度(Velocity):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2. 位移(Displacement):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
3. 加速度(Acceleration):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二、力和摩擦力1. 力(Force):是导致物体改变速度或形状的原因。
2. 摩擦力(Friction):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三、力的作用效果1. 平衡力(Balanced Force):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它的速度保持不变。
2. 不平衡力(Unbalanced Force):当物体受到不平衡力时,它的速度会改变。
四、力的测量和图示1.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 力的图示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和方向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静止时,保持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 = 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六、牛顿第三定律1.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七、重力和弹力1. 重力(Gravity):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 弹力(Elastic Force):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的反作用力。
八、斜面上的力1. 斜面上的重力分解为垂直分力和平行分力。
2. 斜面上的垂直分力决定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
九、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1.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表面性质有关。
2. 滑动摩擦力使物体在表面上滑动。
十、摩擦力和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使物体在表面上静止不动。
2. 当施加的力超过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滑动。
十一、机械工作和功率1. 机械工作是力在物体上的作用。
2. 功率(Power)表示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
以上为八年级物理力学现象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1. 速度与加速度在物理学中,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概念。
1.1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通常用公式表示为:速度= 距离 / 时间。
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每秒(m/s)。
1.2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改变速度的速率。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或减少,那么它就有加速度。
加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每秒的平方(m/s²)。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
2.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
换句话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2.2 第二定律(力学定律)第二定律也被称为力学定律,它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即 F = m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质量,a 表示加速度。
2.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说明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特性。
根据第三定律,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将会同时产生另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
3. 力与运动3.1 力的定义力是一种物理量,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具有大小和方向,通常用矢量来表示。
力的单位通常是牛(N)。
3.2 力的效果力对物体的效果可以分为两种:平衡和不平衡。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不会产生运动。
而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
3.3 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阻止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作用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动摩擦力作用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
4. 动量与碰撞4.1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上它的速度。
动量的单位通常是千克·米每秒(kg·m/s),记作 p。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大汇总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大汇总
一、力的概念和性质
1.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2. 力的性质:力有大小和方向,并且可以相互叠加。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力的表示和测量
1.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测量方法:弹簧秤、弹性挠度等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力的
大小。
三、力的效果和合力
1. 力的效果:力的作用会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或者状态。
2. 合力:多个力合成的结果称为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
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四、力的图示和分解
1. 力的图示:用箭头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力
的大小。
2. 力的分解:可以将复杂的力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力,方便进行
问题的求解。
五、力的计算和应用
1. 力的计算:根据力的定义,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
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也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计算力的大小。
2. 力的应用:力可以用来解释运动、平衡、碰撞等现象,是物
理学的重要概念。
六、重力的影响和计算
1. 重力的影响: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2. 重力的计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
物体的重量和重力加速度。
七、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1. 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时产生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
摩擦力。
2. 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以上是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的大致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
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法:
(1)力的示意图
(2)力的图示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9、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
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
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10、相互作用力: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
体上。
11、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2、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13、滑动摩擦力: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14、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