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初单元练习试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答题,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老年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热议。

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紧密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2.《三字经》是弘扬国学的重要读本。

古人云:“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三字经》中出现“周武王,始伐纣。

八百载,最长久”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郡县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内阁制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5.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 B.政府张贴金榜公布科考结果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6.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我校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B.义和团反帝斗争C.甲午中日战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8.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A 禅让制的结束B商王朝的发展 C 西周的强盛D夏朝的建立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4、《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段诗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鼎盛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5、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A 陕西B 湖北C 河北D 河南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7、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8、《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9、在秦朝,采取“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

”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丞相制度D.世官制度3. 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都城在城北二里(《永州府志·城池》)。

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

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国为泉陵县。

材料表明:A.封国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D.封国自主权削弱,加强了皇权4.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5.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修撰一种簿状谱牒,按士族姓氏和郡望排列,同时详列士族家族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甚至“有司选举必稽谱籍”。

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是划分政治权力的依据 B.全凭家世做官体现了政治的黑暗C.士族专权剥夺了中央选官的权力 D.士族在社会政治上有强大的影响6.学者萧功秦论及古代某一制度时说:“它既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

这一制度应是: A.科举制度B.君主制度C.分封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7.读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简表,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县作为基层行政机构而存在B.州的地位呈现上升态势C.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比较臃肿D.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权8.“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

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A.察举制B.科举制C.行省制D.郡县制2.《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之”。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为民,与民共享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3.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井田制D.礼乐制4.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次要地位B.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比较贫瘠C.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5.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据此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充实中央禁军C.派遣文官担任知州D.设置通判6.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7.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君主专制加强B.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C.丞相在位时间较短D.中央统治力量加强8.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实行郡县制C.设立中朝D.设立行省9.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B.成汤C.周武王D.秦王嬴政3.“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B.功臣C.王族D.少数民族首领4.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一士B.周王—大夫一士—诸侯C.周王—卿—诸侯一士D.周王—诸侯—卿大夫—士5.“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是对古代某一制度弊端的评说。

该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唐太宗时,中央政府选拔官员的标准是()A.道德品德B.出身门第C.体貌诗词D.考试成绩7.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B.地方定期向中央朝贡述职C.郡县长官掌管地方财政、司法、军事D.郡县长官可提名下级官员报中央批准8.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实现民族融合9.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好政务,明朝的措施是设立()A.参知政事B.丞相C.内阁D.六部10.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

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I)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I)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I)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现代农村中的一些仿古建筑的牌匾中都雕刻有“某氏宗祠”,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 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权力高度集中B.浓厚的部族色彩C.秦始皇非常勤政D.严格的等级制3.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是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4. 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A.西汉B.隋朝C.宋朝D.清朝5.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6.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枢密院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7、政府机构改革中要注意精兵简政,在这个问题上能给后人提供教训的朝代是A.唐朝B.隋朝C.宋朝D.明朝8.“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9.唐朝元和年间(806—820),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初单元练习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初单元练习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初单元练习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予受封者颁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这些规定A.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C.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2.据《史记》记载:商代自中丁以后,废嫡而立其他弟子,“弟子或争相代位”,商朝出现了九世之乱,同时也出现了“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从侧面说明A.商未注重对嫡长子才德的培养B.商朝王位继承未形成固定制度C.嫡长子继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3.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

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

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

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4.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

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C.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D.分封宗法体制逐渐解体5.《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6.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答案与解析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答案与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31.【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央集权逐步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4分)论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自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到元朝设置行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强化。

期间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引发“七国之乱”、唐中期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出现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局面。

但经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及北宋初年“尽收”地力“钱、权、兵”,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权力。

(12分)因此,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逐步强化的过程,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4分) 示例二:皇权不断加强是古代中国中枢权力演变的趋势之一(阐述略)示例三:选贤任能是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的基本标准(阐述略)示例四: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阐述略)32.【答案】(1)特点:皇帝强制执行;名额分配方式不断调整,最后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名额分配上向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倾斜;孝廉选举制不断完善(逐渐有年龄限制;逐渐增加考试考核);孝廉选举从注重品行到成为一种参政资格;越来越注重公平公正性。

(任答2点,每点3分,共6分)历史背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增加;儒家成为正统思想;汉代重视地方治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军功爵和贵族政治的衰落,急需创新选官方式;化夷为夏等思想的影响。

(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2)变化:考试内容上,用中外政治、历史和学术文章取代八股文章;授予新式学堂毕业生文官候选人待遇;用授予功名奖励优秀海外留学生回国;选官途径多样化(从科举选官向多种方式选官发展)。

(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被迫改革;八股取士无法适应近代化发展需要;创办新式学堂、新式教育成为历史趋势;八国联军侵华后制度改革呼声高涨;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根深蒂固。

(任答2点,每点3分,共6分)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使国家治理由内外服制的松散走向严密,故选D项;秦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B项;分封制地方独立性较大,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排除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初单元练习试题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予受封者颁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这些规定A.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C.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2.据《史记》记载:商代自中丁以后,废嫡而立其他弟子,“弟子或争相代位”,商朝出现了九世之乱,同时也出现了“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从侧面说明A.商未注重对嫡长子才德的培养B.商朝王位继承未形成固定制度C.嫡长子继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3.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

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

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

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4.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

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C.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D.分封宗法体制逐渐解体5.《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6.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

这说明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A.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B.未被赋予监察百官之权C.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D.行使权力时受丞相制约7.《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

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的“革命”是指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B.儒学学说成为正统思想C.行省的设置 D.理藩院的设立8.“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9.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

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A.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 B.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C.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D.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10.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

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A.秦朝丞相汉朝中书令 B.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C.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 D.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11.汉朝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后来封国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中央。

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采取的措施是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在地方设通判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三省六部制12.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

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

唐代的“过官”制度A.削弱了皇帝权力 B.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13.下图是山东省××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14.“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它”是指A.西汉郡国制 B.北宋的枢密院C.元朝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15.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州为监察机构,而到了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道发展成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州、道这一变化A.反映出监察力度的减弱 B.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C.说明地方行政权力扩大 D.其主因是社会经济发展16.有学者指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主要是指三省A.既互相牵制,又分工协作B.没有实权,有利于强化皇权C.决策相对集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简化了行政机构,有利于削弱相权17.从秦到宋的中国帝制社会中,官僚体制运作中存在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这些制度设计的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C.制约专制主义皇权 D.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18.“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

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 B.官员层级设置调整C.文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D.废丞相,权分六部19.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

这反映出当时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20.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

”该机构是A.清代军机处 B.元代中书省C.宋代枢密院 D.唐代门下省第II卷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40分。

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1.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材料一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

……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

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

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

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

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

——唐·杜佑《通典》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举制。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材料四……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推却于古人。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原因。

(10分)(2)据材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6分)(3)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

(6分)(4)根据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你认为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须注意哪些原则?(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三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1)据材料一、二,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秦朝与唐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2)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8分)1.【解析】材料“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给予受封者颁次赐礼器”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服从周王,尽其职能,体现了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周王朝先进的文化的传播,而是反映诸侯与周王的关系,排除A;分封制下诸侯有一定自治权,并不是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周王与诸侯的政治方面的关系,不是日常生活行为的问题,排除D。

【答案】C2.【解析】材料说明由于商朝由于废除了嫡长子制度导致了社会动乱以及“诸侯莫朝”的局面,说明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故D项正确;嫡长子是按照血缘关系继承王位,才德不是标准,故A项错误;商代王位继承最初也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属于王位继承的原则,和中央集权加强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

【答案】D3.【解析】材料“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反映出商王朝政权中充满着神权色彩,这体现出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C项排除;D项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